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器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51:42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
依据金属胎珐琅器在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具体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一般可将金属胎珐琅器分为画珐琅、掐丝珐琅,透明珐琅,锤胎珐琅,錾胎珐琅及流行日本的七宝烧等几个品种。


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明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和象耳为后配。

清乾隆铜胎画
珐琅牡丹纹花篮
通高:13.6cm,足径:8.7cm。
花篮作海棠花瓣式,上连铜鎏金画珐琅扁提梁,铜鎏金圈足,足内白色珐琅地,朱红色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花篮通体以黄色珐琅釉为地,用红色珐琅釉绘饰盛开的牡丹花四朵,并点缀以红、蓝两色的荷花二对,寓意富贵祥和。
清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工艺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作品数量难以数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精美之作。此花篮造型简练,绽放的牡丹富丽华贵,色彩艳丽,其金属成型、鎏金工艺及绘饰技法俱佳,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配木座

明宣德掐丝
珐琅狮纹双陆棋盘
通高:15.7cm,长:53.3cm,宽:33cm。清宫旧藏。
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有镀金长方框,两长边上各有12个小圆点,内嵌螺钿,是为棋位。框内卍字锦地上饰七狮戏球纹。盘内壁饰缠枝花,外壁共10开光,开光内宝蓝地上饰各种花果。盘座饰缠枝花。
此盘胎体厚重,造型规矩,装饰精美,为明代御用监所造之重器。目前所知,此种盘传世仅此一件。
明景泰款掐丝珐琅龙耳扁壶
高:27.1公分,腹宽:19.1公分。
铜胎,立口,筒颈,削肩,扁腹,圈足,龙耳扁壶。器内露胎,壶外蓝地云纹锦,颈饰桃实,腹一面饰桃树花果,另面周围为两圈桃形内含云纹、 中间开光处以五瓣花组成的装饰图案,整个纹饰安排与装饰犹如外销瓷,颇具西洋装饰风味;器侧饰五彩祥云,底铸去地阳文「景泰年制」方框、填黑篆书印式伪款。系十七世纪前期应市场供需所做的产品。
   清内填珐琅兽面纹方觚
高:43.7公分,口径:18.1公分。
K银胎,喇叭口而口沿竖立,丰肩,敛腹,底足外撇而底缘直立,觚的四角装饰矩形稜脊,稜脊的矩面饰不同的纹饰,类似简化的百寿文字,是一件制作非常精致的仿古青铜方觚。器内露胎,器表錾刻内含类似柿蒂纹之方格为锦地,口沿与足沿錾拐子龙,喇叭口四面錾刻兽面纹和图案化的蝉纹,肩饰蕉叶纹,腹部为兽面纹,足饰变形凤鸟和蝉纹、夔龙等纹饰,填烧蓝、绿、白、褐等色釉,属十八世纪中後期的文物。
明景泰款掐丝
珐琅鹿鹤长春花插
高:18.9公分,口径:8.0公分。
铜胎,筒状器身,口套箍七孔盖,矮圈足下镶接三狻猊形足,器身一侧镶浮雕式镀金夔龙。器内露胎,器表浅蓝釉地掐丝竹鹤双清、芭蕉、双鹿、湖石、灵芝等纹饰,简化式云纹填白,器底镀金阴刻填黑「大明景泰年制」一行无框楷书伪款。根据装饰图绘的主题与风格、掐丝末端以卷曲的方式处理、混和釉料以及简化行云纹锦地的出现等理由,应是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文物。
清画珐琅凤纹高足把杯
高;23.0公分,口径:12.9公分。
铜胎,钱币式盖钮的二阶式盖,以转轴与杯口相连,压下按钮即可开启,把手由双连环组合而成,以扁圆盒及外撇喇叭式圈足组成二阶高足杯座。杯内施浅蓝釉,器表白地,盖钮饰蓝色团寿,钮下装饰叶纹与如意云头纹,周围饰萱草、芍药、茶花等花卉与装饰花各一圈。杯身绘对凤,下方饰朵花,杯座内中空施浅蓝釉,器形与装饰方式均具西洋的工艺美术风格。此器应系十八世纪後期在广州生产的文物。
器物功用:二阶钱币式盖钮,以转轴与杯口相连,只须压下按钮即可开启,巧思精妙,宜为盛酒或茶水用的把壶。
明宣德款掐丝珐琅螭耳洗
高:8.7公分,口径:31.5公分。
铜胎,折沿,壁外鼓,平底,外撇圈足附云纹式足三,双螭爬附在阴刻卷草纹的镀金口沿。洗内壁白地布草莓纹锦,饰天马间宝相花各四;洗底周围饰云纹及转枝花各一圈,当中绿地草莓锦中饰双凤及花朵,外壁蓝紫地草莓锦间饰红白梅花,圈足饰转枝花,洗底露胎,中央铸去地阳文「大明宣德年制」长方框三行楷书伪款。根据整齐的草莓锦地、纹饰主题及风格等特点,应属明代末期的文物。
