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发货币所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04:47
滥发货币所不能承受之重 韩和元 刊发时间:2010-11-10 11:08:24   [字体: ]   

美联储再次通过量化宽松再次,向市场释放大量的流动性。货币超发再次成为人们为之关注的焦点。

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首先来谈谈货币的问题。我们知道货币它本身既不能吃也不能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被消耗掉。作为货币的商品,它的功能仅仅在于交换,以方便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使成本核算得以进行。一旦货币在市场里被建立后,就没有任何需要去增加它的数量了,因为这对实现货币的社会功能没有任何用处。

我们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可以知道,商品产量增加的一个共同后果是它的价格一定会被降低。除了货币,对其他商品来说,产量的增加有益于社会,因为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被满足,生活标准得到了提高。如果钢铁和粮食的数量非常多,价格也比以前更便宜,那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好处。但是增加货币数量并不能缓解消费品或资本商品的自然稀缺;它的唯一作用只是使得各种货币更为便宜,也就是说,货币的供给增加所能够得到的仅仅只能够是,降低了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因此我们就有了货币理论中一个颠破不灭的真理:一旦某种商品由于供给充分能够被市场接受为货币使用,就没必要继续增加货币的数量了。社会中任何数目的货币数量都是“最适的”。一旦货币被建立,增加它的数量并不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

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由于人性的弱点,所有人都很享受拥有更多钱的感觉,所以通货膨胀的过程不仅尤其可憎,而且更带有毁灭性,尽管人们通常会抱怨由通涨带来的后果,即不断上涨的物价。但由于从钱变多了到物价上涨当中有一个时间上的延迟效应,也由于大众对货币学说缺乏了解——毕竟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够了解货币的流通过程,理解银行的运作方式——因此人们太容易去责备由于钱变多了而不断上涨的物价,责备那些不得不抬高物价的资本家、责备那些所谓的投机倒把分子和不负责任的消费者,或者任何可以诋毁的社会组织。很明显,谴责其他人该为上涨的物价负责,把责任推卸到任何其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身上,这当然符合滥发货币的人的利益,他们也乐于这样做,把公众的注意力从他们身上转移开。人们太容易受到愚弄,把责任归咎于那些他们看得见的人身上,而不是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滥发货币者。

事实上,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到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有货币数量理论家们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流动性工具,货币数量的增加仅仅影响到物价层面,或者说影响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但事实是,如同理查德·坎蒂隆及奥地利学派的学者所认识到的,除了上述总量效应外,货币数量的增加更会造成财富的重新分配。

由于滥发货币的人和那些较早得到新钱的人有着他们特殊的消费习惯,他们的消费方式会和那些被他们变相征了税的较晚或根本得不到新钱的人很不一样,由此造成的连锁反应是——

A、改变了不同商品间的相对价格;

B、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

C、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种类和数量。

此外,通货膨胀对整个社会在财富分配、消费方式、相对物价和投资方向上的改变将会是永久的。

正是基于此,于奥地利经济学派看来,滥发货币它不仅会简单的抬高物价,它还会造成其他更严重的后果,它会让经济永久偏离自由市场模式的轨道——要知道在自由市场里,是消费者和财产拥有者决定商品的价格,而不是滥发货币者——这个不法分子——因为它跟假币的制造者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由此,我们不应该忽视滥发(另一种形式的伪造)货币的重要影响。除了扰乱经济和造成这些不幸后果,滥发(另一种形式的伪造)货币还严重侵犯了自由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道德基础:私有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