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人民币升值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12:00
中国新闻网10月25日报道 参加完韩国庆州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似乎心情不错。
昨日,他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青岛机场举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
在此短暂访华前,盖特纳接受Bloomberg电视采访时表示,中方意识到了令人民币升值符合中国长远的国内利益,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维稳,因此中国会进一步允许人民币升值。
紧急会谈
作为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中方最高谈判代表,王岐山近期(10月)密集接洽美方官员,其中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鲍卡斯等,并同盖特纳通话。
此次的青岛会谈,是盖特纳在回国前突然安排的议程。而王岐山并没有参加上周在韩国举行的G20会议。
中美双方对于此次短暂停留的午餐见面描述一致,称“双方交流了对中美经济关系的看法”,并“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下称‘G20首尔峰会’)作准备”。
据悉,在上周G20会议上,盖特纳同中方代表见面后,双方都认为有同更高级别官员见面的必要性。
此次会面是双方继今年4月份之后,第二次在机场会面并举行会谈,此举与目前中美面临着的汇率问题息息相关。
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再次推迟了公布汇率报告,选择调解而非制裁的方式应对中美间汇率问题。
与此相比,美国国会的行动步伐与声音却未如此“温和”。《第一财经日报》采访获悉,在鲍卡斯访华时,强调中国的紧迫需要是“允许其货币更快升值”,并再三要求有一份针对性货币升值的时间表。
鲍卡斯在美国参议院负责中国的货币事务,并在今年召开了一系列财政委员会听证会审议中美经济关系。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中国不会屈服于美国而一次性升值,未来数月,人民币将持续稳步升值。”
“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位于6.5~6.6之间,2011年则将位于6~6.2之间。”沈建光表示。
2010年10月26日 06:16 AM
中国纸面财富的暴涨时代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
对股市不能太悲观,也不能太乐观。
大盘上涨蓝筹启动,加上人民币被迫升值,很多人说牛市近在眼前。但中国的股市变量中,除了货币、估值之外,还有政策因素。
有几个前提条件是确定的,人民币将在贸易顺差受到限制的过程中小幅升值,全球的资金与著名的投资大鳄聚集人民币资产,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香港办公室下个月鸣锣开张,英国最著名的投资基金经理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已迁居香港,今年4月新创立的“富达中国特殊情况信托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Trust)募到了4.6亿英镑资金。在日前举办的2010年“新突破、新平衡——增长主题再思辨”主题论坛上,曾任高盛亚洲总经理和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肯•寇蒂斯表示,“谁都想拥有人民币资产。”目前最活跃的融资是海外借贷,所有投资者的眼睛都盯着人民币升值。
全球有多少资金会抢夺人民币资产?预期极多。目前只有一个结论是明确的,现在才刚刚开始。9月份开始出现资金净流入,由于资本项目管制在新加坡、香港等地的美元无法进入,一旦中国放开投资,将出现疯狂格局。这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在巨大的压力下中国实体经济必然分崩离析。
在金融危机以前,我国央行冲销外汇占款的主要手段是发行央票收回流动性。2010年10月20号发生了变化,这一天开始央行加息,中国选择了另一条冲销办法。
首先,扩大内需逐步降低顺差。韩国G20财长会议结束后,美国财长盖特纳再次重申了美国的立场,设定经常帐盈余上限取代汇率战。盖特纳称,有关经常账盈余或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最后的数字化目标可能定在4%上下,因为大多数国家预计经常账差值与GDP之比或低于4%,或中期内降到4%。
中国预测随着经济增长,未来三到五年其经常账赤字与GDP料为4%或更低。这并非无中生有,9月7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经其所在机构核算,今年我国GDP有望达到5万亿-5.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有望降至1200亿-1500亿美元,外贸顺差占GDP的比例也将由此前最高点时的10%降至3%,这就意味着比去年下降2.7%。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也表示,今年我国贸易政策的目标是在继续促进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改变贸易平衡状况,“预计贸易顺差在去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会继续减少1000亿美元”。
