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的根本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29:57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马建明
2007年10月18日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急剧增长,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国际市场能源与重要原材料的价格全面大幅上涨,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的基本国情尖锐对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
据中国科学院《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报告选取一次能源、淡水、水泥、钢材和常用有色金属的消耗量来计算节约系数,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丹麦是资源绩效最好的国家,中国仅排在第54位,属于资源绩效最差的国家之列。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降低我国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节能降耗,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或者是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它们所隐含的信息却是不一样的,单位GDP的能源资源消耗指标隐含的信息是所创造的GDP合理的,而所消耗的能源资源是不合理的,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太高;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指标隐含的信息是所消耗的能源资源是合理的,而所创造的GDP是不合理的,所创造的GDP太低。我国所消耗的能源资源与我国所创造的GDP,那一个是合理的?还是两者都不合理?当前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太高,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创造的GDP太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者秦晖先生有一句关于教育体制讨论的“名言”——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这句话套用在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问题上面,同样可以成立——“我国能源、资源消耗有问题,但不是‘能源、资源消耗问题’”;更确切的说,“能源、资源消耗有问题,但不只是‘能源、资源消耗问题’”。
1. 生产要素不协调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源环境)、资本、技术和管理五项要素。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定律”,木桶的实际容量,不是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个条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个条板,那些高出最短条板的部分是无效部分。同样的道理,在经济发展中,木桶的各个条板就相当于各生产要素,木桶的实际容量就相当于经济发展的成果(GDP)。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劳动、技术这两个生产要素――木桶的这两个板条太短,而土地(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与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木桶的这两个板条太长,劳动、土地(资源环境)、资本、技术和管理各生产要素的不协调发展严重拖累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木桶的实际容量。
从经济学上讲,各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我国长期以来的低劳动力成本和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替代了对技术的投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粗放型的以高能源、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低环境保护为主,而不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换取生产效率的增长方式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本、技术和管理各生产要素的不协调发展是我国难以摆脱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的重要原因。
研究数据表明,劳动收入在我国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从1978年到1983年,劳动所得比重从42.1%上升到56.5%,之后从1983年到2005年持续下降,2005年的比重为37%,比1983年下降了19.5%个百分点。同期内资本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比重是持续大幅上升。1978年,以经营盈余和折旧资本所得及生产税净额为代表的资本收入,在GDP的比例为57.9%,2005年上升到63.3%,加上其它因素,资本收入比重实际上升了大约20个百分点。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27年之中,GDP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劳动收入工资增长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于这个幅度。据国务院近日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两亿民工的月薪集中在三百至八百元人民币之间。劳动收入工资的增长与经济发展GDP的增长呈现巨大的反差。
2006年我国主要矿产品煤炭、石油、铁、铜、铝的消费量分别为23.7亿吨、3.20亿吨、4.04亿吨(生铁)、361万吨(精炼铜)、865万吨(精炼铝),分别占世界消费量的比重为38.6%、9.0%、46.6%、21.1%和25.4%,近十多年来,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占世界消费的比重持续的急剧的增长。
一方面,我国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资本收入所占比重持续增长,能源、资源的消耗持续的急剧的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没有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我国生产要素的不协调发展主要表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
将劳动力便宜作为一种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一种可悲的发展观,这样一种发展观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这样一种发展观所代表的是资本的利益,而不是劳动的利益,将劳动力便宜作为一种发展经济的优势实际上是把劳动力当做了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这样一种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全是背道而驰,这样一种发展观最终结果是误国误民,已经走到了尽头。
2. 投资、消费、出口不协调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GDP的增长速度,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GDP年平均增长速度9.1%,而同期我国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5.4%。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国内消费一直没有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投资、消费、出口的不协调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特征就是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比例失衡。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稳定的经济增长要求这三架马车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其中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从发达大国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往往比小国更少地依赖外资外贸,而是更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来支撑经济的增长。这一点能够根据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得到证明。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美国的外贸依存度在1978年是14.0%,到20世纪80至90年代基本上维持在15%~18%的水平,2005年为21.0%;而以“贸易立国”的日本,其外贸依存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约为21%~26%,到了80年代中期则下降到20%以下,2005年为24.0%。2005年印度外贸依存度约为27.2%,巴西约为20.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呈直线上升,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7607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66.0%,远远高于其他大国包括发展中大国的水平,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相当大,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
