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话语权的精铟出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3:23:49
尴尬的精铟出口:日本打个滚 10倍价钱买回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 02:28  每日经济新闻
谢晓萍
在经历了年初短暂的行业回暖后,目前的铟价正面临“有市无价”的尴尬。“近期铟价显现出疲弱迹象,需求也不旺,预计报价还将有小幅下滑。”天津稀有金属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王先生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据王先生介绍,目前铟价为现货商询价2778元~3000元/千克 (不含税),市场价格则为3100元/千克。而在今年8月份,铟价还维持在3600元/千克,短短几个月间整整下降了500元。
事实上,产量仅为银的1%的铟一直被外界看好。按照产业分析人士的估值,铟的合理价值应在2000~3000美元/千克,也就是目前铟价的大约6倍。稀缺战略资源因何遭遇价格“尴尬”?《每日经济新闻》对此进行了调查。
19家企业联合争夺定价权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然而,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却没有体现出 “中国价值”,铟资源价格长期遭受外国厂家的压制。
7月16日,19家中国具有铟出口资质和配额的企业就MB(MetalBul-letin,英国《金属导报》周刊)的精铟报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认为MB报道的精铟价格不能代表当前中国市场的主流价格;2010年6月中旬以来,中国厂商未曾以MB所报道的低价出货,上述企业要求MB公正地发布即时市场价格,否则将联合业内人士拒绝参照MB的报价,并拒绝向其提供任何有关信息。
19家企业“激烈”行动背后正是中国在国际铟市场缺少话语权的具体体现。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自6月9日以来。MB对铟金属的最低报价就一直维持在520美元/千克,中国企业对此明确提出异议,认为MB报价低于市场主流价格;MB声称其报道的低价确为中国出口的不含税价格。在几次与MB沟通未果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通过公开申明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铟业分会(以下简称铟业分会)也表态称,中国是铟最主要的原产地,理应在铟的价格问题上更有话语权。
“从6~7月份,铟业分会就MB低报中国铟价格与对方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艰难磋商,最后迫使MB正视中国企业的要求,提高了报价。”铟业分会会长赵立奎表示。
约九成小铟厂退出市场
铟矿多伴生在有色金属硫化矿物中,特别是硫化锌矿,其次是方铅矿、氧化铅矿、锡矿等,需通过相关工艺才能提炼出铟,目前包括株冶集团(16.08,-0.59,-3.54%)、中金岭南(19.70,-0.57,-2.81%)、ST锌业、ST珠峰(14.23,-0.45,-3.07%)、罗平锌电(17.97,-0.53,-2.86%)等企业都有铟业务。方正证券铟业分析师邓新荣表示,对于株冶集团等企业来说,铟并不是主营业务,而是副产品,生产成本低,因此价格也往往不高,这也造成了铟价格一直被市场低估。
“从根本上来说,铟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局面,长期无序的价格战也让铟产业很受伤。”云南远洋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炼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之一,云南省已探明的铟储量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以个旧地区为例,当地铟资源富集于铅、锡、锌、铜等矿中,原先精加工铟厂有乘风有色金属、云锡集团、自立矿冶厂等企业,另有十余家粗加工铟厂。
据林炼焕介绍,由于国内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科技投入不够,致使铟的深加工产品不能生产,国内下游行业直接消费少,精铟必须依赖出口。但是来自欧美及铟主要消费国日本的厂家需求持续低迷,加上走私现象猖獗,出口市场只能不断以低价进行竞争。
与铟价的低迷相比,各种提取铟的原材料价格却在不断上涨,另外,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许多小铟厂被迫关闭。“整体关闭了90%,现在只剩下2家了。”林炼焕称。
个旧市双龙贵金属实业有限公司高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提炼铟的各种辅助材料价格一直上涨,挤压了粗铟的利润空间。由于没有成熟的处理铟生产废水的方法,这些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之后,光环保一项就让铟厂的成本增加了20%。”
