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股市不健康会阻碍经济发展 - 东方财富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22:36

人民日报:股市不健康会阻碍经济发展

www.eastmoney.com   2008-04-14 06:42   田俊荣   人民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新版行情 新版自选股 ★新版港股 新版港股行情 进入股吧 最新基金净值
    股市与经济不仅仅是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股市健康繁荣,能对经济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否则,会产生反向阻碍作用

    表弟的期房交房了,但拿着钥匙,他却直犯愁。

  原来,表弟去年6月入市,不到半年就赚了40%。冲动之下,他把装修的几万元全都投进股市。结果大盘暴跌,他不仅没保住去年的“战果”,连本金都亏了30%。“想向亲戚朋友借钱,但他们也大多被套牢。没办法,装修只好先放一放了。”

  表弟的烦恼还不止于此:“现在几乎不下馆子吃饭,春暖花开的也不去旅游了。你想,账里的钱天天缩水,手头的活钱又不多,哪敢放手消费啊!”

  表弟的窘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股市对经济的影响。人们常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说,从长期看,股市的涨跌起伏反映经济发展的好坏快慢,经济运行的状况也决定着股市的基本走势。然而,股市与经济的关系,还不仅仅是简单的“晴雨表”关系,它对经济也会有反作用。股市健康繁荣,能对经济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否则,会对经济产生反向阻碍作用。

  这是因为,从居民层面看,股市的财富效应关乎居民消费。股价的变动会引起投资者财富的变动,进而导致其消费的变动,一般来说,股价上升会刺激消费,下跌则会抑制消费,这就是财富效应。最近一段时间,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沪深股市大幅震荡,已经产生了负的财富效应。AC尼尔森公司对中国股民的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计划减少娱乐方面的支出,68%的人计划减少出去就餐的次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比去年四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回想去年股市走强时,投资者笑逐颜开,赚的多的买车买房,赚的少的请客吃饭,正的财富效应增强了居民的消费信心,也助推着消费需求加速前行。今后,要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应当促进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

  从企业层面看,股市的相关功能关乎企业发展。股市有筹集资金的功能,可以将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为企业成长“输血”,也为经济发展助力。股市稳定健康,能使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去年我国股市的融资额就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上海证交所的融资规模名列世界第三。相反,股市动荡、投资者信心不足,会增加企业融资难度。且不说前些年熊市时,股市的融资功能基本丧失,就说刚刚过去的3月,由于股指大跌20.14%,创下1994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整整一个月,沪深股市只发行了一只小盘股。

  此外,股市有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获得融资和再融资,不断加快发展,业绩差、前途黯淡的企业往往难以继续筹集资金,逐渐衰落或被前者并购,这样一来,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股市伤痕累累、病病歪歪,就会使投资者逐渐远离市场,融资和再融资举步维艰,不利于资金的优化配置。股市还有转换机制功能,无论上市改制,还是来自股东、市场等方面的监督,都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如果股市萎靡不振,连上市都会成为难题,更别说发挥转换机制功能了。

  从银行层面看,股市的分散风险功能关乎金融稳定。股市能将企业经营风险分散给千千万万个投资者,实现风险的社会化。只有让股市稳定健康发展,才能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改变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的现状,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

  这些年,我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越来越高。对这样一个作用巨大的市场,这样一个历经曲折重获新生的市场,相关各方应当精心呵护,倍加珍惜,努力使其成为经济的“助推器”,决不能让它成为“绊脚石”,拖累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关新闻:

    尊重和保护股民是股市发展根本

  4月12日,由南方都市报主办,招商银行联合主办的“金葵花·南都财金论坛———中国期货业的黄金时代”在广州召开,中国期货业元老、著名期货专家、经济学教授常清、中国国际期货总裁陈冬华、副总裁李涛、广发期货投资研究部副总经理陈年柏分别就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商品期货投资机遇与广大听众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上周末,在风景绮丽的珠江畔,我国证券和期货市场早期的设计者之一常清教授与记者聊起了当前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

