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自汗、盗汗、手足出汗治疗口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54:08

自汗、盗汗、手足出汗治疗口诀

          自汗、盗汗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顾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原因。此病不受外界环境、体力活动和心理情绪的任何影响,超乎寻常的出汗,也称为“汗出异常”。“自汗”表现为不动就出汗,动则更出汗。“盗汗”表现为睡觉时出汗醒则汗止,二者在生活中会常见到。
         “自汗”多属于气虚不固,患者极易出现“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等症状”。自汗用药:生脉饮口服液,补中益气丸。“盗汗”属于阴虚内热,会出现“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等症状。盗汗用药: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木耳、菠菜、白菜等。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自汗与盗汗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它可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结核病、风湿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等,所以在治疗汗证的同时,更要注意它的原发病灶。


具体口诀如下:
盗汗自汗寻肾经,太溪复溜常按灵,
手心脚心爱出汗;温溜刮痧病渐轻,(大肠经)
心经痛点要常按;手足出汗此经行,
阴郄后溪相配合;治愈汗症能祛病。


一、盗汗自汗寻肾经,太溪复溜常按灵

  肾是先天之本,属水。“自汗”主要见于气虚证,偏见于阴虚症,如气虚感冒症、气虚发热症、“心气”虚症、“脾气”虚症、“肺气”虚症、“肾气”虚症等症候。

“肾主骨”,肾气足就能滋养骨髓,骨髓强健了筋骨就好,筋骨好了又能养肝(水生木);肝养好了心脏供血便会充足了(木生火),脾胃自然也就得到了调理(火生土)。“脾为后天之本”,脾气顺则肺气顺(土生金);肺气顺反过来又能使肾气得到增强(金生水)。这就是五行的相生之道,所以,治疗自汗和盗汗必先从肾经取之(见图1)。

    有的人要问了,肾经上的穴位这么多取哪个呢?这个还是我们在以文章节中反复提到的两个穴位“太溪”与“复溜”。

    肾经的“俞”穴和“原穴”都是“太溪”穴(在脚内踝骨后面,跟骨上面的凹陷处),属土。“太者,可大可小无限也;溪者,山涧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统领山涧大小之流水的意思。水在人体之中是血液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于是调动了静脉中的血液(小溪之水),新鲜的血液就会冲开体内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环。

   “复溜”穴(跟腱的前方,内踝骨上两横指多一点,或太溪穴直上2寸的地方),属金。“复者,重复也;溜,回流也”是指让停留和於堵在身体里的有害物质被血液冲洗后排出,新鲜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此穴能滋阴补肾、利水消肿,对治疗“水肿”之症有特效。它和膀胱经配合能使尿路通畅,排毒迅捷,如肾炎、肾囊肿、肠鸣,肠炎,水肿,腹胀,腿肿,盗汗,自汗,无汗,小腿酸胀,手足指端麻木,大小便无力等症状都是它的治疗范围。另外,在后背的两个“肾俞”穴再各拔一个罐也是补肾的好方法。

二、手心脚心爱出汗;温溜刮痧病渐轻

   “温溜”穴(屈肘,掌心向内,在掌背面腕横纹上5寸贴近桡骨处。注:4横指为3寸.见图2)是大肠经的穴位,“温者,温热也;溜者,悄悄走失,或慢慢滞留也。”顾名思义,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较少,原来的余热会缓缓地散热蒸发,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不被察觉。大家都知道血是热的,但是当它运行到四肢时就会慢慢变温,如果您让它再悄悄的把温度散去,冷血便会滞留于此。你想想血流到手脚末端时是不是也是凉的了,所以,经常按摩刺激它并在大肠经寻经刮痧(自上而下)会调动体内的阳气,这时您会感到浑身发热,温热的血液便会迅速通过手臂,把停滞的寒气带走,手凉和手心爱出汗的现象自然就好了。