压力不止于此,2007年6月18日开始,我国对铟出口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并征收15%的关税。而在此前,出口铟可以享受退税13%。一进一退之间利润的巨大下滑也让林炼焕下定决心关闭了小铟厂,转行做铜业生意了。在个旧颇有实力的乘风有色金属也停止了铟业生产,据公司段总经理介绍,由于没有利润,厂里虽然拥有铟出口配额,但也不得不停止生产。
根据铟业分会的统计,从2007年开始,我国精铟产量连续3年逐年下降。为此,国家在政策上又进行了一番调整,从2009年7月1日起,对“未锻轧铟、废碎料”的出口暂定关税由原先的15%下调为5%,“铟粉末”出口暂定关税由10%下调为5%。
日本控制铟加工核心技术
虽然中小铟厂退出市场、关税提高等因素让铟出口下降,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外资染指中国铟资源的热情。在《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外资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来获取中国的铟资源,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
“日本是铟需求大国,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但是日本将这些原产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后,又高价卖给中国企业。”林炼焕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现象,目前拥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仅在1~5吨,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
“作为最大的铟采购商,日本企业主要采取的是分散采购的方式。”林炼焕表示,日本企业最常用的做法是到铟厂比较集中的区域挨个打听铟厂的产能,然后“狮子大开口”,要求采购。
“比如你的产能只有1吨,那么他就会开口说要3吨,因为产能达不到,再加上是国际贸易,所以小铟厂往往不敢贸然接单。”林炼焕介绍说,实际上,各家铟厂的情况基本已被日本买家摸透,然后这些日本买家就开始动用国内招聘的中间采购商几百斤几百斤地从这些小铟厂购买,以达到压价的目的。
记者从自立矿冶厂、乘风有色金属等企业处也证实了这样的说法。据知情人士表示,日商从大量公开采购转为小量分散采购,一方面是在采购战略性极强的物资上避开国际市场的关注,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并配合以舆论宣传、恶意打压来操纵市场价格,坐收渔利。
“中小铟厂规模小,许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迫于生存的压力只能竞相压价出货,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极具战略储备意义的铟资源大量低价流失。”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更为严重的是,在铟产业链中,中国通过消耗大量的铟资源赚取微薄的利润,而日本等国却将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的低价铟加工成高端产品,再以高价卖给中国。铟靶材(ITO粉)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铟是ITO靶材生产的主要原料,自1994年以来,国内有不少企业联合高校对相关技术进行研发,但至今无法掌握高品质ITO靶材制作所需之技术,这些技术目前主要被日本的几大公司掌握,日本矿业公司、三井产业等4家企业控制着全世界95%左右的ITO靶材市场份额。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株冶集团等国内公司曾与日本企业进行过谈判,但一直无法引进相关技术。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以目前的市场价格为例,中国出口精铟价格仅为每吨300万元左右,但从日本进口的铟靶材(ITO粉)高达每吨两三千万元,价格接近精铟的10倍,利润可见一般。
铟产业政策仍待完善
“国家近年来已经意识到了铟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实行了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并取消了出口退税,同时增加了出口关税,目的就是要保护国内的铟资源,规范铟行业的发展,使铟价格能够符合其价值。但从目前的铟价格来看,似乎还没有实现这一目标。”邓新荣表示,目前国内铟没有进入的门槛,生产集中度低,市场形成无序竞争,使价格持续下跌。尽管国家在多头出口方面进行了控制,但铟行业自身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也让中国企业在同外资的谈判中丧失了议价权。
在林炼焕看来,出口配额分配不够合理,并没有按照具体的市场情况来决定。以他所在的区域为例,只有乘风有色金属拥有2吨的配额,而当地一年的铟产量可以达到50吨,而国内铟产业的应用根本支撑不起内销市场,部分企业只能铤而走险通过走私的方式出口。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今年1~7月份我国对日本出口精铟49236千克,但日本海关和统计的1~7月份从我国进口量为100545千克,二者相差51309千克。
