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极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44:43

群体极化

4分

开放分类:心理学社会现象社会科学

收藏分享到顶[4]编辑词条  
目录
  • 1 现象
  • 2 论点
  • 3 成因
  • 4 影响
  • 5 改善
  • 展开全部
摘要纠错编辑摘要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社会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由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现象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生活是在一个很大、很复杂的社会中,与社会相联系得十分紧密,在做各种决策的时候无可避免地需要和别人探讨,寻求一致的意见或建议,从而达到最终的结果,这样子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相亲节目中,一个男人上来,外型不错,谈吐还行,突然嘉宾扔出一句话,明显的质疑。接着,男人的噩运来了,所有女嘉宾开始揪住这点不放,批判、攻击、挑衅、打压,好像有人扔了一块砖,其他人就得齐心协力把他拍死,否则就是对民意的背叛。 ——其实,男人真没那么差,不过是多说了一句话而已。

你刚看完一部电影,觉得还行,突然有人说,这片子太烂了!于是,你住了口。又有人说话了,特效也太差了,什么东西!接着,铺天盖地都是恶评,从导演,到演员,到音乐,到故事,简直难以置信的垃圾。你只能闭嘴,这会儿再去倒戈,非被口水淹死不可。——其实,电影真没那么差,不过是大家在一起闹的。

以上两种现象说的就是“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论点

    

“群体极化”假设指出,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倾向。

而个人在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也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这种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冒险偏移,另一种叫谨慎偏移。

与群体成员单独决策相比,群体倾向于作出比较极端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 

群体极化-成因

    

1、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

2、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群体极化-影响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从消极的一面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也许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做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 

人们都习惯于用挑剔质疑的眼光来对待事物,而这个论调一旦确定,大家就会在这个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论点,只有极小部分的论点会转向另一个方向。其结果,只会让最开始冒出的那个倾向更跨进一步。到最后,你发现其实结果很荒谬,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在过程中都很自然地选择顺从。

此外,还有社会比较。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也习惯赞同别人,一旦团体成员听到别人相信什么,通常就会调整自己的立场以符合主流方向。持不同看法的人宁愿三缄其口,也不愿犯了众怒,赞同总是比反对更容易。

当然,极端未必是坏事,如果没有“群体极化”,许多重要的价值至今不会顺利实现。例如公民权运动废奴运动女权运动,都曾一度被视为极端而遭多方打压。但是,生活中,事实也很清楚,极端可能会伤害很多人,灭掉很多东西,有些时候,你跟着群体作出的决定,回到一个人的时候,会生出很多后悔。

群体极化-改善

    

1、坚持公平原则,认真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在每个人陈述完意见之初不做出评价。

2、鼓励批评性评价,在别人的评论中看到自己的缺陷,从而更好的完善策划。

3、可以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更容易选择出合理的方案。

4、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局外人的头脑更为清晰(旁观者清),也更能够看出其中的缺失。

5、在实施之前,召开被称为“第二次机会”的会议,容许更多的意见提出,给更多的成员发言权。

6、生活并不是跷跷板,无论永远在高处,还是永远在低处,都不是最佳观测点。有些时候,往中间靠靠,才可能摸清全局,也看到退路[1][2][3]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意见一致,增强群体内聚力和群体行为。从消极的一面看,它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群体极化似乎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内产生,也许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成员对群体意见常做出比实际情况更一致和极端的错误决定。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意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所谓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比如,在临时性大群体中,球迷们闹事,每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去个性化的典型例子。
注释:
[1]^中国新闻网:你是怎么变极端的?警惕“群体极化”现象,2010年11月6日
[2]^QQ空间:从众和群体极化,2009年3月4日
[3]^沟通网:群体极化和去个性化,2007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