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在我不在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47:29
  • 我命在我不在天!——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了凡四训》)
  •     你才华横溢,为何能力却迟迟无人赏识?
      你自命不凡,为何前程却屡屡遭遇碰壁?
      你勤劳善良,为何人生却如此穷困平淡?
      你正直勇敢,为何命运却如此坎坷多难?
      为什么有人一出世就生在富贵之家,并且运程一帆风顺?有人却出身贫贱,诸事皆不如意?
      为什么有人昧尽良心,坏事作尽,依然可以逍遥法外,不受惩罚?有人却要平白遭受无辜冤狱,抱憾终身?!
      当遭遇了尘世间的种种现实与炎凉,你是否已丢掉了对社会、对人性一切美好的幻想?
      你是否相信人世间是否真的有命运这回事?如果有,命运是否真的可以改变?人生之路是否可以永远没有意外而按自己的意志走到底?这尘世间,可不可以永不再有饥饿、贫困、疾病、灾难与死亡?可不可以拥抱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如健康、财富、美德、名望与好心情?又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生命中的个性、思想、行为与境遇?是星座、属相、血型、风水、面相、掌纹等等有形的判断依据?还是性格、意志、品德、操守、毅力等无形的潜在力量?
      在开这个贴子之前,我曾犹豫了许久。我不知道该不该在天涯杂谈这样一个地方来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形而上学的话题——而且我自己还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与过人的才学——我只是用我的口和笔(应该说键盘才对),复述着古圣前贤曾经说过的话、走过的路,以及他们亲身证悟而所留下的宇宙与人生的真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所要宣扬的内容,也可以称为有别于西方概念的、中国传统的成功学。除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外,更注重的是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砥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非如此胸襟者,不能有所成就。

  •   古代童子生入私塾,老师会要求他们背《弟子规》作为道德修养的第一课,那么古代的成年人呢?他们赖之以树立正确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道德读本是什么呢?
      答曰:《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等是也。此类文章,阐明因果,劝善去恶,给大众指明了一条改造命运的坦途。现在的人大多不信因果,认为靠自己头脑手段就可发家致富。可以说是眼睛只看到了表象,没有观察到实质。
      我在下面先要贴出的,是台湾净空法师讲解版的《了凡四训》。相信这一篇文章许多人不会陌生,虽然也有很多人读过此篇文章,但如果和我一样知而不行,心性沉浮不定,又如何能有事业与道德的成就呢?
  •   了凡四训语解精篇
      
       袁了凡先生,原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人。
       博学多才,精通【河图】、【洛书】之理数,星命之学、堪舆之道、律吕音乐、数学算术、水利、兵备无不获有心得,并留有著作甚多。【了凡四训】即其戒子之文。
       明朝隆庆四年为举人,万历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宝坻县长、兵部职方司主事、军前参赞、督兵等职。
       享年七十四岁。明熹宗追赠【尚宝司少卿】。
       (洪文霖按:有关袁了凡先生的平生,大家可自行网上搜索了解。但凡一代大德,多是才华横溢涉猎颇广之人。呵呵。)
       谨告读者诸君
      
       自古以来,一般人都被命运所控制,而身不由己,只有明理之人,命运约束不了他。正所谓:“贤达之人能安命也。”。
       《了凡四训》,世人几乎都晓得是改造命运的宝典。有福分的人,大都能于获此书之后,细心阅读,进而立定志向,力行实践,以化疾病于无形,扫除穷困的威胁,消除生活的烦恼,达到化凡入圣的境界。
       《了凡四训》,作为修身之铭言,人人可以成圣成贤。用之为处世准则,举世得以消除灾难与业障。确实是自救救人的最佳捷径。
       《了凡四训语解精编》,内容通俗明朗,又不失原著《了凡四训》的主旨。读者诸君或者会因程度不一,观念不同,而有见仁见智的观点,然其含有“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化凡入圣、超生了死”之理,是明明可鉴的。
       因此,凡有先见之明的人,都不会放过读此书的机会;凡是有智慧、有志气、有作为的人,想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人,在读过此书后,必能逢人介绍传颂才对。而这些收获,正是此书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历久不衰的原因。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精华所得。
       开头所以先谈“立命之学”,是为勉励世人奋发向上,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气数,虽由前生造因而定,但命运的好坏,却随着此生心性之状态而改变,因此以立命之说开宗明义。
       第二篇接着讲“改过之法”,是因为一般人,都自认自己是无过失之人,而不知改过行善。试想不知改过之人,就像漏了底的容器,行善也收不到效果。
       为人诸恶不改,众善奉行,则功过相抵,等于没作。若诸恶不改,只略行数善,则就只见祸不见福。因此说,改过是立命的下手工夫,所以第二篇奉上“改过之法”。
       人若知过能改,但不晓得行善的道理,也是徒劳无益,因此第三篇接着谈“积善之方”以淋漓尽致地分析行善的道理和方法。
       初学行善之人,难免会像穷小子忽然变成暴发户一样,会有傲慢天下,藐视一切的骄傲作风。因此末篇以“谦德之效”,叮咛“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人能谦虚为怀,则行善惟恐不足,才能使立命收到效果,而达致改造命运的目的。
       总而言之,《了凡四训》虽曰“四训”,其实是一气呵成的一篇立命道理,确确实实是人生之至理名言。
       《了凡四训》,是以文言文流传民间。内容虽然极适合大众的需要,非一般的劝世文、及传教书籍所能望其项背,无奈世事变迁,要现代人以“科学的观念,普通的程度,加上忙碌的生活”去阅读实在不容易。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谨凭寸心,将《了凡四训语解精编》详加白话解说,并增加“附录”五题,以扫除一般人日常生活环境所常碰到的疑难,帮助现代的年轻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免彷徨无依,误入歧途。
      
  •   不好意思,早上发了个头就走开了,现在继续。
      (接上)立命之学精解
      
       一、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我童年就失去了父亲。
       母亲认为:学习医术可以养生活己,也能济世活人,而且学成一技在手,也可完成父亲的心愿。
       因此,我听从了母亲的意思,放弃了考试作官的念头,而改学医术。
       有一天,在慈云寺遇到了一位道貌岸然、酷似神仙的老人。他告诉我说:“你有作官的命,明年就是秀才,为什么不读书呢?”
       我只好告诉他原因,并请教老人姓名与府居。
       老人说:“姓孔。云南人。得有《邵子皇极经世》正传,命该传你。“
       于是我就接引孔老人回到家里暂住,并将情形告诉了母亲。
       母亲要我好好地招待他老人家,并屡次试验老人的命学理数,竟然不管巨细都非常灵验准确,因此我就相信孔老人的话,而开始读书,准备考秀才。
       孔老人就为我起数算命说:”县考童生必得第十四名,府考得第七十二。提学考试得第九名。“
       到了次年,三处考试真的考取了,而录取的名次也确实都符合老人的预言。因此,我就再请其为我卜占终身之吉凶祸福。
       孔老人算定的结果:说我某年会考上了第几名:某年补上禀生缺:某年当贡:而后某年入选为四川知县,在任三年半即离职归乡,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众正寝而无子。
       从此以后,凡碰到了考试,名词的先后,都不出孔老人的预言所料。
       孔老人还算定:我命中注定须领用九十一石五斗的禀生米,才能升为贡生。但当我领到七十斗之时,上司即为我呈文补贡,因此我就怀疑孔老预言的准确性,没想到结果还是被驳回补贡的呈文。直到丁卯年,上司发现考场里我出题的预备卷,作得很好,不忍埋没人才,就吩咐县官替我呈文,正式升补贡职。计算所领之禀生米粮,又确定是九十一石五斗。
       从此我更相信:“升官发财,迟速有时:富贵在天,生死由命。”的命运理数!对人生从此心灰意冷,淡然无球了!
      
       二、命由己作,相由心生
      
       后来入燕京服务一年,终日静坐,也懒于读书求进。回南京后,有一天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有三日之久不曾睡觉。云谷就问我说:“凡人之所以不能成圣成贤,都因为被杂念及欲望所缠,你静坐三天,不起杂念,不胡思乱想,必有原因?”
       我说:“被孔老人算定了,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妄想也没有用!”
       云谷说:“人若不能达到无心、明心之境,难免会被阴阳气运所控制,当然就有定数,但也只有凡夫俗子才有定数,极善之人命运约束不了他,极恶之人命运也约束不了他。二十年来,你被命运所控制,动弹不得,真是凡夫俗子一个,我还以为你是圣贤豪杰呢!”云谷哈哈大笑!
       我问他说:“一个人的命运,能逃得了吗?!”
       云谷说:“‘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佛教经典里头也说过:‘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这些都不是乱讲的。说谎是释迦的大戒,众神岂敢骗人?”
       我说:“孟子提过,求起来能够得到,必须自己作得到的事。道德仁义能够力行自求,功名富贵须待他人赏赐,如何求得到?‘
       云谷说:”孟子的话并没有错,是你未能深入去了解。六祖慧能禅师曾经说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而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为人若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而只好高鹜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则就算用尽心机,也是两头落空。”
      
       三、天作之孽犹可违
      
       云谷又问:“孔老人到底算你终身命运如何?”
       我从实详述了过往的经历。
       云谷说:“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功名?应该有儿子吗?”
       我想了很久才说:“官场中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的相貌轻薄,又未能积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烦重,度量狭窄,纵情任性,轻言妄谈,自尊自大……这些都是无福之相,怎么当得了官?!”
       “俗语说:‘地秽多生物,水清常无鱼。’我好洁成癖,是无子一因:脾气暴躁,缺乏养育万物之和气,是无子二因。仁爱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一向洁身自好,不能舍己为人,同情别人,是无子的三因。其他还有多话耗气,好酒损精,好彻夜长坐不知养护元气等……都是无子之因。”
       云谷说:“照你这样讲,世间不应该得到的事还多得很呢!岂仅功名与嗣子之事。世界上的人,是享千金财富,或享百金财富,或者应该饿死,是取决于个人心性所造成的。天只不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已,并未加丝毫力量。就像人体的轻重,是决定在本身重量,而非磅秤厚此薄彼,是一样的道理。”
       “传宗接代的事也一样,但凭各人积德之厚薄。有百世功德之人,必有百世功德可传:十世功德者,必有十世子孙以护,那些绝嗣者,必是毫无功德之人。”
       “只要能了解自我的因素,是造就人生吉凶祸福的关键,则将不发科甲与没有儿子的原因,尽量改掉。化吝啬为施舍;化偏激为平和;化虚伪为虔诚;浮躁改为沉着;骄傲改为谦虚;懒散改为勤奋;残忍化为慈爱;刻薄改为宽容。尽量积德,尽量自爱,别糟蹋自己。以前种种譬如作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样必能驱除身上的病根,重新获得仁义道德的新身体。”
       “血肉物质之身,假若必受生灭气运的影响,则重生的道德精神之体,必能感动天地而获福。古有名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经》也提过:‘人若能了悟业命之道,顺天之理,自然就能求得厚福。’”
       “孔老人算你当不了大官,没有儿子,是天作之孽还可避免。只要你扩充德行,广积阴德,多作善事,则自己所造的福,哪有不应验的道理?《易经》一书,专谈趋吉避凶的道理,若说命运不能改变,则吉又如何趋?凶又如何避?《易经·坤卦》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福及子孙,你相信吗?”
      
