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寻找现代文化认同的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5:13:22


21世纪,寻找现代文化认同的中国


                                                           时东陆?

  现代的中国在飞速发展的世界潮流中表现出极度的心理焦虑和文化迷茫。中国现代的文化认同问题自“五四“运动到21世纪的今天任然没有得到解决。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包括伦理道德的沦丧,行为规范的混乱,和心理的自卑是文化认同丧失的充分反映。中国文化界,理论界,以及艺术界长期陷入关于保持中国古典主义还是走出古典进入现代的论争。然而,现代的认同又似乎与西方主流文化难以画出清楚的界线。一百年来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已经成为理论界与文化界迫在眉捷的重大命题本文试图针对中国文化现代认同的主题建立一个新的文化理论模型,并指出中国现代文化的可能走向。

  文化模型

  任何人类的活动都可定义为“文化。”。但严格的定义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思维方式(way of thinking),它包括哲学思想,道德标准,宗教信仰等等。二是行为方式(way of doing things),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传统,礼仪与形式。虽然每个文化有繁杂多样的行为方式。但是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却是思维或思维方式。一切规范的文化都是基于思维之上的。所以对于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种相对应的思维。所有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文学,艺术,以及传统行为都试图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和最高的水平上反映这种文化的核心思维。而其目的是使本文化的人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认识,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然而,与本文化认同的最终目的是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心理力量及安全感。文化认同的意义在于构筑人类精神与心理安全和稳定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人类就无法建立思维与行为规范,人类就会失去文化并失去自己。正因为此,人类的文化认同一定是自发的,与生存紧密相关的。

  文化发展是自发的,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途径。换句话说,没有文化,人类是无法生存的。人类生活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创造,发展,并巩固自己的文化。为什么文化对人类的生存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呢?这要从人类的自身发展的模式中找到答案。人类在脱离动物的生存方式之后就开始创造自己特定区域的文化了。而这种文化的创造本身其实就标志了动物与人类的根本不同。动物的一切活动仅仅是为了自己生理的生存(Biological survival)。其中包括各个方面的不断优化。比如种类,基因,生理等等。这种优化是通过简单地繁殖,对环境的适应等途径达到的。动物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如何最佳地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人类活动当然也包括这一最基本的目的尤其在早期人类的活动中。但是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人类在某个历史关头意识到除了生理生存之外的另一种生存。那就是精神的和心理的生存(Spiritual or psychological survival)。这种对精神生存的意识和要求正是促成人类向远离动物的自身发展的关键之处。而取得精神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文化活动,其中包括思维,宗教和一切精神活动。

  人类在还是动物的时候与其它动物一样必须在险恶的环境中求生存。而生存的第一要求就是在险境中首先意识的危险。而对危险的反映就是惧怕。所以惧怕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换句话说,动物和人类如果没有惧怕感就无法生存。而惧怕的产生完全是外界的刺激造成的。这种外界刺激所导致的惧怕一般是即时的。即在事件发生的一刹那立即产生惧怕感(如猛兽的袭击)。而危险过去之后,恐惧随之消失。在人类的发展初期,随着大脑的发达,这种外界刺激造成的心理反映很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而且大脑有了记忆功能。即便在平和的环境中这种恐惧感由于记忆任然出现。这种恐惧感时时从负面影响人类的生活。比如失去与野兽和险境斗争的勇气。由于不安全感而影响休息,消化,并随之导致疾病。这样以一来心理的恐惧间接地影响到生理生存。为了更健康的生存,人类必须找到自我补救的方法。于是人类就开始面临一个最有伟大意义的课题:精神和心理的生存。这种精神生存不是通过大量繁殖或得到充足的食物就能达到的。这种精神上的生存必须通过人类的文化活动。占卜与求神是最初的人类文化活动和精神生存的有效方法。人类开始想象神并把神完善化。从此,人类走向远离动物的不归之路。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为壮丽的一步。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外界的刺激造成的恐惧是人类走出动物王国的原动力。

  人类在最初时期对神的想象会因人而异。这要求人们之间的交流而统一对神的认识。群居在一个部落的人们逐步创造了自己的神,并在拜神中消除恐惧感。这种文化活动是最有效的精神生存方法。人们于是感到力量。从而更有信心地生活。人的安全感来自于对神的认识和与神建立的关系。这种共同的对神的认识以及共同的精神生活就构成了所谓的 “文化认同。”对神的认识愈深入,与神的关系愈近,这种文化认同就愈强烈,而人们从中获得的安全感也愈多。部落里的每一个人都自发地参加这种文化活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到安全,心情舒畅。除此之外,人们还认同一切其它的文化活动。比如以本部落特有方式的劳动,娱乐,庆典等等。从这样的推论可以得出十分清楚的结论:人的心理力量正比于文化认同。反过来,没有文化认同的人是心理不安全,没有力量的人。而没有力量和安全感是无法达到精神生存的。所以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创造自己的文化,并与其强烈的认同从而获得力量和安全感。人类就是在这种文化创造过程中不断进化,发展的。

  一个部落的发展会导致人口的增多。而更重要的是自己文化的沉积,强化,和传播。每个人都为部落的文化骄傲,并通过讴歌它来更深刻地感觉认识自己的文化。文化认同是自发的。因为它是精神生存的必要。就象打猎,耕种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必须。但是文化的发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并行的。各个地区,各个部落由于种种环境的不同会导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使人们创造不同的神或以不同的方式拜神。在远古的历史上,人类群由地理割断而各自发展自己的文化。当人类是在分离状态生活时各自仅向自己的文化认同。但当文化大大地扩张而于异文化交流时文化认同便会出现迷茫的现象。比如,一个属于某个文化群的人接触的另一个文化群时也许会被异文化的拜神所吸引。但是他不可能同时认同于两个文化中的神因为它们也许是相互排斥的。他也很可能回到自己人中告诉他们自己新奇的经历而使更多的人向往这异文化中的神。于是许多人开始离开自己的文化群而加入了异文化群。这个时候有两种可能:一是本文化群感到异文化的威胁而通过领袖的感召来吸引人们回来。二是通过武力消灭异族。这种文化威胁就构成了人类厮杀的原动力。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罗马人与犹太人联合杀害耶稣。耶稣本是犹太人。但他在耶路撒冷传播异教异说。他的说教是如此动人和让人信服所以造成了许许多多的跟随者。从而大大地威胁了罗马帝国和本地犹太人。于是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但在这之后,基督教却生根于民众,很快发展到全世界。众所周知,以宗教的名义而发起的战争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什么这样的战争会如此频繁呢?因为它关系到人的精神生存。

  所以,一个文化一旦产生就面临着与异文化抗衡的挑战。在多文化的世界里,众多文化竞相发展。经过自然淘汰,剩下的文化都具有相当的生存能力而在一种平衡态下共存。但是,虽然是一种平衡态,各文化无时不感到异文化的威胁从而也无时不刻地试图发展,强化自己,并消弱异文化。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宗教之外,文化以某种特定的思维而存在。这种的思维的方式是宗教的基础而且更加广泛,无形地深入人的精神生活。因为宗教不仅是一种思维,同时又是一种具体严谨的形式。而严格地遵从这种形式对许多人来说是困难的。但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思维却可以在极大范围内影响很多人。这样一来,与某种文化认同的人都具有相同的思维。而该文化的扩展就是通过这种思维的蔓延而实现的。每一种思维都带着文化自然地企图越过国界而全方位地走向世界。而这种扩展自己的原动力就是在异文化威胁下的不安全感。这种动力是自然植于人类文化群内部的生命元。没有这种生命元,文化很快就会死亡。古代四大文化就是带着这种生命元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繁衍了世界五彩缤纷的众多文化。直到今天,世界各文化还是以这种形式相互抗衡着。世界的两大主流思维就是以孔孟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和以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为基础的西方文化。

  文化的竞争模型

  普遍的理论认为文化没有优劣只有先进和落后。笔者认为先进的文化必然会排挤,掠夺,蚕食落后文化。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清楚地看到。比如汉文化对少数民族的挤压和蚕食(即同化)。欧洲各国对殖民地文化的掠夺。这种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侵蚀和侵略所造成的后果是落后文化逐步失去自己的文化认同。他们过去的信仰,人际关系,和传统就漫漫地丢失了。在人们失去自己过去的文化认同之后便失去了力量和安全感。于是他们开始自卑并对外来的文化发生崇拜。但这往往是可悲的。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无法真正彻底地与外来文化认同。从此他们会生活在迷茫当中。在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进入东方时,中国就开始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直到今天。

