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医——你也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0:56:42
认识中医——你也行

为什么要认识《中医》

亲爱的博友:

千万不要一看见这么多的文字而脑袋疼。这是一块认识和了解传统《中医》的敲门砖,是一个两年前跟你们现在一样对《中医》一无所知的热心朋友经过两年阅读后的今天所奉献给大家的对《中医》认识和品味的心血。我相信,在你们耐心阅读完以后,一定会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不虚此一阅的。当然,前提是必须首先要对《中医》感兴趣。若如此,就请往下看吧:

前些天,一位陌生网友第一次同我聊天过程中告诉我说,他因体弱多病,为了当好自己的医生,现在正在研究《中医》。于是我便向他请教:“《中医》的特点是什么?《中医》基础理论是什么?《中医》对象是什么?《中医》经络……?”答曰:“《中医》的特点是治疗慢性病”......后面没有做答。于是我便不屑地对他说:“恕我直言,你根本就不懂《中医》!”……这番话的结果,伤了这位网友的自尊心,他于是向我发难:“为什么这么咄咄逼人?!即便你是专家也没必要这么说话呀!”我明白他的意思,现在想来挺后悔。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自己也不例外,只是比人家早一点儿知道了而已,何必这样的不留情面,给人家下不来台呢?也因于此,第一次的沟通就使我失去了这位网友。

从那天事后,我心里一直很不舒服,像是欠了谁一笔还不清的债务一样闹心。阴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如何补救自己的过失呢?我便想出了这个办法:趁着自己比大家早几天知道的缘故,跟咱们对《中医》好奇或感兴趣的朋友,从一个对《中医》混沌不清到慢慢有所了解的人的视角,同大家一起分享古老的《中医》至今能给我们现在的外行们怎样的启示,岂非明智美哉之举?!

大约一年多以前,我在书店猛然发现书架摆放着书名为《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迷局大揭底》的书,好生好奇,便拿在手中翻阅起来,感觉如获至宝,买回家中昼夜研读,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从头读到尾。因为难以割舍,对朦胧不清的概念反复揣摩推演,这便让我对中医有了一个比较浅显而又正确的认识轮廓。

凡是古代经典国粹,大家都爱不释手,中医不乏其中。古人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经典《中医》不仅是医学,也是传统文化,是德学、是智慧学、是哲学、是自然科学、是气象学以及运气学等等,其内容涵盖丰富而错落有致,庞杂而不凌乱,凡是涉及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思想行为均能得到这一魅力的庇佑。无论您是否从医,只要您认识它,便都能在其中获益匪浅,使您身心的健康度也会得到极大提升。我也跟大家一样,尤其对古典中医神奇的理论和医案倍感超乎寻常的兴趣。从前也看过一点儿诸如周易和五行之类的书,大致有一点儿感性认识,只是没有找到正确认识中医的敲门砖。虽然数年以前也曾把《黄帝内经》搬回家中,但终因对中医概念和基础理论认识不清,古文再加上古怪的术语连篇,虽然洋洋洒洒,词语美妙,但我就是不知所云,奥妙的趣味在我面前变成了“奥迷”。面对一个囫囵吞枣的门外汉,即便兴趣浓厚,也是一头雾水,即便手持旷世之宝,也如同狗尾续貂一般,如此这般便大有糟蹋数千年民族瑰宝之嫌,无论如何找不到庙门。即便丧气之极!可内心还是割舍不下……

读完这本书,让我增添了一些继续认识中医的信心。随后又把《难经》、《伤寒论》、《濒湖脉学》等一股脑儿都搬回家来,也真拿自己当棵葱了!每天尽量多看一点儿,每天消化一点儿,这样点点滴滴一直坚持到今天。如今,虽说不能领略经典于万万一,但终究让我对中医理论有了一个比较正确清醒的认识——中医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它应该成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了!直至现代文明的今天,仍没有任何现代中医理论能够超越它!这就是经典!因为它早已超越时空,超越了现代文明。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没有丝毫的危言耸听。

