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解读隐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41:10
(2009-03-18 10:12:57)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修行路上的故事》
——修行首先明理,但明理不是修行——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明理,不明理犹如瞎子行于黑夜中,那是盲行;不明理修行,犹如无头苍蝇,那是乱飞。因此,修行第一步就得明理。
但是明理不是修行,我看到有很多人在修行的路上明白了一个又一个的道理,他们欣喜若狂,非常高兴,以为明白道理就叫修行。错了,修行不是明白道理。明理道理算是第一步,但是如果仅仅明白道理没有任何用处。明白了道理,重点把道理活出来,这才是重要的。
明理修行,就像举着火把走路,在那前行的路上,你用自己手里的火把,顺次点燃一个个“迷信”的灯——那一路上灯亮开来,于是你有了一条光明的道,你向前行,借着夜中路上的灯,你直至来到黎明。
明理,就是点亮迷惑的灯。理上明白,事上通过,修行才有意义。仅理上明白,事上通不过,这理明了无用,不但无用,且还是危险的,因为它能使你于不觉中再次陷入“无明”,无明是由明造成的,你的知造就了你的无知。明白道理,使人滋生狂妄,因此,明白道理在初期是危险的。要小心。
——明理的重要一步或象征,就是你能读懂隐喻——
明理的重要一步就是你能读懂隐喻,很多宗教经典仅是一个故事,一个隐喻,一个象征,它并不是史实。那些宗教经典里的记载,多是隐喻或象征的故事,它是一根挥向月亮的手指,它仅是那个“挥”,注意不要认虚为实,认假为真。能从这些故事里读出真义就是明理;若将这些故事信作史实,就是迷人,不明白了。穿透故事,这是第一步。
很多开悟成道的人,最后教化人们都不再讲道理了,因为讲道理容易陷入说教,且还无用。虽然头脑非常喜欢啜饮道理之酒,但没有任何一个道理会真正渗入人心的。因此,最后开悟的人都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人们领悟真理,达成开悟。但这种方式也有弊端,就是人们没有听懂故事的隐喻,却令他们迷入故事信假为实了。因此,再次从那些故事里走出来,是需要点拨或智慧的。
还有的大师开悟,专门愚弄人的头脑,让你迷了再迷,以至于有一天你突然恍然大悟,“醒悟”过来。注意,那些耶稣并不是在愚弄你,而是在愚弄头脑。他针对的是头脑,而不是你。
总之,故事或隐喻遍布所有的宗教经典,只要你“开悟”了,你就很容易从那些宗教教义读出那些被认为是“史实”的东西的故事性和隐喻性。一旦你能读懂这些,好了,你基本“开悟”了。就这样。注意去读懂故事或隐喻,这也是明理。
——“从你的头脑里出来”——
有一个人叫信的人病了,他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他是一个好人,人们期望他不死,人们为他祈祷,希望他能留下来。人们在实践各种方法试图让他留下来,他们给他灌汤,给他四处寻找灵丹妙药,试图能把他的生命保存下来。但是他还是要死了……人们没有一点办法。突然,有一个突然想起来了,在很远的地方,很远的山上,有一个隐藏的高人,有一个得道高人,他能使人起死回生。他有还生法术。“对了,让他救他”,人们欢呼起来。
但是那地方太远了,离这里太远。那时又没有车。即使有车也没用,耶稣住在远山深处,任何车辆开不进去,要找寻他的人必须步行进入,甚至得必须爬着上去。人们想到这又陷入了失望。但是为了救信的命,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村子里先了几个强壮且跑得快的青年去遥远的山上请耶稣回来,给信治病。希望能把他从死神那里救回来。于是他们出发了。
那时天又热,路途遥远又崎岖,实在是想走也走不快啊。但因为救人的愿望强烈,他们还是赶快到达那里。经过了很久,他们终于将耶稣带来返回了。……但是,但是,晚了。那个人死了。可是,因为人们太爱他了,且等着耶稣回来能让他起死回生,他们并没将这个人火葬。虽然是夏天,因为等待返回的青年,那尸体都发臭腐烂了,但是人们还是没舍得将它丢掉。他们用布将它裹了起来,他们把它抬进了山洞里,山洞里阴凉,他们希望尸体迟一点腐烂,要是尸体腐烂的什么也剩不下了,他们认为耶稣再有本事也无法让它活过来了,因此他们小心翼翼的将入裹好,又小心翼翼的把它抬入山洞,等待耶稣回来将它救活。
耶稣终于来了,山洞飘来了尸体的腐臭味。但全村老少人们都忍着剧烈的刺鼻的气味,等待耶稣施法将那个人救回来了。法术开始了。耶稣对着山洞感了三声“信,你回来;信,你出来……”,过了不多久,信出来了,他在向人们打招呼……
“真是神奇,耶稣将它救活了!”,“真神奇,耶稣将它救活了!”……人们非常相信这个故事,人们相信上帝之子耶稣的神力。二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还依赖这个“史实”。人们相信修道高深的人神通——他们期待的那改变自然,移动生死的能力。
……
你相信吗?傻瓜,这是一个隐喻。头脑就是山洞,当耶稣唤那个死人从山洞里走出来时——他也是在唤你从你的头脑的山洞里走出来。信仰就是一具尸体,相信使它不再具有生命力。
当耶稣唤“信”从山洞里出来,从山洞里出来——他也在唤你的心从你的头脑中出来。记住,从你的头脑中出来!