  思维的蔓延是通过许多方式进行的包括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但有意思的是人类向异文化传播自己的思维时是自发而并不主观地意识的这一点。在人类的活动中有许多行为都不是主观意识中的。比如在寻求配偶时相互的妒嫉和竞争完全是为了使最佳的基因得以留传。但人类或者动物在竞争中并不意识都这种生存必要。在思维的扩展过程中,人们也并不意识到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人。但人们在直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中却十分清楚利害得失而往往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激烈地竞争。其结果是在经济政治军事扩张之后达到文化的扩张直至思维的扩张。前面提到,发达的文化必须会排挤,蚕食落后的文化。并从中汲取文化营养而丰富自己的文化。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往往出现过落后文化用武力战胜发达文化的例子。比如罗马战胜了当时文化极为发达的希腊。满族人打败了文化精深的汉族人。从表面上看,这些民族似乎是为了需求地域,资源而发动的战争。但从精神生存的角度出发,却是由于落后民族希望通过占有发达文化来尽快地发展自己的文化。但其结果却被熔于发达文化。我们可以说满族被汉族同化了。但也可以说满族在汉族的大海中得以永生。否则,我们今天也许还可以看到一个游牧的满族而保持他们原来落后的文化。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说,汉文化由于满文化的侵入得以更加丰富多彩了。自人类社会开始以来,人类无法停止这种活动。因为这关系到精神的生存和文化的生存。正因为此,尽管人类强烈地热爱和平,战争在人类社会中一天都未停止过。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是去了自己的文化认同,从而也是去了心理,精神力量。为了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人们无法停下来安分和平的过日子。因为你停下来别人就发展了。异文化的发展时刻都在威胁本文化的生存。

  所以一般地说,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个文化相互竞争而发展的。而这个发展的动力源就是人类精神生存对文化认同的要求。这种要求使人们自发地建立,发展,强化,扩张自己的文化。而这种人类行为自然会与异文化发生碰撞。其结果是经济,政治,军事的侵入于反侵入。如果两文化发展水平相当,这种竞争在多次冲突之后会趋于相对的平衡。但如果两文化的差别很大,落后文化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先进的文化模仿并认同从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种对先进异文化的模仿与认同是自发的,积极的,有益于本文化生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北魏孝文帝命令他的臣民彻底的汉化,清代满人不自觉地在文化上向汉文化靠拢。日本,韩国在文化上与古代中国文化的模仿和认同。在近代,当东方人接触到西方文化之后类似的例子就更多了。日本的“脱亚入欧”,中国的“五四”运动都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反映。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在近代以来毕竟在高速发展的西方面前显得落后了。而西方文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民主与科学,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是个性主义思维。。因为它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它做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一切西方人文领域的基础。它在东方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古老的思想基础,即孔孟主义。从而使人们对等级,至尊的权力,和社会给予人的定义发生了深刻的质疑。这种质疑的本身就是个性主义的前奏。从而为民主的到来奠定了历史性的思想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东西无论出自哪种文化,只要它是美的,积极向上的,生动的,有益于自己文化生存的都会引起全人类欣赏和重视。我们可以把这种东西称为普遍的美和普遍的真理。首先科学(比如数学),无论在哪种文化中都可被认为是终极的真理。其它科学也可被这样认为。美的东西也是如此。比如东方的古典艺术,西方的交响乐,和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等等。人们在接触的这些东西时大多会从热爱以致到模仿,并认同。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典型行为,从而是自发的,下意识的。比如民主出现在东方时,许多东方人同样受到极大的吸引。这种最初的反映是自然的也是人性的反映。因为民主带来的信息是解放人性。它对人类更健康的生存有这十分现实的意义。所以全世界大多数文化都热烈地追求民主并把它做为进步的象征。反过来,如果把东方的权威主义在今天介绍给世界,那么反映就可想而知了。

  文化认同的现代意义

  由于文化的发展,每个时期的文化认同都会对人类发生不同程度的挑战。因为人类文化认识的不同,一般会产生对新文化的焦虑感从而在与其认同时发生心理困难。这种现象在文化多变迅速发展的20与21世纪显得尤为突出。在相对稳定的文化中,比如那些比较原始的部落中文化的变化十分缓慢,几乎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保持不变。在稳定文化中,对于文化的认识完全是通过父辈向子女口述历史,本部落的文化活动,以及子女对文化主体的观察来实现的。人们以劳作,生息,繁衍,娱乐,求神都构成最基本的文化活动。长辈们在这些活动中教育,培养,传播本部落的文化。比如通过舞蹈,仪式,婚丧等方式向晚辈灌输自己文化的一般知识。我们至今还可以在许多非洲部落和印地安人那里看到他们是如何在当今世界顽强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他们穿上民族服装并向自己的孩子们跳起祖先的舞蹈并世世代代地讲述着祖辈美丽动人的故事。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人们建立起对本文化的认识并与其强烈的认同,同时在这种认同中获得安全感和心理力量。

  人类通过这种方式而达到 “文化移植”,即把自己的变成母文化的一部分。在早期的人类生活中,这种文化生存的方式有几种重要的目的。其一是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地延续下去;其二是认识了解自己的文化,从而达到与其的认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一个文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与本文化认同而不与其它文化认同,由此实现自己文化在发展延续中不断巩固壮大。只有这样才能具有竞争能力而不至消弱,消亡。其三,文化是人类心理,精神生存的重要手段。所有自尊,自信,骄傲都来自与对本文化的强烈认同。另外文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定义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政治制度,以及思维的基础包括宗教和哲学。

  但是在现代尤其是后现代或者是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使每一个个体的文化很难阻止异文化的侵入和影响。在上世纪初,人类历史发生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是以西方世界为先导的。生机勃勃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文化从全世界的范围内冲击所有古老的文化,使它们显的落后,变为弱势。在这些文化中包括中东的伊斯兰文化和中国的孔孟文化。这些古老文化的特征是以权威主义为思维核心,而在严密等级的控制下要求每个个人在很大得到程度上服从于社会和社会的权威。这事实上是一种古典的思维,在人类史上实行了漫长的几千年。但是古老文化在当代的生存的确发生了历史性的困难。许多古老的思维和概念在当今不仅显得陈旧甚至被定义为非人性和错误。比如妇女低于男性的地位,包办婚姻,极权,以及宗族法规等等在现代文化和社会里已列为低劣的思维和行为。然而,保持和认同古典文化又与这些思维和行为紧密相关。那么,这些古老的文化如何生存呢?

  世界文化发展的特点

  世界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经历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的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个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阶段里,西方社会从人文社会到科学技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从权威主义的思想与君主社会结构转入个性主义和民主制度。所有这些社会的变革反映为文化的发展并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系列的现代派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但是新的艺术一定是以一种新的思想为主导的。在现代主义时期,这种主导思想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于是在文学上作家们跳出了维多利亚式的框框而提出:文学必须是对人性深刻的批判。哲学家尼采指出直觉相比于推理的重要性。在绘画艺术里所有古典画中的关系,比如,画中人与观者,画的主题与画面本身,都统统打破了。色彩,图案,材料于是获得了它们自己的独特生命。在全新的组合下,现代画用极致变形的自然把人们带入从未有过的视觉世界。另外,作画的方法与技术,在古典画中仅仅是达到完成整个画的工具而已。而在现代画中,却被视为具有生命的主题画的重要部分。从此,西方文化的发展,由艺术作为先锋,构成从古典到现代连续性的过渡。这种过渡的真正意义在于给予西方社会新时代的文化认同,使文化得以生存,延续更确切地说,西方文化即有古典文化,又有现代文化。所以西方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比如维多利亚时代,现代及当代,都能找到各个时期的文化认同。这事实上就是文化生存和延续的方式。恰恰相反,也正是在这个世界的转折时期,中国却没有产生自己的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化从而使古典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历史性的困难。于是中国人的现代认同发生了危机。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即没有参与现代主义的文化运动,也没有在中国古典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中国的现代思想,却在西方影响下发生了所谓的“五四”运动。“五四”的实际结果事实上是在极大的程度上引入西方现代主义的思想,并用此在尽量广泛的范围内取代中国古典主义。在艺术领域里,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与戏剧,西方现代主义无恐不入。在自“五四”已来的一百年中,中国的现代文化基本上是中国古典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机械混合。由于当代的中国文化已经失去了古典文化那种系统,古老,严谨,稳固的特色从而很难使现代人们对其有强烈清晰的认同。于是,现代人在这种混合不清的文化中,一方面试图正与中国古典文化认同,而另一方面却受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吸引。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认同的迷茫与丧失导致不仅是人们心理的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毁灭性的挫伤。

  中国文化的定义

  中国当代的认同危机完全来源于中国文化在近代的停滞 以及自“五四” 以来中国文化在当代定义的含混。如果一个文化的定义在人们的意识中含混不清,那么文化认同就会发生极大的困难,,从而导致心理的不安全感,以及自卑感。所以我们必须在讨论文化认同之前清楚地定义中国文化。显然,定义中国文化也许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我们可以对其做一大致的定义。前面提到,文化可分为古典及现代文化。而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化事实上指的是中国古典文化。

