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為何到香港打醬油 通貨膨脹物價倒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6:38:09
日期:2010-11-26 作者:任成琦 來源:人民網
“香港醬油”好吃不貴
“沒辦法啊,深圳的物價漲得太快,不少東西已經貴過香港了。”持“一簽多行”簽證的小雯如今每月至少要到香港採購一次。精明的她算了一筆賬:紅富士蘋果深圳平均一個要4塊錢,而同樣大小的蘋果在香港10港元能買4個;深圳的雞蛋已漲到9毛錢一個,類似的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買30個;10卷裝的維達衛生紙,深圳的超市賣32.5元,香港超市才賣28港元……
儘管近來關稅徵收趨緊,但像小雯這樣的“換城”消費族,從公司白領、購物達人到家庭主婦,在深圳都不少。赴港“打醬油”已經成為一些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僅是深圳。復旦大學近日一份滬港兩地物價比較的調查顯示,無論是農產品、海鮮產品還是洗護類日用品,上海已“階段性”超越香港。
當地從事傳媒行業的孫寧小姐近日抖出一張計劃赴港“血拼”的購物單:奶粉、沐浴液、運動鞋、XO醬與蠔油……“你看物價漲得多快,我已經和幾個閨密約好了,搭乘滬港列車去掃貨。”與此相關的是,過去要到聖誕前夕才會一票難求的滬港列車,今年竟提前上演“搶票”戲碼。
靠近深圳灣口岸的香港元朗區屯門市廣場,那裏商家為鼓勵深圳人過港消費,最初購物滿400元就贈送回程車票一張。現在由於前往的人數太多太頻繁了,改成滿800元才送。
深滬人到香港“打醬油”,只是近期內地物價快速上漲的一個縮影。有媒體感慨,以往赴港購物往往是帶有奢侈意味的浪漫之行,如今卻變成了為廚房和衛生間補貨的苦力之旅。
物價倒挂形成有因
此前媒體在物價報道中提到李錦記510克裝財神蠔油,深圳售價10.9元,而在香港折合人民幣9.4元。11月6日,在深圳蛇口的大型超市內,一位當地主婦指著這款醬油16.8元的價格標簽,不解地問:“前幾天不是10.9元嗎?”售貨員答道:“那是搞活動的優惠價,現在恢復正常價格了。”
10月份香港物價上漲幅度為2.6%,而深圳公佈的物價漲幅則達到了4.8%。許多市民說,香港與深圳毗鄰,印象中日用品價格一向高於後者,近來為何倒挂起來?
香港物價穩定得益於多方面的因素。
眾所週知,香港本土資源供給能力匱乏,大量的產品要依靠進口渠道。之所以物價水準反而低於內地,是與香港免稅政策和超市貨源廣泛有關,如果內地商品價格過高,香港超市的進口商品會更多一些,由此有效抑制了整體物價上漲空間。
除了自由港的便利,香港特區政府還有一套應對通脹、平抑物價的成熟機制。
雖然不直接干預市場運作,特區政府卻通過向居民發放補貼和減免稅賦的形式,將相當大一部分通脹壓力承擔起來。2008年面對通脹,港府除了給弱勢群體額外發放社會救濟及傷殘津貼外,還給全港每戶住宅補貼電費、給每位低收入人士退休金賬戶注資、給每名65歲以上老人發放現金等。
針對商家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問題,港府建立完備的市場監控機制,每天都會在網上公佈當天主要生活物資的供應數量和批發價格,提高市場透明度,避免居民產生恐慌。如果某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波動異常,確定有人操縱價格,等待他們的將是傾家蕩產式的重罰。
香港市場的蔬菜由內地供應,加上運輸、關卡等,價格本應比內地高出許多。但香港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非盈利單位——蔬菜統營處,統一管理香港的蔬菜供應。市場管理僅收取較低的服務費,還要將其中一部分反饋給市場,使終端價格相對低廉。
“海囤族”的生活邏輯
早在1986年1月11日,新華社香港分社播發了一則電稿——“到深買菜港人,平均每天兩萬”。新聞稱由於深圳農貿市場零售農副產品比香港的價格便宜,香港許多家庭主婦專門由九龍乘火車到深圳採購。
20多年過去了,景象依稀似舊時。但隨著大陸物價不斷上漲,港元對人民幣連續貶值,深港間的客貨流向發生了逆轉。除了商家推波助瀾、食品安全考量、媒體爆料炒作、部分市民盲目跟風等因素,逆轉背後的主邏輯依舊是經濟生活常識——“圖便宜”。
“積極主動想辦法把生活成本降下來。”經常赴港“打醬油”的李小姐也屬於近來網上不斷涌現的“海囤族”一員,她的心態很有代表性:在深圳工作8年,工資一直沒有提高。她覺得,即使不能跑贏通脹,至少也要“海囤”自救。
有評論認為,“打醬油”本是網路語言,深圳主婦去香港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行為,微妙地契合了“打醬油”的多重含義:一方面真的從香港打回了醬油,說明深圳的物價高於香港了;而另一方面似乎也在用自己的行動,無言地詮釋對當前物價和通脹的現實態度。
“我們不能以此說大陸或者上海、深圳的物價水準就要高於香港,但可以通過這一現象管中窺豹,看到通貨膨脹的影子,這提示政府要更進一步控制好通脹預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高帆分析。
當然也不乏有樂觀的專家。從單一的港人北上到“換城消費”的變遷上,他們看到了“深港同城融合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