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法之我见----与所有草堂病家共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12:54
                                  养生方法之我见----与所有草堂病家共勉                                     作 者:寻找中医



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ngotcm.com/

因为草堂的运作方式决定了来这里治疗的病家基本上都是慢性病和虚证患者,但这些患者往往有意无意间存在这样的认识错误:

1 、有好的医生,好的药方,病马上就可以好。
2、 自己的病只要靠药就能完全治好。

        实证患者得到即时对证的治疗,马上就会见效,预后也非常好,所谓"一剂知,二剂已",因为此时人体自身的正气仍旧充足,只要得到药方的对症治疗,邪气很快就会被击溃。但如果是虚证(这里基本上每个人都是虚证),说明这个疾病已经有些时日,人体的正气已经不是那么强大了,医生只有先扶正,再驱邪,或者扶正祛邪同时实施并以扶正为主。但由于人体正气不足,不足与邪气决一生死。就决定了不会马上好。依正邪对比甚至要坚持调养治疗好几年才能好。所以病家一定要有耐心,心态要好。

        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病家仍旧保持原来的不好的生活习惯,那么病可能好得很慢,甚至治不好。所谓"三分治,七分养",这是针对第二点错误认识"病只要靠药能完全治好"。有这个错误认识的人往往会对药形成依赖性,执着于自己的病。其实药物只能帮助人体来战胜疾病,而不是药物本身可以杀死疾病。医生只是你身体正气的培养者和助手而已。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我自己总结的养生方法

1 、人生四少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少林洗髓筋

口中言少:不要一天到晚喋喋不休,只尚空谈,而应该多用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

心头事少:不要一天到晚心中装着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这个世界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不多。

腹里食少:不要贪图口腹之欲,吃了7分饱即可。尤其是晚上要吃少,最多5分饱即可。7点之后切记不要再吃任何东西了。多吃素食,以加工少的自然食物为主。

自然睡少:最好每天形成定时的睡眠习惯,到那个时候就感觉困,马上睡觉雷打不动。第二天早晨一醒来马上起床不要赖床。

2、 适当的锻炼
1) 不建议剧烈运动,以步行,做操为主。最好能习练太极拳,少林易筋经。保持身体气血经络的畅通。

2) 尤其戒除每天久坐不动,这样人身气血会慢慢凝滞,经络堵塞。特别是从事IT行业或者文案工作的人,最好能坐一个小时就起来做一下操。

3) 傍晚饭后能放松不想任何事情散步半小时,欣赏一下落日余晖,行人,甚至树木房屋都行,就是要放下心来。

3、 其他戒条
1) 戒太过于劳累,劳累乃是万病之源。注意劳逸结合。

2) 尤戒房事过多,过频。这样是提前预支生命。现代医学教导人们年轻人3天甚至1-2天就可以来一次,那是在要你的命!具体可阅读置顶文章<手淫伤精者须知>。

3) 在家尽量不要开空调。在单位公司实在不能不开空调的时候多加一件衣服。我经常是连帽子都戴上的。有人怕别人笑,有什么好笑的呢,有了健康还怕人笑啊。哪天笑的人因为空调病了或因为空调病加重了,恐怕他们还蒙在鼓里呢;尽量不要吃凉食,尤其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

4 、培养一些对传统文化的爱好
     很多人觉得如果象上面那样做,那么人生岂不是毫无乐趣可言?其实你可以远离那些低俗的乐趣,培养一些高尚的情趣。譬如音乐,文学,书法,绘画等等,陶冶情操,你会发现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世界。使得你远离空虚堕落。

      做到以上几点,肯定明天就会比今天好,后天比明天好。很多病都会不药而愈。只不过时间拖得稍微长一些而已。这往往与现代快捷的生活相矛盾。也许大家归隐园林的那一天,很多病自然就消失了。

       最后介绍一下怎样判断自己的病是否好转的标准

 判定健康的六大标准:

第一、正常的胃口,不会超量吃, 也不会没胃口,饮食津津有味,一日三餐有正常的饱与饿感 。
第二、每天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大号,如果没有就要注意了。
第三、一天小便五到七次,夏天出汗多自然小便就少些,冬天出汗少自然尿就多些,小便颜色呈淡清黄色。
第四、每天睡觉一觉到天亮 , 没有失眠或无故会半夜醒来等现象 。
第五、一年四季无论在北方或是南方,每天晚上睡觉时双脚必须露在外面,一盖被就热的受不了 , 长年都感觉头面冷而手足温热。
第六、每天早起时都有阳反应,男人要勃起,女人要感觉双乳很敏感。
                                                                                                                                                                                                                -----------<倪海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