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之翻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0:08:25

老子《道德经》之翻译

老子篇章的翻译之一

     题解:此章是老子的《道德经》的开篇,文中,他提出了“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但又不得不借助“名”去解释。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论是“道”还是“名”都是歧义重重的。何谓“道,可道,非常道”?首先:一、“道”是变化发展的,它不是恒久不变的。例如,现化科学利用基因改造茄子的适应性、动物的生产规律等;二、老子的“道”是指一切存在于所有事物中的“道”(规律性)。何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事物的存在总一物多相的。例如青蛙先是卵子和精子孕育出蝌蚪(有尾巴类)、然后再生长成青蛙(无尾巴类),即使是青蛙这一事物,其相也是经常改变的。因为多名,所以多相(多维空间);因为多相所以多名(叫不出)故曰“名,可名,非常名”。接着老子说,要把握“道”要从有形态和无形态两方面去观察。为什么呢?“道”在这一章中是特指事物的规律性,而规律是不可见的,同时又是存在于事物(形态)中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形状,此物区别于它物往往是以形状来区别的,不同形状的事物又往往体现不同的规律性,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又何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因为事物的诞生便是“道”使之然和它的寄存。
1、原文: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 道:这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的哲学是活生生的,其原因皆由“道”生一切。其实在老子的文章中,“道”有不可名状之妙,也是歧义重重的。“道”作为哲学范畴的意义,相当于现在的“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事物的规则”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是基本相同的意义。
② 可道:可以言说。这里的“道”作动词用。
③ 常:与“恒”通解。
④ 无名,天地之始:道无形体,它首先产生了天地,故曰:天地之始。无名是“道”的借代词。
⑤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是天地的借代词,天地产生了,万物也随之而产生,故天地是产生万物之母。
⑥ 妙:事物演化道理的极致。
⑦ 徼:边界。这里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界限。
⑧ 玄:深黑色,意思是深远、看不透。老子常用这个概念形容“道”之深奥。
2、 译文:
“道”,如果可以言说,它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了;“名”,如果可以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了。“无名”,是天地的来处;“有名”,是演生宇宙万物的母体。所以,“道”是不显现的,要经常从无形体的角度去领悟和观察“道”的奥妙,又要从事物经常显现的形状,区别万物之间的微妙差别。显现和非显现互相存在,无和有相生却名称不同,都是奥妙啊。奥妙之奥妙的“道”,就是万物中的一切玄妙之所出的门径。
老子篇章的翻译之二
题解:这是老子的方法论和自然主义的功德篇。老子的这一篇文章,旨在说明事物是互相对立而存在的、相生的,同时也说明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因此,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集中讲述方法论,他举出美与恶的八事为证,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相生相成,彼此互补。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不断地在变动中。第二部分讲圣人行事。其方法论引入人事领域,则有为与无为,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也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圣人是在自觉中比众人先走一步的人,他们尊重顺依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的自然过程而不妄为,更不拔苗助长,任凭各自的生命开绽其丰富的内涵,圣人助事物生养而不居功,因此功德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
1、 原文: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 恶:这里指丑。
② 有无相生:存在与不存在相互依存而产生。
③ 难易相成:难和易是互相对产而依存,也是互相转化的。
④ 倾:同侧。
⑤ 音声:人鸣曰声,物鸣曰音。
⑥ 圣人:老子理想中“与道同体”的典范。
⑦ 无为:顺应自然事物的生长,不以一己之智加之自然法则。