    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郄穴”。“郄穴” 大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五脏)郄穴多治血证,如咯血时,多选用孔最(肺经郄穴)。阳经(六腑)郄穴多治急性病痛,如脸上突然起痘痘可按温溜穴(大肠经郄穴);胃痛时多选梁丘穴(胃经郄穴)等,这个在前面我去年写的《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的介绍》中有详细介绍。


 

三、心经痛点要常按;手足出汗此经行,
              阴郄后溪相配合;治愈汗症能祛病。

      心经是治疗盗汗、自汗的主要经络。

    《黄帝内经》上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心情平和,一切才能趋于安定;否则在心思混乱的情况下,便会使五脏和外形受到损伤,精神就会萎靡不振。

     心经不但可以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癫痫、错乱、抑郁等),还能治疗心脏原发性的病症。

“阴郄穴”(屈肘翻掌,面对掌心,腕横纹上0.5寸和小指延长线交会后,紧贴尺骨的凹陷处。见图3)中医上说:“阴郄多治血,阳郄多治疼”。指的是阴经(五脏)的郄穴多用来治疗血分的疾病,而阳经(六腑)的郄穴则多用来治疗疼痛性疾病。所以阴郄穴有着补阴养血的作用。用“阴郄穴”与“太溪”、“肾俞”、“涌泉”、“关元” (脐下3寸)等穴配合,可以滋补“阴液”,清热除烦。

    前面说过“郄穴”是专治急性病发作的,“阴郄穴”是心经的“郄穴”,专门治疗“盗汗”。中医上管“盗汗”叫“骨蒸”,就像骨头放在蒸笼里蒸过一样,里面总是很热的感觉。有的患者睡觉时出了很多汗,醒了汗就没了,这就是“阴液”被盗走了,每天在中午11:00到13:00之间在心经上刮刮痧;多揉揉“阴郄穴”,盗汗现象就会慢慢的改善了。

   “后溪穴”(握拳,在小指末关节和手掌感情线交点的凹陷处。见图3),属木。这个穴位大家一定要重视,它也是人体八脉交会穴之一(督脉之会),是小肠经的“俞”穴“一穴顶百穴”;主治范围也很广泛,如腰扭伤、脊椎痛、坐骨神经痛、盗汗、自汗、落枕、癫痫、睡觉抽筋、肩膀疼痛、脖子疼痛等症状都是它的主治范围,而且对治疗“耳聋”和“耳鸣”还有特效。因此,对于此穴朋友们要好好运用,当你用上它时你才会发现它是如此的神奇。

   大家可能又要问了,为什么又出现了小肠经的穴位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灵柩经·经脉篇》中说:“小肠经主液所生病。”这个液包括很多,如:唾液、尿液、精液、汗液、月经、白带、乳汁、胃液、胰腺、前列腺、骨膜分泌液等等,所以,凡是与液有关的疾病均可从小肠经下手解决,这个在上一篇文章中也介绍过了。

因此,大家一定要把“后溪穴”和“阴郄穴”做好,每星期在心经和小肠经上刮刮痧或拔拔罐,每天按摩这两条经络上的痛点,另外,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5-10分钟,别说盗汗和自汗,就是别的很多病也自然而解了。

 

手足汗症

 

    手足汗症,即手足之多汗症,它是局部汗的一种,即指手足部出汗而其他部分无汗,其证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但是手足汗出作为主症之一最早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述热病中的阳明腑证,肠中燥屎内结,而致手足橄然汗出,常于便解,热退后,汗出即能自止。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手足汗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进行了探讨,现论述如下。

病因病机
       一、阳明热盛,
手足汗出汉张仲景《伤寒论》208条“手足橄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20条“但发潮热,手足黎浆汗出,大便难谙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可见,手足出汗是燥屎内结的主要指征,是阳明腑证的主症之一。至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手足汗第九》认为:“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阳经邪热,传并阳明,则手足为之汗出。”明孙一奎《赤水玄珠 手足汗》亦曰:“肠胃中有实热者,仲景承气症,谓手足戳橄然汗出,乃肠胃热甚而旁达四肢。”可见,阳明热盛,津液受伤,未能遍身汗出,仅能从阳明所主的四肢旁达,故见手足汗出。