       四、不会符咒鬼神笑
      
       从此我猛然顿悟,深信此言,即刻拜领受教,而将往日之过失,在佛前尽情表露忏悔,先求登科,誓作三千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养育之恩德。
       云谷禅师并指点我,每日所行的善事,记在功过簿上,如有过失,则须功过相抵。并教我持念“准提咒”,以期有所应验。
       他又说:“符录家说过‘不会画符鬼神笑’。画符与念咒有异曲同工之妙。画符时,必须心不动意念,静下一尘不染,在此心如止水之刻,开笔一点叫混沌开基,由此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心无杂念则此必灵。为人处世,祈祷天地,改造命运的道理也一样,须时刻处在此无思无虑的状态中,则人心即是天心,必能感动天地而获福。”
       “孟子立命之学也说过:‘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一般人都认为夭与寿,是二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孟子为何说是一样呢?”
       “试想,人若能心处于不动欲念之境,随遇而安,善尽生之职责,命必然过得塌实,那么还有啥夭与寿之分别呢?进一步而言丰歉、贫富、穷通、贵贱……也都只是在心存欲念之后才有分别,正因为世人心存妄念,不敢面对现实,不能以静心处理顺境,以善心安于逆境,因此生死就变成严重的两面。一切吉凶祸福、毁誉是非、穷通贵贱,也就困扰着世人,而弄得心神不定,永无宁日。人若能修身养性,去恶向善,安于顺逆现实,时刻处于不动丝毫非非之念的‘明心似镜、似光、似无’的境界,则离‘返本还原,归根复命’的境界已不为远,这样一切罪恶过失自然也就无影无踪,命运自然归于称心如意,全吉无凶之境,这才是利人利己,有价值的行为。达到此‘无心’之境的人,只要时时刻刻持念‘准提咒’,念到滚瓜烂熟,有持如无持,无持似有持,连持咒之念头自己都没有感觉,类似画符时空灵难言之境,则道必可行,心灵而福至矣。”
       从此我就把外号“学海”改为“了凡”,以纪念了悟立命之道理,而不落凡夫俗子之窠臼。
      
       五、贤达之人能安命
      
       至此之后,终日小心行事,便觉心安理得与前不同。往前放荡忧郁,六神无主的状态,到此变成了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景象,即使处于暗室之中,也都以不获罪于天而时加警惕。碰到了有人骂我、毁我,也都能淡然处之,不予计较。
       到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老人算定得第三名,却考取了第一名。孔老人的语言开始失灵了。到了秋期举人考试,也出乎孔老人的意料之外,而考中了。
       然而冷静检讨,还是感觉修养很勉强。譬如行善而不彻底;救人而心存疑虑;或身行善而口不择言;或平时操持守节,而醉后放荡不拘,将功抵过形同虚度。因此已巳年发愿,到了己卯年,历时十多年,才行毕三千善事,隔年回到故乡,即到佛堂还愿。并再发求子之愿,许下再行三千善事,以赎此生之过。至辛已年(仅经过一年),就生了一个男孩子,取名叫天启。
       我每行一善,就笔记于书。内人因为不识字,每行一善就在日历上划一圆圈。譬如施舍物品救济穷人、助人急难、放生等。有时一天里就作了十几件善事。这样继续行善积德,只有二年的时间,三千善事就完满达成,即刻再到佛堂还愿,并许下再行一万件善事之愿。经过了三年,我就考中了进士,当了宝坻知县。从此就备置笔记本于案上,名曰“治心篇”,交代门人,凡所行善事,务必登录,晚上则设香案于庭院,祷告天地。
       内人见所行善事不多,经常耽心地说:“以前在家乡,互助行善,三千之数很快就可完成。现居衙门中无善可行,何日才能完成一万善事之愿,达成功果呢?”
       有一天夜里,就梦见了神灵前来指点说:“只要下令减收百姓租粮,一事即可抵万,功果可完。”
       原来宝坻县的旧租甚高,每亩须缴二分三厘七毫的租税,我即刻计划减低至一分四厘六毫。然而心里总是怀疑,是否可以算是以一抵万的善行?
       刚好有位禅师自五台山来,我就将梦里的事向他请教。他说:“只要真诚为善,切实力行,就是一善也可抵万,何况全县减租,万民受福,当然一善足可抵万。”
       于是我就捐献薪金,拜托禅师回山时,代办请一万僧人吃饭之事,以表诚心还愿回向。孔老人曾算我五十三岁必死,我并未为了此事祈祷,或发愿添寿之事,而那一年也平安无事地度过,至今我已六十九岁了。
       书经上说:“天难谌,命靡常。”又说:“惟命不于常。”是很有道理的,所谓天命之说,其实是不可信的,也非一成不变的,命运更不可能不变。
       从此我深知:凡是说“人生祸福惟天定”者,必是凡夫俗子。若说“祸福凭心定,贤达能安命”者,必是圣贤豪杰。
      
       六、谦谦君子道可得
      
       总之,人的命运虽然不可知,但只要运逢显达时,也以落魄的心境处世;逢到顺利的境遇,也当做拂逆一样的谨慎。碰到富足的时候,也像贫穷一样的节俭,就是得到别人的拥护爱戴,也不可耻高气扬。如果家世望重,也不可自鸣得意。学问高深,也应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如此行持,克己复礼,则德可进,道必可得。
       时时维护祖宗的高德重望;日日弥补父母之罪愆过失。上思国家社会栽培之恩,下谋家庭子女之福祉。待人常抱救急之心;待己务必严格规律,务必日日反省,时时改过。有一日安于现状,自认自己没有过失缺点,自以为自己是十全十美之人,则不进就是退。
       天下聪明人所在皆是,所以会有道德不修、事业不发达者,都是为了因循苟且,贪图安逸,而耽误了一生。云谷禅师所说的立命之论,确实是至理明言,为人应该经常诵读,并勤力恭行,才不会枉度一生,荒废时日。
      
  •   第二部分即改过之法了:
      改过之法
      
       一、改过三要素
      
       春秋时代,有许多大夫,仅凭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推测其人的祸福吉凶,并且非常的准确。这种事在《左传》、《国语》诸书里,都有许多记载。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吉凶徵兆,发源于人的内心,而表现于人的外表。凡是相貌仁慈忠厚,行事稳重者,大都能获福。相貌刻薄,行为轻佻者,大都近祸。绝对没有所谓“吉凶未定,渺不可测”的道理。
       一个人心性的善恶,必与天心相感应。福之将至,可从其人宁静的心境,安详的态度判断出来。祸之将临,也能从其人乖戾的行为发现得到。人若想得福而避祸,可以先不论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过,自然就能向善。
       谈到改过,“知耻近勇”是第一要素。
       试想,古之圣贤跟我们同样是人,何以他们能流芳千古,而我们却默默无闻,甚至于身败名裂呢?
       人若只贪恋声色名利,纵情恣意,背着别人作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以为别人见不到,而自鸣得意,则将渐渐变成衣冠禽兽而不自知!世界上再没有比这种行为更可耻,更羞愧了!孟子也说过,知耻给人的影响太大了。能作到知耻则就是圣贤;不知羞耻为何物。必是禽兽。也仅在那一念之差而已。
       改过的第二要素,是要有“敬畏心”
       天地鬼神是欺骗不了的。人就是只犯了一点点过失,天地鬼神也知道得很清楚。犯的若是重大的过错,天必降给大的灾难;若是小过错,则会损及福祉之现报。
       人不可不怕天地鬼神。一个人就是生活在隐蔽的暗室里,天地鬼神也同样一目了然,就是掩盖得再周密,作得很巧妙,也无法掩饰心思所产生的意念。“意念”就仿佛想一道“波率”,而鬼神恰似无形的导体。这也是鬼神无处不在,人必须要有敬畏心的原因。
       人只要一息尚存,滔天的大罪大恶,都有悔改的机会。古时有人一生作恶,临终时懊悔觉悟,发一善愿而得善终者,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洗百年罪恶也。就像千年幽谷涵洞,一灯来照,则尽去千年黑暗一般。
       因此说:“过失不拘大小,以能改为要。”
       人生无常,肉体易逝。若等到呼吸停止了,就是灵魂想改过也不可能。有人从此遗臭万年,使得孝子贤孙想洗也洗不掉。有人从此沉沦地狱永受折磨,就是仙佛菩萨也引渡不了。超拔之事但凭自身己意,一旦无常身逝,何日重生为人?静夜深思怎能不怕?
       改过的第三要素,是要有“勇气与决心”。
       人之所以不能改过,只因为因循苟且误了大事。若能发愤图强,当机立断,碰到小过像竹刺伤肉一样,速与拔除;犯上了大过如毒蛇咬指一般,速予断指,不犹豫,不等待,则如《易经》所言“风雷增益”之象,风起雷动干脆利落,则改过迁善必可成功。
       人若能具备上述“改过三要”,知过能改就像春日逢冰,必能消失瓦解。
      
      
       二、改过三阶段
      
       一般人改过,有从事上改,有从理上改,有从心上改三个阶段。作法不同,所得功效也不同。
       譬如:前日杀生,今日戒杀;前日暴怒,今日静心反省。这是从事上改的方法。这种只在行动上勉强压制的方法,很难达到改过之效。
       比较理想的改过方法,应该从理上改。
       譬如想改杀生之过,就想“上天有好生之德”,物物都珍惜生命,杀它养己怎能心安?再加以水深火热锅鼎之苦,必痛彻骨髓。健康之道,首在本身元气之运化,而不在物品之希奇珍贵。就算山珍海味,吃过了也不一定能供养身体,蔬菜素品尽可充饥果腹,何必把自己的肚子当成化尸场?!折损自己的福份?再想动物之类必有灵性,与人同体,未能修养自身大德,使之亲我敬我,已属惭愧,怎可再残害生灵,使之仇我、恨我呢?若能想到此理,则必见物怜惜,下不了手,而改掉杀生之习。
       想改掉暴躁的坏脾气也一样,就想人不可能一模一样,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没有十全十美的,因此应该互相体谅迁就。就算不合我意,而互相干扰,对我们也没啥损失,有何可怒可气的?再说,天下也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天尤人的修养法,怎么可以只要求别人,而不要求自己呢?日常生活有不能称心如意处,是自己德行未修,涵养不够,必须再求反省。如此一来,毁谤也会如举火烧空,必将自消自灭。若听到毁谤就动怒,想尽办法加以辩论袒护,正是作茧自缚,自取其辱的方法。
       总之,杀生、发怒都是有害无益的事,其他尚有种种过失,都可依此类推,细细思考。道理若能明白,过错就不会再产生。
       一般而言,人的过失虽然有好几百样,但归根究底,都是从心所起,若能心不动念,无私无欲,就不必逐样检讨财、色、名、利诸过失,只要一心向善,正气所钟,邪念自然一尘不染,就像太阳当空,鬼魅尽消一般。这就是所谓“本立道生”之。也是最正确的“心上改”之法。
       因为过从心生,也当从心上修改。如斩毒树先断其根,则必枝叶尽落,就不必枝枝去剪,叶叶去摘。
       心上改之法,即在“治心”,妄念一动即察觉,并加以克制,则过不生,是最好的方法。若作不到这种高深的境界,则只好明理再改过。再办不到,就只好随事而禁。
       能“治心”并“明理”兼“禁过”,是再好不过的事。若只懂禁过,不明道理,不知治心,是笨拙的改过方法。
       因此发愿改过行善,最好能有亲朋提醒督促,或请鬼神为鉴,一心忏悔,昼夜不得松弛,经过一段时日必有效验。到此境界,自然感到心旷神怡,智慧顿开,或处杂乱环境而不动心乱性,或见仇人而不怒反喜,或梦见吐出黑色的东西,或梦见圣贤提拔引接,或梦飞步太虚,以及种种罕见之胜迹妙景。这都是过失消除罪孽灭去的好景象。但不可就此心满意足,自鸣得意,不再求进步。
       吾辈凡夫俗子,过失像刺猬身上之刺一般之多,若冷静思考,还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必是粗心大意迷糊之人。
       凡是罪孽深重的人,大都心神昏庸,失神健忘,无事烦恼。见到正人君子,则现出惭愧沮丧之状态;听到了真理大道则不高兴。有时施恩反招怨恨,或梦见一些颠颠倒倒的恶梦,甚至于经常发牢骚等……上列种种都是自作孽之相,为人若有了上述情况,应该即刻发愤图强,改过向善以免自误。
        积善之方
      
