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检测卷(福建省东山二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57:16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                       ,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3)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4)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6)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参考答案】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4)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豫让击衣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史记·刺客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数:责备
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D、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3分)
(2)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2分)
【参考答案】2、 D(恨,遗憾)3、D(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4、C(“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5、(1)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 (2)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
【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过去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但是没什么名声。(后来)他离开他们去奉事智伯,智伯非常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联合谋划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呀!男儿应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替他报仇,献出生命,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土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恨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和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古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给人轻柔之感。
(2)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4分)
(3)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4分)
这阕词旨在抒发何种情感?
(A)向往山水湖光之乐 (B)闺妇思夫之情
(C)游子思乡之愁 (D)感叹时不我予之忧。
【参考答案】(1)(2分)C(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
【参考答案】(2)(4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各2分)
【参考答案】(3)(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类读】1、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春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②这是一幅明丽的春景图。③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类读】2、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参考答案】①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②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③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哭得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就叫袭人去探望黛玉。袭人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用过的旧手帕,疑忌之心遂起,神魂驰荡,也不顾嫌疑避讳等事,便研墨蘸笔,在帕上题写了三首诗。(《红楼梦》)
B、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红楼梦》))
C、吴荪蒲考虑到自己的亲戚故旧都放在厂里影响厂子的发展,于是萌生不让亲戚故旧不放在厂里的想法。但吴为成告诉他一些秘密使他意识到亲戚的好处,便取消了这项决定。(《子夜》)
D、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三国演义》)
E、诸葛亮五出祁山,因刘禅突然让他退兵,故采用添灶减兵之法,每日退军,司马懿害怕孔明其中有诈,不敢追赶,孔明不折一人一兵,胜利退兵回到汉中。(《三国演义》)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子夜》)
(2)简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三国演义》)
答第(    )题
【参考答案】7、A、E(A项:是晴雯,不是袭人;黛玉见了旧帕,察出手帕的深意。E项:四出祁山,减灶增兵法)
【参考答案】8、(1)刚开始,吴荪甫冷峻打量屠,但屠镇定自若、应对自如。吴暗暗赞赏。但听说屠是老太爷介绍的,并且在罢工一事上顶撞自己,吴对屠没有好感,并打算开除他。随后屠据理力争分析形势,最终吴任命他为账房总管。
【参考答案】8、(2)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下处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梅青之时,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英雄的对话。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后,指称自己和刘备为英雄。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刘备忙借惧雷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天下”不在乎国家大小,只要国君能够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归顺他。
B、施行仁政要有“保民”意识,推行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等“养民”政策,让老百姓温饱无忧。
C、教化百姓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悌忠信等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立足的根本。
D、孟子认为老百姓只要能有时间深耕细作,一家人温饱无忧,就会心向国君,哪怕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忾而打胜战的。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3分)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这段文字告诉大家有德行的人是如何对待困境的?
【参考答案】9.(1)D(不全面,温饱无忧又受过教化才能同仇敌忾而打胜战。) (3分)
【参考译文】孟子回答说:“有纵横百里的土地就可以行仁政而使天下归服。王如果向老百姓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赋税,深耕细作,及早除草。年轻人在闲暇时修养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便侍奉父兄,在外便侍奉上级 ,这样,就算让他们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和楚国的坚实盔甲和锋利兵器了。别的国家妨碍老百姓适时生产,使他们不能靠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饥寒交迫,兄弟妻儿离散。它们使老百姓陷于深渊之中,王去讨伐它们,谁能抵抗您?所以说:‘仁德的人是无敌的。’王请不要怀疑!”
