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抢占东北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19:05

挺进东北,建立根据地,扩展百万大军,剿灭土匪,土地改革……解放战争胜利的军事原因我们早已耳熟能详,而军事胜利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更值得我们深入地了解。所以我的笔写到这里,更是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激情……

挺进东北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早就把目光投向了东北。东北自1931年“九一八”沦陷后,国民党、蒋介石在那里没有一兵一卒,只有不战而退、沦丧国土的罪责,而中国共产党却领导东北人民和东北抗日联军同日寇浴血奋战,坚持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靠近华北的地方建立了冀热辽根据地。

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工业和交通发达,煤产量占全国的49.5%,发电能力占全国的78.2%,钢材产量占全国的93%,水泥产量占全国的66%,铁路和公路总长都占全国的50%以上;这里的森林广袤,农产丰富,木材总蓄积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大豆的产量占当时全世界的60%,水稻、小麦等各种农作物广泛种植,素有“东北谷仓”之称。一旦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与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无疑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极为有利。

1945年6月,毛泽东在七大的一次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地。”“现在,我们的基础是不巩固的,不要以为很巩固了。为什么不巩固呢?因为我们现在的根据地在经济上还是手工业的,没有大工业,没有重工业,在地域上也没有连成一片。”毛泽东的话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把东北当作抗战后一定要夺取的首要目标。在苏联红军进占东北的时候,东北抗日联军参加了松花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饶河、宝清等地作战,分赴东北各地进驻了8个地区和57座城市,积极进行建党、建政工作。194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改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周保中任总司令。到10月,队伍已发展到7万余人。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也忙着“下山摘桃子”,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原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进攻,却让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还命令伪军“维持治安”。

八路军不理他那一套,1946年8月11日,也就是苏军进入东北的第4天,八路军总部连下6道命令:原东北军的吕正操、张学思、万毅和八路军驻冀热辽边区李运昌部,分别从山海关至张家口以北沿长城内外线,向察哈尔、热河、辽宁、吉林进发,配合苏军和外蒙军作战,接受日伪投降。李运昌部前锋在12日凌晨已经进入东北,由于行进太快,曾克林部3000人同大本营失去了联系……

在毛泽东飞往重庆前,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在他离开延安时由刘少奇代理主席职务,并增补陈云、彭真为书记处候补书记,在延安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组成五人领导核心。毛泽东对那些担心他安全的同志们说:“朱老总还在延安嘛,朱毛朱毛,‘猪’在这里,‘毛’怎么会丢呢?”8月28日,毛泽东飞赴重庆,这时晋绥军区干部400人随吕正操、林枫已经开赴东北;山东的万毅支队4000余人向热河进发,相机进入东北;而李运昌部兵分三路挺进热河和东北,解放了山海关,控制了锦州和辽西,向沈阳、辽南、辽东等地发展。

李运昌把消息报告延安的同时,先行入关的曾克林挺进支队正乘着火车向沈阳前进。在刚到山海关前面的车站,便同苏联红军相遇。两支部队顶上了火,形势一触即发。曾克林同政委唐凯领着部队唱起了《国际歌》,唐凯高举手臂,臂上有他在红军时期烫上了的铁锤和镰刀。

苏联人听到《国际歌》后,喊:“乌拉!”我们喊:“万岁!斯大林万岁!”“毛泽东乌拉!”两支部队很快会合在一起。随后他们一起收复了山海关。曾克林长驱直入,直达沈阳。而这时,东北根本没有蒋介石军队的影子。

重庆谈判的同时,蒋介石秘密发布抗战前的《剿匪手册》,调运37个军、73个师将我解放区分割包围,企图夺取华北,打开通往东北的道路。美国的军舰飞机也向天津、青岛、北平、秦皇岛等地加紧运送国民党军队,并派蒋经国担任与苏联谈判的特派员。

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命令贺龙、刘伯承、邓小平,以打促谈,边谈边打。9月10日,上党战役打响,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军民,一举消灭侵入晋东南地区的阎锡山部队13个师。这迫使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得不在谈判桌前坐稳了屁股。

这时东北的局势也让蒋介石直冒冷汗,曾克林的部队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开展工作。9月16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曾克林担任卫戍区司令。

曾克林到达延安,汇报了情况,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立即开赴东北,在沈阳设立办事处。后来,罗荣桓、李富春、张闻天、高岗等也陆续被派往东北,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有22人到了东北。

朱德、刘少奇将决定电报重庆的毛泽东、周恩来,毛泽东马上复电表示同意,并在9月17日回电,建议“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

最后商议的计划是,新四军全部撤到长江以北,以巩固华北,而山东等解放区的各路部队3万人在肖华的带领下,或乘木船渡海,或轻装徒步行军,日夜兼程,长驱千里,陆续到达东北。黄克诚率领新四军3万多人长驱3万多里,历时一个半月进入东北。延安的359旅刘转连部和文年生率领的陕甘联防军警备第1旅共6000人,护送延安干部团的陕甘联防军第2旅黄永胜部、教导1旅赵金城部,延安军政大学和炮校2100人,也奉命开赴东北。徐肖冰、侯波就在开赴东北的延安干部队伍中。