赵立奎认为,目前我国有4个铟产品海关税则号,基本适用于冶炼产品,国内外大量需要的铟靶材则没有单独的税则号,“这对行业统计、了解下游行业需求以及引导国内深加工产品发展极为不利。”
林炼焕表示,用铟最多的是ITO靶材,主要运用于平板液晶行业,但铟靶材国内基本没有实现产业化,主要靠进口。“铟靶材产业投资大,技术要求高,至少需要投入2亿~3亿元,这不是一般的小铟厂可以承受的。”
“因为没有铟靶材税则号,造成协会至今无法核实国内出口、进口铟靶材的量,也无法知道需求,不利于铟靶材产业化的发展。”铟业分会相关人士表示。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铟业分会曾向国家海关总署提出增设铟靶材税则号的建议,并提交了项目可操作建议材料。不过,该建议未被采纳。最近,该协会在提交2011年海关税则号更新的目录中再度提交了铟靶材税则号。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稀有金属依然面临着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海关等多头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障碍。
虽然近期铟市冷清,但赵立奎表示,鉴于铟未来在平板显示、太阳能和LED行业的应用前景,估计未来铟价将波动向上,底部会不断抬高。铟业分会将在对相关行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向国家提出收储建议。
关键词
铟是银白色金属,储量稀少,在地壳中的含量与银相似,但产量仅为银的1%。迄今未发现单一的或以铟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铟矿床,目前有工业回收铟价值的矿物主要为闪锌矿等。
铟具有独特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太阳能电池、电子、光电和现代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也是制造新一代铜铟硒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和制造下一代电脑芯片的关键材料。
铟类上市公司将中长期受益铟价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4日 10:55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消息
申银万国4日发布铟金属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铟类上市公司将中长期受益铟价上涨,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株冶集团(16.08,-0.59,-3.54%)和中金岭南(19.71,-0.56,-2.76%)。
铟:储量稀少,中国是全球最大原生铟生产国。铟属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与银相似,为1×10-5%,但产量仅为银的1%。迄今未发现单一的或以铟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的铟矿床,目前有工业回收铟价值的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铟的全球储量约1.6-1.9万吨,中国储量1.3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铟的供应主要分为原生铟和回收铟。原生铟的生产主要来自中国、韩国、加拿大和日本,再生铟主要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2007年铟的全球供应量1249 吨,其中原生铟549 吨,再生铟700 吨,中国供应原生铟249 吨。
稀贵战略金属,比肩稀土。铟具有十分独特而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太阳能电池、电子、光电、国防军事航天航空、核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也是制造新一代铜铟硒高效太阳能电池(CIS)的核心材料和制造下一代电脑芯片(InSb)的关键材料。从目前来看,尚不存在其他金属在上述领域可以替代铟元素。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铟的主要应用领域,未来太阳能薄膜电池、LED有望成为新的应用行业。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所需要的ITO(铟锡氧化物),占全球铟使用量的83%,在其他领域:化合物消费占比9%,合金领域占比5%,半导体行业占比3%。2007年全球铟的消费量1325 吨,其中1100 吨用于ITO 行业,其他行业225吨。申银万国预计随着太阳能薄膜电池和LED的快速发展,半导体行业有望成为铟下一阶段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预计2015 年铟的需求量将达到3000 吨/年,铟价有望回归合理价值2000-3000 美元/kg。一方面,随着铟在太阳能薄膜电池、LED等新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铟的需求量有望保持每年10%-15%的增速,预计到2015 年铟的需求量将达到3000吨/年;另一方面,伴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铟资源国对铟实现战略储备和出口配额,原生铟的供应将逐步呈现收紧态势,而再生铟的供给也存在瓶颈。从中长期来看,铟的供不应求态势基本确立。根据产业人士分析,铟价的合理价值应在2000-3000美元/kg,而目前铟价仅有300 美元/kg,申银万国认为伴随着供求的中长期失衡,铟价或将实现未来5-10 年10 倍上涨。
