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金三角叱咤风云三百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12:12

 

    炎黄子孙在金三角叱咤风云三百年  
作者:suying-236 提交日期:2006-4-20 12:14:00       各位对此有研究的来指正
  
  
  中华民族在金三角奋斗了三百多年,直到今天仍有一波波华人涌入此区,或经营生意
  ,或进行各种谋生奋斗。这段历史是绝对没有在中小学的民族历史教科书上提及的,
  所以国内的人民鲜有知其详者,由于这些活动就发生在中国的西南边境外而且仍在继
  续着,实际是中华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份,因此我现在必须将其整理成长文,并分成
  五章详细赘述,让广大海内外华人了解其真缔:
  
  ******第一章 缅京﹒永历帝﹒土司王朝******
  
  历史上,曾臣服于中央天朝的各个附属国里,再也找不到一个象缅甸这样的奇特国家
  ,当年宗主国的大时代波动,总在缅甸狭小的疆域里激起阵阵涟漪。从明末的永历皇
  帝到国民党李弥部的“异域孤军”,从文革时越界“革命大串连”的红卫兵再到缅东
  北金三角的华族大毒枭。
  
  它是“中原文化”崩溃裂变后,在边陲异域的一种扭曲的延续。
  
  公元1659年,清兵的铁蹄如疾风一般叩响了明王朝的残山剩水,南明的末代皇帝
  永历帝在死忠的孤臣黔国公沐天波(开国元勋沐英的后代)及其部下的簇拥下,逃进
  了滇缅边境的野人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缅王,忽闻中华上国的天子驾临,
  受宠若惊,即派仪仗队来接,旋踵便觉不妥,就“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落草的凤
  凰不如鸡,这群中原皇孙与卿相不得不一夕数惊地潜伏于斯,幸有来自缅京的米粮接
  济,不至于采野薇而食。次年缅京老王驾崩,新王继位。他没那幺胡涂,深知国邦里
  养着一群祸胎,早晚会殃及池鱼,便派精兵夜袭,一举将几十名臣乱刀砍死,永历帝
  被囚禁。果然,同年底平西王吴三桂的大军已饮马怒江。缅王即献出永历帝,后那位
  亡国之君在昆明五华山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于缅桂树下,中国的又一轮朝代更迭就此
  正式打上了句号。
  
  然而,在缅甸境内,事情并没有了结。当时,前后脚追随永历帝逃入缅甸的南明军民
  有万余之多。明灭后他们继续逃亡,藏匿于缅北的热带丛林之中,其中有一杨姓武朮
  高手,其曾祖先是沐英将军长驱入滇时的帐前骁将,此后多少代镇守滇边,对西南的
  民情地理了若指掌。在缅北竣酷的环境中,杨氏终能统领起各部南明遗民,逃避清兵
  的追杀,与当地土著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地“打冤家”,憨厚而失之蒙昧的土著人斗不
  过这群“客籍”,渐渐退入野人山深处,一个华人的社团从此崛起于缅北高原,住民
  繁衍至数十万之多,并且此群汉人是从未接受过满清统治的。其后,缅甸王正式承认
  了杨家的实际地位,封为果敢(地名)土司王,此果敢县是位在掸邦即金三角境内,
  并和云南省耿马掸族佤族自治县相连。自此,统治缅北一个多世纪的土司王朝,无论
  英国人、日本人都未能撼动其百年基业。直至1962年,杨家才与吴奈温将军达成
  协议,交出土司官袍和印玺,实行地方自治。这个华人社会才改用另一种形态继续生
  存下去。此外在果敢县邻近地区腊戌Lashio并非像我们之前所说的是在缅北,而是称
  为掸邦专区。人口有三、四十万,华人占了总人口的八十巴仙以上,多是早期从中国
  云南省搬迁过来的。新一代的中国人多会讲一口流利的缅语。
  
  这片故事纷繁的高原,确是历史上的一块“飞地”。英国殖民统治者从来未能将行政
  力探进过缅北,英王室对土司王朝的人事变动统统予以册封追认﹔日军攻陷仰光,击
  溃英、印、缅军,并将杜律明的中国远征军围困于野人山,第四代土司王在危难之际
  竣拒日寇的诱惑,毅然竖旗抗日,并赴重庆与蒋介石晤面,宣称三百年前(明朝)同
  出一宗,绝不当民族败类。缅北领地始终高悬着大不列颠米字旗和青天白日旗。及至
  1948年1月缅甸正式独立,杨家兄弟分别当选上议员、下议员兼地方长官,他们
  提出缅北华人应为缅甸国籍,议会通过。但在1950年颁发国民身分证时,几十万
  华族中仅有一万余人愿意领取。未几,又一股华人新血涌入,国民党孤臣李弥(滇西
  腾冲县人氏)的将士及家眷作为另一代的亡国遗民,更强化了缅北特异的生态。
  
  再往后,还会有更稀奇的的一波华人浪潮文革下乡的知识青年拍击这块林木萧森的高
  原。无论是哪一个年代的亡命天涯者,其实都是中国激荡历史的一个注脚。
  
  ******第二章 异域孤军******
  
  时间回溯到一九五○年,解放战争的尾声,一群从长江被赶到云南的国民党军部队第
  8军退守滇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打响了解放大陆的最后一战元江战役,国民党
  第8军全军覆灭,国民党部队遭此元江绝地大军溃败巨创,只有第709团一千余人在团
  长李国辉带领下逃到中缅边境掸邦高原,此处山高林密,瘴气丛生。前有国界,后有
  追兵,在军部少校钱运周劝说下,李国辉决定强行进入缅甸,跳进一个和这二十世纪
  豪华享受迥然相异的原始丛林中,那里充满毒蛇、猛虎、蚂蝗、毒蚊、疟疾和瘴气,
  没有报纸,也没有医药,那些国民党军残兵中,夹有大学教授,有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有华侨青年男女,他们大多数没有鞋子,大多数身染疾病,病发时就躺倒地下呻吟
  ,等病过去后再继续行进,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跋涉,他们走出了野人山无人区沼泽地
  ,进入缅甸小孟捧,与先期过境的另一支队伍26军278团谭忠的队伍会合。两支残军
  1600人合并为所谓"中华民国复兴部队",李国辉担任总指挥,谭忠任副总指挥,钱运
  周任参谋长。他们修好电台,跟刚刚逃到台湾省的国民党联系,得到的回答是"自行
  解决出路",闻此讯息,全军恸哭,并从此在那一块比台湾大三倍的掸邦高原土地上
  ,洒遍了中华儿女的鲜血,展开异域孤军的悲凉故事。
  
  为了生存,他们为当地贩运鸦片的马帮护商。六十名官兵组成的超级护商队两次遭遇
  武装土匪,他们用卡宾枪、机枪和迫击炮打得土匪丢盔弃甲,并把土匪的骡马鸦片动
  掠一空。武装闯入者惊动了缅甸政府,1950.6.18缅甸政府派大军前来镇压,然而一
  万二千人的部队,被这支已经发展到三千人的队伍采用游击队战术击溃,"复兴部队
  "占领了孟果、孟萨、大其力等十多处重要县城和地区,迅速发展至八、九千人。万
  不得已,缅甸政府做出委协,允许他们在这里"借土养命"。土司们纷纷采取"和亲"政
  策,与军官结亲,参谋长钱运周成了大土司刀栋西的乘龙快婿。
  
