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原型至今仍卖鞋垫 为何自称不能是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03:09
  “王成”原型至今仍卖鞋垫 为何自称不能是英雄  2010年11月22日 11:49 凤凰网历史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4条

核心提示:电影中这个叫王成的步行机(步话机)员是中国观众心目中最著名的志愿军英雄之一,在虚构的故事里,王成呼叫到了炮火,成功击退敌人,然而历史的真实却并非如此。当时的志愿军已经没有多余的炮弹继续支持蒋庆泉所在的阵地,一拥而上的美军开始用炸药包攻击地堡中的蒋庆泉,在整个战场上,蒋庆泉是他们唯一的敌人。

坚守在阵地上的蒋庆泉并不知道,增援部队被美军无休无止的炮火阻截在山下,2天3夜后的激战后,汹涌而上的美军占领了阵地,蒋庆泉和6个受伤战士,被困守在山顶的地堡中。利用步行机(步话机)指挥炮火,打击冲上阵地的美军。

陆鸿坤:他讲我现在浑身都是绵羊,绵羊就是美国鬼子了,那我讲这个炮怎么打,他讲你就对我身上打,开始他讲对着我身上打,身上打,我这个意思是,我讲如果万一打到你怎么办?敌人没有消灭你,我们自己的炮把你消灭了,那怎么行,他讲你别管,我浑身都是,你把所有的花生米就是说炮弹,全部送到我身上来。

蒋庆泉:声嘶力竭地,就像那电影里头那王成一样,赶紧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陆鸿坤:他讲,请08号转告首长,我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我没有完成任务,我没有坚守阵地,最后他就炸到我了,他又叫了,炸到我了,那他时最后叫了一句,就是中国共产党万岁。就那个时候我也天天想,蒋庆泉同志你到底是真死还是假死啊。

洪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战地记者):这个蒋庆泉的事迹在通讯兵部队里头,已经大家都知道了,都把他当个英雄。而于树昌碰到跟蒋庆类似的情况,他也喊了“向我开炮”,但实际原话是“向我的碉堡顶开炮”,而且他喊了这个话以后,炮弹并没有来。

这是2010年入伏的第一天,按照北方人的习惯,这天应该吃顿饺子,在这个距离北京500多公里的小村子里,82岁的蒋庆泉与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十五年来他和老伴儿一直以卖鞋垫来补贴不富裕的生活,除了国家每月发给他的800元钱,这是他唯一的收入。

蒋庆泉:是我是我就是我,不是不是又不是,怎么解释?因为电影的形象,他的塑造太像我了,拿着话筒嘶声力竭地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就嚎一样。我说这不像我吗?但接过来呢,不是不是又不是,我就说了,志愿军英雄辈出,不能是我,不能是我的原因——我被俘了。

凤凰卫视11月20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回首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作战,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议签订,中国军人战斗伤亡失踪近四十万。60年后,我们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几乎完全来自于课本和黑白电影,而支撑这段记忆的,是一个个沉甸甸的名字。

许戈辉:60年前,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志愿军的总作战人数达到了130万人,在这场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国志愿军战斗伤亡人数超过了36万,另外有21000人被俘。在这人数庞大的最可爱的人群中,有些普通的士兵,被我们每个中国人牢牢记住,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已经被历史刻画为英雄的代名词,高大、英雄、壮烈的几乎一致,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连同那个时代的特有气息,最终编织成了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朝鲜战争的集体记忆。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场中国人熟知的战争,不过我又想问,这真的是一场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代,熟知了解的战争吗?尽管我自己的母亲,就曾经参加这场战争,她入朝的时候还不满11岁,之后整整八年的青春宝贵年华,都留在了那片,她为之战斗过的土地上。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的父辈吗?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背后,是怎样真实的躯体,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又有着怎样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呢?

解说:37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大名王朝蓟辽总督洪承畴,和明军最后的精锐被皇太极击败,满洲铁骑由此入主中原,作为正黄旗满族人的后裔,这户蒋姓人家的祖上就曾在这里,喂养过八旗子弟纵横中原的战马。今年82岁的蒋庆泉依旧居住在祖辈留下的土地上,门上光荣之家的牌匾,表示着蒋家曾经的军旅资历,可是村里至今无人知晓,这位瘦弱的老人就是那个在硝烟中吼出“向我开炮”的步行机(步话机)员。

在过去的近60年间,蒋庆泉将自己完全掩没在这个偏僻的村落里,而在他的内心,那场给他带来荣誉与屈辱的战事,却从未远去。1952年8月1日,作为年轻共和国英雄主义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与此同时,一直在舟山备战解放台湾的,第3野战军23军也开始秘密集结,作为第一批轮换部队入朝参战,24岁的步行机(步话机)员蒋庆泉,随着部队登上了北上的军列。

蒋庆泉:那时候很简单,保家卫国,就是为了保卫胜利的果实,敌人打到鸭绿江了,所以说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歌过去。

解说:2009年蒋庆泉又来到了鸭绿江畔,并在大桥前拍下了这张照片,56年前他就是从这里进入朝鲜。一颗从天空划过的照明弹,照亮了路边的一座墓碑,那一瞬间,蒋庆泉看到了先期入朝的占战友的名字。

蒋庆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步行机员):曹翟水烈士之墓,这是刻骨铭心到我的眼睛里面了,当然我给他敬个礼,当时我心里不是没有想,可能我也像他一样,光荣成为一个光荣烈士了。

解说:残酷的朝鲜战场就以这种方式,迎接着这些年轻的面孔。1952年12月22日,蒋庆泉所在的23军67师抵达朝鲜,驻守在石岘洞北山。他们的对面是美军王牌部队第8集团队第七师,20天前美国新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来到朝鲜前线视察,这位战功卓越的五星上将难以理解,对日军战无不胜的美7师,在两个月前的上甘岭战役中,居然遭遇惨败。

