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算账篇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7:01:01
1.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2.    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3.    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4.    怎样计算奖金?
5.    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6.    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7.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率?
8.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9.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工作量法?
10.    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11.    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12.    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13.    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14.    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15.    什么是坏账?怎样处理坏账?
16.    在备抵坏账法下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17.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9.    怎样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20.    怎样归集和分配燃料和动力费用?
21.    怎样归集和分配工资和福利费?
22.    怎样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
23.    怎样归集和分配预提费用?
24.    怎样归集和分配折旧费用?
25.    怎样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
26.    怎样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7.    怎样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
28.    固定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29.    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0.    约当产量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1.    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2.    定额成本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3.    定额比例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4.    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有何影响?
35.    品种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6.    分批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7.    什么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38.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39.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40.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41.    怎样进行成本还原?
42.    分类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43.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44.    怎样计算、制定单位产品定额成本?
45.    脱离定额差异怎样计算?
46.    材料成本差异怎样计算?
47.    定额变动差异怎样计算?
48.    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四、算账篇
36.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37.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38.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39.怎样计算奖金?
40.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41.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扣?
42.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率?
43.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44.什么是计提折旧的工作量法?
45.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46.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47.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48.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49.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怎样计算票据到期日?
怎样计算票据贴现利息?
50.什么是坏账?怎样处理坏账?
51.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51.采用账龄分析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51.采用销售百分比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52.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3.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54.怎样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55.怎样归集和分配燃料和动力费用?
56.怎样归集和分配工资和福利费?
57.怎样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
58.怎样归集和分配预提费用?
59.怎样归集和分配折旧费用?
60.怎样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
61.怎样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62.怎样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
63.固定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64.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65.约当产量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66.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67.定额成本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68.定额比例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69.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有何影响?
70.品种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1.分批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2.什么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73.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4.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5.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6.怎样进行成本还原?
77.分类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8.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79.怎样计算、制定单位产品定额成本?
80.脱离定额差异怎样计算?
81.材料成本差异怎样计算?
82.定额变动差异怎样计算?
83.平行结转定额差异法下的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算帐篇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单位,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考勤记录和有关制度计算的。具体计算过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额×缺勤天数
其中: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片的记录取得,缺勤记录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
(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每月标准工资除以30天,即: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照样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标准工资除以21天,即: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资。
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按产量工时记录的个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完工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的。此外,生产中产生的废品,如果是材料缺陷(材废)原因造成的,则按相应的计件单价照付工资,如果是加工失误造成的,不付计件工资。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
如果工人(或小组)在1个月内加工多种不同产品,而且各种产品的计件单不同时,则分别按上式计算每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后汇总即为应付该职工(小组)的计件工资额。
上述公式中的计件单价,应该是某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乘以制造该种产品所需要的某种等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求得。
实际工作中,计件工资还可以按完成定额工时乘以工时单价(经测算确定的小时工资率)计算:
首先,计算月份内完成的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公式为:
完成定额工时数=∑(每种产品完成数量×该种产品单位定额工时)
其中产品完成数包括合格产品数量和料废品数量。
其次,根据定额工时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公式为:
应付计件工资=完成定额工时数×工时单价
在企业实行小组集体计件工资时,应按上述方法首先计算出小组应得的计件工资总额,然后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分配。
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按照考勤记录的加班加点天数或加点时数和职工的日工资率或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天数×日工资率+加点小时数×小时工资率
怎样计算奖金?
各种经常性奖金,包括综合奖、单项奖等,应根据企业制定的奖金支付标准和得奖条件计算。如果是按照班组集体计算的奖金,还应按统一的标准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在班组集体内部成员间进行分配。
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职工在非工作期间如病假、工伤、公假、产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在规定的假期内按一定标准照付工资。这些工资必须按照具体规定进行计算。主要规定如下:
职工在工伤治疗期间,公假、产假、探亲、婚丧假期间,在规定的假期时间内,照标准工资金额发放。
职工因病请假或非因公治疗期间,工资支付标准随时间长短不同而有区别。具体规定为:
病假或治疗在6个月以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应按工龄长短和本人的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具体规定见下表(表4-1):
表4-1
工    龄
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
不满2年
60%
满2年不满4年
70%
满4年不满6年
80%
满6年不满8年
90%
满8年及8年以上
100%
注:具体支付标准依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病假或非因公治疗在6个月以上(长休病假),按工龄长短和其本人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见下表(表4-2):
表4-2
工    龄
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
不满1年
40%
满1年不满3年
50%
满3年及3年以上
60%
注:具体支付标准依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伤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病假工资=日标准工资×相应的百分比×病假天数
或 应扣病假工资=日标准工资×(1-相应百分比)×病假天数
怎样计算各种代扣款项?
会计人员在计算出职工应付工资后,在工资发放时,企业财会部门需要根据有关单位和部门转来的扣款通知及有关规定代扣的一些款项,如房租、水电费、家属医药费、互助金等,再计算出实发工资。
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原价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各企业应当根据具体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地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必须同时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个方面的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以固定资产的帐面原值(原价)为计算依据。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情理费用后的数额。由于固定资产的预计残余价值和预计清理费用难以准确计算,为了避免人为地高估或低估固定资产净残值,国家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比例在原价的3-5%内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计算,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应根据核定的月折旧率和月初应

