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漏洞百出而又残缺不全的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46:28

每个人都有梦,一生中总会有一个或是几个让你难忘的梦,那梦中一定会有一种独特的只属于你自己的感受,它是无法与人分享的,也许这就叫“美梦”吧。人们总是试图将它还原,将它鲜活地留下来,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着,却只不过是徒劳而已。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不例外。
曹雪芹也作过一个梦,肯定不是在“红楼”中做的,“红楼”应该是他梦中的场景。梦中的“红楼”该是怎样的?没人知道,曹雪芹也说不清楚,尽管他极力想说清楚。后人也极力地想利用作品中的文字再现它,甚至有人绘出了一张张的图画,也有人将图纸变成了一个建筑群,但后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建造出曹雪芹梦中的那个“红楼”。
曹雪芹在梦中梦到了谁?我们不可能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个人一定是生活在现实中,或者肯定出现在“红楼”里。梦中的那个“她”毫无疑问就是曹雪芹的“真爱”。她有原形吗?或许有,曹雪芹没有说,所以后人也没有必要去猜,猜一定是徒劳的。
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是怎样的?我们或多或少可以从有关记载和传闻中一管而窥,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曹雪芹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生活”在他的梦中,让自己置身于“红楼”之中,他要将那个梦固存住。怎么才能做到呢?于是,他穷尽自己的余生写下了《红楼梦》,无可奈何地沿袭着前人,也再次启示着后人,这将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一部《红楼梦》就这样在呕心沥血中诞生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梦,欲说还休的梦;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梦;一个漏洞百出而又残缺不全的梦。
一部《红楼梦》为后世滔滔不断、绵绵不绝的寻梦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争相寻梦的人越集越多,一代又一代乐此不疲,于是出现了“红学派”。
红学派里不乏大师级的人物,不乏能与曹雪芹有心灵感应的精英。于是乎,各种各样的有关“红楼”的故事竞相流传,铺天盖地的有关“红楼”的书籍便汗牛充栋了。
现如今的人利用各种能够利用的技术手段破译它,各类各色的天才们利用极具丰富的联想和充满想象力的智慧解读它,也有人时不时从地下或垃圾中翻腾出各种依据、数据、资料甚至实物以供人们研究它。许多人都在“红楼”中终其余生,人们尽自己所能,提出了许许多多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研究结果。
想那雪芹在举家赊粥的困窘中给我们后人留下这部不朽名著,不由让人想起钱钟书先生对一则《伊索寓言》的新解:那则《伊索寓言》的原意说,蚂蚁预备好了过冬的粮食,蟋蟀在秋天只顾唱歌,冬天来时,蟋蟀向蚂蚁借粮,蚂蚁不借,蟋蟀活活饿死,蟋蟀死后,又成了蚂蚁的粮食。钱先生给我们的新解说,诗人生前养活不了自己,死后却成了一群评论家挣饭吃的资本,呜呼哀哉,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