美军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弗里特则如坐针毡,他几乎从老同学艾森豪威尔对他的冷漠态度中,看到了自己军旅生涯的终点。此刻的范弗里特和新任总统一样,急需一场胜利来扭转目前的颓势,而刚刚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和他们称为T型山的,丁字山高地就在这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1953年1月25日凌晨,在4辆坦克和数十门火炮的支援下,美7师第31团以一个加强联的兵力,向志愿军志愿军阵地发起突围进攻,势在必得的范弗里特,甚至邀请了大批高级军官和记者,到现场观战采访。

蒋庆泉:就那样我们也守住了阵地,你说守住阵地多少人?将近就一个排,就是1个排,头一次抵御了美国的进攻,这是我入朝的第一仗。

解说:“这一场大规模的表演在哭泣声终结束了”,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这样描绘,这一仗,志愿军第23军67师,第201团第一连,仅11个人伤亡的代价,歼敌150余人。这一天,是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的第五天,丁字山的失败,成了范弗里特送给新总统的一件尴尬礼物,半个月后范弗里特中将离职回国。

两年多的激战,让血肉纠缠的双方都疲惫不堪,1953年3月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葬礼刚刚结束,他的继任者们就开始商讨朝鲜停战的谈判事宜。为赢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双方在战场上的争夺更趋激烈。在三八线北部,一个叫做石岘洞的小村庄附近,这座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高地,成了双方较量的焦点,而蒋庆泉的人生也正是被这场战斗彻底改写。

蒋庆泉:在坑道里宣的誓,什么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要凶猛杀敌为人民立功。

解说:激战在石岘洞北山反复进行,志愿军普遍使用的对敌策略,战士们戏称为“玩猴子”,攻上去抓一把,打完反扑再抓一把就走,最后抓完一把不走了,1953年4月16日,第三次石岘洞北山争夺战就这样开始了。

陆鸿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步行机员):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就全部解决,解决战斗以后,蒋庆泉向我报告,报告指挥部,我军全部占领敌人阵地。

解说:陆鸿坤是当时团部与蒋庆泉联系的步行机(步话机)员,蒋庆泉所在的23军67师201团5连共一百六十多人,攻下阵地后只剩下十几个战士,他们受命留守阵地等待增援。

蒋庆泉:在石岘洞北山的主峰,我始终是坚持着,坚持靠的什么,依靠炮兵支援。

解说:坚守在阵地上的蒋庆泉并不知道,增援部队被美军无休无止炮火阻截在山下,2天3夜后的激战后,汹涌而上的美军占领了阵地,蒋庆泉和6个受伤战士,被困守在山顶的地堡中。利用步行机(步话机)指挥炮火,打击冲上阵地的美军。

陆鸿坤:他讲我现在浑身都是绵羊,绵羊就是美国鬼子了,那我讲这个炮怎么打,他讲你就对我身上打,开始他讲对着我身上打,身上打,我这个意思是,我讲如果万一打到你怎么办?敌人没有消灭你,我们自己的炮把你消灭了,那怎么行,他讲你别管,我浑身都是,你把所有的花生米就是说炮弹,全部送到我身上来。

蒋庆泉:声嘶力竭地,就像那电影里头那王成一样,赶紧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解说:电影中这个叫王成的步行机(步话机)员是中国观众心目中最著名的志愿军英雄之一,在虚构的故事里,王成呼叫到了炮火,成功击退敌人,然而历史的真实却并非如此。当时的志愿军已经没有多余的炮弹,继续支持蒋庆泉所在的阵地,一拥而上的美军开始用炸药包攻击地堡中的蒋庆泉,在整个战场上,蒋庆泉是他们唯一的敌人。

陆鸿坤:他讲,请08号转告首长,我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我没有完成任务,我没有坚守阵地,最后他就炸到我了,他又叫了,炸到我了,那他时最后叫了一句,就是中国共产党万岁。就那个时候我也天天想,蒋庆泉同志你到底是真死还是假死啊。

许戈辉:后来志愿军一直没有找到蒋庆泉的遗体,但是他呼叫炮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迹,却在步行机(步话机)员中广为传播,战斗结束三天后战地记者洪炉冒险去到前沿阵地采访了陆鸿坤与另外一位步行机(步话机)员谷德泰,写出了顽强的声音记步行机员蒋庆泉。政工机关开始准备给蒋庆泉记一等功,并授予级战斗英雄的荣誉,并且向全军内外宣传他的英雄壮举。然而两个月后,1952年的5月,却从板门店和谈会议上传来消息,在联合国军交换的战俘人员名单中,蒋庆泉的名字赫然在列。 

解说:这一天是2010年入伏的第一天,按照北方人的习惯,这天应该吃顿饺子,在这个距离北京500多公里的小村子里,82岁的蒋庆泉与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十五年来他和老伴儿一直以卖鞋垫来补贴不富裕的生活,除了国家每月发给他的800元钱,这是他唯一的收入。

蒋庆泉:洋洋你这个写的不对,这是学生的生,唐僧的僧呢是单立人,写个志愿军。

洋洋:这是啥呀?

