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价值100万美元58页纸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25:58
第十二章  秘密报告历险记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
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对于这一报告,人们至今仍褒贬不
一。有人认为这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的功劳之一,他是第一
个敢对斯大林的暴政讲真话的人;而有人却认为这是赫鲁晓夫
的过错,他的秘密报告使共产主义体系遭到致命打击。
也有人说赫鲁晓夫作这个报告另有企图,他不顾先前与战
友们达成的协议,事先不通知主席团,突然作出这个秘密报告。
其实原来准备的是另一份报告,但在开会前几天,赫鲁晓夫背着
主席团成员完全篡改了报告内容。人们不禁要问:这份报告的
蓝本是什么?是谁起草的?其法律和政治地位如何?报告反映
的是什么——民众意愿,上层政治斗争,还是赫鲁晓夫本人的冒
险性格?
令人难忘的二十大
现在的大学里已经不学习苏共党史了。假如你要问一个今
天的大学生,苏共在什么时候开过什么样的大会,会上解决了什
么问题,恐怕他回答不出来。
不过,苏共二十大可能是个例外。就连商学院的一年级自
费生都知道这次会议。只是,对这次会议的有关情况各有各的
说法。
在一个很有名气的商学院里,一位家庭条件优越的男生自
信地对我说:“二十大解除了斯大林的领导职务,让他退休了。”
他旁边的一位一年级女生皱起眉头说道:“二十大揭露了斯
大林的真实面目,他是人民的敌人。”
请不要笑话年轻人的率直。对我们来说,在当今环境下,重
要的是另外一个道理,即“二十”这个奇妙的数字至今还影响着
俄罗斯的生活。在戈尔巴乔夫时代这个符号是旗帜,是社会大
众信念的象征。在党的二十多次代表大会中人们时常谈论的只
有二十大。
从二十大之后开始了赫鲁晓夫著名的“解冻”时代。斯大林
的个人崇拜受到批评,其罪行被揭露,无辜的受害者得到平反。
在二十大方针指引下,国家走上了民主发展的轨道。
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们是否看过第一手资料。因为很多
在教科书和社会政治论著中被反复认定的东西却与历史文献不
符,特别是讲述“二十大的决议是党的集体智慧的产物”的有关
章节。克里姆林宫的上层领导才不去理会亿万普通党员的意见
呢。
要想正确评价二十大的作用和意义,最好的办法是查阅有
关文献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会议的速记记录。二十大的会议
速记分上下两卷,共1100页。上面清楚地记录了会议日程。从
记录上看,二十大共有四项内容:苏共中央的总结报告,报告人
是赫鲁晓夫;苏共监察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报告人是该委员会主
席莫斯卡托夫;第六个五年计划纲领,报告人是布尔加宁;最后
一项日程是中央机关的选举。
在会议日程中找不到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内容。
难道这个问题是代表们在讨论上述报告时自下而上提出
的?不可能。在10天的会期中,共有126位代表发言,但没有
一位发言人抨击斯大林,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更让人难
以置信的是:批判斯大林滥用职权的二十大,其会议记录中却没
有一处提到斯大林的名字。
我们一直查到会议的最后一天,即1956年2月24日,速记
记录中仍没有发现揭发斯大林的材料。这一天的速记中记录了
党中央机关的选举结果,之后是会议闭幕。
等等!在速记材料的最后一页,即第1100页,突然出现了9
行用打字机打出的文字,题目便是《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谢天谢地!总算是找到了,这才是大会的重要决定。
怎么?难道这一决定没经讨论就通过了?这简直不可能!
当这短短的9行字在《真理报》上同二十大的其他文件一同
刊出时,国内外的共产党人士都很纳闷,这份报告说的是谁?是
斯大林吗?那么为什么不提他的名字呢?
