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报仇雪恨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07:25

第五章   报仇雪恨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

【原文】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於齐2,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3七百里;南辱於楚4:寡人耻之,愿比5死者一洒6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7;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译文】梁惠王说:“晋国的强大,当今世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这是先生你知道的。而今到我执政,东面被齐国打败,连我大儿子也阵亡了;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受侮辱于楚国,我深感耻辱,愿意和死去的人相和同而洗刷雪恨。要怎样才可以办到呢?”

孟子回答说:“在这个大地上,方圆百里就可以建立一个国家。大王如果施行爱民的政策,减免刑罚,少收苛捐杂税,将土地深耕而改变耕作方式,青壮年用闲暇的时间修养继承先辈之志和搞好兄弟关系的问题,以及修养忠实、诚信,在家里以此侍奉父兄,出在外以此侍奉上级,这样,即使用木棍也可以打败秦、楚国的坚甲利兵了。

“他们夺取民众的时间,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那些国家的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王您派军队前往征伐,有谁能与大王您为敌呢?所以有句名言:‘爱民的人无敌于天下。’大王请不要疑惑这个道理。”

【说明】孟子以爱民的道理来劝说梁惠王放弃霸权统治的行为方式。梁惠王想的是个人利益与私有利益,他是为自己的长子阵亡以及败于秦、楚、齐等国而想报仇雪恨,而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了,因此也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这不仅是指秦、楚、齐等国,其实也直指梁惠王。因为要打仗,要报仇雪恨,只有夺取民众的时间,使人民不能耕种来养育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而造成这种局面,又怎么能报仇雪恨而赢得胜利呢?所以孟子得出结论,只有采取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

——————————————————

【注释】1.晋国:这里指的是魏国。魏与韩、赵三家春秋时本是晋国的大夫,后来逐渐吞灭晋国其它世族,三分晋国。到公元前403年,东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他们为诸侯国。

2.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东败于齐:据《史记·魏世家》载:“惠王十七年,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二十八年,齐威王卒。中山君相魏。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3.秦: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西丧地于秦:据《史记·魏世家》载:“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史记·商君列传》:“齐败魏兵於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这两段描述的就是魏惠王三十二年(公元前年),魏国屡败于秦,被迫割地求和,黄河天险的河西之地七百余里尽入秦国版图之事。

4.楚: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南辱于楚:据《史记·楚世家》载:“怀王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这记载的是梁惠王后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楚国为了迫使魏国倒向它,插手魏国的王位继承,派柱国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取了魏国的八座城邑之事。

5.比:《易·比·辞》:“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陆德明释文:“比,齐同也。”《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郑玄注:“比,犹同也。”《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陆德明释文:“比,李云:‘合也’。”《广韵·脂韵》:“比,和也。”这里用为“相合、和同”之意。

6.洒:古同“洗”。《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辞》:“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这里用为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之意。

7.耨:(nòu漏)《管子·小匡》:“先雨芸耨。”《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方耨,时有子父乘车过者。”《吕氏春秋·士容论·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间稼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人肥必以泽,使苗坚而地隙;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这里用为耕作方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