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与通货膨胀-经济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9:17:48
扩大内需与通货膨胀
黄焕金
扩大内需,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由出口过多转向以内需为主,从而摆脱汇率问题与输入性通胀纠缠的关键。因此,新制订发布的“‘十二五’建议”将“扩大内需”单独列出来加以强调。
但是,与扩大内需战略背道而驰的现实是:通货膨胀。由于通胀,老百姓的购买力不断萎缩。物价不断上涨,而收入却无法随着上升,当然会使作为社会消费主体的广大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萎缩了,如此状况,谈何扩大内需?如果不能扩大内需,那么中国的产品仍以原先的规模推向国际市场,从而造成国际间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增大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出口扩大使人民币被动发行的状态越加严峻,通货膨胀越加严重。可见,扩大内需之极端重要与今天广大老百姓因通货膨胀而需求能力缩小之间的矛盾,真是一种令人烦恼又欲罢不能的难题。
仔细想来,作为通货膨胀根源的货币扩张政策,它所设想要达到的目标恰恰是要刺激需求,恰恰是要扩大内需以实现经济转型。但事实上却事与愿违,由于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物价上涨,因此它看来不仅未能实现决策者所要实现的目标,反而产生相反作用,即反而起到抑制老百姓需求能力的作用。这真是令人失望之极!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发多点货币,就会扩大内需,就可以解决过度依赖出口外需的问题。但是,当房价因此而迅速上涨时,广大老百姓的有限收入更多地花在购房养房上面了,哪有多少余钱购买其它商品?现在,连基本生活品都不断涨价,人们花费在这些方面的开支不断增加,更少余钱消费其它商品了,这种情况显然与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赖的战略背道而驰。如果继续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经济非但不能转型,反而迫使更多商品向外寻求销路,从而与国际上其它国家构成更加严重的贸易冲突。
也许有专家说:物价上涨,正说明需求旺盛,正说明扩大内需的战略是成功的。因为需求旺盛才拉动物价上涨。按此逻辑,问题完全解决了,再没有汇率问题了。因为物价上涨,说明商品供不应求,自己国内的需求还填不满,还有何商品供出口呢?因此,按此逻辑,在今天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没有商品以供出口,美国人再想用汇率问题施压中国已经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不是,实际上,中国出口依然很大,汇率问题依然严重,各国间的汇率战争依然发生。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物价上涨与内需不足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那么,为什么一方面内需不足,另一方面物价仍然不断上涨?用供求关系看来难以解释。按理,需求不足,价格就不可能上涨,但现在却出现相反情况:需求不足之下,价格仍不断上涨。对此矛盾,一个解释是成本传导。由于基础资源的供给不足而导致其涨价,而它作为基础资源的价格上涨,会使其它商品的成本增大,从而造成这些商品价格随着上涨。这种价格上涨与这些商品的供求情况没有太大关系,就算没有需求,它也会涨价至成本线以上,否则人们就不会在市场上见到这些商品。比如,由于劳动力与化肥涨价,粮食会涨价,而不管对粮食的需求怎样,就算粮食需求量下降很大,但由于粮食生产成本线已经抬高,所以当你见到任何一粒粮食时,它就已经以涨价了的方式存在于市场上了,如果粮食价格未能高于其成本线,那你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任何一粒粮食。
可见,专家的以上观点,是难以成立的,不要以为物价上涨就一定是需求增大的结果,从而对通货膨胀抱宽容态度,错过治理通货膨胀的各种机会。
实际上,当过多货币渗入商品价格,以上涨了的商品价格的形态存在后,要想收回这些货币,就会冒很大风险,因为它会使商品与资本价格下跌,从而造成资本贬值,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因此,当货币过滥造成物价上涨到很高程度时,经济与金融危机并未发生,只有当利率上升从而使货币供给收缩时,才引发危机。因此,存在这样的货币发行规律:货币发生量越大,所要求的货币发行量就进一步加大,再进一步要求货币发行量更进一步加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越来越高的物价继续高下去,否则,物价下跌,会导致资产贬值和金融危机。
通货膨胀会抑制需求,也会扩大贫富分化。因此对扩大内需与解决贫富分化问题这两大国家战略都构成巨大的负面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