午夜电话
1956年7月10日,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来访的意
大利共产党中央代表团。当时该党是西方最大的共产党之一,
约有两百万名党员。其竞选纲领赢得了近900万张选票,是该
党的一个重大胜利。
苏共二十大的决议使意大利的共产党员惶恐不安,大批党
员退党。于是意共领导人前来莫斯科寻求解释。
两党领导人的会谈记录以前是保密的,但现在我们可以看
到这份记录了。当时赫鲁晓夫这样解释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决
议:
“监狱里关押了大约200万人。这一数字在战胜希特勒之
后又继续增加,因为我们的所有战俘和一些小民族的人民被流
放,现在为他们平反的工作难度相当大。这些人有权自由往来,
他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但那里已经住了别人。有几十万名党
员已经在监狱里关押了10到15年,他们的条件比刑事犯人还
要差。经核实,没有一起案例是正确的。例如,莎图诺芙斯卡娅
同志是1916年入党的党员,她以前在莫斯科市委组织部工作。
我一直认为,她是个原则性很强的同志,马林科夫同志更了解
她。但她却被逮捕、流放,我们还真的以为她犯了通敌罪。直到
贝利亚被揭发之后我们才知道她的冤情,将她放了出来,恢复党
籍,现在她在中央监察委员会工作。跟她同样遭遇的人有成千
上万。我们必须向他们解释清楚,以便使他们以正确的心态看
待党和党的领导人……”
在会谈中赫鲁晓夫显得很兴奋,说了很多话,但表达得不太
连贯,而且同一个意思往往翻来覆去说好几遍。他的目的是想
让客人明白:斯大林残暴的犯罪事实只是在他赫鲁晓夫掌权之
后才得以完全揭露。以前对很多情况不太清楚,因此只到最近
才决定公开批判斯大林。
在这份会谈记录中有不少有趣的细节,透过这些细节我们
可以看到揭露斯大林的意图是如何产生的。不过现在先让我们
来看一看与我们的话题有直接关系的另一份更早时期的材料。
阿·谢列平当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他说:
“共青团中央全会定于1953年3月3号或4号(也可能是5
号或6号)召开……那段时间斯大林病情严重,党中央已经召集
我们开了两次会,通报他的健康情况。3月5号再次开会,说斯
大林已经去世。于是我们要将这一消息通知下属机关,并召集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的同志,提议将共青团的名称由全苏列宁共
产主义青年团改为全苏列宁-斯大林共产主义青年团,大家一
致通过这一决议,接着组织人员起草倡议书。我用电话向赫鲁
晓夫汇报了我们的决定。他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可以,你
们行动吧!’我们很快便起草了共青团更名倡议书,我向团中央
委员会成员传达了赫鲁晓夫的指示,接着为倡议书定稿。当天
夜里12点,我家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是赫鲁晓夫打来的。他
问:‘团中央全会什么时候召开?”明天。”倡议书拟好了?”是
的。’他以很平静的口气说:‘不要这么做。我们商量了一下,认
为不能这么做。’我猜想,大概是出了什么事了……”
的确,在斯大林葬礼之后第二天,即1953年3月10日,在
老广场的大楼内大家都在悄悄议论马林科夫那里召开的一个会
议。据说马林科夫在会上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被大
家知道后小声地到处传播:“我们以前的情况极不正常,很多事
情都受了个人崇拜的影响。”
又过了一两个星期,听说在孔采夫斯大林的别墅建造博物
馆的工作已经停止了。而前几天还有一批党的积极分子去那儿
参观呢,想看看伟大领袖和导师的生前生活。而现在,工程却突
然停了下来。有经验的人们马上就明白了:风向要变了。
“谢皮洛夫,请出来一下!”
