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强:新俄罗斯游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01:21
新俄罗斯游记
赵启强
在莫斯科大剧院看戏
观看文艺演出是莫斯科人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外国人如果没有进过莫斯科的剧院,那么就等于没有到过莫斯科;尤其在俄罗斯人已经没有力气炫耀其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今天,剧院便几乎成了他们展现民族骄傲的唯一场所……
今天,你只有走进剧院,才能触摸到这个民族的一点灵魂——尽管其中很少勃勃生机,很少那种粗野而骚动不安的原始张力,但这毕竟是俄罗斯的底蕴、底气……
最初知道莫斯科的剧院和演出才十几岁,那时读别林斯基评论当时的天才演员莫恰洛夫演出《哈姆雷特》。演出是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坐落在莫斯科大剧院旁边的小剧院,即玛琳剧院。它的修建比大剧院还要早——别林斯基在这儿连着看了十多场,然后比较着每一次的演出,逐段、逐句地对莫恰洛夫的台词处理进行分析……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表演,什么是莎士比亚,什么是哈姆雷特!
莫斯科的剧院就是这样与天才剧作家、天才演员、天才评论家的名字同时在我的脑海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几乎成了神圣的同义词。
后来我自己也学了导演,对戏剧、对表演、对剧院接触多了,但从来没有哪个名家,哪个著名剧院动摇过我心中的神圣……
第一次看到莫斯科的剧院,是在电影《列宁在十月》里——
舞台上正演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小天鹅一段,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旋律;突然,演出被几个大摇大摆走进剧场的革命者打断了。这些革命者背着步枪登上台采,把那些惊慌失措的小天鹅赶下台去,然后宣布了革命的成功……
从电影里看到的这个剧院是富丽堂皇的。这个剧院就是莫斯科大剧院。
●一个月能看到十多部经典剧目
大剧院在莫斯科的地位几乎可以与克里姆林宫相比。俄国的文化艺术和政治从来都是势均力敌的,不像中国文化艺术从来都是政治和政客的附庸。正如托尔斯泰曾经被俄国人称为另一个沙皇一样,现代俄国一直有两个权威——一个是克里姆林宫、一个是莫斯科大剧院。前者是权力的象征,后者是文化的象征。
到莫斯科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看戏,第一个想去的剧院就是大剧院。莫斯科大街上,到处都有专门出售文艺演出门票的售票亭,你可以在一个地方买到几乎所有剧院的门票——克里姆林宫剧院的芭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琴珂音乐厅的歌剧,专门演出经典话剧的小剧院、专门演出实验话剧的马雅可夫斯基剧院;还有契诃夫剧院、普希金剧院……
这些像宫殿、像贵族沙龙的剧院在莫斯科不下30座。这么多剧院,又几乎天天演出,票自然十分好买;而且票价便宜得让你不忍心、不好意思——尤其是话剧,一场由国家级的著名演员演出的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最好的票不超过一美元,差一点的票则在人民币一元左右。
也是十几岁时,读过契珂夫的剧作《万尼亚舅舅》,后来又看了中国著名演员金山谈扮演“万尼亚舅舅”的心得《一个角色的创造》。一直盼望着能有机会看到这部戏能在舞台上演出;可即始终没能等到……
来到莫斯科小剧院,一看演出剧目,就愣住了:一个月的演出剧目全部排出来,竟然有十部以上——《万尼亚舅舅》赫然在目;还有《海鸥》、《大雷雨》……出出都是名著,三两天轮换一个。此时想到中国的话剧观众,就是等上十年,也未必能等来一部名著的上演;相比之下,同样是由国家养起来的中国话剧界真是活得优哉游哉……
在莫斯科大剧院看芭蕾要贵一些,而且难以买到:售票亭哪儿的票都有,唯独没有大剧院的。几乎天天如此!
票在票贩子手里。
莫斯科大剧院是一个旅游景点,几乎所有的外国游客都要到大剧院看看演出。这座曾经被权力控制过的莫斯科大剧院,现在被金钱控制着。
于是只好花高价——好的票20 美元,最低的5美元,是票价的十倍!谁说俄罗斯人没有商品意识?
●在莫斯科大剧院看戏
才走进大剧院的门厅,你就感觉到了满目春色。
在莫斯科看戏,寄存外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是因为室内温度高——即使你不怕热也是必须寄存的——而是要求高雅、体面。于是,各种晚礼服闪光发亮,各种项链、头饰闪光发亮,各种肤色闪光发亮;还有修长的腿、坦露的胸……演出还没有开始,你已经一饱眼福,深深地感受到美了。
终于走进了举世闻名的莫斯科大剧院。
它当然应该举世闻名!到处是宫廷般的金碧辉煌——烛火形的灯,红色的地毯,天鹅绒的幔帐,观众席位有四层!每层有20多个包厢!更叫人惊叹的是这么辉煌的剧院建于1821 年。
演出开始了——是美得令人陶醉的《天鹅湖》!纪念柴可夫斯基逝世100周年时,苏联已经解体,但在莫斯科却可以看到柴科夫斯基几乎所有的歌剧和芭蕾——
俄国人似乎想向世界证明,他们政治上的辉煌没有了,但艺术的辉煌还在;他们没有了革命,却还有芭蕾;没有了列宁,还有柴可夫斯基。俄国人总是能骄傲的!
演出开始了。
这是一种古典的美,一种华贵的美——剧院、音乐、演员、观众全都沉浸在高雅的美中;更为美妙的是观看演出的形式——静悄悄地观看,几千观众无声无息,热情地鼓掌而绝没有人狂呼乱叫;幕间就有观众献花、演员谢幕……
然后是很长时间的幕间休息,全体观众都到剧院餐厅休息、就餐。这是莫斯科看演出时必不可少的仪式。
莫斯科所有剧院内都有与剧院同样豪华典雅的餐厅;所有观众在演出休息时都会到餐厅去——或在餐桌上摆满美味佳肴,或只要一小杯葡萄酒站到画廊里,一边品味美酒,一边欣赏名画……这场面与台上的演出同样动人:人很美,服饰很美,举止言谈很美……
此时,你会想象,当年沙皇皇宫里的沙龙肯定就是这样;你还会想,要是我们中国那些腰缠万贯的款爷到了这里,他们会因为这里的典雅、高贵而自惭形秽呢,还是会以一掷千金的派头来显示自己的财大气粗?
整个演出的高潮是终场时的谢幕。这是演出的一部分,观众全体起立鼓掌致谢,没有人喧哗,没有人争先恐后地退场,演员一次次谢幕,真诚、一丝不苟……
演员和观众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对自己的尊重和真诚的谢意——
观众与演员不是花钱与挣钱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交往,是灵魂与灵魂的美好交流……
时光突然退了回去,突然退到那个有帝王、有贵族、有烦琐的宫廷礼仪的旧时代。这时我突然想起了电影里那几个背着步枪走上舞台的革命者……今天,他们的后代是不是也坐在大剧院的包厢里,也高雅地举着望远镜,高雅地向小天鹅致敬?
大剧院把那个集文明与愚昧、华贵与落后、高雅与专横于一身的旧时代一分为二,只保留它的美、高雅和华贵。然而,这一切仍然给人以陈旧感,这华贵和文雅仍然像是那种没落贵族的艰难支撑……
是的,比起那些用剪刀在牛仔裤上所剪出来的破洞,比起那些狂喊狂跳的歌星和追星族,莫斯科大剧院的确过于美好、过于文明,也过于陈旧……
俄罗斯已经文明得太久、骄傲得太久了,所以他们只欣赏自己,所以整个冬季莫斯科有柴可夫斯基,有格林卡,有普希金、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冈察洛夫……可就是没有一台外国的戏——没有莎士比亚、没有奥尼尔、没有易卜生、没有斯特林堡,没有茶花女、没有卡门……
这是俄罗斯的富有和骄傲,也是她的欠缺和贫乏……
莫斯科处处有鲜花
◎ 穷惯了的莫斯科人
莫斯科人的物质生活几乎从来就没有富裕过——在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内战所留下的饥饿和那句著名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是那么深刻地留在我们中国人的记忆里;到卫国战争时期,则是一切为了战争——奶油、面包换成了坦克、大炮;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便总是供给制、排长队的新闻报道;到了苏联解体,问题更严重了——卢布贬值,经济崩溃,俄国人的生存已完全依赖于西方的经济援助了……
莫斯科物质生活的贫乏已经给世人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以至连我们这个属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人走到莫斯科,也趾高气扬起来——
一次,妻子在一个商场的帽子柜台挑选女式尼帽。这是俄罗斯特产,呢料的质地极好,式样典雅,戴在头上大有贵夫人的派头。此时,几位中国妇女逛了过来,她们极为轻蔑看着这些呢帽和买帽子的妻,其中一位嗓门挺高地用东北口音说,“这破玩艺儿也有人买!”
事实上,莫斯科的物质生活无论如何也没有糟到连在它的商场买东西都要受到嘲笑的地步;至少到这两年,牛奶有了、面包有了、羽绒服有了、旅游鞋有了;甚至,西方的高档消费品也有了……
当然,尽管今天的莫斯科商品充足,但毕竟进口货多于国产货;而且以莫斯科人收入论,除基本生活资料之外,那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奢侈品,是大多数莫斯科人难以问津的……
所以在今天,即使与许多第三世界的国民相比,莫斯科人的物质生活也没有多少值得玄耀之处。
莫斯科人的富有只在精神上的典雅。
◎ 莫斯科到处是鲜花
鲜花在莫斯科人生活中的地位简直可以与面包、牛奶相比——几乎每个地铁站都有许多个卖鲜花的摊点,即使外面冰天雪地,站内也被鲜花点缀得春意盎然。花的品种很多,每枝价格大约合20美分到一个美金,以俄国人的收入论,不算便宜,但生意极好。
莫斯科的鲜花消费很高,以至莫斯科的黑社会把控制鲜花市场作为重要的财源——他们按摊位收费,制定统一的高价,宁愿让鲜花枯萎,也不准削价出售……
将黑社会与美好的鲜花市场联系在一起,的确有辱文明,但与以控制毒品市场为特征的西方黑社会相比,这正好证明莫斯科的社会需要与一般西方城市的社会需要有着天壤之别。
常常在街上、在剧院、在地铁车厢里看见手持鲜花的人——各种年龄层的人都有,他们穿着整洁、体面……尽管这小小的一束鲜花并不是送给你的,但你也能感受到一点温馨和亲切,那感觉与遇到提警棒的警察、持高档手机的商人和提着香烟酒瓶的送礼人是那样的不同——
情人们约会,递上一只红玫瑰,轻轻地拥抱,于是一个美好的傍晚或一个美好的良宵便有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开端;
到亲友家做客,带上三只鲜花。走进门献上花,轻轻地贴贴脸颊,于是客人把春天带了进来……比起烟酒之类的礼品,鲜花中包含着多少情趣和美妙呵!
