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哈耶克传》读后l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5:50:41
水星:《哈耶克传》读后
应该说,哈耶克的传记不容易写。作为一个学者,哈耶克的生平并无什么波澜起伏的传奇情节,只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而已。他的“生活就是研究”。“家人曾送给他一件礼物——一支自动表——但他用不动,因为他活动太少,根本不足以带动这支表”。这样的一个书斋中的学者,真正不断翻涌变化的,是他的内心。这可不是理想的传主。理想的传主是拿破仑那样的家伙。因为追踪内心显然比追踪事迹困难得多。
因为要追踪传主的内心,书中大量引用了哈耶克的著作片断和谈话。读者最好是事先读过哈耶克的那些著作,然后再读这本传记,这样效果会好得多。理解哈耶克的思想,和理解这种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这两件事最好不要同时进行,因为每一件都足够困难。
如冯克利先生所说,原典是汤圆,传记是汤。那么,这碗汤给我提供了哪些汤圆本身所没有的东西呢?
一、价格的信息作用是哈耶克的创见。在现在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为价格归纳了三种功能,传递信息是其中之一。我一直以为,这种说法会使读者低估价格传递信息的作用。实际上,理解价格的这种作用,是理解和相信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二、所谓两条道路的斗争,内容曾发生变化。现在一般认为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干预体制(包括社会主义体制)之间的斗争。而在20世纪上半期,两条道路曾指的是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瑞典等国据称是在这两条道路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三、奥地利学派的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之间居然有若干相通之处,而这还是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不知秋风对此有何评论。我是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对此也有些难以置信。至于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问题上的分歧,我宁愿倾向于弗里德曼。不过,货币问题未免过于专业,还有待学习。
四、哈耶克好像对产权经济学很少提及。而在环境问题上,哈耶克竟然鼓吹政府采取行动。不知他是否知道科斯的理论。按说他没有理由不知道的。而且,哈耶克限制政府的主张也许曾经被认为荒谬,但好像也不是那么彻底,在目前的“极右”时期,反而显出一丝“左”意来。“哈耶克并不是美国人心目中那种坚定支持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人物。他也支持征兵”。
五、哈耶克的经济学见解确实不那么丰富,怪不得张五常对哈耶克没有表示过什么敬意,而是认为他分析能力不强。但是否可以说哈耶克更多地是一个鼓动家呢?
六、我曾经以为哈耶克、波普尔、贡布里希这三个德裔的英国老头有特殊的密切关系。但看来哈耶克和波普尔关系密切,但和贡布里希没什么更多的往来。不知哈耶克是否曾经评论过贡布里希。
七、在理解理论时,周围发生的事实看来作用很大。读哈耶克的著作时,我总是想,这样严密、有力的理论为什么过去那么多聪明人就是不能接受呢?“研讨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全面地、深入地告诉哈耶克,他为什么不对。”看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溃败使得我们这些后来人更容易理解哈耶克。而苏联的“成就”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干扰。在那种情况下,相信严密的计划不如“混乱”的市场,这可能确实很难。
我曾经希望通过读这本书看到哈耶克思想的变化轨迹,读完后却被告知:哈耶克的思想基本上没有怎么变化过。“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哈耶克思考的领域虽然不断变化,但其基本观点却并没有怎么变化。事实上,在年轻时与社会主义决裂后,他就几乎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看法,尽管不断地有所发展”。确实是这样。这倒也和我读哈耶克著作的感觉一致。
但另一个过程却在这本书中被生动地体现,那就是哈耶克的境遇的变化。仅仅知道他曾经身处边缘是不够的。到底是怎样的边缘化,后来又如何被誉为大师。这个过程可能是哈耶克一生最大的戏剧性了。有人是“寿则多辱”,但哈耶克可是大大地得益于他的长寿的。
书的封面设计很好,特别是基本的色调,是我很喜欢的那一种。书的内容也很全。尤其是后面的参考文献,非常重要,我读之再三。不过正文用了扁字,使得我看完这本书后,再看其他书时,陡然觉得那些正常字体的字好像变得狭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