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 乐 常 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41:36
文/云飞来
也许你会想起:不是“知足常乐”吗?是有这么一句话,但不是我的。
知足常乐,出自《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其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然而我不认为这是我们所要的。知足真的可以常乐吗?
古时候,中国人不总是惟我独尊——以“圣人之邦”自居吗?。于是乎,自我陶醉于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阜民生、人杰地灵……之中,自以为泱泱大国,快然自足。甚至拒绝接受西方文明。人家一炮就打进来了,又是求和,又是割地,又是赔款,何乐而言?带给国人只是漫长的百年耻辱。
于国无益,于人何用?
鲁迅有一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韦编三绝的孔子,读书破万卷的杜甫,马背书馆的顾炎武……哪个不是不满足于现状而成大事者?
欧阳修行文“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正因为不知足,才百倦不殆地长期磨练,才有了千古绝唱,传咏至今。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一个不断进取的人在工作、学习上永不知足,才能不断前进,取得成就,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以为,知足是消极者的一种心态,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在科学领域中,不断创新的精神,就是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换言之,一个科学家,最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便是“不知足”。如: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更是从不满足,不断研究思考,在提出狭义的相对论后不久,又进一步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使人类科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以此类推,如果不是历代那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不知足,哪里会有今天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灿烂文明?
可见,知足要不得。
生活中,有事业之乐;求知之乐;写作之乐;爱情之乐;社交之乐;游戏之乐……知道生活中的无限乐趣,并不辍地为之奋斗,来满足抑或实现国家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身的需求。
“知乐常足”,这样的人生观,才是积极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