我们大多数人一般对《医》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治病救人的表象上,对《中医》的认识也只停留在道听途说上面。从一般人的理解角度,“医者,易也”道是应该改成“医者,治也”更为恰当了。有病不找大夫找谁?所以,普天下莫不如是说。但我现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从大家普遍认识的《医》同传统《中医》两者之间在概念及理论方面的差异,相去甚远。或者毫无夸张地说,两者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大家所认识和了解的,甚至有病吃药打针包括手术开刀输血输液,都停留在看《西医》的那个《医》的概念上。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看过《中医》呢?又有多少人相信《中医》呢?恐怕少数看《中医》的患者,也仅仅是一些身患所谓的小病小灾,无关痛痒的病,或者长期不愈久拖不治的一些《西医》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现代的《中医》如此的不景气,好像《中医》除了做点儿所谓的在现在人眼里的那种保健按摩、养生之道,其他也别无大用了,甚至中医草药、成药也是吃不吃两可,反正是保健,吃不吃也根本看不出疗效,或者疗效不明显,就更谈不上像《西医》那样的立竿见影的放个支架或一刀切除便解决问题了。惟有一点大家认同的就是——好像中药比西药的副作用小。若如此,《中医》在大家眼里就只有这一点点萤火之光了,况且,这点光亮有没有也没啥关系了。没有什么疗效的药,即便丝毫副作用也没有,又奈之何用呢?

现实状况就是如此……说现代《中医》如同稀有濒危动物一般也不为过。说它稀有,因为它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瑰宝。说它濒危,是因为它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惨不忍睹。我身边中医科班的朋友因耐不住寂寞而下海经商去了……

试想,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当中的传统医学,谈何继承?又何谈发展呢?《中医》是不是像我们所认识的《中医》呢?如果不是,问题又出在哪呢?为什么千百年来造就了那么多的诸如秦越人(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张介宾等等家喻户晓的名医、神医、医圣等宗师大家而令后世今人难以超越呢?难道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古医德源于现代《中医》以外的理论与实践吗? 为什么到了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这枝传统百花园中的花朵竟出现如此凋零甚至衰败的景象呢?是《中医》理论滞后还是现在搞《中医》的人不行呢?为什么古人行今人却又不行了呢?《中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西医》能够取代《中医》吗?还要不要中西医结合而又如何结合呢?……这么多为什么,值不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呢?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生命系统

要想回答上面这么多为什么,就必须首先回答中西医各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他们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通常我们所了解的《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甚至在中学时代的生理卫生课本中我们都学过人体具有的八大生理系统,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一研究对象就是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而《中医》则不是,它是以藏象生命系统为核心基础,并不以解剖生理系统为基础。他的对象就是人体藏象生命系统与宇宙天体的时空关系学,但它又并不脱离人体生理解剖这一生命本体,是上升为另一个高层次的生命学。如果《西医》被称之为解剖生理系统,《中医》则为藏象生命系统。如此,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生命便由两个生命系统构成了。中医是用另一类方法,从另一类角度对生命的切入。

所以,藏象是中西医的分野。“藏象”包括了以“五藏”为核心的一个完整系统,由于这个系统不可证实,看不见、摸不着,故而古人将其称为生理系统的“藏”,意思是藏匿在解剖生理系统的五脏背后的系统,而又跟五脏系统紧密关联。由于这个系统以神魂魄意志为核心,因此又成为生理系统的“五藏神”。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医》要比《西医》早早地就进入了另一更高的层次了,而这一更高的层次,就是“道”。所以《中医》是一种文化,并非像《西医》那样仅仅是一门医学专业。《中医》则是哲学,是自然关系学,而《西医》就是医学。《中医》从宇宙整体研究人与大自然的扶抑生克关系来关照人的生命本体,而《西医》就是研究人体解剖生理机体本身病理的学问。《西医》是“器”的学问,《中医》是“道”的学问。

