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57:20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鱼纹,鱼纹隐含一“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
截至2010年11月,中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共有28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项。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批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  央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陕 西甘 肃  青 海  宁 夏 新 疆 香 港
澳 门   台 湾

类 别:
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曲 艺
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  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医药   民 俗
 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项目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 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11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第三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和端午节等22个项目
2009年9月30日,中国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斯)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中医针灸、京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中国活字印刷术等3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
国际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财产的建议
·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首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成都宣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中国递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批准书
·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需先入国家级名录
·中国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著
·中国文化遗产网开通
·2008年中国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
·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望在明年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
·我国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档案
·我国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中国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正在形成
·北京将建设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要重视养“活鱼”
·坚决制止随意拆改文化遗产现象
·冯骥才:古村落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周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起步 存在四大问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七大进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166人成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名单
·我国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档案
·我国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梅葆玖等12名艺术家入选第二批国家非遗传承人
·释永信被命名为少林功夫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堪称国宝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肩负6大责任
·文化部将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申报
“中国文化遗产”标识

“中国文化遗产”标识的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 CULTURAL 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
文化遗产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遗产迎来全民共享时代
世界遗产委员会
世界记忆遗产
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延伸,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遗产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前世今生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Copyright © 2000 - 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