【参考答案】(2)(3分)追求理想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身陷困境时,有德行的人坚信自己的理想一定会实现,执着地坚持着,决不半途而废。(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得起不来。子路非常怨愤,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困厄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没办法还坚持着,小人一遇团厄就无所不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言
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
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D、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1、下列用来证明“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观点的论据,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人胡说八道,说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
B、有人信口雌黄,妄下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蛊惑仔”。
C、有人颠倒黑白,把《水浒传》中的梁山义士比作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
D、有人肆意诋毁《红楼梦》,是非不分,说“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害的”。
12、作者认为历史娱乐化有哪危害?(3分)
【参考答案】10、B(B“作家学者”是以偏概全,应为“某些作家学者”。“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的强烈需求”,不符合原文“为了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的意思。)
【参考答案】11、D(从原文“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可见并非有人肆意诋毁《红楼梦》,也不是“是非不分”,而是凭空臆想、无中生有,亵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参考答案】12、①肆意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倒传统价值观念。(2分)②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引向歧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给蚂蚁打伞
(1)那是个闷热的傍晚,天阴着,没有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
(2)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一点,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在等一个孩子。
(3)当然,那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两千里之外的乡下,每年春节才能和他见一面。他真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要让他读书,上大学,做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城里人。只要想起这幅蓝图,即便身子累散了架,他都能在梦里笑出声。
(4)他经常梦到儿子。那个夏天,梦到的次数尤其多。
(5)他实在是太想儿子了,便到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小区看孩子们玩耍。小区绿化得不错,有一片宽阔的休闲区,休闲区里植满泡桐和月季,还有一座滑梯和两架秋千。放学之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小小的游乐场。那里边还真有个男孩跟他的儿子长得很像。后来他得知这个孩子名叫童童。
(6)他很想跟童童说话,很想牵着他的小手走一走,他甚至还专门给童童买了一块巧克力,但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他怕被接送童童的老太太看见。
(7)这一天,这个闷热的傍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8)还是在滑梯旁,童童还是赖着不走。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嫌童童淘气,只是,说话间,哈欠连天,她说:“我回家睡一会儿,不许跑远啊!”童童听话地点头,老太太走了。临走前,拜托一个大点的孩子照顾童童,还将一把雨伞放在了滑梯旁边,叮嘱童童下雨了就打着伞回家。
(9)他在泡桐树后面听得清清楚楚。过了几分钟,抬头再看,那老太太的脑袋果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心里一阵欢喜。然而,当他走到滑梯旁,那个大点的孩子一直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打量得他心里直发毛。
(10)他想了几分钟,决定去再买一块巧克力来收买这个大点的孩子。不远处就有家小商店,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
(11)就在那几分钟之内,风来了,雨也来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他从小商店里出来时,雨点越来越密。他心里好失落,这么大的雨,孩子们肯定早跑回家了。
(12)童童居然没有走,一个人站在雨里,好似在等着他。真是天赐的机会。他摸一摸口袋里的巧克力,大步流星走过去。
(13)他唤了一声童童,因为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童童将肩上的伞柄往后托了托,扑闪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没有应声,而是很机灵地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14)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当然知道你叫童童。”
(15)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说,他便信了。只见他伸长了小胳膊,将伞举过头顶,甜甜地说:“叔叔,你来,我这里有伞。”
(16)他蹲下身,握住伞柄。忽然又听童童说:“叔叔,小心,不要踩到小蚂蚁,它们正在搬家,我在给它们打伞。”他这才发现,童童的伞下面有不少蚂蚁,雨来得突然,那些黑色的小精灵正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17)他问道:“为什么要给蚂蚁打伞?”[来源:Zxxk.Com]
(18)童童回答说:“因为,老师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很辛苦,所以我要保护它们啊。”
……
(19)是一场阵雨,不过20分钟,雨点便稀稀落落了。在这20分钟里,他和这个叫童童的孩子分吃了两块巧克力。他问:“童童,你不嫌叔叔脏?”童童很干脆地说:“叔叔不脏,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
(20)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他使劲仰起头,不让泪水落下来。
(21)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唤童童的名字。循着声音,他看见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认识那个男人。男人看见他,一愣。