现代文化已经明确地把世界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我国古代对此将其以“形而上”与“形而下”加以区别,就有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什么是“器”呢?就是有形质、有结构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很明显,现代科学所探讨的物质世界,包括《西医》,就是这个形而下的器世界,是有形的东西。形而上的道的范畴,自然也就是无形的东西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神魂魄意志。《中医》就是道器合一的学问,它不但关注客观上的“病”,更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从而能够轻而易举的知道病因病机而对证下药。比如:《西医》主张让发烧患者多喝水,补充体液,增强新陈代谢功能,有利于恢复机体,至于患者喜欢喝热水还是喝凉白开,他并不过问,他关心的是水本身对患者生理机能的好处,因为无论喝热的还是喝凉的,都是喝进体内,更不会妨碍他对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中医》则不仅主张喝水,而且关注患者主观上是喜欢喝很热的水还是喜欢喝凉水,甚至是冰水,因为患者这种主观喜好与感受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就能够判别病因病机,是热证还是寒证、是表证还是里证、是阴病还是阳病、是实证还是虚证、是燥还是湿,进而即可分别采取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治则治法。所以《西医》讲求“症”,而《中医》讲的是“证”,两者具有天壤之别,判若云泥。“症”是根据病灶及病的症状诊断何病。而“证”就是临证察机,察其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而不是“病症”本身,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再比如:大家熟悉的大便干燥问题,《西医》在一般情况下,离不开的方子就是开塞露通便,只要通下大便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开塞露幷不治疗大便为什么干燥。今天通了,明天又干燥不通了,只要不解决大便干燥的原因,开塞露总能派上用场。这就是治标,治的是大便不能排下的症状这个标,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让大便干燥的问题。《中医》则不同,它要知道大便为什么会干燥,并解决干燥这个问题,从根本上通便。所以,《中医》则可能会给患者开出祛除肺火的方子。因为从《中医》理论讲,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这是经过望闻问切后开出的方子。因为肺火的原因而导致大肠津液缺失,祛除肺火,使阴阳得以平衡,津液得以补充,大便自然通畅,而不是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法子。这就是《中医》治本。《中医》的这种表里关系,在《西医》那里,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因为肺和大肠两者在解剖学中,一个属呼吸系统,一个属消化排泄系统。两者根本就扯不上边,更谈不上表里关系了。中西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别,在以上这两个极为普通的医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也会使我们对中西医两者的区别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并不以疾病本身为关注焦点。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注重整体、强调平衡、擅长辨证、援物比类、司内揣外、内景反观等特点。

《中医》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如同玄学那么讳莫如深,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很近。只要把自己放到天地间,放到大自然当中,从整体上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过程,运用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观阐明这一关系的变化盛衰扶抑或生克制化过程,我们就能够找到正确答案。或健康,或生病,无不存在这一过程中,也无不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以这样的视角和方法来认识和关照《中医》的话,《中医》对你来说就不那么望尘莫及了,因为你找到了打开《中医》大门的关键钥匙。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很多人,他们都是没有上过几天学却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教授级别的大老粗专家,他们凭借的不是自己文化的高低,而是对《中医》认识角度和方法跟一般人不同罢了。

《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阴阳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扶抑生克制化基础上的。世间万事万物从一出生一直走向衰亡,无不在阴阳和五行的掌控当中,人也无一例外。阴阳是根本,五行是演绎阴阳发展变化的过程要素。有了这样的思想根基,《中医》这扇大门,就已经向我们敞开了。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以上大致意思是: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发生了偏胜,则阳气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了偏胜,则阴气耗损而为病。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它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怒喜忧悲恐五种不同的情志。喜怒情志的变化,可以损伤气血,寒暑外侵,可以伤害形体,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察病在阴在阳,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

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出《中医》基本思想是把人完完全全地放到大自然当中了,从对大自然的顺逆变化中,运用阴阳五行扶抑生克制化理论,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以及对人自身的影响程度,察知病的根本,进而按照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的方向从整体范围进行阴阳调理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所以,掌握了运用阴阳五行的辨证论治法则治疗一切人类疾病,也就掌握了通向《中医》殿堂的金钥匙。这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西医》完全是两码事。

中西医的另一个区别在于,《西医》是疾病发生了以后治疗,《中医》是注重防治,不等疾病发生了才去治疗。所以,《中医》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又说“上工守神,下工守形。”而“下工守形”就是治已病,从病发先后的治疗顺序上,跟《西医》类似,都是等病发生了再去治,也就是“治已病”。“上工守神”则不然,他治的是“未病”。“上工守神”的“神”又是什么呢?是无形的东西,是道的范畴,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所以上工守的就是这个东西。也就是说,能够手持这样一个范畴的东西,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和治疗疾病,就是“上工”,反之,就是“下工”。对此,《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人渴了才想起来去打井,战乱发生了才匆忙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据此,我们不能不为古人不但具有超越时空的医学理论,而且把这样一个深入浅出的道理与治理国家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哲学思想所折服。