  他们的发展引起了台湾的重视,蒋介石派原云南省主席李弥飞抵金三角,坐镇指挥。
  李弥把队伍改组成所谓"云南反共救国军",亲任总指挥,为了集中权力,他在营团以
  上军官中来了个大换血,大量安排自己的老部下、老关系担任要职。而原副总指挥、
  不属于第8军的谭忠则只封了一个游击支队司令,不如一个连长。
  
  一九五零年韩战爆发,美国想利用这批为数约八、九千人的军队向云南进攻,以牵制
  中国的军队,这就是所谓的「异域孤军」。蒋介石也下达了反攻大陆的命令。李弥阳
  奉阴违,他对反攻大陆并不感兴趣,他最关心的是加紧发展个人势力,他不断向台湾
  和美国要钱要补给,为了便于战略物资空投,他特意在孟萨建了一座专用机场。1951
  年,李弥进犯大陆,占领了滇西的沧源、耿马、双江和澜沧四个县城,但并未继续前
  进。后因解放军反攻,即使美军空投下足以装备一个标准军三万人的装备以为支持后
  ,李弥仍下令撤退。7月,朝鲜战场和谈,李弥下令全军撤回总部孟萨。在金三角,
  李弥开始对鸦片实行统购政策,禁止一切私人买卖行为。反共救国军迅速得到发展,
  号称十万。为了获得当地人的支持,钱运周带着外交马队纵横游说于郸邦高原,头人
  、土司和侨商纷纷与他们合作。李弥的到来虽然开了金三角武装贩毒的恶例,但也把
  现代文明带进了金三角,他先后建立了两所小学,用来教育部队子弟,他还模仿黄埔
  军校建立了一所"反共抗俄军政大学",后来的世界头号毒枭昆沙就曾就读于此。
  
  1953年春节,缅甸政府不惜重金雇来原英属印度国际军团,发起了一场命名为"旱季
  风暴"的攻势,这次攻守双方共计投入兵力十万人,是迄今为止金三角最大的战事。
  雇佣军团的总指挥是英国人丹尼尔上校,主要由来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部落民
  族廓尔喀兵团和来自缅北的克钦土司在军组成。短短一周,雇佣军团连克孟乃、兰柯
  、孟圉等战略要地。在南线,雇佣军团从萨尔温江的苏庞渡口强行渡江,将国民党残
  部的防线撕开一个口子,国民党残部溃不成军,为了阻止后退,李国辉组成督战队,
  许多士兵未死于雇佣军,却死于督战队。北线战事相对平静,指挥官段希文和参谋长
  雷雨田指挥应战,克钦大军付出巨大代价也未能渡过天堑,只好隔江对峙。决战在拉
  牛山打响,缅军十几架飞机狂轰滥炸。雇佣军押着汉人俘虏向汉人进攻,但是国民党
  残部依然用机枪扫射。雇佣军后退,这时援军赶到,未几,国际军团全军覆没,总指
  挥丹尼尔开枪自杀。
  
  在曼谷大酒店西方记者问李弥:"云南王什幺时候返回昆明?"李弥口出狂言:"我做
  云南王不容易,但是做缅甸王却易如反掌!"此言一出,震动缅甸全国,大学生上街
  示威,吴努政府血腥镇压。在联合国会议上,缅甸代表控告国民党,联合国做出决议
  :一切外国军队必须无条件撤出缅甸。对李弥的个人势力早有戒备的蒋介石借此机会
  将李召回台湾,软禁起来。此后,由美方出面,缅、寮、泰、台四方在曼谷召开会议
  ,美方以断绝经济援助相要挟,迫使台湾下令撤军。
  
  一九五三年三月中旬,缅甸政府一状告到联合国,联合国在缅甸政府的抗议下,于四
  月廿三日通过要外国军队撤军决议的「墨西哥提案」,台湾只好派C-46运输机运回了
  许多军队,同年的七月十八日,当时台湾的外交部长叶公超宣布,即日起,这批部队
  尽速撤离缅甸,联合国下命令给台湾,要台湾的部队彻退,第一次彻退彻回了七千多
  人,第二次彻退大概四千多人,两次的彻军,只带回了一万多个军民,但仍有一批约
  二、三千的游击队员不愿来台的,由段希文将军率领,另一支由李文换将军率领,继
  续坚守在边境,原因是有些人认为,台湾太远不愿来,有些人则是早在缅甸安家落户
  ,所以更不愿走。
  
  此后金三角部队的军事大权落在柳元麟手里。蒋介石发来密电:"忍辱负重,苦撑待
  变"。柳元麟瞒天过海,明着撤走部分军队,暗地留下部分骨干。李弥从台湾托人给
  李国辉带来一封密信,要李对抗台湾命令,但是这封信被已经投靠柳元麟的钱运周上
  交,钱运周因此当上了为副参谋长。
  
  1953年7月缅军开进孟萨,在几百公里的封锁线上,缅军步步为营,拉网扫荡,一场
  禁烟运动也拉开序幕。
  柳元麟率留守人马转移江口改称"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与缅军展开丛林游击战。缅
  甸政府的高压政策,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缅军每年一次的围剿未能取得预期进展,
  柳元麟实际控制的地区,占金三角一半以上,至1960年,达到一大半。
  
  柳元麟是个权力狂,他大耍政治手腕,对一直不听自己指挥的云南籍实力派将领实施
  反间计,挑起内部矛盾。国民党再次反攻大陆,台湾增援大批作战骨干,借此机会,
  柳元麟开始剪除异己,第一军军长吕维英、第二军军长甫景云,全被剥夺兵权,柳元
  麟强行改编部队,到处安插亲信,权力得到了集中。
  
  在1953年的首次撤军后,台湾仍使用P-4Y海上巡逻机暗中飞越南海及越、泰、寮、缅
  上空,空投支持留在金三角的的"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在持续多年的空投中祗有一
  次因机件故障被迫在香港启德机场降落,由于一向台湾飞行员在这类飞行中均准备一
  份假的飞行记录及在迫降前将空投物资、空投架和个人武器都拋入海中,便讹称在南
  沙群岛进行长途飞行训练,瞒骗英国官员和美国人,该机在港待了两天后便获英国释
  放。在1960.11月间解放军从云南的车里、沸海及澜沧分三路南下,决定彻底解决这
  支国民党残军,而台湾则加紧空投接济,但在1961.2.15 一架由梁棣、程振高、陈震
  泽轮流驾驶的423号P-4Y海上巡逻机在泰缅边界上空遭遇缅甸空军三架螺旋桨战机追
  击,缅机其中一架失事,其余两架将P-4Y击落坠入泰国境内,仅两人跳伞逃生,因而
  军援行动曝光,台湾便被迫在1961.3.17~1961.4.13以C-46及 C-119共飞行356架次共
  飞行2130小时将4296位游击队和眷属运回台湾。
  