2、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美才是美的时候,丑就存在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什么是恶了。因此,存在和非存在互相对立而生成,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成立,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低互相比较而存在,声和音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互相对立而形影相伴。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法则而去做事情,行不言之教,就如万物形成了而没有感知它们的开始(原因)是怎样来的。圣人做了事,有功德而不自恃,有功劳而不自居。因此,圣人的功德就永远存在。
老子篇章翻译之三
题解:此篇文章中,“尚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所推行的强国改革的政策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有功的奴隶和平民百姓,鼓励他们为国立功和建功,即在内强和外扩以及发展经济上为国家作出贡献,而无功的贵族即被削为平民。当时各国争雄和互相攻战吞并,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推行愚民政策(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实则是幼稚无知的社会认识和导致国家的灭亡观念。人是贪婪和自私的,人类和人类社会本身也必然向前发展,这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
原文: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① 不尚贤: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强国政策的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为国建功和立功的平民、奴隶,而没有功劳的贵族即不进行奖赏,因此而遭受贵族集团的指责和非议。
② 贵:视之为珍贵。这里作动用。
③ 见:呈现。
④ 虚其心: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欲。
⑤ 智者:人民中有知识和智慧的人。
译文:
不以功名利禄去奖赏人民,从而使人民不为功名利禄而付出争取的代价;不把稀罕的东西视作珍奇的宝贝,从而使人民不为宝贵的东西而产生盗窃的念头;不呈现出可争可夺的东西,从而使人民心正不斜。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心不存在私欲,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念,为了三餐温饱就算了,同时,薄弱他们的志向,令他们无野心,但强健他们的筋骨,永远令他们无知无贪念,也使他们中智慧高强的人而不敢胆大妄为。这样去引导他们,那么天下就永远平安了。
老子篇章翻译之四
题解:这一篇是老子续讲的宇宙本体论。在此文中,老子所谓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源泉,“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是天道,并且可感受而看不见、不可触摸的。但在老子以后的文章中,却又具体化,有着各种的意义和不同解释,因此,老子的“道”是岐义重生的。其实所谓“道”,乃是我们所说得事物所依存的规律和法则,则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拍拉图的ldea。老子认为“道”体现在宇宙万物之中并且是先于天帝而存在的万物由此产生的母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因此,如果仅从天道的概念去把握老子所谓的“道”,是不准确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事实上,老子的哲学也没有以准确的概念作为推理的阶梯,故而没有形成象西方那样完整和准确的哲学体系,因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原文: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① 冲:古字为盅(chong),器皿空虚的意思。
② 盈:穷尽的意思。参看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相同。
③ 兮:语气助词,比之与现代汉语的“啊”、“呀”相同。
④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又见于五十六章。这里的“其”字都是“道”本身的属性。
⑤ 湛:沉没水中为湛。形容“道”的隐而无形,而又确实存在。
译文:
(创造宇宙万物)的道啊,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宇宙万物都在用它而用之不尽。多么渊深啊,它好象是冥冥中万物的主宰。它自敛锋芒,存在万物中,却不为万物所羁绊,它融入世间万物的光辉中,也在世间的尘浊里。它隐晦而不可见,看似不存在却总是存在,我不知道它怎样来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有它了。
老子篇章翻译之五