到此,我们不禁要问,在文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多少《中医》战士能够达成像古人所说的“上工”标准于万一呢?反正我是没有看见过。这说明什么呢?能说明中医理论滞后吗?我看不能。只能说明一点,搞《中医》的人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他们都变成了“下工”。为什么不会成为“上工”?因为国家给成为“上工”的经费没有给成为“下工”的经费多。那“下工”在干嘛?他们在搞“中西医结合”呢?搞出明堂来了吗?没有。这种水平什么时候能搞出来?没时候,能搞出名堂才叫见鬼了!为什么还要搞?为了跟国家要科研经费!国家为什么一定给呢?因为现在除了他们,没别人有能力比他们更有能力骗取国家了。

以上问答未免有些偏颇,或以偏概全之嫌,但是,我找不出更好的答案了。只为抛砖引玉,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从而找到自己的答案。

不过,《中医》惨不忍睹的现状已然跃然于我们的眼前了。无论什么理由都无法解释它目前存在状态的合理性。

我们有责任还给《中医》一个本来的面孔,只是尽力而为之。

本次与大家分享的,只是比较粗浅的认识,尚未涉及具体的中医理论内容和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如果大家喜欢,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共同为百花园中这一绽放数千年的花朵施肥浇水,让它开放的更加美丽诱人。

再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思考中医》——刘力红著。这本书是我看到今人中医大家所著的最有魅力的书了!通俗易懂,造诣颇深,具有很开放的专业性。读其书如见其人,我喜欢。故向大家竭力推荐,希望能适合您的口味并对您有所增益。

此篇博文我花了一天两宿的时间才完成,自己都觉得头大了。主要原因是不太好表述,也没写过这类的东西,大部分时间是在润色语句和推敲概念了,生怕错话连篇。估计润到这个份上也不会有大的原则错误了,还望大家挑错更正,以便在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希望大家都来顶顶,踩踩,跺跺………………不枉在下的倾力奉献! 中医讲究病理,以理服人”吗?

在《认识中医——你也行(一)》发布后,马上就得到了博友的及时点评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使我非常感激。其中,一位署名为再造心境的博友对此表明了 “中医讲究病理,以理服人。”的观点。故而,本篇为此同这位博友商榷,以求能够在认识中医的过程中,能有一个逐步深入的了解。

站在这位博友的角度,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是站在现代科学研究的角度来审视医学在现代科学实验中对医学病理的认识过程。这里面包括实验室过程、临床观察过程、检验验证过程,诸如此类,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摆在人们眼前并且能够证实是正确的东西,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客观事实的因果关系的证明过程,这一事实就是理,就是真理,这一过程就是毋庸置疑的“以理服人”的过程。医学研究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研究的过程,又反过来印证病理研究的正确性。没有对小白鼠的千百次实验观察和总结,很难想象如何去实现临床应用这一过程。所以说,讲究病理,以理服人,绝不是一句空话,不拿出有力的数据证据那是说服不了人的。这是科学态度决定的。从这个层面上讲,科学实验极其重要,没有这个过程,科学在社会上的应用就会摔很多跤,就不容易站起来,前行就困难。

但是,在实验室证实的东西亦未必就是完全正确的东西。若仅凭这个过程就能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定义或断言的话,那么,医学在小白鼠身上有时就会让人迷惑不解了。如果用巴豆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就会失效,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果根据这一实验结论得出这种植物不具有泻下功用,不能作为泻药处方的话,那么几千年中医草药的名录里面就不应该有这一味泻下的名药材了,进而也就不会被医家处方了。那么,千百年来中医凭什么确认了这味泻药而且又屡试不爽呢?中医药名录中大量被确认的药物是如何被写进去的呢?这是不是应该值得思考的问题呢?

