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 北京天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38:58

北京天坛
北京有天坛和地坛,是皇帝拜天祭地的场所。天坛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外城南、前门外大街天桥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祈年殿)
天坛占地面积比紫禁城还大些,里面的建筑物并不多,感觉很空旷,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北京天坛总体布局
明初,天与地合并一起祭祀,设祭的地方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重建天坛内外墙垣,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

天坛斋宫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年),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祈年门

祈年大殿内的九龙藻井
 

祈年殿

祈年殿外围台基

祈年殿台阶
圜丘坛和祈谷坛之间的过道称丹陛桥,长360米,是一条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大道中部下有东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桥。桥面宽30米,中间石板大路为“神路”,供天帝专用;东侧砖砌路面称“御路”供皇帝专用,陪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侧的“王路”上行走,丹陛桥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丹陛桥东的具服台,祭祀时临时在这里设帐蓬,皇帝在这里更衣、休息。

丹陛桥
 
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站在祭天台正中的石板上讲话,声音浑厚且有“延迟”声效果,如同在“麦克风”前讲话的感觉,这是天坛的一个谜,至今没有确切的科学解释能说清楚。

祭天台
皇穹宇院落又称为“天库”,位于圜丘坛外北侧,座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皇穹宇
 
皇穹宇院墙又称回音壁,是天库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尽管人多嘴杂,在里面说的话,站在任何角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古人的建筑如此精确,这也是天坛的一个谜。

                                                                                 回音壁
皇帝每年冬天祭天,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据史料记载,皇帝在每年冬至的前三天就来到天坛,住进斋宫,吃素食、穿素服,每天沐浴静思,不理俗务,随行大臣亦不例外,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谈笑风生。冬至之日,步行至祭天台,高声朗读祭天文,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场面之大,礼节之多,无法想象。

天坛表演的“祭天盛典”

天坛表演的“祭天盛典”
北京天坛是京城中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去处,尤其是周边的“老北京”,一年四季都在这里消磨时光,打发度日,其中的乐趣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