  如前所述,一个文化包括两个方面: 即思维方式 (way of thinking)与行为方式 (way of doingthings)。如果对中国文化的核心思维追本朔源自然会走向孔子和孟子。在中国文化的演变中,在秦汉以前,主要以孔孟的思想为代表。除了孔孟之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中国古文化在政治上又主要以道家为核心。而孔孟是与道家不可分割的。到了唐代之后,儒,墨,道三家由儒,释,道三家取代。到了宋代,朱熹认为儒家的学问已走到尽头从而提出新理学。但宋儒的理学家们基本上是把佛家与道家综合起来而提出所谓的”心性之学。”但却用此来批驳佛道。其实新理学不过是孔孟的新性之学,它以孔孟的思想做为基础。在孔孟思想的经典著作中以《春秋》和《论语》为代表作。

  “仁”说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达到社会的稳定并法制的国家需要以一定的政治体制来管理。一定的刑法来制裁,以及道德规范和羞耻心来限制每个人的行为。但孔子思想中的政体与个人道德是什么呢?细读《论语》将发现孔子思想对社会上的人,思想,行为以及政体都有详细的论述。孔子关于个人的概念是围在一个狭小范围内生命和理念空间。每个个人无法超越这个空间而存在。这就是所谓”克己复理,”和”己所不欲,毋施与人”的说法。在孔子的《为政篇》里,孔子详细地谈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在做人方面,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唉;不好反上者而好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孔子说的孝弟应是人的根本。但孝子如何翻译?它在西方的对应概念是什么?也许孝可以英译为:filial piety,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虔诚信念。但更直接的中文意思就是”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意指对亲友之爱。在中国的五伦中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如果”孝”字用于父母子女之间,那么”弟”字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了。孔子又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就是古典中国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当然,要用西方的概念很明确地解释这些词的准确定义有些困难。但对于有些概念可以找出它的英译。比如”信”为”守信”或”信誉”(word of honor);“礼”即对人的尊重(respect)等等。而”仁”的讲究就太深太多了。”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而对”仁”的解释两千多年来莫衷一是。《论语》全文都以”仁”为核心,可谓重要。”仁”的解释为:”博爱之谓仁。”韩愈说:”博爱叫做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就是儒家的思想。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联起来即孔孟的”仁义。”但中国各时代对”仁”的理解多有不同。宋代的理学家们曾以为”仁”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知。但也有宋代儒生认为”仁”就是养性谈心,不讲应用。是人们心中对自我与客观的一种体会。但回到孔子自己对”仁”的陈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孝”说

  “孝”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孝经》是孔子学生曾子著的。但什么是孝呢?孔子认为”孝道”首先对父母而言。一个人只要孝其父母才能称为君子。才可以把其它事情做好。”求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能孝才能忠君。”孝”本是为建立家族宗法而立的基础与核心。自周朝到秦汉以后就建立了”孝”的精神。以后推广的整个宗法社会和政治结构中去。在西汉以后,魏晋时代,蔚然成风。更提倡”以孝治天下。””孝道”是绝对的。每个人必须先爱父母(并绝对服从父母)。然后扩充之爱天下人。”孝”是古时做人的基础。但:孝”的实质是对社会要求的一种绝对服从。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无论在家庭中,社会上,以及政治体系里,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位置和定义。如家庭中的辈分,社会政治中的君臣之间的区分是极其严格的。每个人必须按照定义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依靠”孝道”对其完全服从。当然对:孝道”的理解最容易从家庭开始。然后在延伸的社会中去。孔子就是把家庭做为这种精神训练的基地然后把”孝道”深入到社会文化,政治体系,人文思维中去。从而起到了对中国古典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的巩固,完善,和强化,并奠定了当时君臣政治的思维基础。换句话说,没有”孝道”,也就无法建立和维持这种等级深严的政治。所以,从对等的意义上看,以”孝道”为核心的思维,与西方的个性主义思维截然相反,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体系(君王制和民主制)当然也是有本质不同的。

  孝道的思维对于君王政治和等级社会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文化思维事实上是对个人在社会上的位置的认识,认同,承认和服从。并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对社会给予的位置无条件的接受,认为是”天意”而不能质疑。这样一来,尽管古典中国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但只要人们有效自然地找到各自的位置,并以”孝道”各司其位,那这就是一个十分有序的,结构清楚的社会。所以孔孟思维强调社会结构以及与其相关的人的地位,并要求人们对这种整体的绝对服从。由此而来,在这种社会里,人们表现为对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位置的重视和认识即所谓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status conscious)在其它东方社会如日本,台湾,新加坡也十分严重。由于对这种社会位置的重视,人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奉行在该位置上应有的职责和角色。比如长辈,妻子,教师,官吏等等。如果是父亲,那一定是严厉的,如果是母亲,那一定是贤惠的,如果是官吏,那一定是权威的。他们不可以有其它的角色。因这是社会定义下的位置所不允许的尽管他们或许有其它的心思。比如父亲希望想象孩童那样与子女玩耍,官宦希望托下官服象平民一样自由自在。人们以”孝”对其职,并在尽”孝”的同时找到安全感。因为一个父亲在做得象父亲时是安全的,但在表现为儿童时却是不安全的。在古典社会人们视自己的社会认同为至关重要。相反,个人却被大大忽视了。在这样的文化思维中人的存在是通过对自己位置的认同来实现的。换句话说,没有对位置的认同,也就没有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是东方古典社会也是现代社会的突出特点。在这种文化里,如果离开了”位置”便毫无个人可言。一个官宦如果丢了官就失去了自己而彻底的落魄了。女人的丈夫去世了,她必须”守节”否则,她将失去自己的”位置”而没有做人的安全感。在现代中国以及其它东方社会,人们任然崇拜社会位置。这反映在家庭关系和社会行为中。在社会上,人的地位往往显得比个人更重要。人们视职业为生命,每个人的名片上大多列出一大堆头衔,充分表明东方人对社会位置的强烈认同感。人的价值完全是通过职业显示出来的。这样,人与社会”位置”几乎等同起来。一个人如果离开了职业就失去了认同感而无法以个人在社会上信心十足地存在。

  所以每个人必须全身心地进入社会角色。几乎不给个人留有任何空间。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家庭,,个人感情,亲友关系等等。在中国的英雄里,大多是为事业而舍身忘己的人。他们大多不顾家庭妻小,不顾个人私情或亲朋友谊而在最高的程度上对自己的职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他们的所有激情和感情都对职业而发生。而对个人,家人的情感却自然地退居第二位。也许这种情操可以称为极端的”孝。”古话说:”忠,孝不能两全。”其实”忠”和”孝”在某中意义上是对等的,都是压抑个人而献身他人。但社会大于家庭,所以只能先”忠”后”孝”了。

  在中国古典式的家庭里,”孝”的观念使亲人的关系建立在对每个人的位置认同上,而不是基于个人相互感情的交流上。在旧式家庭中,长辈,夫妻,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以相互的位置而定的。这种位置和关系就是家庭。人们的交往是按严格的家庭关系来进行的。至于每个人内在感情,要求,交流是不重要的。父亲只要做的俨然象个父亲就足够了。这包括:主外养家,生子,保障家庭的安全,光宗耀祖等等。一个尽”孝”的父亲只会尽这些份内的职责。他们无法也没有能力与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交流个人内在的情感。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个人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以一个个人的身份与亲人在一起交流,谈心。事实上,在”孝道”的熏陶下,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所谓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位置。”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了。其它如妻子,儿子等都有相似的定义和家庭中的位置。最典型的例子是买办婚姻。男女两人毫无个人选择完全按双方的”位置”配定终身。而这种行为的道德基础就是”孝道。”正因为子女要孝顺父母,他们必须按照家庭的要求进入自己的”位置,”即结为夫妻。

  所以,总结孔子的”孝道”就是无条件地压缩,奉献,牺牲,个人的一切而全部投入到社会要求的”位置”中去。如果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社会将是合理的,稳定的。由于孔子的学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可能在宋代时把这种精神推向了一个最佳理想的境界。在”孝道”的思想基础上,人们毕生的努力就是按社会的要求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全身心地进入这个位置的角色从而在与该角色认同的同时获得最大的心理安全感。换句话说,人的心理安全感完全是通过对位置的认同来获得的而不是由与个人的认同来达到的。于是,这种思维便产生的森严的等级和与其相关的权威。这里包括父道尊严,师道尊严,当然也有君王的权威。