题解:在这一篇文章中,老子在治国上表现了彻底的自然主义,甚至对老百姓的善良本性加以引导的一句话也没有提,而是认为老百姓应该象大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此章分为三义:一、是效法天地的政治论:圣人对待老百姓如天地对于万物一样,没有私爱,天施地化,不以仁恩,贵自然,万物都依其自身定律运行,人和社会也一样,人的个别性及差异性听任其自由发展,万物都不能施加外在强制性的干预,这同儒家的观念相反:儒家提倡仁义,强调发挥人的本能作用,而老子则强调自然之功;二、仍论虚功,谓动而有功,论之人事,则劳动所以生产,天地中虚,如风箱一样;三、是人生论,也是政治论:人若多言,则运数穷竭,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不如守藏,三义都表现了老子彻头彻尾的自然主义思想。然老子为什么如此主张?这得提一提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春秋群雄并起,互相争夺,礼崩乐坏,“道术已为天下裂”,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亡,令老子既苦闷又无可奈何。但是,人类自有可争夺的财富开始,在炎帝和黄帝以前就经历了无数的互相争夺和残杀。到炎帝黄帝后,逐渐形成大的原始部落,发生了占领黄河流域的二次大战争:第一次是黄帝与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第二次是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结果炎帝被黄帝打败,炎帝向黄帝降服。但是,这些历史事实恰恰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些真理:人类必须在组织下生存并求得和平共处;人类也必须在法律约束下,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遵守法律,并通过有效的社会组织和强制性的管理之下才能和平共处。因此,老子所主张的自然主义的理想下的自然社会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老子一厢情愿地提出回归自然社会,是不顾现实和人性的本质(贪婪自私)的天真幼稚的心态。
原文: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① 天地不仁:“仁”是儒家的核心。仁者,立功施化,有恩有为,而受惠者反失其本真,反失其独立性。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所以说不仁。
②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神。祭祀时,人们用匣子把刍狗装着,给刍狗披上华丽的绣巾,庄重地把它供在神前,并不是爱它;祭祀毕,任人践踏,弃之不顾,还把它烧掉,也不是恨它。人们对它无所谓亲不亲、仁不仁,天地对万物亦然。
③ 圣人不仁:道家的圣人效法天地,王弼所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所以说圣人不仁。
④ 橐龠:橐是牛皮袋,古人冶铁,用以鼓风炽火。龠是竹制吹管,连通牛皮袋以吹风。橐龠即古风箱。
⑤ 屈:穷竭的意思。
⑥ 数穷:物有定数,数穷而终。
⑦ 守中:静守心中不发言。
译文:
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任由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是没有仁爱之心的,任由百姓自然生活。天地之间,象一个风箱一样,当中空洞,而生生不穷,发动起来便不断地出风。言多有失,不如守中不说,行不言之教,顺应万物之自然。
老子篇章翻译之六
题解:这一章也是老子的本体论,继续阐发第一、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意思。此文中的所谓谷神,谷,山谷之谷也,这里取其虚义,谷神借喻的是道体,中虚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曰不死矣。牝者,雌性动物的生殖器也。道产生万物,并无穷尽,源源无穷,不假外力------
[注释]
① 谷神不死:谷,山谷之谷,这里取其虚义。谷神借喻道体。司马光说:“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
② 玄牝:牝,雌性动物的生殖器。玄牝,象征深幽而看不见的生产万物的雌性生殖器。
③ 绵绵若存:形容道的连续性和无限性,以及道的不可见性。苏辙说:“绵绵,微而不绝也;若存,存而不可见也。”
④ 用之不勤:王弼说:“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原文: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谷神”这个深不可测的道体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玄牝”。“玄牝”之门,自然万物从中产生的,这就是所谓天地的根。它生化万物永不停息地运动,无形地存在着,它永不停息地发生作用是自然的,不假外力对它发生作用。
老子篇章翻译之七
题解:老子在此文中,阐明谦退反进的弯转之理,借天地的无私造化之功来比喻圣人在社会中先公后能私的道理。圣人者,完美有大作为之人也。担大任者,必公而后私,造就社会和人类,才能成就自己;反者,必天人共愤,此至理也。
原文: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 以其不自生:指天地的生存不为自己。自生则不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
② 后其身而身先:遇到利益,先人后己,正因为如此而成就和成全了自己,这说明了不争之德的好处。
③ 邪:同“耶”。
译文:
天地长久地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们为万物提供生存条件,而不是自私地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条件,所以能长久地存在。因此,圣人学习天地,遇到利益,把自己摆在后面,结果自身反而能占先;遇到危险,把自身置之度外,结果反而能保全自己。这不正是他不自私,所以能成全他的自私吗?