(22)还不等两个相识的大人答话,童童便拉住爸爸的手,让他蹲下身,指着脚下那一方没被淋湿的空地说:“爸爸,你看,小蚂蚁又开始劳动了,它们是勤劳善良的好动物对不对?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
(23)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
(24)男人越不说话,他便越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终于,他嗫嚅道:“刘经理,我正好路过,我……”
(25)男人没让他说下去,他拍了 拍他的肩膀,说:“走,去拿工钱。”
(26)他是全工地第一个拿到钱的民工。他千恩万谢,一出门,眼泪就落了满脸,为儿子有了救命钱,也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
(27)是的,他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生命无大碍,但肇事司机逃逸,他不得不缴纳昂贵的住院费。可是工钱一直拖着,任凭他磨破了舌头,也讨不回半分,要不是被逼急了,他那样的老实人断然不会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建筑公司经理的儿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文中两次提到“闷热的傍晚”,为下文农民工成功讨回工钱作了一个铺垫。
B、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农民工对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农民工的所做所为作了合理化铺垫。
C、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D、本文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童童”这一人物展开的,这个可爱的小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E、本文情节丰富,顺叙的记叙方法使文章顺畅自然,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14、文中多次提到“蚂蚁”,请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应该删掉。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甲题】13、AE(A“为下文成功讨回工钱作铺垫”错。E“顺叙的记叙方法”错,有插叙;淡定从容的说法有误。)
【参考答案·甲题】14、①烘托人物心理。第一段中“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运用比喻,写出农民工内心的烦躁。②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明童童是个善良的孩子以及农民工是个勤劳善良的人。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蚂蚁,农民工才能在下雨后见到孩子。
(只要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答案·甲题】15、(一)不可删(1分)①情节:交待了农民工所作所为的原因,使情节合理化;②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明农民是个爱子心切的人;③主题:深化主题, 引发了人们对拖欠农民工工钱这一问题的思考。(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二)可以删(1分)①有损农民工善良的形象;②前面的情节已经完整,没有必要再说明这种做法的原因。③删去之后,文章更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牛根生与蒙牛
⑴被为之倾注所有心血的伊利集团抛弃后,牛根生来到北大听课,经过一学期的苦苦思索,牛根生重新出发,创建了蒙牛公司。得知这个消息,牛根生昔日的一批老部下,都纷纷从伊利转投蒙牛,其中中层管理人员达到了三百多人。
⑵人是最大的生产力,经营企业说白了就是“经营人心”。牛根生一直信奉一个原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明白在一个企业中,人才是它最大的财富。钱可以失而复得,人才却是不能复制的,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这个道理。小时候,妈妈给他几毛钱,他都乐意分给小朋友们花,结果大家都听他的话,跟着他干这干那,甚至可以一起教训欺负过他的“浑小子”;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每人有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
⑶通常人们在创业初期,常常更关注自己的赔和赚,而牛根生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的赔和赚。1999年创业伊始,他就宣布了蒙牛的“创业纲领”——以股东、银行、员工、伙伴、社会五方的利益为利益,建立大利益圈,形成“五赢格局”。
⑷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这正是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却做到了。
⑸“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牛根生是个企业家,也是个心理学家。做乳业是他的本领,经营人心则是他的第一本领。一般人想着自己怎么赢;他除了想自己怎么赢,还想着怎么让你赢!这实际上正是一个卓越企业家的“思维范式”:没有胜利的消费者,就没有胜利的生产者。
⑹截至2005年12月底,蒙牛公司全年盈利达4.57亿元人民币,蒙牛液态奶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蒙牛冰淇淋也首度占据了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蒙牛的利乐枕无菌包装全球使用量排名第一。目前,蒙牛已经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荣膺“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的殊荣,并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菲律宾市场杰出推广奖”的牛奶品牌。从为消费者利益考虑出发,牛根生自己也成了实实在在的“胜利的生产者”。
⑺“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牛根生自导自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大戏,他一手养大了蒙牛,却在外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只是为了让蒙牛更好的发展。
⑻蒙牛乳业集团进入了一个“后牛根生”时代。今年,蒙牛“六期工程”于盛乐经济园区投建,其定位是“八化”———国际化、智能化、规模化、立体化、展示化、人性化、差异化、系统化。7月25日,蒙牛集团投资2.4亿元的国内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奶牛养殖项目——“塞北蒙牛万头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在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荷斯坦母牛犊3000余头,为企业提供优质鲜奶6.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实现利税0.52亿元。董事长牛根生说,蒙牛要做世界的蒙牛,目标是:到2010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在世界上打响“中国蒙牛”的民族品牌!
