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寒风须防中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03:50
60岁以上的“三高”人群,尤其要注意———

秋冬寒风须防中风

  ■健康视点

  受访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康复科主任 刘刚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中风,被专家们称之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 由于发病急骤,来势凶猛,而又难以预测,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故俗语称,“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专家表示,年龄在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其他心血管病、周围血管病以及吸烟等其中的任何一种,那你就是中风的高危人群。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冷空气频繁,过半中风发生在秋冬

  目前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有资料还表明,全国每年约有200万人罹患中风,其中60岁以上者约占65%。因此,老年人是预防中风的重点人群。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康复科主任刘刚称,一到气温骤降的时候,医院里神经科中风病人就会人满为患。

  中风与气温骤降有密切关系,据统计,50%以上的中风都发生在秋冬季节。刘刚指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血液黏稠度加大,因为出现脑出血或脑梗死的机会都很大。 

  此外,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降温了,身体还没反应过来,应激性差,这也很容易成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

 

  改变生活方式,三高皆“达标” 

  刘刚说,预防中风,应科学安排生活。关注天气预报,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不适合“秋冻”就别硬把自己当“松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调整饮食结构,不吃脂肪含量高的动物食品,饮食应做到清、淡,少盐少油。

  专家还强调,对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些关键的指标一定要“达标”。

  (1) 首先应该控制高血压,已有高血压患者必须血压应维持在140/90 mmHg以下,有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血压应低于130/80mmHg; 

  (2) 其次,控制高血糖,通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合理用药,将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尽量减少对于血管的损伤; 

  (3) 第三,控制高血脂,最主要的就是要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到100mg/dL以下,有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80mg/dL以下。

 

  科学康复,减少后遗症 

  由于发病急骤,患者和家属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多数患者来到医院时都超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经过抢救,75%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失语、吞咽困难等。大多数需要康复训练,恢复其运动、语言功能。

  目前,把音乐治疗纳入临床给患者做康复治疗的并不多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康复科却把音乐治疗开展得如火如荼。刘刚称,给康复科患者分成小组,每10人一组,每周集中一次进行音乐治疗。

  在背景音乐的节奏下,每个人选择铃铛、响板、手铃、腰鼓等打击乐器,相互配合进行演奏,这能极大地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引导和训练其合作能力,改善肌体障碍,这种方式让不少患者在精神状况上大有改观。 

  专家表示,很多中风患者喜欢一个人呆坐,做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高,而大家一起“搞音乐”,就会变得十分开心,从开始的适应接受治疗,到积极主动体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曲,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这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张华、李朝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