先行者〗——蔡定剑 国家政治发展简报 增刊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46:26
   本站编辑部: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蔡定剑教授蔡定剑说,学者也分类型,有“书斋型”,从学校到学校,读书多,理解深,翻译精到,著作等身,大学问家;有“呐喊型”,关注社会问题,使命意识很浓,四处奔走,多方呼吁,是时代的号角、社会的良心;而他本人则是“行动型”,做制度建设者,扎扎实实地为现实制度的改革、民主宪政的发展作出贡献。他说:“我读书没有书... 国家政治发展简报 增刊一作者:于勤来源:本站编辑部来源日期:2010-11-28本站发布时间:2010-11-28 23:25:53阅读量:1450次

国家政治发展简报

(增刊一)

2010年11月28
订阅自动发送《简报》服务,点击
这里

〖先行者〗——蔡定剑 ·“宪政民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2010年11月22日凌晨3时30分,宪政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54岁。

蔡定剑是一位生平履历非常丰富的法学家。他务过农,本来就出身农家子弟;当过兵,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事;读到博,在北大读法律,直到博士毕业;做过官,1986年至2003年,先后供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秘书处秘书组,官至副局级;最后来到中国政法大学,成为一名法学教授,并担任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他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乔治城大学、瑞典隆德大学、香港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等名校进行访问、研究和讲学,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从社会最底层到国家最高立法殿堂,从政界到学界,从国内到海外,这些丰富的履历使他不同于一般的学者。用他的话说,学者也分类型,有的是“书斋型”,从学校到学校,读书多,理解深,翻译精到,著作等身,大学问家;有的是“呐喊型”,关注社会问题,使命意识很浓,四处奔走,多方呼吁,是时代的号角、社会的良心;而他本人则更希望成为“行动派”,做制度建设者,扎扎实实地为现实制度的改革、民主宪政的发展作出贡献。他说:“我读书没有书斋型学者那么多,文章也没有呐喊型学者写得那么好,但我的每项研究都带着实践精神在做,都同当前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着。我的目标可能比较具体,但却努力地去推动它实现,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却要走出非常扎实的、真正能留下历史印痕的一小步。

思想言论

(编者按:以下观点内容均根据蔡定剑老师发表的相关文章综合,以方便各位了解蔡老师主要思想言论,相关连接部分为蔡老师发布在本网站的重要文章。)

★★★谈政治改革

一个国家崛起非常好的方法是靠制度、靠民主、靠法律制度。西方国家持续的高度发展是靠民主制度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经济的发展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政治体制改革能够得到推进,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有长期可持续性。用经济的成就来证明政治制度的成功,这是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历史根据的。

我始终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第一位的,如果从理想化的角度看,应该是选举制度的改革。因为选举是整个现代国家政权的基础。如果选举搞好了,我们国家的优秀领导人能够选拔出来。第二,权力结构的合理化和有效的监督制约,这一点我赞同一些专家的观点。第三,我觉得应该是行政体制的改革,实现依法行政,保证法制国家的建设。第四,我要特别强调一点,法制建设里应该着重司法体制的改革,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公平正义性。这是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健康的民主的社会的一个有效的最后的保障。没有了司法的公平和正义,这个社会不可设想,特别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我觉得这一点需要值得强调。

在中国,改革向来都是自上而下的,而当前社会各阶层积蓄力量滋生政治体制领域的改革,社会改革的动力从未缺失。底层社会集聚的改革动力,以保护自身权利为基本出发点,他们急需来自上层的响应。市场经济改革之后人们都利益化了,出现了两大利益集团:一是商业集团,集聚了社会财富;一是官僚利益集团。政府机关在改革中受利,且利益被部门化,政府机关和财富阶层越来越不想改革,越来越害怕,趋于保守,成为社会前进的阻力。此时,改革更多的是靠社会层面的推动。社会的推动虽然是进步表现,但是这个代价很大,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供应社会的改革动力如果得不到政府的积极响应,则这个代价是很沉重的,甚至到了一定的阶段,没有至上而下主动地进行改革,社会就会出现题,如同一辆奔驰的列车要翻车一般,很危险。

相关链接:

思想解放绕不开政治改革这个坎》(发表于2008年3月)

