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仍未见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10:32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刘利刚
10月通胀数据上周四公布,尽管市场此前对10月通胀数据将再创新高已有预期,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仍然让市场有些吃惊:10月CPI指数同比上升4.4%,远高于市场预期值4%。
同时让市场担忧的,是当月的PPI指数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弹,10月值达到了5.0%,远高于上月的4.3%,值得重视的是,此前PPI数据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而10月的反弹也打破了这一趋势,如果未来PPI指数持续反弹,由于其对CPI有着较为明显的传导效应,未来中国通胀的治理将更加复杂。
10月通胀再创新高表明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出现了加速的迹象,从月度环比数据来看,10月的通胀环比上升0.7%,而此前CPI已经出现了连续三个月的环比上涨,从趋势来看,通胀已经处于明显的加速上升轨道,这也意味着本轮通胀周期仍然没有见顶的迹象。
从CPI指数的分类数据分析,本轮通胀仍然由食品价格领衔,从年初的大蒜、绿豆价格上涨,到之后的生姜飙涨,接下来大豆、棉花和食糖价格骤然上升,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表明价格上涨的压力是显著而全面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之余,居住类价格也出现了持续的上升,也表明价格的传导效应明显显现,而这对于判断通胀压力是否在全社会范围内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CPI上升之外,中国资产价格也出现了快速上升,自年初开始,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就开始超过两位数,到了4月份,房价同比涨幅达到了12.8%,创下有此指数以来的新高,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高点,此后,尽管中国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性措施,但房价仍然表现坚挺,从4月以后,尽管房价同比涨幅出现了小幅下滑,但月度环比数据却鲜见下跌,这也表明实际房价从年初至今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有意义”的下跌。房价的坚挺也预示着中国的服务价格也将快速上升。
笔者从年初就开始告诫市场,通胀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这样的判断也是基于去年开始的超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产出缺口转正,和制造业重启加薪的浪潮。如果说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货币的超规模投放在经济快速复苏的状况下也必将最终体现在通胀上。而由于CPI指数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很多人也因此并没有对通胀保持足够的警惕。事实上,通胀并不完全体现在以食品为主的指数上,资产价格和市场投机情绪,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社会的实际通胀压力,而资产价格往往可以作为判断通胀是否出现的领先指标,这是因为投资者往往具有比较敏锐的市场嗅觉,同时,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当食品价格出现全面上升时,通胀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了。
另一个判断中国面临着比较明显通胀压力的信号,是通胀预期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这样的一个指标,体现了民众对于未来通胀的预期,尽管从年初开始,中国货币当局就不断重申要严格管理通胀预期,以控制实际通胀。但体现通胀预期的央行相关调查却显示,中国的通胀预期却不断创出新高。通胀预期的上升,表明居民已经嗅到了由于资产价格飙涨而带来的通胀压力,换句话说,居民的物价感受已经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衡,同时,如果通胀预期不断上升,理性的消费者会因为预期未来物价继续上升而提前消费,这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通胀的压力。
随着通胀的不断上升,从4月起中国的实际利率开始转负,这也意味着一旦储户将现金存进银行,就承受着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损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储户在补贴投资者和银行,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将用脚投票,选择从银行借出资金,并投资在房地产,黄金,和农产品等市场上,这也实际助涨了资产价格。
而11月初美联储宣布二度执行量化宽松政策后,由于美元弱势,大宗商品价格就开始出现了飞涨,对于中国来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不断上升,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国面临的通胀形势。
其实中国央行一直在用量化紧缩的手段来紧缩货币政策。在通胀开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官方也开始通过加息的手段来控制不断上升的通胀预期。中国央行已经在10月份宣布加息25个基点,并在11月10日宣布年内四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面临着不断恶化的通胀形势,中国货币当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笔者认为,在加息之外,人民币的升值也可抵御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由于中国的实际负利率已经达到200个基点,央行也需要加快升息步伐来解决实际负利率问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系澳新银行(ANZ)中国区经济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