按照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相抵,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49亿美元,减少1000美元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但减少出口依赖的方向不会改变。
其次,建立独立的货币政策。
央行10月20号加息是个标志性事件。事实上,无论是对于减少热钱流入,还是减少全球贸易磨擦,央行加息25个基点可谓毫无意义,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吴晓灵院长表示,目前中国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空间较小,因此并不太可能进入加息周期。
在市场预料之外的时间加息,最重要的是向全球释放信号:随着人民币逐渐市场化,中国货币的利率也将以市场为主导,摆脱固定汇率下利率被美联储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定位。
到目前为止,为了维持出口主导经济模式,中国基本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如中国香港地区一样,惟美国的马首是瞻,造成货币政策与国内经济形势的不匹配,国内经济过热时不得不维持低利率。一旦汇率松动,利率市场化也就顺理成章。
并不奇怪,10月22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中国利率将逐步市场化,对中资银行的盈利空间将形成很大压缩。
第三,中国将建立庞大的资产证券池,足以消化、吸纳蜂拥而入的资金。
从2009年A股市场重启IPO到今年8月底,证券市场融资总额9931亿元,月均募集资金的额度达到了703亿元,比股指涨到6000点高峰时的2007年的融资峰值655.5亿元还高。截至2010年9月末,16家上市银行都已经披露融资计划,总计7000亿元的再融资需求已经完成的额度近半,剩余的3500亿元集中在A 股市场的融资额度为2000亿元,但不会采用公开增发的方式,转而基本采取通过定向增发和发行债券的方式解决。
本轮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上市融资起于2007年,当年9月,中国神华募资660亿元,建设银行募资571亿元;10月,中国石油募资668亿元;11月中国中铁募资224.4亿元;12月,中国太保募资300亿元……四个月A股融资总额高达5341亿元。可见,即便是股指跌到低谷,政府做大资本市场的目标依然坚定,一旦去年股市稳定,融资再融资层出不穷。
考虑到不断扩大的创业板,考虑到数万亿元等待上市的地方国企与地方国资重组,考虑到即将推出的国际板,预测未来数年中国A股市场将市值将扩大几十万亿元,以吸纳不断增长的货币。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将随之形成。
就中国而言,未来十年不仅是经济结构大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更是一个纸面财富爆发式增长的时代。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布衣鸿儒  发表日期:2010-10-26 0:54:00
决策的逻辑之:索罗斯挟带90亿美元巨资卷土重来的逻辑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随着热钱涌港,13年前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狙击港元无功而返的索罗斯,将挟带90亿美元巨资卷土重来,市场相信索罗斯来港是为了更有效把握中国的投资机会。基金界盛传索罗斯已低调招兵买马,在港招聘熟悉中国内地、香港市场的基金经理,加入其香港办事处,但也有说法称,与其说索罗斯是看好内地市场,还不如说他和其他国际热钱一样,是在豪赌人民币升值,新加坡《联合早报》昨日报道称,在人民币升值、央行升息情况下,全球热钱正大量往大陆涌进,香港则成了这些热钱抢攻的桥头堡。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机会,由于决策模型的困难,导致我们现在还在汇率改革的泥潭里挣扎。背后逻辑是什么,大家一起来发现吧。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采用的运用货币政策或直接干预来稳定汇率,来影响浮动汇率制度,前提要必须谨慎,并使汇率变化能反映基本的力量,如通货膨胀差别,生产率增长率差别和自然资源的发现。其中我们会发现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别是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和美国真实汇率的有效切入点。我想,投机力量的决策的判断点也是如此。
提供的图表如下:引入有效GDP概念,中美两国10年来生产率增长率的差别应该会有个直观的印象。
图上可以发现,2000年后,我们错过了两次汇率由固定汇率转成浮动汇率的机会,一次是2002年,一次是2006年,我这里可以搜索到的是2007年底的一个报道摘要,大家可以从中品出些味道。
“中国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机制、启动其称之为更灵活的新汇率制度一年后,中国商务部长xxx人民币走强对出口商的不利影响而烦恼。商务部长xxx在2006年年中抱怨,人民币升值使中国出口企业“利润明显降低”,特别是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利润本来就很低,如纺织业平均利润率仅“3%”。中国商务部主管中国的贸易政策。自2005年7月放弃钉住汇率制,至今已有近两年半的时间,事实证明,商务部长xxx和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中国各类游说人士都错了。
自2005年年中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仅上涨了11%,近几个月来,欧洲一些人士疑惑地看到,即便欧元兑人民币走强,欧洲对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却在增大。