徐肖冰: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八路军电影团随着全国形势的变化开始分头行动,组织上让钱筱璋夫妇和我们两口子一起去东北。我们不能带孩子走,只好把他留在延安。那时他还不到三岁,可只哭了几声就不闹了。战争年代出生的孩子,毕竟跟平时不一样。想一想,那时也是生离生别,如果我们在转移途中牺牲了,和孩子见的就是最后一面。

侯波:我那时又怀孕了,已经好几个月。战争年代就是这样,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工作需要,没有什么条件可讲,真是党叫干啥就干啥。我就挺着大肚子出发了。走到张家口,我的腿开始发胀,肚子里的孩子反应更剧烈。实在走不动了,只好请求留在张家口,那时离预产期已经不远了。

徐肖冰:那时没有车,千里迢迢去东北,就靠两条腿。侯波留下后我们继续走,走到承德,火车不通了,国民党把铁路炸坏了。我们只好又返回张家口。这时延安的部队来了,带队的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肖向荣,他率领着一批文艺战士,准备绕道山东走。我和侯波就跟他们一起上路了。侯波:结果到了山东的惠民,我知道不好了,休息了几天以后,一个早晨,就生产了。孩子生下来后我身体很弱,一路颠簸,疲劳得要命,又没东西吃,营养不良,身体怎么顶得住?我发起了高烧,糊里糊涂地什么都不知道了。

徐肖冰:那时我真急了,想把她托付给当地的老乡,但战争年代一分开谁知道哪辈子能再见面?那时候山东出了很多兵力去打仗,我们到的那个地方男的不多,净是女的,有些女孩子胆子大,想跟着我们部队走。我想能不能带上一个女孩子照顾侯波,但部队纪律严,不能随便带人。想来想去,没什么办法,只好让侯波跟着我们一起走。

侯波:我们赶到了一个叫做羊角沟的海边小村庄,从这里上船,因为陆路都被国民党军队封死了,只有走海路去东北。运我们的是一艘小汽艇,能盛下一百多人,我们刚一下海就碰上国民党的巡逻舰,探照灯照过来,我们躲在船舱里,上面的同志应付说我们是打鱼的,骗过了敌人,就放我们过去了。如果他们上船来检查,我们一个也跑不了。

徐肖冰:我们从安东上了岸,这个地方现在叫丹东。仍然不能直接去哈尔滨,只好坐火车绕道朝鲜,从平壤到图门江时就有八路军的同志到车站接我们了。一个叫饶斌的同志,后来做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长,他去接的我们。我们两个在哈尔滨没有停留,直接去了鹤岗,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就在那里。我们开始了在东北艰苦的创业时期。

再加上晋西原东北军吕正操的一个团,冀中和冀鲁豫各一个团,到10月,东北的战斗部队有12万人,干部2万人。10月31日,为统一东北我军的指挥和领导,成立了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林彪任司令员,彭真、罗荣桓任第一、第二政委。

1945年10月10日,《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终于在重庆曾家岩桂园客厅内签字,国共两党协议“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确定召开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蒋介石被迫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但解放区政权和国民大会问题未达成协议,人民军队的整编问题也没有解决。10月11日,毛泽东回到延安,留下周恩来、王若飞继续与国民党谈判。

“双十协定”墨迹未干,蒋介石在美国直接援助下,经海陆空三路向东北大举进兵,到1945年底,先后攻克了原由人民军队控制的山海关、锦州等要地。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给东北局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确定党在东北的任务是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发动群众,逐步积蓄力量,准备将来转入反攻。就是把铁路干线的大城市让给国民党,我们占领两边的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即“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经过三个月的局部性内战,蒋介石接连损兵折将,遭受沉重打击,他又开始玩弄“和谈”骗局。12月15日,继任罗斯福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倡议中国“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他派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作为特使,以“调停”国共军事冲突为名来到中国。

经过艰苦的谈判,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代表正式签署了“停战协定”,决定1月13日午夜双方军队应就各自位置上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同日,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历时23天,通过了包括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政协决议,确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实行国民大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以推行中国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会上作了许多让步,会后也严格遵守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和整编全国军队方案。但蒋介石搞和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争取时间,加速完成他发动全面内战的军事部署。

他在停战协定中坚持将东北地区排除在外,又密令国民党军队“星夜前进”,“尽速抢占战略要点”,并乘苏联红军撤离东北之机,相继进占沈阳、法库、辽阳、抚顺、铁岭等地,蓄意在东北放手大打。

为了抢在人民军队前面占领东北,他请求苏联红军延期一个月回国,同时再次耍弄“和谈”骗局。3月27日,蒋介石与中共达成“东北停战协定”,但仅仅3天之后,国民党军队即向营口、鞍山、本溪等地大举进攻,又以7个师的兵力猛攻中长铁路重镇四平,到5月,进一步侵占长春、吉林等城市,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地区,和东北的人民军队形成了隔松花江对峙的局面。这时,连马歇尔也不再相信蒋介石的和谈诚意,他黯然离开中国。

到6月,蒋介石运到东北的兵力已达15个军,51万人,超过停战协定规定数字的两倍。和平已尽最大努力,忍耐已到最后限度,解放战争的大幕拉开了。6月16日,中共中央调整东北局的领导班子,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以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东北局副书记兼副政委,五人组成东北局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