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理解别人的好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13:09
【原文】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之2,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害怕、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害怕、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说明】本节是本篇的总结,回过头来看第一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马上就能联想到这是首尾相连的,也就是前后相呼应的。别人不了解、不理解我,而我也不恼怒、不怨恨,难道我就不象一个君子吗!在这里孔子又一次说明,不要害怕、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害怕、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仔细分析这两句话,很有意思,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是“怀才不遇”,动不动就埋怨当官的、当头的没眼光、没本事,好象天下事他什么都懂,别人都不懂,“唯我独尊”。正因为我们不理解别人,才不理解他为什么不理解我,我如果理解了别人,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不理解我,因而我就会想方设法让他理解我。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替别人考虑一下了吗?我们了解、理解周围身边的人了吗?没有!起码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考虑过别人,都没有去了解、去理解过别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多了起来。人们之间若是真能都象孔子所说的这样,都能互相理解、相互了解,那么,人们之间的矛盾将会大量减少,人们也就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了。
总结全篇,从“学而时习之”到“患不知人也”,我们细细领会、揣摩,其实都是在讲人的心理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心态,是做不好一个人的。尤其是当领导的,为人师表的人,首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好的老师。如果多有几个希特勒似的偏执狂,那世界上的人们就别想要幸福了。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有了心理障碍,那这个单位也别想搞好。虽然从汉至清朝,一千多年,先儒们都没有明确地说过、提过心理健康问题,但真正读懂了《论语》的人,是懂得怎样去“为人处世”的。而这个所谓的“为人处世”,即是心理健康问题,即是调整心态问题。
因此,本篇“学而”不是讲怎样学习,而是讲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问题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一般的知识,是给新同学们讲一个人怎样做人的知识。只有首先做好一个人,也才能做好一个学生,也才能做一个好人。“本立而道生”,做人的根本树立起来后,人生道路自然就会生成,然后,学到其它技能知识,才能在社会上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创造出自己的良好的生存空间,才能当一个什么家、什么大师。这就是一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问题。还是第一句话,学习,并经常不断地调节自己,难道不愉悦吗?!
——————————————————。
【注释】1.患:《管子·大匡》:“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易·既济·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说文》:“患,忧也。”这里用为担忧、忧虑、害怕之意。
2.不己之:是不知己的倒装句,意思是不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