  这里有必要指出,现代的中国人常常提出“要做中国人”的口号,却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按照古典文化的定义,最具中国文化内涵及色彩的中国人应该是“五四”以前的中国人,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政,父道尊严,君君臣臣,仁义道德等中国古典文化十分典型的反映在他的身上。笔者认为,贾政一类才称的上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化身。而中国文化只有古典文化。“五四”以后的文化仅仅是以个性主义为思维核心,逐步用西方文化改变,替换中国古典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混合体。而这其中的西方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指数极的增加。在思维方式上,“个性解放”取代“忠”,“孝”成为“五四“以后的时尚。到了21世纪,个性主义的思维已在中国各个领域尤其在文学艺术界形成稳固的基础。西方的经济模式,逐步取代了古典的中国制度。民主的概念以成为进步政治的象征。西方的方法论,即科学大规模地进入中国的教育与研究领域。而中国古典的方法,即易经和阴阳五行却退居附位。而在行为和生活方式上,西方文化更是无所不在:服饰,建筑,装饰,节假,食品,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宗教信仰都在极大程度上西方化了。在今天,对于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我们仅仅能在京剧,古典建筑,古文中去间接的理解,体会。而与其直接的认同已经十分困难。而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更容易认同的是以上提到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内涵。即个性主义,科学方法,民主思想,市场经济,西装,高层建筑,可口可乐,情人节等等。在这些文化元中无丝毫中国文化可言。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定义中国的文化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尽管儒学在宋代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它至今还在强烈地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但是有必要指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儒学应该被认为是中国的古典文化,而以此思想为基础的一切文化组成,包括政治体系,经济结构,价值系统,文学艺术都从属于中国 “古典文化”。而我们可以找到与其相对照的西方古典文化,即在十九世纪末期以前的西方文化。但是西方文化毕竟连续性的发展了,从而在二十世纪初产生了所谓的现代主义,以及后来的后现代主义。而更确切地说,中国并没有形成现代和当代的中国思想核心、伦理体系以及哲学理论基础或者说:中国仅有古典思想 (Classic thinking),而没有现代思想 (Contemporary thinking)。但是西方社会既有古典思想又有现代思想。这就是中国当代文化认同丧失的症结。

  西方的现代主义从上世纪初便开始并形成了,这种西方文化的现代主义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而且包括科学、技术以及哲学、思想和逻辑。从艺术方面这种现代主义的代表们数不胜数。其中最知名的有俄罗斯的康定斯基、西班牙的毕加索、美国的波洛克及德国的保罗,克利,对于自然科学,基于古典物理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近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及近代物理的核心量子力学。这种现代派的艺术及思想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和艺术作品中,而且直接地反映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室内设计、建筑中都充满了西方现代文明的色彩。四十年代美国高层建筑的现代派大师就是举世闻名的米思。凡德罗。现代派发展到七十年代,又继而产生了所谓的后现代或当代艺术(Post modernism or contemporary art)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所谓3C:克莱门特、库奇和基亚。德国的巴实利茨、伊门金夫、基弗和彭克。还有美国的施纳贝尔和哈林。

  但是,中国在二十世纪初,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即没有参与现代主义的文化运动,也没有在中国古典主义的基础上产生中国的现代思想,却在西方影响下发生了所谓的“五四”运动。“五四”的实际结果事实上是在极大的程度上引入西方现代主义的思想,并用此在尽量广泛的范围内取代中国古典主义。在艺术领域里,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与戏剧,西方现代主义无恐不入。在自“五四”已来的一百年中,中国的现代文化基本上是中国古典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机械混合。由于当代的中国文化已经失去了古典文化那种系统,古老,严谨,稳固的特色从而很难使现代人们对其有强烈清晰的认同。于是,现代人在这种混合不清的文化中,一方面试图正与中国古典文化认同,而另一方面却受到现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吸引。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认同的迷茫与丧失导致不仅是人们心理的不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毁灭性的挫伤。

  西方现代文化的定义

  与东方古典主义的孔孟思维正好相反,西方现代文化建立在个性主义的思维体系中。人的心理力量和安全感来自于个性(Individuality)的建立和与之的认同。个性主义崇尚个人的一切包括个人的感情,思想,行动,性格,性别,身体,生命,权力,财产等等。在个性主义的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点是关于个人一切的神圣和不可侵犯性。或许某个个性对于一些其它的个人,团体,甚至社会来说是不受欣赏的但此个性必须得到社会承认和保护。这种承认与保护首先是法律的,然后是社会的和文化的。由于个性主义而产生的女权主义就是对个性中性别特征的尊重的典型例证。很显然,要使个性得以发展,就必须对社会政治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民主的形式。个性主义思维在人类的作用在于完整地建立”个人。”当然,这种”个人”是属于某一特定文化和社会的。对于”个人”的建立主要是思想精神方面的。同时包括个人的感情,要求,追求,等等。这种个性的建立首先在文学艺术上有这伟大的意义。有人认为,只要是个人创造的东西,只要它代表个性,那就是美的。而文学艺术的生命是根植于个性的存在。人类在探求个性的同时寻找到个人的感觉,灵感,思绪并从而把这些完全属于个人的东西整理升华成思想,理论,艺术作品等等。在个性的追求中,人类对于自己个人感情的丰富是走向更高级人类文化的关键。人类感情的丰富化,复杂化和多变化是人类更自信地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人类无时不刻地在试图证明自己感情上的复杂性,并通过文学,艺术来充分地表达这一点。因为这是表征人类文化发展程度的标尺。事实上文学艺术的目的就是探索建立人类有由个性产生的美以及表达这种美的思想,情绪,感情。另一个标尺就是某文化语言直接描述数学的能力。对于后者显然于人文和科学的发展有关。但对于前者却与个性的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以孔孟主义为核心的文化中,人们多以社会位置为重。在与社会位置的认同中人们必须压制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久而久之,人便成了位置。个人的特征就变得单一,苍白。

  个性的存在应该是单一的,排它的,独立的,唯一的。比如一个思想或创造。虽然这种思想的产生可能受到过他人的影响,但它是由个人在加工,升华之后创造出来的。这种独特的能力是个性主义思维的特点。而非个性主义的思维不允许个人单一地的产生自己的思想。在非个性主义的文化和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完全由社会统一的观念支配。

  个性主义表现之一为对人性和生命的珍视以及对个人思想感情的注重。如果个性主义需要建立个人精神的自由王国,那么首先必须有健全的生命,而且是每一个生命!对于动物来说它们个个一致,那么去掉若干个对整个群体是无妨的只要基数足够大。因为动物仅仅存在生物生存的问题。在非个性主义的文化里,由于个性的极大压抑,每个人都是一个缺乏个性的位置。所以人人相似。从而在这些文化中往往表现为对生命的忽视。”草歼人命”和”人命不值钱”是这些文化的特征。相反,在个性主义的文化里,人的生命是致高无尚的。正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他人不同的”个人。”而他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物以希为贵’”少一个人,这种独特的个性就再也没有了。这种个性和它的载体:生命,当然是极为重要的。珍视生命表现在当代社会就是反对堕胎和死刑。虽然堕胎和死刑在西方社会任然存在争议,但毕竟是人类在对自己生命更进一步的珍视。相反,在中世纪,人类却十分轻看了自己的生命。

  在保护生命,建立个性,发展个人的思想,丰富个人的感情的人类进步途中,人类还认识到个性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个人与个人的关系。这是人类在当代社会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在非个性主义的文化中,如前所述,人是抽去个性的位置。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位置与位置之间的关系。比如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而这些关系完全是由社会,政治,文化来决定的。无论是哪一个人,只要在一个确定的关系里,那么相互的位置就决定了。比如相互的态度,行为,从属关系等等。这对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所以这种人与人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包办婚姻。在包办婚姻的过程中男女双方的选择完全是按照社会的位置来进行的。如家庭背景和经济地位。由于个性的丧失和压抑大部分人能够自觉地进入位置并建立这种约定成俗的关系。丈夫和妻子的模型在整个社会都是一致的。而每对夫妇必须按照这些模型更准确地进入位置。这可以很形象地用数学上的收敛或归一来描述。众所周知,自”五四”运动以来。许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进入这种位置时遇到了心理上的困难。于是个性解放的思潮在中国以致东方蔓延开来。但是个性解放即便是今天在东方国家任然有文化上的困难。

