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心深处解读人生哲学:重寻宁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52:36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4-21 11:52  责任编辑: 雨悦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摘自《不一样的人生》作者:(美)约书亚•罗斯•李普曼(Joshua Loth Liebman )译者:阮崇晓
出版时间:2010年3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人生中,追求心灵的宁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哲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让心灵重归宁静,我们该向何方探寻?向何处诉求?采取何种态度?坚守何种原则呢?
在我还是一个年轻小伙的时候,有着许多美好和远大的梦想。一次,一位年老的智者让我们列出自己认为在将来的生活中最美好的和最重要的事物,很多人列出了他们渴望拥有的巨额财富,而我却列出了自己内心所向往的所有东西:健康、爱情、美貌、才华、权利、财富和声望,以及其他的、我认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的事物。
在绞尽脑汁,将所有美好的事物列在这个清单上后,准备将这张单子递给了年老的智者,他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和道德榜样。由于年轻,我当时还很自负,或许是为了在他面前佯装自己的成熟和兴趣的广泛,在我递给他这张清单时,很自信地堆这位智者说:“人生中全部的美好事物都囊括其中了,如果谁拥有这些,他就会生活在无比美满的幸福之中了,他会像上帝一样。”
在这位智者的眼角里,我隐隐约约地仿佛看到了一丝从容的微笑。他沉思片刻之后,淡定地对我说:“这是一份很好的人生答案,我看得出你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列出这张清单的。但是,我亲爱的朋友,你漏掉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你缺少这一点,就是你拥有清单上列出的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变成可怕的痛苦,你列出的这些实物奖成为你整个人生中难以承受的沉重累赘。”
智者的话可谓当头棒喝,我一下子变得有些不安了,用有些不高兴的声音问道:“我漏掉什么了吗?”
他用很短的铅笔头将清单上的所有答案都划掉,他这轻描淡写地一划却在不经意间摧毁了我年轻时代的美好梦想。随后,他郑重其事地写下了五个字:心如止水。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是上帝为他的眷顾者留下的特殊的礼物。上帝将才能和美丽赋予了许多人;拥有健康和名望的人也为数不少。但是,只有心灵的宁静才是他赐予人们的最后恩典,是上帝之爱的最好显示,他小心翼翼地将其赋予人类中的少数。绝大数人都未能得到这份礼物,有些人终其一生,直到行将就木也没有盼来这份礼物的降临。”
他看着我双眉紧锁的表情,进一步地解释说:“这可不是我个人得出的观点,我只是在解释大卫王的《诗篇》、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以及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老子的观点令人信服,却总是将自己的智慧归于前人的智慧,这很让人佩服)的观点。这些智者无一列外地认为,上帝(或自然)是宇宙之王,他们将世俗的财富和堆积在了庸人的脚下,但是降临在他们自己头上的却是安宁的甘泉,赐予自己的则是一颗宁静的心灵。”
人类心灵的永恒追求
对于那时候年轻气盛的我来说,能够毫无保留意见地全部接受这位智者的观点,是极其困难的。但二十多年过去后,我个人的经历与职业上的阅历却证实了这位先哲的观点。我现在终于能够领会:心灵的宁静乃是上帝至赐予人类最美好的事物,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将其定位为生活的真正目标。此时,我已经明白,任何财富也不会换来这种心灵上的宁静。此外,我也明白了,即使是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甚至没有健康的体魄,人也能够长久地保持心灵的宁静。经过生活的磕磕绊绊和艰难困苦,我逐渐地意识到,只要内心是安宁的,再困苦的生活也阻挡不了你追求幸福的乐趣;而一旦内心充满了不安和躁动,即使有着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也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保持内心的安宁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深入研究一下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哲人,佛陀、迈蒙尼德、托马斯的学说,你就不难发现,他们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源自于同样一种胸怀,即人类心灵的宁静。在各个时代,不安无助的人们都给自己铸造了不同的信仰教条。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他们的祈祷,便会发现,他们都只是在祈求同样的生活目标——赖以为生的面包和心灵上的安宁。成熟的人们不再徒劳地追求毫无价值的东西。当他们热泪盈眶地直面往后的人生时,他们追求的是力量、勇气和理解。
今天,当人们祈祷时,他们在向上帝发出悲痛的呼号,他们祈求内心的平静。因为心灵的宁静是人们对抗不安的最后堡垒和躲避喧嚣的避难所。当代人沿着地狱旁边的小径前行,这个地狱的景象比起但丁在《神曲》中的描述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人们沿着美其名曰为“文明”的道路阔步前行时,他们的内心却受着焦虑的侵蚀,甚至人格因为情感的剧烈冲突而频临分裂的边缘。物质上的匮乏困扰着他们,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及讥讽冲击着他们。他们因此而变得垂头丧气,十分脆弱。在人生一帆风顺之际,他们会欢欣雀跃。但在屡遭挫折后,却焦虑不安,一蹶不振。,仿佛自己头上始终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自身的生存。他们战栗、恐惧,试图用醉生梦死的萎靡生活来麻痹自己的灵魂。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真实地暴露了出来,他们感到身心疲惫,恐慌无助,就像著名作家托马斯•艾略特笔下的普鲁弗洛克一样。
