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率调查如何让人满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5:00:34

满意率调查如何让人满意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3日第八版

编者按:现在, 许多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进行班主任满意率调查, 请学生、家长对班主任作出评价。一时间,许多班主任不适应,抱怨声不绝于耳:“现在的学生没法管,打不得、骂不得,还要让他们评价老师? ”“以后就要做老好人,什么都不管”…… 其实, 科学合理的调查为班主任提供了一面镜子, 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 是否受学生欢迎, 都可以在调查中找到根据。班主任应该理性分析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 使工作更有效。当然,调查什么,怎样调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问题该如何设计……这是一门学问。本期编辑特邀专家、校长、老师一起议议这个话题,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对您有所启示。

满意率调查如何让人满意

专家观点

学生不能成为最终裁判

■潘艺林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的理想。刚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中也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学生中心的教育理想的体现。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多年来, 众多的教育改革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但一些学校的做法似乎误解和偏离了正确的目标, 学校对学生及家长评教结果的过分肯定就是典型事例。

学生评教结果是否可信

在中小学, 学生或家长评教是近些年来时兴的一件事情。教师的敬业情况、师德教风、教学态度、业务知识、教学方法、普通话水平、对教材的把握等许多方面都被纳入了学生评教的指标。有些学校还把评价结果作为判断、评估教师业绩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的奖惩、职称、聘任、淘汰等挂钩。

以“学生说了算” 为关键词, 在网上可搜索到海量的结果, 如“教师好不好, 学生说了算”、“教师上下岗学生说了算”、“教师年终奖学生说了算” 等。

有报道说, 北京某中学在实行教师聘任制后, 学生们俨然成了教师的“考官”, 学生打分的比重占到了教师年终考核的40%。在沈阳某中学,班级要不要某个教师, 学生说了算。如果一个班级有1/3的学生认为某教师不合格, 那么该教师就会被调换。就这样,该校已“依据民意” 调换过几位教师。

在有的地方, 一些学校把教育完全视为“服务”,推行学生、家长选师制、教育投诉制、信任投票制,给学生和家长多次评价的机会, 如果学生或家长对某位教师工作的满意率达不到50%,这位教师就只能处于待岗状态。

应该说, 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组织, 学生及家长从各自的角度出发, 对教师进行客观负责任的评价是可行的, 对于改进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如果简单化地进行, 一张简单的表格发下去, 学生或家长随意填一下, 学校便以这样产生出来的评教结果作为认定教师优劣的主要依据, 那就失之偏颇了。

学生说了算的背后是什么

教师水平如何“学生说了算”, 这种观点其实是市场观念的泛化。学生炒教师的实质是承认教育市场化带来的角色转换, 承认学生和家长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回归。

在他们看来, 产品质量的好坏, 消费者是最终的评判者, 相应地, 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 最终得由学生及家长评判, 教师的去留与升迁, 学生的评价应起决定作用。如此说来,学生评教作为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全新的考核办法, 可谓是一种最公平、最公正、最有权威的评价。

可是, 教育理想的实现, 不能简单地由“学生说了算”。教育有自身的规则和逻辑, 不能简单地移植市场的消费主义逻辑。这种无原则地让学生顾客“自由选择” 的价值追求或宣传, 在学校教育领域形成了两个层面的消费主义教育观:

表层是, 教育高消费观和大众对高学历的无限渴求。深层则是, 使弥漫世界的功利主义情绪把学校教育塑造成典型的物品加工厂, 因此急功近利的教育更合乎“社会的需要”,更优越。

有学者指出, “当今教育最大的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 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 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 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

消费主义向教育领域的渗透不仅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还会损害正常的师生关系。

试想, 处在学校、学生及家长和社会等方面重重压力之下的教师, 被学生“自由选择”, 饭碗随时会被砸掉, 除了胆战心惊地迎合学生以外, 能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作出什么努力呢?

消费主义主导的学校有一种本能的嗜好, 总是不断地让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评头品足。可经验表明, 这样的评价势必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顾虑重重,不能正常地严格要求学生, 不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甚至想方设法迎合、讨好学生。一味地这样做, 教育效果会好吗? 师生关系正常吗?

