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设计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43:24
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导语】虚拟情境是指由课程开发者根据课程的需要,以史实为依据,虚构出来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历史上没有其人或其事,但是叙事中涉及的事情在历史上有可能发生,或者虚拟人物生活的历史环境、其所信奉的思想在历史上是真实的。
什么是采用 虚拟情境教学法 的教学设计?
如果一节课通过创设虚拟的情境,再现了历史,发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历史认识,我们就可以说这节课是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 的教学设计。
为什么要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
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由此可见,情境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起点。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原真实的历史不具可能性,限于客观条件,教师也少有机会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历史遗址。在解决历史教学缺乏“实践”的重大困境上,创设虚拟情境能为“神入历史”提供重要的通道,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 在历史氛围中探究历史,从而建构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知识的意义。
什么时候适合这样做?
进行以创设虚拟情境为中心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创设虚拟情境的目的是否明确?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将抽象历史具体化?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史实?
·创设虚拟情境是否有助于激活思维?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有史实作为依据?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足够典型?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与历史内容有内在的联系?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具有趣味性?
·创设的虚拟情境是否具有合理性?
以上因素并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也没有进行重要性的优先度排序,仅仅作为教师进行备课时的参考,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以上因素中,大部分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创设虚拟情境只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吸引眼球的形式,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的设计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中学 张宏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
②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举例说明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
③ 能够较好地根据史料总结历史事件的特点;
④ 能够结合史料简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探究虚拟人物的人生经历,对照课本提供的史料,初步学会从社会个体经历提炼历史事件的方法;
② 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分析史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了解,感受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虚拟主角阿牛(如右图)
教师:各位同学,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阿牛。阿牛是生活在上个世纪 50年代的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下面我们就通过阿牛的日记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环节一:展示阿牛的第一篇日记
1956 年 9月 2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早上七点钟 ,村里面的大喇叭又响起来了 ,我真怀疑 ,这个喇叭是不是前世与我有仇 ,每次都在我睡得最香的时候吵醒我 ,可是没有办法 ,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 ,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 ,因为中央刚刚……
教师:究竟中央发生了什么事,惊扰了阿牛早晨的美梦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观看中共八大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视频中提到的会议时间、地点、成果分别是什么。
评注:观看视频前就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有重点的搜集视频中相关的信息,与此相呼应,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也与视频中的相关信息有关,难度不大,保证大部分的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的难度,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成就感。
……
过渡:经过这次学习之后,阿牛觉得有了党的正确领导,自己以后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的。一年之后阿牛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呢?
环节二:展示阿牛的第二篇日记
1958 年 5月 27日 星期二  晴转阴
该死的广播 ,又吵醒我了。开会学习你就不能不要那么早吗 ?.....
教师:这一次开会又有什么重大的内容出现呢?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搜集一下这一次会议当中透露出了哪些信息呢?
……
过渡:这一次会议之后阿牛明显感觉到村子里面起了大变化。
环节三:展示阿牛的第三篇日记
评注:以阿牛的日记来串联整节课的内容,形式新颖,解决了虚拟人物故事与课本知识点两条线的问题。
在关键知识点处,由学生对照课本去探索日记里面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思考其中的历史问题。在了解虚拟人物的过程中,以小见大,建构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教师:阿牛说他的村子里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漫画,阿牛看到的是什么漫画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出现的高产漫画。
教师提出问题:非常有意思的一些漫画,阿牛听村里面的人说,这些画里面的东西,可不是随便画的,真的有这么肥的猪,有这么大的南瓜,但是阿牛有点不相信。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你觉得画里面画的内容是真的吗?
很多同学都认为这太夸张了,不可能,但是事实上,当时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都对这类事情做了大量的报道,还拍下了很多的真实的图片啊。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
显示人民日报的报道图片及高产的图片。
我们看,还有真实的照片为证呢,证明我们那个时候农业确实高产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阿牛还把煮饭用的铁锅交上去炼钢铁,说要去吃饭不要钱的人民公社吃饭了。天下真的有吃饭不要钱的地方?
展示:人民上交铁器图片、在人民公社吃大锅饭图片
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课本并讨论以下问题 :
1 .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2 .吃饭不要钱的人民公社有什么特点?
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严重后果 ,可以从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社会风气,经济发展等方面去探讨 .
4 .这些严重后果的出现,都是由于我们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当中,犯了什么错误?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以及导致严重后果的原因。
环节四:展示阿牛的第四篇日记
1961 年 9月 2日  星期六 阴转晴
现在想起来,都不明白前几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那一会儿,大家为什么干了那么多的傻事,村里面不少人饿死了,听说中央已经开了会说要调整,但是能调整得过来吗?