  一个优秀的经济学者不能有很大的功利性,不能为了哗众取宠,不能为了升官通达,不能够为了所谓的政府重视,这些动机都是有偏差的,投其所好是比较恶劣的。

  十余年间,中国期货市场既经历了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也感受过高速发展的喜悦。在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惨痛失败与全面清理整顿之后,期货市场在新的世纪得以恢复与发展。从最初只有粮食、橡胶等少得可怜的期货品种,到现在的铜、铝、黄金、棕榈油等多种多样的期货品种。中国期货市场正逐渐步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4月12日,由南方都市报主办,招商银行联合主办的“金葵花·南都财金论坛———中国期货业的黄金时代”在广州召开,中国期货业元老、著名期货专家、经济学教授常清、中国国际期货总裁陈冬华、副总裁李涛、广发期货投资研究部副总经理陈年柏分别就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商品期货投资机遇与广大听众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常清教授作为我国证券和期货市场早期的设计者之一,对当前中国股市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上周末,在风景绮丽的广州珠江河畔,常清教授与记者聊起了当前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

  谈股民地位

  ●股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贡献不可磨灭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您如何评价目前股市的暴涨暴跌?

  常清:尊重股民、保护股民是股市发展的根本。这个问题现在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已经摆在各方的面前。就目前来看,各种舆论宣传和观念中都普遍存在着轻视股民的意思。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建立资本市场是为了通过资本市场的机制来推动经济发展,而一个资本市场发展的根基则在于保护投资者。如果不保护投资者,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会极大地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所以,从各个方面保护投资者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这是从理论层面来论述。

  其次,从实践层面来看,谁是中国股市的真正投资者?股市投资者包括几个部分,首先是股民,股民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投资,股民就是投资者。其二,这几年资金发展比较快,就是所谓的机构投资者,这一部分也渐渐成为股市投资者的中坚力量,但是回头来看,机构投资者背后的投资者还是股民。其三,就是私募基金,但是一般而言私募基金资金来源也不是国家的钱,同样来自其他投资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来自股民。比如说有的钱来自企业,但是企业背后一定是落实到个人,尤其是私人有限公司。在一级市场中,有一些打新股的钱,打新股的钱有的是股民的钱,有的是机构的钱,机构的钱有好多是国有企业的,所以中国股市的投资主体我们真正的还原到最后,都是股民,老百姓,都是持有金融资产的个人,所以要保护真正的投资者,就应该是保护股民,这是中国的客观实践。

  第三,在实践中,我们有很多做法从观念和做法上没有体现出保护投资者。其一,股民得不到尊重。一提股民,大家就意识到是教育的对象,是投机者,是追涨杀跌者,股民的形象搞得非常不好。而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是依据认识来制定的,股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其二是上市公司,过去中国资本市场之所以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圈钱,不给股民回报,不尊重股东。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按照西方的道德观念以及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经营者如果不尊重股东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所以恶意圈钱是一种违规、违法、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这也是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的根本原因。其三,对于股市价格的变动。股市价格有涨有跌,市场有自身的规律性,我们不了解的并不代表它就有问题。所以,在价格的涨跌变化过程之中,我们的政策制定和出台一定不能够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一定要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我们有好多政策没有体现这种精神。

  第四,对投资者利益不能够得到保护的问题。很多中介机构,包括虚假信息、内幕交易等这些市场本身的恶劣东西都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如果要保证这个市场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极力制止这类行为的发生。

  最后,一定要正确认识中国股民对中国股市的巨大作用。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股市的发展,股市的风险都是由股民来承担的。根据长时间的跟踪分析,发现真正属于国有企业的钱其实很少进入到股市,进入二级市场,基本都是在一级市场中运作,因为一级市场风险很小,而单个股民则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二级市场的资金还原到最后还是普通投资者的钱。

  “中国股民的付出与收获是不对等的”

  南都:这样看来股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还是非常大的。

  常清:是的,在股市坎坷的进程中,投资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贡献也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认为,中国股民的付出和收获是不对等,无论是无形收获还是有形收获都是不对等的。无形收获,比如说社会地位,股民应该得到社会以及舆论的尊重,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而在实践中的回报,有好多股民炒股到最后都是亏损的,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奇迹,股民投了大量的钱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但股民的投资从平均来看竟然有的是亏损。中国经济增长的功臣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这说明中国的股市还没有真正按照尊重和保护投资者这种资本市场建设的基本规律来运行。

  我曾经多次提倡,全社会应该给股民公平待遇,股民作为投资者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社会对股民的不尊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过去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把从资本市场上的获利当作是一种不劳而获,但是真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如果还抱有这种观点,我认为这是不行的。

  谈政策完善

  ●将中国股市建设成为“阳光股市”

  南都:在政府政策方面应该如何去完善?