《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发表于2008年3月)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阻力及动力2008年10月三味书屋演讲,点击率近万。

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与方向》(发表于2010年9月)

《我们为何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表于2010年11月)

★★★谈民主建设

民主是一种经济发展的长效制度机制。民主国家往往持续稳定地富裕。民主的发展可分几个阶段,即民主的变革或转型期、民主过渡期和民主成熟期。用民主变革或过渡期的例子反对民主,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飞机是现代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在起飞和降落的六七分钟内容易出事故。人们会因此抛弃飞机?向民主过渡时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避免或控制向民主过渡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有不少很成功的民主转型的国家和地区。从民主转型的规律讲:在社会矛盾较少、发展较平稳时转型比较好。社会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种族冲突、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尖锐的情况下转型,会较困难。法国大革命就是穷人跟富人矛盾尖锐的产物。泰国明显地分成农村和城市利益,造成民主动荡。解决社会权利与机会的不平等造成的差距,使社会比较平等,才是向民主转型的好条件。

有人认为民主就是多数决,而多数决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所以民主很危险。这种理论歪曲了民主。很多反民主者先是有意无意歪曲民主,然后再来批判。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基础机制,但民主远不止于此。

  首先,民主是国家的体制,解决政府跟老百姓的关系。政府通过民主投票选举产生,得到多数老百姓同意才有足够合法性和权威。国家法律和决策最后要少数服从多数,这是靠多数决的,它是民主的基础,是解决政府权力来源合法性的制度。

  但这仅是民主的一个方面,民主反对集权包括多数人的集权,亚里斯多德早说过,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和多数人手里是一样的。一个人集权,会成暴君,一群人集权就成了寡头,广大民众集权就成了暴民制。

  所以民主不但意味横向分权,还意味着纵向分权。所以有共和,有联邦和地方自治,地方事务由地方老百姓参与决定。这些方面,不能以服从上级压下级,以全局压局部。

  民主还意味着要尊重少数人的权利。特别是二战后民主的发展,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个体的基本人权不能多数表决。如,村民大会不能表决分掉富人财产。多数决止于宪法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

现在,通过建立共和制、违宪审查制度、人权保障制度,使民主更规范,极大地防止了多数暴政。

相关链接:

《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发表于2004年2月)

民主是一种国家生活》(关于美国2004年总统选举的观察)

民主仍需启蒙》(发表于2009年2月)

《蔡定剑病中专访: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2010年11月接受南方周末采访)

★★★谈司法改革

过去的司法改革提出了“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理念,并据此试图构建一套制度体系,意在破解司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的难题,克服司法中存在的地方化、行政化、法官大众化等具体问题。应该说,这样的改革目标是符合中国现实的,也得到了法学界的广泛认同,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现实的成就。而现在的一些动作,作为对以前司法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纠偏,一些措施似乎是要回到过去“群众办案”的模式。一言以蔽之,现在的司法改革实际上是在“穿旧鞋、走老路”。

对于当下司法面临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了众多的矛盾与纠纷,这些矛盾与纠纷在短时间内以膨胀的方式摆在了司法机关面前。司法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可以达成共识的基点。现在的分歧是,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这成为当下司法改革争论的焦点,也左右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一种思路是从制度、体制角度入手,借鉴现代社会解决纠纷的制度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解决日益增长的纠纷,另一种方法是沿用延安时期的非规范性的司法方法解决纠纷,回到中国传统资源中寻找解决纠纷的路子,这些措施包括法官大众化、推行“和解结案”、提倡“马锡五审判方式”等。

但我想关于中国未来的司法体制改革,首先还是要解决“司法不独立”问题,让通过制度调整,保障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其次,推行法官专业化建设,实现“受过司法教育的专业人员进法院”,切实提高法官素质。

还有一点要特别强调,司法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外,搞司法改革,必须成立有广泛代表性的、专门的司法改革委员会,还要经过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反复咨询。中国的司法改革也应经过反复的公开论证、咨询,方可达成共识。

相关链接:

《宪法就是拿来用的(发表2008年9月)

司法改革应走向何方?》2010年1月接受财新网记者采访)

司法改革向何处去?》(发表于2010年2月)

★★★谈政府治理

政府怎么管理社会,管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这是过去传统的‘万能政府’在走向市场经济、走向利益和权利多元、日益民主化的社会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政府总想无所不在地体现它的存在,并且习惯地喜欢把它的意志强加给人民。城管是中国政府过度管制的标本。中国政府必须从“全能政府”的观念中彻底解放出来,放松管制,给人民以充分的人身自由和经济自由,才是走政府过度管理带来的大量社会矛盾的根本解决之道。(注:该文关注度颇高,一周点击率达五千多,网友留言55条,值得拜读!!!)