蒋庆泉:英雄儿女。

解说:对于大多数有着时代记忆的人来说,蒋庆泉所写的这两个词,交汇成对这部电影的回忆。而对于蒋庆泉自己,这两个词令他纠结了整整57年。1964年的一个夜晚,已经回家务农的蒋庆泉和老伴儿去公社看了这部影片,回到家后,老蒋躲进被子里任由老泪纵横。

蒋庆泉:是我是我就是我,不是不是又不是,怎么解释?因为电影的形象,他的塑造太像我了,拿着话筒嘶声力竭地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就嚎一样。我说这不像我吗?但接过来呢,不是不是又不是,我就说了,志愿军英雄辈出,不能是我,不能是我的原因——我被俘了。

解说:影片《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其中王成呼叫炮火的情节,来自一篇叫做《向我开炮》的文章,发表在《志愿军一日》上。这篇通讯是洪炉根据与美军同归于尽的步行机(步话机)员于树昌的事迹所写,而事实上其中大部分文字是取自描写蒋庆泉的通讯《顽强的声音》。然而因为被俘人员不得宣传的规定,《顽强的声音》没有发表。

洪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战地记者):因为这个蒋庆泉的事迹,在通讯兵部队里头,已经大家都知道了,都把他当个英雄,于树昌碰到跟蒋庆类似的情况,他就也喊了“向我开炮”,实际原话是“向我的碉堡顶开炮”。但是他喊了这个话以后,我们的炮弹并没有来。

蒋庆泉:炮弹打着我的时候,嗡地这一响,那个时候我正在这一吸气就没气了,等我醒来时第一发觉有人在拽我,估计鬼子在拽我。

洪炉:他如果当时就牺牲了,很可能这个蒋庆泉的这个名字,就比王成还响亮,但是他没死得了当了俘虏了。

解说:命运弄人,活下来的蒋庆泉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大大的黑色玩笑,在美国士兵上前的那一刻,蒋庆泉从英雄变成了战俘,命运也在这一刻发生了转变。

蒋庆泉:我不是举手投降而被俘的,被俘了以后哪只有死,没心活,就希望他用屠刀捅了我才好。给你立三条路,一条路回中国大陆死路一条,你回去共产党也把你整死,这是一条。第二条送你上日本去学习,你愿意不愿意。第三条上台湾。我说这三条路啊,头两条(后两条)我都不去,我就要回家。

解说: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人数约2.1万,对他们来说,回家之路的大门其实是禁闭的。

余炜(时中央电台战地记者):他们为了让他们能够遣送到台湾去,在每一个志愿军战俘的身上,都是刺上了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民党的党旗。

蒋庆泉:你要胆敢往我身上刺字,我只有死在你的眼前,最起码我还能咬断舌头呢。

解说:朝鲜战争中,美国在韩国巨济岛上建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俘集中营,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蒋庆泉和其他6000名战俘终于坚持到了回家的那一刻。

余炜:老远老远就听见山那边,就是歌声起来了,什么歌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金日成将军之歌,老远老远就听见了这种歌声起来了,像山洪爆发一样的起来了。那天板门店搭了一很大的门,蒋庆泉把战俘上衣脱下,使劲扔在地上,但他没敢脱裤子,因为敌人没有发给内衣。蒋庆泉就这样光着膀子走向祖国。

蒋庆泉:鬼哭狼嚎地,听着祖国人民一讲话,接待我们的人就开始哭了,一片哭声,一个在我当时的想法,一个是咋的呢?受了还有点委屈,完了还有点害羞,愧做一个中国人,你做了俘虏了。

解说:抽着部队发的大中华香烟,蒋庆泉回家了,然而,被俘的屈辱却从此沉沉地压在他的心里,无法消散。此后的大半个世纪蒋庆泉让过去,彻底地留在了内心深处。

记者:你为什么不跟家里人说?

蒋庆泉:这跟家人说,怕他,也怕他担心,跟家里人说也没用,有啥用啊,跟家里人说,我说出去对象都找不上。

记者:我跟您大女儿问了,她说别管您上没上战场,在孩子心中您就是英雄。

蒋庆泉:我大女儿说我是英雄吗?不是,不是。英雄是谁呢?比方说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这空军还有王海那个张积慧、罗盛教,还有属于我们一块的那个于树昌,这才算英雄,我不算英雄,我到啥时候我也不承认。

解说:从57年前在石岘洞北山战场上的蒋庆泉的步行机(步话机),完全沉寂后,步行机(步话机)员陆鸿坤一直在寻找着蒋庆泉,他脑海里一直回响着那顽强的声音。

陆鸿坤:整整57年了,没有一天不想的,晚上睡不着觉就想。他那个又是嘶哑的喉咙,又是那个就是,那种要炮的滋味,就是不是像我讲的,我没办法形容,好像就是实在就是从心肺里面发出来的那个声音,就是讲不出来的,炮啊炮啊炮啊,就这样子,惨啊。

解说:2010年两个老战友,通过网络终于找到了对方,在与陆鸿坤通过电话联系后,蒋庆泉转天就坐22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无锡,终于有人可以证明自己曾经忠诚地战斗过。

蒋庆泉:真相大白了,才敢承认有这段历史,要说我一点委屈没有,这是说假话,我有不平的地方,还有怨气,有怨气就等于错怪了孩子,哪有不错怪的孩子,当然我不辩驳这些事,就甘心就自己咽下去就行了,终归我还回来了,那些死的呢。

许戈辉:在蒋庆泉的世界里,有两个蒋庆泉纠结了他半个多世纪,因为无法证实那个战斗的蒋庆泉,他倔强地选择了隐身在俘虏蒋庆泉的背后,任由荣与辱撕扯着自己的灵魂。老兵不死,凋零的只是容颜。对于这些老兵们来说,无论身上的疤痕,其是心里的伤痛,只要曾经真实的战斗过,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坚持的呢?