如果中医实验是从小白鼠身上得到验证结论的话,那么中医药典里面肯定不会有巴豆这味泻下药材了,更不会有它处方的位置了。

中医与西医,中医与现代科学根本就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角度和方法也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拿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或西医的方法来验证中医的正确性,对中医来说,就是一种“不科学”,也不公平。因为,中医有其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它们两者本就是存在于不同的层面上。如同一斤米无法与一尺布进行比较的道理一样。否则,中医几千年的经络学说和藏象理论也就不会早早地被发现和应用至今了,它们并不是使用现代科学手段被认识和应用的,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不因现代科学研究对它的认知而存在或不存在。它不归属于现代科学方法的发明和创造,因为,在现代科学以前早就有了中医的这些理论,它和现代科学不是一回事,也不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考量中。中医是“形而上”的“道”的层面,而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是“形而下”的“器”的层面,两者是不可同日而语。

“器”是“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器世界”,是有形的世界,这是符合现代医学的科学发展观的,也符合一般人的思维模式的,所以要讲这个“理”,“病理”也是如此,有了这个“理”就能走遍天下,没有这个理就会寸步难行了。而“道”的范畴的“形而上”的无形世界,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如何对这样的世界讲“理”,起码不能用所谓的“病理”去解释和研究它。中医如果也用这种 “病理”去以理服人,恐怕有两种结果,一是以“下工”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在“器”世界里面打转转,放弃本有的“道”层面的“求证”方法,与西医苟同,势必会掉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陷阱。况且,“形而上”理的正确性是无法得到“形而下”的理的检验和验证的。到头来,中医不是中医,西医不是西医,邯郸学步,连中医自身生存的能力都要保不住了。二是永远都无法实现“中西医结合”了。因为,中医已经失去了它自己,就谈不上“结合”二字了。只有“道器合一”才是完美的结合体,如同化学中的强酸强碱结合生成稳定的盐一样。现在酸碱的一方已经失去了它特有的属性,变成了与另一方相似的元素,如何还谈得上结合呢?如果这样的结合还能成立的话,又会生成怎样的物质呢?用“器”化了的“道”的中医,与西医结合,又能结合出什么成果呢?

所以,用西医特有的“病理”学的概念套中医,就如同在开水中煮油一样,无论水温是八十度还是一百度,都无法把油变成水的物质特性。它们根本就不是同一概念。所以,如果非要让中医说出个“病理”的话,那它一定不是一般“病理”概念上的内容,也不是按照那种“病理”去“以理服人”的“理”,更不是解剖医学上的理,这个理一定是与“病理”毫无共同属性的理。这个理就是注重整体而不强调病灶本身的理,这个理就是强调阴阳平衡而不偏盛偏衰的理,这个理就是擅长辨证而无“外证”的理,这个理就是援物比类而无实验验证的理,这个理就是内景反观互为表里的理,这个理就是司内揣外本质与表象的理,这个理就是归纳与演绎结合的理,这个理就是 “内证”的理,而这些理就是“道法自然”的理,这些理统统都不是现代科学的理,这些理统统都不是现代西医的理。病理学不是中医“道”的范畴,它的浑身上下都紧紧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摆正与大自然的关系,顺应大自然阴阳四时的理,就是中医的理。所以,“病理”不是中医的病理。因为,中医的关注点不在病上,而在病因病机上,不在治病本身上,而在调整开、合、枢机上。等等等等……

所以,中医不讲“病理”的理,也不以“病理”的理去“以理服人”。

中医讲的是自己的“道”“理”!不是其他的理,也不是“病理”。

养生篇一

在《认识中医——你也行(一)》中,对《中医》的现状及《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作了粗浅虚泛地评述。

现在让我们沿着《黄帝内经》的经典循行线路来领略经的要义吧!

每个人都渴望延年益寿,精神充实,心情愉快,生活幸福。但是,能达到这一目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内经·上古天真论》篇,开宗明义,便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自然生理、生老病死、精神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解、环境气候的适应、预防疾病等角度告诉人们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预防疾病比治疗它更重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甚至违背了它,我们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如果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房事,就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否则,饮酒无度,生活反常,醉酒行房,恣情纵欲,为满足嗜好而耗散真气,不知谨慎地保持精神的充满,精神不能内守,而专注放纵,心志涣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半百之年便已衰老了。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除了懂得避免虚邪贼风的侵淫以外,还要能做到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志闲少欲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让精神守持于内,形体劳作而不使其疲惫,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按照大家共有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不因社会地位的高低而相倾慕,朴实无华,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都不能惑乱心志,无论愚笨聪明能力大小,都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这才是养生之道。能做到这些,疾病怎么会找上门来呢?故而,年龄能够超过百岁而动作却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能够掌握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有四种人,《内经》称之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真人者,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大自然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使筋骨和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们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们修道养生的结果。至人者,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够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于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称为圣人的,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烦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朴素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身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其次为贤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我们对照以上这四种人,看看我们自己同他们差距在那里,就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有病,为什么会有烦恼,为什么生命在同一个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境遇了。面对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是,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谁也不例外。

