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照片相册-避险篇【组图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58:27
2008年06月19日09:46  来源:新华社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受灾群众准备转移。(图1)
四川省阿坝州震后共发生地质灾害2200多起,目前仍有隐患2万多处;处于应急状态的“生命交通线”随时可能被滑坡和塌方阻断;23万名群众生命安全受到灾害威胁,其中11万余人需要紧急避险。根据阿坝州的紧急转移避险时间表,包括汶川、理县、茂县、九寨沟县等10余个受灾县将在18日基本完成11万余名群众的紧急避险任务。
紧急避险:11万群众生死大转移
又一场对生命形成威胁的重大灾害正悄悄逼近
——地震后的次生灾害,其危险和危害,甚至可能超过大地震、堰塞湖。
晴天,飞石尘土遮天蔽日;雨夜,泥石流呼啸而下;崩裂的山体,随时可能让脚下的城镇和乡村遭受灭顶之灾。
汶川、茂县、理县……20多万群众生命安全受到灾害威胁,其中11万人必须紧急避险……
“不让每一个生命消失在次生灾害中”。面对新的灾难威胁,疲惫至极、坚强至极的灾区人民,毅然展开了11万人的生死大转移。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的受灾群众正在搬运行李物品准备转移。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图2)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的受灾群众正在军车上等待转移。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图3)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的受灾群众正准备登上军车转移。(图4)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的几名受灾群众正在转移。 新华社记者 侯大伟 摄(图5)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的受灾群众正在将东西装车准备转移。 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图6)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受灾群众准备转移。(图7)

6月18日,汶川县龙溪乡的两名受灾群众正在将行囊装车准备转移。 新华社记者 侯大伟 摄(图8)

汶川龙溪乡俄布村群众在转移途中(6月15日)。 新华社发(徐宏新摄)(图9)

四川汶川县龙溪乡俄布村群众在转移途中(6月15日)。 新华社发(徐宏新摄)(图10)

武警官兵帮助汶川县龙溪乡直门村88岁的余海老人转移(6月16日)。 新华社发(张涛摄)(图11)

武警官兵抬着汶川县龙溪乡龙溪村90岁的王清明老人下山(6月16日)。 新华社发(张涛摄)(图12)      6月18日,军医在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内进行消毒防疫。     当日,四川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安置点安置了5000多名从山上紧急撤离下来的群众,以防范次生灾害的威胁。由于汶川县紧急避险采取“边撤退,边搬迁,先入住,后完善”的方法,这里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以期达到小区生活标准。 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6月18日,内蒙古民委捐赠的蒙古包被搭建在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6月18日,龙溪乡龙溪村“赤脚医生”陈明凤在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内接消毒水,准备开展消毒防疫工作。
当日,四川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安置点安置了5000多名从山上紧急撤离下来的群众,以防范次生灾害的威胁。由于汶川县紧急避险采取“边撤退,边搬迁,先入住,后完善”的方法,这里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以期达到小区生活标准。 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6月18日,被转移出来的群众带着家当走进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6月18日中午,一车车被转移下山的居民进入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
当日,四川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安置点安置了5000多名从山上紧急撤离下来的群众,以防范次生灾害的威胁。由于汶川县紧急避险采取“边撤退,边搬迁,先入住,后完善”的方法,这里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以期达到小区生活标准。 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这是6月18日拍摄的汶川县最大的紧急避险安置点——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 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6月18日,中共汶川县龙溪乡委员会的牌匾在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的帐篷前耸立。
当日,四川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安置点安置了5000多名从山上紧急撤离下来的群众,以防范次生灾害的威胁。由于汶川县紧急避险采取“边撤退,边搬迁,先入住,后完善”的方法,这里的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以期达到小区生活标准。 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

6月18日,来自龙溪乡俄布村的受灾群众走进他们村位于避险点的帐篷群。新华社记者 海明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