老子篇章翻译之八
题解:这是老子的人生篇,借水之善来求喻为人之善,借水之德来要求人之德。水之善成就万物而不居己之功。水之善性与人之善性同,为功而弃功,处劣地而随遇而安;心性如水之温性,心若止水,平静而博大仁爱;诚信而具美德,为政则清静,为如水之功能无穷,动则如水能把握时机,因此,此是有为篇和德善篇。
原文:
8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① 上善:不是一般的善。
② 恶:讨厌、不喜欢。人恶卑下,《论语•子张》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儒家力争上游,老子与之相反。
③ 几:接近。
④ 地:天高地下,至下谓之地。
⑤ 渊:沉静的深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
⑥ 汛:河水汛期即至,叫做信水。
⑦ 正:读为政。
⑧ 尤:过失,差错。
译文:
最高的善象水一样。水润泽万物,令它们繁盛地生长,而它却从不与万物竟高下,争长短,它总是安身立命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地,这种品格才最接近于道啊。上善的人,其安身立命,像水一样随遇而安,善于居住低洼之地,心若止水,与人交往表现得像水一样博大仁爱,说话像水的汛期一样真诚守信用,为政像水一样清静而治,做事像水那样发挥功能,行动像水那样善于把握天时。这一切都是自然的,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不会出现过失和差错。
老子篇章翻译之九
题解:此篇是老子的人生篇,它旨在说明:人无完人,欲望无满,锋芒要自敛,功成而不知退者,自招其损也。
【注释】
① 持而盈之:持,指不失德。盈,满的意思。
② 揣:揣与捶,声转字通。
③ 自为其咎:遣,留下。咎,凶的意思,灾祸。
④ 天之道:天地损益的规律。参看七十七章。
原文: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
持德之人要求圆满,不如停止这种要求。捶打尖锐的锋芒,难得保其长久。金玉满了屋,谁能万世守住。富贵之后骄慢,是自招灾祸。事业成功之后,就该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天要求的法则。
老子篇章翻译之十
题解:此篇是老子的修养与说理篇,着重讲人在修身养性和为学治国诸事上如何由“下德”跻于“上德”。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道家之人,非常注重现世的生存,却对于死亡极小探究,所以,在汉朝便与民间的神仙方术结合,形成了一个宗教门派——道教。要是问,道家对中国乃至人类有什么贡献?这个问题若追寻时间,那是非常伟大的:一、创造了气功,并代代发扬光大,这种气功之神奇,让世人瞠目结舌。所以,道家之人,非常注重修练自身,是中国气功的最早发明与传播者,传说老子非常长寿;二、极其注重德行修为,因此,真正有德行的道人,粪土俗世钱财,有道而不为道者,非道者也。所以老子对于功德是非常清醒的:人纵使调柔修练一辈子,也会染上俗世尘垢的。何故?人有私欲,岁月渐长,欲随岁月至,如花开路旁,久则沾尘垢,人不复婴儿初。老子说圣人,但谁是圣人呢?什么样的人才是圣人呢?况圣人能无过否?神形合一终分离,为天地人类贡献一生而能不恃能,不为己,不恃功,这才是老子所谓最高的德,也是他心目中所谓“与道同体”的圣人。

原文: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① 载营魄抱一:载,处的意思。营魄,河上公注:“营魄,魂魄也。”抱一,合一。
② 专:集中而不分散。
③ 涤除玄览:洗垢谓之涤,去尘谓之除。览,通“鉴”,镜子。玄览,人的内心。
④ 疵:毛病。这里指欲望,老子把欲望比做镜子上的尘垢,妨碍体道,必须涤除。修道之人,求静必须去除欲望,心无杂念。老子认为,有欲则不虚,不虚则不静;为外在物所动,便不能观物体道。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⑤ 知:私欲。老子反对以一己之智加于法,反对以智治国,反对任术以求成。
⑥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门,指目耳口鼻,这是人身上天赋的自然门户。阖,关闭。开门为有欲,阖门为无欲。王安石注:“夫万物由是而出,由是而入,故谓之天门。有开有阖则有动静,有动静则有雌雄。惟其守雌以胜雄,守静以制动,故曰‘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⑦ 明白四达:不是指耳目口鼻的明白四达,而是指心如明镜的大智。
⑧ 生之畜之:畜,养育、繁殖。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