许戈辉:1959年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了一本计述朝鲜战争的书,名为《朝鲜人民正义的祖国解放战争史》,这本书歌颂了金日成带领朝鲜人民打败联合国军的丰功伟绩,书中一个叫做杨根思的志愿军连长,是这本书中记载的最高军阶的中国军人。书中第148页写到,在这个高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杨根思,打退了优势敌人的八次冲锋,毙伤敌军500多人,他们为了守卫这个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充分发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主义和崇高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解说:在江苏省泰兴市行政区域划调整时,这个叫做根思乡的小镇,是该市唯一一个保留下来的乡,而且这个名字还将永久保存。在杨根思烈士陵园,烈士碑文为陈毅元帅手书,在纪念碑的竖碑上,镌刻着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元帅的题词。而这座雕像,则将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定格在了属于他的那个辉煌一生。

1950年11月21日,联合国军总部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赶到鸭绿江边的惠山镇来抢一个新闻头条,这一天联合国军东线部队美步兵第7师主力,进至鸭绿江边,面对中国升起了美国国旗。此前,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联合国军虽遭迎头阻击,但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因此麦克阿瑟要发动一次能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在12月25日前结束朝鲜战争。

王树增(作家):但是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在西线,我们拿什么部队去阻击他?临时在国内调来的,从哪调来的?从华东地区调过来的,也是从上海苏浙一带调来的,是我们的老三野的部队。

解说:奉命而来的第9兵团,原计划在辽阳、沈阳等地,稍事休息并换装,但由于美军在东线的推进,在中央军委紧急入朝的急令之下,十几列火车只在沈阳稍停片刻,就火速开进。停车的时候,东北边防部队看见入朝官兵单薄的衣装极为吃惊。

范执中(时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宣传干事):三斤重的棉衣,底下都是胶鞋,连棉鞋都没有,棉帽没有,不像东北的部队,它第一批进去的都换了装备,全部是高寒地区作战部队的装备。我们是南方的,来不及。包括杨根思在内,这些来自江南的战士们,没有任何高寒区作战经验,很多战士甚至是第一次看到雪,而1950年冬天,朝鲜北部遭遇百年未遇的严寒,积雪厚达40厘米,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

王树增:第一天行军就冻伤了很多,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包括天上那个太阳,也就像那个白纸片一样。

范执中:一出去,风一吹,耳朵就大起来了,这个吸气出来的马上眉毛上都冰起来了,都这样的。

解说:11月24日也就是麦克阿瑟的最后攻势发起日,美军各个兵团已经备战就绪。然后他们并不知道,在那些冰天雪地的荒原和谷地里,因此隐蔽集结着15万虎视眈眈的中国军队。11月27日拂晓,当美军还在鸭绒睡袋中酣睡时,在冰天雪地里折服了整整6天,又冻又饿的志愿军第9兵团战士,突然从积雪中现身,向强大的联合国军发起了猛烈突袭。长津湖的寒夜瞬间成为火海,战斗惨烈而焦灼。两天的激战下来,志愿军无休止的攻击,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王树增:在日本的自卫队的教科书当中,有这样的表述,联合国军最怕什么?最怕中国军队士兵的胶鞋底和冰雪摩擦的沙沙声。他们踏着炽热的火网,一拨一拨地冲上来,一拨倒下一拨又涌起来。

解说:在长达70公里的山沟里,美军部队被切成了数段,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美军必须打开接应的通道。29日凌晨,美军最强悍的陆战第1师,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志愿军1071高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因为这个高地是他们活着离开朝鲜的唯一通道。

王树增:他们认为没有重炮的轰击,没有飞机的轰炸,这山头也不可能有活着的人了,因为在这种气温之下,任何人你就有再好的御寒装备,一宿也把你冻死了,因为气温在零下30度。但是他们恍恍荡荡地走到那个山头,已经眼瞅着可以插上他们的美国国旗的时候,军旗的时候,雪窝里就能站起来人来,而且还是活着的人,而且还是能战斗的。这个让美军十分地惊讶,他们不相信,拿他们的回忆录说,眼前的情形如同幻觉。

解说:据守高地的是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第3排,指挥员就是杨根思,一直饿着肚子的杨根思站在阵地上,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驻守一天一夜的他,已经打退美军的第8次进攻。这块不足一百平方米的阵地,被满天的炮火翻了好几遍,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和3名伤员。而所有的弹药全部打光了。

范执中:那么在这个情况下面,杨根思知道这个敌人还会进行第九次,第十次的攻击,他是做好了思想准备的,他要实现他战前的诺言,就是人在阵地在。

解说:3名伤员被杨根思命令离开,他们给他们的杨连长行了个军礼,他们知道今后再也见不到这个说话温和的老大哥了。看着战友们都撤下1071高地,28岁的杨根思,拿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独自留在空空的阵地上,等待40多个美军士兵慢慢逼近时,如雕像站立的杨根思突然拉响了手中的导火索。

王树增:虽然杨根思的牺牲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官兵的牺牲并没有阻止住美军海军陆战1师的完整撤退,尽管这场阻击场被美方来讲,认为他们是一场胜利之战,但是毫无疑问,在这场战役当中中国官兵表现出英雄主义精神。就如同他们说的一样,幻觉一般的,存在于他们美军士兵的脑海之中。

解说:这一幕后来在影片《英雄儿女》中,被真实再现,志愿军战士王成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经典一幕,即来源于杨根思在1071高地上发生的一切。

就在杨根思拉响炸药包的时候,范执中正在杨根思驻守高地下的指挥所里,那一声巨响惊天动地,在场的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后来范执中从撤下来的伤员那里,知道了高地上发生的一切,他连夜赶写了讣告发回师机关,第二天范执中就到阵地上查找杨根思的遗体。然而,连夜的大雪厚厚地覆盖了一切,直到转年春天,人们才在阵地上找到了一件残破的军大衣,上面写有杨根思的名字口袋里还有两个冻得坚硬地土豆。

1951年杨根思牺牲的消息,传回他的家乡泰兴,老乡们自发筹资建成杨根思祠,一直到今天,扩建成为杨根思烈士陵园。而这座雕像的位置,就是杨家老屋的原址。这个出身穷苦的南方小伙,1922年出生,22岁时,参加新四军后只回过一次家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和杨根思一起长大的表妹,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她对这位英雄表哥的容颜,却是记忆深刻。

刘改英(杨根思表妹):个子有他们那么高,长方脸,我记得很。

记者:他人好吗?

