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毛豆”:创幸福农场 做开心农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05:55
丁瑞勇现在被人叫作“丁毛豆”,而且越叫越响,丁瑞勇的父母越来越高兴:“要说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区别,就是踏实肯干!”可3年前丁瑞勇辞职回村里种毛豆的时候,他的父母真不愿别人知道,因为这太没面子了。村里的好多年轻人宁可打零工也要留在城里,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工作了几年现在却要回来,和祖祖辈辈一样继续当个农民。
1980年出生的丁瑞勇家在北京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大耕垡村,中专毕业后在亦庄开发区一家公司搞物流。他觉得自己学历低,要想今后有点作为就得继续学习,这样他边工作边学习拿到了工商管理的大专文凭。
在外面工作的几年,丁瑞勇周末都是回家帮父母干些农活。但是他从心底不愿干,从小干农活,风里雨里真有些怵头了。丁瑞勇的父母种着几亩地,主要是种毛豆和玉米,这几年价格一直走高,收入还可以。每当收获时,看着一麻袋一麻袋的毛豆,丁瑞勇都想着:“与其在外面给别人打工,不如回来守着熟悉的土地干点什么。”
有一次,小商贩来收毛豆,丁瑞勇正好在家,就和他们谈价钱,之后又随收毛豆的人去了北京最大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去看,发现毛豆的市场挺大的,而且还有发展前景。
说干就干。但这种干绝不同于父辈那种一年年春种秋收的传统做法。丁瑞勇先是参加了通州区劳动局的一个创业培训,后来偶然得知了扶持年轻人创业的YBC,于是上网查了相关资料,非常认真地写了创业计划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5万元的创业支持,此外还有创业导师的指导。本来在一家连锁超市工作的弟弟看到哥哥劲头这么足,也辞职回村和哥哥一同创业。因为从小帮父母种地,丁瑞勇对地里的农活不陌生,但他不像父母那样就近去种子站买种子,而是上网查信息,详细了解哪里的种子好,然后和弟弟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一家家挑选、比较,最后买回的500多公斤纯度、精度都很高的良种。
2008年春天,丁瑞勇租来100亩地播下良种。到了收获的季节,因为丁瑞勇的毛豆品种好、产量高,销路非常好,最多的一天,他能卖出5吨毛豆。创业第一年就开了一个好头,三四个月时间丁瑞勇就赚了一大笔钱。“丁毛豆”的称呼也开始叫起来。
“可能是胜利来得太早太容易了吧,脑子太热了。”丁瑞勇这样总结第一年的成功,和第二年的失败。因为第一年的顺利,2009年,丁瑞勇租下了300亩地,准备大干一场。可是成也种子,败也种子,第二年的毛豆长得个头大但粒不实,卖不出好价格。而且种植面积太大,后期的田间管理也出了问题。为了弥补损失,丁瑞勇在毛豆收获后,补种了玉米,这才把损失补回来。
“第一年赚钱后,YBC的导师提醒过我,农产品种植的成功和气候、市场、品种关系很大,有时是靠运气。但当时自己对这种提醒很不屑,一味扩大生产,结果吃了亏。”丁瑞勇还特别认真地写了一份总结,他说,只做农民不行,还要了解市场、懂得田间管理。今年丁瑞勇只种了100亩毛豆。这回收获的毛豆不仅高产,而且质优,每斤的纯利比往年高出五六角钱。
有了上次的教训,毛豆卖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丁瑞勇还能保持着冷静:如果只是种毛豆卖毛豆,那么自己每年都会重复简单的初级生产,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应该有更多的办法,例如延长销售期、改良毛豆品种,或者改善种植环境,让秋天冬天都能收获。或者反季节销售,把夏天收获的毛豆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做成冷冻食品销售。再进一步,如果能把种毛豆做成一个产业,种植、精加工、批发、出口等做成一条龙产业,那才能把买卖做大。但是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微薄了。
这时,共青团北京市委的青檬创业夜校招生,丁瑞勇报了名。在夜校,他不仅学到了创业知识,还结识了一批有着同样梦想的伙伴。开了一家小型网络公司的曹志伟和他一拍即合:要创办一个生态农场。目前他们已经注册了一家名为“青蔬园”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在村里成立了农业种植合作社。注册商标为“小丁家”的冷冻保鲜食品毛豆、玉米粒已经开始上市,销路很好。前不久通州区农委主办的农产品展览会上,一两个小时他们就卖出去几千袋冷冻产品。
丁瑞勇一直在琢磨:“让农业不再靠天吃饭,必须与产品深加工结合,与服务结合。”丁瑞勇已经给自己租来的土地取名为幸福农场。将采用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为市民、社区、公司配送蔬菜,市民也可以到农场来租地体验种植,农场给市民和公司提供代种服务。
“我们经过简单的调研发现,现在许多三口之家很少在外面吃饭,主要是考虑食品安全,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丁瑞勇和他的合作伙伴已经与几家社区网、团购网站接洽。他们的未来是一个集农业、网络销售、社区为一体的公司。他们还与农学院的老师联系寻求支持,而学校的学生今后也可以到他的公司兼职。
“人就得把眼光放长远些,别人可能不理解我,但是我总觉得年轻人都离开土地,未来的农村是个大问题。”丁瑞勇现在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当个出色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