哈佛学生究竟怎样评教

其实, 过分肯定学生评教还与一种认识上的误解有关。一些迷信学生评教的人误以为, 重视学生评教是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曾有文章标题为《哈佛: 教师表现学生说了算》,可这并不是事实。

在美国, 各学校包括哈佛在内, 学生意见远不如它目前在我国一些学校那样具有决定意义。一般的做法是, 学校坚持学生评教, 但不过于看重或信赖于它,学生的意见仅供大家在选课、选教师时作为参考, 但对教师晋升、提工资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连美国同行也对中国的极端做法感到惊讶, 甚至用“恐怖、危险” 等词来形容。

教育过程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育是先知者教后知者或无知者,因此,离不开教师的主导。过分夸大学生评教的作用, 完全由学生说了算,并不合乎教育的逻辑。

事实上, 学生并不完全具备准确评价教学质量的经验和能力, 中小学生更是如此, 即使学生家长的意见, 也只是外部评价的一个侧面, 不能说不重要, 肯定有参考价值,但它的确无法取代同行评价和专门机构的科学评价而成为教育质量的最终裁判。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教授)

管理者说

一份来自某中学的微型调查表明——— 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更受欢迎

■陈玉根

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班主任满意度调查是我校近几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校是一所省三星级高中, 以2009至2010年度的调查为例, 该学年我校共有43个教学班, 在籍学生人数2216人。学校为在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职能处室人员分别设计调查问卷, 对43位班主任的工作进行了评价。为了力求保证调查的公正、客观性,我们在调查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工作。

调查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学校各部门处室人员、学生家长代表。

调查方法

①根据不同调查对象制定相应的问卷和答题卡并下发,②各调查对象根据相关标准给班主任打分,③采取不记名的调查方式,④政教处、教务处组织老师用阅卷机阅卷,全部过程采用电脑完成,⑤部分学生家长代表通过校信通平台,利用手机信息回复调查。

问卷回收情况

由于调查前作了认真的准备, 问卷回收总体顺利。下发问卷2656 份, 回收问卷2614份, 回收率达98%。

调查内容

为了全面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况, 准确反映班主任各项综合素质, 要求各班学生从师德情况、关爱学生情况、上课情况、课外辅导、班主任工作态度、师生关系融洽度这6个不同角度, 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进行测评。另外还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班主任,最有效率的班主任, 并对班主任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校各部门处室工作人员从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协调合作、活动组织、班风建设、情绪控制、工作效率、任务完成、服从分工9个方面对班主任进行分项考核。按优90至100分、良75 至89分、中60至74分、差0至59分,4 个等级进行评分。

学生家长对班主任的评价, 涉及家校沟通状况、教育方式、态度友善度几个方面。可通过文字、短信、网络论坛等方式反馈给学校。

调查结果

班主任工作的整体状况良好, 学生满意度在80%以上的班级有40个,占班级整体的93.3%。其中, 满意度最低的班级为67.9%。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能够获得较高满意度的班主任, 首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可亲近的老师, 是能够值得学生信赖的大朋友; 其次, 应该是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能够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 再其次, 是一个公正公平的老师,不因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左右自己的行为态度。

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主要有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关心寄宿生的生活、增强学生自主权等。学校职能处室工作人员主要对班主任的情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班主任不要因为学生偶尔的错误就情绪失控。学生家长迫切希望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低年级班主任的平均得分高于高年级, 原因是高年级的同学的认知水平提高, 对班主任的崇拜度降低, 要求也相应提高。

班主任在本班学生中的满意度低于在其他班级学生中的满意度。这可能与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必然会与一些违纪学生产生冲突有关。部分要求严格的班主任相对性格温和的班主任得分较低。

各班级测评存在标准松紧的差异, 与班主任平时的个人风格有关。

调查反馈

学校及时与各位班主任沟通, 个别通报调查结果, 有针对性地对班主任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安排得分较高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培训时介绍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

暑假期间, 我校还根据调查结果及其他综合因素对班主任队伍作了适当的调整, 调整涉及原高一年级的班主任4位,原高二年级班主任2位。并上报了3位优秀班主任, 请求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表彰。

不言而喻, 科学有效地评价班主任工作的确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很多方面不是量化测评能反映的。

班主任满意度调查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 短期效应和长期结果并不完全吻合, 甚至有可能完全相悖。我们甚至可以对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看看走向社会的他们现在是如何评价当年的班主任的。绝不能简单粗暴地依据低评分就把这些班主任的工作全盘否定, 事实上那些得分偏低的班主任反而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