       一、积善之家有余庆
      
       古时有一妇人颜氏,把女儿许配给孔子的父亲,只打听其祖先是否积有大德,而不管孔家是否富有。她认为只要祖上积有大德,其子孙必然会出人头地。
       孔子也趁咱舜之大孝说:“舜必能流芳千古,子孙兴旺。”上述之论,确是言之有理。
       再证之以往事:福建公卿杨荣,其祖上世代以摆渡为生。每当暴雨成灾,冲毁民居时,总有人蓄货物顺流而下,别的船只总是争相捞取货物,只有杨荣先祖以救人为要,货物一概不取。乡里的人都笑他愚笨,到了杨荣父亲出世时,杨家便渐渐富裕。
       有一天,一位道人到杨家说:“你祖积有阴德,子孙必当享受荣华富贵,某地龙穴可筑祖坟。”于是就依言作得今人所说的“白兔坟”。后来生了杨荣,年幼就登科,位至三公,并得皇上加封祖父官号。至今子孙还是荣华不衰,尽多贤达之士。
      
       二、恻隐之心人皆有
      
       鄞县人杨自惩,起初当县吏,心地忠厚,为人公正。有一次县官处罚一犯人,打得血流满面还不息怒,他就跪地为犯人求情,请县官息怒宽恕。县官说:“此人犯法违反常理,怎能叫人不怒?!”杨自惩磕头说:“为政失道,百姓涣散已久,他们不懂得法律常情,只要能问出案情就好了。这种事破了案都不能高兴,怎么可以发怒呢?”县官这才息怒。
       自惩家境贫穷,又廉洁自持,从不收受别人财物。碰到了犯人缺粮时,也都尽力救济,即使自己挨饿也在所不惜,至诚持善从不间断。
       后来生有二子,长子名守陈,次子名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也作到刑部侍郎,次孙作到四川廉宪,都是出了名的官职,其后裔也都兴旺不衰,官运亨通。
      
       三、上天有好生之德
      
       明朝英宗时期,福建倡乱,百姓从贼者很多。朝廷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恐滥杀无辜,因此先设法取得贼党名册,凡没有参加贼党组织的人,即暗中给予白布和小旗,教他们在官兵进城时,插旗于门首,并警戒士兵不得滥杀无辜,因此救了万人的性命。后来谢之子孙有中状元、当宰相、中探花等……满门得享富贵。
       又厦门有林姓人士,母亲乐善好施,常作馒头供应穷人,凡索取者都照数施舍。有一道人,每次索取六七个,三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母亲也照给无误,从未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道人知其诚心救人,就对她说:“我吃你的馒头三年无以为报,特地前来告诉你,屋后有一好地可建造祖坟,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目。”
       后依言下葬,初代即有九人登科,世代从此不断出贵,福建至今还有“无林不开榜”的譬喻。
       还有冯啄庵太史之父,冬天清晨到学堂时,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倒在雪地上已快冻僵,他就即刻脱下自己的皮袍给他穿上,并扶其回家救治。当晚就在梦中得到神灵的指点说:“你救人一命,处于至诚,吾派宋朝名将韩琦作你的儿子。”而后生下了啄庵,就取外号为琦,以作纪念。
      
      
       四、心地光明鬼神惊
      
       台州应尚书,壮年时在山中读书,夜间常听到鬼怪作祟叫闹,但他都不害怕。有一天,他听到鬼在谈话说:“某妇人因其副人外出,很久未见归来,她翁姑以为儿子死了,逼其改嫁,明天晚上会来自缢,我从此有人替代,可以转世投生了。”
       应尚书听了此语,就即刻卖掉了田地,得银四两,并假造了一张其夫的书信,一并捎到了她家。
       她母亲发现了笔记不同,有点怀疑,但继之一想:“书信就算假,银子总没有平白送人的道理吧?我想孩子一定平安无事才对。”因此也就不再逼她媳妇改嫁。后来她的夫婿总算回来团圆。
       应尚书后来听到了鬼说:“本来有人代替,却被那位秀才破坏了此事。”另一鬼说:“那你就找他算帐啊!”鬼说:“不行,天帝以此人心地善良,早已命他为将来阴间尚书,吾怎么能害得了他?”
       应公从此更加努力,日日行善,积德甚多。碰到了饥荒,必捐献粮食救灾;遇到了旁人有急难,都尽力给予协助。碰到了不如意,也只逆来顺受,反躬自省而不怨天尤人。至今其子孙为官享受福者,比比皆是。
       还有常熟县人徐凤竹,其父颇为富有,凡是碰到了饥荒,总是捐献粮食以赈灾救贫。有一次就听到了鬼唱歌说:“千不骗,万不骗,徐家秀才到了举人郎。”连续几天唱个不停。
       此年徐凤竹果然中了举人,他父亲因此也就更加努力行善,从不懈怠,举凡修桥补路,照顾过路的旅客僧人,凡有益大众之事,无不尽心尽力。
       后来又听鬼神唱歌说:“千不骗,万不骗,徐家举人直作到都堂。”后来徐凤竹果然作到了两浙巡抚。
      
      
       五、平冤减刑合天心
      
       嘉兴屠康喜,初为刑部主事,常往狱中查探案情。遇有无辜冤狱之人,即签报案情给主审官,待开庭时,主审官依此案情审问,无辜之犯人都表心服,因而无罪释放者有十几人。一时百姓都说尚书廉明公正,而屠公从不居功。
       屠公又再上书陈情曰:“辖治之下,四海之广,百姓众多,必有许多冤狱之民,应该每五年派一减刑官,详加调查以平冤狱。”皇上准其所奏,屠公也被派为减刑官之一员。有一天晚上,屠公梦见了神灵指点说:“你命中本应无子,今减刑之事,正合天心,天帝特赐你三子,并都享高官厚禄。”
       过了不久,夫人就怀孕,后来连续生了三个儿子,名叫应埚、应坤、应俊,都是当了大官。
      
      
       六、敬神护法世代昌
      
       嘉兴人包凭,他的父亲是池阳太守,生有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一个。入赘平湖袁氏为婿,虽然博学多才,却屡次考试都不上榜。
       有一天到太湖附近游览,行至一村中,见一寺院破漏,观音佛像被雨尘淋湿沾污,即取出身上所有的十两银子,给主持作为修筑庙宇之用。僧人说:“工事太大,所费必巨,恐怕难以完成你的心愿。”
       于是他就再取出随身行旅,贵重值钱的衣物,交予僧人。虽经随身仆人再三劝阻,他还是诚心乐意地捐出,并说:“只要佛像不被损坏,我没有衣物使用又有什么关系?”
       僧人说:“施舍钱财衣物并非难事,但你虔诚心意,确实难得。”寺院修好之后,有一天他又来游此寺,夜宿寺中,即梦见护法神前来道谢说:“你子当享世代俸禄。”后来他的子孙,汴与圣芳,都真的作了大官。
       嘉善人支立的父亲,当刑房吏的时候,有无辜之重犯为了求生,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先生待人很好,也很同情我的遭遇,愿意代为洗雪冤情,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明天你请他到乡下,详述案情情节,并亲身侍奉他,他若肯接纳,则我就可能平反获释。”他的妻子留着眼泪答应了。
       隔天,支先生到她家里,她即亲切招待,并告诉他丈夫的意思,愿意过给他作女婢。支先生断然拒绝,只答应她转呈案情,尽力而为。后来案情大白,犯者无罪获释,登门道谢说:“先生大德,世所罕见,吾有小女,就送来当丫头,帮忙料理家务,此礼可通还,请笑纳。”支先生只好按规矩收纳。
       后来他的儿子支立,廿岁就登科,官至翰林,孙支高以及世代子孙也都官运亨通。
       以上各段所述,虽然情节、作法不同,但都是一心向善的实例。
      (洪文霖按:此节“积善之方”到这里可以作一小段,意在阐述因果之道。天涯网友们可能会对古代这些因果报应的小故事嗤之以鼻,那么,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向当下,好好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来判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是否真的存在,不过在此之前呢,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的了解与定义,请接着往下看。
      
  •   七、为善不兴,为恶昌盛
      
       积善之事详细来说,有真善、假善;有端正之善与歪曲之善;有阴善、阳善;有是善、非善;有偏善、正善;有半善、满善;有大小之善、难易之善等分别,必须作进一步的了解,不然为善而不明理,往往就会产生自认为行善,而其实是造孽的行为,而枉费苦心。
       譬如一般人常说:“某人行善而子孙不兴,某人为恶却家门昌盛。”而误解俗语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都是一般人不明事理,颠倒是非善恶准则的错误观念所造成,不可认为善恶报应是骗人的说法。
      
      
       八、因有真善与假善
      
       就以真善与假善来说:
       打人骂人,贪财亡取,一般人都认为是恶。敬人礼人,廉洁有守,一般人都认为是善。其实这些行为,都不一定就是恶或者善,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当事人的动机与目的,才能了解何者是善,何者是恶?
       正确来说,有益于人群,则打人骂人皆算善。若为了自己私利,则尊敬别人、礼让别人也算恶。
       为人处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则是假善。
       发于内心的善行是真善;装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
       无所求而为之善是真善;有所谋而为之善是假善。
      
       九、端正、歪曲有分别
      
       那么什么是端正之善与歪曲之善呢?
       一般都认为谨慎、随和之好好先生是善人;但圣人却认为敢作敢当豪爽狂狷之士,才是善人。因为谨慎软弱没有个性之人,虽然全乡人都说他好,而成好好先生,却是随波逐流,没有志气,没有道德精神,没有道义勇气之人。依此类推衡量,则社会上蔬廖颠倒的现象,还有很多。
       总之,天地鬼神对于善恶之观念,都与圣人的观念相同,而与世俗的眼光相反。
       因此说:若想行善积德,绝不可只为了顺乎世俗人情,讨好世人,掩人耳目,必须从内心潜移默化,一心只为济世,不媚世俗,纯为爱人助人,才是端正之善。
       若有一丝媚世之心,一点愤事玩世之心,则就是虚伪歪曲之善。
      