1956年7月,赫鲁晓夫对来访的意共中央领导说:“在苏联
斯大林已经被神化了。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他,所有的财富好像
都是他带来的。他是全国人民的父亲。他的去世使很多人几乎
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在出殡的日子里,圆柱大厅门前挤死了
许多人。连中央主席团的成员都出来劝说人们散开,但谁也不
听,大家都想瞻仰斯大林的遗容。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
一个方面,由于他的专横统治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联共
(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70%的代表和会上选出的多数中央委
员都被处决,而他们都曾是与托洛茨基分子和布哈林分子作斗
争的地下工作者,国内战争的参加者。这都需要做出解释……”
大量已解密的档案材料表明: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行为
一开始只限于十七大代表的范围,他最初只是要调查几十个案
件。但很快有数百位上访者来求见。赫鲁晓夫热情地接待了这
些人,倾听了他们催人泪下的遭遇。于是调查的范围逐渐扩大。
1955年除夕,在赫鲁晓夫的倡议下,中央主席团决定成立
—个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重新调查被镇压的联共
(布)十七大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以及所有遭镇压的苏联公民的
案件材料。那些尚有活着的亲友为其申冤的人成了委员会的主
要工作对象。调查的时间范围也有所扩大——从1935年到
1940年。
赫鲁晓夫让中央书记波斯佩洛夫负责这个委员会的工作。
委员会成员还有中央书记阿里斯托夫、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
席什维尔尼克和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科马罗夫。该委员
会工作组的一位成员对本书作者说,一开始他们的任务与后来
有点不一样。委员会主席波斯佩洛夫在召集工作组开会时强调
说:
“要对斯大林的是非功过进行平衡处理。”
根据该成员所叙述的情况,秘密报告应该是由波斯佩洛夫
宣读的:
“按预定计划,它并不作为一个批判性的报告,而是一个简
单的情况通报。这是经过再三斟酌而定下的策略。对斯大林个
人崇拜的批判要从小处着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慢慢加大力度。
我们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党和国家暂时还接受不了对斯大林的
直接批判,其他国家共产党就更不必说了。”
代表大会于1956年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开幕。
开会前两天,波斯佩洛夫的委员会向赫鲁晓夫汇报了工作情况。
赫鲁晓夫没有任何反应,既不表示赞成,也不批评。
会议开幕的第二天,赫鲁晓夫的助手舒伊斯基悄悄地走到
中央书记德·特·谢皮洛夫身边,对他耳语了几句。谢皮洛夫随
即站起身来,跟着舒伊斯基来到主席团休息室,赫鲁晓夫正在
里等着他。
两天之后,谢皮洛夫从会场上消失了。赫鲁晓夫也很长时
间没露面。
太多的例外
33年之后,1989年3月,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政
治局决定公开那份让人争论不休的秘密报告。
尼·谢·赫鲁晓夫的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是1956
年2月25日早晨在二十大的非公开会议上作的。被邀请来的
“自己人”和别国共产党代表团没有参加。
与召开同类会议的通常做法相比,这次非公开会议有几处
例外。第一,会议过程没有速记。第二,报告结束后通过决议,
对它不予讨论。第三,根据会议主持人布尔加宁的提议,全会一
致通过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
决议不经辩论和讨论就获得通过——在布尔什维克时代都
没有这样的先例!更何况它所涉及的问题事关重大。大家被所
听到的内容惊呆了,他们不知所措,有些人甚至昏了过去。
而且还不能发表意见。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奇怪,因为别的
极其次要的小问题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讨论,而现在对
最主要的问题却说“不适宜讨论”。
确实让人莫名其妙。在作报告的程序和对报告的通过(而
且还是一致通过!)方式上有许多不明不白的问题和相互矛盾的
说法。
我们仅举一例,即关于非公开会议从何而来。
1989年公开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时附有说明:召开不公开
会议并让赫鲁晓夫同志在会上作关于个人崇拜的报告是苏共中
央主席团在1956年2月13日提出的。这么说,中央主席团在2
月13日之前就已审议并通过报告文稿,而且还决定让赫鲁晓夫
在非公开会议上宣读这个报告?