我的房东维尼太太过生日,请了许多亲朋好友。客人们进门,只是简单的一束鲜花,一句“祝您生日快乐”,就完成了祝贺。
生日宴会热闹、丰富,却十分节约——饮料和生日蛋糕是维尼太太自制的,一大盆著名的俄国红菜色拉也十分便宜。倒是我们夫妇不好意思仅以鲜花和语言表示祝贺,总感觉有点儿空头人情的味道,于是去买了一瓶意大利葡萄酒……
宴席廉价,却兴致勃勃——客人们尽兴地喝、尽量地吃,还小心翼翼地品尝妻子临时加上来的一道有辣味的中国菜——青椒炒牛肝。
餐后,不是朴克,当然更没有麻将,而是维尼太太给我们放映她在以色列拍摄的幻灯片。维尼太太是犹太人,刚刚从以色列旅游回来。为了让庆贺自己生日的亲友能看到这些幻灯片,她忙了好几天——远远比她准备生日宴席花费的时间多。
幻灯片很多,拍得也很美;而在一位65岁的老太太家里观看她自己拍摄、制作的幻灯片则更加给人以美感……这时,你决不会因她的生日宴会花费的卢布太少而感到主人过于寒酸;相反,你感觉到了她的充实和富有。
维尼太太是一位退休的建筑艺术史学者,每个月只有大约40美金的退休金,她属于当今莫斯科最贫穷的阶层了……
然而,她贫困却决不贫乏。
在莫斯科,情人、亲友间送花,大多是一枝或三枝,是单数。这是莫斯科人的风俗,决不能搞错的风俗!只有在亲友们遇到丧葬之类的伤心事时,你才可以带着双数的花朵去探视、慰问……
◎在剧院里献花
送花最多的是在剧院,是观众献给演员的鲜花。
演出结束了,许多观众将大捧的花束或由孩子、或交给剧院工作人员、或亲自送到舞台上,一般是送给扮演主角的演员……
这是在莫斯科剧院里最为动人的场面。这不仅体现了莫斯科人对文化艺术的崇拜、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尊重,也充分表现出莫斯科人上剧院不是去消闲、去摆阔,而是去学一门极为重要的功课——人的功课。
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看过几场芭蕾。这是莫斯科最大、最豪华、也是票价最贵的剧院,最好的票要十多个美金,是一般话剧院的十倍。
克里姆林宫剧院的大厅和舞台都十分巨大,一进入大厅拾级而上,天幕似云彩般明亮且充满梦幻般色彩,你在巨大的台阶上往上走,往上走,那感觉像是正一步步地走向天庭。克里姆林宫剧院的舞台美术和灯光设计也非常吸引人。
一次看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有一点童话色彩,帷幕一拉开就把人带进了典雅、虚幻的童话世界。观众中的孩子们很多,所以这一次,剧场里不像往常那么安静,但那掌声、笑声,全和剧情有关,小观众已经完全投入到剧情之中了……
幕间休息时,观众就开始向演员献花了。今天走上台的几乎全是小观众,捧着鲜花,连蹦带跳走上舞台,把鲜花递给主角,然后笨拙地鞠躬、踉踉跄跄地走下台来,仿佛是他们的初次登台,陶醉了;最小的一位献花者不过三、四岁吧,好艰难地爬上舞台,却不知道该将花献给谁,一副茫茫然的天真!最后是被其他演员引到女主角面前的……于是下面的掌声更响了,演员在鞠躬中流露出来的激动更强烈了……
这样的场面持续了十分钟之久。
当然,最动人的还是孩子们在这儿所受到的文化洗礼、是他们初次被艺术女神的抚摸和拥抱后,所激发出来的对美、对善的激动……
莫斯科处处有音乐
出国前,曾经在北京听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朋友说起他在海南的一次观看演出的经历——
那是在海口的一家星级宾馆的歌舞厅,豪华、气派。歌厅聘请有俄国的舞蹈演员。那天,表演的是天鹅湖。朋友被那永恒的美所深深打动。他说,因为自己是在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熏陶下走上写作道路的……
表演刚刚告一段落,邻桌发出了一声叫喊:“娜塔莎,唱一个《红梅花儿开》!”
随着喊声摔过去的,是一张百元大钞!
这无疑是大款的派头;而且还是有文化的大款!因为他毕竟知道俄国女人中有娜塔莎这样的名字,知道《红梅花儿开》是俄国歌曲!
我的这位作家朋友流泪了——为我们的富有流泪了……
在莫斯科,同样看到过许多以艺术谋生的人,看到过许多给予艺人的卢布,但这种求生和施舍的行为并没有产生屈辱和眼泪,反而给莫斯科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乞丐也尊严
莫斯科乞丐多,已成为近年来世界舆论的焦点,在闹市区的阿尔巴特街一带,各色各样的乞讨者的确已构成莫斯科的景观之一。如果仔细打量,便不难为这些乞讨者分类——
伏地哀求的乞讨者,大多是些黑头发的老人,肮脏而可怜。这是来自外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她们几乎是以展现自己的悲惨形象为生;
穿着破烂,但神情愉快的是吉普赛人,他们半是乞讨、半是强索,要是遇上半大不小的一群,你要尽量避免成为他们的目标。一旦被纠缠上,便很难脱身……笔者就曾经被一个六七岁的吉普赛小孩夺去了已经咬了一口的香蕉;
更多的是俄罗斯本土的乞讨者;或者,用乞讨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你很难将他们划入乞讨者的行列……
俄罗斯本土的乞讨者并不乞讨,他们与上述乞讨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体面、尊严;以及他们都要为得到的施舍付出劳动;那就是他们相当不错的音乐演奏——
●莫斯科处处有音乐
老人大多拉手风琴,中年人则多是吹奏萨克斯,全是默默地演奏——庄严而悲怆,使你感到一种沉甸甸地艺术打击力。这是一种很能让人产生人生感慨的音乐,你会不由自主地去猜想演奏人的身份——是教授、医生,还是很有学问的学者专家?
然而感慨也好、猜想也好,你都不会太久地站在那里观看、流连,不是怕对方不好意思,而是自己不好意思。于是你赶紧掏出一张小面额的卢布,小心翼翼地放在他脚底下盛钱的盒子里……你决不会有一点施舍者的感觉,而对方也决没有丝毫感恩的表示。他们或她们仍然默默地演奏——庄严、认真……
或许,此时打动你的,不只是音乐,而是演奏人的气质、风度所构成的某种艺术氛围——它的份量或许可以与你站在博物馆的画廊、或坐在音乐厅的席位上所得到的艺术熏陶相比……
在莫斯科街头、人行通道和地铁站内,那些演奏者更多是年轻人——一个人、一把吉它;或是两个人、两把吉它。他们独唱、重唱;也常有4、5人合奏的:备有大、小提琴,再加上萨克斯、长笛之类……这些演出者十分投入,而且演奏水平极高,你常常会将他们当作一群音乐学院的学生在街头操练或是利用休息时间大伙凑到一起自娱。
但仔细看看、想想,这些姑娘、小伙不会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哪会有这么多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大学生们哪会有这么多时间?而且,在演奏者的前面,都有一只翻过来的帽子或一个打开了的琴盒,里面装有一大堆零钱;有时也能看到大面额的卢布和美元……
●谁更贫穷?!
以中国人的标准,这些人是卖艺的、是准乞讨者、是贫穷的象征。但问题是,在这些准乞讨者面前,你不会看到常常与贫穷联系在一起的可怜、卑贱和屈辱;你也不会在过路人的眼神中看到丝毫的蔑视和怜悯,也不会在给钱人的动作中感到丝毫傲慢或那种不可一世地投掷……人们总是在演奏的停顿时,才轻轻地走过去,轻轻地将一张钞票投入帽子或琴盒里……即使给钱人送过去的是是一张卢布大票,他们的动作也是轻轻的、十分的不好意思……
这的确是水平极高的演奏,在技巧上差不多都能达到专业或准专业水平,而更能打动人的同样是这些年轻人的气质、教养,他们常常选择一些品味很高的古典名曲,或是一些难度很大的重唱和协奏曲;还有,这些演奏者的投入和激情也深深地打动了你,他们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音乐之中,仿佛驻步倾听的人与他们无关,那一张张多起来的钞票与他们无关……
于是你会想,这是一些穷人吗?如果,将他们或她们与我们前面看到的那类一掷百元的中国大款相比,你会觉得谁更贫穷、卑贱呢?!
莫斯科处处有读书人
在俄国朋友家里,认识了一位台湾来的文化商人,他要出版一套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民歌、民曲CD,用西洋乐器重新配器、演奏。他到莫斯科来是请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他说这是世界第一流的演奏水平,而支付给乐队的劳务费却只是台湾的五分之一。一到莫斯科,他以文化商人的对商机的敏感,立即在莫斯科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图书市场。
他首先看到的是莫斯科的书摊多,读书人更多;接着,他作了周密的市场调查,结论是:莫斯科人的图书消费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于是,他迅速作出决定,在莫斯科投资搞出版发行。
这位文化商人的感觉是准确的——书籍和读书的确莫斯科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地铁车厢里的读书人
构成莫斯科浓郁文化氛围的诸多文化现像中,莫斯科人的读书风气,的确给人留下最美好、最深刻的印象——
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地铁,不仅巨大、富丽堂皇,而且客流量居世界第一,达到每日一千万人次。
呈辐射状的莫斯科地铁,有一条环线和九条可以纵穿莫斯科市中心的放射线,每条都有一小时的路程。乘坐莫斯科地铁无疑是一种享受——二百多个地铁站,个个建筑华丽、富有浓郁的艺术色彩。站内卫生、秩序井然,车厢里的乘客安静、文明……而所有这些美好印象中,最美好的是车厢里有许多的读书人——
无论是夜晚人少时,还是乘客很多的高峰期,车厢里都是静静的、都有许多人拿着厚厚的书在读——有时坐着,有时则是一只手拉着扶手,一只手举着书安静地读……
常常看到一同上车的人——或像朋友、或像夫妻,坐下后各自取出自己的书、各自默默地读;还有带着孩子的父母,大人看大书,而小孩则读有着精美插图的儿童读物;更幼小的孩子则翻看幼儿图画……没有叽叽喳喳的蜜语,更没有旁若无人的大声喧闹。
俄国人在公共场所总是安静的、毫无表情的。
有时这种安静会使你感到俄国人缺少生命活力,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流。你会觉得比起我们中国人,俄国人好像缺少人情味,尤其缺少亲人之间的近乎、热乎、粘乎……但如果想到我们每一个城市都有的那种战斗般的挤车、抢座位,以及公共场合大汗淋淋的摩擦、震耳欲聋的喊叫;还有在公共场所对着手机旁若无人的大喊大叫……你就会承认,人与人之间有那么点距离该多好,生活中有那么一点时间可以不与人——哪怕是亲人——交流、摩擦,而自己一个人静静地沉溺在书的世界该多好!
中国人从来就不安静,从来就难捱寂寞,尤其在今天铺天盖地的商潮冲击下,我们中国可还有安静的地方?可还有耐心地读几本书的时间和心态?
●读书的劳动者和不读书的记者
莫斯科人读书,当然不止是在地铁车厢里。常常见到在林间小道上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或老祖母,她们总是带着书,然后在林间小亭或草坪的长椅上坐下来,让幼儿静静地吮吸新鲜空气,让自己静静地吮吸书中的养料。
我拍过一张照片——冬日,四周全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一把长椅,一位老祖母,一辆小推车,婴儿在推车里安静地躺着,老人在雪地的长椅上静静地读一本厚厚的书……
当然,在家里读书更是俄国人最日常的生活内容。
莫斯科人家里的藏书很多、很普遍,很少有没有书、没有书架的家庭,即使工人家庭也不例外。
比起我们近年来越来越讲究的家庭装修,越来越现代化的家电购置,莫斯科人的家庭陈设不够现代……我很少在莫斯科人家里看到过很现代的音响、大屏幕电视机,更少影碟机。但仅仅是那许多书,那许多画,那许多旧式唱片,你就会感到他们的富有……
记得有一次在国内拍戏,要找一个阔气而现代的家庭作实景。正好这部戏的编剧家符合剧情要求,于是将摄制组拉进他家。
那的确是一个很讲究的家,当今流行的东西都有,但我奇怪地发现,这个家庭没有书架、没有书籍!而我们的这位编剧是一位以写东西让别人读的记者。
●不读书也不一定是坏事
莫斯科人不仅读书,而且总是读厚厚的精装书,这是笔者经常看到而又特别强调的。在莫斯科看到有人读书,总会好奇的想知道属于哪一类型的书?
大多数莫斯科人读的是文学书籍,而且是俄国或世界的文学名著;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大多数莫斯科人家里都收藏有文学名著。笔者在许多家庭都看到过精装本的《普希金全集》,那比例远远高于中国家庭的《鲁迅全集》。
界定他们读些什么书是很重要的,就如买书而不看书一样(不是有装修公司建议有钱人以书橱代酒柜吗?),如果看书而不看好书,那么读书的意义也没有必要谈了。
当今中国,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越来越少,正儿八经的出版社、书店的生意越来越萧条,不那么正儿八经的写书人、出书人、卖书人却越来越兴旺起来。走进书摊看看——避开那些花花绿绿的“充满奸情、谋杀的伪“法制文学”不论,单看看那些封面、装璜越来越精巧的书籍——前些年是房中术、性理论,后来则是阴阳八卦、周公解梦、姓氏与人生、名字与祸福,再后来是发财有道、钻营有方的实用书、工具书……你就可以得出结论,不读书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博物馆里的莫斯科人
即使俄国已经衰败,却没有人能否认莫斯科属于世界级的大都市。除了拥有一千万人口,莫斯科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曾经是一个称霸半个世界的帝国的中心……
今天,帝国已经崩溃,政治上的辉煌已经暗淡,莫斯科不再有力量向第三世界输出革命战争或经济援助了……但莫斯科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骄傲,仍然是半个世界的中心……
支撑着莫斯科的是她那丰厚的文化传统。
●没有了政治辉煌却还有文化崇拜
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俄罗斯,在短短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产生出那么多伟大的文学艺术家!当年,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宣布对希特勒德国实行大反攻时,曾经念出了一长串俄国名人的名字,其中主要是文化人……
这些名字所塑造的俄罗斯人曾经两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政治、军事狂人——拿破仑和希特勒!
政治、军事上的辉煌,把莫斯科变成半个世界的首领……不过,幸亏这种迅速膨胀的政治、军事力量并没有压倒俄罗斯雄厚的文化力量!
