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逆轉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2:49:11

“棉價最高那會兒,7塊2毛一斤(籽棉),那些棉販子搶著要,我沒有出手,心想價格興許還能再漲點。可現如今,價格跌到5塊多,棉販子反而不要了。”河北邢臺市臨西縣水波鄉於莊村的棉農於輝頗為焦慮。

截至11月22日15時,鄭商所棉花期貨CF109自該日開盤以來下跌1360點,報收於25770點,這已是自11月11日以來的連續下跌。

自今年年初以來,棉花的價格長期一直在上漲,尤其進入9月份后,棉花行情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路上揚。11月11日,中國棉花價格328指數到達31302的年歷史高位,但此后該指數一路下跌,僅數日后的19日報收於28646點。

近段時間,棉花價格仿佛坐上了過山車,短期飆漲至年度最高位之后,倏忽掉頭向下,將無數的困惑留給待售待購的人們。

供需之惑

11月22日,山東某大型紡織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連續下調了棉花的采購價格,如今高等級皮棉采購價,3級價格為27500元/噸,4級價格為27100元/噸,每噸價格均較11月18日下調了800元。

而於輝村子附近的小加工廠,現在已經停止收購了。據於輝說,這些小加工廠在價格高企的時候紛紛下鄉搶購,然而這幾天價格一跌,他們便開始觀望了。

“一般企業都是跟漲不跟跌,這些天都已經扛過來了,也不在乎這幾天。”上述企業負責人說。

企業在觀望,棉農與收購商也進入了膠著狀態。

於輝家共有11畝地,7畝地種了棉花、其他地種小麥和玉米。棉花是從10月10號開始采摘的,今年入秋以來,正值棉花的坐果期,天氣一直是陰雨天,許多棉珠都沒果了。

“往年的產量是一畝500多斤、接近600斤,今年連350斤都不到。”於輝稱。

種棉的成本一直在攀升。種子和化肥的價格跟去年差不多,但是農藥漲價了,要命的是,現在的農藥都不管用了,棉蟲的抗藥性在增強,導致農藥的噴灑量逐年上升。

棉花是一種需要高密度勞動力的行業,尤其是在摘棉時期。去年,摘棉的工錢是1斤4毛5,今年已經漲到1斤1塊錢了。7畝地共產1000斤左右棉花,光摘棉的勞動力成本就得1000元。

於輝家里人手多,種棉面積也不大,所以無須雇工。而村里的一些種棉大戶,雇工量都很大。今年勞動力成本的飆升,令棉農本就薄弱的種植收益大打折扣。

成本上升,產量下降,於輝稱棉花的價格在5塊5一斤左右他才能保本。

“10月初剛開始摘棉的時候,價格才4塊,我當時就不想賣,后來價格一直漲,到11月份到了7塊2,我當時就想出手了,但是因為地里還有一些棉沒收,我打算收齊了之后一塊兒出售,誰知道就這么幾天,價格一下子跌到這么低。”

預期逆轉

業內人士分析,此輪棉花價格大幅下挫,與央行近日連續收緊貨幣政策引發預期轉變有關。11月19日,央行決定自29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李國祥稱,農產品價格的上漲長期由成本上升推動,短期由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一旦貨幣政策轉向,預期發生轉變,價格機制就能起作用,農產品的價格就回到正常的價位。

而此前高企的棉價亦會導致需求的下降。

從9月初以來,加工廠、棉紡織廠、服裝廠等棉花的下游行業一直叫苦連天。中國棉紡織業協會名譽會長徐文英表示,一般的小企業沒有棉花儲備,也不可能申請到進口配額,只能通過交易市場或者以較高的滑準稅配額外進口。

“小企業本來風險承受能力就差,周轉資金也少,哪里經得起折騰。價格高到超出他們的心理價位,他們就不敢出手了,怕高價進貨后過一段時間,行情一變,貨全砸在自己手里。” 徐文英說。

除了棉價高企導致成本上升外,棉紡織業還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影響。

“棉紡織業等於是兩頭被擠壓,所以協會現在倡議企業適當減產停產,減少訂單,要訂也訂短期的單。”徐文英稱。

東方艾格棉花分析師馬文峰認為,近期棉花價格突降,除了貨幣政策和預期轉變之外,與大量下游企業關停并轉、減少訂單、降低棉花采購量也有很大的關系。

“但從長期來看,供需還是偏緊的。今年棉花產量預計600萬噸,而總的需求在1000萬噸左右,進口了200多萬噸,國家拋儲了100萬噸,算下來了還有幾十萬噸的缺口。而預期中的棉花產量收購進度目前來看比較緩慢,棉農惜售心理很強。”馬文峰稱。

價格波動或打擊棉農積極性

棉價的高起高落,讓於輝心驚肉跳。

“我們這些小農,風險承受能力太差,現在種棉花成本高,收益不穩,國家補貼太少,才15塊錢一畝的良種補貼,種小麥和玉米,雖然價格沒有棉花那么高,但是穩定,而且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補貼也高一些。”

於輝決定,家里的11畝地明年都不種棉花了,改種小麥和玉米。

於輝所在村子里,棉花都已經收得差不多了,大多數農民都已經播上了冬小麥,繼續種棉花的已經很少。

山東鄒平魏橋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張總稱,要解決棉花供需矛盾,根本上需要穩定棉花種植面積。近年來種棉效益降低,種棉花用工多、強度大,價格比較低,還不如種小麥和玉米,更不如出去打工。

他建議,國家要盡快加大種棉補貼力度,提升棉農積極性,保證種植面積。

“如果都不愿意種棉了,那中國的紡織業也成了國外的代工企業了,原料從國外進口,成品出口到國外,我們就在中間賺個加工費。”他說。

而對於手里未售的棉花,於輝暫時不等錢急用,所以他打算再觀望一陣子。

但棉花的儲藏期一般較長,於輝稱他們村里有一戶人家甚至存儲了兩年之久,但是棉花藏久了,衣分和水分就會降低,質量和重量都會有所損失。如果價格合適,棉農也不可能長期儲藏惜售。

而那些急等著錢用的棉農可能就沒有於輝那么淡定了。

“村子里有些人家要翻新房子,急等錢用,即使價格稍微低一點,他們也會忍痛割肉,但是現在的問題是沒人來收購啊。”於輝稱。

棉花脫不了手,也讓村里的承包戶拿不出明年的承包款。

“去年一畝地流轉承包費是700,今年的數額還沒有定下來,那些承包戶棉花賣不出去,手里沒有現金,村集體按照慣例,要求他們先交錢才讓種地,現在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