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性经过调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58:34

【原文】子曰:“性1相近也,习2相远3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本性是相近的,但经过调节以后就是相互远离的。”

【说明】本节是孔子回答阳货的话。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来回答呢?这就是孔子对阳货的婉言推辞,意思是说,我们作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相近的,但我们之间的本性经过调节以后就互相远离了,不同了。你的本性是喜爱当官从政做事,我的本性是喜爱于读书教学;你的本性是喜爱捞取金钱财富,是喜爱热衷名誉地位,是喜爱剥削掠夺,是喜爱窃位篡权,是喜爱腐化堕落,而我的本性经过调节,都不喜爱这些,“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不能为你做事。

人都有本性,都有差不多的本性,即是需要,即是生存欲望,但经过调节,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习惯习俗呢?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风俗习惯不是孔子与阳货之间的距离,因为孔子与阳货同在鲁国,所处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是一样的。孔子收集《诗》,编纂《诗经》,以《诗经》为课本,不会不知道当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而当时在华夏中原地区的民族风俗相差不大,不会相差太远,故孔子所指,不是风俗习惯,而是指本性的调节。如果不对本性进行调节,那么本性是不会有差别的,是相近的,不会远离的。只有调节了,人的本性才会产生差别,互相远离。

——————————————————

【注释】1.性:《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自诚明谓之性。”《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广雅》:“性,质也。”这里用为人之本性、个性性格之意。

2.习:《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易·坎·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荀子·儒效》:“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3.远:《易·复·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书·康诰》:“远乃猷,裕乃以。”《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论语·学而》:“恭近於礼,远耻辱也。”《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於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皇侃疏引蔡谟云:“何谓不仁者远?远,去也。”《孟子·滕文公下》:“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广韵·愿韵》:“远,离也。”这里用为远离、避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