在俄国,即使最强暴的统治者,也没有勇气敢向文化挑战——就如托尔斯泰被称为沙皇第二一样,这个民族的文化力量,从来都是与权力者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当然,俄国是一个大国、强国,这里不可能没有权力崇拜,但由于俄国的政治权力经常被宫廷政变或社会革命所打断,从而使文化崇拜在这个国家有了更多的市场——从叶卡婕琳娜时代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文化崇拜从政治革命蓬勃发展的列宁、斯大林时代,到经历着翻天覆地变化而乱糟糟的新俄罗斯,都一直顺顺当当地延续下来。
如果说历史积淀,那么这个民族心中所积淀的,恐怕更多的是文化崇拜而不是权力崇拜……
莫斯科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的首都。
正是有了这种文化上的底蕴,所以尽管帝国衰败了,莫斯科还挺立着;政治、经济上的骄傲没有了,莫斯科人却还是充实而尊严的生活下去……
俄罗斯的文化名人在近代史上、在莫斯科城里所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人人皆知,所以无须赘述。值得一谈的倒是这些文化名人在莫斯科人的灵魂里所刻下的深刻印记——用咱们文化界曾经时髦过的词来说,就是民族文化心理吧……
●博物馆是莫斯科人心中的神圣
莫斯科大型博物馆很多,而且全都富丽堂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文类博物馆——普希金博物馆、契可夫博物馆、高尔基博物馆、吐斯陶衣博物馆、特列季雅柯夫美术馆……以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却并非这些人的个人纪念馆——这些博物馆大多是文化艺术方面的。
走进普希金博物馆,像是走进一座庄严的圣殿——华贵、肃穆……火红的地毯一直铺到门外;白色的大理石壁雕、长廊和楼梯将各个大厅结构成极富有立体感艺术殿堂,站在普希金博物馆的许多地方,无论你往前后左右,还是往上、往下,都能欣赏到巨大的雕塑,精美的画幅和构成博物馆自身的建筑艺术……
这里有希腊馆、罗马馆、埃及馆和东方馆……古埃及的木乃伊和拼凑起来的中国古代壁画应有尽有……
这时你会惊奇地想:俄国人从哪儿搞来的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当然,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巴黎的罗浮宫都不比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逊色,在这里,真正让人激动的是莫斯科人的教养——
到博物馆,就像是去剧院看戏一样,一个个莫斯科人都是清洁的、漂亮的,他们精神而又庄严——从他们的服饰、打扮和举止行动你就知道博物馆在莫斯科人心中的地位……
于是,你会想到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里——常常能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观赏者,他们衣帽不整、疲惫不堪……这准是刚到王府井采购完毕——钱和精力所剩无几了,只是因为美术馆离王府井不远;而且毕竟也算一个景点,于是顺路过来,在门口拍张照片,到里面看看、歇歇……
莫斯科的博物馆不准提包——不是担心你将里面的雕塑提走——里面有非常先进的红外线报警装置;而是嫌你有煞风景,破坏了观赏者的美感。
笔者进门时,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购物袋,里面只有一本俄汉小字典,空空荡荡,提在手里摇摇晃晃的……
我被门口的老太太拦住了,她非常礼貌地让我将袋子叠起来,拿在手里。我照办了。果然,连自己都感觉高雅多了,象是去上课的教师,而不是去逛商店的购物者……
●博物馆里的孩子们
最令人感动的是博物馆里的小观众——小观众很多,不是被迫让父母从动物园或是游乐场上拉出来,陪着大人来受罪的;相反,他是这次活动的主角,大人是陪他们而来——或是父母、亲人,或是学校老师;当然,也有两、三个小朋友自己结伴的——十一、二岁,甚至更小!
他们轻轻地走动、轻轻地说话……没有喧闹、没有俏皮,常常看见有大人在给他们轻轻地讲述——米盖朗其罗的雕塑,达·芬奇的油画;还有,对着以希腊或俄罗斯神话为题的艺术品,讲述着那些美丽的故事……
在俄国,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都能看到许多由教师率领的参观队伍,老师带领着孩子们静静地看,集中起来给他们轻声地讲解……
这些小人儿懂事地、静静地听——蓝眼睛睁得大大的、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这时你会觉得,世界上没有比莫斯科博物馆里的孩子更可爱的孩子;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功课了……
这时,你会想起自己这么大时,曾经在地主庄园、在收租院、在渣滓洞,在许许多多阶级教育展览馆里,也是这么睁大眼睛,看那些血淋淋的、让人伤心的宣传画或雕塑——我们小小的心灵初次感受到了深深的伤痛;接着又听大人给我们上阶级斗争课,让我们学会仇恨……
或许,你还会想到,现在,我们的孩子也这么大了,他们已经懂得了皮尔·卡丹之类的名牌衣衫,已经会使用各式各样的高档电器——卡啦OK机、电脑游戏;一旦你能抽出时间陪他们走进商品越来越丰富的购物广场,他们望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是睁大了眼睛——只是,那目光已不再沉静;而是轱辘轱辘地乱转……
于是,你还可能不无担忧地想到——经历了无数次政治震荡而安然无恙的俄国文化,能经历住来势凶猛的商品冲击吗?
莫斯科的孩子们有了初次被艺术女神的抚摸和拥抱的人生体验,和被这种体验所激发出来的对美、对善的激动,即使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中会有人崇拜权力、崇拜金钱,然而艺术和艺术家毕竟是他们的第一个崇拜对象——谁能抹去初恋的记忆呢?
莫斯科人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真是太妙了!
排队,排队!——莫斯科的买和卖
● 排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
凡去过莫斯科的人在数说莫斯科的优点时,必定说到俄国人的排队——决不拥挤、决不“加塞”。排队是俄国人的教养。是莫斯科可与地铁相提并论的另一个骄傲。
十年前,一位朋友从莫斯科归来,特别赞扬俄国人的教养时,就以俄国人排队从不加队为证。他说:“俄语中没有‘加塞儿’这个词。”
今天的莫斯科已经不再有生活消费口短缺的困窘——面包有了、牛奶有了、皮夹克有了、羽绒服有了,连被称为是俄国社会润滑剂的伏特加也有了;而且西方的进口商品应有尽有,琳琅面目——意大利皮靴、法国名酒、荷兰食品、日本电器、中国小商品……
然而,商品大潮使俄国人家里的陈设变得时髦,餐桌变得丰富,穿着变得华贵,却丝毫没有改变莫斯科人的文明教养。莫斯科人传统优良而悠久的排队文化在所向披靡的商品大潮中,居然安然无恙地保留了下来。
这是一个现代奇观。
●面包有了,牛奶有了,但必须排队
莫斯科的副食商场多而且大。别说闹市区阿尔巴特大街上的副食商场——那是可以与香港的超级市场媲美的——即使住在偏僻的生活小区,也几乎可以在附近找到好几家相当规模的食品商场。门面很小,非常不起眼——总是被厚厚的门帘遮掩着——里面却明亮、开阔,商品既丰富又廉价。
苏联时代,俄国人的生活必须品十分便宜,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帝国解体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一公升包装和质地均佳的鲜奶,不到200卢布,也就是一元多人民币吧;一只一公斤的大面包,则不到一元,而且那色泽、那香味想想都让人垂涎……还有各式的肉肠、熏肠、奶制品,除了猪肉较少,牛肉有的是,鸡肉有的是,而各种鱼更多,便宜的一公斤只需500卢布,不过3、4元人民币……
那时你会奇怪地发现,凡是高蛋白,凡属于营养价值高的食品都是便宜货。
走进莫斯科的副食商场,看看价格,你就理解了美国人所发的怪论——穷人多是胖子;你还会明白为什么莫斯科街头有那么多的胖大婶和胖大叔。于是,你产生了一个希望——以胖为健康标志,却又总吃不胖的中国人,说不定可以在莫斯科如愿以偿了!
于是你急切地掏出钱了要尽快地实现这个廉价的进补计划。
然而且慢,中国人不能胖起来正是因为性子太急。
你得先在收款处排队,安静、耐心地往前挪动。终于把款交上去了,然后拿着打上钱数的小纸条,再去排队取你所购买的食品;如果你所购买的食品是需要称一下的,你就得排三次队;先排队将你要买的那一条鱼或一块肉称好;再去排队缴款;最后,第三次排队去取你的那一条鱼或那一块肉……
在莫斯科购物是无需着急的。无论动作多慢,绝对没有人催促的。
第一次在莫斯科排队缴款,看到后面长长的队伍,动作和语言都忙乱起来。从莫斯科大学毕业的朋友告诉我,“别急,你的问题没有处理完,后面的人不会往前挤的。这是莫斯科人的教养。”
以后果然注意到,你交款时,后面的那一位总是站得远远的,仿佛你与售货员之间有什么商业秘密,而他是绝对尊重你的隐私权的……这时你会想起我们那种只争朝夕的拥挤,想起那些从你的身边、身后越过你的肩、越过你的头顶伸到前面去的手;要是想到在北京、上海的地铁站、公交车站,那种近乎于战斗般地冲锋、挤压,你不得不承认,排队,的确是莫斯科人的教养、文明。
●排队的秩序比牛肉重要
有时后,这种教养让我们中国人特别难以适应。
妻去隔壁商场买牛肉,好长的时间却空着手回来了。
我问,“没有牛肉?”妻说很多的;又问,“排队的人太多?”妻说不多的。
原来,已经快排到她了,队伍却停了下来——最前面的人对肉案上切好的那几块牛肉不中意。于是等待着——无怨、无声、也无要求。买卖双方默默地对峙着……
妻看看十分有教养的莫斯科人,又看看不十分好的牛肉,真想以中国人的方式走到前面,从那些被冷落的牛肉中随便要一块就走的。但她最终还是在牛肉和教养中选择了后者。
她说,在莫斯科,教养比牛肉重要!
我不以为然。说,“以中国人的脾气,前边的不买,我就走到前边先买!”
妻说,“这儿不是中国……不管怎么说,这是人家的国家!”
是的,这儿是人家的国家,中国人的脾气在莫斯科是派不上用场的。
●在欧洲最大的商场排队
莫斯科的排队无处不在——
莫斯科红场东边,有一座被称为欧洲最大商场“古姆”(Gum)。这座建于沙皇时代的室内商场,是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等贵重建材建成,内部装修古雅,头顶是巨大的拱形玻璃天窗。
这座占地近5万平方米的大商场内有三条小街,每条小街都有三层,由楼梯、天桥连接。商场内有水池、亭阁和喷泉。三条拱形的琉璃瓦屋顶将这个商业城包得严严实实,里面即暖和又明媚。
这里是莫斯科人永恒的春天。
“古姆”里的铺面很多,最突出的是丰富的商品和装饰华丽的建筑,不像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第一百货商店,尽管商品很多、很精致,但给人最突出的感觉却只是人,以及人与人的拥挤、碰撞……
然而,在人并不太多的“古姆”,到处都在排队——
那是在一处处的铺面门前,购物的人安安静静地排着队,门口,或是体面的男士,或是漂亮的女郎礼貌而坚决地阻挡着顾客。里面出来几个,外面放进几个,一丝不苟——守门的和进门的都是耐心地、毫无表情的……
●在农民的土豆口袋前排队
俄国农民对市场并不陌生。在苏联时代,他们就学会了将自留地里生产的农副产品偷偷地运到城里出卖。之所以要偷偷地进行,是因为那时的市场被称为黑市。今天,俄国的农民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事已往只有国家才有权从事的生活资料出售——面包、牛奶、蔬菜、肉食……几乎所有能在国有商店买到的副食品,现在都可以在农民那里买到。
于是,农民一下就有了国家的权威,于是,这种权威所产生的秩序和尊重在农民所垄断的自由市场也迅速建立起来——骄傲而又十分有教养的莫斯科人终于在农民的白菜堆、苹果箱和菜篮旁边秩序井然地排起队来……
笔者就在仅有三个买主的土豆口袋前耐心地排过队。
这与中国大陆刚好相反。在中国,正是有了国营和个体的竞争,骄傲的城里人才真正的骄傲起来而不再把卖肉的或卖菜的当作国家,不再在那些国营商店的售货员面前诚惶诚恐了;如果是买农民的东西,那骄傲气更足了,仿佛是白给人家钱似的……
相比之下,俄国人更守纪律,他们对国家秩序的遵守已经自觉到了本能的高度——那是无需警察指挥,无需市场管理委员会进行干预的……
●卖东西也要排队
比乡下人慢一拍,莫斯科人进入市场,只是剧变后一、两年的事。
莫斯科人看不起商人。即使市场化和私有化已经喊了好几年,莫斯科人的经济意识也还是局限在生产领域。
常常听到俄国知识分子这样说,“都去做生意,谁来生产呢?”说的是那些办公司的大商人;对那些从事中转流通的贩运,在大多数莫斯科人眼里,属于扰乱经济秩序的投机分子……
但随着一切由国家包干的经济体制的解体,莫斯科人终于告别了那种好赖都无需自己操心的生活,而无可奈何地走进了市场——不光是去花钱,同时也去挣钱——真所谓是全方位地进入了市场经济。
刚刚进入市场的莫斯科人还不能马上进入角色,所以他们即没有官商的神气,也没有自由市场里的农民的理直气壮。
在莫斯科随处都可以见到许多你一眼就可以断定属于非职业的小商贩——
在地铁站、火车站,在市区的地下通道,在几乎所有的商场门口,都有两排站得整整齐齐的人在出售商品——服装、鞋袜、玩具、食品……
这是一律的两排——整齐、严肃,没有人蹲坐,没有人喊叫,没有人争先恐后地向你兜售……即使你停下来看看他们,只要你不开口,他们是决不主动地向你介绍商品或者向你求售……
他们绝对的沉默,用双手举起一件羊毛衫、一双靴子、一大条俄国熏肠,或者仅仅是一本书……那么默默地站着,差不多都只是一件……
他们只有这一件呢,还是卖完了再去取?