——《城管与小贩战争如何终结

简单地讲,宪政就是限制政府权力,而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不仅要进行“权利制衡”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限制“钱”的来源。如果我们对政府财政缺乏关注,而空谈限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看到政府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钱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钱花到什么地方了。宪政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政治家来管理国家,其资金来源须经过纳税人的同意,其唯一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服务。如果税收缺乏必要的透明性,便与抢劫无异! (注:本文为蔡定剑老师2010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宪政讲堂演讲稿,主要探讨“公共预算改革与公共参与”,值得拜读!!!)

——《追问政府的钱袋子》

官员申报制度能否有效,关键是申报后要不要向社会公开。如前所述,财产申报制度,中国原来并不是没有,为什么早就存在的官员财产报告制度并不为公众所知?根本原因在于,官员财产申报的结果没有向公众公布,不为公众所知,等同于“无”。现在,国家机关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每年都在填申报表,据我所知,并没有多少人认真、如实地填写。表格交到组织人事部门,就锁进文件柜。由于不向社会公开,不能得到社会、媒体和官员身边人的监督,再好的内部监督也会大打折扣。要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真正有效,就必须把财产的申报和公开联系起来,而财产申报的目的是为了公开,而不是内部存档。缺少公开透明的民众监督,任何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都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制度。

——《官员财产申报有效的前提

税收是公民和国家法律关系的基础,征税是公民赋予政府最重要的权力。多征税政府肯定高兴,但如果滥征则严重影响政府的信用和形象。由于税收是国家依凭权力对公民私有财产的无偿征收,涉及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所以一定要严格依照以民意为基础的法律规范征收,绝不可随意多征、滥征。政府要以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尽快实行税收法制化,使税收走向严格规范化的道路。公民不交税违法,政府多征税也违法。

——《政府多征税也违法》

相关链接:

《公众参与:撬动风险社会的日常民主(发表于2009年11月)

《拆迁条例当废除》(发表于2009年12月)

《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如何推进(发表于2010年3月)

 

〖追思〗

勇敢,是老蔡区别于一般体制内学者的鲜明特点。但是,老蔡决不是只有血勇,同时也是一个智者。

——笑蜀

他是一位理想的践行者,谦卑为人,坚守为学,用生命为民主呐喊。

——雷颐

这个高尚的灵魂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把宪政民主作为毕生使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声音,必将激励我们更好地活着,让生命活出更高的意义和价值。

——秦朔

蔡老师,一路走好!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友

(本期责编:于勤)

先行者〗——蔡定剑 国家政治发展简报 增刊一 运动国家:历史和现实之间——中国政治发展经验和反思 节能玻璃——建筑节能的先行者 《新周刊》隆重推出增刊《嘴上风暴——十年语录精选》 《新周刊》隆重推出增刊《嘴上风暴——十年语录精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金嗓子周璇——中国流行歌曲的先行者 善恶——两种政治观与国家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一 蒙古部落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一) 大集中的先行者——平安保险公司眼中的大集中 一生怀抱几曾开——先行者郭嵩焘的思想与人生 大集中的先行者——平安保险公司眼中的大集中 - ITPUB论坛 大集中的先行者——平安保险公司眼中的大集中 - ITPUB论坛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先行者”习仲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刻——中红网 第三章 学会预习——做学习的先行者(1) 人民网—车改先行者浙江“叫停”??暴露车改冒进 人民网—公车改革先行者浙江省暂停车改?暴露车改冒进 一生怀抱几曾开—先行者郭嵩焘的思想与人生 [简报]中国国家建设走向何方:一个政治经济的视角 发展简报--比尔盖茨的2009年年度信笺 基层政治渐进性变化与中国政治演进——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研讨会会议实录(三) 基层政治渐进性变化与中国政治演进——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研讨会会议实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