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口诀》评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29:38
评注­
刘登云­
从来武术家,得有妙法,多秘不眎人。所谓传子不传女也。(评:过去学武­
重在实用,学艺不精会丢饭碗甚至丢性命.真传一张纸甚至一句话,往往敬师如父数十­
年方能窥见。得之不易,自然十分珍惜。此属环境所迫,乃人之常情,合乎情理。)
然­子未必皆肖而贤。(评:那是自然)
以致屡屡失其真传。(评:功夫靠缘分,不是想给­谁就能给谁。所以要择贤而传,不然失其真传就再所难免。)
倘或有得意弟子乃传其法­者,亦必留一手。以备不测。(评:这一手或是“病手”,如有“病手”,就留下失败­的隐患;或是“绝招”,如秦琼罗成换艺,虽是表兄弟并且对天发誓,仍暗地里各留­“一手”——秦琼的“撒手锏”罗成的“回马枪”)
诚如是,欲求吾国武术之发扬,岂­易得哉。(评:说的是实话。)
今曼青之受澄师者,未敢说尽其传。(评:郑公曼青谦­虚。真君子作风。)
倘也留一手,或秘而不宣,则怀宝迷邦矣。(评:郑公曼青想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我国武术的发扬。)
十余年来,每欲笔诸於书,以广流传。(评:郑­公曼青念念不忘)
此心萌动,而复搁置者,屡矣。(评:郑公曼青有顾虑)
亦恐传非其­人耳。(评:点明郑公曼青顾虑的原因)
既而思之,善与人同,固吾所愿。(评:郑公­曼青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大我”胜过“小我” )
乃谨录要诀十二则如次。此皆澄师­所不轻易传人者。每一语出,辄叮咛曰:余如不言,汝虽学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数千遍。(评:我辈后学实属幸运之至。如不珍惜不用功,那就愧对郑公曼青。)­
蒙澄师之过爱若此,而不能达其厚望,惭愧无已。尚希世之贤哲英豪。有以参证而广大­
之。使人皆能袪病延年。则民族幸甚。(评:表明郑公曼青的心迹--感念师恩,弘扬太
极拳艺,造福大众健康。同时对后人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一、曰松。澄师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评:点明杨家拳­
的根基。松松松,太极功,要学太极先放松,不松难得太极功。松是通行证,松是敲门­
砖。)
要全身松开。反此则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按松字之一字,最为­
难能。如真能松净,余皆末事而(尔)。(评:此实为郑公曼青切身体会)
余将澄师平­日口授指点之大意附於下。使学者易於领悟。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
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评:此­
处郑公曼青将“松”的内容说的明明白白。“松筋络”即是“练体化精”阶段,是学习­
太极拳最苦最累的阶段。过了此阶段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二、曰沉。如能松透,即是沉。(评: 沉是松开松透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我们搬一个箱子并不困难,搬同样重的一袋面或一袋麦子,就会觉得相对沉一些。)
筋­络全开,则躯干所系。皆得从下沉也。按沉与松原是一回事。(评:沉是松的结果。松­
是沉的原因。)
沉即不浮。(评:能沉则有根,可以接地之力)
浮是病。(评:如水上­浮萍,只能随波逐流。)
体能沉已善矣。尤其加以气沉。气沉,则神凝。其用大矣。(­评:由体松而气沉,由气沉而神凝,三步功夫都做到,太极拳功夫就练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