⑼人生如戏,从“养牛工”到“商界精英”,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
选自《草原英雄牛根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为伊利集团倾注所有心血却惨遭抛弃,牛根生觉得特别痛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当机立断创建了蒙牛公司。
B、牛根生从小就深谙“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道理,所以,即使只有几毛钱,他也会分给小朋友们花。
C、蒙牛公司推出的以“五赢格局”为内容的“创业纲领”,体现了牛根生“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的思想。
D、说牛根生是个“企业家”,是因为他知道怎样经营乳业;说他是个“心理学家”,是因为他更善于经营人心。
E、蒙牛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乳业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清晰的“八化”定位。
14、文中第⑹段详细地介绍了蒙牛公司所取得的各项业绩和荣誉,从文中看,它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末尾说“牛根生的这场戏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出个中滋味”,结合全文,请你探究“各种滋味”是什么滋味?请作简要阐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乙题】13、AE(A项错在“当机立断”,原文中有“经过一学期的苦苦思索”,这可以表面创建蒙牛公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E项错在“八化”定位是蒙牛公司投建“六期”工程时做出的。)
【参考答案·乙题】14、作用主要有两个:
⑴表明“重新出发”、注重“以德服人”的 牛根生,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⑵与下文牛根生辞去总经理职务形成对照,更加凸显出他以自己利益为轻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乙题】15、答案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⑴勇于面对挫折,终能获取成功;     ⑵以德服人,终获成功;
⑶经营人心,终获成功;         ⑷能进能退,进退两宜;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提出两种以上(含两种)滋味,即可根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仿照给定的句子的续写两句话。要求:续写部分与给定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与首句语意连贯,表达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4分)
树是水土的卫士,让它绿化大地山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让它滋润世间万物。鸟是人类的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注意语意连贯,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表现环保主题。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7、 (10分)(1)(3分)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
【参考答案】(2)(7分)示例: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考语文。语文天生重要,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功利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考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不考语文,会产生学科歧视、弱化母语教学的负面导向,对中小学阶段语文的正常教学起到消极影响,高校应该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语文考试模式,努力提高语文考试的评价信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改革。
②对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不必过分苛责.不考语文,并非是轻视语文学科的地位,而是为了减轻考生学业负担及应考压力,节约学校招考成本;不考语文,也并非不能判断考生的语文水平,自主招考的面试,也能考查学生的理解、思维和汉语表达能力;学生进入高校后,仍要接受大学语文的教育.我们应该尊重高校的自主权,给予选择、探索的自由.(要求:观点明晰,言之成理,表达通顺)(观点1分,理由分析4分,语言表达:2分。)
五、写作(70 分)
