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小麦在云南试种成功 亩产可达900公斤 帮看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6:57:06
太空小麦在云南试种成功 亩产可达900公斤
2008-06-12 来源:中国网
核心提示:云南沾益县龙源生态园去年种植了3000粒小麦太空种,现在已经变成24公斤小麦。生态园负责人表示,太空小麦生长期快、麦秆粗、抽穗多,亩产量可达900公斤,而普通小麦的亩产量一般是三、四百公斤。
中国网6月12日报道 去年8月18日,中国宇航协会理事、云南省航天局高级工程师张继成先生,向我省唯一的太空育种培育基地——沾益县龙源生态园,捐赠了3000粒小麦太空育种。现在九个月过去了,这些太空小麦的情况怎样呢?6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了沾益县龙源生态园。
亩产可达900公斤
“当初的3000粒小麦太空种,现在已经变成24公斤了。”龙源生态园负责人丁光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丁光华说,通过和传统种植的小麦比较得出,太空小麦生命表征比一般小麦要提前13到18天,“没有特殊的管理,底肥也没施,它的生长期让我们发现其品种的优越性,它的繁殖力非常强。”太空小麦的麦秆粗、抽穗多,在抗风、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这些都证明了太空小麦是优良品种。另外,太空小麦的亩产量可达900公斤,而普通小麦的亩产量一般是三、四百公斤。同时,太空小麦的淀粉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维生素含量都比一般的小麦高一些。
“现在,我这里除了太空小麦外,还同时种植着太空番茄、跳舞草和菊梗。”丁光华的女儿丁美桃告诉记者,太空番茄长得像灯笼,营养价值比普通的番茄高出10多倍。
严格选育太空种子
太空小麦,太空育种,这些名词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也许还很陌生,什么是太空育种呢?
据了解,太空育种是利用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重粒子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种子的基因产生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生产出地面育种所达不到的新品种。
但并不是所有的种子经过太空搭载后,返回地面进行种植就是太空作物。种子经过空间搭载并返回到地面后,必须由专业的育种人员,经历至少3到5年的选育过程,进行筛选淘汰稳定化试验,从中筛选出一些育种专家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品系,进一步稳定化以后,再经过至少2到3年的品种多点试验后,报经国家或省、部级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认定,才能作为一个新品种在适种区域进行推广应用。
太空育种食物可放心食用
太空育种优点这么多,食用太空育种的食物是否安全呢?
据悉,目前的食品从植物来讲,大概有三种可供选择,第一种叫做杂交,产量高,没有危害,是绿色食品,可以放心食用;第二种是转基因,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人们可以根据提示有选择的食用;第三种就是太空育种了,是安全的绿色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在我省推广尚需时日
一连串的科学数据证明太空育种跟一般的种子相比,产量高,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丰富,那么如何让太空育种在云南得以推广?
据了解,自1999年开始,云南就开始对太空育种进行研究,在这方面云南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有关专家预测,太空育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云南太空育种主要涉及到蔬菜、经济作物、药类等几个方面。
从1999年到2007年,云南共进行了8次搭载,这里面有神舟飞船,有返回式卫星等,一共搭载的重量是750.484克,还不足一公斤,种子数量很少,每次每个品种只能带几克,拿回来进行培育后,种子数量也不能马上满足大规模种植需要,云南太空育种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也未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离产业化发展还有很大距离。
“太空育种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这种小麦在沾益大规模推广的话,我想对于农民的收入来说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丁光华和他的女儿丁美桃表示,他们很看好太空育种的未来。(生活新报) (本文来源:中国网 作者:浦仕翰)
·云南一公路未正式开通 已有21人被撞身亡 ·东航云南公司航班1架返航3架延误 百人拒
·东航返航事件暗藏博弈玄机 云南开始筹建 ·云南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加付50%赔偿金
·云南司机不满被罚交警队引爆炸药 一死一 ·云南发生聚众抗法事件 民警被迫开枪致一
·导游在云南丽江砍伤20人续:终审获刑15 ·东航云南两航线下月4日起停飞 其余航班
·太空垃圾环绕地球 多是人为制造(组图) ·云南数十民工公路上拦车讨薪 交通瘫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