  就在1960.11月间解放军从云南南下之际,在1961年春,缅军亦发起"湄公河之春"战
  役,意欲彻底消灭心腹之患。由于缅军来势凶猛,国民党残军炸开湖泊,拖住了缅军
  的脚步,得以撤入老挝西北边境。周边国家十分不安,东南亚国家纷纷抗议,台湾再
  次下领撤军,但是李文焕的第三军和段希文的第五军抗令不遵。在狂暴的雨季和老挝
  缅甸军队的双重打击下,这支拖儿带女的队伍,九死一生,后转进到泰国北部立足,
  到达泰国北部龙帕山脉原始森林边上一个山谷安营扎寨,并把这里命名为"美斯乐",
  意为"和平村"。
  
  而缅甸东北则由地方土司(少数民族)割据自立,于是泰国北部、寮国西北部、缅甸
  东北部这三国交界的山区,各方为了求生存,利用少数民族种植的鸦片,炼成吗啡或
  海洛因外销,从此这里因出产比黄金还贵的毒品而成为全世界知名的「金三角」。金
  三角北起中缅边境,西到萨尔温江,南至泰国清迈、清莱山区,东抵湄公河老挝丛林
  ,像一个倒置的大三角,面积20万平方公里,全球毒品的一大半出产于此。
  
  当时的泰国战火车绵,吴沙沙金领导的红色游击队打得政府苦不堪言,后来成为泰国
  总理的差猜向泰国国王建议,征召汉人去帕孟山攻打游击队,作为回报,赐予他们泰
  国国籍。而蒋经国也前来传达蒋介石的命令,宣布与这支军队彻底断绝关系,于是这
  支队伍归顺泰国,改名为"泰北人民武装自卫队"。1979年,他们被征召作为敢死队攻
  帕当峰。五百老兵出征,只有一半生还,而且还身负重伤。
  
  1980年旱季,泰国政府军又被游击队击溃,泰国政府急召汉人自卫队。东拼西凑的八
  百老弱病残兵,由钱运周任前线总指挥,他们利用游击战术偷袭了游击队总指挥部,
  吴沙沙金措手不及,带十多人逃亡,在路上被汉人突击队生擒。为了抢夺战果,黑虎
  师向突击队开枪,然后又用飞机轰炸,突击队大多惨死,只有少数人逃生。
  
  不久,又传来泰国政府要惩办汉人自卫队的风声。雷雨田、李文焕等元老息事宁人,
  早就对泰国政府的借刀杀人之计不满的少壮派忍不无可忍,在钱运周领导下,他们发
  动兵变,由于参加人数甚少,很快被剿。钱运周神秘失踪,其余几名为首者死于非命
  。就这样,这支骁勇善战的队伍经过三十年浮沉后灰飞烟灭。
  
  被柳元麟排挤的吕维英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帮助老挝政府围剿反政府武装。谁知老挝
  左中右三方坐下来谈判,他们把枪口对准了雇佣军。雇佣军伤亡大半,吕维英离队逃
  亡,另一主要将领张苏泉率一百多名残兵败将加入昆沙的贩毒组织"掸邦革命军",并
  成为参谋长。张苏泉把这个组织训练成了一支现代化军队,他们拥有飞机和导弹,一
  度主宰了全球60%、金三角80%的海洛因交易。1996年,随着昆沙和张苏泉双双向缅甸
  政府投降,昆沙时代结束了,但是金三角的灾难并未结束。与此同时,另一个特大毒
  品基地在中亚悄悄崛起,1999年,位于阿富汗的"金新月"毒品产量1999年超过了金三
  角 在金三角数以万计的华人难民区,到处都是客死他乡的中国人的坟墓,上至高层
  军官,下至一般士兵、大陆知青,他们的坟头全都朝着北方,回望永远无法返回的祖
  国。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没有忘记,要让自
  己的下一代学好中文,长大之后回到台湾,当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实际上,父母亲
  比较希望孩子回来,然而远在泰北的孤军们,大概没想到,原来拥抱台湾,竟也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一九九○年爆发泰北侨生,持用假护照来台求学事件,这时大家才发
  现,原来四十多年前,为中华民国政府出生入死的国军,四十年后,他们的后裔,竟
  然是一群没有国籍的幽灵人口,人家不承认你,所以你不如,还不如在那里,做个难
  民。
  
  1953年,他们的父执在缅甸, 是一群没有归属的孤军。
  1997年,他们在台北, 是一群没有国籍的孤儿。
  
  ******第三章 中国文革下乡的知识青年投奔缅共浪潮******
  
  缅甸,一个多民族的小国,其历史文化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国经济命脉还主
  要掌握在侨居的华人富商手里。她强烈地感受到北边那尊巨人的压迫力,除了与强邻
  和睦相处,实在别无选择。50年代,中缅通好。中国军队越界攻击李弥的孤军,缅
  方还予以协助。哪知悍将李弥如同一只“不死鸟”,野火春风,依然盘踞山中。为免
  致邻国军事行动的扩大,缅方重拾其先贤缅王的故智,非要将“永历帝”驱除才能保
  国泰民安,便向联合国投诉。终于在联合国的安排下,李弥第八军的余部与1954
  年及1961年分两批撤回了台湾。自然也留下了一些余孽,如随风飘逝的罂粟种籽
  ,在“金三角”的山野中扎下根系,成了毒枭之巢。
  
  1962年,这个安宁静谧的小国风云突变。军事强人吴奈温发动了政变,原执政者
  吴努仓皇出走中国,并成立流亡政府。中方却无意将这位“永历帝”驱出国境,倒视
  为上宾。这给此后的中缅关系投上了阴影。颇为讽刺的是,中国所不喜的奈温将军,
  其实是位社会主义者,上台后即着手推行“国有化”和净化西方的“精神污染”。他
  还放弃了吴努对“白旗共产党”的军事围剿,相信他自己和德钦丹东同为“三十壮士
  ”老袍泽的铁杆情谊。几轮劝和谈判之后,白旗共产党终于分裂,一批知识分子和菁
  英干部走出山区,投向和平。然而,德钦丹东却立心为自己的信仰效死,率领白旗战
  士进行中国式的“长征”,由缅甸的心腹地带勃固山根据地转移到东北部与中国接壤
  的高山丛林之中。白旗缅共从此有了依托,羽翼渐丰。
  
  德钦丹东是一个孤愤的理想主义者。他出身于掸邦的缅族大贵族家庭,毕业于仰光师
  范,吃过牢饭,挨过酷刑,打过英国人,也打过日本人,缅甸独立后他拒绝出任政府
  高官,认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缅甸”,终于选择暴力,走向丛林。偏偏他当年的
  左翼战友吴奈温及其执政的“社会主义纲领党”推行的是另一种牌号的社会主义,“
  国有化”规划的首当其冲者正是富可敌国的华人社会。恰巧,中国开始了狂热的文化
  大革命,正值6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的左翼运动高涨,缅甸高校的青年学生(华族居
  多)邯郸学步,效法红卫兵运动,大造其反。社会的动荡引致了缅族与华族的冲突、
  械斗和大规模的排华浪潮,华人奋起抗争,又演变成华族的暴动。奈温对此实行铁腕
  镇压,断然将大批华人递解出境,经济“国有化”也就顺带解决了。不过,有一批华
  人青年及向往革命的缅甸大学生在事变之后投向了边区白旗共产党的怀抱。这时,奈
  温对德钦丹东已改抚为剿。北京政府对缅甸的“反华运动”提出严重抗议而未果,自
  然更放手支持毛派的游击战士,缅甸国防军已不可能将其剿灭。奈温派出直升飞机把
  德钦丹东从林莽深处接到仰光谈判,说了一席“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之类的叙旧兼
  劝降的套话,德钦丹东却断然割袍断义,奈温只好用飞机将故人送回赤色根据地去了
  。
  