刘改英:咋不好呢?这个人忠厚,他又识字儿,又不张扬,做活计也肯做。

解说:这个纪念本是60年前,杨根思送给范执中的,那是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纪念本,那一次杨根思受到了最高领袖毛泽东的接见,在那之前的解放战争中,他曾2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50年在北京,他被评选为全国战斗英雄。

范执中:他这个人本来是一讲话,就结结巴巴的讲不清楚,满头大汗,也不知道讲的什么东西,从北京回来,他讲得头头是道。杨根思听到看到了,董存瑞部队的代表,他们讲了,介绍了,董存瑞的一些战斗精神,战斗事件。所以对杨根思影响很深的。

解说:时隔两年,杨根思这个新四军中,第一批掌握爆破技术的爆破大王,最终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创造了朝鲜战场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爆炸。

许戈辉: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向邓小平打听起一个叫做柴云振的志愿军,于是邓小平指示,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还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解说:1951年4月的华盛顿充斥着紧张的气氛,11日深夜,白宫新闻处灯火通明,特别记者招待会上,麦克阿瑟被解除了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司令的职务,接替他的是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这个思维缜密的中将,已经参透了志愿军进攻的规律,他为之命名礼拜攻势或肩上攻势。

李天恩(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战场报记者):咱们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后方的运输线老是被敌人,敌人叫绞杀战,我们打的弹药都攻击不上,说前方都是人背马驮,人背马驮干粮,也就背个六七天,打完了我们就没有进攻力量。

解说:在李奇微上任的第11天,志愿军发起了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第五次战役,近70万人迅速突破三八线,兵锋直指汉城。美军正预备用太平洋战场上难以突破的炮火防卫汉城,势如破竹的中国军队,却在4月29日停止了进攻,而这一次的进攻,恰恰又是整整7天。

1951年5月16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美国安全委员会一个意在结束朝鲜战争的建议,而正是在这一天,朝鲜战场上修整完毕的中国军队,发起了联军称之为第二次春季攻势的大规模战斗,还是在7天后,彭德怀要求弹尽粮绝的3个兵团,向北转移的命令刚刚下达,美军7个师和韩军6个师,突然全线反攻。

张嵩山(《解密上甘岭》作者):他抓住这个志愿军特点了,到第8天他知道志愿军要回撤了,他这边组织反攻。所以在第5次战役的时候,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解说: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弗里特,出色地集成了李奇微的火海战术,战后的统计显示,他在反击作战中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5倍以上。1951年5月26日,美军全线越过三八线,5月30日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接到彭德怀的电话,要求立即在南芝浦里地区展开防御,必须坚守7至10天,以掩护大部队北撤。而此时,面对对手强势突进的机械化部队,饥肠辘辘的志愿军已然难以支撑,侧朴达峰的大部分高地,很快都被占领,于是警卫连的战士,也被补充进前线做最后一搏。21岁的柴云振位列其中。

柴云振(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三营八连战士):到了那时候又下死命令,那就说你今天拿不下来,你拿人头来见,他说8班攻击。我枪都没开,我怎么开枪呢?我一个人我在那里开什么枪啊。8班只有我一个人了,好,他营长眼睛一转,两个通讯员配合8班攻击,好,我带了3个人。

解说:在警卫连里柴云振以能跑而出名,这个久经沙场的年轻老兵,带着仅有的2个战士迅速地突入,半山上的交通沟伺机进攻。

柴云振:只剩一个手榴弹了,我问他啊,还有一个战士,我说你还有多少?他说只剩一个,我说绝对不要乱来了。不要乱打了,因为啥子,攻到那个交通沟上顶,山高头还有那么远,上不去,压力太重了。

解说:正当柴云振和战友交替掩护,艰难占领高地的时候,志愿军一方却没有了枪声,一片死寂。

柴云振:六点多钟,我说怎么后面还没有人来,结果啊我下来才明白,营长也撤了,后头通讯员一个都没有了,断了消息了。那个时候怎么办呢?那时下来的话,后来我在想,我说人在人情在,人在朝鲜,充其量不会太远,我那个时候是个共产党员,死是共产党的鬼,活着的话那要和敌人拼。

解说:就在座高地前,美国人喘息于山脚下的静默之时,他们不会料到,一个只有两枚手榴弹的中国士兵,会敢于孤身攻上阵地。

李天恩:他连续夺回敌人两三个山头,看到对面那个山头,上顶敌人还有人在那,因为敌人那个位置山头比较高,他就勇敢地带着劲杀过去了,大概他毙伤敌人200多人。

柴云振:山顶上架了一挺重机枪,那是一挺重机枪,我把它拿了,一转过去对准敌人的那一边,那一天我从来没有像那么享受,今天拉了一袋子1000发子弹,打那些败兵啊。

解说:这是柴云振一个人的战场,他手中的重机枪一刻也没有停歇,美军一个排的增援兵力被死死压在山下,混战中,有3个美国兵,见柴云振是孤身在作战,便悄悄地向他迂回过来。

柴云振:当时,哎呀,我说该抓几个俘虏去,想起高兴,我说首长一定满意我,我想在战场上我跑过去看到他,他在动了,我就上去一个跑步跑上去,我说不准动,把手举起来,哎呀糟糕,我说的他眼睛鼓起来,把我这个人盯着。