 二、脾胃湿蒸,旁达四肢盖脾胃主肌肉四肢,其病理变化常在手足反应出有关症状,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四末则为手足汗出,故历代大多数医家认为手足汗出多与脾胃有关,如明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 手足汗》曰:“手足汗乃脾胃湿热内郁所致,脾胃主四肢。”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说:“脚汗为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淫也。”清 张璐在《张氏医通 汗》中曰:“手足汗,脾胃湿热,傍达于四肢,则手足多汗。”《医方类聚 手足汗》认为:“手足汗者,热聚于胃,而津液之旁达也。”清,何梦瑶《医偏》也曰:“手足汗,别处无汗,脾胃之热达于四肢也。脾胃主肌肉,四肢,热达于肌肉则体汗,若达于四肢则手足汗耳。”所以,手足汗出缘于脾胃湿热蕴蒸,迫津为汗,旁达四肢所致。
 
        三、心肾阴虚,迫津外泄心主血,肾藏精,劳神过度,亡血失精,致血虚精亏,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心液被抗不能自藏,外泄作汗《医宗必读》“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医偏 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可见,心肾阴虚,而阳偏亢,迫津外泄,达于四末,可致手足心汗。

四、脾胃虚寒,失于固摄手足汗,临床也有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而出汗者。如《伤寒论》191条:“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戳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此时中阳不足,胃中虚冷,阳气不固,失于固摄,故手足汗出。《吴中医集 汗》曰:“又有手足汗,属脾胃虚寒,不能运行津液,乃乘虚阳外越而溢,如阴盛而淫雨滂沱也,其汗必冷,与实热之汗不同。”可见,脾胃虚弱,阴寒内盛,肠道寒凝冷结,而中气困滞,无力收摄,亦可形成冷汗外溢手足。
 
        由此可见,汗乃心之液,出于皮肤之津液也。手足汗者,别处无汗,乃阳明热盛,或脾胃湿热,或心肾阴虚,或脾胃虚寒而出汗。所以手足汗症主要责之于脾胃,同时亦与其他脏腑有关。

诊治
        临床上,手足汗出多而大便难者,属阳明热盛;手足汗出多而粘者,属脾胃湿热;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烦热者属心肾阴虚;手足汗而手足不温者,属脾胃虚寒。

 

治疗
          阳明热盛,燥结内结,宜苦寒攻下,如《医方类聚 手足汗》曰:“阳明病,手足汗出,谵语,大便难,此热证也,与承气汤下之。”又如《东医宝鉴 手足汗》认为:“手足者,津液自胃府傍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证也,宜大柴胡汤下之。”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 诸汗源流》亦曰:“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达于外,则手足自汗。有热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阳明病也,必当下,宜大柴胡汤。”清 林佩琴在《类证治裁 汗症》也指出:“胃腑热蒸,手足自汗,亦阳明病,当下,大柴胡汤。”


         手足汗,脾胃湿热者,宜清利湿热,如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清脾者,治手足出汗,白术,苍术,茯苓,半夏,黄连各一钱,滑石,柴胡,升麻,甘草,羌活各五分,水二盏,加灯心煎八分,空心服。”祝建权认为脾主四肢,临床上手足汗属脾胃湿热者多见,治疗当以化湿清热,以蕾朴夏菩汤加减(蕾香,制半夏,茯苓等,光杏仁,生薏仁,川朴,泽泻,苍术,白蔻仁,通草)而获效。赵务俭认为手足汗出者于夏之际而发,因湿气主令,内外相搏,脾不运湿,故用三仁汤加味(杏仁,竹叶,葱仁,半夏,薏仁,川朴,通草,甘澜水,丹参,牛膝)口服治疗以清利湿热,理血通经,效果满意。

 

