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你我他---人生64个怎么办(21-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19:03
]
21 当时情有了阻塞的时候怎么办?
凡是不能亨通,中间必有阻梗。
当中间的阻梗被咬碎,自然就通畅了。
从这个意思去理解阻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好。
生命的繁衍和连续,首先要战胜阻梗。没有战胜阻梗的本事,食物根本到达不了肠胃,生命何以维持?因此人类有牙齿,有上下鄂,且可以运动,咬碎一切人体所需要的东西。其他动物也如此。
后来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达,机器的制造,有相当成分是要战胜阻梗的。诸如碎石机,粉碎机,切割机,刨床、机床、钻头等等。这些发明,都是要消灭人类认为是阻梗和多余的东西。
由此看来,阻梗不可避免,也没有什么可怕。
阻梗一般都是由不交合所形成。
人不沟通,就会形成隔阂;事不沟通,就会造成阻梗。
如果有了隔阂,或者阻梗,就要尽快解决。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这是现代人的说法
《易经》上说,“履校灭趾,无咎。”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有小小的错误,那么让你的脚指来受刑,不至于让事态扩大,到伤筋骨的地步。这样,无大的阻碍。
对一般人为的阻隔,《易经》的思想是,以雷的威力,以电的光明,来使刑罚明显,法律端正。
如果我们在人事上出现了阻梗,又优柔寡断,让阻梗扩大,那么我们就象吃到味道浓烈的干肉,又硬又难吞咽。这是《易经》上的比喻。古人大概都是吃那种晒干的肉。如果味道不整,而且又浓烈,你说又臭又硬的干肉怎么吃?所以《易经》上用“吃干肉”来比拟阻梗扩大的辣手。但即使这样,如果我们有信心有毅力的话,还可以处理,经过咬碎,就能排除障碍,不至于有太大的过失。
假如阻梗在高位,在要害的地方,那事情就更难办。要消除这样的阻梗。必须冷静果断,不可轻率。就象骨头上的肉,要把它删除,一不小心就会伤到筋骨。
消除阻梗,整个<<易经>>的意思是,越快越好.它用干肉来作比喻,开始时,只是味道不好,还是小事;到后来,就愈益严重,一不小心就会伤到骨头。
古代江西洪州有一位和尚叫法达,据说7岁即爱修习《妙法莲华经》。大成之后,亲自走访六祖慧能。第一次见面时向六祖礼拜,头未触及地。
六祖苛责他说,礼拜而额头不触地,不如不要礼拜,因为那表示你心中必有一物。
这心中一物,就是芥蒂,就是阻梗。
按照例规,禅僧的正式礼仪叫“五体投地”,即双膝、双肘和额头等五处地方触及地面,以掌心向上,让对方的脚踏在手上,如同要将之顶戴在自己头上的模样。然后站里礼拜,并重复做三次。
法达有可能不认真,有些敷衍了,被慧能大师责骂。
但这骂有道理。当人的心中存有芥蒂,或者不是心悦诚服时,头便无法低下来。
年轻人在寒喧的时候,他们有的不但不低头,甚至还趾高气扬,那是他们心中感到拘束。就如有一篇文章,说领导在办公室里坐着,在小汽车里坐着,在主席台上坐着,照相坐着,连走进特困户问“今年收成怎么样”也是坐着。这样的领导“心中也有一物”了,那就是千百年来的“坐天下”的思想。
但行礼额头没有触地,就称不上行礼。一样的道理,如果向别人道歉而不低头,亦不算道歉,因为内心没有诚意。
心里不坦然,心中有芥蒂,连叩头都叩不好。你还奢想什么呢?
由此可见,对人对事,“心无一物”,是何等的重要。
老鼠屎掉进美味的汤,砂砾飞进明亮的眼睛,霜雪打蔫开放的花朵,台风掀翻远航的船,这些都是阻梗。
我们灭鼠,我们植树,我们防冻,我们预测台风......
我们在咬碎阻梗。
但我们捕杀田野上的老鼠,狡猾之鼠却打了地洞;我们广植树木,预防了风沙,却又有人偷偷地砍伐;我们预测了常规的台风,却还有来去匆匆的龙卷风.....
世界充满阻梗。
世界需要我们充满信心,坚韧不拔。
22 当你要向别人推荐自己的时候怎么办?
人的头脑是芜杂的
一大堆的词,堆放在那里。有时候想用这个有时候想用那个,都没有个准,看心情。
比如,谦虚、谦逊、谦卑、勇敢、果断、武断、坚强、顽强、顽固、自信、自负、自傲.....
还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谎谬说一百遍就是真理。老实人吃亏。难得糊涂。傻人有傻福。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等等
汉语那么丰富,社会那么诡异,人心那么不测。
你该怎么说你自己?
