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焦 束 河 镇 ( 程 克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51:23
聚 焦 束 河 镇
——再登滇西北高原散记之一
□    程 克文
出租车从丽江古城区出来,方向盘已打到往束河镇方向前进。
此前,我和张、王夫妇曾与领队人相约,今天休息大半天后,将和大伙儿一道去束河古镇看看。此时按约前去,小车正在香格里拉大道上飞驰。这香格里拉大道,面对雪山,8车道,笔直、宽广、平坦,我忽然想起昨天旅行社一小伙子说过:“丽江多年前,虽然闹过地震,但“因祸得福”,你看,造了多少高楼,这条香格里拉大道又铺得多好!”他说得很自豪,我听了却不是滋味,1996年2月3日的丽江7.0级地震,牵动面也不小,也死伤了不少人,说得如此简单化,也就显得浅薄了。
我早已知道,要去的地方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上最早的聚居之地,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马帮活动形成集镇的典范。它曾为我国明代大学问家徐霞客留下足迹之地。它的价值重要的还是在于已被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之中。上次没看好,我多么想揭开这人文地理结点上的面纱啊!
前方在一个十字路口左拐就是束河路,不远处“束河古镇”牌坊也就看到了。我们的集体在广场很快会合,导游在招手呢。但,穿过牌坊,一些人和导游若即若离,不爱“先生讲学生听”。我也是喜欢看,或问点什么的人。
我注意到这高原古镇的一些不同凡响的地方。这个镇子是由北向南的九鼎、青龙、疏河并行的三条河流穿过,横向有几座古桥连接。河水不深,但清澈见底,有从河底长出的细茎小叶植物,随着流水摆动,显得很有生气。一些公共性的古建筑保持比较完好。有商业活动的街道,除了茶馆、酒店讲求装潢,一般卖日用品的商店,都古色古香。有的人租了陈旧老屋,自己在屋子里按自己审美趣味进行装饰,是为“庭院客栈”,门口却写上中文夹英文。算是他“人在江湖”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卖火柴盒上“火花画”的中年店主。他那招徕顾客的架式:竟穿着草绿色军服,手臂围上“红卫兵”袖章。他让人感到,“岁月”的标志,竟是这样叫人涕笑皆非!
民居一般有院落,各有特色。我看到,有约莫是上大学的女生坐在小凳上,在街道一侧望着对面的古民居用笔写生。她也在预留着美好的记忆。街道和古桥较宽,虽多是拼接的石板,也便于冲洗。人群中骑马穿过是有余地的。
这里,卖工艺美术品、装饰品的商店,特别多。我从网上看到有家叫“木石标记”工艺品店的,时间紧,没有找到。有说有种“木铜铃”的物件,商店和顾客一道来加工,会增加生活情趣。问到卖风铃的商家,有的说不清;有的说就是铃锤下用细绳结一块薄簿的木片,招风敲铃。因为小青年各有所好,用的底色不同,文字不同。情趣就这么来了!我已经在别的地方,买到大号转经轮,现在只买了几条蜡染小方巾,算是这回一总能带走的纪念品了。
我看到从事木雕、或银器、皮具制作的手工艺人,当街制作,连带销售。据说,附近有“皮匠村”,制作皮具的手工艺人是“一根锥子走天下”,足迹遍及西藏、印度。
街口以外,也有广阔田野。务农的男女身着民族服装,身后背篓,内有玉米、南瓜之类农产品,在穿过街道。
我知道,这一带是以以纳西族人数较多,也有白族、藏族、汉族等民族。而汉族有邻省的,还有下江省份来的。另外,我又发现临街的一侧有老外正在监工盖新房子,说明要在这里落户经商了。情况如此复杂。我问女导游:“我冒昧问一句,您是纳西族人吗?”她大方地应答说:“我妈是纳西人,我爸是汉人,我怎么说呢……”我笑了笑。她补了一句:“我怎么说都行吧!”
我又顺便问了句:“丽江的领导干部是纳西人吗?”“书记是纳西人,市长是白族人。”“怎么样?”“干部不好光看是哪个民族,也要多看看他的表现。总是有好的,不好不坏的,还有不称职的。”我惊讶她能说得,如此头头是道。我本想要看这镇上的“茶马古道博物馆”,但导游说这次没计划,什么原因也没说。我就请她指个方向,她大约知道我是撅老头,倒也热情指了方向。于是,我就自己分身走去。我好不容易找着了,可碰上管理员说下班了。我看手表到5:30还差5分钟呢,自觉太扫兴了。
要问这里的人们宗教信仰状况,毫不例外也是复杂的。“茶马古道博物馆”所在,就是大觉宫,是道教场所,其他像石莲寺、龙泉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的场所,对这些,我此次已没机会找人问明。就在这不远的玉水寨,还有纳西人原始宗教(崇拜祖先、崇拜自然)东巴教的场所。看资料上说,各教之间并不排斥,而是互相有所吸取。大体说来,有信有不信,虽信也不笃。对这里“三圣寺”,我倒是问了人,因为,我想判明是什么教的。哪知当地人回说,西殿奉观世音,北楼奉龙王,南楼奉的是皮匠师傅孙膑,东楼入水。看来偶像崇拜,也是非格式化,框框是框不住的。
束河镇确是高原的好去处,流水潺潺,绿叶葱葱,让你有宁静,卫生的享受。要说及古今中外,也给你有多元、包容、交融的启示啊。
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