相关的铟类上市公司将中长期受益铟价上涨。目前A 股市场的铟相关上市公司主要为铅锌矿冶炼公司,主要包括株冶集团、中金岭南、罗平锌电(18.05,-0.45,-2.43%)、st 锌业、st珠峰。申银万国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株冶集团和中金岭南。
关注铟价反弹的持续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13:42  天相投顾
报告作者:--撰写日期:2009-06-15
本周关注:国内长江现货锰价格上涨,镁、银价格小幅下跌;MB现货钼铁价格延续强势,铟锭、氧化铝价格上涨,钴精矿和铋价格连续下跌;长三角地区磷肥和烧碱价格下跌。
本月关注:国内长江现货银、钯价格上涨;MB现货氧化钼、钼铁价格延续强势,钴精矿、镉、铋价格下跌;长三角地区化工产品价格全线下挫。
投资方面:关注铟锭价格上涨带来的铅锌冶炼公司的投资机会,其中株冶集团(16.03,-0.64,-3.84%)(600961)受益最大(铟年产能超过50吨,占全国产能10%以上);氧化钼、钼铁价格连续反弹带来的金钼股份(26.11,-0.94,-3.48%)(601958)的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Bloomberg、长江现货、《中国金属通报》、MB、化工在线等。
株冶集团(600961):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之一,其中锌产能5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公司所需铅锌精矿几乎全部外购,业绩受铅锌加工费的影响较大,另外,副产品稀贵金属、硫酸等也是公司的利润来源。公司目前铟年产能超过50吨,在国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有望从铟价上涨中获益。我们预计公司2009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88万元,2009年、2010年EPS分别为0.05元和0.18元,以6月12日收盘价11.58元计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32倍和64倍,维持公司“中性”的投资评级。风险提示:1)铅锌价格下跌的风险;2)有色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金钼股份(601958):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资源类钼制品商。主营产品包括氧化钼、钼铁等。我们预计公司2009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77亿元,同比下降79.44%。维持公司2009、2010年摊薄EPS分别0.18元和0.22元的盈利预测,以6月12日收盘价14.12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78倍和64倍,维持公司“中性”的投资评级。风险提示:1)钼产品价格波动风险;2)海外需求占比过大以及未来短期内难有恢复的风险;3)募集资金项目进展的不确定风险。
国内铟价出现恐慌性下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21:38 中华商务网
中华商务网国内消息 虽然近期国际价格走势平稳,但是由于近期国内厂商出现了一定的恐慌心理,造成生产厂商又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性抛货行为,目前粗铟不含税价格约在6700-6800元/左右,也有一些厂商甚至报到了6500元的低价,不过多以小型厂商为主,而且成交量多在50-100公斤左右的订单为主。另外3月份国内厂商对日长单供应谈判即将展开,敬请广大厂商注意。
背景:铟价为何暴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 11:31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市场的走势来看,铟价再度走高已成为必然。”2006年3月9日,一位来自深圳的贸易商告诉记者。
铟这种稀有金属自2001年以来,日渐成为小金属市场的明星,今年的国内外铟市场应该可能要用“价格预期更高,交易只觉清淡”来概括。
铟属于一种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含量非常低,它是自然界最稀少、最不易形成独立矿物的元素之一。与此同时,铟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应用于原子能工业中,还在电子软件、通信器材等方面不可或缺,钿锡氧化物(ITO)更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性材料。
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首席教授唐谟堂介绍说,中国是世界铟资源和产铟大国,最近几年中国的铟产量超过了全球产量50%,而铟矿目前主要来自广西南丹。