学校要安排时间对待岗的班主任进行再次培训, 让这些班主任职务暂时调整的老师有重新竞争上岗的机会。当然, 得分较低的班主任, 也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评价,正视自己的不足, 主动向那些满意度评价较高的班主任同行学习请教, 切实提高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有效开展班主任满意度调查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同时也是家校、师生加强交流的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只要我们大家都能真诚面对,班主任满意度调查一定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为江苏省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政教处主任)

亲历者说

把尊重和信任纳入考核

■高照斌

孙继红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并且是一位有着20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老” 班主任, 所带班级班风积极向上, 学风严谨踏实。许多家长为了把孩子转到她的班里就读, 纷纷找关系、托熟人,很费周折。

但是,在近两年的班主任满意率调查中, 学生给她打的分数并不高。有一个学期,她的分数甚至垫底, 学校领导困惑, 同事们不理解,孙老师更是满腹委屈,见人就抱怨现在的孩子没良心,不明白班主任的苦心。

几年下来,原来干练果断的她,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 使她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明明是为学生好,他们为什么不领情?

张晓同学期中测试成绩下滑, 孙老师请他的家长到学校来一趟。张晓说他父母外出打工了,能不能叫爷爷来。孙老师只能答应。张晓的爷爷来了,只说了几句话, 孙老师就发现老人说话吞吞吐吐。追问之下才知道,老人是张晓的邻居, 架不住孩子苦苦央求才来冒名顶替。张晓的父母根本就没有外出打工。

孙老师非常生气, 但一想到班主任满意率调查, 强忍着没有发作。张晓见事已败露,只好说出了心里话。

“孙老师, 每当您发现我们有点小问题,比如说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偶尔上网或迟到、同学间发生了小摩擦,都要叫家长来。有的家长一学期就被传唤两三回。我们在学校里听完您唐僧似的唠叨,回家还要挨家长数落,心里真是不高兴。您仔细想想,初中三年,没有被您告过状的学生是不是几乎没有? ”

“您还爱搞一言堂, 班规、班训、班级座右铭是您亲自制定, 班干部也要您点名, 您发明了一系列的上课十不准、自习八不许、课间六不能……更是戴在我们头上的紧箍咒,令我们不胜其烦。”

由此可以看出,孙老师在班主任满意率调查中得分较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育方式过于简单,遇到学生出了问题,不是积极沟通, 只知道采取叫家长的办法; 二是在班级管理中缺少民主意识,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的话语权。

这也是很多班主任常犯的错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应该把你的爱以孩子们愿意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你。

首先,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时, 班主任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平气和地找学生谈一谈。学生一般不喜欢公开自己的心事,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沟通方式, 比如书信、电子邮件、QQ等与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 班主任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 二是帮助学生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三是与学生达成改正错误的协议。

为此, 班主任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跟学生讲道理时, 态度要和蔼, 不过分夸大学生的错误, 不翻陈年旧账, 在此基础上对过错予以纠正,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责怪,甚至把问题推给家长, 只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 班主任要信任学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 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应该立足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但是, 无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班规、班训这些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 要让所有学生参与制订, 只有经过学生充分酝酿、讨论、修改后达成共识的规矩,他们才乐意接受。

对大家比较敏感的班干部任免、优秀生评选等一些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以及一些班级活动, 班主任要敢于放权, 让学生自己组织,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真正实现“我的成长我作主”。

如此看来, 把尊重和信任学生纳入班主任满意率调查中, 对建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班集体非常重要。

(作者为山东省临邑县第二中学教师)

经验之谈

别让调查凉了老师的心

■牛红妍

我校是一所初中, 曾经也作过班主任满意度调查, 由于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评价结果, 却凉了老师的心:

调查过后, 有的学生“ 维权意识” 明显增强, 有部分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 还理直气壮地找理由: 老师不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的学生在评价表上乱填,甚至嘻皮笑脸地当面和班主任说: “老师, 您违反了学校的规定……”

班主任感到心凉, 殚精竭虑地工作, 换来的却是学生无情的“反叛”。有的班主任私下评论,学校太失策了,居然挑唆学生找老师的毛病。有的班主任干脆给学生下命令:“不准给老师打低分。假如我被学校点名了,你们谁的责任谁领去。”

