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序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09:13
张全景
2005年春节前,看到周新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苏联演变的原因和教训》的书稿,周新城教授请我为这本书写一个序言。我感到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即欣然应允。
20世纪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世纪。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十月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这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凯歌行进、蓬勃发展的时期。
令人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政治地图上一大片红色消失了,使得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了低潮。苏东剧变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帝国主义和一切反社会主义势力对此弹冠相庆,认为共产主义已经灭亡,从此资本主义将一统天下。然而在我们中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社会主义堡垒依然屹立在东方,而且显示出勃勃生机。事情并不像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社会主义势力想象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失败了。事实证明,苏东剧变只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曲折。
如何看待苏东剧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议论的焦点。能否科学地回答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性质,能否正确地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苏联演变的原因和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完整地分析了苏联演变的来龙去脉,正确地指出,苏联演变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反社会主义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党内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分子的配合下,夺取了政权,改变了社会制度。本书作者认为,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苏联演变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是苏联演变的重要因素,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这一结论是客观的、可信的。
纵观全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理论分析透彻,逻辑性强。该书作者没有陷入到浩如烟海的实际材料中,而是从历史素材出发,通过严密的理论分析得出结论。这就使得这一成果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在理论上回答了苏联演变的原因和教训。现在的一些理论研究,追求时尚,不愿意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盲目崇拜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范式,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将苏联演变问题归结为“社会主义早产论”,认为俄国革命“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认为“痛失改革机遇和改革失误是导致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等等,不一而足。而事实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在理论上,奢谈抽象的、超阶级的、全人类共同的、一般的共同价值观和全人类利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否认阶级斗争;在实践上,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实行议会民主、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放弃公有制,实行私有化、恢复资产阶级私有制,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从而导致苏联政局剧变、社会制度演变。这才是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
其次,该书以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纵线索,系统阐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充分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深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作者通过分析指出:由于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观点没有进行认真的批判,让它长期在党内占了主导地位,这就埋下了苏联演变的种种危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从思想政治渊源来说,可以追溯到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实际上否定了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实践,为敌对势力反对社会主义提供了依据,并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反苏、反共浪潮。赫鲁晓夫把“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作为党的纲领性目标,不对“人”作阶级分析,从而将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构成了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赫鲁晓夫提出的否定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修正主义观点,成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种分析是深刻的,是符合历史的,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中看待苏联演变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再次,该书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评价,既肯定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甚至是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对斯大林要“三七开”,七分功劳三分错误,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在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之后,对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莫衷一是,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然而,对于“斯大林模式”能否正确评价,关系到如何评价党的历史、如何评价社会主义的实践,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等一系列根本性、原则性的大问题。而从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看,凡是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高潮期,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动荡和低潮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剧变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否定和攻击“斯大林模式”出发,最终葬送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教训是极其惨痛的。《苏联演变的原因和教训》的作者认为,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具体历史条件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从制度角度评价“斯大林模式”时,必须区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必须从全面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些认识,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也给我们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模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论和理论依据。
最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作者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不遮遮掩掩,不回避问题和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本书介绍并评论了围绕苏联演变问题的各家各派的立场和观点,这也使得我们能更加全面地对在苏联演变问题上的各种意见进行辨析,分清理论是非。
关于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正确认识苏联演变的原因,并切实地吸取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一个重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应该说,作者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但是这个回答是初步的,关于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的研究,还需要理论界继续进行工作。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得出更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是为序。
(《环球视野》摘自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