19世纪90年代末,全球IT等高技术产业泡沫破裂,铟价曾经持续多年下跌,最终跌破生产成本价。同时,中国广西高铟矿田的开发和铟产量进入高增长期,铟出口泛滥,低价竞销造成国际市场供应大量过剩。
但2001年广西南丹龙泉矿区发生“7·17矿难”后,国内铟矿产量大幅下降,再加上法国欧洲金属公司旗下诺德冶炼厂的关闭,更加剧了国际市场铟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
“由于全球LCD监视器及LCD电视对铟需求急速增加,预估全球铟的年需求量逾400吨,但实际供应量不足300吨,再生铟产量亦仅有约30吨,预计到2006年全球铟需求量将达568吨,而供应量却不到400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一位市场分析师指出。
“目前炼铟分两种,即原生铟和再生铟,原生铟主要来自矿产,再生铟则是废弃金属回收后的冶炼,但再生铟占的总量不大。”唐谟堂介绍说。
一位家电产业分析师表示,LCD制造商并不担忧铟价格上涨,最大的忧虑是在于铟原料无法持续供应,因为该原料是无法取代的。
从外电报道分析看,生产商和贸易商当下的心态和市场策略有所不同。生产商目前最着急的是原料,手中有货不愁卖,惜售心理一直比较强。贸易商抱怨的则是供应商不履行合同,在他们看来,价格倒是其次的问题,供应没有保证最难受。
据了解,自从2001年广西南丹矿区事故之后,全球铟的原料供应一直不太乐观,在广西南丹高铟矿恢复开发以前,原料紧张是不争的事实。但南丹矿区要恢复生产,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而且其恢复后的生产规模,与关闭前将不能相提并论,因此,2006年该地区能不能恢复铟生产,现在还是很大的疑问。
除南丹矿区外,由镉污染引发的环保事件,导致广东韶关地区十几家冶炼厂全部停产,估计涉及到的铟产能在100吨左右(包括韶关冶炼厂)。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些停产的冶炼厂中,只有3家冶炼厂环保条件比较好,也许经过治理整顿后可以恢复生产,其他大部分小冶炼厂则面临永久性关闭,或者转移到其他地区。
株洲冶炼厂从2004年9月份开始由于原料品位下降,精铟月产量也在下滑,目前也因环保问题处于停产状态。一些粗铟主产区的中小型铟企业,如韶关、株洲、永兴等地的企业,因不同程度地受到环保整顿,造成间断性停产。柳州地区精铟厂和粗铟厂因受到精矿不足和电力紧缺的双重打击,开工率只有正常状态下的50%。
这几年,在原料供应紧张和价格回升的刺激下,铟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原料来源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钢厂、铜冶炼渣、铅冶炼渣等,都开始成为提炼铟的原料。但是,这对全世界对铟需求的快速增长,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郎咸平痛批战略金属铟遭贱卖
www.eastmoney.com2010年12月07日 01:50郭奕涵北京商报
沸沸扬扬的“稀土战争”只是我国稀有金属业定价权缺失及产能过剩通病的冰山一角。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有色金属峰会上,经济学家郎咸平表达了上述看法。他还以金属铟举例表明这种资源稀缺状态十分严峻。据了解,比黄金还稀有6倍的铟却只卖出了相当于黄金6%的价格。
铟是稀贵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太阳能电池、光电、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核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据专家介绍,从目前来看,尚不存在其他金属在上述领域可以替代铟元素,因此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目前,全球已探明金属铟的储量仅为1.6万吨,是已探明黄金储量的1/6。中国储量1.3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
不过,郎咸平提出,当前铟的出口现状十分令人心痛。“金属铟的用途比黄金重要得多,但储量却又少得惊人。”郎咸平叹息道,“与一吨黄金售价近5000万元人民币相比,一吨金属铟的出口价仅300多万元人民币。”
而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也向记者介绍了类似的情况。她表示,除了稀土资源外,我国有不少稀有金属资源如铟、钨、锂、锌等以及矿产资源如金矿、煤矿等被贱卖的情况。
今年7月,为了扭转稀土长期贱卖的恶劣态势,我国首次大规模削减稀土出口配额,而此后日美欧对此的强烈反弹则引发了所谓的“稀土战争”。
如同稀土业一样,铟等有色金属的走私和滥采滥伐情况同样严重。据测算,2009年稀土走私出境超过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但更为稀有的铟的走私量则是出口配额的数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个问题在业内很普遍。”他称,去年金属铟仅2000吨的出口配额,但出口数量就是这一配额的好几倍。“而滥采滥伐、换个商品编号走私出口,在业内很多见。”