——“还钻死牛尖儿”——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地方传来:米勒日巴尊者是个修行的高人,人们都“相信”他有神通,非常相信他们相信米勒日巴尊者有神通。据说有一天,他的弟子跟着他山行,突然,天要下雨了,眼看就要大雨倾盆,可是他们正走在一条小径上,周围没有树,也没有岩洞,显然,要淋雨了。弟子非常着急,有点担心他们被雨水淋。然后,路旁边有一只牛角,日巴转身躲进了牛角尖里。他向弟子喊到,“喂,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弟子找不到师父在哪里,但他似乎发现声音从一只牛角尖里传来。但是弟子,怎么也进不了牛角尖。雨下的很大,虽然师父在牛角尖里被雨水淋不着,因为雨水下多了,也有可能把牛角尖淹没,于是,弟子想到这忘了他自己的存在。他抱着牛角就忘家里跑。当他跑到家里,发现师父正在盘坐。弟子感到吃惊。他问师父是怎么回事,师父就是没有回答。这件事他一生都未解。但他遇见谁都向谁讲述他的这段故事。于是那故事被传开了,它穿越时和空,直到传到你和我这里……
到今天人们也没明白那是怎么回事。我明白。我就是日巴尊者“转世”,我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出于慈悲,我将这个迷底告诉你吧:那天是要下雨了,我和我唯一最喜欢的弟子走在一片山坡上,那儿确实没有一点可避雨的地方,那路上确实也有一只牛角尖。因为雨可能要下的急,我的脚步快,弟子的心事迷——因为担心,他的念头频生,恍惚中,他走了神儿。因为他沉浸在他的念头里没有看见了我,但我走的快,我走远了。牛角距它五米,我距牛角五米,但因为那天雾水大,即使十米你也不见对方。我叫弟子快走,雨下大了。但是因为你没看不见,但在情急之中,他看见了牛角尖。因为他一直相信人修行高了会有神通,他认为我的修行很高,他认为我是有神通的……因此,在这样的信念下,突然,他认为我钻进牛角尖了。因为那相信,他迷入了那相信。“日巴在牛角尖里”,他那时的信念是。于是,风雨迷雾中,他抱着他的信念——那牛尖回家了。回家时他看到我在打坐,因为我早已换好了衣服。他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只是笑而不答。当然,我有我的目的。
但他从此,把这个故事传来了,日巴尊者有神通,他能钻进牛角尖里。基于人们的妄心期待有神通存在,所以相信神通是存在的。所以他们信赖了我弟子传布的日巴尊者有神通——日巴尊者钻进过牛角的故事。
……
你相信这是真的吗?……傻瓜,头脑就是个牛尖,头脑就爱钻牛尖儿。讲故事的人在向你描述,日巴尊者在牛角尖里向他的弟子喊,“喂,我在这里,我在这里……”。那是头脑的声音,头脑一直在唤你到它这里来,到它这里来。爱钻牛角尖一直是头脑的本性,直到今天它也没变过。头脑爱信以为真,头脑对神秘或不解感兴趣,这到今天也没变过。
这不,直到今天还有个人在问我,“日巴尊者是怎么钻到牛角尖里去的呢?”头脑还是思考,它进了自己的牛角尖出不来了。“日巴尊者到底是怎样钻到牛角尖中去的呢?”……亲爱的,直到今天你还在钻这牛尖!如果日巴尊者钻过牛尖,但日巴尊者早已从那儿出来了,但是你还在钻!