  1968年,中国文革狂潮正在巅峰。德钦丹东在营地的竹楼中被变节的贴身警卫暗
  杀。中国发唁电,《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高度评介毛派缅共的英勇事迹。与此同时,
  南美的传奇斗士格瓦拉的遗作《日记》在中国出版。一股“英雄崇拜”热在神州慷慨
  激昂地弥漫开来了。于是,一队又一队来自天南地北的铁血红卫兵,翻过云南的点苍
  山,在界碑的中国一侧秘密集结,伺机越境,投奔革命。他们当中,有的是“老子英
  雄儿好汉”的老红卫兵,乃根正苗红的“正宗”造反小将﹔有的则是被革命所排斥的
  “黑五类”子女,要用青春和生命来证明自己忠于毛和他的主义。磅礡的激情使他们
  走到一起来了。其时,毛泽东风云际会,已晋身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教宗,对“
  输出革命”正在兴头上。不过中国只侧重精神输出,毛的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
  那是最大的满足感﹔其次是物质的支持,北韩、北越不在话下,其它在野小党,只要
  宣称信奉毛主义,一概给予财物津贴。至于人员的输出,除了对北越的秘密发兵,一
  般都视为犯禁。周恩来就亲自处理过红卫兵偷渡国界“抗美援越”和参加缅共游击队
  的事件,被截留的革命小将不外是“教育释放”,然而中缅边境并不森严,堵不胜堵
  ,格瓦拉传奇故事的亚洲版便鲜血淋漓地在掸邦高原上续写下去了。
  
  死士﹒知青旅﹒百战雄师
  
  白旗缅共渐从领袖遇刺的震撼中缓过气来,德钦巴登顶继任党魁。不过此公在中国比
  在缅甸本土更具知名度,他在北京、昆明呆的时间比在丛林营地里多得多。每逢中国
  在人民大会堂或天安门城楼的庆典,必有他短小的身影,他成了中国的“外戚”和一
  种象征与点缀。诚然,有了大靠山,缅共武装比往昔更壮大了,这倒是事实。彼时,
  白旗“人民军”的东北军区已拓展至与中国完全接壤,界河那边就是赤色营地,嘹亮
  的军号刺激着中国红卫兵“解放全人类”的豪迈理想。人民军的东北军区司令罗向是
  克钦族人(即中国景颇族),他在云南德宏州景颇人中被视为本族英雄。罗司令也喜
  爱来自中国的志愿战士。红卫兵文化素质高,打仗玩命,冲锋在前。人民军中的缅族
  、掸族、克钦族、克伦族、佤族战士中,数“红卫兵族”晋升的最快,一般的排、连
  、营长多是中国籍,最高升至旅长、旅政委。然而,一批更玩命的新锐就要杀过来了
  。
  
  离开祖国的红卫兵并不晓得自己的同代人已进入另一种生态与心境。红卫兵运动被“
  上山下乡”打上了悲凉的句号。小将们初次见识到社会底层,与理想的落差是如此之
  巨!他们迷惘而后愤怒了。笔者在此谨作历史钩沉──中国大陆一千六百万知青的命
  运浮沉,其实是与云南知青的不屈抗争有着极大关联的。遣送到云南“屯垦戍边”的
  知青来自全国各地,生存之艰辛超人想象,加上当地干部对知青的欺凌盘剥至为残酷
  ,当年迫害知青的特大恶性案件,多数发生在云南。1973年,周恩来亲自查处云
  南建设兵团“捆绑吊打”、“奸污迫害”知青的事件,枪毙数名首恶,几百干部受处
  分……1974年,几千名知青沿滇西南的昆宛公路赴昆明徒步请愿,烟尘滚滚,声
  势浩大,昆明与北京均被惊动,最后派出军队围堵,逐个强行遣返……1978年,
  发生了“橄榄坝事件”,来自上海、北京、重庆、成都、昆明的上千知青抬起一位上
  海女知青的尸体游行,百多辆拖拉机围困了草菅人命的场部医院,人潮后来向西双版
  纳首府景洪卷过去,沿途各场知青均加入……同年底,多个农场的知青在橡胶林秘密
  串联,再次发动起请愿队伍向昆明行进,这次军队没有出动,知青潮涌入昆明,沿街
  声泪俱下地演讲,最后升级成卧轨,滞留于火车站的旅客竟无怨言,一边倒地同情悲
  愤莫名的卧轨知青……震惊不已的中国中央派出调查组,发现各农场长期缺油缺肉缺
  菜﹔女知青买不到卫生纸,妇科病十分普遍﹔农场领导的恶劣作风积重难返﹔知青自
  杀率为全国最高。在调查组抵达的同时,景洪农场发动罢工﹔与老挝接壤的孟腊农场
  砍倒了近百株橡胶树﹔调查组到达知青最多的孟定农场,下车伊始就惊呆了,上千名
  知青黑压压地跪倒于场部公路上齐喊“我们要回家!”此情此景,连调查组的几位女
  成员都哭了。
  
  中国知青的命运至此尘埃落定。中央仓促改变了决策。眷念自己的天涯游子的各大中
  城市闻风而动,派出招工组到下面就地拍板,用各种名目给知青办理回城。仅三个月
  内,云南10万知青便人去楼空!北大荒、内蒙、海南岛及农村知青点随即跟进……
  长达1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突然终结了。1979年国家计委已列入预算的80万知
  青下放计划,事实上没有执行,它被永远放弃了。回首前尘,当过或不用再当知青的
  几辈人,都得缅怀云南知青兄弟姐妹的泣血故事,那是历史。
  
  不过,人们在翻阅时代卷宗时,很容易将一些细节片断忽略过去。云南知青一族所遭
  受的灵与肉的迫害,以及不时爆发的反抗火星,都曾造就一拨又一拨亡命者。为逃脱
  魔掌,或为证明自己政治上的“清白”,他们越过了国境,投奔白旗缅共的营垒,甘
  为“国际革命”的马前卒。他们打起仗更凶悍,脑袋掖在裤腰上,端起刺刀就扑上去
  打白刃战。它的番号叫“知青旅”。缅甸国防军最怕这支劲旅,甫一交火就知是何方
  神圣,赶紧退避三舍……
  
  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抑或悲哀?
  