解说:柴云振抢在敌人端枪之前,打掉了两个士兵,他用枪口对准了最后一个士兵的脑袋,一打,糟糕,没有弹药了,子弹打光了,一场身体力量并不相当的残酷搏斗开始上演。

柴云振:我就说抓他的眼睛,他的口一张就咬住我,咬住了这一下,嚓的一声,就咬断了,咬断了我扯啊,扯起那么长的筋,两边那个筋,筋扯不断。

解说:那天天下着小雨,身着单衣脚穿胶鞋的中国士兵,和头戴钢盔脚踏皮靴的高大美国士兵在泥泞中肉搏。

柴云振:他抓起石头,他推倒我,我双手都只有一支手哪里抓得住,他个子也高,气力也大,哎呀我没办法了,我就昏倒了,一共挨了24处伤口。我一下醒过来,翻转来抓住他那一杆自动步枪,一搂这根指头成了两根指头,放不进去,扳机,我用中指头一枪,可是这一枪没有打到,没打到,这一枪打了以后,后来135团参谋长带了一个连上来了,援兵到了。

解说:这一仗15军顶了整整十天,以1200人的伤亡代价,毙伤敌军5700人,并击落4架敌机,成为少数几个在五次战役中得大于失的野战军,为大军北撤立下了大功。彭德怀极为罕见地给15军,发来了感情色彩浓厚的电报,秦基伟,我十分感谢你们,彭德怀。

解说:四川东部的小县城,生活恬静而安逸,80岁的柴云振就生活在这里,精神矍铄的老人,前些天不慎摔伤了腿,他笑谈他的一生没被子弹搞砸,却被自己搞砸了。

这是一张在朝鲜革命军事博物馆,保存了三十多年的烈士画像,画中的人正是柴云振。这张他亲手从朝鲜取回来的照片,总会把它的记忆,带回60年前的烽火岁月。当重伤的柴云振醒来时,他已身处内蒙的包头,在柴云振的记忆中,警卫连里,一个叫孙洪发的战友,把自己背下了战场。失掉了扣动扳机的食指,伤愈后的柴云振独自返乡,过回了农民的生活,没对任何人谈起自己在朝鲜的壮烈,从此战斗英雄柴云振从人间消失。

直到1986年5月的一期《瞭望周刊》,一位裹着百头巾的农民,登上了杂志的封面,一篇题为《一位人民英雄的过去和今天》的文章,让消失了三十多年的柴云振,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李天恩:1984年要编写英烈传,当时15军组织处的处长,就拿了个名单他给我看,那里头有四十多个名字,像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还有陈志国啊好多人,其中就有柴云振。

解说:根据线索,李天恩起草了九十四字的寻人启示,在1984年《四川日报》头版,连续刊发。当这则寻人启示传到柴家,在儿子的坚持下,本想彻底隐匿的柴云振,终于回归部队的视线。

许戈辉:在大陆,邱少云的名字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这位被誉为烈火金刚的志愿军战士,和罗盛教、董存瑞这些英雄人物的画像一起,被悬挂在中小学的走廊或者是教室里。事实上,邱少云曾经是个需要帮扶的落后对象,这个随着国民党起义部队加入了解放军的战士,会一些武功,可那时的邱少云并不守纪律,一心想着为父母报仇,他经常揣着手榴弹去寻找仇人,谁能想到,正是这个为人内向寡言的战士,在上甘岭的战场上,任由烈火焚身30分钟,居然纹丝未动一声没吭,而他的名字也就此镌刻在了抗美援朝的英雄榜上。

任善纪(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29师87团组织股长):他不张扬,他很内向。貌不惊人,眯缝着眼睛,我和他住在一个屋里,一个盆里吃饭。

张剑平:个子不高,他不是现在塑像上那样的邱少云。

解说:1949年邱少云从国民党90军改弦易帜,加入解放军第10军,任善纪当时正是一名组织干事,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内向的邱少云,即便是每次战斗出发前的誓师动员大会,众人慷慨陈词,邱少云也是一言不发。

张剑平:总感觉到他这个人是不是有顾虑,不想参加战斗,这样对他就有一点风言风语。

解说:而事实上,邱少云的沉默另有隐情。

张剑平(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29师87团敌工干事):邱少云爆破,一个翻身下来暴露了目标,结果连长下来,狠狠地在大会上做了批评,连长的批评不了解他情况,因为当时邱少云腿长了个大血泡,他一翻身一下碰到了,疼得他抱腿,这样地暴露了目标。就根据这情况,我就又进一步找他谈话,他这么一表态,他说那些大话不需要说,说那些大话干什么,谁英雄谁好汉战场上见。

解说:在邱少云的老家邱家湾,从三弟邱少华已经沧桑的面庞上,依稀看得见邱少云的容颜,当年父母到亡,邱家四兄弟艰难度日,二哥邱少云15岁时,就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

邱少华:他拉出去,我还给他炒了两个菜端出去,后来我们就走了,过了很久都没有消息。

解说:邱少云一去久无音信,直到朝鲜战场传回他的家书。

邱少华:哥哥、弟弟,你们好好在家里,我要把帝国主义消灭了我才回来。

解说:1951年6月上旬,朝鲜战场上,敌对双方一直在三八线附近地区,长期对峙。1952年3月,彭德怀令15军接替26军,五圣山、西方山一线的防线。彭总对15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两百公里,无险可守,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这是一块被命名为391高地的小山,位于志愿军前沿阵地约2000米处,从这里,可以俯视志愿军阵地。向守志决定,罢掉这个钉子。1952年10月11日,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晚,邱少云和所在的15军44师87团3营,奉命潜入到391高地前沿,准备在第二天下午5时,向美军发动总攻。

向守志(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4师师长):潜伏在敌人的前沿阵地大概60公尺,那么在潜伏之前,我们就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就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绝不能暴露。如果有一个人暴露,不仅战斗任务完不成,而且全营都有被敌人的飞机炮火消灭的危险。