      
       十、阳善、阴德也不同
      
       善又有阳善与阴德之分。
       为善而为人知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人所知,就是阴德。阳善只能享受博得名誉之福报。阴德天必赐以厚福。
       世人名誉超过了实际,必有奇祸。因为盛名是造物所忌。而有名望之人,大都只是浪得虚名,缺少实际功德。因此名望之家,横逆之事也特别多。
       因此古人劝人:“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赞。”
       人若毫无过失,而被横加恶名,又能逆来顺受,必是大有道德修养之人,子孙往往能突然大发。因此俗眼所看“为恶昌盛”之说,值得探讨。
       总之,阳善与阴德,就只差别于明与暗之分罢了。
      
       十一、是善、非善论影响
      
      
       既然行善,何以又有是善、非善之说呢?
       举例来讲:鲁国法律规定,若有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抓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赏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作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作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了恶例,则大有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之事的意思,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慢慢消失了!”
       还有一例子:子路救起溺水之人,主人送了一头牛道谢,子路收了起来。孔子听了说:“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因为一个肯救,一个肯谢,则会形成风气。
       以上二例,以一般人的观念来说,子贡不领赏金是廉洁的好事;子路接受赠牛,是一大败笔。但孔子的看法却与众不同。
       因此说:凡人行善,不可只看行为,必须看它的流弊。不可只看现在,必须看事情的结果。不可只论个人的得失,需看对大众的影响。
       若现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现行虽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举此一例可以旁通,例如:不应宽待坏人而危害了好人;过分称赞别人而迷人神智;为守小信而误大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等,都急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而这些正是一般凡眼俗见所言“好心被雷亲”的原因。
      
       十二、偏善、正善论结果
      
       至于善有偏、正,又当何讲?
       举例说:从前吕文懿宰相辞职归乡,乡民依然尊敬他如北斗星,看重他如泰山。有一天,一个乡民醉后前去大骂他一顿,吕公不为所动,认为是醉人而不去计较。过了年,此人愈变坏,终于犯上了死刑重罪,吕公才后悔说:“当初若稍微跟他计较,送官惩罚,小惩足以为戒,也许今日不会促成此种大恶。都是吾当初存心过于忠厚,怕被人误为仗势欺人,以致害了他!”这是一个善心而作了恶事的例子。
       再举一恶心而行善事的例子:某地有次饥荒,暴民白天公然到处抢粮。有某富家告之于官府,官府却一概不理,于是暴民愈加放肆,变本加厉。逼不得已,只好私自惩治暴徒,乡里才为之平静,而免大乱。
       因此说:人人皆知善是正,恶是偏。但若行善心而使事成恶,则是偏。若行恶心而使事成善,则是正。这是为人处世应有的认识。
      
      
       十三、半善、满善凭一心
      
       还有半善、满善,又作何解?
       《易经》提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就像把东西存进容器里一样,勤而积之则满,懈怠不积则不满。
       譬如以前有一女人,到庙里烧香,想布施却又家境困难,找遍身上只得二文钱捐献,但庙里主持高僧还是亲自替她诵经忏悔祈福。后来此女贵为宫女,携带了数千金来庙布施,主持高僧却只派了徒弟代办而已,因此她就开口问道:“我以前只捐二文,你就亲自替我祈福,今天捐献千金,你为何不乐意服务?”高僧道:“以前布施虽小,心意真切,非老僧亲劳,不足以报答。今日布施虽多,心意却不如以前真诚,因此有人代劳即足也。”
       以此为例:千金是半善,二文是满善。
       还有以前神仙名钟离,传授吕洞宾点铁成金之术,及利行善济世。吕祖问说:“这种金会还原吗?”钟答:“五百年后,终究要复原为铁。”吕祖说:“这样不是害了五百年后的人吗?这种法术我不想学。”钟说:“修学仙道要先积满三千功德,就凭你这句话,三千功德已算圆满达成,可以学仙了。”
       因此说:为善必须发乎真诚自然,事后不牢记在心里,则虽小善也能达成功果;若怀有企图行善,施恩望报,就是终生行持,还只半善。
       譬如以钱财救济别人,若能作到付出金钱,而心里没有感觉。付给其人,而像没有其人;付出了钱财,却像没有付出钱财的无欲无物、三轮皆空、一心清净之境,则一文钱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也能种无涯之福。
       若施人而心不忘,施恩而望报,舍财物而心痛,则就是黄金万两,也只半善而已。
      
       十四、大小难易看动机
      
       再论善有大小,有难易之理:
       古时有位叫卫仲达的人,供职朝廷为官。有一次精神解离,被摄入阴间。阎王命人呈现善恶记录簿给仲达看。他发现恶录簿摊满庭院,而善录簿却只几张而已。阎王又命人取秤来称,大叠之恶录簿,却比只有几张的善录簿轻。
       仲达好奇地问:“我才廿多岁,哪来如此多的恶录?”
       阎王答:“思念不正就已犯罪,不一定作了才算。”
       又问:“善录何以会比恶录重呢?”
       阎王答:“朝廷常兴大工,修三山石桥时,你上书的奏草稿文。”
       仲达说:“我虽上书,朝廷并未采纳,何以有此分量?”
       阎王说:“朝廷虽未采纳,但你一念之善,普达万民之身,若被采纳,则善力更大。”
       由此可知,志在天下,善达万民,则善虽小而功德大。若志在一身,善及一人,虽多也小。
       至于难易之善,就像修身克己一样,必须从很难克服的地方先克服,则小的过失也就自然不会犯。
       譬如江西舒翁,以二年教书所得的薪水,代缴他人的罚款,使人夫妇团圆。
       河南张翁,以十年省吃俭用的储蓄,代别人偿还债务,而救活他人妻女。
       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也不忍娶幼女为妻。
       上述倾囊相助,体谅别人,为别人照相之善举,都是作别人所不愿作、忍别人所不能忍,难能可贵之善。这种难为之善,才最可贵,而天降之福也必丰厚。
       无钱无势之人,行善助人是比较困难,但若能尽力而为,在困难中行善,其价值也更为可贵,获福也大。
       有钱有势之人,行善积德是太容易了!容易行善却不为,即为自暴自弃,正如俗语所言:“富而不仁如肥猪。”
      
      
       十五、行善妙方有十味
      
       行善的道理与原则,上面已说得很详细,下面来谈随缘济众,行善积德的方法。
       (1)与人为善。(2)敬爱存心。(3)成人之美。(4)劝人为善。(5)救人危急。(6)兴建大利。(7)舍财作福。(8)护持正法。(9)敬重尊长。(10)爱惜物命。等十法。
      
       1、何谓与人为善?
      
       先帝舜年轻的时候,在山东看渔人捕鱼,看到鱼藏丰富的静水深潭,都被年轻力壮者争相占取,而老弱渔人,反被排斥于急流浅滩处,而深感伤心。于是他也亲身下水捕鱼,凡是碰到了别人过来抢捕,他就故意让人,而不抱怨。逢到有人把鱼让给他捕捉,就当面称赞并道谢。如此相处了一段时间,也就形成了礼让的风气。试想,以舜之才智,哪有不能用语言教人的道理?而他却不以言传,宁用身教,潜移默化转移人心风气,真是用心良苦。
       因此说,为人应尽量不拿自己的长处,去彰显出别人的弱点。不要故意表现自己的善心,却显示别人的恶意。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捉弄别人,折腾别人。应该尽量谦虚处世,见人有过,尽量宽恕。见人小善,也要表扬,则可对恶人形成一种沉默的抗议,也不会撕破恶人的面子,使恶人不敢放纵,也有改过的机会。
       总之,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维护真理原则,即是与人为善。
      
       2、何谓敬爱存心?
      
       就一般人的行为来看,君子与小人实在有点混淆不清,但若能留意一个人的存心正邪,则善恶就像黑白一样的分明。因此说:“君子所以异于小人,仅在一念之差而已。”孟子也提到:“人所异于禽兽几希?”
       俗语说:“一种米养百样人。”人虽有亲疏贵贱,智拙贤愚之分,但万品同体,都是同胞,谁都应该互相敬重,敬爱众人也等于敬爱圣贤,能了解众人的立场,即合圣贤之道,因为“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人若都能敬业乐群,安分守己,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天行道,敬重存心。
      
       3、何谓成人之美?
      
       一般来说,社会上持善之人较少,迷糊之人较多。而一般人又有袒护自己,排挤异群的劣根性。因此善人处于俗世,除非他能有守正不阿,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决心,否则也很难立足。加以有意行善之贤达人士,言行都与世俗不同,心直口快,不善于心机,不善于粉饰自己以博取虚荣,因此见识不高的俗人,就常给他们不公道的指责,而达不到为善的目的。
       因此说,仁人志士,长辈君子,应时加匡正辅助,以宏扬此等善士之功德。就像处理玉石之道一样,任意抛弃丢掷,就同瓦砾;若懂得加以琢磨,则就是宝贝。因此,凡发现有人行善,其志可嘉,就应该设法给予扶助,以成人之美。
      
      
       4、何谓劝人为善?
      
       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纷扰动荡,为名为利而使人沉沦堕落,因此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诫他人,以解开迷惑。
       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文。”为人若能临机应变,因材施教,作到不失人、不失言,则就像解人烦恼,醒人恶梦一样,是最好也最实惠的事。
      
      
       5、何谓救人急难呢?
      
       人生在世,难免都会有失败与不幸的遭遇。当碰到了别人早到祸害时,应当像自己遇到灾难一样,尽力给予协助,譬如拿话安慰,或发泄他的冤屈,或给予其他方式的接济都可以。
       古人说:“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紧急为贵。”这是救人危急的大道理。
      
       6、何谓兴建大利?
      
       就是协助建设公共设施,譬如开渠导水,修筑堤防,修建桥梁,救济贫困……等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算兴建大利。
      
      
       7.何谓施财作福?
      
       佛门万种行持,以布施为第一,布施就是舍。贤明之人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都可施舍,而不挂意。
       一般人当然作不到此种境界,还把钱财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因此为人若能勘破人生,从最困难的施财作起,以利众生,广积阴德,则内能驱除自私吝啬的劣根性,外能济人之急难,则将大有助于修善行持。虽然初期会感到勉强,但慢慢就会感到心安理得,心旷神怡,而消除其他过失。
      
      
       8、何谓护持正法?
      
       正法即是佛法,佛法是万物万世的指标。没有正法,则天地万物将难以化育成长,难以脱离凡尘三界,难以维护苍生、救度众生。
       因此,凡是见到佛堂、神庙,或经书典籍,皆应敬重并加爱护整理。至于宏扬佛法,以报佛恩更要认真去作。
      
       9、何谓敬重尊长?
      
       就是尊重父母、兄姊、长官、前辈,凡是年高、德重、长官、前辈都要敬重。
       奉侍父母应柔声下气,毕恭毕敬。服务社会国家,也不可因为天高皇帝远而放肆乱来。有刑于犯人时,不可作威作福。这些都是最关系阴德的。试看忠义之家,子孙没有不绵延昌盛的,这是敬重尊长的道理。
      
       10、何谓爱惜物命?
      