  而个性主义所寻找的关系却正好现反。它是发散的,多元的,不定的。每个人的关系完全由相关的个人决定。一般地说,进入一个关系的代价是失去一部分自己的个性。对于非个性主义的文化,每个人进入关系后便全身心地投入位置而排除一切个性成分。由于位置的要求和限制,关系是清楚的,简单的,不容质疑的。从社会运行的角度观察,这种关系的构成比较容易,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和谐,有效,稳定,长久。但对于个性主义,人们必须在寻求和谐关系的同时把握自己的个性部分。这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往往是困难的。因此,以个性主义为思维基础的关系表现为波动,不稳定,甚至不持久。但是,这种关系最有意义的关键是对对方个性的认可,尊重,以致在寻求和谐的同时发掘,培养,发展对方的个性,使双方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显然,这是一个十分复杂,敏感,,而且困难的心理途径。人类走这条路的时间还不到一个世纪。在这条荆棘从生的路上,人类才刚刚上路,但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个性主义思维为基础的关系是建立在对双方个性的认识,尊重,和接受的条件之上。由于现代个性主义社会的发展,人的个性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在这种个性繁多的人群中要找出两个正好吻合的双方的确是很难的。何况,每个人的个性又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即便两人原初关系和谐,也会由于个性的变化而发展到不和谐了。相反,在非个性主义文化中,由于位置的要求和个性的压抑,人们毫无个性可言,所以必是前篇一率,千人一面。即便有个性的萌芽和存在也会由于”孝道”而压缩回去。所以在每一对人中间很易找到和谐的关系。当然这种”和谐关系”是否真正健康还值得心理学家去定义。

  由于个性主义的思维,人们便对社会的形式提出能够保障个性制度的要求。这就是民主的形式。关于民主的定义和内容,在本文的上部以作了详细的介绍。它的三个重要方面是竞争,参与,和人权。在竞争和参与方面世界个各政治国家大致可以达到统一的理解和认同。但对于人权各自看法却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人权就是以上所陈诉的关于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力。比如隐私,财产,思想,生活,繁衍,保护自己,工作,表达等等。这里非常重要是这种人的基本权力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包括罪犯和道德意识败坏的人。这一点对于权威主义社会往往被忽视。个性主义者认为这些权力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某个人,社会团体给的。显然这种权力是神圣的。如果探讨这种神圣权力的本源必须要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中寻找。我们知道,人类对于真理的探求是从截然不同两个途径出发的: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宗教。对于科学来说数学和物理是两大基本科学。人们在寻求人类,宇宙的本源时通过这两门基本科学建立了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但是在社会,道德,思想等领域中真理的寻求要变的复杂的多。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真理的归一是圣经。即所谓的”圣经真理。”西方在人文学科的诸多方面遇到种种困难之后便自然地走向圣经。这种探寻真理的方式显然与科学截然不同。在向科学真理的逼近中是通过严谨的推理。它的特点是唯一性和普遍性。它的正确与否不是通过辩论而是通过求证来达到的。无论何人,来自何文化,何地位都必须接受求证的结论。所以全球的数学和物理书都是一致的即便是敌对国家。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真理相对要复杂的多因为没有唯一的普遍的结论。所以,正确与错误是通过辩论来达到的。而往往双方无法说服对方。也正因为此,意识形态的书籍在不同的文化,国家中会徊然不同。前面已经提到,这是因为文化认同和文化竞争的结果。由于这种意识上探源归一的困难,对于某种人文思想的信仰便成为向真理逼近的重要条件。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在解释是谁推动了宇宙大爆炸发生了困难时也把问题推给了神学家。于是在人权的问题上人们用”天赋人权”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而承认天赋人权正确的同时必须对天或神具有信仰。这就是追求人文真理的条件。相反,对于科学真理,准确地遵循科学推理才是必要的条件。

  文化生存的模型与范例

  一般的文化生存手段是不断地“翻新”,创造新的文化和人们对新的文化的认同感,这种新文化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是完全基于过去旧文化的基础上。这也就是保护文化古迹的伟大意的所在。我们在古迹前,可以得到无穷的灵感和对将来的憧憬,从而产生创造欲和对过去更深刻的批判。人们只能在对过去深刻的认识中才能寻找到未来,才能发展自己的新文化,也才能达到所谓的“文化生存”。西方、东方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进发的,所以人们现在还要听古典音乐,看古典画,研究历史。但人们无论如何不能被过去的伟大与精深所击溃,从而无法再超过古人。如果今人无法超过古人,社会就会退步,文化就会从“强文化”变成弱文化。西方的文化还在发展,从古典到现代,从“现代”再到“后现代”,当代。 这种新文化认同的建立,具有极其伟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自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仅仅是在逐渐地让西方的主流文化替换,取代,削弱中国的古典文化,即儒学的核心在逐步地失去。文化的生存在于发展建立每一个新时期的文化和文化认同。如果一个文化在外界的挤压,侵袭下无法建立新的文化系统,那么最可行的文化生存手段既是接收,沿袭,依附外文化思想与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在历史上找到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魏孝文帝帅民汉化的历史过程。

  北魏孝文帝元宏(476-499)原属北方鲜卑族后裔。却不顾众臣反对,下令一系列措施,全方位地施行“汉化”。而其“汉化”的 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孝文帝不仅下令停止讲鲜卑话,而且将北方各族的姓氏一律改成汉姓。比如:独孤改为刘,贺楼改为楼,尉迟改为尉,勿忸改为于,步六孤改为陆等。并强令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以致后来的鲜卑族再无纯粹的血统了。孝文帝禁止士民穿“胡服”还强令 迁都中原,最后终于完成“全盘汉化”的大业。历史上众多北方少数民族无论是如何入侵汉族农耕领地,并从政权上统治中国,都无法避免在文化上被汉文化征服的命运。这些北方文化包括匈奴、鲜卑、羯、契丹、女真等。元朝灭亡之后,留在明朝境内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就不再做为一个民族而存在了。清朝之后的满族人也早以已融于汉族的大家庭之中了。但这种“汉化”的过程有的是被迫的,有的是自觉的,所以也曾是阻力重重。比如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全都遭到众臣的反对,但孝文帝看清了华夏文化的高度发展与鲜卑族的落后,从长远利益出发而放弃了自己的文化旧习,加入当时的先进文明行列。否则,我们也许会在大兴安领的森林中发现一个群居的鲜卑族。

  一个弱文化如果不能在不断创造新文化中与强文化竞争,它能生存下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融入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否则本文化就会在强文化的压力下扭曲、变形、、发生种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和审美的。从世界上我们也看到过类似的“文化融入”现象。在亚洲曾经有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脱亚入欧”,日本从整个政治、文化、社会体系传入西方文化甚至包括语言。发达的文化最终会统治并占有落后的文化。中国文化在发达的年代里不知击败、占有、支配、统治了多少弱小、落后的文化。但是在近代,由于中国文化转为弱文化,所以中国文化的生存只能是通过向强文化,西方文化的认同中得到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中国文化中西方的成分逐步增多,而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却日趋淡化。

  文化进步的标准与定义

  在本文的前段,笔者用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或者“强文化”与“弱文化”的词,但并没有对这些词做清楚的定义。然而,在讨论文化发展的概念时有必要对文化的“先进”与“落后”或者“强”与“弱”给予科学的定义。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发展的大致走向:在西方世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文化的发展)走过了从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到文艺复兴的变迁。

  黑暗的中世纪是极权政治的顶峰。国王由骑士护卫并与地主结成联盟。大约在公元1000年,大部分的欧洲都接受了基督教。教会势力极大。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是基督徒,否则就会被社会排斥。在基督教社会中,等级严格。最高的是教皇,然后是主教,其次是修道院长和修道士。显然,在这种权威社会结构中毫无个性可言。大约在1300年以后欧洲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整个欧洲重新时兴起古典希腊和罗马文化。而且强烈反映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脱曼土尔其人占领之后由欧洲通往东方的贸易之路被切断。欧洲经济则从地中海地区向北方移动。在人们沿大西洋寻找新的贸易通道时形成了资本主义稚型。从此,欧洲进入一个由大西洋向世界探索的崭新时期。从1400到1700年这300年的时间里,欧洲船队通过大西洋远涉美洲,非洲,以致印度洋。这些远洋航行包括著名的1492年哥仑布登陆巴哈马,菲济,和古巴;1501年西班牙人把非洲奴力带到美洲的加里宾,1514年葡萄牙人进入广州并访问明朝的中国;葡萄牙人在1532年殖民巴西;1584年英国人瑞利殖民北美的罗安奴克岛,1625年荷兰人殖民北美的新安母士特丹(今纽约)等等。

  文艺复兴时期中最为重要的贡献是现代科学的诞生。笛卡尔(Descartes)为现代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解剖学家维沙利亚思(Vesalius)提出生理解剖的合理与重要。哥白尼(Copernius)挑战教会对天体的解释。以及牛顿运动三定律在1687年发表。文艺复兴时期在十七世纪发展到顶峰。但是宗教权威尤其是罗马天主教任然强烈地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这种西方宗教权威主义十分类似东方的君王权威主义。维持西方宗教权威的是基督旧约中的思想而东方的君王权威主义是与孔孟思想一脉相承的。但是科学的思想毕竟在人类社会生根发芽并且迅速成长起来。在欧洲随之发生的是1789年的法国革命。人类第一次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从此,世界上不断发生为民主与自由而进行革命和战争。对于近代的民主社会发展,事实上真正的民主社会是到二战之后才形成的。距今仅仅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整个民主社会的进程始终依赖于个性主义思维的发展。