手足汗,心肾阴虚者,宜滋阴清热,麦味地黄汤主之。夏建忠认为手足心汗多大多属阴虚阳亢之症,宜养阴清热,护液止汗,自拟护液止汗汤(生地黄,山萸肉,麦冬,知母,地骨皮,龙骨,牡蛎,五味子,酸枣仁,白芍,桑叶)治疗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阴虚,心肾之阳偏亢,迫汗外出者,治宜滋心肾调营卫,固表止汗,针刺补复溜,阴郄,泻合谷,以复溜属肾,阴郄属心,能补心肾之阴而潜阳寓阴,故汗出得解也。
 
        手足汗,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者,宜温补中阳,治宜理中汤加乌梅。刘明武认为手足汗出属胃中虚冷,阳气不固者,非理中,真武不能取效。张登部认为手足多汗症属心肾阳虚,卫气失于固摄,手足汗出者,治宜补心肾,固卫止汗,针刺补复溜,气海,以补心肾之阳,助卫外之气,方有固卫止汗之功。刘金英等认为顽固性手足自汗症属阳虚,治宜补气固卫,佐敛阴调营,生脉散加味(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牡丹,附子,获神,白芍,熟地,桂枝,远志,柏子仁)治疗,效果良好。


           清 王燕昌《王氏医存 即汗处知其虚处》曰:“五脏皆有汗,不独心也。汗皆为虚。心虚则头汗,肝虚则脊汗,肾虚则囊汗,肺虚则胸汗,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 诸汗源流》曰:“有手足汗,用凉药补药俱不效者,此阴阳不和,经络不调也,宜八物汤加半夏,获等为君,川乌,白附子为佐使,即止。阴阳不和,经络不调,若病久不愈者,多有气血俱伤之表现,治宜十全大补汤去芍加五味子。”故清 张璐在《张氏医通 汗》中曰:“手足汗,……热者,二陈汤加川连,白芍;冷者,理中汤加乌梅;弱者,十全大补去夸加五味子。“另外,现代文献中还记载杨金鸽用化湿利水法治疗顽固性手足自汗6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还有,古文献中还提到外治法治疗手足汗症,如明 王肯堂《证治准绳 汗总论》曰:“治脚汗,白矾,干葛各等分为末,每半两,水三碗,三五日自然无汗。”明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牡砺散,治脚汗,除秽气。牡蛎,白矾,密陀僧,黄丹,……干掺脚指缝中,即收。”而洗手汗用黄蔑,葛根各一两,荆芥,防风各三钱,煎成先熏后洗,三次即效。

 

小结
         手足汗症,临床并不少见,有手汗多,足汗多,或手足汗均多者。现代医学认为手足汗症是汗腺疾病中多汗症之掌心多汗,此病目前较为常见,按其发生机制分为神经性和非神经性的,掌心多汗可用浅层X线治疗,电离子透人疗法对掌心多汗尤其掌部效果很好。其中手汗症的病人普遍存在。大多数手汗症病人自幼儿时期即出现症状,到青春期逐渐加剧。手汗症的西医学治疗长期以来一直是一棘手的问题,虽有许多治疗方法,但是常常无效,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切除)疗效确切,然而,代偿性多汗是手汗症病人交感神经切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根据历代中医学家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学在这方面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也存在一种手足汗出,为生理现象,暑天常见,不必治疗,等气候干燥,汗液也会自然减少。又如清 王燕昌《王氏医存 即汗处知其虚处》所曰:“幼壮之人,手足汗多者,因肝盛力强,木常疏达,脾土而然,非病也。”尽管存在手足汗出的生理现象,但对于手足汗症的病因病机及诊治仍不容忽视,避免迁延日久而变换他证,造成治疗上的麻烦。所以系统地整理有关手足汗症的中医文献,并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发掘整理手足汗症的相关理论,是十分值得的。

 

盗汗-----药茶

 

盗汗

盗汗是指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汗止,汗收后感觉烦热的一种病症。盗汗与自汗都为汗出异常现象,属于中医学“汗证”的范围。