纹饰之美:洗的内外都有纹饰,镀金口沿阴刻卷草纹,内壁为白地布草莓纹锦地,饰上天马与宝相花各四;洗底围绕云纹和转枝花各一圈,当中绿地草莓锦中装饰双凤及花朵。外壁则是蓝紫地,在草莓锦间散布红、白梅花;下方的圈足饰转枝花叶,整体色彩对比强烈。
器物功用:洗是盛水器,以螭为耳,双螭攀附在口沿,朝内探视,为单调的器皿增添了许多生趣。
清乾隆掐丝珐琅多穆壶
高:51.0公分,最宽:23.0公分。
“多穆”原意为盛酥油的桶。藏语称为董莫(mdong-mo)或多穆。口沿加僧帽状边,又添把和嘴,遂成为壶。
多穆壶为藏人拌、盛酥油茶的器皿,酥油茶藏语称恰稣玛,是将由茶砖熬成的浓茶中,倒入少量的酥油和盐,有的还加入一些味精和牛奶等佐料,搅拌至水和酥油交融而成,是藏族同胞生活的必需品。
多穆壶K金胎,莲瓣座,珊瑚钮,筒形器身分为三节,开光处绘各种花蝶湖石,母子图,牧羊图,乡村风景等纹饰。多穆壶金光闪耀、皇家气派十足,兼具装饰与实用价值。
明清景泰款掐丝
珐琅番莲水盛附勺
高:9.1公分,最大径:8.0公分 。
铜胎,圆筒式水盛,上方镶阴刻转枝番莲及菊瓣檐之镀金口,下方接镌有连珠纹一圈及卷草纹矮足五的器底,附紫檀木座。器内露胎,外表浅蓝地饰转枝番莲,底部阴刻「景泰年制」无框楷书伪款。以掐丝梅花纹之残器,上、下各接龙首及圆匙为水勺。就菊瓣及龙首等金工装饰、叶片的形式、及转枝上颇多卷须等特色,应为明末清初的文物。
清康熙铜胎掐丝
珐琅缠枝莲纹瓶
高:12.3cm,口径:1.2cm,腹径:6.7cm,足径5cm。
瓶直口,细颈,垂腹,高圈足,口、足沿鎏金。瓶颈以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圈足上以一周莲瓣纹作装饰。足底錾刻“康熙年制”四字款。
此瓶造型、图案及釉色均仿“景泰御前珐琅”的特征,但掐丝纤细,釉色饱满,砂眼很少,图案装饰亦显繁缛,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明代珐琅制品的风格,为清康熙时期仿明掐丝珐琅作品。此瓶以单线技法勾勒花叶枝蔓,莲花朵肥叶硕,掐丝线条纤细流畅,这种掐丝纤细的技法是康熙掐线珐琅的特征之一。
清乾隆画
珐琅西洋人物纹方形花觚
高:25.6cm,口径:11.5cm。
花觚铜胎镀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通体施黄色珐琅为地,上饰彩色西洋人物花卉纹,口沿下四面开光,内饰粉色山水纹,中部亦四面开光,内饰西洋人物图,开光外绘花卉纹样,腹部上、下各有铜镀金錾蕉叶纹一周。花觚底部以白色珐琅为地,中心黑色双方框内有“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器系仿古代青铜觚造型,珐琅色彩鲜艳,纹饰描绘精致,是此类画珐琅器皿中的精品。
明景泰款掐丝
珐琅龙凤纹觚
高:39.7公分,口径:21.7公分。
铜胎,仿古铜器觚的形制,喇叭口,腹鼓形,底外撇,镶拐子龙纹镂空稜脊四。器内露胎,器表蓝地,口颈内壁饰转枝番莲两圈,外壁饰番莲及对凤四组,腹布饰雷纹及蟠龙四对,下部蕉叶内饰凤首四组。底铸去地阳文「景泰年制」方框楷书伪款。根据镂空方式的装饰、番莲花心简化成一桃形、叶片简化成一致的逗点式并两两对生、及豆青色釉等特色,断定其为十六世纪晚期至十七世纪前期的文物。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和象耳为后配。
清錾胎珐琅五伦图屏风
最高:294cm,通宽:395cm。
屏风共5扇,中间一扇最大,向左右尺寸递减。紫檀木框,顶镂雕流云蝠磬纹帽,两边为雕花站牙,下置须弥式紫檀木底座。屏心以錾胎珐琅技法起线刻山水树木花鸟纹,5扇分别饰凤凰、仙鹤、鸳鸯、鶺鴒、莺5种禽鸟图案,分别表现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等5种封建关系。
屏风虽为5扇,但组合在一起时又似一幅完整的画面,远山近景,一条山溪横穿于画面的左右,构思巧妙。此屏风是珐琅家具制品中的一件重器。
清画珐琅罗汉盖碗
高:10.0公分,口径:12.5公分。
铜胎,覆浅盏式盖,侈口,垂腹碗。碗内白色底釉上罩绿色面釉,器表白地,圈足式盖钮外壁饰卷草纹,其内白地中央饰折枝双桃和花叶,器表白地,盖面绘各类花蝶草虫,器腹绘九罗汉及一童子,闲息於坡石古木山野间,云端隐现飞龙,圈足绘卷草纹,底白地红色双圆框内绘双夔龙。应为十八世纪中期之文物。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
高23.5cm,口径7.5cm,足径9cm。清宫旧藏。
瓶盘口,细颈,丰肩,铜镀金錾花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掐丝填红、白、紫、黄色珐琅缠枝莲纹。花朵硕大,枝叶肥厚,伸展自如。其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异常光亮,具有水晶般的透明效果。
此瓶珐琅质地和以缠枝莲花纹装饰的特点,在目前所见具确切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中尚未有所见,应为元代之作品。