18.请以“苦”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例文一: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犹赋《离骚》,孙武摈脚,《兵法》修列……”史学家司马迁如是说。
“故天将降大事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如是说。
古代先贤对苦都有不同的见解,但终归于一点,苦是人生美丽花朵得以绽放的阳光和养分,苦是人生硕果甜美中的一丝酸涩,苦是人生回忆中所蒸发的汗水和泪水,是它们滋润着我们的成长与成功。
没有痛苦,没有挫折,就不能得到人生的真谛。
佛都把世间分为十界,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前四种属于圣道,而后六种则称为六道众生。人属于六道之一,要在世间不断接受苦难,失败,挫折的挑战,只有在苦中求得人生真谛方能得到永生。人,是社会的产物,无时无刻地接受着万物的折磨,一些人向苦难称臣,一心想过着风顺的日子,选择了卖国,选择了在日伪军支持下的奢华生活,无奈,甘瓜没进嘴,就受到了众人的贬斥。印尼有一种学者叫“苦行僧”他们离家外出游学,在贫苦的外界环境中,求得幸福,求得美,求得人生的价值。苦蒂出甘瓜,甘瓜也孕育着人生的哲学。
没有痛苦,没有挫折,成功也无从谈起。
司马迁与孟子很充分地论证了这个道理: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多少次,爱迪生熟练地换下一种材料并尝试新的材料作为灯丝,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充满热情的他放弃,相反,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在这里艰苦的环境中,他愈战愈勇,六千次的实验算得了什么,再大的困难他也扛住大,终于,有了我们现在灯火通明的城市。
无数回,梅兰芳在冰天雪地中练习马步,声调,语气,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他不顾地面的湿滑,不顾筋骨拉伤的危险,多年地磨练,在自家小小的庭院中得到了一身技艺。终于,有了我国戏剧的发展,有了我国最优秀的戏剧演员。
千万轮,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进行殊死的抗争,尽管人民生活贫穷,悲苦;尽管武器的落后,丧失的人力物力的巨大,然而,中国人民战胜帝国主义的铁一般事实,印证了中华民民族所受的苦难并没有白费,在新的时期,迎来了民族振兴的强烈的呼唤……
甘瓜纵然甜,痛苦价更高,成功的喜悦纵然让人向往,但苦苦的经历更让人享受;人的意念,信念固然重要,但不经一翻苦的磨炼,难成大事。
苦蒂出甘瓜,甘瓜抱苦蒂。
例文二:

闷热的天气,烦躁的心情,没有朋友间的交游,只有书山中的跋涉,也许,这日子过得太无聊,太乏味,太苦了!
忽地想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禁有些疑惑:借讲学之机到各地游览,但不用操心饮食住宿车船票之类的俗事,依然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怎么谈得上"苦旅"呢?原来,苦的是沉重的人生,苦的是我们怅然若失的面对,义无反顾地背负这些重量的叹息,这苦,苦得有几分沉重,有几分责任。
周作人的书房先叫苦雨斋,后叫苦茶斋,都脱不了一个"苦"字,苦的是什么?是"唯觉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的枯寂?还是"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品茶时的闲适?还是两者都是,抑或都不是?他后来跟了日本人,也许有他的苦衷?不过,他最后倒是越发苦闷了,只好写些饮食的文章聊以自娱。这苦,苦得有几分无奈,有几分悲哀。
生活中苦味的食品本不多,再除去黄莲等难以入口的,也只剩下了杏仁、莲心、苦瓜等不多的几样了。可奇怪的是,东方人爱品的茶,西方人爱喝的咖啡,其味道竟出人意料的一致,都是苦。这也许是巧合,但也许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表达着一种普遍的体味和感受。记得读过一篇关于酒坊的小说,文中的百年老店酿出百里闻名的美酒的不传之秘是在酒坛中加入几枚奇苦的苦楝子!这苦,苦得有几分缥缈,有几分神秘。
庄周说,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释迦牟尼说,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阿弥陀佛。又有人说,上了年纪的农村老太太大多喜"苦"戏,常常走上几十里路前往,而且每看必哭,哭完后第二天又去看同样的戏,乐此不疲。道士、僧人和老太太的生命航船都已驶入风平浪静的港湾,可他们却始终不能割舍那份"苦"。也许,苦已经成为一种必需?没有苦的生活,也许像没放过盐的菜肴一样淡而无味吧。这苦,苦得有几分渴求,有几分满足。
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这苦味的大自然,孕育了人们交织着各种苦痛的心灵,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而这一切,竟都是苦的!这苦,苦得有几分博大,有几分深。
如今已高三,高三是"苦役"的代名词,一切都围绕着苦,苦题目,苦分数,苦个好大学,一切都是苦。老师照例给我们出个题目《别忘了,给生活加点苦》,其用心也是良苦的。除了让我们苦中取乐之外,还要让我们知道,其实,苦本身就是乐的源泉。苦,正是如今高三生活的幸福所在。今天我们拥有苦,明天,我们将拥有受用终生的财富!
