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目录[隐藏],共和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52:34

召公谏厉王弭谤

目录[隐藏]

原文
译文
字词解释
注释
补充注释
作者、作品
背景分析
助读材料


[编辑本段]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编辑本段]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老百姓都指责他的暴政。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这样的暴政了!”厉王发怒了,找来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指责朝政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厉王就按照报告把那些指责他的人杀掉了。老百姓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遇见,也只是以眼神示意。
  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姓内心考虑的事能说出来,在考虑成熟之后自然就表现在言谈中,怎么能加以堵塞呢?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还有多少人会关心政事呢?”
  周厉王不听。从此以后,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过了三年,老百姓就把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2),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3),道路以目(4)。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6),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7),为民者宣之使言(8)。故天子听政(9),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0),瞽献曲(11),史献书(12),师箴(13),瞍赋(14),曚诵(15),百工谏(16),庶人传语(17),近臣尽规(18),亲戚补察(19),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0),而后王斟酌焉(21),是以事行而不悖(2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3);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4),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5)。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6)。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27)?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8)?"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29)。
  (2)巫:古代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编辑本段]注释

  (1)谤:指责
  (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背后议论他人过失,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防水堤坝,用作动词,堵住。
  (6)壅(yōng):堵塞。
  (7)为川者:治水的人;为,治。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决,排除;导,疏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1) 瞽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音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赋:盲人吟诵讽谏之诗。
  (15)曚诵:盲人诵读讽谏文辞。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
  (24)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
  宣言:发表议论。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
  (26)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所以,用来……的方法。阜,丰富,增多。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这句是说,这能有多少帮助呢?其,代词。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 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

[编辑本段]补充注释

  1.卫巫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天命鬼神,每事必求神问卜而后决。到了周代,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统治者仍幻想用鬼神来愚弄人民。所以“巫”在当时具有特殊的作用。韦昭《国语注》说:“以巫有神灵,有谤必知之。”意思是说,巫能通神,他能觉察到谁是谤者。其实,课文中的“卫巫”,已完全变成了厉王的耳目和帮凶,是厉王用来镇压人民的工具。
  2.公卿至于列士
  周代大臣的等级分公、卿、大夫、士四等,而士又分上士、中士和下士,故称“列士”。
  3.献诗
  当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搜集的歌谣和士大夫撰写的诗篇。流传到今天的《诗经》就是从周代保留下来的这类诗篇的一部分。
  4.瞽、瞍、蒙
  他们都是盲人。这里也兼指官职。《国语·楚语上》:“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蒙不失诵,以训御之。”在先秦文献中,瞽与史,有时合称,有时又分而言之。如《国语·周语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古代乐官皆以盲人充任,据说是由于他们的听觉敏锐,善于辨别音律。但这几种盲人又略有差别。从等级上讲,“瞽”是乐官中的太师(下文“师”是少师,比“太师”级别略低,也是盲人),地位比“瞍”“蒙”高。从失明的情况讲,眼睫间有缝隙,内有眼珠而不能见物者叫“瞽”;眼中空洞无眼珠者叫“瞍”;眼中有珠,双睫也能开合,但不能见物者叫“蒙”,有人认为就是现在的青光眼。
  5.百工
  古代的“百工”有三种用法,一可指各种手工艺者,二可指百官,三可指各种乐工。这里,我们认为晋杜预的解释较为确切,即指“各种乐工”,不仅合乎情理,避免了上下文意思重复,而且可通过“乐”字与上文的盲乐官相联系,通过“工”字与下文的“庶人”相联系,在内容上与前后句密切相关。

[编辑本段]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编辑本段]背景分析

  这篇文章选自《国语》的《周语》上篇.
  《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浯》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编辑本段]助读材料

  1.关于《国语》作者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汉书·司马迁传》
  左丘明……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迄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以为《国语》。
  ──韦昭《国语解·叙》
  昔左丘明将传《春秋》,乃先采列国之史,国别为语,旋猎其英华,作《春秋传》。而先采集之语,草稿具存,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辞多枝叶,不若内传之简直俊健,甚者驳杂不类,如出他手。盖由当时列国之史,材有厚薄,学有浅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为此重复之书。何也?
  ──《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十”引
  2.关于《国语》的评价
  《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
  ──《释名·释典艺》
  《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陶望龄语
  吾读《国语》之书,盖知此编之中,一话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其辞宏深雅奥,读之味犹隽永。然则不独其书不可訾,其文辞亦未易贬也。
  ──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戴仔语
  左氏《国语》,其文深宏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柳宗元《非国语·序》
  3.《国语》介绍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史实。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扩展阅读:
1.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4789355815dc347ac0d062348fdb12ce380e564711a9e4302267508bd27c1050f35414a1b52b21615c7beb869fde119ba6f56a71d574620447d8160fd31badce4126cb239b5deaaf19e6bdf32593d9848e8e40169713537597868c4d761fdd1ffb034293b19838022963ad9c3b72fe2960589d3434b3508896251a0096f7ad4b3bc43da46706e7ad22c43505b463b36f183334a15bc17f465632&p=976dc64ad7934ea81eb8823f4d&user=baidu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国语
开放分类:
历史,文言文
更多 合作编辑者:
碧萧悦氷、X_Phile_Lee、含羞草hxc、平仁娟、夏沐儿、________元小明、chaoren2007110、极品三轮车、a2128269、风吹lb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