这时,你对这些人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他们手中的商品。你会想:他们有职业吗?你会发现,其中年岁大的居多。于是你估计这是一些养老金不够谋生的人。相比起中国人俄国人的血缘观念淡漠,许多有儿有女的老人都是一人独居的……
你还会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情:大多数人的风度、气质极佳。这常常引起我的职业兴趣——要是在这些人当中寻找扮演学者、教授,甚至政府总理的演员是不会费劲的……
这真是让人伤感的观察和感受。于是你会揪心地想——他们的这点儿商品,以这种方式出卖能以为生吗?
在莫斯科给人留下的许多印象中,排队,无疑是较为深刻的一个;而所有五花八门的排队中,那一排排整整齐齐、夹道而立的卖货人给人留下的感受更是刻骨铭心——从那一双双一动不动举着一点可怜商品的手上、从那一张张沉默而尊严的面孔上,你都能看到这个民族所有的文化、教养以及所经历过的苦难和默默承受苦难的坚韧……
于是我想,排队无疑是俄国的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
生活在大自然怀抱里的莫斯科人
——莫斯科的小孩和狗
●莫斯科是一个能感觉到大自然脉搏跳动的大都市
大都市的显著特征是人多、拥挤,高大、密集的建筑物把人们封闭起来,甚至阻断了阳光、窒息了空气……
欧洲的大城市略好一些,人们不仅养花、种树,还养猫、养狗、养鸽子,尽量把自然界的动、植物引入自己的生活,以表明与自然同在……然而这一切恰恰不够自然——精巧、雕琢,人为地抹杀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连这些城市广场上成群的鸽子,所显露的也不是自然的痕迹,而只是让你感到人的文明、教养……
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繁华,同时又能感到大自然脉搏跳动的大都市即使在欧洲也很少——从这方面讲,莫斯科是少有的城市。
这个近一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很少拥挤、喧哗、骚动不安,有时,她安静得像座巨大的乡村……有人是这样形容成莫斯科的——但不是赞扬她的恬静、她的优美;而是说她冷峻、朴素,缺少现代的风流和骚动……
然而,这正是莫斯科的魅力之所在。
在莫斯科近郊,到处是一望无边的白桦林和草地……即使在市区,大片的树林也随处可见——公园里的树林茂密;住宅小区的空间大而且长满了花草树木……大多数的莫斯科人只要走出家门就可以钻进树林、就可以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里……
莫斯科人的确像其他大都市的居民,总是从一座建筑出来,又钻进另一座建筑,总是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去修建那个舒适而狭窄的安乐窝,然后将自己封闭在里面——躺在华贵的席梦斯床上、蜷缩在松软的沙发里,听音乐、看电视……人们认为这就是现代人的最大享受。
莫斯科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回忆和依恋——森林、草地和雪原始终诱惑着莫斯科人……
●莫斯科人的乡村别墅
每到星期五下午,副食商店购物的人特别的多,这是要到别墅度假的人家在购买野营的食品……于是有人说,双休日,莫斯科成了空城——大多数的商店休息了;去别人家做客,准会扑空!
尽管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莫斯科人确实有这种习惯和条件——大多数的莫斯科人都在野外有一座别墅——尽管有的只是一座简陋的木屋,有的甚至只是一块属于自己的空地(这是国家无偿分配的)。
周五下午,你就可以看到许多开往郊区的小车——大多是国产车、大多很脏(莫斯科的雨雪太多),但即使是站在路边看一眼,你也能感受到汽车里的温馨——爸爸开着车,妈妈坐在旁边,孩子和狗则多是挤在后座上,向窗外张望着……
莫斯科的这类家用小车车顶上大多焊有行李架,那上面放着几个挺大的纸箱——去时,里面装着食品和野营卧具,到星期日返回时,那里面的食品没有了,却带回了野花、蘑菇和在市政府分给自己建立别墅的领地上种植的土豆、胡萝卜、大白菜……
在冬日,车顶上常常放着滑雪版。
当然,不是所有的莫斯科人都有自己的小车,但几乎所有的莫斯科人都有对大自然的深情。于是在周五下午的地铁车厢里,你就可以看到许多用行李车拖着大包小包的莫斯科人——你不会把这些人与同样是用行李车拖着农副产品进城贩卖的农民搞混的——因为他们喜气洋洋,而且拉家带口;到星期天晚上,还是在地铁车厢里,你又可以遇到这些拖着行李车、带着孩子的莫斯科人了。但此时的他们疲惫不堪、风尘仆仆,连活蹦乱跳的小男孩都伏在爸爸的膝盖上打盹……
可见,回归自然是很劳累的举动,有时还很苦;但莫斯科人依然一往深情地去拥抱大自然——
●醉鬼也要拥抱大自然
周末,常常看到许多喝得烂醉的人——这也是莫斯科的特色之一——他们踉踉跄跄、但是无声地在人行道上摇晃,很少寻衅滋事;还能看到一些连这种默默的摇晃力气都没有了的人,他们衣着单薄地躺在草地上、躺在雪窝里……
莫斯科的夏日几乎总在下雨,冬日几乎总在下雪,地上很少有干燥的时候。看到他们或是匍匐在湿漉漉的草地上,或是仰卧在冰凉的雪堆里,于是你会想,干嘛不在躺倒之前找一个小亭子或一个长椅?这在莫斯科可是随处都有的;于是你又会想——他们这是在重返原始、拥抱自然?
这无疑是欠缺教养的表现,而莫斯科人又是以富有教养称著的;然而此时,你不会对这种并不妨碍别人的不雅形象嗤之以鼻——相反,你会感到,这是更自然的人!
可见,教养并没有完全抹去莫斯科人的自然属性;可见,俄国人如此的钟爱伏特卡并不是没有道理!或许原因就在于此——他们要靠伏特卡的神力去搜寻和保存原始的记忆!
莫斯科人是真正崇尚自然的,他们不为文明而文明,为教养而教养,一切都在于自然——所以有尽兴的豪饮,有尽情的欢唱;大人如此,孩子们也如此——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摔打
在莫斯科,常常能看到在草地上、在冰雪中滚爬、摔打的孩子。天使一样的小人儿非常的小,却走得硬邦邦的;你感到他们比中国会走路的孩子要矮小一些——我们的孩子在这么大时,是不让随地乱跑的……
这些小人儿自己玩,自己跑,常常摔得重重的,挺叫人心疼;漂亮的衣服搞得脏脏的,也让人心疼……可是年轻的妈妈站在一旁不管,只是微笑,也不教孩子该怎么玩……
于是你会想到中国的父母,想到他们肯定会心疼地或是用呵护、用斥责的声调去制止这种顽皮的、危险的、欠缺教养而又学不到任何东西的游戏……
然而莫斯科的年轻妈妈却默默地站在旁边,她们穿着体面,而且多数是既漂亮又有文化的。这也是莫斯科的景观之一——莫斯科被公认为全欧洲“美女率”最高的一个城市。
强调妈妈们的体面、教养是为了证明,她们任孩子在地上滚爬,不是因为没有文化——像中国人所认为的那样——而是,为了让孩子尽兴!
接触大自然,显然是莫斯科人童年生活的重要功课——就像我们早早地就让孩子学钢琴、学电脑一样重要!前面所说的领孩子郊游、后面所说的让孩子与花草树木、泥土冰雪为伴,都是这门功课中的内容;但这些还不是这门功课的第一页!
莫斯科人对孩子进行的走进大自然的第一课是极为动人的——
●二十世纪难得的田园诗
莫斯科的婴儿都有一辆漂亮的婴儿推车,不是为了伴随妈妈去上班、购物或乘地铁才买的;婴儿车为了小宝宝最初的旅行而购置的,是小宝宝专用的交通工具……
莫斯科的婴儿,从二、三个月开始便有了每日数次的户外旅行——到草坪上去,到树林里——风雨无阻、寒暑不断。有时由既年轻又漂亮的妈妈推着,有时由既庄重又典雅的祖母推着……即使十分寒冷的天气,这功课也是不间断的——婴儿被裹得严严的,只露出小鼻子、小眼——有时你能看到那小鼻子冻得红红的,你又会心疼,又会想到咱们中国的孩子,门窗关得严严的,还担心伤风、感冒,那舍得让他们受这种罪?
即使小鼻子、小脸冻得红红的,小家伙仍然安静地躺着,吮吸着那新鲜的、潮湿的、寒冷的空气……一天,妻看到了那通红通红的小鼻头、小脸蛋,怪心疼地对我说,“简直不可理解……”
但更多的时候,这场面能让人感到一种美——那种自然的美、宁静的美——
下着雨,树更绿、花更红了,空气的芳香味让人陶醉。小道旁,树林边,一座小小的不锈钢架成的三角形凉亭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阅读,旁边,一辆婴儿车,车里,躺着一个安静的小天使;
下着雪,四周一片洁白,没有污点,没有声响,还是在小路旁,一位银发老太太坐在长椅上,也是读着一本厚厚的书;旁边,婴儿车里同样有一个安静的小天使……
那么宁静、那么圣洁、那么美……喧嚣、骚乱的20世纪还能有如此美丽而动人的图画吗?
有的,就在有近千万人口的莫斯科市里!
●让狗也到大自然中逛逛,重温原始的记忆
在莫斯科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莫斯科的狗。这种跟随了人类好几千年的动物,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文明了、人化了,甚至,城市化了。于是西方的和我中国的许多大都市就有了狗的医院、美容院、食品店、时装店……人们不再考虑狗与大自然的关系,恐怕连它们自己也早断了重返大自然的念头……
但热爱自然的莫斯科人,没有忘记狗来自大自然;并且每日都要让自己的爱犬到大自然中去逛逛,重温原始的记忆……
莫斯科人爱狗,几乎家家都养,品种珍奇而多样。
走到莫斯科最著名的阿尔巴特街,首先遇到的就是站着人行通道里的许多卖狗人——从大狼狗到小巧玲珑的观赏狗,应有尽有,价格从20到100美金。即使以中国人的收入算,也极为便宜。所以,许多到莫斯科做生意的中国人,常常把蒙过双方海关,带回一、两条在莫斯科属于一般价钱的小狗,作为大发一笔的途径!
莫斯科人把狗当成孩子那样喂养。当问及家庭成员时,莫斯科人常常把爱犬也算上——“还有玛莎”;“还有格鲁尼”……像在介绍自己的孩子;事实上,狗在莫斯科人家里的生活待遇是与人相等的——同样有副食、主食,同样要烹调,同样在大浴缸里洗澡……而且与也跟孩子一样,每日都有几次到户外活动的机会——这在莫斯科叫“遛狗”。
在家里,狗和人一样,过着极为文明的生活。
房东维尼太太,喂养了一只并不名贵的狗“格鲁尼”——那是一只弃狗,她从街上捡回来的。维尼自己不大吃肉,却定期给格鲁尼买很不错的牛排。她不准我给格鲁尼喂生鱼、生肉,一样一样地洗干净,煮熟;即使给了格鲁尼一块啃过的肉骨头,维尼也要从狗嘴里掏出来,敲碎后再给——怕卡着它!
但莫斯科的狗并没有为文明生活而付出全部的代价——失去了自然;它们每天至少有二次能回到自然中,回到无拘无束的野性中——
和“遛”孩子一样,莫斯科人“遛狗”不是为了自己散心、散步;更不是牵着、或抱着一条名犬以显示自己属于“先富起来”的行列!
在莫斯科,遛狗是狗的待遇,是纯粹为狗所作的功课!