从人的一般自然生理角度看,男女寿命、生育年龄、健康问题,既受性别差异的因素影响,亦受自然规律的限定。

《内经》说:

女子到了七岁时,肾气旺盛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

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

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

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

三十五岁时,阳明经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

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

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气血衰少,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形体衰老,失去生育能力。

男子到了八岁时,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

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

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

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

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

四十八岁时,上部阳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

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

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

肾主水,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外泻精气。年老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堕无力,天癸已竭,所以发鬓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但是,若天赋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这种人仍有生育能力。虽然如此,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枯竭了。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百岁,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养生篇二

在前文《养生篇一》中跟大家分享了《内经·上古天真论》篇养生的道理,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强调预防疾病比治疗它更为重要,指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强调自身修持与道法自然的上古天真理论是永恒的真理。

本篇分享《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所描述的人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这是养生方法中的极其重要的关键问题,同时强调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内经》说,在春季的三个月,称之为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的意思。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早些起身,披散开头法,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刑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就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待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称为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蒸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情绪适应夏气,以成秀美,使阳气能够得到宣泄,气机宣畅通泄,精神外向,如同所喜爱的东西展现于外,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和保持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它,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时就容易发生疟疾,到了冬天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称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是收成的季节。此时,天高云淡,地气清肃,秋风急劲,万物萧条,人应早睡早起,鸡鸣起床,保持神志安宁,以缓解秋季肃杀之气的侵犯,消除造成对人体的影响和伤害。收敛神气,不使神思外驰,使肺气保持清肃,这是适应秋季保养收气的方法。若违逆了秋季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的条件不足,冬天就会发生飧泄疾病。

冬季的三个月,成为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蜇藏的时令。此时,天寒地冻,水寒成冰,寒风凛冽,万物闭藏,人应该早睡晚起,待日出升起起床,避免扰动阳气,不要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求取温暖就如同渴望要得到的东西,避开寒冷就好像得到渴望的东西要把它藏起来一样,不使皮肤开泄,也避免汗出,避免阳气受损,这是适应冬季气候保养闭藏的方法。违逆了冬季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软之疾。

能适应自然界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能身无大病,困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竭绝。

违逆了春生之气,少阳就不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太阳就不能盛长,以致心气内虚。违逆了秋收之气,太阴就不能收敛,以致肺热叶焦而胀满。违逆了冬藏之气,少阴就不能潜藏,以致肾气不蓄,出现注泄等疾病。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应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若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破坏生命的真元之气。

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所以,不等疾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渴了才去打井,战乱发生了才去打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认识肝心脾肺肾五脏

肝心脾肺肾,每个人都很熟悉,它们归属于人的五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是解剖意义上的有形的物质世界,西医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医学,西医理论是以解剖医学为基础的学说,缺少了有形物质的被解剖对象,西医理论就失去了自己。

中医并非如此,它是以藏象理论为依据,抽象出被解剖对象的属性特征,即把人的五脏比作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再把这五种物质固有的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抽象出来,便建立了五行学说,而五行学说的根本或根基,又是在阴阳基础上的辩证关系。换句话说,中医学是哲学和关系学的总括,是形而上的道的范畴,而非形而下的器的范畴,这和西医理论及方法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中医这样做的好处,对于所有人来说就是,只要你认识和熟悉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然后再把它们一一对应的找出与这五种物质属性特点相一致的脏器官,予以对号入座,进而用相生相克、生克制化的作用关系,把它放到大自然当中去阐释和分析,那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就具备了中医理论的悟性,就把复杂的医学问题转化为了自然界阴阳属性的五行关系问题,从而就具有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众化医学的根基。

比如,按阴阳五行学说,根据《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的经典论述,我们就可以把五脏作如下简单的整理,以便有所启示:

  • 肝属木,旺于春,与胆互为表里,为足厥阴经
  • 在志为怒,怒则气急,急食甘以缓急
  • 因风气通于肝,故肝病禁忌受风
  • 肝病,早晨精神气爽,傍晚病情加重,半夜安静下来
  • 肝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欲散,故用辛味以散之。辛味补之,酸味泻之。
  • 肝病,夏季当愈,若夏季不愈,到秋季加重,若秋季不死,到冬季稳定,来年春季好转
  • 肝病,两肋下痛,牵引少腹,多怒,为肝气实。视物昏花,听力差,多恐惧,为肝气虚
  • 肝病,若肝气上逆,则头痛,耳聋,颊肿
  •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枣,葵菜

  • 心属火,旺于夏,与小肠互为表里,为手少阴经
  • 在志为喜,喜则气缓,缓则心气虚散,故急食酸以收之
  • 心病,中午精神爽慧,半夜病情加重,早晨安静下来
  • 心病,欲柔软,故宜咸味软之。以咸味补之,以甘味泻之
  • 心病,愈于长夏,若长夏不愈,到冬季加重,若冬季不死,来年春季稳定,到夏季即好
  • 心病,胸痛,胁部支撑胀满,胁下痛,肩胛间痛,两臂内侧疼痛,为心气实
  • 心病,胸腹部肿大,胁下腰部牵引作痛,为心气虚
  • 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韭

  • 脾属土,旺于长夏,与胃互为表里,足太阴经
  • 在志为忧,忧思伤脾
  • 脾性恶湿,湿盛伤脾,苦味燥湿,故宜急食苦以燥之
  • 脾病,禁温热性食物及饮食过饱、居湿地、穿湿衣
  • 脾病,午后精神清爽,日出时病情加重,傍晚时病情安静
  • 脾病,需要缓和,甘能缓中,故食甘以缓之。甘味补之,苦味泻之。
  • 脾病,愈于秋,若秋不愈,到春季加重,春若不死,夏季稳定,到长夏好转
  • 脾病,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迟缓不收,行走易抽搐,脚下疼痛,脾实
  • 脾病,腹部胀满、肠鸣,泄下食物不化,脾虚
  • 脾合黄色,宜食咸味:大豆,猪肉,栗,藿

  • 肺属金,旺于秋,与大肠互为表里,手太阴经
  • 肺主气,其情清肃,若气上逆则肺病,苦味能泻,故食苦泻之
  • 肺病,禁忌寒冷饮食、穿着单薄
  • 肺病,傍晚精神爽慧,中午加重,半夜安静
  • 肺气,欲收敛,故食酸以收之。酸味补之,辛味泻之
  • 肺病,愈于冬,若冬季不愈,夏季加重,夏若不死,长夏稳定,到秋季好转
  • 肺病,喘咳气逆,肩背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髀骨、肠、足疼痛,为肺实
  • 肺病,气少,呼吸困难而难以接续,耳聋,咽干,为肺虚
  • 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麦,羊肉,藿,

  • 肾属水,旺于冬,与膀胱互为表里,足少阴经
  • 肾为水脏,喜润恶燥,宜急食辛以润之
  • 肾病,禁食炙煿过热食物,不穿经火烘烤过的衣服
  • 肾病,半夜精神爽慧,一日当中辰戌丑未病情加重,傍晚安静
  • 肾主闭藏,其气欲坚,宜急食苦以坚之,苦味补之,咸味泻之
  • 肾病,愈于春,若春不愈,到长夏加重,长夏不死,则秋稳定,到冬季好转
  • 肾病,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风,为肾实
  • 肾病,胸中疼痛,大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不了,为肾虚
  • 肾合黑色,宜食辛味:黄黍,鸡肉,桃,葱

五味功用:辛味发散,酸味收敛,甘味缓急,苦味坚燥,咸味耎坚。或收或散,或急或缓,或坚或软,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及苦欲等具体情况,各随其所宜而用之。

以五行为依据,我们可以找出很多与五行对应的大自然当中很多事物,比如:五气、五时、五应、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志、五脉、五声、五谷,等等......

中医,其实不难,更不是玄学,既不神秘,也不迷信,它就在我们身边。中医只需要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路,换一个层面,如此而已。

有关阴阳五行的认识问题,下次跟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