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敬正”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1:29:33
“敬正”之美
日期:2010-11-21 作者:李平 来源:文汇报
2004年12月,中国美术学院于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一场“清园书屋笔札展”,同时还举行了汇集展出作品的《清园书屋笔札》一书首发式。王元化先生时年84岁。
这次展出的51幅书法作品,皆为王元化先生著作语要的抄录,内容涉及思想、行旅、往事、谈艺、诗作、楹联,所有墨韵均由元化先生于当年夏秋之际挥毫书就。此事沪上多家媒体作了报道。许江先生在介绍文章中写道:“王先生之笔札的意义首在为文与书写的敬正。这些文字作为语要及其思想的载体,有书写的清纯、有运思的节度,蔚然而成楷正的气象,披露一代思想者的胸襟。”这段文字中让我眼睛一亮的,正是“敬正”二字。
然而,在王先生的眼里,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展出。2005年3月,他在《与友人谈笔札展》的短文中说:“我同意友人为我举办这个展览会,是由于我觉得目前的空气太沉寂了,我想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布满枯藤败草的沙漠,提供几点清水,使人感到活在这个世上还不太寂寞。现在这里充斥在传媒上的,大都是一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和图像。我已经老了,没有力气再做什么事,我想通过这次展览,冒出一点和只顾向钱看的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有点不同的文化氛围。但是我失败了。展览会办了约半个月,参观的人不少,然而多半是来看热闹的,能够接受我那点用意苦心的,恐怕微乎其微。”王先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参观留言簿上涂满了类似“到此一游”的字句,甚至有的画上一颗心以表情侣双双来过的意思。王先生面对此状“啼笑皆非”,以至于感到“伤心和失望”。是的,尽管展览主办者已经有了提示,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里的“敬正”氛围。
“敬正”是元化先生为人精神的写照,也是他对待学问和编辑、出版、装帧等事宜的态度和追求。
曾担任多部王元化著作责任编辑的高国平先生回忆说:王元化每编一部书,不仅对内容要进行反复斟酌、修改补充,对书的外在形式,如封面、版式、字体、用纸等也很讲究。当年,《思辨随笔》的校样排出后,他对版式和字体不满意,按他的意见又重新进行了设计。他从海外一本书得到启发,提出了封面设计方案,还亲自到出版社对负责封面设计的袁银昌提出具体要求,又将袁叫到家里谈过几次,并找出马修斯的画集交袁参考。书出来以后,有些印得颜色深浅不一、套得不准,他一直难以释怀。后来多次重印,一次比一次好,他才露出了笑容。元化先生承认自己是比较“疙瘩的”。他以艺术品的要求来衡量书籍,追求内容形式的完美和谐。《思辨随笔》有繁体字和简化字两个版本。电脑排版虽然快速,但是繁转简无法“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这样一来,“母后”变成了“母後”、“乾隆”变成了“干隆”,以致改不胜改、防不胜防。元化先生和编辑都十分忧虑,审读校样时“如履薄冰”、“如临大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申报国家图书奖时,经专家检查,《思辨随笔》的编校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差错率是万分之零点二。元化先生知道后,笑得很开心,说:“这是你们出版社的功劳。”为了满足部分学者收藏的雅兴,《思辨随笔》还印制了数量极少的毛边本,古朴典雅,可视为珍品。资深出版家郝铭鉴先生认为:王先生是个让编辑非常渴望拿到其书稿,但是拿到后会一直紧张不已的作者。这种看似挑剔的要求,对别人,也更针对王元化自己。他总是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常常为了某个字,半夜打电话与编辑探讨。王元化的思想严谨和文字严密,形成了高度的统一。
陈念云先生在《王元化与书法》一文中,详细介绍了王元化与书法艺术的渊源关系,并特别提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1997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拟出版王元化的《读黑格尔》一书,编辑们看到了二十多年前他被隔离审查时在练习簿上记下的读《小逻辑》的笔记以及读《美学》的笔记,共三百多页,三十多万字,虽然是钢笔字,但写得清楚端正,很是好看,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涂改,就认为与其排印出版,不如就将这笔记影印成书,让此书既有阅读价值,又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这就是王元化《读黑格尔》一书所以会影印出版的由来。当然,这完全应该归功于王元化当年练习书法时打下的“童子功”基础。这套读书笔记现已由上海图书馆作为名人手迹收藏。
元化先生显然颇为珍惜几十年耕耘的学术研究成果,祈望它们以体面敬正的方式存世。为此,他曾经在自己书籍的形式上作过多样的尝试——
一、结构体制别具一格的《思辨随笔》。作者将以往作品的片断和未发表的札记,用接近散文随笔的形式编纂起来,使书籍闪烁着一种“形式上的光泽”。我国古代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顾亭林的《日知录》、王念孙的《读书杂记》等,都是以笔记体写就的理论文字;前人还往往从浩繁的卷帙中摘出旨要,汇编成集,以达到删繁就简以便浏览的目的。而《思辨随笔》就是借鉴这些著述方法并加以发展的典型例子。这样的著述形式,可以让读者用较短的时间和灵便的方法,通过原作而不是转手的介绍去了解学者一生的研究精华。之后,王先生还与编辑一起,策划了以该书为范本的、荟萃了若干学问大家学术随笔精华的“学苑英华”丛书系列,出版后广受学界赞誉。
二、古色古香的《清园文稿类编》。此书1999年先由浙江华宝斋书社印制,2000年1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初版印刷五百册。《清园文稿类编》为线装古式本,一函十册。全书着重收录王元化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分为文学、黑格尔、文心雕龙、考释、思想史、戏曲、人物、书信日记、序跋、学术年表和著述目录十个部分。不同于一般的文集,此书还选录一些较为重要的他人评论和引征文字附于作者各类文章之后以作参考,有的则加上编者按以交待所写文章或评论材料的背景。有意思的是,王先生曾为了此书每页印14行好还是12行好的事情专门请教陈子善,陈子善回答说:12行好。
三、意蕴别致的清园藏书票。根据出版家和编辑王为松先生的回忆,王元化曾请专人制作藏书票,上面书写“粲风飞而飙竖,郁云起乎翰林。清园王元化藏书”。这种意蕴别致的藏书票,为书籍增色不少。
四、自制的《京剧与文化传统丛谈》特藏本。1995年10月,元化先生在《新民晚报》上连载发表《京剧与文化传统丛谈》,每天一个小标题,全文包含了13个颇具特色的小标题。王先生对这篇二万字左右的、讨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固有特征等等多方面的问题”(王元化语)的长篇大论,显然十分在意。后来,作者据此进行认真修订,并特地自制了50本线装特藏本,以赠送友人与图书馆。
2007年11月30日,医院病榻上的元化先生收到了一份最令他欢喜的生日礼物:由上海书店出版社特别赶制的30本羊皮精装本《读莎士比亚》。面对这部真正的敬正之书——他与妻子张可60年相濡以沫走过风云岁月的见证,元化先生内心的感受是可以想见的。
对自己的书和文字负责,也是一种对学术的负责和担当。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元化先生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审美立场。这种“敬正”之美,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