译文:
有识之士自问,处于精神与形体合一的状态,能永不分离吗?专精守气,把精气调合的十分柔和,能象初生的婴儿一样无欲纯朴吗?清除杂念,深入内心的明镜,能一尘不染吗?爱国爱民,能守法不用智术吗?感官接触自然界的变化,能退守柔雌吗?大彻大悟,明察秋毫,能守无为吗?具有以上德行的道家圣人,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助万物成长而不宰割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啊。
老子篇章之十一
题解:此篇是老子的相对主义的说理篇,说明实存体和虚体的辩证关系,并进一步引入其“利”与“用”的关系来说明。例如一间房屋的结构物是实存体,而结构物之外的空间是虚体,那么你说,究竟用处是实存体大呢,还是空间大呢?老子他这样阐发他的辩证观点:一般人认为,器物做功在于它的实体,而只注重实有的意义,忽略了空虚的意义。实际上,从利用关系看,虚的意义大于实。因而他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存体作为利用物,虚体才是真正的用处。事物总是相对而论的。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简单的辩证法,但却不是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内在辩证法)。
原文:
1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 三十辐共一毂:辐,车的辐条,河上公注:“古者车三十,法月数也。”共,拱的本字,拱卫环绕。毂,车轮中心辐辏贯轴的圆孔部件。
② 埏埴:埏,抟击。埴,黏土。埏埴,把陶土泥放入模型中拍打制成陶器。
③ 户牖:门窗。
译文:
三十根辐条拱卫着一个毂,只有毂在中间留下一空洞时,才能装进车轴,使车轮转动。抟击黏土成为器皿,只有在中间留有空洞,才有它们的用处。在墙壁上凿开一个窗口,一间屋才有用处。因此,实存体作为利用物,虚体才是真正的用处。
老子篇章翻译之十二
题解:此篇是老子的社会影响论和修为篇。人入社会,受世俗的种种影响,未免使人心乱和迷惑,为免尘垢,老子认为人生活应守纯朴,不要让俗音、俗色、俗味引诱和迷惑,因此,圣人会舍此求彼,抱守朴素和清静,也因此是圣人。但是真正的圣人不躲避俗世,应该在俗世中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这才是真正千锤百炼的圣人。可以看出,老子在方面很消极。
原文: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 五色令人目盲:五色,青黄赤白黑。盲,伤害。
② 五音令人耳聋:五音,宫商角徵羽。聋,伤害。
③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酸甘苦辛咸。爽,差失。口爽,口败。
④ 畋:打猎。
⑤ 圣人为腹不为目:王弼注:“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译文:
华丽的服色,容易使人眼睛受到伤害;美妙的音乐,容易使人耳朵受到伤害;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受到败坏;纵情打猎,容易使人心发狂;稀有的商品,使人偷和抢,败坏人的品德。因故,圣人只求内在的饱腹,而不为外在的美观。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
老子翻译篇章之十三
题解:这是老子的人生论和政治论。老子指出:人生得宠时惊喜,丧失时便惊惧,得宠和失宠看似是两回事,其实有得也必然有失的时候,所以,人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做到宠辱不惊,否则会留下大灾患。人没有遗患,为什么?因为我没有为自己。人有遗患,为什么?因为我为自己。所以,人贵以身为天下,也只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天下人才可以把治理天下的事托付给他。
原文: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① 宠辱:宠辱为二物,得宠受辱。
② 贵:读为遗,留下的意思。
③ 下:下等,低级。
④ 有身:只知有自己,只顾个人利益。
⑤ 无身:与“有身”相反。即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存”之意。
译文:
宠和辱,都是惊恐现象,都给自身留下了大忧患。为什么说宠辱都是人的惊恐现象呢?因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什么说宠和辱都是惊恐现象呢?受宠,本来是低下之物,人们得到它却为它惊喜,失去它却为它惊惧,所以说,宠和辱都是惊恐现象。为什么遗下大忧患总是人的自身?我之所以给自己遗下大忧患,原因是因为我只顾自身,但当我不顾自身时,我还会有什么忧患呢?所以,人能重视以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这样人们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老子篇章之十四
题解:此篇是老子的宇宙论,解释“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道是虚无的,非显现的,无形、无声、无色、无味,不可触摸,但可感知,因为天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我们可感知。此篇中老子自述其词,是为了解释他提出的“道”。
原文: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味,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也不见它的背面。如果我们掌握它去驾驭一切现存的事物,就似乎可以知道“道”的相对远古处了,那就是“道”的纪元的开始。

① 夷:灭的意思,无形无象的形容词。
② 希:静的意思,无声无响的形容词。
③ 微:隐的意思,是无体的形容词。
④ 致诘:发问。我们的耳目体不能描述它,道是超感觉的,所以不可发问。
⑤ 混而为一:凡可言说的,都是可分的,都是有形的具体事物,因为不可言说,故“混而为一”。混和一,都有不可分的意思,都是对“道”的声明。
⑥ 其上不曒,其下不味:二“其”字,指道。曒,洁白、光亮。昧,暗藏,曒的反义词。凡物皆上明而下暗,道高无上故不曒,卑而无下故不昧。
⑦ 绳绳不可名:绳绳,运动无穷极、广大无涯际的意思,是对道的无限性写状。道只有连续性,没有中断性,不可分,故不可名。
⑧ 惚恍:不清不集中,似有似无,难以分辨。
⑨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严复说:“见首见尾,必有穷之物,道与宇宙皆无穷者也,何由见之?”道无始无终,难见首尾。
⑩ 古始:王弼注:“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也。”古始,道在远古的相对开始处。
? ⑾道纪:道的纪元,即道的连续性编年的开始。

译文:
眼看不见,所以称之为不灭,耳听不到,所以称之为希微,手摸不着,所以称之为无状。这三种情形,不可穷追问,因此混合为一,归于“道”的虚无。“道”的上面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的运动持续不断,不可名状,我们称这又只好称之为无物状的“道”。“道”啊,无法形容,不可物状,因此我们只能说隐约恍惚。我们感觉它的存在,迎接在它的前面,却看不见它的头面,追随它的

老子篇章翻译之十五
题解:此文是老子的人生论,似乎全篇都是对古善为“士”的高尚品格的挖掘和赞颂,其实都是老子自己内心的感悟和表白及要求。善为“士”者应怎么样?思考问题和行动小心谨慎;仪容和态度恭敬、严肃,却又洒脱不羁;老实质朴虚怀若谷,气量如奔流之河流,又能静能动,生机在守静中。这就是玄妙渊深而通达的上古和老子心目中的善“士”者。老子认为,有道之士,质朴虚怀,静中生动和自敛锋芒,食住行等生活的各方面粗朴不拘,这才不为尘世所羁。这是他自己的表率,也是他对“善为士者”的要求。
原文: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敦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敦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① 士:信仰“道”的人。
② 豫:兽名,性多疑。这里形容迟疑不决,下不了决心的样子。
③ 犹:也是兽名,警觉性很高。这里形容反复考虑,像提防戒备的样子。
④ 俨:恭敬、严肃,不敢放肆。凝定、矜庄貌。
⑤ 涣:流散、洒脱,任自然而不执着于原状。
⑥ 孰:孰厚老实。
⑦ 旷:空阔。
⑧ 混:不分明。
译文:
古时候善于为“士”的人,微妙渊深而通达,深藏到一般人不可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我只能勉强这样描述:谨慎小心啊,象在冬季过薄冰的河流;反复考虑啊,象提防邻国围攻一样警觉万分;恭敬严肃啊,像宾客;洒脱无羁啊,如象冰在春将融;老实敦厚啊,象未雕刻的木头一样纯朴;心胸开阔啊,象渊深若虚的山谷;气度大啊,如奔流的河流一样什么都能容纳。谁能使混浊停止呢?当安静下来便变澄清;谁能够安静长久?安静之中变动起来,慢慢显示出生机。坚守这种“道”的人,不追求冒进,正因为他不冒进,所以能在破旧的事物中获得新生。