然而这一说明与赫鲁晓夫本人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
时的说法不一致。他当时对意大利人说:
“我们原来不打算公布这一报告,否则就会换一种写法。而
且是在会议过程中决定提出这个问题的,而不是在会议开幕之
前就有准备。因此我们来不及与兄弟共产党商量……
在二十大会议期间,中央主席团进行了几次激烈的辩论。
一部分主席团成员认为,不应该提出个人崇拜的问题,因为这样
会给国家和工人运动带来损害。这些因素我们都考虑到了。但
无论如何都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死了那么多优秀的共产党
员,是谁的错误?假如不回答这个问题,就表明党的现任中央委
员会包庇凶手,纵容他们,不敢讲真话……”
按照现行历史课本和大众政治读物上的正式说法,是中央
主席团提议让赫鲁晓夫在二十大的非公开会议上作关于斯大林
个人崇拜的报告的。而赫鲁晓夫本人却说,作秘密报告的决定
是在大会进行过程中,在与战友们进行激烈辩论的过程中逐渐
酝酿成熟的。
遗憾的是,那次事件的当事人都已不在人世。不过在一些
刨根问底的研究者们的努力之下,有些人生前还是讲过一些话
的。比如,在费利克斯·丘耶夫的说服下,从不爱多说话的卡冈
诺维奇也开了口。
对于他们是如何同意赫鲁晓夫宣读那个挑起祸端的报告的
问题,卡冈诺维奇毫无保留地作了回答。鉴于大量被判刑的人
要求政治大赦,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由波斯佩洛夫领导。他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写出了一份很好的调查总结。主席团对
他的总结进行了讨论并且决定:在代表大会之后召开中央全会,
听取波斯佩洛夫的报告,并将作出政治结论,对斯大林时代进行
全面评价。赫鲁晓夫也同意了这一决定。
而当代表大会已经公布了中央机关选举结果,大会实际上
已经结束时,突然宣布会议休息。赫鲁晓夫来到主席团成员休
息的侧厅内,给大家发了一份红色的小册子。他指着这本小册
子说:
“应该在大会上宣读。”
卡冈诺维奇回忆道:“我们说,不是已经讲好,在代表大会之
后单独召开中央全会,在比较平静的气氛中讨论这个问题吗?
现在大会已经结束,而且我们在大会上所作的发言都意见一致,
没有分歧。”
“必须立即宣读!”赫鲁晓夫坚持说。
据卡冈诺维奇讲,当时只有15分钟的时间,主席团成员还
没来得及看明白红色小册子上的内容,赫鲁晓夫就催促道:快
点,大会还等着呢。
“他后来写道,是主席团提议让他作报告的,这是撒谎,是他
自己说:‘我来作报告。’”
德·特·谢皮洛夫也说:“赫鲁晓夫根本没有跟其他中央主席
团成员商量,更谈不上什么决议了。他只是在大会主席团成员休
息室里说:‘我们已不止一次谈过这件事。现在是向共产党员
们讲真话的时候了。’”
谁是秘密报告的作者?
读者们兴许还记得,在大会开幕第二天,德米特利·特罗菲
莫维奇·谢皮洛夫被舒伊斯基叫到休息室。赫鲁晓夫坐在桌旁
等着。
“我需要你的帮助。”赫鲁晓夫对谢皮洛夫说。
谢皮洛夫期待地看着赫鲁晓夫。
“必须立即准备一个报告。”赫鲁晓夫意味深长地说,“你能
帮忙吗?”