  鸦片﹒金三角﹒黑色梦魇
  
  缅共武装斗争的盛衰律几乎与中国的文革同步。1969年,人民军攻占果敢,杨家
  土司王朝化为陈迹,缅共统治了该县10万华族﹔1970年,人民军攻占卡佤山和
  另一边境重镇篷赛﹔1972年,全部南北佤邦都落入缅共之手﹔1973年,人民
  军进入富庶的景栋地区,剧战百余仗,控制了景栋大部……军中第一位英雄偶像叫张
  益海,北京红卫兵,1968年秋到云南插队,次年越境参加人民军,战死疆场时年
  仅21岁。缅共中央追认他为优秀党员、战斗英雄,东北军区文工团还谱写了《歌唱
  英雄张益海》的歌曲。
  
  至文革结束,缅共也随之转入低潮,此时已有300多名中国红卫兵与知青在异域捐
  躯。尚存的“国际战士”,除了个别高军阶者,都相继挥别金戈铁马的丛林岁月,回
  归祖国了。
  
  缅甸赤色根据地多为传统的鸦片种植区,缅共的菁英作为一群理想主义者,开始并无
  染指毒品生意。只是遵照毛思想“群众路线”的要旨,军民的鱼水关系必须顾及,缅
  共对烟农与毒贩都实行“无为而治”。1976年,文革收锣,中国也大幅减少了对
  缅共的施舍。至70年代末缅共的外援完全中止。德钦巴登顶从北京碰壁而回,遂下
  令各军区自寻财路。转眼间,大大小小的提炼工厂如雨后的毒菌,遍布各根据地。
  
  
  当年奔赴缅共游击区的中国知青陈秀美、陈汉生姐弟,均没返国。姐姐是缅共政要高
  东的妻子,中央派这对姐弟来往于“金三角”充当毒品销售交易的钦差大臣。至80
  年代中期,姐弟先后回中国“探亲”,均携巨款如黄鹤一去。鉴于两人为中央“创收
  ”多年,劳苦功高,再碍于大头目高东的面子,缅共不予深究。
  
  另有一位更狠的主儿,昆明知青车矩,祖籍苗族,1970年投奔人民军,作战勇悍
  ,屡立军功。70年代末他拒绝与同胞战友回归祖国,一直晋升为第六旅政委,驻防
  缅泰边境。他联合新毒枭岩小石与金三角的大毒王昆沙开战,硬是夺下了景卡布山的
  大块地盘。车政委自己开设了海洛因工厂,后来缅共分裂出一支“佤邦联合军”,他
  弃旧主而成为联军的师长与财政部长,而实际上又无意受联军的掣肘,只顾敛财,终
  被联军司令部所执,死于狱中。
  
  综合种种,缅共及帐下的“国际战士”,其红色理想均已被黑色的梦魇所压倒。他们
  已沦为不折不扣的毒品军团,不足为训却堪以为患了。
  
  ******第四章 毒品 掸邦革命军 昆沙******
  
  毒品因素
  
  金三角,即泰国、缅甸和寮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包括缅甸掸邦东部,泰国、清莱府、
  寮国琅南塔省等地,面积约二十万平方公里。掸邦高原峡谷南北纵列,森林萧盛,峡
  谷间宽阔的平地,成为世界上罂粟生长的第一天然场所。整个地区多是崇山峻岭,地
  瘠民穷,生产力极端落后,许多土著居民仍处在刀耕火种的生活中,交通十分闭塞,
  运输仍以马匹为主;这里生活着苗、瑶、克耶、拉估、哈民、佤、掸、佬等三十多个
  民族,约一百万人口。
  
  一八二五年,一家英国公司将大量罂粟种子运入缅甸掸邦,一八六六年英国并吞缅甸
  后,强迫掸邦居民大面积种植罂粟,而法国人在一八九三年并吞寮国后,也曾大规模
  的试种罂粟,对金三角山地部落生产鸦片取默认的态度,从此罂粟便在金三角年复一
  年地开花结果,且种植罂粟出卖鸦片,成为金三角土著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他们世
  世代代报以生存的传统经济作物。因此二十世纪造成泰、缅的百姓也容易染上毒瘾。
  泰国政府规定,凡以出售为目的,制造、走私海洛因达一百克以上都将被处以极刑;
  缅甸政府的法令也规定,凡出售为目的而拥有吗啡三克以上,或鸦片一百克以上的将
  人头落地或在铁窗内度过余生。然而,严刑峻法却未能阻止毒品的泛滥,更导致今天
  吸食安非他命的可怕现象。
  
  缅甸是世界上鸦片种植面积最广的地方,也是受烟毒祸害最深和最久的东南亚国家。
  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鸦片已生长了近一个世纪,远超过缅甸独立五十年的历史,自
  四八年建国以来,它的历史即与鸦片纠缠不已。
  鸦片本不属缅甸的原生植物,而是由英国殖民者自外地引入,此乃基于英国佬的一项
  阴谋,一如当年将鸦片运到中国毒害中国人民,后经美国毒品大亨的加入培植推广,
  致演变成今天的局面,成了叛军的税收、武器和粮饷。
  毒品与叛乱相辅为用。在缅甸长达五十年的鸦片战争中,最早的战争乃是与撤退到中
  缅边界国军部队展开的,时间为一九四八至四九年间,当时国军部队于剿共战争失利
  后,少数部队退到缅甸的掸邦(ShanState),为了支付武器粮食开销,部队乃鼓励
  人民种植鸦片。后来的缅共,以及目前在南部仍与缅军对抗的少数叛军均沿用此法。
  
  这场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反毒战争迄未终止,缅甸军方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牺牲许多生
  命。这是一场相当艰难、可能是永无终结的战争。
  抗毒战争包括用手摧毁鸦片作物,及用飞机喷射药物,用军队摧毁海洛英精制厂,从
  七六年至八八年缅军共发动了十二次大规模攻击,自八九年武装叛军开始渐次向军政
  府归顺投诚,因此军政府特别成立了一个部,专责开发边界地区与少数民族,投入大
  量资金人力,至今年已有十六个武装叛军组织向政府投降,与政府合作开发地区经济
  建设。
  
  〈跨出北回归线〉全世界最危险的农夫 金三角毒王寻踪
  段建安(缅甸瓦城传真)
  