固定资产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1)个别折旧率。是指根据某项固定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算确定的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00%
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或=
该项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分类折旧率。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00%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或=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100%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值×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3)综合折旧率。它是指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平均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月综合折旧率=
∑各项固定资产原值×各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各项固定资产原值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它是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的多少对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这两个基本因素,而且应该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这两个因素。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件、器材等残余价值。这部分残值,应在计算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去;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所需的拆卸、搬运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使用固定资产的一种必要的追加耗费,因此应预先估计并连同原价一起由使用期间的产品成本平均负担。固定资产残值扣除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净额为固定资产净残值。
综上所述,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2)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规定的工作总台班数
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快速折旧法又称加速折旧法、递减折旧费用法,即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前期提得较多,务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年限中尽早地得到补偿的一种计算折旧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依据现行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在我国只有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和船舶运输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和汽车运输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固定资产帐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的折旧额的,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式中:
双倍直线年折旧率=2×

预计使用年限
×100%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预计残值收入
剩余使用年限
>该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
为了便于企业使用这一折旧方法,简化核算手续,有关制度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例:某项设备的原值为80000元,预计残值收入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各年折旧额如下表(表4-3):
表4-3                                           单位:元
年份
期初帐面折余价值
折旧率
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期末帐面折余价值

80000
40%
32000
32000
48000

48000
40%
19200
51200
28800

28800
40%
11520
62720
17280

17280
7640
70360
9640

9640
7640
78000
2000
注:表中  折旧率=2×1/5×100%=40%
由于(17280-2000)/2>17280×40%
即7640>6912
所以,从第四年起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其年折旧额为7640元,即(17280-2000)/2。
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 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例: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残值为8000元,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折旧率的分母为6+5+4+3+2+1=21;分子第一年为6,第二年为5,第三年为4,第四年为3,第五年为2,第六年为1。即:
第一年的折旧率=6/21=28.57%
第二年的折旧率=5/21=23.81%
第三年的折旧率=4/21=19.05%
第四年的折旧率=3/21=14.29%
第五年的折旧率=2/21=9.52%
第六年的折旧率=1/21=4.76%
根据各年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80000-8000)72000元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表4-4):
表4-4                                             单位:元
年份
原值-残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72 000
28.57%
20 570.40
20 570.40

72 000
23.81%
17 143.20
37 713.60

72 000
19.05%
13 716
51 429.60

72 000
14.29%
10 288.80
61 718.40

72 000
9.52%
6 854.40
68 572.80

72 000
4.76%
3 427.20
7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