中医学认为,汗出异常与阳气蒸腾津液及卫阳司汗孔开合的功能失常有关。邪热入侵,阳气偏亢或阴虚内热,追津外泄;或卫阳不固,气虚不敛液,均可导致病理性的汗出过多。反之,邪气外袭,卫阳被阻遏,或卫阳虚弱,汗孔开合失司而闭合;或阳气虚弱,蒸津无力,均可使津液不得外泄而发生病理性的汗闭。

盗汗多因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故中医治疗本症以养阴清热为主。

1.         白术叶茶

【配料组成】★白术叶适量。

【用法用量】揉碎为粗末,每次3—5克,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适用于气虚卫外不固。

【资料来源】《普济方》。

2.         浮麦麻根茶

【配料组成】★浮小麦30克,麻黄根6克。

【用法用量】制粗末,水煎代茶饮。

【功能主治】补虚养心,敛汗止汗。治盗汗。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3.         葡萄茶

【配料组成】★葡萄适量。

【用法用量】水煎代茶饮。

【功能主治】强健筋骨,补益气血。治气血亏虚,心悸盗汗。

【资料来源】《患者保健食谱》。

4.         桑叶茶

【配料组成】★桑叶适量。

【用法用量】搓碎,每次15克,沸水冲茶饮。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治盗汗。久服亦能令人聪明。

【资料来源】《上海常用中草药》。

5.         红枣茶(二)

【配料组成】★红枣100克,红糖适量。

【用法用量】水煎代茶饮。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治盗汗,治体虚。

【资料来源】《患者保健食谱》。

6.         小麦红枣茶

【配料组成】★浮小麦30克,红枣20枚。

【制法用法】将浮小麦捣碎,红枣去核,一同放入沙锅中,水煎,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益阴除烦,敛汗。,用治盗汗。

7.    红枣乌梅茶

【配料组成】★红枣15枚,乌梅10枚。

【制法用法】将上2味加水煎汤,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益气敛阴,止汗。用治盗汗。

8.         茱萸小麦茶

【配料组成】★山莱萸15克,浮小麦(捣碎)30克,淮山药30克,丹皮6克。

【制法用法】将上4味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除烦。用治盗汗。

9.         小麦稻根茶

【配料组成】★浮小麦(捣碎)20克,糯稻根15克,大枣10枚。

【制法用法】将上3味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能主治】益气养心,除烦止汗。用治盗汗。

10.     小麦茯苓麦冬茶

【配料组成】★浮小麦(捣碎)30克,茯苓15克,麦冬12克。

【制法用法】将上3味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敛阴除烦。用治盗汗。

11.     加昧乌梅茶

【配料组成】★乌梅10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捣碎)20克。

【制法用法】将上3味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能主治】益气敛阴,清热除烦。用治盗汗。

12.     三地茶

【配料组成】★生地30克,熟地30克,地骨皮9克。

【制法用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用治盗汗。

13.     麦冬地黄茶

【配料组成】★生地黄、麦冬各30克。

【制法用法】将上2味共制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用治盗汗。

14.     西洋参茶

【配料组成】★西洋参6克。

【制法用法】将西洋参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清肺养阴,益胃生津。用治盗汗。

15.     柏子仁茶

【配料组成】★柏子仁10一15克。

【制法用法】将柏子仁捣烂,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治心血不足之盗汗、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

16.     糯稻根茶

【配料组成】★糯稻根、红枣各50克。

【用法用量】煎水代茶饮,连服4~5天。

【功能主治】敛阴止汗。产后自汗盗汗。

【资料来源】民间验方。

 

自汗-----药茶

 

       自汗是指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病症,还可伴见出汗后怕冷,精神疲乏等症状。本症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及风湿热等)的过程中,因此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参照本篇辨证施治。

中医学认为,自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所致,并根据发病机理,分为三种类型。

1。营卫不和:自汗出,微恶风寒,头痛身微热,时伴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缓。治宜调和营卫。