一时间,调查充满了硝烟,闹得师生关系很紧张。原本调查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改进班主任的工作, 可由于操作的偏差, 偏离了最初的本意。经过几番修改,我们让调查问卷以新的面孔呈现:

淡化评价, 让老师甘心接受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成长群体, 虽然有权对自己的班主任提出建议, 但由于其年龄小、社会阅历浅, 在评价时, 必然带入过多的个人感情色彩, 很可能会主观臆断,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把失真的评价结果作为对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的依据, 对班主任确实有失公允。因此, 学校最后决定让调查变变脸, 学生评价结果不再与教师考核挂钩,只作为校本研训的一个参考。

学校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以小纸条的形式私下发放给每一位班主任, 既保全了班主任的面子, 又能让班主任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的意见, 更有利于改进以后的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 促进班主任的反思与成长。

创新思路, 让师生和谐发展

消除隔阂, 减少师生间的摩擦, 才有利于师生间良好的对话。因此, 在班主任层面, 我们转换角色, 从改变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入手, 进行多角度培训。评选优秀班主任让其在全校交流心得,观看外校名师视频, 请市教研中心专家、心理健康教研员来校讲座。督促各位老师照镜子, 作比较, 找位置。开展网上博客、名师论坛、同读一本书等活动, 激励先进, 引领潮流。

多种方式, 让调查更具情感

给尊敬的老师写一封信、开通师生信息交流通道, 让调查更具情感。倡导学生多找班主任的优点, 强调学生要恭敬委婉地向班主任表达个人的看法。

问卷完全以一名班主任征求学生意见的口吻展开, 呈现给学生的问卷没有了打分、评价这样硬邦邦的字眼, 既尊重了老师, 又达到了倾听学生心声的目的。尤其在调查结果中,班主任看到了学生反馈来的许多优点, 找到了自信和幸福。

由于我们改进了方式和方法, 科学设计了调查内容, 进一步放大了班主任的美好形象, 老师和学生都从中受到了极好的教育, 达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作者为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八中学教师)

 

44%,我该怎么办

在上学期的学生意见反馈中, 我班学生对我作为班主任的满意度仅为44%。说实话, 看到这个结果, 我确实很难过,自己辛辛苦苦地付出, 结果得来的却是这样一个回报。而我的另一个教学班对我的满意度为90%。

为什么两个班差别这么大? 难道是因为我当班主任, 对他们太严厉, 笑容太少? 我自认平时对工作尽心尽责, 认真完成学校的任务, 关心每一个学生,从来没出过什么错误。我大致了解了一下, 我们班学生对科任老师的满意度似乎也不大高,最高的是地理老师有80%多, 其他科都是30% 到50%的满意度, 像数学、物理老师等, 都是30%多。

不知道是因为我没引导好学生, 还是班级有什么别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对每科老师的满意度都不高? 我甚至怀疑, 我当班主任是不是很失败?

44%的满意度让我很难过。明天我该如何面对我的学生,又让我如何能自信地走上讲台, 上好我以后的课?

(风中)

100%,真是这样吗

我们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前后都要进行一次学生对班主任的秘密评价活动。学生根据学校下发的评价表并结合自己对班主任的观察和思考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经统计分析后,学校在班主任大会上按照满意率百分比以从高到低的顺序公开宣读。这学期, 当我听到我也是少数满意率为100%的班主任时,除了感动, 更多的是质疑。

如何让学生最真实有效地评价班主任呢? 学生因为情感单纯, 知识、阅历和能力都相当有限, 如果让他们很抽象地去评价班主任或根据班主任评价表机械地打分,最后的结果难免走向极端: 一个班主任在不同学生的眼中, 得到的评价反差太大, 一个班主任在不同的班上的评价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大家公认的优秀或不合格的班主任可在学生的评价中却相反。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这种评价方式的严重缺陷。

其实, 学校不需要为学生制定一个所谓的班主任评价表, 只要发给学生一张白纸, 从班主任的教育教学优点、缺点、班主任让我佩服和尊重的地方、班主任让我不喜欢的地方4个方面让学生列举详细事例, 就可形成一个学生版的班主任评价标准。同时, 也避免了评价表对学生在选择上造成一种干扰或导向。

(段云)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