解说:这次潜伏需要纹丝不动24小时,战士们脸埋土手扒地,一动不动地待命。

王涵(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29师87团宣传干事):24小时够呛啊,又是蚊子,又是虫子的,那家伙很厉害啊。所以就研究,你这个着装你穿好以后蹦一蹦,响不响,你上去以后,你吃饭怎么办。

袁晋诚(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29师87团组织干事):把烟戒了,为什么戒?他这抽烟他咳得很,他一抽烟他就咳,这样容易出声。

解说: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和战友们进入潜伏阵地,十几个小时后,一个班的李承晚军,发现了潜伏的志愿军,于是,志愿军负责掩护的炮兵立即开火,将这一个班的李承晚军,全歼在半山腰上,而这个班的消失,也引起了美军的警觉。为试探虚实,他们开始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颗落在邱少云埋伏的附近,一人多高的茅草迅速着了起来,他旁边的战友李世虎,被溅了一脸火星,而邱少云则溅满了全身。

袁晋诚:李世虎他说是液体,烧灼的液体溅到他身上,那时候战士在那潜伏都是有伪装,伪装什么?都是草,头晌用草帽一圈,一圈以后套在头上,我去侦察地形我也是搞伪装,身上都是搞那个,就把那个草烧着了。烧着以后,烧到了他的背上,他说烧了有十几分钟。

解说:活很快地从脚燃烧到邱少云的全身,旁边的战友都很紧张,万一邱少云扑打一下火焰怎么办?

袁晋诚:李世虎说那时候他的心情,就是说想去给他扑这个火,但是不能动,他看(见)邱少云两个眼睛,看了看他们,那时烧的时候,他这个手啊,两支手插到土里面去了,那时候那就是痛。

解说:烈火在26岁的邱少云身上,足足燃烧了将近30分钟,据说邱少云直到牺牲,也没有移动自己的身体,他望向战友的最后一瞥,甚至还有一丝微笑。

袁晋诚:他那时候老实说,完全可以有救的机会,不要说打滚,后面就有一个水坑,他们看到他背后有一个水坑,这个水坑稍微一歪身就下去了,他没有动。李世虎结果那时候,痛心看到战友牺牲,牙把舌头都咬破了,那不能救。

任善纪:所以说为什么大家邱少云牺牲,大家为邱少云呼出那么大的声音,就是他牺牲的时间,大家也在看着,忍受着这种心情。

解说:5点30分,总攻时间到了,44师的志愿军战士,高喊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冲上了391高地,全歼了守敌。又经过3天的争夺战,44师巩固了阵地,邱少云的名字从此传遍全军,几十年后,他在烈火中不可思议的忍受,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甚至有人说邱少云的事迹纯属虚构。

王树增:你说根本就没有邱少云这个事,你必须拿出你的证据出来,如果你毫不负责任说的话,你将受到谴责,这个谴责不是谁去谴责是,是你的良心谴责你。一你是这个民族的一员,你继承这个民族的血脉,我说过,你心目中他不是英雄罢了,但是他是你父辈那一辈的人,他是你同民族的人,他死在了异国他乡,我们应该给他充足的尊重。不是这样吗。

解说:战斗结束后的第四天凌晨地,战友们在391高地西北角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据说他的整个身体蜷缩着,无法分辨,战友们用雨衣,把他包起来带回驻地,连里给邱少云报了三等功,后来志愿军总部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朝鲜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

许戈辉:没有发射一枪一弹,没有消灭一个敌人,没有炸毁一座碉堡,邱少云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我们至今也无法想像在熊熊烈火焚身之际,这个不善言词,甚至有点木讷的人,到底是以何等的意志在控制着自己。然而在残酷的朝鲜战争,令人无法想像的英雄故事,依旧每天在上演。 

解说:这是几代中国人都十分熟悉的旋律,从1956年电影《上甘岭》上映,这首我的祖国传唱至今,而那个深藏在朝鲜群山中的小山村,上甘岭,也从此深深地注入国人的记忆。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一场原本是谈判攻势的战斗,逐步不可控制地升级。在上甘岭仅有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上,交战双方的10万大军居然打了43天。上甘岭战役的指挥员,原国防部长秦基伟上将,谈到上甘岭时说到,这是他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

许戈辉:残酷,是上甘岭留给交战的最主要记忆,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获得“朝鲜英雄”称号的12个人当中,参与上甘岭战役的就占了4个人,这其中就有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这位后来进入大陆小学课本的英雄,和杨根思一起,成为了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仅有的两个特级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和他的战友们,把一个巨大的谜团留给了对手,那就是,为什么装备如此简陋的志愿军,却如此难以攻克?一些西方军事家甚至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久攻不破,才能够真正的了解中国军队。

解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参加首都阅兵的空降兵方队,由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英雄红三连和常胜模范连等三个英模连队组成,军容严整,动作精准。60年的时光过去,英雄的血脉却始终在他们身上流淌。如今,这支在上甘岭战役中打出国威的部队,还保留着“黄继光”班,从1962年起,黄继光的床铺被保留至今。而每天连队点名的时候,连长点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黄继光。

王应贵(现任黄继光班第36任班长):我们连队每次晚点名的时候,都会附点黄继光,所有全连所有人员都会答“到”,还有这个新兵入营之后,都要在黄继光老班长面前宣誓,黄继光精神不断地激励着我们。

解说:60年过去了,黄继光仿佛并未离开,这个用胸膛堵住枪口的战场传奇,给后来的士兵们以强大的精神力量。由于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相片,人们只能按照黄继光母亲邓芳枝回忆,组合成这张画像,来想像黄继光的容颜。1952年4月,15军45师开进上甘岭防御阵地,22岁的黄继光是135团2营6连的通讯员,在战友们的记忆中,这个身材不高的四川小伙,性格外向,爱说爱笑。