心灵的宁静并不等于逃避生活
在不安的恐惧和焦躁中,人们在努力地寻求自我解救之道,以便让自己度过心理危机,并怀着足够的勇气直面所遇到的困难。他们需要的(也是我们全体人类都需要的)拯救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事实上,这样的解决方法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心理上的波澜不惊,这种心灵、精神上的境界可以帮助你抗拒一切我外界的混乱和灾难。当然,这儿所说的心灵的宁静并不是躲进象牙塔里面,试图逃避喧嚣的世界,就像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所说的:“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追求心灵的宁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而是这样一种心态:我们能够平静地接受时事的困扰和命运的打击,但我们仍然对生活存满热忱,因为我们懂得,人生途中的困扰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打击阻挡不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依旧会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我们仍然努力去创造,去奋斗。
严肃的社会改革者也许会对我的论点嗤之以鼻,他们会问:“世界一片混乱,亟需重建。人们有保持心灵宁静的权利吗?人们有条件去保持心灵的宁静吗?”我们的回答是:“首先必须重建个人的心灵世界,这样才能谈得上重建社会。如果社会上中的每个人都内心失衡,怎么可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个人才会安分,社会才会稳定——人们内心安宁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力量来自人们的内心世界。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说:“人们应该在内心中时时加固灵魂的圣殿。佛祖而,圣殿将会轰然倒塌,化为灰烬。”但是,只有灵魂保持安宁时,我们才能时时加固精神的圣殿。
内在的自我交流和反省
寻求心灵的宁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心灵的宁静从来不是装在瓶子中的,可以像别的物品那样随便买到,也不像化妆品那样涂在皮肤上即可增加美丽。在饭前学一点,或者进修这心理调节的课程,这样是不可能获得心灵的宁静的。我一直认为,经常读书,尤其是文学、哲学和艺术方面的作品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助于帮助人们净化心灵。这种想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也一定有着这样的体验。但我又想到了,很多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并非心灵宁静,而常常表现出常人没有的焦躁不安和悲哀痛苦,他们经常由于自己的事业而陷入疯狂。这也说明,智力的活动并不总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著名作家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就是那些不安的当代人的真实写照。浮士德努力钻研,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他无所不通,但他并没有获得快乐,这位痛苦的悲剧式英雄,发现自己只有与邪恶力量持续战斗时,才会寻找到生命的满足。
通常,人们在听贝多芬的伟大乐章时能够变得特别镇静,在听肖邦的《黄昏的沉思》时,也会得到同样的安慰。但是,音乐只能给予人们一时的内心宁静。在人们的内心世界紧张狂乱到难以承受之时,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情绪,麻痹人们的灵魂,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得以短暂的平息。除了音乐,视觉上的美观也能给人带来暂时的安慰,虽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因为田园诗般的美景而得到心理的完全释重。优美的绘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多样的色彩和协调的比例,也会给观看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以便他们获得心灵的安宁。但是,绘画作品并不能无限地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
除了音乐和绘画外,要想保持心灵的宁静,还有什么能够带来心灵的宁静呢?千万不可以求助于酒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酗酒,而且喝酒的人数大有上升之势,过度饮酒和慢性毒药几乎没有区别。更不可求助于镇静剂和安眠药——在美国,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镇静,吞服了大量的催眠药剂;此外,我们也不该在情欲的放纵下寻求安慰,尽管有许多的电影和报刊将情欲夸大为生命的全部内容。
当然,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也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英国诗人,著名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对此有着精辟的看法,他说:“追求名声是高贵心灵的致命弱点。”同样的,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不会得到心灵的安宁。很多人妄图抓住巨额的财富,但却避免不了财富像水银一般从指间流走。暂时的灵魂麻痹也无法使人摆脱心灵的桎枯。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让自己麻醉,但这种麻醉的做法一旦停止,原先的焦躁不安就会加倍地发作。最后,爱也不是寻求心灵安定的可靠港湾。爱只是造成完美幸福的幻想,它有时甚至会造成生命的伤痕,破坏掉人们的幸福。