  常清:我认为,应该将中国股市建设成为“阳光股市”,就是要将股市运行的最高准则定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也是市场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则。一切市场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包括调整人们的观念意识、相关政策的出台、规则的制定、打击恶劣行为,离开了这个准则中国的股市难以健康地发展。世界范围内也不存在哪一国的资本市场不保护投资者利益能够健康发展的。所以,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根本上尊重和保护股民利益。

  我认为目前要做的,第一,给股民正常合理的社会地位。我们应该看到股民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挣钱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全世界国家中股民最多的是美国,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去看待中国股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原其社会地位。

  第二,公共政策的出台一定要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根本。这要求我们要承认市场运行的规律性,要认识到价格的涨与跌都是市场运行的正常现象,不要少见多怪。国家要完善资本市场,必然会出台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必须从保护股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离开了这个基本原则,那么这个公共政策的出台对市场发展则是一种扭曲。

  第三是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必须培养自身的道德观念,除了遵守法规之外,还要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财富不是给自己留下,而是要给股东报酬。上市公司要像国外一样进行分红,这种分红方案应该由全体股东共同决定,真正体现股东的利益。现在的情况是,一般股民的股权较小,不能够真正体现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我觉得,证监会监管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监管公司分红,公司经营者为股东创造财富那是天经地义。

  第四,相关法规的制定一定要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包括信息披露、内幕交易以及基金老鼠仓问题。只有证监会监管到位,才能对投资者进行保护。这些都要一步步地往下进行,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只要这个根本原则得到大家认同的话,中国的股市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大小非减持不能靠市场自身解决

  南都:股市这轮暴跌下来不少个股惨遭腰斩,你觉得政府有没有救市的必要?

  常清:看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看救市不救市。

  第一,我们要看看发达国家是怎样处理的,美联储在历次股市大的变动中所起的作用。据我的研究,美联储是在股市繁荣上涨的时候,并没有打压股市,而是尊重市场。西方国家中,政府很尊重市场的选择,当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才出手。比如说次贷危机,美国通过放松信贷来化解市场危机。救市是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家谈论救市不救市的问题时,何不去研究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呢?

  第二,我们应该认清股市快速下跌的原因所在。股市的下跌是市场自身的原因还是由于市场外部原因导致的。现在的市场投资者信心不足,正是因为2007年的时候确实有一些部门出台的政策不适合市场发展,比如说印花税。我赞同应该下调印花税。征收印花税的目的何在?中国的股民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承担了重大的风险,政府为什么还要征收这样一个较高额度的税款呢?我个人认为,股市投资属于一种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风险投资是不应征税的,如果征税则不能够切实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印花税制度是不合理的,不存在讨论的余地,取消印花税实际上是对市场的一种纠正。

  第三,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大小非减持是其他国家都没有遇见过的,怎样才能使得这个股市健康平稳发展,大小非的问题市场不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予以解决,必须得靠政府来解决。救市不救市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的争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政府应该出手救市,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保证股市不大涨大跌,保障股市平稳的运行。

  谈专家评股

  ●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

  南都:怎样看经济学家对市场的不同评论?