遛狗是在林间小道或草地上进行的,随它们跑、跳;随它们与其它的狗儿撕扯或亲密地交朋友;任它们在树林里、草坪上随意拉屎、撒尿……
莫斯科的狗是不在家里拉屎 、撒尿的,它们借每日遛湾儿的机会上厕所,或是借上厕所的机会到大自然中去活蹦乱跳一阵……
莫斯科没有西方许多城市对宠物随地大小便进行罚款的制度;尽管莫斯科的狗少说也在百万之上,但却没有出现过因给予狗在自然中的绝对自由,所带来的卫生问题——像巴黎那样,狗屎已经严重的市政问题。这足以说明莫斯科的草地、树林的空间有多大!当然,莫斯科的狗是不会在街道或任何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的。
莫斯科的狗和莫斯科的人一样,都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抚爱,但自然并不是原始,并不是必须以失去文明为代价——在家里,我们的格鲁尼便成了极有教养的淑女……
每次遛湾儿回来,格鲁尼就直奔卫生间,自觉地跳进浴缸,等待着维尼太太给它洗脚、冲屁股——是用喷头里的温水冲洗的。
在莫斯科,厨房和卫生间里的热水管里,昼夜24小时都是有热水供应……
可怜天涯沦落人
——莫斯科不是我的家
“东方歌舞团”到俄国进行交流、演出,就在到达圣·彼得堡的当天,包括成方圆在内的数名团员的行李,被窃贼盗走……这是十月中旬的事——当时笔者夫妇正在彼得堡度假。听到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国际”新闻时,圣·彼得堡著名的涅瓦大街上还张挂着“欢迎中国东方歌舞团访俄”的巨幅标语!
被盗、被抢,应该是在俄国的中国人诸多经历中,最为深刻的一种。
●上一堂非常恐怖的安全课
初到莫斯科,安顿好住宿后,最先作的事不是去参观著名的莫斯科地铁,也不是赶紧奔向更加著名的红场或莫斯科大剧院;而是接受朋友的安全教育。
安全课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的——一个个非常真实、伤心的安全课……
李教授是中国小有名气的地理学家,他在联合国设在非洲的环境总署工作了好几个月,月薪是7000美元。所以当他从非洲来到莫斯科大学作短期访问学者时,带有他在国内工作十年也无法想象的积蓄——一万多美金的现钞。
李教授是幸运的。
讲学完毕,李教授顺便去乌克兰看看朋友。行前,他以科学家的缜密和老年人的谨慎决定将美钞放在大皮箱里而不是放在衣袋里——大皮箱毕竟不能轻易提走;何况他有三个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送行、何况是大白天的火车……
莫斯科有13个火车站,全都是开放式的,无需剪票就可以直接进入站台、直接登上车箱。
教授和他的三个大皮箱保卫者早早地就进入站台,等候火车。
即使有了这样万无一失的防范,悲剧还是发生了——三个俄国彪形大汉非常有组织地扑向李教授一行。俄国人不抢皮箱,而是把李教授和他的学生推下站台。
俄国人比中国人高出一截,俄国的站台比中国的站台也高出一截,李教授爬不上来,三个年轻人还没有爬上来,俄国人已经扛起那装有万元美钞的大皮箱扬长而去。这期间不过一分钟……
李教授是不幸的,他们这一代人几乎从来没有幸运过……
胥娜是一位在商场上十分能干而被人称为女强人的那种现代女性。她与丈夫在莫斯科奋斗了好几年,战果极佳,已经得到了当地实业界的承认。他们夫妇在独联体的许多国家都设有点,所以丈夫经常外出。
胥娜精明、胆大,常常独当一面,一人留守莫斯科……
这天,已经是夜里十点钟,有人按电铃。莫斯科的中国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来访者定有严格的防范措施——
按电铃必须对上规定的暗号——按几下、或是几长几短,就像三流电影里的秘密接头一样;如果没有事先电话预约(在莫斯科,电话倒是家家都有的)即使暗号对上,也是绝不开门的……
此刻的电铃声就属于后一种——暗号对,但没有预约。
门铃一直以胥娜女士家的规定的三长一短反复重复着。
胥娜拿起电话,想给警察局报案——莫斯科人爱向警察告状,即使是邻居家的年轻人聚会时响动大了点,老太太也会给警察局打电话要求干预——然而中国人和俄国警察打交道却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再说,胥的俄语远没有到能把事情说清楚的程度……
胥娜只好无可奈何地、绝望地等待着那没完没了的电话停下……
门铃至少响了半个小时才停下……但几分钟后,有人在窗外喊胥娜——这次看清楚了,来人是她家朋友中最本分的人,一位当翻译的老先生。
胥娜放心了,也生气了,责怪对方不事先打个电话,责怪老先生一股劲按门铃!老先生说他有病,来要点药。
胥娜终于打开了门。老先生进来了,他身后紧跟着四个俄国人!
胥娜和那位老先生的嘴被用毛巾堵住、分别绑在椅子上。俄国强盗在她家里足足折腾了三个小时,连地毯都掀起来搜寻过……
这次抢劫的经济损失对胥娜算不了什么,问题是她始终没有搞清楚那位朋友在这次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位老知识分子死不承认俄国人是他带来的,说是开门时正好让俄国人赶上……胥娜是豁达的,她不相信老先生是里勾外联,估计多本是被俄国人用刀子逼着干的,因此他们至今还在来往……
在莫斯科,被抢的中国人都是豁达的——
●向劫匪说谢谢
李竟年轻、潇洒,在国内干过律师。律师当然不会凭白无故地吃亏,因为他的职业就是专门帮助吃亏的人讨回公道。在日常生活中,李律师的确不是那种随意让人占便宜的人。然而,在俄国,当面对着抢劫时,这些职业和个性逻辑都改变了轨迹……
那天,李律师去看朋友,看到门口坐着两个闲聊的青年。他犹豫了一下,因为在莫斯科的中国人都知道楼道和电梯里是发案率最高的地方。
但回避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快步走进楼道。两个俄国年轻人比他更快,还不等他进入电梯就被堵在楼道里。李律师先下手为强——将身上所带的200多美元和几万卢布全掏出来,还主动抹下价值一百多美元的精工表……
李律师没有抵抗、没有喊叫、也没有报案。事后,当问及这件事时,李律师挺有气派地说,“给呗,这有什么!”好像如果不给、如果对这种事太在乎,就太土气、太让人家瞧不起中国人似的;
中国人在莫斯科与俄国人打交道,不再斤斤计较、不再小心眼儿,而是十分懂礼貌——
刘工程师50年代留学于莫斯科大学,现在是国内某公司驻莫斯科代理。这天中午,当他走在一条林间小道时(莫斯科市里到处是小森林),被三个俄国小伙子拖进小树林。刘工自然是掏出了全部的财物,然后又用熟练的俄语要求俄国人不要动武……
俄国人看他态度好,而且的确已经倾其所有,便放了他。临告别时,刘工以他多年来被莫斯科人熏陶出来的教养,非常有礼貌地向三个年轻人说,“谢谢,谢谢你们没有打我……”
几乎所有被抢的中国人都能像胥娜这么豁达、李律师这么萧洒、刘工程师这么有教养。因此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中国人在莫斯科不能不被抢所以才如此豁达和有教养,还是,正因为中国人的豁达,才个个被抢,而且每抢必得手!
●被警察抢了
在莫斯科已经住了好几个月,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越来越多地被周围朋友、熟人的不愉快遭遇所证实。只是后来叶里钦政权针对着社会治安问题,也搞过类似中国那样的专项斗争——军管、整顿,使刑事犯罪略有减少,但中国人被警察敲诈勒索的事却屡屡发生——
一天,一个中国年轻人匆匆赶到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一进门就向值班人报案:“我被警察抢了……”
在叶里钦时代,俄国内务部规定: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护照、警察可以随时检查外国人的护照。这道命令使以中国人为主的黄种人大受其害——即使在成千上万的人群里,警察也能一眼把你找出来——警察在检查护照时,随意挑剔,甚至只说一句照片不像,就可以把中国人拉上警车,(莫斯科有许多开警车巡逻的警察,他们常常把并不特别显眼的小警车停在路边或地铁出口外)然后把人拉到了无人处搜身、然后罚款——
三个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因随身带有学生证,就没有带护照(怕被抢),在被检查时,他们的学生证没有用,解释也没有用而被警察带上了警车。
警察在他们身搜出来300多美元。还好,因为他们会俄语,据理力争每人只罚了30美金……
下车后,他们让一个同学将剩下的钱带走,另外两个迅速找回去,想以要收据为名,找回一点损失……结果,警察矢口否认在几分钟前曾经罚过他们的款……
损失惨重的是军管时期,军警突然袭击了莫斯科大学附近的一家中国人开的招待所。因为有的住店人的签证过期而将全部住店人押至警察局,并从住店人和开店人那里搜去了三万多美金和一亿多卢布……
这一次,中国人仗着人多势众反抗了——向俄国最高法院提出了控告。这大约是第一次。但这一次起作用了,法院受理并着手调查这件事情;而在此之前,几乎从没有听说中国人与抢自己、骗自己、讹自己的俄国人打过官司——因为不知道到哪儿去告,因为说不清楚,因为知道,告也没有用……
●谁来保护海外的中国人
前两年,中国人也找过自己的大使馆,希望能替自己做主。但据所以挨过抢的中国人——无论是找过、还是没有找过大使馆的人讲,中国大使馆根本不管!
客气一点的人说,出了事去找大使馆的人太多了,他们就是管,也管不过来;不客气的批评者却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大使馆像中国驻俄国大使馆这样无视自己同胞的痛苦!他们认为,这正是中国人成为莫斯科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被抢劫对象的重要原因!
批评者们讲了许多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讲这些事情时,在莫斯科学会的豁达一点也没有了——他们对自己人的愤怒远远超过对那些作恶的俄国人的愤怒……
很难证实这些发生在中国大使馆的事的真实性,所以我不能将其诉诸文字;但有一件事,他们要求说,一定要写,因为这是有据可查的——
1993年3月3日,全俄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这样一则新闻:两名中国女青年被匪徒劫持,女青年在小轿车里挣扎被路人察觉而立即打电话报了警。警察出动了警车并逮捕了两个劫匪。
审讯时,因为当事人是中国人,加上两个女青年俄语不好,无法说明案发经过,于是警察当局给中国大使馆打电话,要求来人、来翻译。但几次电话均无结果。电视新闻最后说,截止记者发稿,中国大使馆也没有来人……
● 中国人为何如此遭人欺负
当然不能把在莫斯科被抢的责任推到中国大使馆身上,苏联解体后,黑社会迅速发展。一些前克格勃成员成为黑社会骨干,这些人身手不凡、而且手毒心狠,特别敢于下手。但要承认,莫斯科的治安并没有糟糕到人人被抢的地步,和其他外国人接触,并没有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人所有的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为什么那么多的刑事犯罪会针对中国人?
中国人已经站起来半个多世纪了,虽然在经济上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在政治上、军事上我们都是一流大国,为什么在这个既不比我们人多,也不比我们发达多少的俄国,中国人的地位和处境变得如此低下、危险?
在个人方面,爱国主义从来是我们诸多价值观念中排行最前的一项。从带着红领巾开始,中国人就接受着关于自尊、关于不崇洋媚外的“国格”教育,可为什么到了莫斯科,一向争强好胜的中国人,一下就变得如此低声下气?
除了一些不法中国商人因在俄国推销伪劣商品而引起过俄国人的公愤,除了一些赚了钱而摆阔、露富的暴发户曾经遭到俄国人的藐视、嫉妒和觊觎之外,中国人如此遭人欺负的原因究竟还有哪些?
这些可怜的、远离故土的海外游子!
见到了列宁……
●到莫斯科后的第一个欲望
到莫斯科,第一次上街,便去了红场。那天正好是礼拜天,看见红场上有近百米的长队,知道是列宁陵墓开放的日子,于是赶紧过去排队。
小时候,看苏联电影、小说,列宁成了最早的偶像;后来读列宁的书,尤其读他的全集,知道他从“二月革命”沙皇帝俄崩溃,到“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再到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1922年,不过五年时间,居然留下了整整十大卷有关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巨著,对列宁的崇拜便经过了理性的过滤。
的确,没有谁具备列宁那样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把握历史的魄力;也没有谁能像列宁那样以微薄的政治力量,博得了那么巨大的历史胜利!
在人类历史上,列宁几乎是唯一一位仅仅靠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就彻底地改变了大半个世界命运的政治伟人……
那时,如果有人要我列出心目中的第一伟人,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列宁!
那时,并没有将一瞻列宁的遗容作为自己的愿望,那恰恰是因为这愿望太巨大、太神圣而不敢企及……
以后,时代变得多元,人的愿望也随之多了起来,这个不可企及的愿望,便被压到了意识深处……
是的,不是遗忘,而是留在了意识深处!所以,到莫斯科后,第一个从心底升起的欲望,便是去看看这位改变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半个人类命运的历史巨人!
队伍走得很慢、很安静,俄国人的教养和秩序在这儿表现得尤其充分。我仔细地打量这安静的男女老少,想判断在这个只谈改革不谈革命、只谈经济不谈政治的时代,他是来到这里,是缅怀昔日的骄傲,还是想解开未来的困惑?