  由西方文化,社会的发展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也是文化进步的定义。所谓落后的文化一定是反人性,反个性的。文化的进步在于从权威主义的思想中解放人的个性。对于广义的文化,尤其早期的文化,那么文化的进步应该是基于向更远离动物而富于人性的方向发展。比如道德的建立,审美的复杂化,对人类个体生命的珍视,语言在表达感情与逻辑方面的提高等等。然而有些学者更倾向于把“进步文化”称为“强势文化”。因为“进步文化”的行为中充斥对“落后文化”的倾轧与掠夺而无任何“进步”可言。更有学者指出个性极度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弊端。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极端的个性主义已引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家庭破裂,暴力,教育质量下降,吸毒,性病,和道德标准的严重下降。。瑞典学者林德波姆指出:“民众统治(majority rule)会造成政治标准的降低以及对人类文明的侵蚀和破坏。现代民主与平等主义的真正本质是否定高尚的权威。它们破坏人类和谐与和平,并制造焦虑和恐慌。精神疾病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人们无法拒绝享乐的诱惑,从而陷入对其无止境的追求。于是,人类走入魔境的困惑。”他还提出一个十分深远的问题:”世界由谁来统治呢?是上帝,还是人类自己?”他认为,世界在1789年法国革命之前是上帝统治(即权威主义)而在此之后人类便开始自己说了算了(即个性主义)。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但出于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仅定义更趋向个性主义的文化为“先进文化”而指相对应的权威主义文化为“落后文化”。这种“先进”与落后“之分完全取决于在历史的进程中的孰先孰后,并无刻意的褒贬。

  进步文化对落后文化的统治与影响

  当先进文化出现在落后文化面前时,首先会震撼,动摇落后文化的核心思想。比如当年胡人在华夏文化面前自惭不如。想要有发达成就的人,就一定去学汉文化的高深学问并以此为荣。所以胡人汉化是自发的。因为汉化对于胡人等于优化。“五四青年”一接触西方文明,顿时感到无比高尚,比起“黑暗之中国”不知文明了多少倍,所以被自然地吸引。正如胡人已汉学为荣一样,“五四”时的进步人士已西学为荣。西学好的人定有一种文化优越感。具有这些优越感的人认为自己在思想上、伦理上、行为上、修养等各方面都高于那些“西学”不够深的人,就如胡人中汉学修养好的那些人一样。于是,在强、弱及先进、落后文化的比较之下,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先进文化。比如思维上要求个人自由的发展,政治上的对民主制度的追求,生活方式上以西方的生活方式标志一个人是否“进步”等等。尤其在伦理方面,更多的人开始在“先进”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传统(落后的)的伦理发生置疑。比如,忠、孝、节、义,为家庭、亲人及社会牺牲自己等等。“个性主义”做为“先进”文化的核心,从基础上开始动摇“落后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吸引和进程是自然的、自发的、非强迫的。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由于这种先进文化的强烈吸引,落后文化很快处于被统治,支配的地位。而先进文化将全方位的垄断落后文化。落后文化仅仅能够从核心思想,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经济,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效仿先进文化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尽快的优化并得以生存。对于历史上许多落后,弱小的文化,这种生存方式也许是极为有效的。事实上人类著多文化的竞争唯一目的就是在生存的前提下,向它文化输出自己的文化,并让其它文化效仿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显然,只有自己的文化成为先进和强势的文化时才能达到这种目的。而先进的文化是以军事,政治,及经济强势的方式向它文化输出的。

  前面提到,当本文化的人被异文化吸引而导致向异文化认同时会出现几种现象。一是文化主体中一部分人会尽力排斥异文化而保持本文化。这有些象人体中出现异物时产生的抗体。这显然是很自然的。因为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认同。那么能够给予自己心理力量和安全感的基地就失去了。为了自己的文化生存,人们会仅全力保护自己的文化。而这些人常常被称为“保守”的人。事实上,文化之所以得以生存往往是依赖与“保守”者执着的文化保护行为。面对“五四青年”的西化行为,那些前清的遗老遗少们不知何等的痛心疾首!二是外来强势文化必从核心思想上削弱并取代弱势文化中原本的思维,并在道德,价值,理念,制度,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推行外来文化。弱势文化中的信仰,道德,价值系统会被逐步的摧毁使本文化的人无法再与其认同。从而在失去认同的同时丧失心理力量和安全感,也同时失去自信,骄傲,想象力和创造力。

  寻找现代认同的中国

  总结以上所述,人类文明已从古典走人现代。对于文化,中国有与西方相对仗的古典主义。所以在宋代或“五四”以前中国曾经有过清楚的文化定义和认同。但是到了近代,尤其是当代,按照本文以上的推理,中国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现代主义思想。一般定义的中国文化仅仅指中国古典文化。而现代人是无法直接与古典文化认同的。就如现代的西方人也难于与莎士比亚时代的认同一样。于是中国丧失了她现代的文化认同。由于当今文化中机械混合着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成分,人们只能一方面执着地向自己的古典文化靠近,另一方面又自然地与现代西方文化看齐。这种文化认同的含混与不确定性造成了文化认同的困难甚至危机。其结果必然是心理的不安全感,自卑,敏感,和儒弱。

  但是对于当今的文化讨论并没有清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定义。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仅仅指中国古典文化,即孔孟思想为基础的文化。而所指的西方文化一般指文艺复兴之后以个性主义思维主导的近代,或现代文化。正是由于在目前的中国,有这两种文化的混合从而造成了文化认同的混乱尤其对于年轻的一代。对于文化界和理论界,由于这种文化认同的混淆往往使讨论的焦点局限于应该保持中国文化还是西化的论争。这种论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应该回到古典主义还是进入现代主义,在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这种讨论显然是无意义的,因为人类无法从文化上走回头路。我们无法设想西方社会从西方现代主义走回维多利亚文化,也无法想象中国社会倒退会明,清,或者宋代的文化,尽管人类对自己的过去有无穷的回味。对于当代的中国,我们所强调的保持民族的,中国的,以及本土的都实际上在意指本文前面定义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上为孔孟,社会上是宗法与等级制度,政治上是君臣系统。显然,孔孟思维建立了中国古典文化所有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治学态度,以及做人的准则。要在今天做一个原本的,彻底的,真正的中国人必须按照孔孟的基本思维,在道德,行为,治学,做人等种种方面从一做起。关于孔孟的思想本文已经做了一般的表述。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化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开始偏离以孔孟为基础的古典文化。从那时起,中国不仅引入了个性主义的思维,而且接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概念。在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方面更是向西方看齐。到了21世纪的中国,西方的基础思维,价值理念,经济体制,管理系统,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在100年的发展中全方位的西化了。中国古典主义的思维与方式仅仅在古典艺术,建筑,传统生活方式中间接的反映出来。但在中国当代文化的主流意识中,古典的思维与形式仅仅在“保留”,“保护”,“发掘”中得以生存。而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其文化发展的真正所在是如何更加全面深入的西化。而其结果是在更大程度上远离中国古典文化。

  前文指出,文化的发展是文化生存的需要。西方文化的生存是通过不断在旧的,古典的文化基础上建立新的文化而实现的。比如西方现代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延续。现在又提出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文化比如波普文化,并以这种文化的领先而支配,主导世界上其它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主导实际上起到,排挤,蚕食,破坏被主导文化,或落后文化的作用。这与本文的文化竞争模型是一致的。主导文化对被主导文化的挤压,阻碍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抑制弱文化的继续发展从而使其停滞。这种机制在于文化发展的反差使发达的文化在思维与形式上首先诱惑,震撼落后文化并在这种异文化的影响下使其向发达文化认同。而认同的初始便是仿效。“五四运动”是中国仿效西方文化的最初阶段。在民主,人性,和科学的强烈诱惑下,中国知识精英把文化重心从似乎走到尽头的孔孟思维转向西方现代主义的潮流中。这个关键的转折事实上是中国文化一种不得以的延续。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必须能够建立与时代对应的思维和形式,从而使人们具有同时代的文化认同。如果文化以及主导文化的思维在某种条件下无法继续发展,翻新,比如上世纪初时的孔孟思维,社会以及人的文化认同就会寻找适于本文化的新的思维。这是有文化生存的机制所决定的。所以,可以认为,中国近代的发展是以借取西方文化而得以生存的就如同胡人借据汉文化得以生存一样。对于西方来说,文化连续性走过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因而实现了文化的生存。中国文化,正是由于“五四”使她的现代认同由西方文化取代。也正是因为这种取代,中国没有产生,创造,建立所谓的“中国现代主义”。当然,谈及现代主义,其定义自然是西方现代主义,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建立中国现代主义,所以,一切现代的,其来源一定是西方的,比如现代艺术,现代科学,现代建筑,等等。虽然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化家也在从事现代创作,但无论是理论基础,思维方式,表现手法从其渊源,主干上都来自与西方。