实际上,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保护有色金属产业的重要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会上就表示,要控制有色金属总量,将总产能控制在4100万吨以内,以凸显稀有金属的稀缺性。
豪赌铟成为稀土第二 私募狙击株冶集团
www.eastmoney.com2011年03月31日 07:30现代快报

现价:22.60 涨跌:0.96 涨幅:4.44% 总手:784346 金额(万):181609 换手率:30.36%
3月28日,株冶集团放出巨量,盘中一度被直线拉升至涨停。昨日,该股收于涨停。连续异动,动力源自一种稀有金属——铟。公开信息显示,株冶集团是中国最大且全球领先的铟生产商,是全球铟业龙头。随着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拉动液晶面板的爆发性增长,作为液晶面板的重要原材料,稀有金属铟正成为制约产能的短板。在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产能矛盾中,铟正在上演稀土第二概念。
铟的稀土第二概念突然爆发缘起申万3月22日的晨会纪要。铟金属行业是当天重点推荐的第一条,而株冶集团是申万首推的铟业公司。此后申万还连续向机构客户非公开地推荐过株冶集团,认为原生铟的供应将逐步呈现收紧态势,而再生铟的供给也存在瓶颈。预期铟的价格在2011年可能翻倍,未来5-10年可能有10倍上涨的空间。
这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本网获悉,3月26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五次私募基金大会上,有私募基金在小范围讨论株冶集团。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球约 84%的铟被制作为应用于平板显示的铟锡金属氧化物,铟同时还是高效太阳能电池和下一代电脑芯片的关键材料,因此铟业被普遍看好为“新材料朝阳产业”。自2011 年初以来,在美、日、韩等主要平板显示市场需求增加的推动下,铟价已出现快速持续上涨。
中国稀贵金属交易网援引匿名生产商称,购买商正疯狂购进铟,他们的订单已经排满到了4月中旬。除去来自消费商和贸易商的需求,更多的投机商也进入了铟市。市场传言中国已经在计划收储包括铟在内的稀有金属,这吸引了更多投机商开始囤积铟。
中银国际认为,受需求的强劲推动,全球铟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期。预测株冶集团2010年至2012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目标价格为26.80元,并给予首次买入评级。昨日,株冶集团的收盘价为21.64元。
小金属再现疯狂 铟价遭游资炒作连续拉出8个涨停
www.eastmoney.com2011年06月18日 00:42华夏时报

被誉为“中国首个有色金属交易平台”的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下称泛亚交易所),自4月中旬推出铟交易之日起,连续拉出8个涨停。虽然近期中国铟市出现萧条迹象,但是铟价在电子交易盘上依然高得离谱。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情火爆,一方面是因为铟价长期处于低位区,价值被低估;另一方面,在CPI高企和负利率的宏观环境下,游资也在借势爆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今年以来,泛亚交易所并不是第一个被炒作的对象。此前,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均被游资爆炒。而在爆炒背后凸现的共同问题是,交易所在监管设计上存在制度性缺陷。
铟价暴涨
6月16日是泛亚交易所的交割日。当天,铟的交割价为726元/手,即7260元/公斤,远远高于目前铟的现货售价。
“现货每公斤在4800元左右,价差悬殊。”亚洲金属网铟业研究员诸葛毅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长期关注市场变化的诸葛毅注意到,今年春节过后,铟价就一直在涨,价格区间的底部也在不断提高,每公斤从2000元到3000元,直到现在的4000多元。
而泛亚交易所4月21日开市推出铟交易,更是助推了铟价的加速上行。公开数据显示,铟在开盘当日便一字涨停,以5180元/公斤的价格收盘,自此,铟价经历了连续8个交易日的涨停行情,最高价一度达到7610元/公斤。
铟价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实现了巨幅上涨,许多贸易商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他们的心情。但泛亚交易所的相关人士认为,“这才刚刚开始”,铟作为稀有金属,既有良好的需求前景,又有收储预期,它的价格应该比现在更高才对。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铟价虽然大涨,但还没有突破2006年8000元/公斤的历史峰值,突破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支撑铟价上行的基本面良好,首先,铟有特殊的用途,跟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相关,是国家鼓励的方向,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越来越少,而且目前没有替代品。”诸葛毅说。