       古人曾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当然一般人很难作到此种境界。这只是提醒我们,必须维护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孟子所以说“君子远庖厨”,也是为了养成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因为人生在世,求仁者尽在此心,积德者也凭此心。为人若不能断肉持斋,也应当作到“自养者不食,见杀者不食,闻杀者不食,专为我而杀者不食”的四不食之修养,以培养慈悲心肠,增长福份智慧。
       再说,古人煮茧以求丝织衣,今人种田除虫以养人,衣食之源,样样动人恻隐之心。因此为人一生,若不知爱惜物命,珍惜勤俭,就跟造了杀生孽的过失一样,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更是常见,都应当随时随患,尽量避免。
       总之,积善之方太多太多,难予一一列举畅述,但只要能依此十项方法推广修持,则万种功德都能完成的。
      (洪文霖按:不为眼前社会浮躁的表象所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个厚道人吧!;))
  •   谦德之效
      
      
       《易经》说:“上天对于骄傲自满的万事万物,总是亏损他,以帮助谦虚之事物。地的道理也一样,高处之山水,总是往下流,以填补低陷的地方。鬼神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总要折损他,而庇护谦虚之人。人心也一样,桥袄自满者,必为人所憎恨,惟有谦虚之人,才受人敬重。”
       《易经》一书,挂着六十四条大原则,分述三百八十四条小道理,戒慎警惕之词占三分之二,只有谦卦之六条道理,全部赞颂之词,难怪俗语常说“谦受益,满招损。”
       试看清寒之士,将发达成名之前,必都有一段谦容可掬之时光。
       辛末年,有同乡十多人,上京赴考,其中以丁宾的年纪最小,但却也最谦虚。
       我告诉朋友说:“惟有谦虚者必获福,看他们一班人之中,只有他信实厚重,没有轻浮的样子;只有他恭敬温顺,虚怀若谷,不跟人争面子;也只有他受侮辱而能忍耐,听到了毁谤而不辩。人的修养到了此种地步,天地鬼神都将保佑他,哪有不发不种的道理。”到了发榜时,果然被料中。
       还有浙江秀水冯开、山东冠县赵光远、以及夏建所……等人,都于连考不中之后,大改初年骄傲自负的坏脾气而变成谦谦君子,然后考中的例子。
       因为上天若拟赏赐其人,未发福前。必先打开他的智慧。慧根一开,则虚华自实,淫威自敛,其福自至。
       江阴有张晨严,其人博学多才,颇有盛名,甲午年参加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恼羞成怒,竟然大骂考官有眼无珠,当时有一道人在旁微笑,张君却又牵怒此人。
      
      
      
      道人就开口说:‘必是你的文章不好吧!.’
      
      
      
      张盛怒说:‘你又没见我的文章,怎知不好?’
      
      
      
      道人说:‘听人家说,写文章必须心平气和,现在看你破口大骂的样子,心极不平,气极不和,怎么可能写出工巧的文章呢?.’
      
      
      
      张君不知不觉就屈服,转而请教道人。
      
      
      
      道人说:‘考试也靠命运,命不该中,花再多的时间也无用处,必先改变自己。’
      
      
      
      张问:‘既然是命,又将如何改变?’
      
      
      
      道人说:‘造命在天,立命在人,本立而后道生。力行善事,广积阴德,则人生没有什么求不到的事。’
      
      
      
      张问:‘我是贫穷之人,如何行善积德?’
      
      
      
      道人说:‘善事积德,都由心造,常存善心侍人接物,则功德无量。譬如谦虚的修养风度,并不用花钱,你为何不反省,责备自己不够程度,不够谦虚,而只责怪考官呢?’
      
      
      
      张君从此猛然醒悟,即刻日日行善,时时积德,到了丁酉年,有一次梦见了自己走到一栋高楼里,捡到了一本开榜的名录,但榜上却有许多擦掉的空格,他好奇的问身边的人说:
      
      
      
      ‘这是什么名册?’
      
      
      
      旁人答:‘是今科录取的名册啊!’
      
      
      
      又问:‘为何又刷掉了那么多人呢?’
      
      
      
      旁人答:‘阴间三年就校正一次,须积德与无恶之人,才能榜上留名,空白处被擦掉之人,都是本来榜上有名,因为刚做了刻薄的恶行,而被刷掉的。’又说:‘你三年来谨慎修身,可能会补得此缺,应该自爱。’此年张君果然考取了第一○五名。
      
      
      
      由此看来,俗语说:‘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寸有神明。’是有原因的。
      
      
      
      人生在世,吉凶祸福,如何趋避,确是系于一念,人若能紧守一念之善,丝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谦虚的抑制自己,则天地鬼神必能时时照顾维护,以荫我人福祉。
      
      
      
      人若自骄自满,持才傲物,持强逞能,不但没有光明的前途,也成不了大器,就是有小小的福气,也享受不了的。因此有智慧的人,明理的人,绝对不会自毁前程,自拒其福才对,何况也只有谦虚之人,才能容纳别人的教导,也才有人愿意给他福慧,而受益无穷,这是一般人为了生活所应俱备的观念。
      
      
      
      佛家有言:‘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人能立志,像树立根,立定志向须念念不忘谦虚,处处与人方便,自然就能感动天地。因为造化惟心,成败在己。
      
      
      
      孟子也说过:人若能扩充自己的德性,将各人祈求功名富贵的希望,推及于众人,与人共享,与人同乐,则人生自必无忧无虑,和平安祥。
      
      
      
      可惜一般人为人处世,追求功名富贵,都只是一时高兴,一厢情愿而已,兴之所至则行,意兴阑珊则止,缺乏恒心,缺乏眼光。
      
      
      
      因此说:凡人修身之命,必须有恒,立定志向,广积阴德,加被十方,则命运也就拘束不了人。
      
      
  •   多谢楼上几位支持,《了凡四训》其实只讲了一部分东西,有些东西还没有讲到,接下来呢,就是与《了凡四训》能够互为补充的《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同样为台湾净空法师所讲解。不管你相信这世界有神的存在也好,没神存在也好,透过这一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里的人物对话,你会窥见自我内心所潜藏的隐私。
  •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净空法师主讲
      
      
      
      尤惜阴居士曾说,《了凡四训》是奉行《感应篇》与功过格的事实。了凡先生所用的功过格,我们在《德育古鉴》里刊出来了。《德育古鉴》就是一部功过格的感应录,完全是依功过格而编的,不但教我们修行,且加强我们的信心。《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是补充《了凡四训》没有说到的地方。都是于世道人心很有利益的好文章,我们同样把它当做宝典来受持。读过之后,自己更应当深深的反省、检点。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社会,必须认真修学,才能趋吉避凶,转灾祸为吉祥。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
      
      
      
      俞先生是明朝嘉靖时候的人,跟袁了凡先生是同一时代。嘉靖年间,国家做了不少事,佛教里也有一桩大事,就是《方册大藏经》的刊行。从前《大藏经》都是折叠的本子,诸位在寺院里所见,诵经拜忏时用的‘折本’。古代经书都是折本。用线装订的,就称‘方册版本’。第一部方册版本是嘉靖年间编印的,这一部藏经就称《嘉靖藏》。嘉靖是指年代;憨山大师—德清和尚,发起主其事;编辑地点在金山,所以也叫做《金山藏》。经书从折叠本转为线装本,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是佛门里的一桩大事。最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第二辑,原本就是《嘉靖藏》,在台湾重印。这部藏经流传到现在有五百多年了。国家跟佛教界,都有这样的盛举,因而感应道交的人也特别多。
      
      
      
      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叫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十八岁为诸生”,诸生就是秀才。“每试必高等”,可见他确实有聪明过人之处。
      
      
      
      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这一段说出他壮年时非常潦倒。年岁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书为生,当时称为‘私塾’,当然学生也不多。在这个时候,他与同学十余人“结文昌社”。“同庠生”就是同年进学的同班同学。‘文昌社’就是结一个社团,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实行《文昌帝君阴骘文》,依照文昌的教训来修学。
      
      
      
      现在印的《安士全书》上半部,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古代读书人,普遍重视这一篇文章。童子在七、八岁时,家长或是老师就教他背诵。《印光大师文钞》里还嘱咐我们,家里有子弟到了上学年龄的,就应当教他背《阴骘文》及《感应篇》。这确实有好处。这两篇文字都不长,《文昌帝君阴骘文》只有一千多字,《感应篇》也是如此,都是简短的文章。
      
      
      
      ‘文昌社’的同学力行《阴骘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遗训。《阴骘文》里,对于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妄语等,都说得很详细。
      
      
      
      “行之有年”。他们自结文昌社起,在一起修行,过了很多年。俞先生“前后应试七科”,经过七次的考试都没考中(从秀才考举人,始终没考中)。生了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夭折了,剩下老三,也丢了。老三是最聪明的,八岁那年在外面玩耍,失踪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俞公共有九个儿女,除了失踪的儿子之外,眼前就剩一个女儿,他的妻子在这种悲痛的情况下,两眼都哭瞎了。
      
      
      
      “俞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俞先生的家境越来越困难。“自反无大过”,自己反省,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为什么老天爷给他这样重的惩罚?似乎上天都没有保佑他。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至四十七岁时。
      
      
      
      “年四十外”。每年腊月三十,是民间风俗祭灶神的时候。灶神爷将往上天,把这一家人的善恶都给玉皇大帝报告。所以,从前供养灶神的对联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他自己每到这个时候,便写一篇疏文,托灶神爷带到天帝那里去。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感应。直到四十七岁时才有了感应。
      
      
      
      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除夕’就是腊月三十。从这几句,足见俞先生家境多么凄惨!
      