以下作文,数不足800字:
例文三

三日不眠,才有了《日出》,震惊画坛;
十年辛酸,才有了《红楼梦》,惊艳文坛;
一生血汗,才有了《本草纲目》,造福后世。
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离不开“苦”,而支撑人们敖过这份苦难的,是对他的热爱。
曾听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荒芜地,而人一辈子的工作,就是让它变得花香满径。头顶烈日,不辞辛劳,这过程很苦。而热爱,就是那白云,为你遮住烈日炎炎,就是那清风为你拂去汗水与疲备。
巴金老人低头对着地母,干涸的手掌,眉头紧锁,前路漫漫,路途艰辛,有苦道不出。而他依旧向前走着,满怀对写作的热爱。于是他看到了爱尔克的导航灯,他走出了那一片崎岖与迷茫,《家》《春》《秋》在手中,沉甸甸的。
是那份对写作的爱,支撑巴金老人走过了那片苦难的山路。
嘲笑、讽刺、打击、梵高感到天旋地转,可因为有了对美术的爱,梵高留下了那只天才的耳朵和无言的《向日葵》。我想,那朵向日葵一定是梵高的化身,永远向着美术的光芒转动。
是对美术的热爱,梵高敖过那苦难的日子。
“我应该庆幸我只失去了六分之一”当贝多芬淡然地轻吐出这句话时,我为之动容。是坚强的心,使贝多芬不惧怕任何风雨吗?不,不是的,是他对音乐的热爱,他挺过了那场苦难的折磨。
坚强、意志、这些都是结果,而拥有这些苦难斗争的品质,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热爱。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是台湾一位独立导演拍的,情节不记得了,但最后女主角走进大海时,那片宁静、深邃、决绝、永往直前,令人难忘。我并不是倡导什么消极的思想,只是想说,有了热爱,连死亡都不足为惧,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苦难呢?
将韧性与意志放在艰难苦痛的磨刀石上打磨,将热爱与心灵放入挫折苦楚的熔炉里铸造。生命有了意志与热爱,便能够风雨无阻!
例文四:

一颗颗岩松在石缝中挣扎,最终方有了冲上云霄的豪壮。
一滴滴雨水在石面上冲激,最终方有了水滴石穿的美丽。
那么,每个人在困难中奋斗,冲破苦的阴霾,最终也会成就“苦”的壮美,因苦而乐。
若苦是一只杯子,那么甜就是杯中的水。无论杯子有多么厚重,却影响不了水的质量,倘若你只看到杯子的繁重,又怎会品尝到水的甘甜。把目光投向水吧!你会发现水是如此的甘甜。
岩松想挣扎,是它通往光明的力量。
一个男孩肩负着抚养比他还小的女孩的责任,他苦吗?洪战辉面对着无硝烟火向他扑去时,他拍打着翅膀依旧向远方飞翔,雨水的洗礼,狂风的冲刷,他的翅膀更加灵活了,他苦吗?深为孩子的他想这样做。
一位垂钓于江湖河畔的庄子,一位泛游于古战场赤壁的苏东坡,有荣华富贵不享受,却要忍受着保暖的生活之“苦”中,他们是不是真的很不懂得生活呢?
试想,假如他们重出江湖,面对尔虞我诈的战场,他们会快乐吗?
滴水冲激,是她实现愿望的源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何等壮阔,难道荆轲不苦吗?为了成就甜的愿望,苦又有什么可畏惧。甚至,那些还算不算苦呢?
“千磨万击还剪径,任尔东西南北风。”何等洒脱。难道不是苦中作乐吗?