齐润庭(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二营副教导员):走到哪里都喜欢他,整个全营来讲,通讯员就他一个立功,同意他立功的时候,大家都摆龙门阵,摆他的事儿。说黄继光他有八大员。

解说:八大员是指电话员、卫生员、担架员、运输员、宣传员、编外炊事员、军械员和通讯员。八大员黄继光样样都抢着干,成为公认的全能战士。和很多年轻士兵一样,多立新功,保家卫国,是黄继光的战斗信仰。

齐润庭:坑道里放的电影,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这个电影行在这儿看了四次,就看这个堵枪眼。

解说:前苏联的电影《普通一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影片描述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在对德国法西斯的战斗中,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射孔的英雄业绩。在坑道里,这些振奋和鼓舞士气的影片深受欢迎。

1952年的10月14日,上甘岭的弥天战火,几乎是历史上的所有战争都褪去血色,5时44分,美军突然对五圣山前沿上甘岭地区,发起猛烈进攻,每秒钟六发的狂轰滥炸,把上甘岭主峰的标高,削低了整整两米,寸草不剩,被历史铭记的上甘岭战役拉开序幕。

宋新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作战科科长):白天打成夜间,到处都是道明弹,还有探照灯,所以夜间就成了白天了,白天成了夜间了。

解说:1952年10月19日,第15军战史上荣耀的一天,志愿军反击的炮火映红了美军阵地,597.9高地的6、5、4号阵地先后收复,但当攻至0号阵地时,面对美军3个字母连环堡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志愿军久攻不克。

齐润庭:都抢着去炸地堡,黄继光扑到连长跟前去,他说连长你是指挥员,你不能去炸,你是指挥人员,要去炸的话就得我去炸。

万福来(时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二营六连连长):我一定完成任务,接着从口袋里面就掏出来信件,就是祖国人民慰问团送去的小红袋,红布袋子,上面绣着字,赠给最可爱的人。

解说: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描写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著名通讯,后来成了千千万万志愿军的代名词,对这些战士来说,来自祖国亲人的这几个字,足以让他们舍身忘死。

齐润庭:这样上来以后,就他说一定坚决把这个地堡炸掉,这样吴三羊去炸掉小地堡以后牺牲了,(肖登良)又去炸小地堡,以后过来以后又负伤了。离敌人地堡只有50多米远了,没有多远了,黄继光左腿也打断了。

解说:从后面爬上来的指导员冯玉庆,拖过一挺机枪继续扫射,掩护黄继光继续向地堡前进,在电影《上甘岭》中,这个细节也成为这经典一幕的艺术来源之一。

万福来:我们就眼巴巴看着黄继光,一步一步地一直爬爬爬爬,到这个地堡跟前,用双手抓着敌人地堡上那个草袋,两臂拉力把身子拉起来,立起右腿,左腿不能立,立起右腿,左手扶在这个地堡上面,抓着这个麻袋,右手举起来,这样侧面面向我们,好像喊什么话,因为当时炮弹响,我们耳朵都震聋了,听不清喊的什么话,他喊话了,听不清喊什么。指导员,快,黄继光要堵枪眼了,说完已经堵上了胸膛。我们冲啊。

解说:后来,万福来占领了碉堡,而黄继光的两支手,当时还紧紧的抠住堡顶的麻包,一如活着一般的姿势。至此,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全部阵地被尽数夺回,身负重伤的六连长万福来活了下来,当他后来听说黄继光仅仅被追授二级英雄时,深为不安,请人代笔,记录下10月19日夜晚,中国马特洛索夫式英雄的诞生。

解说:四川省中江县,在抗美援朝期间,从这个安静的小县城里,先后走出8000多人赴朝参战,而战争结束后仅有1000余人返回家乡,7000多巴蜀子弟,长眠在万里之外的异国战场,黄继光是他们当中的普通一兵。这是由当地政府出资,于1953年在黄继光牺牲后修建的。1952年黄继光的母亲邓芳枝来到邮电所,询问是否有黄继光的来信,得到的却是儿子牺牲的消息。

黄继恕(黄继光胞弟):已经说不出话了,一下眼泪就流出来,一下脚就软了,坐到地上了。

解说:那个年代的母亲,在不尽相同的苦难中,有着惊人相似的坚强,脸上的泪水未干,黄妈妈把另一个儿子,又送上了朝鲜战场。1954年12月,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作为补充兵员又跨过了鸭绿江,黄继恕来到上甘岭,种下了一颗树,陪伴长眠在异国的兄长。

许戈辉:在齐润庭整理黄继光的遗物时,除了简单的衣物,和六本英雄小册子,黄继光的立功手册里面还有一行醒目的题词,戒骄戒躁,继续前进,争取更大光荣。和平年代的人总会去想像,当年黄继光扑向枪口的那一瞬,内心充满着怎样的一种光荣。然而15军战后编撰的《抗美援朝史》,却以淡淡的笔调给了人们震撼的答案。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60年一甲子,今天当我们回望那场战争,看到的不仅是壮烈,还有人类对于自身极限的突破,或许这就是信仰,这就是永恒的英雄精神。

王树增:一个士兵的名字怎么会成为文明。

陆鸿坤:他们都是奔着一个杨根思,黄继光他们为榜样的。

洪炉:我们的这个士气、勇气这种牺牲精神是超过敌人多少倍。

老兵:很多人就是带着英雄的事迹不断成长的。

老兵:那时候我们都是一二十岁小伙子,一蹦多老高,现在蹦不起来了。

柴云振:我多活了几十年了,回来看了几十年祖国的变化。

蒋庆泉:想见见扎我的那个美国兵,因为啥呢,现在和平了,两国都友好了,互相谈谈那也没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