正确与谬误,伟大与渺小,往往是一纸之隔。纸的这边是果断,纸的那一边是武断。
要说好自己,首先要了解社会。
因为你是向社会说你自己。
我们这个社会,是有装饰的。或者说是有粉饰的,用《易经》的话说是文饰。
没有文饰,太原形,可能不美。但装饰太重,像刮灰刮厚了,就容易剥落。所以,聪明的女子,总是淡妆轻抹,这样宜人;太浓了,人家会说你脂粉太重,适得其反。
其实,文饰是一种文明的表现,是人类行为的分际。一直争论不休的“长官骑马,士兵走路”就是一种文饰;还有警车开道,警车殿后,都是一种文饰。
也就是说,社会是有规矩的。你在哪该怎样说怎样做,应该心里有数。
你要改变这种文饰,得有力量。
人类的装饰,是礼法。当礼法达到极致时,又恢复到朴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返朴归真”。
所以,当你向别人说你自己,最好成绩还是“实话实说”,和盘端出本来面目。
西方有一位名人说过,真诚起码还两个好处,一是使自己的心胸坦荡,二是容易得到帮助。
过分修饰,或者掩饰,最终都会被摒弃。就像现在的国际家具市场,明朝的红木家具特别走红而清代的家具不受欢迎一样。明朝的家具,除了做工精之外,它的风格简练、简朴,明快;到了清代,装饰味越来越重,越来越讲究奢,讲究表面工夫。而人和物都一样,最终的极致不是浮华,而是朴实和真。
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以真的面目出现,不会吃亏。即使吃亏,也是暂时的。
《易经》也承认,必要的装饰、修饰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有一个原则,一切人为的文饰,都应该恰如其分,重内涵的实质,不可被外表的形式迷惑。不可因一时的得失而去过分修饰自己,更不能因虚荣而铺张。
《易经》里说,如果是一间住家,你不去装饰人人注目的外表,而去装饰内在的花园绿地,小桥流水,那是正确的。
如果你给心爱的人送礼,你不是大肆渲染,而是量力而行,送了一朵绢花,虽然有时会被讥为吝啬,最后还是会吉祥喜悦的。
因为你送去的是心意,而不是用财去博取你所想的东西。
在一个铺张浮华的社会里,在一个需要文饰的时代,如果你要向别人介绍你自己,你应该如何把握呢?
三分人七分妆。于是靓女化妆,丑女也化妆。
马要鞍配。于是,好马配金鞍,劣马也配金鞍。
---可是,妆厚了,容易脱落;鞍重了,容易累马。
当爱迪生初到纽约的时候,朋友说,你是一个发明家,穿着要好一些。爱迪生耸耸肩膀,说没关系,没有人认识我。当他事业更上一层楼,声誉日隆的时候,朋友又提醒他,这回你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衣着了。爱迪生说,不用了,大家都认识我了,穿好穿赖没所谓。
一代大师就是这样向别人展示自己。你呢?
有人说过,一个农民穿了西装,他依然是农民。一个教授没穿西装,他依然是教授。
但也有人说,坐了轿子的是老爷,戴了领带的是太爷,检了长袍的是三爷.....
看来如何向别人推介自己,还是要费点思量。
23 当你遇到了衰败怎么办?
高山出在平地上。有平地才显高山,有地的平才显楼的高。
高楼也在平地上。有平地才有高楼,有矮屋才显楼高。
但日月风烛,星移斗转。许多高山成为了平地,许多高楼也陷入了地表。
赵州桥,滕王阁,无字碑……哪座基础深厚,哪座久存于世。但终归还是:有建终有拆,有立终有破。
世尘间的一切,似乎都要消声匿迹,未来总有一天是它们最后的日子。
衰败是不可抗拒的。
但衰败也可以延缓,可以转移。
在《易经》里,说衰败的这一卦是消息卦。衰败在九月,秋风起,可见,衰败与外因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就人事来说,阴盛阳衰,小人得势,君子困顿的时候,衰败就开始了。
如果衰败是大势所趋,那只有顺其自然,谨慎隐忍,这样可以延缓衰败。如果采取积极的行动可能不利,会加速灭亡。
顺而止之,观象也。这是面对衰败的金言玉语。
因为小人得势,阴在伸长,君子不宜行动,应当顺应时势,坐观变化。我们应该领悟这一精神,既然世间一切事物,必须有消长盈虚的现象,这是自然的法则,那我们不必惊慌。
《易经》说,地基坚实了,上面的房子才能安稳。所以希望一切的“在上者”,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以敦厚对待下属,本身的地位才能安泰。
当事物走向衰败,我们不可以做权宜之计的考虑,与小人同流合污,也不能挺而走险。
《易经》说,那种脱落已经到了床面上了,你还不赶快走人,等着你的就是灾难了。
佛学有两句智慧语录。一句是:事难方见丈夫心,“意思是说,在难行的事的面前,才显大丈夫的本色,好人物要在烈火中锻炼。另一句是”与天下人做阴凉“,意思是说,为天下人造福,顶烈日,遮风雨,无怨无悔,这才是大丈夫。
像佛学智慧语录那样做,才是坚持纯正,才可以改变衰败。
对待衰败,还有一个信心和智慧的问题。
即使说全部都是阴,只有一个阳,这叫硕果仅存。如果这个阳,是一个君子,那么事情就可以重新兴旺;如果这个阳是一个小人,那就像房子倒塌了。
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阳就完全消失了。只是阳还未出现而已。就像一幅辽阔的大地,太阳总是要升起来的。
24 当你厌倦了日子怎么办?