“当然可以,您不必怀疑。”
“那就快去吧,必须抓紧时间。”
他们在赫鲁晓夫的办公室里紧张地工作了两天。按照谢皮
洛夫的说法,除了出来睡觉,他们一直没出屋门。2月25日,他
们写完所有东西并打印出来之后,回到了会场。就在这一天赫
鲁晓夫作了那个惊人的报告。
关于秘密报告的作者,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说法。一部分人
认为,秘密报告是赫鲁晓夫即兴作的。谁都知道尼基塔·谢尔盖
耶维奇讲话时从不到口袋里去掏讲稿,他是个即兴演说的高手。
在能言善辩方面也只有最后一位总书记才能与之相媲美。
这种说法还有一个根据,就是报告文稿在下发各级党组织
之前,在语言和内容上都作了大量的修正。报告中加入了对马
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和其他文献的引用,个别材料的日期也
进行了核对。这毫无疑问地表明秘密报告具有即兴演说的特
点。
持这种说法的人在对赫鲁晓夫的做法感到吃惊的同时,也
肯定了他的足智多谋——即兴演说,避免了与战友们商议的麻
烦。
然而最新发现的档案材料和当年出席非公开会议的代表们
留下的见证材料却与上述说法不一致。
在五六十年代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巴尔苏科夫对这一问题
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89年春天,他在中央党史馆(即现在
的俄罗斯现代历史文献保存中心)遇见了编写《伟大的十年》的
著名政治活动家,并与他们进行了多次交谈。根据巴尔苏科夫
发现的记录,我们才得以看到原苏共中央书记、苏联克格勃主席
谢列平和原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苏联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
的谈话原文。
谢列平是二十大的正式代表。谢米恰斯内一开始作为列席
代表坐在楼座中,被大会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后才参加了那次非
公开会议。
在他们二人看来,秘密报告是事先准备好的。
谢米恰斯内说:“赫鲁晓夫的讲话紧紧依照报告文稿,这是
很少见的情况。如果不提前准备,只是在短短几天的会期内就
将讲稿准备好是很困难的事。作报告时他情绪激动,却非常克
制,一点也没有脱离讲稿自由发挥。”
(然而,这不能不使人想起戈尔巴乔夫时代中央政治局在
1989年公布秘密报告时所附加的说明。在关于讲稿修正的说
明中有这样的句子:“……包括报告人脱离讲稿所说的话。”——
作者注)
谢列平:我们知道,大会开幕前就是否作这个报告曾有过激
烈的斗争。也许,报告已经事先准备好,在会议期间所争论的问
题只是是否在会上宣读。对这一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谢列平当时是团中央第一书记和党中央“普通”委员。按
照他的说法,问题是在最高领导层解决的,“普通”的中央委员无
权参加。——作者注)
巴尔苏科夫:谢皮洛夫说,在大会开幕第二天赫鲁晓夫把他
叫出会场,让他撰写报告材料。看来,他所做的工作是对波斯佩
洛夫已准备好的材料进行补充。
谢列平:我之所以认为报告是事先做好的,是因为谢罗夫在
准备报告时帮了忙。赫鲁晓夫在不少方面都要归功于他,让他
一直干到1958年12月。谢罗夫是贝利亚的副手,而在此之前,
他跟着赫鲁晓夫在乌克兰工作。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要归罪于
他。车臣人、卡拉恰耶夫人、印古什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和其他
少数民族被强制迁出,谢罗夫是直接参与者。他诬陷捷列金将
军等人,还是建造关押政治犯的特别监狱的策划人之一,当时权
极一时。
谢米恰斯内:赫鲁晓夫非常信任谢罗夫——这说明有什么
东西联系着他们两人。值得注意的是,克格勃的许多文件已被
销毁或整理过,文件内容被删去。这是我去克格勃时那里的档
案员告诉我的,他们还拿给我看。
谢列平:我对赫鲁晓夫说过好几次,应该把谢罗夫清除出
党,收回他因在卫国战争年代强迫一些少数民族迁出而获得的
军功章(他竟获得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
(谢罗夫在1956年任克格勃主席。除了谢罗夫,谁能向赫
鲁晓夫提供那些让人震惊的内幕材料?但是,假如谢列平的话
是对的,“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要归罪于谢罗夫,”那还要到哪里