清康熙画珐琅花卉五楞式盒
高:3.5公分,径:5.4公分。
铜胎,盖与器身同形对合成五楞式扁盒,器内施浅蓝釉,器表白地,每楞内绘不同色之番莲一朵,盖中心凸起,四周包围一朵牡丹花。器身纹饰与盖相同,器底中间由云纹围成梅花形框,框中心饰图案式的五瓣花,花的周围书蓝色「康熙年御制」楷书款。此类小盒通常作为印泥盒。

清乾隆錾胎珐琅仿古牺尊
通高:19cm,宽:9.1cm,身长:21.2cm。
牺尊牛形,侧首而立,背上置3管,一方二圆,均与腹内相通,类同香插。通身錾刻火焰勾云纹,火焰卷须等细纹则用掐丝的方法。通体深绿色珐琅地,上压大红色珐琅釉。颈部、腹下及腿内侧饰细毛纹。牺尊背上长方形管正面蓝釉单方框内金字楷书“乾隆仿古”双行四字款。
此牺尊为錾胎兼掐丝的复合珐琅工艺制品,系仿战国青铜牺尊而制。其造型生动,形象威严,纹饰线条简洁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镀金厚实凝重,是乾隆时期錾胎珐琅的代表作品之一。
清景泰款掐丝珐琅花盆
高:16.2公分,口径:16.9公分。
铜胎,云头纹式的盆口下箍饰竹节式环,侈口,垂腹,镂空竹叶式的圈足。器内露胎,器表浅蓝地,口沿饰红白黄蓝等色朵花,盆腹云纹锦中装饰牡丹、菊、蝶及湖石等,下方饰内含朵花的白地如意云头纹。底铸去地阳文「景泰年制」双行楷书伪款。根据纹饰主题、双犄牡丹、以及镂空竹叶的装饰方式等特色,推测应属康熙初期制作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