我没有找到答案,莫斯科人在公共场所决不喧闹、决不东张西望,甚至亲友间也常常是默然相对、不露声色……我看到的只是秩序和平静。
然而,随着队伍的前进,我越来越失去平静,心怦怦跳动起来……
终于走了进去。
与毛泽东纪念堂相比,列宁的灵室小而且低矮,光线也暗得多。
在狭窄的黑暗中,队伍消失了、警卫也消失了,我突然感到几十年来,我们这半个世界所有过的那些伟大或显赫、令人敬佩或令人颤栗的幽灵,都挤在这里,十分活跃地游动着、并沉重地挤压着我的灵魂……
就在这一瞬间,我心中已经暗淡了的那些火焰,一下子被点燃了。
见到了列宁!
终于见到了列宁!
见到了列宁?!见到了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不多的几个伟人中最伟大的一位!
你能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吗?
列宁没有完全睡倒,他斜躺着,上身微微地前倾。几束柔和的光照射着列宁;
非常奇妙的是,那水晶棺是看不见的,于是列宁完全无遮无栏地凸现我的面前,而且只有两米的距离……这时,你会感觉到这个光荣的灵魂正非常活跃地注视着、倾听着、思考着……
是呵,今天,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的俄罗斯、以及所有还保持着社会主义的国家是多么需要他那个巨大的头颅能思考起来啊!
室内静静的、连脚步移动的声音都听不见的,但我无法沉默了,终于忍不住对旁边的妻悄悄地说:“即是现在就回国,也不虚此行了!”
妻没有说话,她在我的手臂上紧紧地握了一下……
我感觉到了她的激动。
妻不懂政治,也不关心;她爱好艺术,对好莱坞和港台影星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对二十世纪政治伟人的了解……我调侃地将她称为演员活辞典……但此刻,我清楚地感觉到了她心灵上所受到的震撼——这足以证明那颗伟大的灵魂所留下的精神力量,至今仍然那样的巨大……
●俄罗斯的第一岗哨
也就是两三分钟吧,朝见结束了;但这一瞬间将是永恒,将是我一生中许多次重大或者漫长的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次。
还不愿意离去,还是久久地在红场上流连、遐想……
我必须知道在这个矮小的墓室之外,那颗伟大的灵魂对莫斯科人、对俄罗斯民族还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看到了——三位威严的军人迈着正步,从克里姆林官的红墙里走出,他们的动作缓慢、庄重,托在手里的步枪上了刺刀,垂直地指向蓝天,僵直的膝盖慢慢地抬起、停顿,再慢慢地落下……
这三位军人,走到列宁陵墓前,替换下那里同是由三人组成的岗哨……这是列宁的哨兵,是被称之为俄罗斯第一岗哨的列宁保卫者!
这种庄严的、被称为俄罗斯奇观的换岗仪式,每十五分钟进行一次,半个多世纪以来、甚至在列宁所缔造的苏维埃已经寿终正寝也没有中断……这已经构成莫斯科诸多人文景观中最值得见识的一个。
这个俄罗斯第一岗,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威严的神情和决不弯曲的膝盖……是啊,对一个民族来说,有一副决不弯曲的膝盖是多么重要啊!
在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面前,在那妄图营造千年帝国的希特勒面前,这副膝盖都没有弯曲过!
于是我想起了我们的许多文艺作品,为了取得震撼的效果,常常让我们的百姓对着苍天或是对着苦难,对着清官或是贪官,大片大片地跪满一地……仿佛膝盖的弯曲是我们民族最有力的武器……
这是题外话;当时,想得最多的还是这个岗哨和换岗的形式本身——这位伟人已经长眠了七八十年,他缔造的帝国已经解体,为何俄国人仍然如此郑重其事地守卫着他的遗体?那位早已彻底拒绝了列宁政治遗产的叶利钦,为何还得照常在列宁的陵墓前布岗、站哨?
这个民族和他们的领袖,到底在这儿守卫什么?
这是一个难题。
●把鲜花和人生最美好的日子献给列宁
还是这一天,我看到了在红场举行婚礼的一对新人——体面、漂亮,幸福、愉快。他们将一束鲜花放在列宁陵墓前的大理石台阶上,然后让人给他们拍婚纱照……
是革命情结使然?还是人生政治化的传统已经积淀成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这又是一个难题。不过当时,我并无沉重的思考,只是感到比起中国新人在公园、在豪华场景中的结婚照,比起那种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中国特色婚礼,这情景格外动人。于是向新人提出请求——为他们拍张照,留个纪念。
新人欣然答应。
后来常去红场,常常见到这样的婚礼——向列宁致敬,给无名烈士献花……
算一算,这些新人应该属于列宁那一代人的孙辈、重孙辈了,三、四代的时光,对于保存某个政治人物的政治业绩来说,不能不算遥远,他们为何还要如此深刻地保存这样的记忆?
当然不仅仅因为这座陵墓和那第一岗哨的存在!我想,当每一个俄国人走进那座狭小的陵墓,都会默默地倾听、默默地与列宁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这无疑会成为俄罗斯人重要的人生经历;或许,在那一瞬间,他们一定会痛切地感受到,时至今日,这位巨人的巨大精神力量还难以有人超越!
对今天的俄罗斯来说,这是非常明显的缺憾……
●比历史和道德更难超越的是人心
1993年10月底,莫斯科曾经发生流血的政治动乱,流血的十月悲剧刚刚结束,重新控制了局面的叶利钦政权,立即做出了一个与这次流血事件并无关系的决定:撤消列宁陵墓的岗哨!
于是,俄罗斯的第一岗哨被撤去了,于是,尽管列宁的陵墓还在,但莫斯科的一个壮观却永远地失去了……
然而,这一决定反而是那样有力的将列宁的存在凸显出来!
在今天的莫斯科,列宁的存在是一些俄国人的骄傲,又是另一些俄国人的尴尬,所以才有了第一岗哨的撤消,才有了仍然进行着的红场婚礼,才有了关于如何安置列宁遗体的讨论、以及这场讨论所引起的新的激动……
俄罗斯第一岗哨刚刚撤去,就有人提出将列宁的遗体移出红场另行安葬的建议。尽管这个建议提得非常谨慎,仍然在莫斯科、乃至全俄国引起轩然大波——报纸和广播电视几乎全部投入到对此事的报道,并广泛地采访社会的各个阶层,让人们就此发表意见……
反对重新安葬的人当然很多,他们的理由不言而喻;支持者的意见却十分有意思,他们甚至说在红场——国家的心脏地带——设置陵墓,既不吉庆、又有碍观瞻;还有人对建筑设计本身提出了问题。当然,言行极端者也是有的,但不多,而且不像是谦和的、以教养称著的莫斯科人之所为……
这件事敏感、重大而且十分棘手,所以始终没有见到真正可以承担责任的人,
站出来说几句负责任的话。只是到后来,官方不得不对此事进行表态时,才由莫斯科市政府的官员发表了一个谦谦君子式的讲话,说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既涉及到政治、历史问题,也涉及到道德问题,因此不宜轻率地作出决定;同时还宣称即使重新安置,政府也将为列宁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
此事还没有最后的结果,但我想,无论是谁,若要对这座狭小、坚硬、红黑相间的大理石建筑采取哪怕小小的动作,他不仅要具有解决历史、道德难题的巨大魄力,还必须有力量首先突破俄罗斯民族那条坚固的心理防线。
或许,这是需要另一位列宁才能完成的……
在此之前,列宁陵墓前的鲜花还会有,红场上的婚礼还会有;而且默默地走进去,静静地聆听、悄悄地对话也仍将继续下去!
事实正是如此——在第一岗哨撤去以后,笔者又多次去过那里,尽管列宁陵墓开放的次数比以前少了,但还是开放,还是排那样的长队;并且,我听到有人在说:再看看吧,也可能这是最后一次了……
到彼得堡去
——皇权、文化崇拜和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这是一个笨拙、而富有力量的民族,一个没有小聪明,却有大智慧的民族;这个民族就像一把迟钝的砍柴刀,没有利刃,却有份量!   ——题记
● 到圣·彼得堡去
到俄国而不去圣·彼得堡,就如来了中国没有去过上海,去了美国没有到过纽约,是一大缺憾。尽管圣·彼得堡远没有莫斯科的历史悠久,但对与探索现代俄国人的民族心理、以及俄国人在此千载一时的历史关头,将对未来作出何等抉择,圣·彼得堡可能提供给我们的启示,肯定比俄国任何一个大城市所能提供的都多。
我、妻子和朋友夫妇一行四人,在十月的一个日子,从莫斯科出发了。当时,叶里钦总统和国会的战争刚刚结束,动乱的痕迹在莫斯科随处可见,我们想去圣·彼得堡松弛一下神经,再顺便看看莫斯科的十月悲剧对这个俄国第二大都市有多大程度的波及。
莫斯科到圣·彼得堡800多公里,也就是8个小时的铁路旅行;但车次极多,高峰时,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一趟直达列车;票价很便宜,软卧包厢也不过4个多美金,加上没有中国人乘火车那套候车进站、排队剪票的程序,所以完全没有感觉到长途旅行的繁琐和忙乱——拎个小包,乘地铁到远东火车站,走不了几分钟就直接进入自己的包厢了。。
在莫斯科,地铁站的出口很多是直接通向公共建筑的——剧院、车站、或是某个商场的外围大厅。
列车员是位先生,打着领结,戴着眼镜,可以说是风度翩翩。他礼貌却不苟言笑,给人身份很高的感觉——这是典型的俄国派头。
服务员先生送来卧具后,又给我们端来四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妻提起国内友人关于“不要轻易喝火车上的饮料”的告诫,据说有过乘务员里勾外联给乘客、尤其是给外国乘客下蒙汗药的勾当……因为乘坐的是夜间车,这种传闻特别能发挥作用,于是谁也不敢喝第一口。后来经不住浓郁的咖啡香味的诱惑,才三个人先喝,留一个守护,以防不测……
开始还真有点儿头晕,但始终没有谁晕倒,可见只是欧洲人冲兑的咖啡太浓的原因使然……大伙笑了,说我们毕竟是兜装有美金的外国人,总得拿出点潇洒嘛……说是这么说,当我们上床休息,还是按在国内学得的经验,将包厢的房门用皮带绑死。
清晨,当那位绅士般的乘务员来整理卧具时,费了好一番麻烦才打开门。他进来后,看了我们一眼——礼貌的、决无任何不敬神情的一眼。但只是这一 眼,我们原来所享受到的因为有如此气质的欧洲先生给自己服务所产生的快感便消失殆尽,我们原来那种自信而不受惊吓的外国人派头便好像成了艰难的表演了……
此时,朋友突然一本正经地问,“这个帝国已经解体,可为什么来这儿的外国人并没有扬眉吐气的感觉,而它的臣民却依然傲气十足?一个小小的列车服务员,居然在乘客——而且是乘坐软席包相的外国乘客——面前,装出一付上等人的模样,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我说,“问题是他的模样不是装出来的……”
朋友:“那就更让人想不通了……”
这真是挺让人扫兴的思考,它使我们当外国人——尤其是乘软席包厢的外国人的优越感一下就消失了……
一杯咖啡,一夜好觉,圣·彼得堡就到了。也是没有出站手续,就直接进入地铁大厅。啊,还没有走上街道,光是从地铁站里拥挤的人群身上,就鲜明地感觉到圣·彼得堡人与莫斯科人的差异!
●圣·彼得堡是俄国的上海?
行前,一位朋友告诉我,圣·彼得堡就是俄国的上海。我想想,也对,同样靠海,同样属于港口城市,同样是可以与首都一比高低的大都市……
可没想到圣·彼得堡人居然与我们的上海人也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圣·彼得堡人穿着比较华丽,街上的摩登女郎比莫斯科女郎的装饰多了几分妖艳;更加相似的是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好计较、争斗的习气。
在圣·彼得堡,公共场所拥挤的人群不那么安静,也不那么客气,争先恐后的拥挤和争吵即使没有上海街头那么普遍,却的确常有发生。到圣·彼得堡的第二天,就在地铁车厢里见到一位老先生与一个年轻人因为拥挤而动了手。
那个老先生显然占了上风,年轻人的脸颊被划了一道清晰的血痕……这是我们在莫斯科居住多时也从未遇到过的!
所以,比起莫斯科人的教养和绅士派头,圣·彼得堡人就并不那么招人喜欢了。然而,我们却一致承认,就城市建筑与风貌论,圣·彼得堡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圣·彼得堡是海滨城市,又是一个水上城市,60多条大小河流、运河把圣·彼得堡分割成100多座岛屿,这些岛屿由400多座桥梁联结成一个整体。在圣·彼得堡市区,到处是纵横交错的小河,一些美丽的鸳鸯、野鸭之类的水鸟安祥地在河里游弋……这个北欧城市,以她的水,她的桥,她的壮丽的古建筑,而被欧洲人誉为“北方威尼斯”。
与莫斯科相比,圣·彼得堡的商业网点比较密集,街道上的建筑更具有欧洲特色,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建筑——教堂、街道、楼宇——全是200年前的建筑!