——你看清“虫子”了吗?——
经典描述,佛陀能够看到水里的虫子。今天,有人在想,佛陀是怎么看到水里的虫子的呢?那时并没有显微镜啊?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看来真能了悟世界啊!因为你从未想到过怀疑佛陀,因为你从不敢质疑经典,所以,你从不可能想到过隐喻,你从不敢想那是“故事”。
基于妄想希望它自己能实现一切、而它实际不能——妄心在它的自欺中相信神通。基于妄心相信神通,所以,他就不会怀疑经典或大师的故事是真是假。他们相信,神通是存在的,大师能够做到这些。佛陀是怎么看到水里的虫子的呢?昨天还有天真的头脑问我。
佛陀是怎样看见水里的虫子的?这有什么神奇,我也能看到。心就是水,念头就是虫子,那些日日观察他们的心,观看他们念头的人都能看见那“虫子”啊?当宗教经典描述佛陀能够看到水里的小虫子时,你以为是水中存在的寄生虫。傻瓜,你又上头脑的档了。头脑是个奇怪的东西,它容易怀疑它判断为不如他的人,但却总易容相信它崇拜的人。佛陀是怎么看见水中的虫子的?向内看,你也能。
可爱的人啊,佛陀能做到了——人们能做到。不要误解佛说义啊。
——鹅是怎么进到瓶子里的?它怎么出来?——
大禅师给弟子们一个“公案”:老师问弟子们说,昨天我把一只鹅装进瓶子里了,谁有办法把它取出来?我的条件是,鹅很大,瓶口很小,你们不能破坏我的瓶子,也不能弄死我的鹅。谁能把它取出来呀?如果谁能把它取出来,你谁当禅宗的大老师吧。
这下,弟子们要犯难了,“鹅很大,瓶子很小,又不能破坏瓶子——那怎么把它取出来呢?”所有的弟子都陷入思考。他们苦思冥想,有的茶饭不思,有的夜觉不睡,有的和别人讨论……但一时没有结果。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人出来回答老师。两个月过了,还是没人回答。三个过去了,依然没人回答的上来……直到今天,两千年过去了,还有人在迷惑,在思考,“鹅很大,瓶口很小,不能破坏瓶子,怎能把它取出来呢?” 头脑两千年来真是一直一点都没变啊。
傻瓜们,那鹅是怎么放进去的?怎么放进去的就怎么取出来呀。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那瓶子是什么?那鹅是什么?瓶子就是你的信念,鹅就是你的念头,你的念头怎么就走不出你的信念呢?那瓶子是你的信仰,那鹅是你的相信,你的相信怎么就走不出你的信仰呢?那瓶子是你的故事,那鹅是你的心,你的心怎么就走不出你的故事呢?那瓶子就是头脑,那鹅就是生命,你怎么能把你的生命放进你的头脑呢!
真是傻瓜,生命放进头脑是窒息的。头脑是一座坟墓,什么东西只要放入它那,就是死的。可几千年来,你没把什么放入过那吧?你真是个笨蛋,走向头脑就是走向死亡。当生命向头脑注入时,它意味着在结冰、在凝固、在变得没有生机、在死亡。生命必须从头脑里解脱出来,心不能放在头脑中。鹅必须从瓶子出来,你知道吗?