2.邪热内郁:身热汗出,面赤烘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或伴肢节烦痛,大便干结,小便色赤,舌红苔黄,脉洪大。

治宜泻热解郁。

3.肺气不足:虚喘于咳,动则加重,汗出畏寒,面色白光白,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宜补脾益肺。

由于自汗多为阳虚卫气不固所致,故本篇着重介绍益气固表的治疗方法。

1.         五味枸杞茶

【配料组成】★五味子、枸杞子各5克。

【用法用量】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能主治】敛肺滋肾、收汗涩精。用于自汗症。

【资料来源】《本草纲目》。

2.         黄芪白术茶

【配料组成】★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五味子10克。

【制法用法】将上4味共制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固表敛汗。用治自汗。

3.         党参茶

【配料组成】★党参5克。

【制法用法】将党参制为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2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用治自汗。

4.         党参北芪茶

【配料组成】★党参、北芪各15克,白术、浮小麦(捣碎)各10克,五味子6克。

【制法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止汗。用治自汗。

5.         人参止汗茶

【配料组成】★人参6—10克,黄芪20克,浮小麦30克,煅牡蛎20克(先煎),五味子9克。

【制法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l剂,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止汗。用治自汗。

6.         白芍桂枝茶

【配料组成】★白芍15克,桂枝6克,灸甘草6克,生黄芪18克,生牡蛎20克(先煎)。

【制法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敛阴止汗。用治自汗。

7.         太子参茶

【配料组成】★太子参3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黄芪15克。

【制法用法】将上4味共制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l剂。

【功能主治】补气敛阴,止汗。用治自汗。

8.         白芍乌梅茶

【配料组成】★白芍15克,乌梅12克,炒酸枣仁12克。

【制法用法】将上3味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l剂,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收敛止汗。用治自汗。

9.         止汗茶

【配料组成】★浮小麦30克,麻黄根9克。

【制法用法】将上2味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用治自汗。

 


眩晕-----药茶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合称。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站立不稳。目眩与头晕常同时并存,故合称眩晕。美尼尔氏病、高血压、严重贫血者、脑震荡、神经衰弱、动脉硬化、药物中毒、心律失常等,均可引发眩晕。本症患者轻者眩晕转眼即消失,重症者自觉眼前景物旋转不定,以致站立不稳,伴见耳鸣、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出冷汗、手抖面白等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体胖、体弱及老年人较易发作。

中医学将眩晕分为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病因加以辨证施治。

1.肝火上炎:头痛眩晕,面赤目红,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热,养阴平逆。

2.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烦躁失眠,腰酸腿软,四肢麻木,舌质暗红,脉象弦细。治宜滋补肝。肾,潜阳息风。

3.痰湿中阻:头胀痛沉重,目眩,恶心呕吐,胸膈满闷,舌苔白腻,脉滑。治宜燥湿化痰,健脾升清。

4.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语气低微,面白食少,唇甲色淡,失血乏力,舌淡,脉虚涩无力。治宜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1.         双决明茶

【配料组成】★石决明25克,草决明10克,白菊花15克,冰糖20克。

【制法用法】将石决明用文火炒出香味,然后将3味药一同放入沙锅内,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平肝潜阳。用治肝火上炎型眩晕。

2.         二子茶

【配料组成】★枸杞子15克,茺蔚予10克。

【制法用法】将上2味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清肝泻热,养阴平逆。用治肝火上炎型眩晕。

3.         桑杞茶

【配料组成】★桑葚子50克,枸杞子20克。

【制法用法】将上2味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肝益肾。用治阴虚阳亢型眩晕。

4.         甘菊归杞茶

【配料组成】★甘菊花、构杞子各20克,生地黄10克,当归5克。

【制法用法】将上药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潜阳息风。用治阴虚阳亢型眩晕。

5.         半夏天麻茶

【配料组成】★半夏、天麻各1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陈皮3克。甘草4克。

【制法用法】将上药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健脾化湿,宣肺化痰。用治痰湿中阻型眩晕。