教师:阿牛产生了一个疑惑:中央准备要怎么调整,调整能起到效果吗?请同学们来解答他的疑问。
环节五:小结
一九五六党八大,
指明方向成果出,
超英赶美大跃进,
以钢为纲全飞速,
人民公社大而公,
共产主义跑步入,
自然灾害浮夸风,
前进受阻吃尽苦。
结语: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个体,往往不容易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农民,阿牛,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但是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时代,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准,避免盲从都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们不能完全不犯错,但是起码我们可以少犯错。
评注:本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外设置了一个主题:小人物,大命运。虚拟情境的形式与内容都是服务于这一主题的。整节课的核心也围绕“小人物,大命运”展开,这既是对历史史实的一种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启示,更是体现历史教师的魅力,展现历史的有用性的重要方式。
课堂之末适宜“画龙点晴”,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作为终极目标。在强调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书意见
对本课设计的赞扬:
东莞 张宏杰老师创造的这个虚拟情境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坚实的史料作为基础。吃大锅饭,大炼钢铁,农业高产的漫画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以虚拟主人公日记的形式,串联起整节课的内容,将刻板的文字化为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在体验中拉近了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从课堂的实效来看,学生显然是被这个穿着破烂的小人物阿牛吸引住了。整节课在阿牛的牵引下,非常自然的进入到对阿牛日记的探索过程中去了。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索的过程中,建构起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整图景。
从阿牛一页页的日记中,我们体会到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历史发展的特定环境中,个人的命运是如何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感受到小人物在历史动荡中的悲哀与无奈,就像课堂结尾教师所揭示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的个体,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保持对科学精神的敬畏,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蕴涵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对未来文明的警醒和对现实行为的反省”,这使得整节课透出浓浓的人文气息,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对本课的批评:
一些教师认为,这一教学设计,非常强调教师对于整个流程的控制,虽然由此保证了课堂结构的完整和流畅。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讨论与思考是在教师的强力牵引之下进行的,大致都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中,学生的主体性在这节课中体现得还不够明显。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这一课设置了“小人物,大命运”的主题,却只在课末进行小结的时候出现,难以达到教师强化主题的作用,由此也降低了整节课的思想深度。此外,对阿牛这个虚拟主人公的来历未作交代,仍可能给学生在认识上带来困惑。
进一步认识:
总的来看, 张宏杰老师执教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课当然难称完美,但基本上把握了创设虚拟情境的几个关键要素,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一些自己的特色。虽然还有很多需要商讨提高的地方,仍不失其典型意义。
真实性是创设以虚拟情景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性问题。真实是历史学科的安身立命所在之,再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细细考察,阿牛的日记中还是存在一些瑕疵的。首先,阿牛的定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只是能写日记的农民本身就很难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第一篇日记中,广播搅了阿牛的美梦。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普通的农民是很少睡懒觉的,一般 5点左右起床 , 农村政策宣传一般是早晨 6: 30,集中学习一般是晚上下工以后。第二篇日记中,阿牛明显流露出对开会学习的抗拒心理。这种心理恐怕也不一定是当时农民的普遍心理,更多的是当代人经受文山会海之苦后生出来的反应。第四篇日记中,阿牛提到村里饿死了不少人,这一点也需要作具体的区分。案例的设计者所在的广东地区在当时情况较好,农民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有大批农民出门讨饭,如果饿死的话,也是在讨饭路上而不太会在本村。饿死在村里的事情一般发生在中原地区,当地村干部不允许本地农民外出讨饭。从一个普通农民的角度来说,阿牛应该充分注意到了长期饥饿的存在与邻居纷纷外出讨饭的现实,对于原因的理解,他注意到的应该更多的是当时政策宣传的苏联的压制。由此,就自然的产生一个问题,严重失误的症结是在苏联的压制还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应该如何调整?由景生疑,这一系列的问题由学生来完成则有助于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迷雾中发现真相。
创设虚拟情境作为可供选择的一个教学设计模式,其探索是积极的,具有深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所谓智能是指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由此可见,“思维活动应该有所凭借,在具体、生动和形象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展开”。同样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评估与发展也必须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虚拟情景,将课程内容进行高度浓缩,能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人物场景中,凸现冲突,提升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冲动和探究意识,增强现实感,引起情感共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
◆ 如何进行以创设虚拟情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如上文所述,如果课程内容是零散,繁多,枯燥,导致学习者无法在历史知识目标和自身经验之间建立高效的联系桥梁,才有必要考虑采用虚拟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没有哪一种教学设计的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滥用虚拟情境与排斥虚拟情境同样是有害的。
第二,对学生的接受度进行评估。教学设计的首要目标便是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被吸引住了,课便成功了一半。教师创设出的虚拟情境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为核心的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有效地维持学生最佳学习心理状态”。
第三,选择创设虚拟情境的形式。可供选择的虚拟情境形式多种多样,较为常见的有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虚拟故事、虚拟史料等。所谓角色扮演,多指采用课本剧的形式重现历史情境,例如在讲述西欧封建制度时,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 封君、封臣,再现“臣服礼”的形式。所谓换位思考,多指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以历史人物的思维,历史人物的语言表达其所思所想。例如,学习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可让学生以秦始皇大臣的身份,向秦始皇提供治理天下的意见。所谓虚拟故事,包括虚拟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等。如东莞 夏辉辉老师创造的“帕帕迪”、深圳 唐云波老师创造的“二毛”,包括前述的“阿牛”都属此类。所谓虚拟史料,是指这一史料本来并不真实存在,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而虚拟出来的能重现历史的史料,如东莞 夏辉辉老师在《新文化运动》中虚拟了一份 1915年的报纸,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整合在一张虚拟报纸中,学生手中有了这样一份报纸,便可窥见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全貌。教师应根据所在环境的具体情况,结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接受度的评估,选择最优方案。
风险须知
在下列情况下,教学有可能遭遇挫折:
·学生可能对虚拟情境的真实性产生疑问;
·学生可能混淆虚拟情境与真实史实之间的界限;
·教师可能以今情猜测古意,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鸿沟;
一些尝试
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教学内容,完成一份以“走自己的路”为主题的以创设虚拟情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