魏武帝扬鞭动指,壮心不已。
苏轼擎一支扬鞭,豪情万丈。
既然自己想去做,有兴趣去闯,及时有再大的压力,又怎么能称之为苦呢?纵然知道高考的艰苦,但我却不后悔在这过程中经历的风雨。
纵然知道爱这无硝烟的战场会出现心酸苦楚,但我却不悔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要爽就痛痛快快地高呼一句:高考,你来吧!我会在苦中寻找快乐,重振“雄威”……
岩松挣扎,它苦吗?滴水穿石,它苦吗?让我们做一颗有毅力的岩松,去摘取高考那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做那滴坚持不懈的雨水,去冲击那最后几个月中的巨石。相信一句话:因苦而乐。
例文五:

凌霜傲雪,方有寒梅暗香浮动。作茧自缚,成就彩蝶破茧而出。苦尽甘来,自显人生妙谛。
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汗水的洗礼,经受挫折的考验,忍受痛苦的磨难,尝遍百家之苦,换来生命之甜。
苏武牧羊,留下的是不朽的传说。挥一挥羊鞭,甩下一路的血汗。在冰天雪地里,他把毡毛和雪一起咽下,满嘴泛动着苦涩,内心却翻腾起大汉骄子的热血。最终他没有白等,白发苍苍的他等来了汉朝的使节,等来单于的释放,等来了天子的嘉奖,于是所有的艰辛都可伴随落英谴送流水,留下的是内心的欣慰和忠贞一生的踏实。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穷困潦倒的刘禹锡,心中始终抱着崇高的信念。只有他,才能身居陋室却能“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只有他,才能低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昂着头继续前进。只有他,看到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交替,对生活的艰苦付之一笑。
大浪淘沙,惊涛拍岸,洗去的是世间的铅华,洗不尽的英雄的伟绩。
秦淮河畔,有多少歌台舞妓,美酒佳肴,又有多少富家子弟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家可破,国可亡,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其中有哪个人名载史册?有哪个人爱护百姓,有所作为?这样的奢华享受,满足了一时的愉悦,遗下了一世的骂名。没有苦的甜,就是一把味甜貌美的断肠草,让人终了一生。
苦,是需要付出的。苦,是孙子膑脚的疼痛,是左丘失明的无助,是不韦迁蜀的无奈。
苦,是有收获的,是《孙膑兵法》的透析,是《国语》的宏大,是《吕氏春秋》的跌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搏击风雨,雄鹰展翅云间。餐风饮露,小松亦可凌霄。人应该坚信:苦尽必定甘来。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赏析一】此词系作者重来江南时所作。史称张孝祥“年少气锐”,至作此词时,已历尽宦海风波、熟谙世态炎凉,故触景有感,流露出一种淡然的闲适之情。末两句的意境,与晋代诗人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近。
----------------------
本词乃作者重游三塔寺而作,三塔寺,位于三塔湖(又名梁城湖)之畔,其旁另有寒光亭,即本词中“寒光亭下水连天”句中的寒光亭。
起句“问讯湖边春色 ”,“问讯 ”即问候。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江东》诗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问讯何如”就是问候起居。此词问候的对象不是某人,而是“湖边春色 ”。因为此前已经来过,重来如见故人,故尔致意问候。“湖边春色”者,不止于下文写到的丝丝绿柳,举凡湖中春水,岸上春花,堤边春草,林间春鸟,统在其中。词人对于“湖边”的情意如此殷切,“重来又是三年”一句说出了所以然。一是这样的地方,他本来就已经很喜欢,虽只是偶然路过,也说“不妨踪迹更迟留 ”,(《三塔寺阻雨》);如今重到,其喜悦可想而知,二是这次重来,距前次又隔三年了,几年未到,蕴积的感情自然深厚。一般人重游旧地时,往往也会有这样的情感冲动。这一句句子极平常,字面也不起眼,却是颇有意思,说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不一定能说出来的话。