2007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57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外贸顺差1856亿美元,预计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万亿美元,外贸顺差达到2475亿美元。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还将进一步上升,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的趋势还将继续。
国内生产的商品在国内交换,无论GDP的高低,对国人来说,财富是不损失的,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说,就是肉烂在锅里;但是,对对外贸易来说,GDP的高低却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贸顺差大幅增长,已经成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大国包括发展中大国的水平,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的背后意味着在对外贸易中巨大的财富流失。
目前我国已经成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对外贸易对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前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的矛盾与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地走上了一条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大量吸引外资、促进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道路。多年来我国一直奉行以所谓低成本“比较优势”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其突出表现在我国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政策的不平等待遇,表现在我国对内资政策和外资政策的不平等待遇,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等,这样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当前我国持续的急剧的能源资源消耗增长,对我国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太高,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创造的GDP太低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出口贸易中,我国出口产品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来自我国廉价的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来自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持续的急剧的增长、隐含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成本、来自人民币币值的低估、来自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我国外贸出口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低工资、低土地成本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缺位,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增加了环境压力。造成目前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的根本原因并非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问题,而是我国奉行多年的,以所谓低成本“比较优势”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在这样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下,“创汇思维”和“顺差追求”成为一种发展定式。历史地看,创汇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初之所以实行“创汇”战略,主要是因为我国外汇短缺,没有能力进口国家急需的技术和战略资源。因此,为了满足外汇需求,我国不遗余力地实施“创汇”战略。这些年里,给出口企业免税政策,实施出口补贴出口退税政策,实施种种优惠政策,甚至把创汇当做地方政府的政绩。实际上,这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外汇而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的实质是牺牲本国劳动者的福利、对外贸易中巨大的财富外流、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成本。在外汇短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创汇是一种迫不得已而进行的不平等的国际交换,创汇实际上是一种赔本的买卖。在这样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下,我国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面临着越来越高昂的发展成本。
不断猛增的对外贸易、不断猛增的外汇储备、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成为热点问题,过度吸收FDI,不计成本违背经济规律的招商引资,大量热钱的流入,持续的急剧的能源资源消耗增长、主要国家中最差的资源绩效、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大部分来自外部世界,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发展成本已经为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敲响了警钟,当前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所付出的代价,当前的通货膨胀同样也是这样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所付出的代价,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已经走入困境。
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之间不协调发展,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我国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困境的结果,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话我国“出口只赢得顺差,而没有赢得利润”,我国进口在人民币汇率和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双重影响下,进口的成本则大幅上升。
在这样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下,远不止于人为压低的工资价格,也远不止于土地收益、财政收益的赠送,对环境破坏的容忍,对本国市场的让渡,对本土经济的歧视等,在中国赢得世界工厂美誉的同时,中国的环境破坏、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都已经达到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就成为一种必然,我国单位GDP高能源、高资源消耗、或者说我国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太低就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说到底,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缘自失衡的经济发展结构,而失衡的经济发展结构又缘自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只不过是我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个因素罢了,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由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所引发的突出矛盾又何止只是能源、资源、环境问题,这些突出的矛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这些突出的矛盾都缘自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些突出的矛盾同样都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因素。
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发展战略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样一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段性。当前中国所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阻力,付出越来越高昂的发展成本。中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解决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解决生产要素之间协调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必须改变当前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由国外转移到国内,建立以内需主导为本、外需出口为辅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依赖出口,出口只是手段,进口才是目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根本。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不改变这样一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而仅仅从能源、资源、环境的角度去解决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孤立地看待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的能源、资源、环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