这时你会激动起来,200年前就能有如此规模和气魄的街道和城市建设!
或许,我们的上海所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气魄!
在中国或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古老城市里,古老的建筑,旧城的街道当然也有,但它们总是被新建筑包围着,挤压着,老街道总是狭窄的、寒酸的,老建筑总有一种褪了颜色的衰败,一种孤苦伶仃的没落……但圣·彼得堡的古老却是华丽而充满生机的,它的街道一点儿也不狭窄……单是从这些200多年前的街道布局和规模,你就可以感受到俄罗斯的恢宏,可以感觉到圣·彼得堡的创始人彼得大帝那宽阔的胸怀!
● 圣·彼得堡是俄国不会忘却的光荣
圣·彼得堡应该是俄国大城市中最年轻的一个——不到三百年历史。然而它在近代俄国的历史上,却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它作了沙皇俄国200年首都,它始终是俄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名字始终与俄国最伟大的政治领袖联系在一起——它的创建人、俄国历史上最伟大政治改革家彼得一世;以后因为另一个世界级的政治人物列宁的成功,它被改成了“列宁格勒”;1991年,作为半个世界领袖的帝国寿终正寝,俄国人才无可奈何、也极不情愿地将列宁的名字跟这个伟大的城市分离开来……
说他们极不情愿,是因为他们去掉了一个伟大的征服者,换上的仍然是同样使世界颤栗的征服者彼得大帝的名字——圣·彼得堡在移姓他人70年后,又叫圣·彼得堡了……
俄国人决不会忘记他们光荣的征服者和征服者的光荣。
●有了圣·彼得堡,才有了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这是一个由奇迹所创造的城市——
圣·彼得堡的建立,很富有俄国特色——那就是俄国人永不忘记的争取世界霸权的雄心!
俄国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历代沙皇中最伟大的彼得一世,早在17世纪末,就懂得了马克思后来说过的“谁也无法想象一个伟大的民族可以同海岸隔绝”的道理,而把对海岸线的争夺作为征服世界的第一步。
虽然俄国当时所具有的海岸线已居世界第一,然而,在漫长的北冰洋海岸线上,它无法建立城市、港口,更谈不上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据点;而远东的北太平洋海岸线,除了同样的寒冷,还远离其作为生存中心的欧洲部分,所以彼得大帝开始了对波罗的海的征服,并在1700年开始的“北方战争”中,挫败了北方劲敌瑞典。
彼得大帝赢得了芬兰湾和里加湾的许多地方,赢得了俄罗斯人从15世纪以来争取出海口的斗争。
1703年,彼得大帝在现在的圣·彼得堡所在地修建了一个要塞,又在要塞附近为自己修建了一个小木屋;接着,他从各地征集建筑工人、建筑师、美术家,请来了欧洲各国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在这个地处涅瓦河畔、四周都是密林、沼泽的小村庄建造城市。
仅仅几年时间,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拔地而起;仅仅几年时间,彼得大帝为俄国营造了一个新首都。这大约是世界国家史上,第一个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为自己的国家修建一个首都的壮举——1713年,彼得一世迁都圣·彼得堡,一直到1917年,它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
圣·彼得堡可以说是彼得大帝以惊人的速度一手创建的,而他本人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位市民,把这个城市叫做彼得堡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圣·彼得堡的建立,使俄罗斯可以紧紧地扼住北欧的咽喉、并对西欧形成咄咄逼人的气势,它是那样彻底的改变了中世纪以来,俄罗斯人饱受异族欺辱的历史,从此,俄罗斯人不再受鞑靼人、瑞典人、波兰人欺压;相反,它充分地让它身边的小半个世界领略到了被欺凌的滋味……
圣·彼得堡的诞生和存在是那样有力地激发出俄罗斯人的自豪感,并使这种自豪感成为俄罗斯民族最显著的国民性……
●有了圣·彼得堡,才有了帝国的辉煌……
圣·彼得堡是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它的许多教堂、宫殿、博物馆比起莫斯科的同类建筑要壮丽、华贵得多——喀山教堂、华西里大教堂、冬宫、彼得宫、叶卡婕琳娜宫,而在圣·彼得堡令人惊叹的众多古建筑中,沙皇时代的海军总部最重要,也最容易使人联想起这个帝国的光荣!
在圣·彼得堡市的中心广场——皇宫广场建筑群中,有一座巨大的弧形建筑,这就是著名的沙皇时代的海军总部大厦。它像一座高大的围墙,保卫着广场;又象一只想要囊括整个世界的巨掌……面对着这座几百年前的建筑,你会想起那个几百年来称霸于东、北欧的波罗的海舰队,想起那位世界级的军事将领乌沙可夫海军上将……
这座海军总部大厦正是俄国征服世界的基地和象征。
海军是俄国征服力量的象征,是历代沙皇实现帝国梦最强有力的手段,这种认识是从彼得大帝开始的——
彼得大帝1713年迁都圣·彼得堡,1715年即将莫斯科的数学与航海科学学校的高年级学生调往圣·彼得堡,成立了海军学院,同时创建了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这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舰队和海军学院。
彼得一世还在圣·彼得堡创建了炮兵学校,同时在全国建立了400多个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厂——这些军事力量和军事工业奠定了俄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基础,成了历代沙皇的治国传统。
这种重视军事力量的治国传统一直延续到苏维埃时代,它使俄国成了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进行武力对抗的军事大国;同时也成了苏维埃俄国最后解体重要原因之一……
是的,这个传统使苏联庞大的工业体系军事化,使政府的国防开支在政府预算中达到过40%这样一个任何政权都难以承受的比重……苏维埃俄国在继承了强大国防力量的同时,也继承了沙皇俄国留下来的畸形的国家形态——一方面是可以称霸欧洲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社会现实,因此,它的强大不是建立在国富民强的基础上——而是一种没有根基的“国富民穷”!
然而不管怎么说,圣·彼得堡毕诞生和存在毕竟使这国家辉煌了整整三百年——在圣·彼得堡,处处都能感觉到这个昔日的东欧帝国的历史辉煌。
在圣·彼得堡转上几天,你就能理解,当一个俄国人的确是值得自豪的 ……
●  出自普希金和斯大林的赞扬……
在圣·彼得堡,处处能感到这个昔日的东欧帝国的历史辉煌,能感到前苏联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历史渊源;最重要的是,在圣·彼得堡,你会深刻地体验到,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称霸世界的帝国梦,是怎样的由帝王的野心积淀成这个民族的国民性!
当年,年轻的普希金站在涅瓦河畔,望着隔岸的北欧、想着整个欧洲——
我们将在这里威吓瑞典人。
这里将建造起一座城市,
使烦恼的邻人烦恼不安。
大自然早已决定,就在这里,
我们必须开一个对着欧洲的窗子。
……
在俄国,普希金的辉煌之所以至今没有褪色,除了其磅礴的诗人才气,恐怕更多的是因为他体现了俄罗斯人强烈的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对自己民族的骄傲给予了热情的颂扬。
彼得大帝的业绩就是俄国人的骄傲。
因为有了彼得大帝,俄罗斯人才可能在少半个世界上称王称霸,所以几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俄罗斯人能以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的一个实证和象征。普希金以他巨大的天才和热情将俄罗斯民族对彼得大帝的感情表现出来——他在叙事诗《波尔塔瓦》、《彼得大帝的宴会》,诗体小说《彼得大帝的黑人》 、《青铜骑士》中都热情地赞扬过这位帝王……
到20世纪,斯大林——这个把帝国的疆土和帝王权力推到了极限的红色沙皇也以同样的热情赞扬过彼得大帝,赞扬他的专制手段,以及他“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的“独创的尝试。”
普希金和斯大林都赞扬过彼得大帝“专制的巨手”,他们的这种崇拜,是俄罗斯人迷信国家强权的充分表现——征服了东欧和北欧的彼得大帝;打败过拿破仑的亚力山大一世,都曾经是俄国人崇拜的对象。
1725年,彼得大帝逝世时,一位著名的政论家在彼得大帝葬礼上的演讲道出了在俄罗斯人对皇权的崇拜中,所包含着的征服世界的欲望……
演说的开始是极度的悲痛——
“今天是什么日子,俄罗斯人?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们在作什么?
我们在安葬彼得大帝啊!”
后面是对彼得大帝历史业绩的颂扬——
“他使俄罗斯变成了什么样子,它将来还是那个样子。他使它的朋友爱它,将来也会爱它;他使它的敌人怕它,它们将来也会怕它;他使全世界赞扬它,全世界惧怕它……”
●笨拙而力大无穷的北极熊……
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历史业绩的纪念碑,也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正是这位叫彼得的沙皇和这座同是叫彼得的城市,才使这头处于世界边沿的北极熊为世界所承认,并且真的把熊的特性赋予这个在严酷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民族——这是一个笨拙,而富有力量的民族,一个没有小聪明,却有大智慧的民族……这个民族就像一把迟钝的砍柴刀,没有利刃,却有份量!
在俄国人的情感世界里,压倒一切的是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和俄国人接触时,这是你首先感到,并且是使人肃然起敬、又不甚舒服的感觉;在俄国人的感知里,最敏感的就是民族自尊心;有时,这种自尊心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有经验的外族人在与俄国人打交道时,都懂得要小心翼翼地避免不去触摸那根敏感的心弦……
无论对哪一个民族来说,民族自豪感都应该是国民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在近代,民族自豪感更是几乎所有的领政治家和社会贤达人士所特别强调和要求的国民素质——民族自豪感常常是与爱国主义划等号的。
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不需要宣传、教育、培养,沙皇俄国几百年的霸权统治已经在普通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一层厚厚的历史积淀,成了俄罗斯人最显著的国民特征……
然而,奇怪的是,这种为政治家所珍惜的情感品质,事实上并没有帮助这个民族的进步,没能使这个国家在东半球的霸业长久地维持下去;相反,它的存在曾经让俄国一位深刻的思想家深深的忧虑过……
圣·彼得堡曾经“过继”给这位思想家达半个多世纪之久——他,就是俄国人的另一位国父列宁!
●那是一种奴隶的自豪感?
列宁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已经上升为爱国主义的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进行过最无情地批判。
在一篇题为《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的文章中,列宁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俄罗斯是一个“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 的民族的说法,认为俄罗斯人全是沙皇君主制度“公开的和不公开的奴隶”。
列宁认为,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已经成了沙皇皇权统治最牢靠的社会基础,数百年的沙皇统治正是建立在这种无视自己民族的落后,无视奴隶般处境的社会现实的民族自豪感上的。他说,“如果身为奴隶,不但不去追求自己的自由,还为自己的奴隶地位辩护和粉饰,那就是理应受到憎恨、鄙视和厌弃的下贱奴才了。”
列宁肯定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敢在爱国主义问题上,持异端观点的政治家,他居然敢于在俄国与德国交战的战争时刻,号召民众反对“各族人民监狱的国家”;敢于说出“保卫祖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希望沙皇政府在一切战争中遭到失败……”因为政府“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压迫这十分之九的居民,而且还使他们堕落,失去廉耻,丧失贞操……教他们用一切似乎是爱国的虚伪言词来掩饰自己可耻的行为。”
列宁在国家与君主、与政权之间所划下的不等号,无疑赋予爱国主义以新的内涵。
●列宁也没有斗过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近年来,对列宁的评价,成为俄国人的一个政治热点——笔者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街头都看到过举着列宁画像的崇拜者和大不敬的列宁漫画展;在与俄国人就领袖人物的评价的交谈中,我惊讶地发现,一些人对斯大林的肯定居然超过了列宁——他们的根据是,斯大林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俄国,将俄国版图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我为此专门查对了前苏联的历史——这些俄国人是对的——在前苏联,在俄罗斯本土之外的14个加盟共和国中,有12个是在斯大林时代划入俄国版图的;至于对列宁的批评,除了不公平地将历史的责任放到个人的肩上之外,反对者的主要依据是沙皇时期的列宁与德国的关系,列宁在上述时期的讲话,肯定伤害了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而今天的俄国又是正处在最迫切需要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历史时刻……
即使像列宁这样的伟人,也没能斗过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可见其深沉度……
● 一边是海军总部大厦,另一边是艺术博物馆
在圣·彼得堡中心广场的另一侧、沙皇海军总部大厦的对面,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俄国国立艺术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到圣·彼得堡来的人都至少会去一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去过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人,就不再会把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仅仅说成是沙皇时代霸权思想的历史积淀了……这时你就会承认,尽管在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确实包含着根深蒂固的国家崇拜的成分,但俄国人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他们对文化的崇拜,同样是支持着他们民族自尊心的优良传统。
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
俄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俄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着深深的敬意和自豪感。这是到圣·彼得堡后,又一个十分强烈的感受。
支持着俄国人骄傲的,还有他们辉煌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塑造了这个民族国民性中,可以与国家崇拜相提并论的文化崇拜!