注意,当我说“傻瓜们”的时候,我并不是针对你,我针对头脑。头脑看起来聪明,它实质上是个傻瓜。所以,当我说“傻瓜”或“傻瓜们”的时候,请不要多疑,我不是针对你,没人针对你。开悟的大师们都只针对头脑说话,他不针对人。
傻瓜,鹅怎样从瓶子里出来?——你怎样从你的头脑里出来?这才是要点,请觉察它一下吧。
——在空中行走,嗯,我一直在空中行走——
佛教的故事中记载:修行到高深的人,可以在空中行走。嗯,没错,他们能在空中行走,我也能——我也一直空中行走啊?这也是个非常美妙的隐喻。这“空”并非天空,是指空性。修行修至空性的人,都一直在空中行走。他们天上地下,走水过火,无染无伤,空性法身,来去无碍。那故事还说,那高人能把身体在空中炸开,然后复原——这仍是比喻,它说,眼耳鼻舌身意七识之身,因为修行了悟,犹如幻体不存,犹如炸开。为什么又能复原呢?幻象消失,觉性如来,再次回到玫瑰就是玫瑰——存在就是存在的真实之中,当然,那身体又可复原了。故事还说,它撕开自己的胸膛,展示你看到的是文殊佛国……没错,撕裂你的幻象,当然便见那智慧心地、佛性国土了!心中有个大千世界,这毫无疑问。那故事还说,那高人喝的酒,吐的是奶——啊,酒是麻痹头脑的,或许你有过喝酒的经验,当你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时,那是成道的状态:你没有时间感,完全无恐惧,你没过去,也无将来……那就像一个佛的感知一样。所以,它比喻说喝的是酒,不是可乐、八宝粥或其它饮料。吐出的是奶,为什么是奶?奶喻智慧甘露。婴儿之初,所食即奶,那人成道已复归婴儿,所以它能“吐”,为什么“吐”而不是“吸”奶呢?人之初,吸奶而成长,成道返归婴儿后,其身心所吸之奶再次吐——虽然成道之人心如婴儿,但已非婴儿。过去吸奶,再次他要吐奶——倒出它的智慧甘露……
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美好的隐喻故事啊。但直到今天还有人相信,修行之高的人,可以不用工具如鸟一样的在天上飞。心的最高愿是那样的飞,在空中飞,他说有“神通”的人可以做到——迷惑的心深赖着神通的存在,他继续找寻,继续向外看,继续无望的努力着……头脑为证明它自己是对的,它说,“我亲眼见过”,嗯,你如果那样说,我相信——但眼见的就是真的吗?空中飞人,不是修行的人,没有神通,魔术师也做的到。修行的故事记载,有人能在空中行走……在空中行走或不在空中行走,这不是重点。重要是,你明白它主要在传达什么了吗?这是一个古老而丰盛的隐喻。它说,觉悟的人能在空性中行走……这是要点,你了解吗?一旦觉悟到空,你也可以在空中行走,这没有什么神奇。扒心撕肺,展示文殊智慧,饮酒吐奶,那是诸佛家常本领,有何奇怪?……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明白这看起来很“实”的幻象背后的真义吗?修行高深的人能在空中行走……在空中行走?我也能——你也能,你正一直正在那走呢?在空中行走——在你的自性中行走吧。
——开悟,就是读懂所有的隐喻——
有人常称自己开悟了。开悟?怎么才显示你开悟?开悟就是首先你能读懂或读出隐藏在书、生活或大自然中的一切隐喻。开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你能读懂所有的隐喻。可是当面对,一本经书,一本经书里的一个故事,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大自然里的一根草、一只蚂蚁、一阵风……的时候,你读懂那背后的隐喻了吗?不要落入表面,表面是肤浅的,表面没有深度,表面没有智慧。
你必须穿透,你必须穿透表面去了解那个隐喻,然后,你读出那存在背后的隐藏,那才叫开悟呢。如果开悟让你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那算什么开悟?开悟就是意味着你能穿透现象到达本质。你还迷失在文字、事件或问题与存在的表面吗?如果还那样,你没有开悟。信假为实、信虚为真、视幻不幻,那说明你还没开悟。开悟,首先意味着你读懂所有的隐喻——但这点并不容易做到,我看到很多老年的高僧有的还没做到,他们有的还在故事里信故事,故事中讲故事,故事中造故事。说要带着众生去往彼岸,可他们还在河中央。佛陀说,不要因为老年就相信他,不要因为权威就相信他……是的,真理和说出真理的人无关,真相没有年长权威什么的。凡打破你的迷信,使你的故事减少,让你的生活自由和简洁的——跟随他,他会最终让你看到清天白日,简单大道。
所以,我提醒人们注意去解读那些生活里、书本中和大自然界中的你的、我的、老天的隐喻。然后,开悟在你自己的念头中,开悟在你自己的故事里。一朵莲花心中开,莲花就是智慧心,开就是开悟悟开……存在中处处隐喻,明者理通,理通事通,事通开悟成道矣。
——宗教,一部部隐喻的故事——