老子篇章翻译之十六
题解:这是老子的认识论篇。旨在说明二个道理:一、只有摒弃心中杂念,才能致静去极欲洞察万物,洞察“道”;二、万物归“道”,才合理。不遵循“道”而乱作,必致大凶。所有的生存和作为,必须入“道”,遵守“道”——法则的要求,才是至圣无尚的。
原文: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命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① 致虚极:致,下功夫修养,使自己达到。虚极,心灵极度虚寂,去尽情杂欲。
② 笃:忠诚,全心全意。
③ 归根曰静:万物生于道,老死又回归道,物运动,道是静,所以把归根叫静。
④ 复命:交还所受之命。命是赋予生物的生存指令。
⑤ 王:天下归从。
⑥ 天:大公无私的天。
⑦ 殁身不殆:殁,死。殆,危险。
译文:
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点,至诚地坚守清静的境界,万物齐生长发展,我以致虚空清静的心去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生长纷呈,又各自回归自己的根上。归根叫大静,大静就是交还使命,交还使命是常理,知道常理就叫洞察一切。不知常理,胡乱兴作,结果必定大凶险。知道常理才能容纳一切,容纳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万物才能归于统一,万物归于统一才能符合自然的天,符合自然的天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至死也没有危险。
老子篇章翻译之十七
题解:此篇是老子的政法论。他评论统治者,纯粹从自己的道家思想出发:无为而治的道家统治者最好;次好的是亲民的儒家统治者;最次好一点的是令人畏惧的法家统治者;最差的统治者老百姓根本不服从他,还侮辱他。因此他说,行无为而治,很少发号施令的道家统治最好。但这种很少发号施令的统治者在古希腊的确存在过。
原文: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① 太上:比上还上。
② 下知有之:太上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所以下知有之而已,意思是服从太上。
③ 其次亲而誉之:不能无为处事、不言为教,立善施化,使下面得亲而誉之。
④ 贵言:惜言如金。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下面的老百姓仅仅知道他存在,跟从而已;次等的统治者,亲和爱民,因此老百姓赞美他;最次等的统治者,老百姓对他畏惧服从;最下等的统治者,老百姓不但不服从他,还侮辱他。信用不足的人,人们因此才不信用他。所以最好的统治者悠闲无为,很小发号施令,件件事成功办好,结果老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都是这样的。”
老子篇章翻译之十八
题解:这是老子的政治篇。他陈说人类社会历史上“恶”的作用,也就是说:当社会在无秩序时(或者说,当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崩溃的时候)另一些社会因素就会发生重组社会的作用,但他认为这是下有为的因素。上有为的因素便是行无而治。当自然社会被破坏的时候,才有人倡导仁义。如果社会秩序和人性良好,君主和臣民上下一心,何来别具一格的所谓忠臣。他认为仁义、大伪、孝慈、忠臣,都是病态社会的产物。这种政治陈述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中国历史却恰好相反。有忠臣的朝代,社会公义才存在和社会秩序才良好,忠臣是社会的脊梁。没有无顶天立地的忠臣,社会即乱,无仁义之士,社会公义很难伸张,无孝慈,骨肉恶。
原文: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① 大道废,有仁义:失却处无为之事,代之施加恩惠立善以济世。
② 智慧出,有大伪:君主以智慧治国,统治之下就有斗智慧争胜的人,应之以就有大的诈伪。
③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译文:
人类社会无为而治的大道被废弃了,才有人提倡仁义;智慧产生了,才会出现大诈伪;家庭六亲不和睦,才有人要求父慈子孝;国君昏乱,才有忠臣突兀。
薄明志、独立于俗世、独尊于道的人生价值观。他认为俗世中俗人的追求,正是他鄙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