据介绍,我国的铟储量居世界首位,仅有铟矿59处,分布在15个省区,主要集中在云南。金属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合金制造、太阳能电池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在电子、电信、光电、国防、通讯等领域具有战略地位。目前,铟是制造液晶显示器和手机屏幕不可缺少的材料,因此,铟产业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
此外,诸葛毅认为,下游产业链成熟,对铟的需求旺盛,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铟将来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数据显示,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全世界铟的消费量年均递增14.4%。由于全球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铟的需求量急速增加,2007年全球铟的年需求量逾400吨,但实际供应量不足300吨;2008年全球铟需求量达568吨,而供应量却不到400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2010年全球铟需求量达到1995吨。未来镀膜玻璃、碱性锌锰电池和光伏电池行业都将是铟需求的主要增长点。
申银万国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15年铟的需求量将达到3000吨/年,铟价有望回归合理价值2000-3000美元/公斤,而目前铟价仅有300美元/公斤,铟价将在未来5-10年实现10倍的上涨。
游资炒作
在诸葛毅看来,铟价暴涨也与游资炒作有很大关系。他说,铟的产量和需求量都很小,盘子不大,做的人也少,相比钢铁等大宗商品来说,更容易操纵。
记者了解到,早在铟价上涨初期的3月份,社会资本便已经流入稀有金属领域。江浙、湖南一些民资炒客投入大量资金囤货,他们坚信稀有金属未来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因此陆续购买了十几吨铟。
此外,稀有金属耐储存,而且占地面积小,抗腐蚀,也是游资炒作的一个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长期投资的话,铟带来的收益会更大。”一名业内资深人士说,“2000年的时候,铟的价格仅为每吨50万美元,到2005年竟涨到了1000多万美元,5年时间里价格涨了近20倍。投资收益可见一斑。”
而因为铟的价格在2005年达到顶点后开始一路下滑,从近10年的走势上看目前仍属于低价区,不少投资者仍然坚信长期投资会有巨大收益。
除此之外,诸葛毅认为,今年铟交易能吸引大量热钱流入还跟大环境有关,“CPI屡创新高,以及长期的负利率使得钱在银行里呆不住,所以直往赚快钱的地方跑。”
利用这个时机推出铟交易,泛亚交易所的火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记者了解到,铟价从开市以来便实现连续上涨,而且交易门槛不到千元,吸引了大量资金蜂拥而入。本报从交易所获悉,凡具有企业法人资格、能独立从事大宗商品交易活动的企业、自然人、现货投资者均可提出申请成为交易商,上述交易所人士也表示,“这为居民投资理财增加了新渠道。”
“与大宗期货比,炒稀有金属来钱更快。”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由于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铟品种采取保证金交易方式,可以买空卖空,所以赚钱效应超过艺术品“股票”。铟价从480元/手上涨到708元/手,涨幅为47.5%,但由于交易杠杆为5倍,所以实际盈利率达到237.5%。
制度缺陷
泛亚交易所为国内首家有色金属现货电子交易所。但是,场外和场内的铟价竟有如此大的悬殊,一些人士对交易所的功能定位提出了质疑:交易所价格对现货实际成交已经“缺乏指导意义”。
一家生产企业告诉记者,由于国家限制出口,而国内需求不足,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目前的价格是有价无市。
交易所里的泡沫在聚积。知情人士称,就目前而言,场内的交易只能说是小范围投机资金的炒作。然而,现在这家交易所已经将业务扩展到了全国范围,谁又来监管它呢?
云南省金融办的人士承认,虽然泛亚交易所在地方归多个部门来监管,但在全国范围内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部门。记者从相关部委了解到,泛亚交易所均不在央行和证监会的监管范畴。
曾多年研究交易所制度设计的天津商业大学教授贾保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的监管问题很普遍,有的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管,有的是靠交易所自律,有的由行业协会监管,监管主体多元化造成了责任不明确。
而交易所监管制度的设计缺陷,不仅在泛亚交易所有体现,本报曾报道过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等交易乱象,也暴露出监管层面的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