  常清:我认为经济学家应该具有一种历史责任感。这一轮股市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的爆发,再到前段时间的暴跌,这个跌幅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美国的1987年股灾。这里边谁都有责任。对于市场的大起大落,温总理也发表声明,表示关注市场,不希望股市的大起大落。但是现实是股市大起大落,我认为舆论大肆炒作经济学家的观点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有些经济学家对股市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第一种情况,2006年当上证综指涨到1500点的时候就开始有“崩市论”和“泡沫论”的出现,而且随着股市的持续上涨这种言论更加普遍。假如说一个经济学家有社会责任感来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这是对的。我们今天来看,使我感到迷惑的是怎么到了1500点就要崩市呢?而到了振荡比较剧烈的3000点时,泡沫论就更为横行了。假如从一个提醒的角度,这无可非议,但是我现在看来,股市在往上走,很多经济学家就恳请监管层来打压股市,中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济学家有几种,一种是非常善意地提醒投资者注意股市风险,股市有涨有跌,在大家比较亢奋的时候提醒投资者有风险。我觉得这是有责任的经济学家。

  第二种是为了个人的名誉,在我们的舆论界只要提出委员中听的理论,比如说崩市论、重蹈日本覆辙论等,这些言论出台后很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借机炒作,从而为自己获得名利,有些经济学家宣称自己不炒股,把不炒股当作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情看待。我认为不炒股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那只能说明你对中国经济又少了一份贡献。

  第三种经济学家就是受中国古老的封建思想影响,即官本位意识,想受到政府的重视,想开启自己的仕途,所以拼命表现自己,这些人当中也包括和我同时代的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想通过得到政府的赏识从而官运临头,这种人是比较恶劣的。

  还有一种人则是属于某一利益集团,他是代表某一个利益集团来发表对当前市场的看法。在这个市场中,各个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经济学家当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经济学家,你比如说经济学家韩志国,我认为就是一个其中的典范,他就是完全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觉得只有从根本上站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考虑问题的经济学家才是优秀的经济学家。

  ●部分经济学家不应该乱开药方

  南都:那经济学家怎样才算尽到了历史责任呢?

  常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发展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找一些共同的规律。我觉得有一下几个标准:

  第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学者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来开出药方,不应该去议论价格的高低,我们一定要尊重这个市场。

  第二,衡量标准关键是看他的目的。一个优秀的经济学者不能有很大的功利性,不能为了哗众取宠,不能为了升官通达,不能够为了所谓的政府重视,这些动机都是有偏差的,投其所好是比较恶劣的。中国的舆论界过去有个指鹿为马的典故,我认为这种学者是连基本道德素养都不具备的学者,但是现在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

  第三个标准还要看他从内心里是不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一种由衷的热爱,或许还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热点而为自己的名誉来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今天好多舆论炒作当红的学者,从设计中国资本市场的时候,到中国资本市场经过萧条的时候都看不见他们的身影,而中国资本市场红火的时候他们就出现了。现在媒体上出现了很多“明星”经济学家,他们本身一脑袋计划经济思想,他对这个市场没有感情,并不会真正地去关心这个市场的发展。

  我呼吁,部分经济学者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以及舆论效应而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乱开药方。我甚至怀疑有些经济学家连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都没有,竟然能够成为舆论炒作的名人,舆论界也要负起相关的责任,避免炒作。还有一个就是现在舆论上存在很多伪命题,动不动就“危机论”“崩盘论”。这些伪命题出来后对社会有较大的危害作用。

  谈期货市场

  期市不太可能被操纵

  南都:期货市场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常清:我在从事期货研究时也经历过这样的问题,新品种推出之前市场上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言论,说什么股指期货推出、黄金期货的推出会引起金融危机,大宗商品期货的推出会导致国民经济紊乱,可是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我们同样顺利地走过来了,这是危机论。

  其次是风险论,说上市什么期货品种将会导致什么样的风险。但是随着大宗商品的不断推出,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风险,市场也没有崩溃。

  还有一个操纵市场论,新品种推出之前,市场就流行这样那样的市场操纵论,股指期货的推出也被风险论给包围。但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也没出现什么被操纵的迹象,世界上也不存在这样的案例。理论上不可行,实践中没有,但是却从某些经济学家口中冒出,经舆论宣传越传越大。

  从历史的实践来看,没有哪个国家期货市场存在操纵现象,这些操纵论都是某些学者一拍脑袋就构想出来的,来恐吓社会,这些都是伪命题。而且在舆论传播过程中,假的东西往往要比真的东西传播得快,影响更大。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国家领导要保证这个转型时期的稳定,肩负着较大的责任。而这些伪命题则是大肆传播,势必会加剧领导者身上的压力。(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