  •   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四十七岁那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他正与妻女枯坐凄凉相吊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他点蜡烛开门,看到一个人,“角巾皂服”。从前角巾是一般隐士用的,它不是一顶帽子,是一块方的布,扎在头顶上,这叫角巾。修道之人往往也是这种打扮。‘皂服’,‘皂’是黑色。穿著黑色的袍子。“须发半苍”,看年岁大概总有五、六十岁了。“长揖就座”,很有礼貌,向他一问讯作揖,就坐下来了。介绍自己姓张,从远路而归,走到你家门口,听到你家里有愁叹的声音,特地前来慰问。这是说明来意。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
      
      
      
      俞先生见到这个陌生人,心里也感觉得很奇怪,但是看看他的仪表谈吐,又好像很不平凡,所以对他非常恭敬。在这种潦倒的时候,世态炎凉,那里还有朋友来慰问!尤其是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团圆,谁有空闲到你家来慰问呢?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来慰问,当然心里非常感激,所以对他很恭敬。
      
      
      
      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他是满腹的牢骚,自己确实是有才学,可是一直到这么大的年岁—四十七岁,“至今功名不遂”。那时的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是功名,‘学而优则仕’。有了功名之后,靠国家的俸禄才能养家活口。读书人要是考不取功名,家境很清寒,没有一点基础,相当之苦。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俞先生很苦,而且遭遇到种种不幸。他就说出自己生平读书与行持,好像都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到现在功名不遂,妻子不能保全,儿女夭折的那么多,衣食不继,生活都成问题。同时又说,这些年来,每年除夕都在灶神爷前焚疏。他所写的疏文都还记得,把疏文的意思说给张先生听听。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
      
      
      
      张先生说,我对你家里的事知道得很清楚也很久了,你不必再告诉我。
      
      
      
      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这一段文的意思,是《四训》里没有提到的,必须要补充。这些事不只是袁了凡一个人,俞净意先生也遇到了。一位遇到云谷禅师,改过自新;一位遇到灶神,一样把命运改转过来。张公说,他的“意恶太重”,读书积行,“专务虚名”。他自己每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的疏表,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词句,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这是亵渎上帝!恐怕上帝给你的惩罚不止如此。可能还有更重大的灾难在后头。
      
      
      
      公大惊曰。
      
      
      
      俞先生生平所为没有别人知道,这个陌生人怎么会晓得?经他这么一说,心里很惊讶。
      
      
      
      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
      
      
      
      俞先生听了张公所云,并不服气。他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都有鬼神监察,很小很小的善,鬼神也知道,我这么多年结文昌社,与同学们立下誓愿,力行善事。文昌社里订的规条,就等于戒律一样,大家都要遵守,我也是遵照奉行,没有违犯。难道这些都是虚名吗?’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
      
      
      
      张公就在文昌社规条里,举出几桩事实来说明。《阴骘文》里很重视惜字纸(这是重视文化—重道,文以载道的示范意义),当然他们文昌社里也有这一条。张公就跟他讲,既然有这一条,就应当依教奉行。然而你们还是将一些书册或写的文章(这都是字纸),还有旧书,用来糊窗子。现代都是用玻璃窗,还得讲究花纹与美观。年轻的同学不知道,年岁大一点的人,也许会知道,过去窗子是用纸糊的。用字纸糊窗的确很多,或者用字纸包东西,这是大不敬。现代用字纸糊窗的事是没有了。漂亮的壁纸多得是,尽管你挑选去,谁家还会用字纸糊窗,但是用字纸包东西倒还常见到。我们明了重道尊师之意,自己应当尽量避免;别人造罪业,你要是劝他,他必然起反感。这事情就是看到人家跳火坑,也没有办法把他拉回来。只有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做个好榜样。你要劝人,人说你迷信。大家都用字纸、报纸包东西,我为什么不能用!几个人懂这个道理?其义甚深。
      
      
      
      敬惜字纸的意义,当知过去的字纸跟现在不同,从前的书籍都是木刻版本,要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谁肯花那么多钱刻一本书!字是一个一个雕的,没有现代的活字排版,照相制版方便。可见从前刻一本书非常不容易。因此,既是书,都是好文章。‘文以载道’,书破了要修补;实在破得不能用了,才恭恭敬敬的将它焚化,不敢亵渎。这就是重道。我们通常讲‘一切恭敬’里,对于法宝之恭敬为最。
      
      
      
      经书属于法宝之一,虽然现代印刷术发达了,我们对于经书还是一样要尊敬。‘敬’才有福;亵渎就是造罪业,也就是折自己的福报。不知道的人,天天在折福,无可奈何!我们明了的人,就不可以这样做。虽然是包东西,也尽可能不用字纸,不用报纸。换句话说,我们要包东西,应当要用牛皮纸或包装纸之类的,家里预备一些放著,不要用字纸包东西。
      
      
      
      我们读到这里,明了古圣先贤教化众生的苦心,就应当这样做。纵然这个道理想不通,你只要照这样做,保证有福报!你说几时道理想通了再做,恐怕等你想通的时候,寿命也差不多了,想做也来不及了。圣人教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管他什么道理,这就是有福之人。
      
      
      
      张公说,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也没有一次阻止!只不过是在路上遇到字纸,捡去焚化。这不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吗?这不就是图务虚名吗?
      
      
      
      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
      
      
      
      这一段讲放生。修善是什么事都要从心地发出来。别人提倡这样做,你就随喜跟著做;人家不做,你也就不做了。你心地真正有慈悲,真正想放生吗?没有!只是看到别人做,心里欢喜,随喜一点;别人不做,也就算了。不是出于真心!随喜中也没有尽到力量。‘随喜功德’是要尽心尽力,才叫随喜;没有尽到心力,不叫随喜。所以,你并没有真实慈悲之念;在外面还标榜著—我是个仁慈之人!实际上心里毫无仁慈。
      
      
      
      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
      
      
      
      你们家的厨房里,依然有虾蟹之类,这些还是生命,依旧是吃众生的血肉。文昌社里,可能不是长素,大概一个月只有几天吃素。
      
      
      
      若口过一节。
      
      
      
      这是指妄语、恶口、两舌、绮语,都犯了。
      
      
      
      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
      
      
      
      俞先生为人能言善道,又有才学,很会说风凉话讽刺人,用的词句都非常巧妙。所以,大家听到的时候,都能被他折服。他有辩才,无理的事也能把它说成有理。他有强词夺理的本事。
      
      
      
      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
      
      
      
      他虽然说得很痛快,可是自己还有一点良心,晓得有伤厚道。说话太刻薄,好胜心强不肯输人。幸有此一点良心,为今后转祸为福之机。不然灶神到家跟他讲,他也不听!这个人“自知伤厚”,还是可教,可以回头。在四十七岁机缘成熟灶神到他家的时候,把他的迷梦点醒了。
      
      
      
      但于朋谈惯熟中。
      
      
      
      在熟悉的朋友当中。
      
      
      
      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触怒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
      
      
      
      此是讲妄语之过。在朋友谈论中,言语不让人。不让就是大毛病。我们读《了凡四训》末后一篇—谦德之效,懂得谦虚的反面就是不能忍让,所以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就是自满自大。一个人言行如此,鬼神见了都厌恶,都讨厌。所以说“阴恶之注,不知凡几”!《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莫不是罪’!自己还不知道,还以“简厚自居”,认为自己很厚道,是个好人。你这是欺谁呢?难道你能欺天吗?
      
      
      
      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
      
      
      
      这是举出意恶里最重的邪淫。俞先生虽然没有邪淫的实迹,也就是没有做邪淫之事;但是有这个意思,有这个心,不过是无缘而已!所以叫他自己认真的反省,如果因缘凑合,你能不能像鲁男子一样呢?‘鲁男子’是《孔子家语》里的一段记载。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个人,确确实实做到不动心,那才是真正的“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而你做不到,你仍然有邪念,真是自欺欺人。
      
      
      
      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
      
      
      
      张公说,这是你们文昌社订的规条,你都做不到了,其余的更不必说!由此可知,张先生所说的‘专务虚名’不假。一条一条列举出来,使俞先生无话可说。
      
      
      
      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
      
      
      
      你每年所写的疏文,灶神爷确实帮你送到天上,呈交给天帝。
      
      
      
      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善行可记。
      
      
      
      《了凡四训》末后一章有‘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要相信。现代这些邪鬼恶神充满世间,心地要是不正,必然走入邪道。邪教佛堂、神坛,这些事确确实实妨碍了正法弘传。
      
      
      
      鬼神之事,真正是有!可见上帝对他不是不关心,天天派这些尊神来考察,这些年中,并没有善事可记!
      
      
      
      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   这一段开示,最为紧要,我们要能真信。张公虽说的是俞先生,读者尤当切实反省,字字句句实在忠告自己。鬼神天天在考察,找不到他有善念。只看到他虽然没有贪、嗔、痴之行,但是有贪、嗔、痴之念,有嫉妒、褊急、傲慢的心。‘高己’就是傲慢。‘卑人’就是轻视别人,瞧不起人。‘忆往期来’即追念过去,期望著将来。‘恩仇报复’,心里都是这些恶念。这就是说明他的‘意恶’。
      
      
      
      身口意三恶业,意恶为最大;身、口二业都从意恶而生。修行重在修心,心地清净了,身口自然清净;意要是不清净,身口也假装不来。我们看看俞先生过去,他就只在身、口上假装,意恶则丝毫没有改变。神明的鉴察特别著重‘意恶’,所以告诉他这些果报。确实所说的不止如此,“君逃祸不暇”,你逃避灾凶都来不及了,还求什么福?你那里还会有福报!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这位陌生人,对俞先生心底隐藏的恶念知道得这么清楚,都把它说出来了。俞先生听了,确实害怕,伏在地上流著眼泪苦苦哀求说,你既然晓得这些幽微之事,一定是神仙,绝不是普通人,求您来救度我。接著这段,就是说明他还有一点善根,凭著这点善根,神明才来度他。若无此一点善根,也不会遇到神明。思之!思之!
      
      
      
      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
      
      
      
      这就是他可以改过自新的一线生机。他是个读书人,通晓道理,也晓得羡慕善行、善言,以此为乐。
      
      
      
      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
      
      
      
      就是还有这一点善根,但是善根不厚,烦恼、习气太重。
      
      
      
      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
      
      
      
      一过去就忘了。他的毛病就在信根不深,习染太重。没有恒心、没有耐心,很容易被外境所转。
      
      
      
      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著实。
      
      
      
      毛病就发生在这里。我们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四众弟子,自己反省有没有常犯这些毛病?我们听到善言欢喜,见到人行善事也欢喜,但是过后就忘了,跟俞先生犯同样的毛病。这不只是说我们。俞先生是明朝的人,跟憨山大师、莲池大师同时代。在过去释迦牟尼佛出世的那个时候,也是这样,没有例外。如果善根真正深厚,早就成佛作祖了。成佛作祖的人毕竟是少数!
      
      
      
      诸位再想想,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为什么要说法四十九年,就是因为众生有这些毛病!天天讲天天劝,听了耳熟,习惯成自然,假善也变成真善了!装好人,结果以后变成真正的好人。天天劝,三天不劝,人就变样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想自己几个人建道场,大家在一起共修。我过去也很有兴趣,也有这个理想。结果怎么样?刚刚创始的时候,真是菩萨发心,成佛有余。道场一建成了,就争名夺利,反目成仇。我见过许多道场,几乎没有例外,都是这样。
      
      
      
      我们想到过去的丛林寺院里,为什么要分座讲经,天天讲?再想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四十九年,一天都不休息?你想他的团体,经上说‘常随众一千两百五十五人’,真的,要不是天天劝念佛,就不免打架闹意见。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他要休息一天,僧团里就要出问题了。这在佛法称‘熏习’。能令善根少的人渐渐地薰习深厚。善根深厚的人熏习,他就开悟了。由此可知,这个经教不能一天不讲求!
      