去找什么作者!谢皮洛夫、赫鲁晓夫的助手舒伊斯基和其他有
关人员充其量不过是文字方面的修改者。——作者注)
秘密报告的失密
1956年3月5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就如何传达和阅读赫鲁
晓夫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做出决议,决议规定这
份报告不予公开。
然而,美国报纸却很快发表了报告全文。《自由》和《自由欧
洲》两个广播电台也播发了全部2万字的报告内容。这在国内
外引起了极大轰动。
90年代初,俄罗斯报纸上披露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秘
密报告流失到西方是经过报告人本人授权的!报纸提到一位被
赫鲁晓夫选中的斯堪的那维亚驻莫斯科记者的名字。过了不长
时间报纸上就出现了这位记者关于58页的报告被秘密传到西
方的回忆录,回忆录写得扣人心弦,详细地指出了人名、日期、会
面地点等等,不由人不信。
而不久又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个扑朔迷离的故事里
又出现另一位主人公。1994年《华盛顿邮报》宣称,赫鲁晓夫报
告的照片复印件由维克多·格拉耶夫斯基转交给了以色列情报
机关“摩萨德”。
维克多·格拉耶夫斯基于1925年生于克拉科夫的一个不信
教的犹太人家庭。希特勒攻占波兰之后,格拉耶夫斯基一家逃
到苏联,在德国投降之前他们一直住在哈萨克斯坦。战后他的
父母和姐姐移居以色列,而他则回到波兰。后来他加入波兰统
一工人党,供职于波兰通讯社。
二十大闭幕后没过几天,赫鲁晓夫就将自己的秘密报告的
7份复印件,发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领袖。每份复印
件有58页,红色封面上有“绝密”字样。苏方对此有严格规定,
此复印件只限于最高领导人阅读。
当时,格拉耶夫斯基已与第一个妻子离婚,他有一个女朋友
在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机关工作。他设法说服她把报告的复印
件从党中央办公大楼里拿了出来。格拉耶夫斯基有一位在华沙
做外交官的以色列朋友(格拉耶夫斯基不愿透露这位朋友的名
字)。这位以色列外交官将全部58页的报告用照相机拍了下来
(当时还没有静电复印机),并将胶卷交给以色列人,然后把复印
件还给格拉耶夫斯基。最后报告复印件又被送还党中央办公大
楼。
美国人当时急于得到这份材料,为此专门拨了约100万美
元的经费。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将报
告送给华盛顿。艾森豪威尔政府为此十分赞赏以色列情报机关
的能力。
今年维克多·格拉耶夫斯基已经70岁了。他住在以色列,
靠退休金生活。
58页纸的价值
中央情报局认为赫鲁晓夫的报告值100万美元。
接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赫鲁晓夫却说,在波兰他的报
告值230兹罗提,并开玩笑说:
“我对奥哈布同志说,您对我的报告估价太低了。”
一位意共代表问,在苏联国内大家是怎样看待这份报告的。
赫鲁晓夫回答说:
“在苏联大家很快就正确领会了报告内容。不理解的只是
个别人,有5-7个人因为这个问题被开除出党。”
应该说,赫鲁晓夫丝毫没有向客人隐瞒。他又详细介绍了
发生在格鲁吉亚的混乱状况:
“在斯大林周年纪念日,先是孩子们来到斯大林纪念碑前参
观,接着是大学生,然后涌来了成千上万的人。有人发表反党、
反政府的演说。第三天,人群当中有人高喊‘为斯大林和贝利亚
平反’、‘让赫鲁晓夫、米高扬和布尔加宁下台’、‘组成莫洛托夫
政府’等口号。莫斯科方面发出指示,保卫党中央大楼、邮局和
电报局,并指示卫戍司令稳定市内局势、让人群限期散开。这时
人群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企图夺取武器,另一部分则冲向有军队
守卫的邮政总局大楼。他们占领了第一层,开始向二楼进攻,还
向战士们开了枪。一名战士忍不住打了一梭子子弹,这样人群
才开始四处跑开。斯大林纪念碑前还有一些人,他们被装甲车
围住,企图冲出去,结果死了几个人……不过从全国来说局势还
是稳定的。”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档案馆里沉睡了33年之久。它曾
震撼全国,轰动世界。区区58页的报告给人们留下了传奇般的
故事。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