国立艺术博物馆是俄国人决不次于海军总部大厦的另一骄傲——它于1852年开放,由包括冬宫在内的五座大厦组成。
这是可以与巴黎卢佛尔博物馆相提并论的世界最大的艺术博物馆——这里既有古代东方各国的美术品,也有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珍品,一直到中世纪、近代西方各国的雕塑、绘画……
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有的展厅连接起来有30多公里,即使不驻步地在所有展品前走一遍,也很难在一天内完成。
在爱尔米塔什参观,你一定会惊叹俄国人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如此久远崇尚文化艺术的传统;而当你站在某一幅由残片拼凑起来的中国古代壁画前时,你还会十分惊异地问,“俄国人是怎样搞到这些的艺术珍品的?”
特别要强调的是,与莫斯科一样,进博物馆是彼得堡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来爱尔米塔什的孩子们很多、很安静。老师以及官方肯定是鼓励青少年常到这里来的——即使外国的青少年也不例外!一张外国游客的门票高达六个美金,而只要持有学生证生则只收百分之一,还不到十个美分……
从海军总部大厦外边转悠之后,再进入这座恢宏的博物馆看看,你就理解了——为什么帝国已经解体,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物质生活已经下降到要靠西方的援助和贷款才能维持的地步,而俄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却依然如故?
●一位兼任主编的帝王
圣·彼得堡将俄国人的历史辉煌保留得十分完好——那就是一座座豪华壮丽的皇宫——冬宫、彼得宫、叶卡婕琳娜宫;而这些富丽堂皇的宫殿,又总是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冬宫我们已经看到了,下一个是彼得宫。这是彼得大帝与1710年兴建的。就如由冬宫所组成的国立博物馆是俄国的卢佛尔博物馆一样,彼得宫则被称之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
这座沙皇的夏宫主要以喷泉和雕塑著称,有近200个喷泉,2000多个喷柱,最高的喷水柱高达20多米,还有著名的大瀑布喷泉群和两座梯形瀑布;彼得宫的雕塑更是精美绝伦,庭院里有37座金色雕塑和数以百计的装饰雕像和浮雕……彼得宫的文化艺术氛围是如此浓郁,以致你只要粗粗游览一下就可以断定——它的创建人彼得大帝决不是一位“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草莽英雄。
事实如此,这位俄罗斯的征服者不仅仅建立了俄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最强大的国家政权,彼得大帝还对俄罗斯的文化事业,给予过极大的关注——
彼得大帝于1703年,创办了俄国的第一家报纸《新闻报》,并亲任主编;他还将戏剧从宫廷中解放出来,以发挥戏剧的社会教育作用——他下令为广大公众修建公共剧院,并把票价定为3戈比这样一个普通百姓都能承受的低价格。
这个典型的俄国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一场由国家级的艺术家在最豪华的剧院里演出的话剧,至今一张票也不超过一个美元!
●一位翻译过小说的女皇
圣·彼得堡之行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地是叶卡婕琳娜宫。
叶卡婕琳娜宫坐落于圣·彼得堡的卫星城普希金市,需要乘一个多小时的市郊火车。到叶卡婕琳娜宫,要路径俄国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皇村”。
因此,还没有看到叶卡婕琳娜宫,你就会激动起来——这里是普希金市!这里有普希金生活过六年的“皇村”!!
坐落于叶卡婕琳娜宫翼宫的皇村学校,本是为培养新型政治家而设立的贵族学校,可它却产生了许多与政治家格格不入的诗人、作家。在这些年轻的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文学社团,创办了许多手抄的文学报刊。
普希金是这个学校的首批学生。1814年,年仅15岁的普希金在手抄文学刊物上表达了自己的毕生理想——“我的命运已经决定,告诉你,我选择了七弦琴。”
在权杖和七弦琴之间选择后者,对我们今天年轻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选择,但不能简单地将这种不爱权力爱诗歌的选择,仅仅理解成诗人个人的爱好,年轻人的志向更多取决于时代的选择。
事实上,在沙皇俄国,作家、诗人被宫廷所重用;而许多王孙贵族也以爱好文学、尝试诗歌创作为荣——
终于走进了叶卡婕琳娜宫。
这儿曾经居住过一位权倾半个世界的女皇!
叶卡婕琳娜宫,与我们的故宫、颐和园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主人同是两个东方大国的专制女皇;这俩位女皇同是在短命的皇帝中,掌权最长的统治者——叶卡婕琳娜二世执政34年,慈禧太后掌权48年……
然而在叶卡婕琳娜宫游览与在故宫、颐和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叶卡婕琳娜宫,你决不会感受到宫殿的笨拙、封闭和权势的沉重。
叶卡婕琳娜宫的确是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不必描写它的豪华、气派 ,而只需要引证一下朋友当时的感叹就够了——
赞叹之余,我们想起了北京的故宫,想起了慈禧太后的寝宫和客厅,朋友说了一句“相比之下,故宫太粗糙、太土气了……”
这显然是有损我们中国人面子的感叹;而面子对中国人来说,可是一个相当严肃的话题。好像是林语堂说过的,中国人不要尊严,但要面子……所以我放下叶卡婕琳娜宫是不是比故宫气派、华丽的话题,而只谈谈叶卡婕琳娜宫之行所感受到的文化氛围……
走进叶卡婕琳娜宫,就像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宫廷外有许多精美的花坛、水池和取材于希腊神话的雕塑;宫殿里,女皇的餐厅、寝室、客厅、舞厅全是金壁辉煌的明亮,它的豪华,处处流露出艺术的魅力,给人的突出感觉是典雅和舒适;而不像在故宫,当年轻人透过狭小的窗户窥视到慈禧太后和其他嫔妃们的起居室后,无不感到这些东西的寒酸、不适、不便……
然而更突出的感受是,在游览中,我总是无法将这座皇宫的女主人与那位专制的女皇联系在一起——我脑海里出现的是那位小说翻译家、那位杂志主笔、那位不以女皇而以专栏作家的身份在杂志上与其他作家打笔墨官司的贵妇人……
帝王们能热爱文化、艺术,并对艺术家充满着敬意,那将是一个民族的幸运和力量之所在——权力崇拜可以产生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安定和秩序,但如果没有文化崇拜的平衡,那么权力将不可避免地使这种秩序僵化成阻挡民族进步的桎梏——多灾多难的俄罗斯人幸亏没有发生这样的悲剧。
叶卡婕琳娜宫的主人——女皇叶卡婕琳娜二世居然让一位作家、戏剧家担任自己的私人秘书,这位秘书又将许多有文学才华的贵族青年安排到宫廷任职;女皇本人也酷爱小说、诗歌,她翻译过法国小说,还经常在一个文学刊物《俄罗斯文学爱好者谈话良伴》上发表杂文,并担任该杂志“真话与谎言” 栏目的主笔……
可见俄罗斯人对文化艺术的爱好与崇尚有着多么深厚的历史源渊……
与西方国家相比,今天的俄国的确是贫穷的,的确,别说比起高收入的西方,就是比起我们这个正在为小康奋斗的中国,他也算穷人——在俄国人最困难的90年代初期,一个教授的工资才合到10多个美金,所以难怪我们中国的一些国际倒爷,到俄国倒卖一些廉价服装赚了钱后,也趾高气扬起来,他们大把大把地花钱,轻蔑地把俄国人称为老毛子;然而,我奇怪地发现,在莫斯科的中国在与俄国人打交道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富有而变得自信,而俄国人也没有因为中国人有许多好东西、有许多钱,就自卑地对中国人充满着敬意——就像我们中国人见到西方人、甚至香港、台湾人那样——即使帝国已经衰败,即使俄国已经贫穷得像一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民族也还是骄傲的、充满自尊的……
一衣知时节——莫斯科人的穿着
在莫斯科大街上常常能看到许多莫斯科人穿着色泽鲜艳而土气的中国廉价服装。
俄国人在公共场所活动非常讲究穿着、仪表——漂漂亮亮,整整齐齐。进入博物馆、剧院都要寄存外套,许多先生小姐甚至带着漂亮的皮鞋——把靴子存放起来……
俄国男士的穿着讲究庄重、体面,经常西服革履,领带系得紧紧的,一丝不苟;而莫斯科女士的装饰,更是如她们的美丽一样闻名欧洲。她们冬夏都穿裙子——就像男人的领带一样,裙子是莫斯科女人的起码教养。在六、七十年代,女大学生如果穿着裤子上走进教室,教授先生会以为她不礼貌、不懂规矩而将其请出教室……
俄国女人穿裙子不分季节,不论年龄,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照穿不误;裙子的花色、样式极为丰富——拖地的长裙,刚盖住大腿根的超短裙,华贵的晚宴裙,在家里穿的便裙、睡裙……
最富有色彩的是,冬天,莫斯科大街上的超短裙反而比夏天多,这几乎是莫斯科时髦女郎的典型冬装——上边是皮夹克或裘皮短上装,短裙则与上衣的长短相仿,腿部的保暖主要靠一层薄薄的丝袜,于是那双白生生的大腿便与街道上洁白的积雪相映生辉,勾画出冬日莫斯科最动人的景致之一;
老年人冬日也穿裙子,只是配着非常华贵的呢子、或裘皮大衣……
然而现在,冬日的莫斯科常常能看到许多穿着长长棉大衣的妇女——臃肿的、黑色的;还有许多一些家景不太富裕的少年儿童穿着那色泽、样式,一看便能判断出是中国产的廉价货——
或者是单薄的腈纶棉风雪衣,或者是鼓鼓囊囊的羽绒服,大多是色泽鲜艳而土气,有点儿旧——是莫斯科人最困难,中国的“国际倒爷”最神气的前几年买的——这种在中国已经是送给保姆、或是用来跟农民换鸡蛋的衣衫,穿在形象、气质具佳的莫斯科人身上,的确十分别扭;
还有浙江人缝制的廉价西装——薄薄的、皱巴巴的,连中国人穿上都一个个变成了浙江小木匠,可以想象穿在金发碧眼的俄国人身上会是什么效果?
● 哪儿有中国人,那儿就有伪劣产品?
这些服装和莫斯科的人物、景致都不协调;在中国人看来更是如此——
即使这样的廉价服装,也还是有伪劣产品——羽绒服里扒出了鸡毛、鸡屎,还有爬出来蛆虫的……这些年,中国人在俄国的声誉一落千丈,一家商店开张,贴出的海报是:“欢迎大家光临,本店保证没有中国货!”
一位中国作家说过:哪儿有美国人,那儿就有爱情,哪儿有中国人,那儿就有捉奸。捉奸三天三夜不睡觉;如今倒成了哪儿有中国人,那儿就有伪劣产品;造假、卖假不远万里!
一位朋友到彼得堡办事,一个俄国妇女走过来问翻译“你们是中国人吗?”翻译说是的。女士便通过翻译问中国人:“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买伪劣产品?”她说,给儿子买了一双旅游鞋,只穿了一个礼拜就报废了!
翻译解释说,这位中国人是学者,他没卖过鞋。才把这位俄国大婶打发走……
中国人在莫斯科遭冷眼、受袭击,和这一类劣质服装骗人,假酒害人不无关系;而俄国人又特别好骗——他们至今没有学会讨价还价,即使在农贸市场购物,也是农民大叔说多少,就付多少。
这是我自己在农贸市场上得出的结论。所以对妻说,买东西时,别砍价,跟在别人后面交钱就是了。
●服饰的变化反映的只是一种没落了的心态
当然,服装的变化并不能证明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落到仅能维持温饱的地步,这只显示了一种心态,一种消极的生活情绪……
我的房东维尼太太,在我们还穿着羊毛衫的10月,就早早地将她的那件黑色的棉大衣穿起来了。其实,她的呢大衣、皮大衣、毛大衣都好好的在衣柜里挂着;而且她是穿着这些大衣去过巴黎、伦敦的学者……
我想,维尼太太之所以不再穿戴这些华贵的衣衫,一定与许多不再讲究衣着的中、老年人一样,是因为她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国家一样,正在经历着令人沮丧的没落。
维尼太太是一位出过专著的艺术史家,她退休在家,每月拿3、4万卢布(也就是30美元吧)的退休金,尽管她有自己的房子(是政府在住房私有化过程中,无偿给予的);尽管俄国在医疗、卫生、保健上的社会福利基本保留了原苏联的国家包干;尽管她们的水电、煤气和电话费用便宜得几乎是免费(所以维尼太太每天总有一、两个小时在电话里和她的那些老太太朋友聊天),但这30美元也仅仅够吃饭以及一般的日常开支,这就在心理上使她们产生了一种不安全的潦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