      
      
      《感应篇直讲》,分量比较少一点。古代读书人每月有一定的日子,轮流开讲。常常讲《感应篇》,讲《文昌帝君阴骘文》等劝善的书。可见从前这样的讲座,在中国非常普遍,可惜现在反而没有了。常常讲,常常劝,有的时候人心还是不能挽回!要是不讲,那还得了!所以,确确实实要普遍的到处去弘讲。我也劝勉同修要发心,先不必学讲经,先学讲善书、讲因果。至于讲法,讲的材料,我们慢慢再研究、编辑。就是像这个样子,到处去讲。讲演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一天讲一次,七天就圆满了。这样才能普及。教材要重新编辑,像《阴骘文》、《感应篇》、《了凡四训》,都订作七次,七天就讲圆满。我们要精编教材来训练同修们,大家发心弘扬,以此做基础,而后进修大乘佛法,才得真实受用。
      
      
      
      没有这个基础,学习大经大论,不过是好听而已!这跟俞净意公一样,好高骛远,专务虚名,不切实际,意恶还是改不掉。大的劫难到来时,我们凭什么避免?这是当前极须做的课题。俞净意公的善根我们有;他的恶报,我们还没有现前。可见我们的意恶比他稍微好一点,轻一点。要是像他一样,果报就惨了!因与果一定相应,丝毫不爽。
      
      
      
      古德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除非你明心见性,破除《金刚经》所讲的‘四相’、‘四见’,转凡成圣,转十界为一真,那才行!四相未破时,就受因果定律的主宰。在家如此,出家也不例外,还是受因果的主宰。几时破了我执,见思烦恼断尽,出三界,才勉强说你超越生死轮回了。我们以俞净意公作镜子,对照自己的言行。
      
      
      
      这一段责备,就是说他信根不深,恒性不固,没有长远心,没有耐心。指出他生平那些‘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都是‘专务虚名’。“何尝有一事著实”,就是没有一桩事情是脚踏实地,尽心尽力,认真去做的。
      
      
      
      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
      
      
      
      ‘责天’就是求天的意思。天没有降福给他,他就责怪老天爷,求天神降福给他。
      
      
      
      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
      
      
      
      这是譬喻说,你的田地里种的都是荆棘,却指望将来收到好的稻米,那有这种道理?这与因果不相符。同学们读了之后,要认真去反省,痛改前非,脚踏实地,从心地里修起。再回头看看《了凡四训》,照这个方法断恶积善,养自己的谦德,改自己的毛病。书上一再告诉我们,三年必有效验。如果勇猛精进,虔诚恳切,半年就变样子,就不相同了。
      
      
      
      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读这篇文章,给我们更大的警惕,更具实效的受用。尤其是老同修们,我们必要认真反省、检点。而后在我们修学的环境与过程中,所遭遇到的这些因果,自己就能看得非常清楚。看清楚之后,信心愈坚固,慧眼愈明朗,往后功夫才真正能踏实,才能得力。自从我们讲了一遍《了凡四训》之后,也有不少同修跟我说,很有受用。过去不知道的毛病,听了这一遍之后,自己想一想,毛病确实是不少。这就大有进步!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毛病,想要回转就相当困难。所以,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利益。灶神爷—张先生,把俞先生的毛病,一桩一桩指出来。俞净意先生不能不服!好在他还有改过之心,所以才能感应道交,感得灶神真正现身在他面前。
      
      
      
      这段文就是传授他‘改造命运的方法’,也就是‘改造命运的秘诀’。我们在世间,必须要明白无始劫来积习深重。明了以后,就要彻底改过自新,转变自己的命运。不怨天,不尤人,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造的,所谓‘自作自受’。我们自己再造善业,再结善缘,后来的果报当然很殊胜。这一段非常重要—就在念头上转变,再造自己新的命运。
      
      
      
      “君从今后”,灶神告诉俞净意,从今以后你“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这些都是世俗的事情。“先具猛力,一切屏除”,这就是彻底悔改。从心地里把这些妄想、杂念都断除。诸位想想,讲得很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试问,我们那个人不想断妄想,不想使自己心地清净?虽然天天这样想,可是妄念依然纷飞。究其原因就是积习太深所现业障之相,也叫‘业相’。说得更实在一点,就是‘恶业之相’。我们立刻要觉悟,这不是好相。‘觉悟’才是改革的根本。不觉悟就不能改;觉悟才有改的希望。所以,佛告诉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此地所讲的‘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这些念头一起来,立刻就觉悟—我业障深重,为什么还有这些妄念,还有这些罪业之相?这一念就是‘觉’,就是光明,就是惭愧心。
      
      
      
      我们应当向那个方向走呢?“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这是教我们初步用功的方法。就是告诉我们下手的初步,要把那些‘恶念’都除掉,把善念提起来。这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二六时中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但心里要有大转变,而且在行为上也要认真的转过来。
      
      
      
      要用什么态度做善事呢?不图报。做了善事,对人有恩惠,不要希望别人报答。要认为行善帮助人,是我的义务,是我应该做的。甚至我们做善事、对人好,人家以怨报我们,我们也不在乎。问心无愧!即使别人误会也没有关系,放著胆量去做。不要做了几桩好事,人家反而埋怨你;就认为好事不能做,好人不能当。为什么做了好事、待人好,还要受人责备?想想《金刚经》里所说的,这正是自己过去世业障深重,他替我消业,这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吗!
  •   因此,我们不要灰心,“只理会善一边去”,“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就是踏踏实实的去做。切切实实,直接痛快的去做。“耐心行去”,大小善事都要有耐心。一天、一年、一世都要这样去做;并且还要发愿,生生世世都这么做,这才是‘菩萨’。这是我们力量办得到的。“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换句话说;我力量虽然达不到,我有这个心、要存这个心,使此善意圆满。诸位要晓得,佛家所谓‘功德圆满’,是指善心善意确实‘圆满’。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做好了才叫圆满,因为有的力量达不到。力虽达不到,但是有一个圆满的心,这样功德就算圆满了。所以,佛法常讲‘论心不论事’,圆满不圆满是在你心地里。心地善意若不圆满,则善事、善行做得再多,也不能算是圆满。
      
      
      
      第一。要忍耐心。
      
      
      
      没有忍耐心,一切都不能成就。忍耐心就是菩萨六度里面所说的‘忍辱波罗密’。忍辱为什么不把它翻成忍耐呢?诸位要晓得,世间法里面最难忍的就是辱。中国古时候读书人常说:‘士可杀,不可辱。’读书人,杀头没有关系,不能接受侮辱,可见得杀头都容易忍,侮辱不容易忍。因此,佛法到中国,六度中的忍度,最不能忍的是辱,释经师就用这个字‘忍辱’。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这是忍中最重、最难的。所以,什么都要忍耐,能忍耐就有成就;能忍是福德之相。反之,不能忍就是罪业之相。我们要学忍耐。
      
      
      
      第二。要永远心。
      
      
      
      永远心就是‘恒心’。恒心不变,既然发了这个愿,决不更改。无论是在什么环境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一定要以行填愿,久久功德自然圆满。
      
      
      
      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
      
      
      
      这两句是要我们痛戒的。‘惰’是懈怠、懒惰。往往一般人刚刚发心的时候,心行都非常勇猛,时间久了就懈怠,所以不能成就。古人常说,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初发心,那就没有一个不成佛的。可见初发心,确实是真心、清净心、勇猛心、精进心。古人也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味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是懒惰、懈怠、没有恒心,越学越变成老油条了。这样的学法,怎么能有感应道交呢?感应是凭‘真诚、精进’而来的,不是从懈怠中来的。所以,一定要戒懈怠。
      
      
      
      不可以自欺,就是不能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很容易;欺骗自己是极深罪业。人要做到不自欺,没有不成就的。所以,必须天天读诵《了凡四训》、《感应篇》。这就是一面镜子,每天早晚都得要对照心行。诸位要想真正学佛,在佛法里成就,就应当老老实实、恳恳切切地把《了凡四训》跟《感应篇》,认真的学三年,把基础奠定,而后佛法才能得力,否则想佛法得力,自然有困难。有很多老修行、老同修常常在一起谈起,学佛几十年了仍不得力,原因在那里?也就是说懈怠、自欺,从来没认真过。满腹的牢骚,怨天尤人,那怎么行呢!心行都与佛法相违背。
      
      
      
      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只要你长久这样做,也就是认真修三业清净。照这样做,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效验。
      
      
      
      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
      
      
      
      这些都是劝勉的话。俞先生对于灶神爷还很相信,初一、十五晓得上香、上供,对祂很尊敬,这才有感应。灶神特地把这个意思告诉他,教他“速速勉持”,赶快勉力修持,尚可挽回天意,也就是扭转命运。命运是可以改造的。
      
      
      
      诸位读了这一段文之后,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我们一生的遭遇,还没到俞公这个悲惨的程度。我们三业的过恶,没有他重。他都能挽回,我们要是能照做,挽回的时间应该比他更短。他要三年,诸位如果去做,一年也许就可以了。这一点不假,我们要生清净信心。
      
      
      
      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
      
      
      
      这一番开示讲完了之后,张公就进到里面,走到厨房里就不见了!俞先生此时才晓得是灶神爷示现。一九四八年周邦道的夫人,在南京寓所遇到地藏菩萨,也是面对面说了很多话。你若以为这是寓言,那你就大错特错!这是转变命运的起点,千真万确的事实。
      
      
      
      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
      
      
      
      俞先生是在腊月三十晚上遇到灶神,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他就从这一天起改过自新,先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本名叫‘良臣’,现在改成‘净意’,称‘净意道人’。诸位要知道,名号含义很深,名号就是提醒自己‘顾名思义’,要把‘净意’两个字做到。所以,你要学佛了,皈依时,师父给你取一个法名,意思就是告诉你,要把名号在心行上做到。那就是道,所以也叫‘道号’。
  •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
      
      
      
      诸位看了这几句,再想想,过去了凡先生刚刚改过的时候。我们要是照样去修,一开始当然也是这个样子。袁了凡是过来人;俞净意也是过来人,一开始都是进进退退。问题是要有忍耐心、永远心,这两种心很重要!只要有这两种心,有恒心、有毅力、有决心,要痛改前非,这些毛病慢慢会改掉。一下断不容易,是断不掉的。古代这些前贤都是作榜样给我们看,不是一下能断得了的。
      
      
      
      由此可知,听讲最重要。假如我们要求真实的效果,《了凡四训》一遍讲完,过一个礼拜,再开讲;一年中要讲十遍、二十遍,大家就都改了。为什么?天天在劝!若只劝你这一遍,讲完了书都束诸高阁,过几天都忘了,还能提得起来吗?真修行不容易!一百个人当中有十个能提得起来,就不错了!如果要想真正成就的话,一年当中得听十遍、二十遍,我想在座的同修们当中,最低限度应有二分之一的人能成就,这一点也不假。
      
      
      
      所以,同修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本书我看过了;这一本经我已经学过了。当知菩萨们从初发心到等觉位,天天都在学,没有一天不学习。每年总得要讲几遍,这是自救。所以,你们听这篇文才是真正有福报。听《华严》、《楞严》,未必有福报,因为境界太高,学不到,有什么用处!而听了此记之后,马上就可以做得到,立刻就收到效果。诸位果然能够以三年的时间,从这一篇文上奠定基础;三年以后,再学大经大论就不一样了,这才是真菩萨。那时大经大论才能契机。现在不契机,为什么?因为好高骛远。
      
      
      
      今天下午,我去参观华视的节目制作,他们建议我,弘扬佛法必须现代化,制作录影带,建新式讲堂,佛法就可以流传到全世界。确实是有价值的启示。
      
      
      
      所以经教,必须要天天听、天天讲,天天在一起切磋琢磨才有效。读了这一段文,我们的信心、勇气就要提起来。
      
      
      
      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
      
      
      