上两句人还未到三塔寺,心却已先到了。下一句“东风吹我过湖船”,这才开始出场。“过湖船”是驶过湖面的船,是过湖而抵达三塔寺了。“东风”吹送,一应“春色”;“杨柳丝丝拂面”,再应“春色”。助兴东风,定知心意;拂面杨柳,似解人情,与词人重来问讯热切之心,互相映衬。这时也还不过是泊岸系舟耳,已写得如此神完气足。则当词人重入三塔寺以后,又将如何写景抒情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出乎读者的意料,过片既不承接上片描写意脉,也全然换过了一副感情,以纯理性的笔墨,吐出了自从进入官场以来,痛感世路崎岖的一腔幽怨。“已惯”者,是经历过多次人生道路上浮沉曲折之后的感悟之言。词人有志于恢复中原。支持主战派但不赞成急功近利,要先以自治自强为根本,又谏言广开用才之路,颇得到宋高宗的嘉许。但政府中仍是主和派掌权,他们凭私见排斥异已,词人空有长才锐气,未得大用,反被一再谪迁,不由得意冷心灰,产生了离开污浊的官场斗争,向自然界寻求宁静的环境以解脱心中的烦恼的念头。“此心到处悠然”的“到处”便是这一类的去处,三塔湖也是其中一处。这样过片两句就与上文发生了内在的联系。其实,三塔湖并非词人所到过的风景最美的地方,三塔寺也只是一座颇为破败的寺宇。——《于湖文集》中有一篇《重修三塔偈》,其中说 :“三塔虽在,四壁常空。仰众佛之尤奇,念残僧之益少。”《三塔寺阻雨》诗也说这里是“市迥薪刍少,僧残像教空”的。词人爱这里,岂不是因为它冷落衰败的境况恰可引为同调,而壮阔纯美的湖上风光又正契合心怀么?所谓“悠然”,正是暂脱尘嚣试忘痛苦时的心境。
陶渊明《饮酒》诗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词人“悠然”之下,又见到了什么呢?是“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词人在三塔寺望湖所见之景多矣,有“苍山在烟外,高浪与天通”,有“凉风撼杨柳,晴日丽荷花”,有“钓艇未归饶夕照”(均见其有关三塔寺诗),而这里独拈出水天之间飞鸥一片之景,及作者特设之笔。
盖亦渊明“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之意。写景之中,即寓情感,与“世路”句作反照,又写出了此心的“悠然”。陶在“飞鸟相与还”之下续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词人也说过:“悠然心会,妙处与君说”(《念奴娇·过洞庭》)词写到“飞起沙鸥一片”便结末,那么结束两句的“ 真意”,我们也可于其无言处会之。
【赏析二】这首词是张孝祥题在江苏溧阳县三塔湖三塔寺寒光亭柱上的。
上片写重访三塔湖,观赏优美的自然景象,怡然自乐。“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问讯”,寻访,这里可引申为“欣赏”。“东风”二句写荡舟湖上的感受,“吹”字和“拂”字极有情致写出词人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东风”似解人意,“杨柳”饱含深情,一切尽如人意。
下片由景及情,触景伤情,流露出对世事尘俗的厌恶,进一步抒写返归大自然的舒适和愉快。
湖光春色,确实美丽,只是作者少年的锐气,在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之后,已经消磨殆尽。“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这两句,在经历了世俗的生活道路之后,对一切世事早已看惯,或者说对世事俗务、功名富贵都看得很淡薄了。张孝祥本来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才能的人,绝不同于南宋政权中那些庸庸碌碌的官员从他登上政治舞台起,就坚决站在主战派一边,积极支持收复中原的主张,反对“议和”。由于南宋政权腐败,朝廷昏庸,象张孝祥这样的忠勇爱国志士,很自然地受到排挤和倾轧,所以他两次受到投降派的弹劾,无端地被贬谪。他历经奔波,屡受挫折,深谙世态的炎凉,就难免产生超脱尘世、返归自然的思想。“悠然”的意思蕴藉含蓄,这是一个在人生的道路上几经颠簸的人发出的低沉的慨叹,他对世事已经淡漠,只好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解脱,去追求舒畅闲适。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结尾二句,描写三塔湖寒光亭的景致。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天水相连辽阔深远,这是静的画面,飞翔的沙鸥又为这画面增添了活力,有动有静,更使“寒光亭下”的风景美不胜收,此词的意境也随之扩大,更具诗情画意。
张孝祥的某些词,以风格豪放著称,如他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这首小令却以写景真切,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结合巧妙见长,特别是此词信笔写来,不见着力雕饰的痕迹,初读只觉浅易平淡,细读又觉韵味无穷,可谓天然妙成。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9页
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状元。因廷试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登第后即上书为岳飞叫屈,秦桧指使党羽诬其谋反,将其父子投入监狱,秦桧死后获释。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权中书舍人、抚州知州、建康留守等职。其词风格豪迈。在建康任上所作《六州歌头》,慷慨激昂,力主抗金的大臣张浚为之感动罢席。有《于湖居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