日子如何。滚滚滔滔,一去不复。
今天的钟声,已不是昨天的钟声;
今天的白云,已不是昨天的白云。
你厌倦什么呢?
也许,你感到世道太不公平,困难一古脑儿给你了。
这个时候,你最想的是有一位高人给你指点迷津,给你释惑解疑。而这位高人肯定是这样给你说的:“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业,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也就是说,人世间的艰难险阻,是炼心的环境,世间的人情冷暖,是炼忍性的好地方,世间事多颠倒,正是修行的资本,假如没有颠倒,你何必要修炼呢?
这种境界,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没有困难,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呢?我们共产党员是专门为了克服困难而来的。
我们不能厌倦日子,还有一个最充分的理由,就是人有五难,不可不察。而“五难”的第一难是“人身难得”。人身再得最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不热爱自己的生活呢?
我们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还要为人民谋福利,这才不枉此生。
如果说,你已经不能忍受那烦心的日子了,在这时候,烦心的日子已经差不多到了尽头。
凶必定返回吉,危必定转为安。旧的日子一经死去,新的日子就回来临。你厌倦什么呢?
如果是阴气多了,晦气多了,那么阳必定回来,顺畅必定再现。日子将再度生气蓬勃。
孔子说,生生不息是天地之心。日子长得很哩,你犯什么愁?
而老子说,田地之循环,千变万化,一切的动,都由静发生,你不妨静观其变。
一个人,只有回归到宁静的、一无所有的、无牵无挂的状态,才能看清一切。
古时候,人们为了以后更加生动,在阳刚不足的时候,就要静待。不顺心的时候,都是阴多阳少,所以没有好心情。这个时候宜静不宜动。
古代君王,认为阳再生的那一天是冬至日。这一天,国家将边关口岸关闭,不使行商通行;皇上也不巡视四方,静待守阳。这一天的安静,就是为了国家以后更加生动活泼。
这样做,现在看来,没有多少依据。但我们可以从中理解,有时候,静比动好。
“做客不如归家,多虚不如少实”。这里的客,是指社会繁杂之俗,家是指人的本性。与其让俗礼烦缠,不如求归自性,求得本来。再多的虚幻也不如一点真实可贵。
如果烦心的日子是自己一手造成,那么我们要反省。
《易经》的卦象说:不要走远就返回,及早改过,不会有什么后悔,大吉大利。
如果是频频犯错,又频频改过,屡屡失败,虽然无大的过失,但已经很危险。
人应该守原则,走正道,这样才不会后悔。
日子不必烦。今天没有,并不肯定明天没有。
而今天有的,也不意味着明天再有。
有中已经潜伏着无,无中已经萌生着有。
我们烦什么呢?
我们看应该看的天。
我们踩应该踩的地。
我们做应该做的事。
悄悄地,不等明天因为,总有一天明天不属于我们。
25 当你想虚伪的时候怎么办?
虚伪,是想给自己穿上好看的“衣裳”。
但最终是皇帝的新衣,其结果是“一丝不挂”展示在众人面前。
《易经》说,不虚伪,有意外的福。
不虚伪,是一种实心实意。不问收获,只管耕耘,便是。我们劳心,劳力,流汗....我们就有意外的福。
没有过高的期望,没有排场,没有“摆款”,我们抑制着希望,我们也抑制了失望。
内心活动,外表刚健,但不虚伪,那么你会四德具备:伟大、亨通、祥和、坚贞。
因应天时,顺应天理,没有分外的欲望,悠然自得,不强求,这样的态度就是不虚伪。
《易经》说,刚开垦一年的田,已经不长草;开垦后二年的田,地质已经酥松;开垦后三年的田,才是能够收获的熟田。我们不期望不耕耘就有收获,不期望刚开垦的田地就能丰收,人的想法,如果期望过高就是虚伪了。
耕耘并非期望富有,只求一饱。
这样的期望,永远让你有意外的惊喜。
不虚伪,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不虚伪,不是就一定得到好报。
《易经》说,拴在村里的牛,被路人顺手牵走了,住在附近的人家,往往被怀疑是偷牛的贼,蒙受不白之冤。
你诚实,不一定就顺利。但人一定要诚实,不虚伪。
不病呻吟,有病不呻吟;无病乱吃药,有病不吃药。
在古代,都被视为造作,不是固守正道的德性。
那是虚伪,所以,人不应该造作。
如果逞强,明知前进遭遇穷困,你也要前进,那也是虚伪。
世人常说,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如果是一种决心的表示,那还可以理解;如果是一种行动,那就是虚伪了。
当你想虚伪的时候,你要想到虚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虚伪像雾,一时间可以遮住一些东西,但太阳出来,一切都真相大白。
虚伪像掩耳盗铃。从你一开始就清楚地看到,只有你自己在骗自己而已。
虚伪是傻瓜的玩艺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