6.         芝麻首乌杞菊茶

【配料组成】★黑芝麻、首乌、枸杞各25克,杭菊花15克。

【制法用法】将黑芝麻用文火炒熟,然后将另3味共制粗末,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潜阳息风。用治阴虚阳亢型眩晕。

7.         归芪茶

【配料组成】★当归6克,黄芪30克。

【制法用法】将上2味共制粗末,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15—2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用治气血亏虚型眩晕。

8.         党参大枣茶

【配料组成】★党参20克,大枣10枚,陈皮3克。

【制法用法】将大枣洗净,去核,与党参、陈皮一同水煎2次,取汁混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用治气血亏虚型眩晕。

9.         归地白芍茶

【配料组成】★当归12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鸡血藤15克。

【制法用法】将上药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养心安神。用治血虚所致的头晕眼花、心慌心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

10.     首乌枸杞杜仲茶

【配料组成】★何首乌、枸杞子各12克,杜仲10克。

【制法用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用治阴虚阳亢型眩晕。

11.     桑菊枸杞茶

【配料组成】★桑叶、菊花、枸杞子各10克,决明子6克。

【制法用法】将上药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平肝定眩。用治眩晕。

12.     山楂梅菊茶

【配料组成】★山楂、乌梅、白菊花各15克,白糖30克。

【制法用法】将前3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糖,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生津止渴。用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


 

中医望闻问切之“辨汗”识病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所以,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偏瘫脊柱外伤、肿瘤、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出汗时间分:

  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另一种是晚上出汗。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一为头汗过多,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为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为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身。

按气味辨别:

  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如果汗味腥臭,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属肝热,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或用中药菊花、茵陈等泡水饮用;若腥臭明显,应找大夫诊治。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除上述情况,还有一些出汗表现,如汗液颜色的改变,有黄汗、红汗、黑汗等,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

  总之,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严重表现,应及时就诊。


出汗预示着什么疾病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人能不能出汗,却预示着病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

  人的身体分布着300万左右的汗腺。汗腺是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细管状结构。汗腺一端为分泌部,有分泌汗液的作用;另一端为排泄部,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称为汗孔。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人能不能出汗,却预示着病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

  出汗可以将体内和体表的一些污物排出体外,给身体做一次大扫除。由于体温升高,可以将体内的一些细菌杀死,然而又正是由于汗液的适当分泌,使得体温可以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出汗,可使控制汗腺的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使之更敏感,更好地控制人体温度。

  出汗多少可以诊断疾病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品,出汗的多少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我国传统医书《内经》也列出许多用“出汗”诊断疾病的例子。

  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肝臌胀(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

  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体质虚弱的人,睡眠时容易盗汗;而在高烧出汗后,常常会导致体温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状。

  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可以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也有出汗异常增多等现象。但患者同时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通过血糖检查和尿糖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甲亢,怕热多汗是这一疾病的特征之一,而且还表现为精神紧张、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难以入睡等症状。另外,患了甲亢,食欲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时胃肠功能增强,多数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同时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症状。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阵发性,有时也可以持续性出汗,但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变白可同时发生,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四肢发凉等。但本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头痛症状。

  该出汗时就出汗

  需要注意的是,人该出汗时就出汗。按照我国古代名医张子和的学术见解:内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汗腺不畅就丧失了一条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线。而出汗过多,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减少,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据专家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钙1毫克当量,在平时每天由汗液中丢失钙仅15毫克并不十分重要,但在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员,每小时汗液中丢失钙在100毫克以上,这个量几乎占总钙排量的30%,很容易导致低钙血症,表现为病人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长期钙缺乏会导致成人患软骨病,易骨折,以及经常腰背和腿部疼痛。因此,为了防止出汗后低血钙,应该多吃含钙的牛奶、乳制品、鱼类、海产品及绿叶蔬菜等食物。在出汗多的情况下,不要光喝白开水,还要在饮水中加适量的盐,或多吃稍带成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