在人生中,既然追求心灵的宁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哲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让心灵重归宁静,我们该向何方探寻?向何处诉求?采取何种态度?坚守何种原则呢?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并给出最真诚的答案。如果我们试图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在英国诗人马太•阿诺德的《埃特纳火山上的恩贝多克利》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线索。恩贝多克利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埃特纳火山上自言自语,对山脚下纷扰人世的人情世故进行了沉思,剖析了人们痛苦的根源。他用他的全部才智去回答这个问题,即如何在无边的烦恼中寻求有限的快意和满足。恩贝多克力认为,是人们为自己制造了众多的不安和痛苦。
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在此,一个简短的句子精确而又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固执任性和讳疾忌医。将一块镜子放在我们衰老的脸庞前?绝对不行!如此探本究源的检查,会让我们的病根暴露无遗——我们那不为外人所知的焦躁的灵魂。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当我们确实查出我们的疾病之时,却像癌症晚期一样而无法医治了。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在懦弱和自欺中度过余生。事实上,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最近,都是由宗教人士来教人们如何去修炼内心的。精神上的反省是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在孤独的境界中,灵魂也进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内在的资额哦交流和反省将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提升。古犹太教就非常注重沉思的价值——沉思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疾病。犹太教安排了很多神圣的日子,让人们有勇气去作自我反省和忏悔。
心理学对我们的帮助
真诚是一个人进行忏悔的先决条件。在基督教中,就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方法可以考察人们内心的真诚。在基督教徒进行忏悔之前,他必须审视自己的灵魂是否真诚并在纸上写下他的罪过——犯罪或是失职。这样做,便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道德状况。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会在后文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必须承认,要想深入考察人类的灵魂,个人的私下忏悔在历史上是极为有用的方法。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特别是在最近的二十年内,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借此可以对我们内心的骚乱不安得出很多的新的洞见。弗洛伊德首创了这种方法,用它可以探究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会导致人的神经质。但神经质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对于这些问题,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可以很好地解释它们。
尽管有很多心理学理论本身并没有设计到动机心理学或是对其充满了敌意,但动机心理学本身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临床治疗精神、身体和情感方面的疾病时,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此,我不想对这种最新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做过于详细的描述,我只想证明,在所有探索人类内在心理的方法中,这个方法最能揭示出人性内在的真正本质。
精神分析学就像是一面明镜,它能帮助我们反观内在人格的分裂。它极其的坦率和真实,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敢正视这面镜子。人们对精神分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精神分析的前提是“人性恶”,将人看做是具有罪恶情欲和低级欲望的高级动物。但客观地说,精神分析尽管让人难堪,却有助于我们人性本能的心理冲突,理解人最深沉的爱与恨。凭借精神分析学的成果,我们在理解人自身的本性时,就不再怀有病态的伤感。一旦我们认识到,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无情和非道德的巨大心理力量时,就会在自我理解上迈开重要的第一步。人们带着伤感悲观的情绪来理解人类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些心理能量,投入到美好事业中,这将是人类心灵史上的重大胜利。只有此时,我们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有真实的言说和行动。