如果你开悟,再次打开那一本本宗教经书,你会发现,宗教是一部隐喻史。宗教没有历史,宗教只有故事;宗教没有史实,宗教只有隐喻。大师们告诫你说,“不要迷失于文字”,是说,你不要相信那些故事,它不是历史事实,而隐喻,那是一个象征。如果你太相信那些文字,那些文字就变成了一张网,你就成了一条鱼,你被它兜住了。如果你太相信那些故事,那些就变成了一堵四面存在的墙,把你给囚住了。相信故事或文字,你成了网中的鱼,室中的囚犯。所以,要穿透文字,识破故事的不实性,然后,你自由在任何词和故事也拦不住的空的真相中。记住,宗教是隐喻不是史实——开悟——从那些故事中穿过吧。
——一心生出万象——
宇宙是不是多维?你的心很多维。你的心是超多维,它制造了无数无量的幻象。宇宙多维或不多维和你的实际有什么关系?了解你的心就足够了。心外没有世界,对于你来讲,你只需要了解你自己心的维度。时间和空间,是生心出来的最基本的幻觉,当心终止了它的时间与空间幻觉,宇宙没有任何维度,宇宙是零维度的。宇宙是一个整体,它没有什么结构,是心在其中来钩织了它的结构。
科学研究宇宙如何如何,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当不从人的角度出发结论如何?科学研究万物进化,那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的,当认识到“时间”只是人类的幻觉呢?那结论会如何?——当不从“众生相”、“我相”、“人相”、“寿者相”出发看宇宙时,宇宙是什么?科学是一场人的游戏,是头脑试图在梦中寻求真实或清醒的一种游戏。你相信一个叫作“科学”的心的故事吗?科学家们非常相信,他们执迷于这样一个故事。他们都坚定的“我”相、“人”相和“寿者”相,他们活在他们这三重笼子里。
头脑走不出它的边界,科学是在头脑里探索生命和宇宙。而宗教是什么呢?它是探索心的,因为探索心,他们不是思考出,而是体验到生命和宇宙是什么。或许你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宗教亲证者,但在内在里你倾向于哪一个呢?你在内在中倾向于哪一个和你在实际中行动哪一个是一样的。如果你迷惑了,你一定迷失于头脑、迷失于思考,如果你彻底明白了,那一定清明在你自己的心中。就那样,心生出万象。质疑你的所有看法,最终你会认识到,不存在宇宙,只存在心。在真实的宇宙是不可知、不可解、说不出的。头脑是妄自努力,所有你对宇宙的解读,只能是那“心”的故事。仅仅如此。
——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当头脑第一次从宇宙里醒来,第一道闯入它里面的问题是“是什么?”它开始面对着它所不认识的一切问自己“这是什么?”,随后它给自己了回答,它区分了那一切、它又命名了那一切——它创造了它的“客观世界”,并传给它的后代头脑。当头脑命名了它的世界万物以后,它又开始指着一个它命名的事物,接着问它自己,“它为什么是这样呢?”紧接着头脑进入它自己的思考,它完全自我的思考构造,然后它又回答了自己,那是为什么。如果它自己满意了,它停止再问下去,它并对它满意的“答案”贴上“科学”的标签;如果它不满意,它会继续问自己,并自己给自己答案、直到自己满意。所以我说,科学是一场头脑的游戏,它自己提问,它自己回答——直到它自己满意的游戏。当头脑完成了“为什么”的游戏后,再次盯着那一事物,它又给自己了新的问题:“怎么样”。“我怎样造出它?”、“我怎样再次再现它?”、“我能做些什么达成?”,于是头脑开始支配它的身体、它的手、它的一切器官“实践”和“证明”它的思考……它成功了,它欢乐;它失败了,它或沮丧,或再继续奋斗——给它自己满意的答案。这就是头脑的故事,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和”怎样”的过程。几千年来每一个头脑都那样,这顺序不变,和时间与经验无关。每一个头脑都是踏着这样一条路进入自己的故事和梦——脱离于那如实的真相的。如果你去了解头脑的历史或把游,你最终会发现这些——和我发现的一样。
——质疑,刺破幻象的剑——
质疑,是刺破幻象的剑。但这剑必须指向自身,而不是外部。如果质疑的剑指向外部,这剑是头脑,而它所带来的则是更多的迷惑;如果这剑指向自身,这剑就是智慧,它带来的是幻象的消除和生命的清晰与自由。
质疑你的信念吧,它能带来你内在的自由度;斩碎你的概念,它能使你内在变得广阔。质疑,是明理的开路宝剑;勇者持之先,猛者持之胜,精进者持之得大自由、大成就。质疑自身,质疑自身的念头和信念,是自由之路。不要质疑外部,质疑外部却陷入迷惑。勇猛精进的修行者,请觉悟这点。质疑——明理——解开隐喻,到达开悟,成就道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