  既然中国的当代文化已经在借慊西方现代主义的同时得以生存,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这种对异文化的认同应该是有意义的。这种现象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已经发生了。但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一是本文化,或落后文化在向发达异文化认同时会隐含的危险与弊病。从中国历史上看,大多落后,或弱文化在向发达文化认同之后其本文化大多消亡,退化了。比如古代胡人的汉化,以及近代满人的汉化。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在文化的竞争中,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文化的寿命在工业发达的近代大大的缩短了。由于交通,通讯的发达,每个文化无时不克地在受到异文化的影响,挤压,诱惑。若要使自己的文化得以生存,必须不断翻新自己,取得主导地位,从而使异文化只能仿效自己的文化。如果想延长本文化的寿命,保护自己的文化,封闭,自守,排斥异文化似乎是唯一保持原本文化的手段。目前中东等伊斯兰各国采取的就是这种方法。但这毕竟是被动的方法,中国在近代企图阻碍外来的影响,但毕竟失败了。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主导世界的强势文化。美国文化的特点是年轻,动感,翻新迅速,几乎十年一变,并以各种方式切入世界上所有文化,尤其传统文化,比如亚洲文化。目前,波普文化席卷全球,可口可乐,摇滚乐,好莱屋电影,以及隐含波普文化中的个性主义思维势不可挡,对世界文化,甚至对欧洲文化发起21世纪的挑战。

  莎士比亚的名言:“生还是死,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对当今世界的绝好描述。传统文化的生存已到了破在眉睫的时刻。前面已经指出,与异文化认同的危险在于最终失去自己的文化。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异文化那里可以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认同,以及在认同中所能获得的心理安全和力量。但因为认同的彻底性十分有限,所以得到的心理力量会是崭时的,表面的,缺乏激情和力度的。一个古典的中国人在自己的文化面前会是全身心地,富于情感地,也时彻底地与其深深的认同。但一个异族人,比如胡人,满人,或者是个洋人,虽然他们可以热爱中国文化,但由于异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会有不同程度上的保留。同样,在今天,中国人以及众多的东方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自愿或不自愿,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西于方文化。这种认同反映在对个性主义的追求,对民主制度的欣赏,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神往。与此同时,人们自然获取一种心理的自慰,安全感,甚至力量。但这毕竟存在许多来自文化,种族,以及血缘方面的困难和限制。与中国文化认同,具有中国血缘的人应该比非中国血缘的人更加彻底。同样与西方文化认同无论从文化亲和感,思维理念的认识深度,以及文化历史的熟悉程度,中国人都无法超越西方人。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血缘的,地域的,以及习惯的限制和困难,向异文化的认同终究会带来多方面的弊病。值得指出的是,胡人向汉文化的彻底认同并没有多少血缘和地域的阻碍,因同是东方人。而今天东方人向西方文化的认同已经现出种种弊病。比如,中国人无法全面放弃古典主义的价值观,又不能完全接受个性主义,从而陷入保持古典还是进入西化的无终的论争。在行为方式上,中国人无论如何无法达到西方原本的形式,尽管可以穿最昂贵的西装,染上最纯正的金发,讲最地道的英文。

  世界传统文化向西方现代文化认同最为致命的危险在于仅仅能够尽量地保护自己的古典文化,却很难在自己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现代文化。这里所指的现代文化并不意谓西方文化而是发展了的,与当代吻合的本民族现代文化。这种本民族现代文化建立与19世纪初西方建立自己现代文化具有等同的意义。但世界传统文化,比如亚洲文化,非洲文化,还没有在当代建立自己的现代文化。于是每个传统文化都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认同与西方现代文化。在这种混合文化的状态下,传统文化的部分在逐步失去,而其中的西方文化正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动态地变化着。而本民族的人,一方面在失去的文化面前疾呼要保持自己的本族文化,另一方面又有保留地向西方文化认同。其结果是永远在效仿发达文化和保持本族文化中尴尬地徘徊。但是最终,本族文化会逐步淡泊,消失,弱化。这里有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是美国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由于生活在北美,他们的文化生存就象胡人生活在汉人中一样面临“最后”的挑战。在极强文化的统治下,他们不仅失去了语言,领土,而且是他们祖阻代代留传下来的印第安人精神。他们现在仅仅能用印第安人的服饰,舞蹈等形式来保持原印第安人的文化。但真正能够成功的印第安人是那些融入美国主流强势文化的人。而试图保持原本印第安人思维的人却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只有认同美国主流文化才能从各个方面生存下来,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等方面。否则,就会被排斥,排挤。因为印第安文化本身无法再提供使自己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和思维。这是一个落后文化在先进文化下受到致命打击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文化生存的需要,一百年后的中国比“五四”时要西化多了,而且还会继续的西化。虽然中国具有及其深厚的文化,在现代文化下不至于很快就失去自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古典文化越来越趋进于仅在形式上的生存了。在中国以及中国人中,中国文化已经大多表现于形式,比如,中国目前还保留的古建筑,旧习俗,礼仪等等。而后者又主要残留在不甚发达的农村。在工业与教育发达的沿海城市习俗和礼仪大都由西方的形式取代。但在思维上,如上所述,已经在近百年来趋向西方的个性主义思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现代中国的文化象是长江的宏流。它的前端以与西方主流思维连接,从思维,方法,制度,形式等著方面与西方文化的主干吻合。在它的中端与尾部却任然侵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孔孟思维,执着地保持中国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时代的矛盾体。正是这个矛盾体构架出中国的现代文化认同。它的一方面试图继续迅速的融入西方主流,而另一端却百般挣扎,以5000年的文化积累抗衡古典文化的流失与异化。这就象是一个拉长的文化带并具有两种认同,而这两种文化是相互排斥的,即个性主义与孔孟主义的相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这种排斥性又反映出现代与古典的反差。

  基于前面的论证,我们知道,人内心的安全感与力量来自与对自己文化清楚的认同。如果文化本身发生混淆和矛盾,就会大大的消弱认同感。而随之产生的便是心理焦虑,迷茫,儒弱,自卑。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表现是过分的敏感,过激,并极力试图装扮成并不是自己的内在与外在。比如对于古典的认同,无论现代的中国人怎样的从形式和内容上企图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比起“五四”以前的中国人还是望尘莫及。而对于认同于西方的人来说又无法超越洋人。但是中国现代越发渐进西方主流的趋势是不容质疑的了。可以认为现代的中国正在挣扎中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而这种挣扎和寻找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笔者认为,自五四以来在中国发生的种种文化运动都是寻找现代认同的试图与努力包括“五四”与“文革”。对于“五四”的动机,历史背景,以及影响已经有诸多的研究。简言之,“五四”是中国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折。这种转折正是文化认同的转变。从孔孟思维到个性主义。在“五四”以前,或者更清楚地在宋代以前,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是极为清晰的。在“五四”之后,中国在新文化思想的引诱下开始认同西方思维从此发生了中国文化认同的混乱与危机。但深厚的古典文化又迫使中国不甘放弃自己而希望找到属于中国的却又是现代的文化思维。“文革”是中国寻找现代认同最为暴烈,最具冲突性的尝试。对于近代的中国,文化的生存可能性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保持古典孔孟主义。但这条路已在“五四”的大潮下很难实施。。而中国又没有象中东伊斯兰国度那样有极强的宗教凝聚力而使文化相对永恒的维持。二是融入西方主流文化,采纳已个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事实上,“五四”所推动的就是这样一个文化走向。三是以马克思主义思维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文化。“五四”之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被介绍到中国。1949年之后,中国从理论,制度,思维,哲学系统,伦理,道德,以致行为规范都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核心为基础在东方建立起来一种极为特殊的20世纪文化。但是一个完全西方的思维体系在一个异文化的社会的建立面临着具有5000年历史的深厚文化的挑战。但中国除此之外没有它路可走,中国必须试图建立一个与西方主流文化不同的,同时又异于古典孔孟思维的,近代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建立的要求在前面的文化理论中已经指出是人类文化生存的需要。在一个新的时代,人类必须延续,创造,建立,当代的文化认同,从而获得心理力量和安全感。这里举个例子。在美国独立之后曾经也面临过文化认同的问题。虽然美国在政治上独立与英国,但是当时还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化认同。为了建立全新的美国文化,知识界首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维式英文字典,以此作为美国文化标新立意的起点。200多年过去了,美国文化以自己独具一格的特点在世界上打出新文化的旗帜,包括好莱屋,摇滚乐,爵士乐,以及登峰造极的个性主义。