  金三角是老牌的毒品基地,
   产品「行销」全球,造成世界性的问题。
   该地毒品工业的成长,
   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也有赖全球的合作来加以扼阻。
   二月初来自亚、美、欧三大洲的缉毒警务人员,聚集在东京共同研讨,如何在各国
  后院加强取缔及防止毒品需求,这是亚洲国家首次领导的缉毒会议,是一连串对抗国
  际贩毒危险分子的行动中,最近的一项行动。接着,于二月廿三至廿六日在缅甸仰光
  ,也将举行第四届国际海洛英会议,已有二十多国登记参加。至此,作为老牌毒品基
  地的金三角和毒品大王,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鸦片这种开花高种植物,特别适宜生长于土地不太肥沃的陡峭山坡地,在东南亚,
  鸦片变成特别获利的贸易,始于六○到七○年代,当美军卷入印支地区战争时,当时
  美国士兵不仅拓展了亚洲市场,也开启了世界市场出口。在此之前,世界海洛英大多
  来自中东地区。这里生产来源主要为泰缅北部前国军留下的游击队、缅甸叛军,尤其
  是缅共、掸邦地方部队、及昆沙领导的掸邦联合军。
   到后来,美国中央情报局竟也大规模介入了此毒品交易,使用声誉不佳的美国航空
  公司(AirAmerica)飞机(属中情局前卫),从寮国到越南载运毒品获取利润,最后
  更变本加厉的以运毒所得来支持整个印支地区的隐蔽军事行动,这样自然方便了海洛
  英在世界的流通,同时更刺激了金三角这三不管地区海洛英的生产。
   中情局
   协助毒品交易
   在金三角这片带有神秘色彩的土地上,从六○年代到现在,共孕育了四位世界顶尖
  的毒品大王,名气最大的当首推昆沙,出生于缅甸北掸邦山城当(MongTawn)。本名
  张其夫的他,原为华人之子,其母为缅甸傣族,昆沙本身地方自卫队,缅语称「戛规
  也」(KKY),自卫队收入靠走私、贩毒和一些不能公开的收入,补给及人员薪给
  全由当地人民负担,政府全不负责,七○年代缅北共有三十多个自卫队。
   昆沙由六○年代中期数百人的自卫队,到九○年代发展到一万五千人的掸邦联合军
  (SUA),并打出掸邦独立建国口号,成为缅甸政府的心腹大患。他在武力上的迅
  速提升主要得力于其参谋长张书泉,张原为国军高级军官,已故段将军之部属,昆沙
  之成名始于六七年七月,为争夺地盘与国军游击队引发的一场战争,这场硬仗为昆沙
  打响了国际知名度,之后其势力日益壮大。有本书名《一九六七之鸦片战争》对此有
  详尽的记载。
   掸邦联合军与缅甸政府军战斗了二十多年,至九六年出乎意料的昆沙竟主动的率领
  其一万五千人向缅政府投降,据说缅政府事前曾承诺某些条件,包括不将昆沙送交司
  法审判,及不接受美国提出的引渡要求。美国曾悬赏两百万美元捉拿他受审。
   现年六十四岁的昆沙,患有多种病痛,包括糖尿、心脏、风湿及一边手脚麻痹,目
  前住在仰光最高级的INYA湖区,受到军队的保护,他附近的邻居有前国家主席尼温将
  军,现军事执政团的领导人,翁山苏姬及美国大使,可见身分不同凡响,普通人想见
  他一面是相当不容易,虽然深居简出,不过仍在经营多种行业,包括遍布缅甸各大城
  市的亚洲经济开发银行,其属下仍有不少人在金三角从事鸦片生产贸易,仍是该地区
  具实力的人物。
   名气仅次于昆沙的第二号鸦片大王应属罗星汉,他也是出生在缅甸北掸邦果敢地方
  的一名华人,其在毒品世界中的资历辈分与成名的岁月均在昆沙之先,由于盛产「麻
  粟霸优质鸦片」,果敢一度曾成为繁荣安居乐土,六○年代初由罗星汉领导成立自卫
  队,后来兵力增长至一千六百人,所有人员经费皆由贩毒维持,因为他与缅甸政府合
  作良好,且曾多次配合政府军与缅共作战,在经费和武器上自然也得到政府的支助,
  六五年并由罗出面,政府出钱,成立「果敢反共军事学校」使他成了右派反共代表人
  物,七○年代初,经世界新闻媒体大肆报导使他赢得首届毒王头衔。
   毒王以华人居多
   受到世界舆论压力,缅甸于七三年下令解散所有自卫队,遭到罗的反对不从,继之
  成立反缅联合部队,打出反政府大旗,在不敌缅军全力追击下,乃出逃至泰缅边界,
  未久遭到泰国军方诱捕,送交缅方囚禁于仰光。经判决为无期徒刑,八○年尼温主席
  下颁大赦令,罗以政治理由获释,其时坐监已满七载。
   罗星汉现居仰光,在其豪华别墅内,掌控庞大的企业王国,包括数间三星至五星级
  旅馆、客运及旅游巴士公司、玉石矿场,并出资修建瓦城至中国边城木姐高级公路。
  由于其热心公益,照顾乡亲,在缅甸的果敢人,大多视罗为族人的骄傲。
   但是,据曼谷一家亲西方的媒体《曼谷邮报》披露:「目前罗星汉仍是缅甸及全世
  界海洛英的主要输出者,他在仰光操控世界严密而危险的毒品走私组织,并同时掌握
  东掸邦近中国边境所有鸦片精炼所,他的合伙人包括有名的中国人林明星、彭家声。
  」罗星汉与彭家声二人不仅属果敢同乡,且是同学和亲家,但却分属不同政治派别,
  罗为右派代表,而彭正是左派头头,且是缅共最高军事领导人之一,缅共统治果敢长
  达二十一年,彭曾领导果敢人民革命军,与缅甸政府军与罗星汉的自卫队战斗多年,
  这种敌对情况至罗出狱后始有了转变,由敌人变成生意合伙人,现北掸邦鸦片生产市
  场仍属彭的势力范围,而东掸邦地区市场,则属另一毒品强人林明星的地盘,林现为
  瓦邦联合军(UWSA)东部指挥官。
   除了前面两名老牌毒王,自八○年代中期金三角地区又崛起了另两名新科毒王,为
  毒品世界添加了两股新锐色彩,同属华人的魏小刚,原为昆沙手下一名要将,后来投
  身瓦邦叛军,参加对抗缅军斗争,如今是瓦邦联合军南部军事指挥官(UWSA),指挥
  部设于泰缅边界DOILEM地区,此为魏之掌当绾兵符与藏身所在。 
   魏小刚因八八年用渔船走私六八○公斤毒品被捕,于九○年交保获释时逃离泰国警
  方监视进入缅甸边界,后泰国上诉法庭以缺席裁判判决他死刑及二十年有效逮捕令,
  同时美国也悬赏二百万美元将他逮捕送美受审,魏小刚的两名弟弟目前亦为警方缉捕
  对象,泰警方握有证据,魏家三兄弟年前在泰北地区曾杀害数名反对者。 
   瓦邦联合军目前兵力人数不详,经费来源仍赖生产贩卖毒品,总部则设在缅甸东掸
  邦与中国交界处,与北部指挥部同在一处。
   前面三位毒品大王全都是我炎黄子孙,接下来的第四名毒王却是非我族类的泰国佬
  ,名叫苏拉财(SURACHAI),绰号班龙(BANGRON),此人是东南亚安非他命之王,
  是今天泰国青年的最大毒品供应者,也是对泰国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一号人物,并且
  还是在泰缅边界的缅甸叛军关系极密切的人。 
   班龙目前是泰国警方极力捉拿的要犯,几年前曾一度被捕,但在警内亲信协助下,
  很轻易地逃脱至缅甸边界,班龙之案例显示出警方与多金的暴力贩毒者战斗时,所呈
  现的腐败问题。
   事实上,所有遭受毒品威胁的国家,多少都存在警察与官员贪污问题,反毒力量的
  贪污腐化,如今已成为阻止毒品走私的第二大威胁,如果国际贩毒交易必须打击的话
  ,贩毒者与执法者之间的亲密交往关系必须完全切断才行,否则一切努力均属白搭和
  浪费。
  