当一个胖乎乎的婴儿躺在小床上,他的母亲用充满关爱的目光凝视着他时,他“咯咯”地笑着看自己的母亲。很多人认为这个婴儿具有人世间最纯洁的感情。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观点,便会形成这样的看法:这个小男孩是多么的天真啊!他就像是来自天国的宠儿。有别于传统看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则认为,这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有着难以估量的心理能量——他对他的母亲怀有强烈的占有欲,如果占有欲受到威胁,他就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婴儿也会产生深深的害怕和不安,在产生舒适感的同时也会产生恐惧感。他对他的父亲和兄弟姐妹怀有矛盾的情感:他爱他们,但在爱的同时,也对它们怀有一定的恐惧和仇恨。
如果现代心理学对小孩子的心理描述正确精准的话,那么当人们离开需要庇护的婴儿阶段,进入青少年和成人阶段后,我们又该如何去描述这种可怕的情结呢?很多人难以摆脱孩童时代所蒙受过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在往后的人生途中一蹶不振。有多少人在这场人生的苦斗中困惑迷茫、自暴自弃、自我伤害!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在增加,小孩子越来越专横无理,越来越多的人自相残杀。所有这些人都在世界中流浪迷茫。我们首先必须给人类不安的灵魂做出全新的、更真诚的描述,才有希望进一步探索这个复杂的精神领域。
只有现代心理学才能对人的心理世界有如此细致深刻的理解。只有在精神病学者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认真地注视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较为客观地描绘出人的心灵图像。我们要学会正视我们的缺陷和潜力,学会探索我们的失败、仇恨、恐慌的缘由。通过心理疗法,我们不再是自以为是的虚幻自我(或者是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塑造自己),我们成为真正的自我,我们认识了自身。我们不再像小孩子那样幼稚,去追求镜月水花般的事物。精神疗法引导着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并使我们了解自己,从而能够坦然地接受失望、挫折、拒绝甚至死亡。
心灵宁静的两种调剂
引导人们努力地去实现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是宗教的明确目标。这种目标的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应该怎样去创造这种美好生活,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控制住人的不良情绪和浮躁的心灵,并发扬人性中最美好、最积极的因素。那么,如果宗教能运用传统方法来达到这种目标,人们为什么还需要现代心理学?反言之,如果心理学是绝对必要的,宗教又占有何种地位呢?一些思想偏激的人警告说,要创造一种美好的生活,宗教和心理学的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常常会说,要想彻底拯救人类的心灵,必须在心理学和宗教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不能二者皆选。
确实,这两种方法都能给人以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脱,对此采取只择其一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现在,人们对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贫乏,这种敌对态度的产生便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狭隘的观念之中。对支持正统基督教观点的人来说,宗教代表着人间对真理和理想的最高祈求,如果降低宗教的地位,他们是坚决反对的。他们害怕那样做会玷污了神圣的上帝。在他们看来,宗教绝对是与科学、哲学、艺术不相关的。上帝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方式向人间宣扬真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没有必要对其永恒的启示加以补充。
很多科学家将他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从而抵制了宗教真理的影响。不过,持有这样观点的科学家越来越少了。在他们看来,上帝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宗教是一种迷信的体系。人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灵魂则是虚构之物,不朽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人们即使没有偶像崇拜、没有卑微感或者到的目标,也同样会过得很好。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处于微妙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极端,几乎水火不相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相互敌视,相互攻击。但站在这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努力着,挣扎着,呼叫着,抗拒着最常见的恐惧和弥漫在四周的不安定感。如果带给他们一些心灵的安慰,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他们困惑、迷茫、无助,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他们努力地寻求着救助人心的真理。此时,宗教和精神分析学相联系,便会给人类的自救带来最大的希望。