      这是求佛菩萨加持,因为靠自己的力量断恶修善,实在不容易。人家做的并不多,每天早晨拜拜佛,念佛号一百声。我们同修每天念佛号不止一百声,但是诸位用心不如他。人家的一百声,声声虔诚,我们所念的恐怕只是有口无心,那就不如他了。我们念一万声,抵不上他一声的效果。就是要诚、要敬,要诚心诚意去做。他能发这个誓愿,我们也要效法。发誓愿是督促自己。念观音也好,念阿弥陀佛也好,都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这就是他所以能成功,能转变命运关键之所在。这一念,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一点也不假。无论在何处,都有鬼神看著我们,若有这个警觉心,当然就不敢自欺、不敢放肆。
      
      
      
      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
      
      
      
      ‘物’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广则遍及九法界一切众生。
      
      
      
      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
      
      
      
      这是在‘行持’上转过来了。前一段是从心地里转过来(观念的转变)。心念一转,身口的行为就随著转了,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从此以后,凡是于人、于物有利益的,不管是大事、小事;自己是忙、是闲;别人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我一定要去做。做的时候也不必考虑“力之继不继”,我有没有这个力量,能不能把它做到有始有终?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尽心尽力去做;做到一半,没有力量了,这样功德才能圆满。只问事之应为不应为,应该做不应该做,不问力之能继不能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无有不办者,“皆欢喜行持”,都欢欢喜喜去做,委曲婉转的一定把它做到成就而后已,这就是“随缘方便,广植阴功”。这几句是行持的典范。
      
      
      
      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
      
      
      
      前是‘自行’,此是‘化他’。自行里有心行,心的念头转变,身口行为就转变。化他有五个重点;一、敦伦。‘伦’是伦理,敦睦伦常。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伦常’。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大家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叫‘敦睦伦常’。二、勤学。要努力读书,要读好书、读善书。三、守谦。《了凡四训》中讲的‘谦德之效’。四、忍辱。五、深体因果报应的道理,恳切地劝导大众。
      
      
      
      每月晦日。
      
      
      
      ‘晦日’就是每个月的月终日。
      
      
      
      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
      
      
      
      每个月到灶神爷前报告一次。把这一个月当中,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这就是说明他求灶神爷监督他。有一个督促他的力量,他要是不做,到了月终,他就没有法子给灶神爷交差了。这个效果真是不可思议。诸位修学,不一定要写疏文去报告灶神。你们家里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的圣像,就在佛菩萨面前具疏以告之,比灶神那里还要灵,还有效。这都是要认真学习之处。
      
      
      
      持之既熟。
      
      
      
      下面两句是讲修持的效果功德不可思议。
      
      
      
      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这样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羡慕的,他做了几年呢?
      
      
      
      如是三年。
      
      
      
      千日之功。我们想一想,他过去的业障多重!三年就转过来。袁了凡先生过去转命的时候,也是三年转过来。三年就见到效果了。为什么我们三年还做不到!三年时日不算长,为什么不肯自勉、发奋呢!希望同修们读到这里,应当要奋起,效法俞净意先生。
      
      
  •   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
      
      
      
      ‘江陵’是地名。张公是江陵人,张江陵是对他的尊称。最尊敬的人是称他居住的地名;像满清末年,大家尊称李鸿章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门里也常用这个惯例,我们称祖师大德,既不称名也不称他的字或号,都是以地名或以寺名来称他。如天台大师,天台是指智者大师。我们不称智顗,而称为‘天台’,大师住天台山。又如窥基大师,称为‘慈恩大师’,窥基是他的法名。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慈恩寺。‘慈恩’是寺的名字,并不是他的名字,这叫‘尊称’。这里也是尊称,张公是当时的首相。
      
      
      
      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
      
      
      
      他以首相的身分主持这一次的考试,也就是主考官。考完之后,他想在同乡中选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导他的儿子—为子礼请一位老师。
      
      
      
      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
      
      
      
      他既然想请一位品学兼优的人,乡里的人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从前没有学校,富有的人家,另外有一间书房,请一位老师,这就是‘私塾’。家里的子弟以及社会上清寒的子弟,有聪明智慧的,往往也召集来跟老师读书。俞先生应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儿童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苦潦倒。感应也来了。他带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公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为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张公替他报了名,入了学。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不像现在大学有这么多,那时国立大学只有一所,而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做官的,是为国家培养通才的学府。
      
      
      
      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
      
      
      
      从前读书人志在功名。得了进士,功名成就了。‘进士’是古代的最高学位,相当于现代博士学位一样。
      
      
      
      一日谒内监杨公。
      
      
      
      ‘内监’就是从前的太监,侍候皇帝的。俞公有一天去见老太监杨公。
      
      
      
      杨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
      
      
      
      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现在所谓的干儿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可以养老。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
      
      
      
      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
      
      
      
      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
      
      
      
      问其籍。曰江右人。
      
      
      
      ‘籍’就是籍贯。‘江右’包括了现在长江以南,江西、江苏、浙江这一带,当时都称之为江右。‘江右人’,俞先生是江西人。
      
      
      
      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
      
      
      
      这小孩还仿佛记得家乡,自己本来姓氏。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船开走了,小孩也带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
      
      
      
      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
      
      
      
      原来就是他遗失的儿子。他太太生了五个儿子,死四个,有一个失踪了;生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只剩一个女儿在身边。他的太太因为想念儿女,眼睛都哭瞎了。这个时候,遇到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
      
      
      
      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公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
      
      
      
      公奔告夫人。
      
      
      
      ‘奔’就是很快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太太。
      
      
      
      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
      
      
      
      改过迁善之报如是。诸位想想,眼睛瞎了,现代眼科这样进步,也不容易恢复。经上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怎么会没有感应道交呢?袁了凡先生短命都能延寿,寿命都可以延长,疾病怎么会不好?这并不是迷信。经上说的理论,我们看了也很明了,说起来也能相信,可是经本一丢开就忘了。不能说不相信,是忘了!经上说‘境随心转’,《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经论中常说‘万法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境界是我们心里变现的,我们这个身体也是自己心里变现的。所以,‘感应道交’是有理论依据的。理上能讲得通,事上就可以办得到。理就是事;事就是理,所谓‘理事无碍’,当然能转变。
      
      
      
      他的儿子孝顺,也非常难得。看看这一段,这不是容易的事!失踪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遇到了,使得母亲欢喜流泪。儿子孝顺,能“捧母之面而舐其目”,这一点很难得!他母亲因此双目复明,这是感应道交的事实。
      
      
      
      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
      
      
      
      此时俞先生一家团圆。知道这三年改过迁善,正如灶神爷跟他所说的‘不测效验’,即意想不到的果报,果然应验了。这个时候对于世事愈看愈淡,因此也不愿意做官了。
      
      
      
      辞江陵回籍。
      
      
      
      辞谢张宰相,回到自己的老家。
      
      
      
      张高其义。
      
      
      
      俞先生既中进士,就有服务公职的资格。从前读书人心心念念就是指望将来谋个一官半职。而这个机会到来,俞先生却不要了,放弃了,回家乡去。所以,张宰相认为他是一个义人。
      
      
      
      厚赠而还。
      
      
      
      张宰相为感谢俞先生教子之德,只有厚赠他贵重的礼物,送他回家。
      
      
      
      公居乡。为善益力。
      
      
      
      俞先生改过自新,力行三年就有这么好的效果,真实的效验。可知其往后行善必更积极。虽然传记里没有记载,我们也想像得到,必然还是用老方法,每个月终向灶神爷报告。相信他是尽形寿(一生)都不会改变的。人家是这么修行的,是这样的断恶迁善。
      
      
      
      其子娶妇。连生七子。皆育。
      
      
      
      俞先生自己很不幸,生了那么多儿女,结果只剩一子一女。他是从四十七岁才开始改过修善,五十岁才得到感应。我们同修当中还有很多人年纪很轻,要是能努力学习,断恶修善,改过自新,你们的前途太光明了!你们的效验、福报、感应必然超过俞净意,超过袁了凡。这是绝对做得到!只要诸位自己肯努力做,三年之后,事事如意,有求必应。为什么不勉力去做?看俞先生的儿孙命运都转好了,这是积德修善的感应。
      
      
      
      悉嗣书香焉。
      
      
      
      俞先生的七位孙儿个个书都念得很好,书香门第,个个成名。
      
      
      
      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
      
      
      
      俞先生遇灶神这一段往事是事实。他遇到灶神,经灶神一番开示之后才改过自新的;到晚年就有这样的效验与果报。我曾经说过,晚年所享的福报才是真实的‘福报’;年轻人享福,老实说绝不是福。年轻时发达过早,容易迷惑颠倒,造罪业。因此,年轻的时候要多修福、培福,照俞先生的方法去做,把福德留到晚年享受,这才是懂得享福、造福的人。俞公把他自己一生改过自新之事,毫无隐瞒的写出来,教训他的子孙。
      
      
      
      身享康寿。八十八岁。
      
      
      
      俞公寿命也延长至八十八岁。他的长寿是修得的,而不是命中所有的。因为前面灶神爷曾经说他‘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且不暇,何由祈福哉?’可知他没有福报。寿命是福报之一,五福中就有‘长寿’。由此可知,他的长寿与福报,完全是他自己从四十七岁以后所修来的。这正是一切修行人的最佳榜样!
      
      
      
      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
      
      
      
      乡里大众看到俞先生一生所得的果报,没有一个不说他是力行善事,改转了自己的命运。先生现身说法,广劝社会大众,功德尤不可称量。
      
      
      
      同里后学罗祯记。
      
      
      
      这一篇文章是俞净意公同乡晚辈罗祯先生所写的。里面所说的话,灶神说的话,以及俞净意先生讲的话,都是实录。
      
      
      
      了凡先生、俞净意先生,是在家同修与初学道者的好榜样,我们能够取法于这两位贤者,不但命运可以扭转,道业在这一生必定也有成就。
      
      
      
      云谷大师是出家人的榜样。所谓‘出世要学高僧,在家要学高士’。袁了凡跟俞净意都是高士。我们以他们做典型,以他们做模范,照他们的方法学。如诸佛菩萨,作一切众生最好的样子,才是佛陀的好学生。
      
      
      
  •  


        请问楼主有没有用此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无心得和实效?我看过很多这样的文章,到处转载,但都是古人的记录,而无今人的实例,可否就你所知的身边人的事例列举一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得与实效我个人倒是一点也无,为何?我自认罪过满身,逃祸尚且不及,何由祈福来哉?先赎罪,再求福。看看古今中外的宗教,你就知道忏悔与赎罪是不能省略的步骤与程序。
      再者,行善不是与佛菩萨、老天爷等做生意,不是我做多少好事上天就一定要给我多少福份,不是这样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须得潜心耕耘,不问收获,方能有些许感应。尽心行善,不求福而福自至。古人谓:“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如何求心?道德高尚,自然心中正大光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私欲求诸天地鬼神。但往往到了这个无所求的境界后,反而事事顺利,如有神助。

  •   我身边也没什么好的例子介绍给你。有也是向恶的例子,如我小学一李姓同学,因为到电厂偷电缆而触高压电身亡,想来有些唏嘘。古人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大道难逢。”,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国难生今已生,却为些许蝇头小利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未免不值。当今之世,向恶易,向善难。古人尊天地而敬鬼神,尚有所畏者。今人不尊天地不敬神明,法制又不健全,因此无所畏惧,行事愈发肆无忌惮。
      倘若能多些像我这样满口仁义道德之辈来劝化世人,倒也不算一件坏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