  东方大毒枭掸邦革命军之父昆沙
  
  昆沙在外界知名度极高,人们都知道他是东方大毒枭,金三角的拿破仑。而他的参谋
  长张苏泉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金三角,当地人习惯称他们“二张”,称掸邦革命军为
  “张家军”。
  
  金三角鸦片走私,自六十年代风起云涌。随国民党军队撤台,一统天下被打破。军阀
  、土匪们经过几年的火并,主要剩下昆沙和罗星汉两大势力。六十年代中期,经过两
  个多月的鸦片大战,张家军伏击了罗星汉的鸦片马队,缴获了大量鸦片。昆沙从此一
  举成名。他们卖掉十二吨鸦片,招兵买马扩充队伍,终于在金三角群雄割据中脱颖而
  出。他的名字在西方报刊上频频出现,引起东南亚国家、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世界缉毒
  组织的注意。金三角,终于结束了它在国民党残军控制下反攻大陆的政治使命,从而
  演变为一个侵扰人类的世纪毒瘤……黑(鸦片)白(海洛因)相间的魔鬼王国。
  
  正当昆沙、张苏泉的贩毒事业大发展之际,缅甸政府诱捕了昆沙。苏泉为救昆沙绑架
  了两名援缅苏联医生。缅甸政府迫于国际社会舆论,改监禁为软禁了昆沙(昆沙七年
  后趁看守不备逃走)。
  
  昆沙是毒枭?是英雄?(上)
  
  尽管有许多资料与证据,指出昆沙就是金三角地区的大毒枭,不过,在前青年军游击
  队员口中,昆沙却是一位十足的大英雄,除了坚持本身绝不贩毒、严禁部下食用毒品
  外,更积极创办学校培育青年、收育孤儿、为掸族独立事业不断付出﹔究竟昆沙是英
  雄还是毒枭?立场不同,观点果然很难一致。 
  昆沙(Khun Sa)于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为具有中国血统的缅甸
  掸族,昆沙是泰国名字,中文姓名则叫张奇夫,缅甸名字叫关约,几年前投降于缅甸
  政府、解散部队后,目前人跟部队参谋总长张苏泉一起被软禁于缅甸仰光。(图/满
  星迭昆沙基地旧址中的昆沙照片)
  
  虽然有种种传闻指出,昆沙目前已经罹患老年痴呆症,不过根据目前人在台北的张苏
  泉女儿表示,昆沙好得很,健康的很。不过,因为并未亲眼见到昆沙,实情如何,还
  是无法证实。
  
  要探讨昆沙究竟是英雄还是毒枭,还是得由金三角的毒品问题谈起。
  
  让西方世界大为头痛的金三角毒品问题,其实,正是由西方人自己引起。
  
  根据了解,为了进行鸦片贸易,英国一家公司在1825年间将罂粟种子引进金三角地区
  ,并在1886年占领整个缅甸后,开始大量培植栽种,由于金三角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均
  十分适合,加上政治因素与运输管道畅通,金三角从此成为世界毒品的主要产地。
  
  
  由于山区谋生不易,一般农产品也无处销售,加上种植罂粟利润可观,而且自然会有
  人主动上门收购,整个金三角的罂粟问题也就更加不可收拾,并因而造就出罗兴汉、
  昆沙等等与毒品纠缠不清的「毒枭」。
  
  只是,昆沙究竟是不是毒枭,在整个毒品市场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在美斯乐遇到的「
  雷雨田」将军表示,确实昆沙与他谈过毒品合作的问题,不过被他拒绝﹔然而,曾经
  担任过数年昆沙司机,与数名曾是昆沙手下的青年军游击队员却表示,昆沙只收保护
  费,本身并未经营毒品事业,不过,昆沙不反对毒品事业却是事实。
  
  一名曾经做过8年青年军的游击队员表示,昆沙曾经告诉他们,西方人当年以鸦片欺
  侮中国人,今天,我们就是要照这样还回去,可是,我们自己绝对不可以吸毒,不经
  营毒品事业。
  
  这名游击队员表示,种植罂粟的,大多是当地山民,而收购鸦片制毒、贩毒的,则大
  部分是香港、英国、美国……等等毒枭,昆沙本身只针对这些制毒工厂与运输管道收
  保护费,运用武装部队协助运输毒品与维护工厂安全,此外,也默许部分手下私下制
  毒,但绝不介入经营。
  
  昆沙是毒枭?是英雄?(中)
  
  不论昆沙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对于金三角地区、或是对满星迭一带的人来说,昆沙
  确实是一位大英雄。一名游击队员表示,昆沙对于他们最大的恩情,主要来自于让他
  们有饭吃,有书念。
  由于经年战乱加上毒品仇杀,金三角地区的孤儿比例相当高,即使父母健在,却也因
  为当地生活条件实在太过严苛,不一定有能力抚养小孩。在满星迭的昆沙基地旧址中
  ,就有着这幺一所学校与学生宿舍,专门收养这些孤儿,提供他们就养、就学,或是
  提供工作。(图/满星迭昆沙旧址中的会议室,也是学生集会或上课的地点)
  
  这名游击队员表示,到昆沙的学校就读、住宿,完全免费,等到大约13、14岁左右,
  则必须开始负责帮忙照顾其它年纪较小的孤儿,并开始站卫兵。到了国中毕业后,昆
  沙会进行「选兵」,资质条件好的,会安排前往他处接受训练,训练完成后可以加入
  部队成为正规军,领取每月60泰铢的薪资与每天5泰铢的伙食津贴与零用金,如果正
  规军家属有需要,昆沙也提供宿舍供其居住。
  
  如果学生想要前往台湾就学也没有问题,不过,从1987年以后,因为泰北学生前往台
  湾在身分证上取得有问题,因此昆沙也就禁止学生再前往台湾深造。
  
  这名游击队员说,对他们来说,昆沙就像父母、国父一样,让他们得以衣食无缺,活
  得有尊严。昆沙身高大约180公分上下、长相英挺,在他们心中,昆沙治军严明、待
  人亲切、头脑清楚、平等对待部队中的华人、泰人、缅甸人,以及山区间各少数民族
  ,也因此,昆沙军队可以不断壮大,可以不断与泰、缅政府军周旋。武装部队人数最
  多时,达到将近2万人。
  
  不过,后来昆沙部队之所以衰败,以致向缅甸政府投降,主要原因,也是出在部队中
  各民族实在太多,民族间的纠纷、内哄不断。
  
  昆沙是毒枭?是英雄?(下)
  
  如果真如游击队员所言,昆沙坚决不经营毒品事业,何以目前人在美斯乐的雷雨田将
  军会说「昆沙曾与他接触,洽谈毒品合作事宜,并言明利益对分,但遭到他拒绝」?
  而究竟,昆沙与国民党军队之间又维持着何种关系?
  由于昆沙部队与国民党残部都是泰北金三角地区势力最大、也最有武装战斗能力的部
  队,对于贩毒、运毒者来说,确实是不得不拉拢的势力。有不少资料指出,在泰北的
  异域孤军与毒品之间有着一种微妙关系,关于此点,雷雨田将军强调,当年就是曾经
  因为有这样的传闻,导致蒋经国总统震怒,并一度中断对孤军的补助,事实上,国军
  ,绝对不会与毒品有任何关系。
  