  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新文化认同的建立首先是从反古典主义开始的。虽然反孔的旗号从“五四”就开始了,但当时的运动是以引入西方思维为目的的。对于1949年之后的中国,反古典主义却是为了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维为基础的新文化。这种反中国古典主义的运动在“文革”中被推向最高峰。在30年的反古典,建立新文化的过程中孔孟思维受到的最大程度的压抑和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和内在思维。这种新的中国文化现代认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哲学思维,文艺理论,道德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比如:

  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统一规划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道德规范:新文化英雄人物的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俭朴,军事化文艺形式:八个样板戏

  象这样规范的新文化,即从根本上不同与西方世界的现代文化,也异与中国古典的孔孟文化。所以可以称其为一个独特的中国现代文化。或者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在20世纪在世界上建立的一个标新立意的现代认同。从广义上说,这是文化生存的需要,以新的文化认同作为心理力量的支点和依托。的确,在这个时代里,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对这种现代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程度可以比拟于古典中国社会里中国人对当时文化的认同。从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中所得到的是自尊,骄傲,安全,自信和劳动与生活的积极态度。所以,一个十分规范的文化对本文化人所能提供的既是这种雄厚的心理力量。这就是文化本身真正的意义。

  然而,这种建立仅仅30年的新文化(笔者称其为中国的现代主义)在8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文化再次切入而逐渐转变成趋于以个性主义思维为基础的当代文化。显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分析也许比较复杂。因为当代文化由几个部分构成。其一是以孔孟思维为基础的古典文化部分,它任然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维。但这种影响及其生命力毕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逐步消弱。其二是中国新文化(即50-70年代的文化)对中国当代政治,文学艺术,理论界的主导和影响。这种典型的文化思维任然构成当代中国思维的主干,并与西方个性主义思维相抗衡。其三既是西方现代文化的思维。在经济制度,管理体系,运作方式,人际关系,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以致理论界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历史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以极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向中国文化广的和纵深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消弱,挤压,取代第一和第二种文化的成分和影响。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构成的复杂性致使文化认同混乱从而造成文化认同感的强烈消弱。因为人们无法产生一种统一的,清楚的,同时又是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或者可以说中国曾经有过极强的古典文化认同但却失去了自己的现代认同。而古典认同并不能直接的提供当代文化认同。

  比如,当代的中国人已经无法彻底的认同于孔孟文化而试图按照古典道德塑造自己。对于中国新文化的思维,在21世纪已经走向弱势而在很大的程度上限于理论界。而西方主流文化正西风强劲猛烈的冲击前两种文化的根基。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的中国,西化还多局与形式,真正的西方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甚至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被中国社会,中国人理解,接收,并且认同。所以,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是含混不清的复杂多样体。它使人们很难在这种文化状态下轻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人们对外界的反映过分的敏感,过激,焦虑,自卑,过于造作的模仿西方文化性格特点便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特征。而随之而来的弊病便是道德的丧失,社会规范的丧失,以及人格的丧失。举个典型的例子。对于一个社会的教育,历史上历来是人格特性和知识培育的基地。但是由于文化认同的丧失,在建立人格特性时就发生了困难,因为没有一个规范的文化下道德的标准。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变异成为一个技术性极强的训练场所。而训练的目的性极为狭窄使学生仅具备很高的应付职业要求的能力。但是人格特性的建立却大大的消弱了。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文化对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文化发生崇拜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人或者这个文化还没有建立很强的属于自己的自我认同。比如,一个年轻的学生崇拜一位老师,显然,老师的自我认同大大强于学生。法国人有极强的自我文化认同,他们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自豪。古典的中国人也是如此。为了有自尊,自豪,和骄傲,人们楔而不舍的,不断的,建立,翻新自己的文化,并与其强烈的认同。中国曾经有过这种深厚的文化认同,也许在宋代以前。100多年来,中国人深刻的意识到这种强烈认同感的失去,于是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建立新文化认同的运动。但这些企图似乎丧失了方向,而未来的趋势便是融入西方文化主流的大潮。这好象归入思想家福山的预示:历史的尽头就是世界的大同。而世界的大同又是以西方个性主义思维为基础的。

  中国文化的未来

  首先,笔者提出这样的命题:世界文化的发展是否一定趋于文化“均匀化“?从目前的趋势看,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主导,弱势文化的确被逐步消弱,兼并,取代。这种现象类似于贸易行为中连锁店对富有特色的个体小店的蚕食。似乎,一体,大型,连锁,合并,“均匀化”是经济效益体唯一生存的方式。对于文化来说,不要说大多弱势文化,即便欧洲各国也感到来自美国文化的压力。也许,21世纪的确给予人们一种“世界大同”的感觉:思维上个性主义成为主导,政治形式趋于民主,经济模式采取资本主义,而文化便是风靡世界的波普大潮。与思维相联系的宗教扩张更是世人所关注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亚洲几个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家坡,香港,和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思维与文化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它们在传统文化方面都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在20及21世纪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的西化了。所以从广义上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混合体。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众多的东方文化里,日本在近代已经在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现代文化。这是与其它东方文化极为不同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是极有文化,历史意义的。比如日本的现代文学和现代艺术。更为突出的是日本的现代建筑与现代设计。这些现代文化的产物即是纯日本的又是绝对现代的。它与其它东方文化的所谓“现代艺术”是有本质不同的。因为所谓的“现代艺术”有很大的成分为纯粹的西方艺术而毫无东方思想的原创性。而日本的确已经形成了自己纯日本现代文化的规模和特色。这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是无法看到的。所以可以说日本文化也可列于“强势文化”的范畴。而它正以极大的生命力影响西方文化。比如,它在现代建筑,现代设计,卡通,儿童游戏,市内装璜设计,文学音乐,甚至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进入西方社会从而直接的影响了西方文化。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日本文化做为强势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不仅仅是从古典日本文化出发的(比如茶道,相扑,和古典日本艺术),而同时是以它的现代文化吸引西方社会的(比如现代建筑,汽车与电器设计,卡通片等等)。这种现象在亚洲其它文化中还没有发生。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还仅仅限于古典文化(比如古典艺术,文学,易经,道教,禅宗等)。这说明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现代文化,因而也无法建立强烈的现代认同。从而也不可能以自己的现代文化影响世界。

  但笔者认为,中国可能是最有希望在未来建立自己的现代思维与文化并逐步再次成为强势文化的。与亚洲其它文化比较,中国是东方孔孟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这与其它亚洲文化是极为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发文化的特点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文化。就如西方现代主义产生于欧洲一样。一个新文化一定是在一个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亚洲其它文化,它们的文化发展并不是基于自己的原发文化,而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对于日本来说,它的现代文化还限于某些方面,而并没有形成日本全方位的现代文化(比如纯日本的现代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对于中国将来的希望是一种全方位的,与现代西方文化相对仗的,纯中国的,同时也是现代的文化。它包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两个方面。这种思维一定是建立在古典东方思维基础之上的现代思维,而从机构上别于西方现代思维。当然这种现代思维的建立还十分困难,有待于杰出现代思想家的出现。但笔者试图在此提出东方当代思维的某种可能性及其框架和趋势。

中国的现代主义应该与东方的古典主义有很大程度上的渊源但又与西方现代主义发生一定的联系。比如对个性的认识:一方面清楚地认知,把握自己,另一方面却又绝非象西方那样无限地张狂自己的个性,但也别于中国古典的自我压抑和无度的谦和。中国的现代思维应该是艺术地,微妙地,但又是执着地,富有力度地表达,抒发,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不是象西方那样简单的,赤裸裸的,甚至是粗暴的显示个性。而这种个性并不是象西方那样向更加独立,更加个人化的方向发展,而是使许多个性关联起来,在发生更强的相互作用时更积极地发展个性。因为个性在与其它个性发生关系时才得以表现,受到认同和认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的个性才是生动的,人类的,也是富有希望和生命力的。这就是中国的真正现代主义。它以中国古典主义为思想文化基础:和谐与关联以及整体性。如果,有了一种现代的东方思维为基础,就有可能建立在此之上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艺术表现,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文化组成。所以建立一种现代的思维是创立现代文化的关键。而建立这种思维的关键又在于它即有别于中国的古典思维,又有别于西方思维。它即是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有了中国的现代文化,就可以产生强烈的现代文化认同。中国人就会从此真正信心十足,富于心理力量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