这种联合不是勉强的合并,也非肤浅的拼凑。它是世上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关于人类灵魂的古老看法与最新发现的完美结合。让人惊奇的是,现代动机心理学的新发现印证了许多古老的宗教信念。比如说,预言式的宗教总在强调,人性具有普遍性,人与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现代心理学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告诉人们,在人性的最根本问题上,确实不存在什么特殊性。心理学家宣称,人性有其脆弱的一面,也有其坚强的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本能、动机、需求和欲望是相似的。只不过人们的恐惧和忧虑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已,如果剥掉其面具,就会发现,人们恐惧和忧虑的对象是相同的:害怕孤独、被抛弃、软弱、暴怒、疾病和死亡。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也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是群居动物,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生存和发展,他们渴望组成一个社会,这更多都是出于精神上的需求而非肉体上的满足。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理解。他们需要安定感、归宿感,渴望与外在的、更广阔的世界融合在一起,与那种外在的、远远超越自身的力量——上帝融合在一起。只有在这种融合中,人类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纵观历代的宗教信仰,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宽容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动机心理学的新发现对这个观点是个补充。动机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做到对别人宽容,也要对自己宽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当生活不能尽善尽美之时,我们不必苦苦地折磨自己,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是由成功和失败交织而成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心理学实验表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对人的个性及其缺点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如此才能保持我们心灵的宁静。
宗教观点总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这种自由意志是人能够承担责任的核心所在。现代心理学表明,许多人总是被内心的冲突弄得身心疲惫,性格扭曲,情感僵化。他们难以操控自己,不能自由作出决定,选择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无法自觉的人像钟摆一样徘徊在两个极端之间,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是难以承担起伦理责任的。只有揭开了这种人格的内在心理原因,他们才能具有真正的自由意志。只有在那时,他们才会形成统一的人格;也只有在那时,他们才能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
宗教教义总是在告诫人们,过度的自负和不诚实会带来危害,玩世不恭和绝望会逐渐地侵蚀人们的心灵。宗教要求我们在情感上合行动上保持内心的和谐。如今,动机心理学的细致探讨证实了这些观点。借此,人们也知道了避开那些诸如沮丧、傲慢、虚伪等情感缺陷的必要性。
宗教学说坚信,世界上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它们推动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在人们的内心中潜藏着尚未开发出来巨大创造力。现代心理学的结论也印证了这些宗教信条,并作出了更加清晰的阐述,这要求人们不断成熟并完善其性格;它更进一步地向人们表明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生命将会变得更加的壮丽辉煌,丰富多彩,上帝救助人心的力量又该是何等的神奇!这种救助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当代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临床医学家们积极努力的结果。
宗教不仅仅强调上帝的唯一性,也强调个人内心的统一和完整。在这一点上,心理治疗接近宗教的看法。作为心理分析法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有着神学上的目标,尽管他本人可能会忽视掉这一点。人的样子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而上帝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如果人的内心存在着冲突,人格上存在着分裂,那么这就如同是在亵渎上帝的神圣形象。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和宗教人士们做着相同的工作,他们都在努力使人的情感和心理实现统一,这样就能够像上帝一样成为完整和谐的统一体。
宗教和心理学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有无的关系。在支撑人类意志,安慰人类情绪上,往往是一方未能凑效的,另一方则往往能够做到。心理学让人摆脱了痛苦和困惑,但并不存在心理学取代宗教的危险,宗教也不可能阻碍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受着生活压力折磨的人们需要宗教和心理学。上帝的启示和心理学所揭示的新发现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是不可置否的。只有在宗教和心理学的双重作用下,人类才能重新塑造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