  然而,根据部分大陆报导资料显示,国民党曾经试图拉拢昆沙,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金三角是国民党政府反攻大陆的棋子,也是搜集大陆内地情报最佳的管道,而拥
  有庞大马帮势力的昆沙,则是确保这个管道得以畅通的力量,也因此,国民党政府曾
  与昆沙进行接触,并曾于1969年,委托昆沙担任「华侨协会联合会第四届执行委员会
  委员」。
  
  此外,昆沙曾经一度被缅甸政府逮捕,后来经由参谋长张苏泉设法将毒枭臭名转化成
  「掸帮独立军」美名,并挟持俄国外使与缅甸进行人质交换,并在救出昆沙后,将兵
  权重新归还昆沙,而且全无条件。这位精明干练的张苏泉先生,张原为国军高级军官
  ,已故段将军之部属,而且全力辅佐昆沙,百般效忠,昆沙在武力上的迅速提升主要
  得力于其参谋长张书泉。
  
  只是,到了这个时间,还来追问这些关系算旧帐,总是意义不太大,事情的发生,有
  其历史背景与政治考量,现在到满星迭旅游,只要知道,昆沙既是世界各国眼中的毒
  枭,也是满星迭居民眼中的英雄,那就够了。
  
  昆沙竟要回家度余生
  
  曾经臭名昭著的前缅甸大毒枭昆沙有望获得缅甸政府的许可,于下月初返回他在掸邦
  霍蒙地区的家中养老。缅甸和泰国边境安全机构、当地许多媒体以及昆沙的家人近日
  来纷纷披露了这一消息,从而使这位一度销声匿■的毒枭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现年68岁的昆沙曾长期控制■世界最大鸦片和海洛因产地“金三角”的毒品生产和贩
  运活动,他领导的非法武装“佤族联军”更是以金三角为基地与缅甸政府军对抗多年
  。自1996年初向政府投降后,昆沙一直处于监管之下。几个月前,他因中风而身体右
  侧偏瘫,并失去正常说话能力。此后,他多次请求政府准许其回家乡度过晚年。有消
  息说缅甸政府已考虑答应他的要求。
  据悉,昆沙在金三角所处的缅甸掸邦拥有多处宅邸,但他本人最中意的是霍蒙地区的
  一座别墅。该别墅据称建于昆沙“事业”的“黄金时期”,距缅泰边境仅40公里。别
  墅占地广大,设施完备,不仅拥有一所私人医院和一所旅馆,还有一家夜总会。更重
  要的是,昆沙在投诚之前曾在别墅附近建造了一座佛塔,并多次告诉他的亲信,这座
  佛塔将是他的“最后归宿”。  
  
  ******第五章 摆夷族要建国 掸邦共和国******
  
  掸邦Shan State历史上不曾是缅甸的一部份,正如很多殖民地在战后独立,都被原殖
  民地内一个较大的民族所统治,如印尼之爪哇族统治西新畿内亚、西里伯斯、摩鹿加
  群岛,南婆罗洲、苏门答腊的亚齐等,历史上在东印度群岛成为荷兰殖民地前,爪哇
  族祗是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曾经有过一个称作室利佛逝独立王国,其它各
  岛屿皆以部落为主,各岛有不同语言和民族。目前掸邦在同一情况下被缅甸侵占,英
  国统治时期称为 Protectorate State。在1974年刚独立的缅甸以一纸PANGLONG
  AGREEMENT
  (邦弄条约)暂时将包括掸邦在内的各非缅甸族邦归并缅甸联邦,条约规定各邦可在签
  约十年后再决定是否留在缅甸联邦内。但在条约十年届满后缅甸联邦却拒绝各邦脱离
  以缅甸族控制的中央政府独立,并出兵镇压各武装反抗的邦,如掸邦、克伦邦、克钦
  邦等。现在掸邦Shan State的确遭遇到缅甸人占领。摆夷国掸邦的未来是否能重获自
  由,只有期待全世界的好友们给他们伸手援助了。
  
  摆夷是有自己国家的民族,不过现在被缅甸政府侵占。由于遭受到缅甸政府的打压及
  折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生活非常困苦,所以成千上万摆夷同胞们都逃亡到泰国.
  就因为生活困苦也同时为了求生存,有不少的女性摆夷同胞们下海卖淫。所以这篇文
  章是男性摆夷同胞们为了提醒到泰国卖淫的女性们别染上了AIDS, 呼唤她们不要忘本
  ,赶快回自己的老乡吧..!! (谢谢妳对这篇文章有兴趣)我很同情她们, 在那种环境为
  了求生存,她们是别无选择的!
  
  Jai Jarmtoon在此邀请您发表关于摆夷国的看法!(Mai Soong Merng Tai),我 (Jai
   Jarmtoon)出生于缅甸,5 岁时,跟随父母亲逃到泰国,现住在台湾。当年,由于父
  亲为摆夷国效力,参加反缅甸政府的摆夷山革命军队,以致长期都不能与家人团聚。
  他必须居无定所,远离家园,长年与团体相依为命。
  什幺叫做摆夷山?摆夷,其实在中国人的观念,它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
  。不过我必须在这里申明,从我出生到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们摆夷并不只是在中国
  云南的那一部分而已,中国大陆的那些摆夷同胞们,只不过是其中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罢了..! 同时,我也要再次说明 “我”不是在中国大陆出生的摆夷。据我所了解,
  也是父母从小灌输的观念,摆夷有自己的国家,它的英文名字为 SHAN STATE (位于
  缅甸、中国大陆、泰国、寮国之间)、有自己的国王、有自己的文字(我会读、会写)
  、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只不过现在已被缅甸政府给占领了。
  这一段是真实的历史记载,现在尚有实际的人、事、物存在。我不用做太多的解释,
  各位可以到泰国北部的缅甸边界境内去实地走访,你们会发现那里有许多的摆夷人。
  你可以问他们是缅甸人还是摆夷人,我敢肯定受访的98%他们都会说: “我们是摆夷
  人” ,而不是缅甸人,当然华人是除此之外。
  今天,我为何制作个人的 HOME PAGE, 目的是想藉此机会,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同
  时鼓励我们摆夷同胞们,要勇敢的站出来,成千上万的同胞正在期待着我们光复摆夷
  国、拯救他们。醒醒吧..! 以免世人漠视我们摆夷同胞及摆夷国存在的事实。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应该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会同情并支持我,有的人也会反
  对,也有些人没有什幺意见。无论如何,如果这篇文章有助于启发读者对摆夷国的认
  识,也永远记得世界上确实有摆夷这个国家,这样就达到我心中的愿望了。同时也会
  使那些曾经流血流汗而捍卫摆夷国的诸多伟大英雄人物们,能够在天之灵安息吧..!
   希望他们能够知道,至今已有他们的子孙 “我 , JAI JARMTOON” 已把他们所捍卫
  的摆夷国宣扬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