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9:39:27
2008年05月23日 16:15南方网-南方评论周刊【大中小】 【打印】

马立诚 著名政论家,曾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改革开放30年,气象万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讲法。我今天提出一个思路和框架,梳理和概括30年的历程,这就是“30年来的四次大争论”,也就是四次大突破。也有学者说是三次大争论,这是偏重从经济领域着眼的。我认为,如果把政治、文化、经济各领域综合起来看,可以说是四次大争论。
这四次争论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过去的争论意识形态色彩比较浓,到今天利益的博弈已经凸现出来,还有就是改革的技术层面也有争辩,比如医疗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有时,这三者交织在一起。二是过去往往一锤定音,今天可以说是多种声音的表达和平衡。
◎马立诚
著名政论家,曾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1998年马立诚与凌志军合作撰写《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呼喊》,出版后连续两年成为当年中国最畅销书。《交锋》发行200万本,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1999年9月,马立诚被美国《亚洲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50人之一。
2002年12月,马立诚在北京《战略与管理》杂志第6期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在亚洲引起轰动,在国内引起激烈争论。
邓小平面对这种形势,也十分焦虑。我相信,他在这个时候思考的问题,有如他在“文革”中被下放江西的时候,在著名的“邓小平小道”上的思考。邓小平当时已经88岁高龄,时间留给这位老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庆幸的是,老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他用了最后一把力气,推了中国一把。
在当下复杂的博弈过程中,颇有一些人觉得改革停滞,突破无力,甚至还有倒退苗头。汪洋的讲话,给沉闷的氛围注入新的活力,呼唤了新的期待和努力。
第一次大争论:
“两个凡是”还是改革开放?
1976年底,粉碎“四人帮”两个月,我骑车经过天安门,看到东观礼台前墙贴出一条刚刷好的大标语:“强烈要求恢复邓小平三副一正职务!”三副一正,是邓小平“文革”后期复出时,在1975年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和解放军总参谋长这四个职务。这幅标语表达了当时全国的民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语呢?1976年3月底4月初,天安门广场爆发了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运动。4月5日,运动被镇压,388人被捕。4月7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决议。这个决议说:“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和邓小平最近的表现,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矛盾,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显然是一个冤案。但是,民众的呼声很快遭到了压制。
1977年2月7日,经华国锋主席批准,两报一刊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两报一刊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这三家报刊的联合社论是当时最高宣传权威。社论一出来,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央最新工作方针。这个社论提出这样一个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两个凡是”。
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凡是”的近期目的,就是阻挠邓小平出来。更广泛的含义,则是继续神化毛泽东,不许人们对“文革”那一套理论提出质疑。
5月24日,当时尚未复出的邓小平批评了“两个凡是”。他说,“两个凡是”不行。如果要讲“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天安门事件合乎情理的问题。两个月之后,在党心、民心的强烈支持下,邓小平恢复了三副一正职务,但是“两个凡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大家知道,针对“两个凡是”,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先是于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第二天,《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第三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我简略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诞生过程。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