尽管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几乎不会对中国或是亚洲与美欧的贸易差额产生短期影响,但汇率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全球经济参与程度的象征。
在中国国内,许多对汇率制度持批评态度的人士不是那么关心贸易问题,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央政府严格管制造成的经济扭曲。
为保持汇率稳定,中国政府几乎买下了每月流入的所有巨额外汇,然后通过发行银行票据,“冲销”货币体系中额外的本地资金。
由于中美之间的利差,这对中国政府曾经是一项有利可图之举。但如今这一利差正在危险地收窄,导致中国央行(PBoC)持有的外汇资产面临巨额账面亏损。9月份,中国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为1.433万亿美元。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上海的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利差收窄是个问题,如果(或者可能当)中国的利率不得不超过美国时,这个问题将非常令人担忧。”
对调高利率会鼓励投机性资金流入的恐惧,长期以来限制了中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运用,以至于没有多少活动空间。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深圳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最近在一次对监管者而言异常坦率的讲话中表示,汇率机制使得中国央行颇为“被动”。
他表示:“汇率生成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而且正日益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
于学军呼吁开放资本账户,允许由市场确定人民币价值。对于通常将此作为长期选择加以讨论的中国决策者而言,这是个激进的选择。
对中国加息(以抗击最近几个月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的影响)和人民币升值速度略有加快的预期,似乎已再度促使资金流入。在截至9月底的3个月中,外汇流入增加了1800亿美元。
在流入的这些外汇中,只有大约730亿美元来自贸易顺差,300亿美元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投资海外的储备资产的利息支付。中国一位资深经济评论员表示:“如果外国资本预计人民币将加速升值,同时有过多的‘热钱’’流入中国市场,那么这将是个大问题。”
过去一年中,中国政府在解释严格控制人民币汇率的原因方面,没有遇到太多麻烦,只是像重复戒律那样承诺,将逐渐实行更灵活汇率政策。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认为,这种延迟是“体制高层经济决策非常不力”的产物。
他表示:“至于是否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并不自信;而且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给他们相互矛盾的建议。”

作者:布衣鸿儒 回复日期:2010-10-26 08:13:24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固定汇率可以带来企业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主利润之外,对于国家的货币政策形成了不必要干扰。由于政策虽然想要执行固定汇率,但是执行起来不够坚决,这就给了投机者可利用机会,一旦投机者尝到苦头,就不敢轻举乱动。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决策者并不清楚,中美之间的真正合适利率应该在哪个点上,一旦我们国内现行的政策与固定汇率不一致,无法瞒过目光犀利的投机者,固定汇率的危机由此产生。
问题是在于,2009年的国内刺激政策,投机者发现了这个突破点,升值讨论又卷土重来,图上可以发现,2009年是个转折的点。特别在国际贸易占美国GDP12%以上时候,美国有需要对此进行认真的讨论(以前该比例不大)。
我们可以发现当2002年经济需要转型,我们未能主动为之,到2006年有机会被动转型时期,由于决策模型的缺失,导致我们陷入现在的困境。1997年—2007年我们有着最好的发展10年,这10年如果能够实在的做一些转型和制度改革工作,后面的新的周期的10年我们或许可以走的更远。
作者:布衣鸿儒 回复日期:2010-10-26 23:01:21
看天涯的网友性子急,先告诉大家结论拉(详细的推论过程看我的博客)
我的结论是:
1、 近期人民币汇率问题只是前几年升值预期的调整末期,按今年趋势来看,人民币应该是高估,我强调的是趋势。美圆在走强的趋势。双方都有有点强弩之末的味道。
2、 根据模型估计,人民币兑美圆在6.4—6.6区间.
3、 中国政府在近2—3年还不能或不会让人民币市场化,前提是国内达到低通涨,高增长.这需要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完成.还需要美国通货膨胀到加息时候.
4、 索罗斯先做多人民币后再做空,两手都赚钱.因为他和我的决策逻辑是一致的.只有固定汇率才能引来投机客,并影响我们国内的货币政策两难.钱让他赚走也很合理.
5、 明白的讲,市场很热闹,大小索罗斯很喜欢.
6、 中国政府顶住的结果是汇率改革按我们的进度走,这也是王其山和盖特纳达成的默契.6.4—6.6也符合中美的实际汇率水平.美国国内问题是结构性失业.跟这个扯不上边.中国国内问题是自然失业率上升,怎么刺激都没有用.该转型.
7、 国家没有顶住的结果是,固定汇率崩溃,货币随后大幅贬值.
所以无论如何选择,人民币都是先升后贬,不同的结果是一个是市场投机者掌握,一个是中国政府掌握. 大家应该知道我们该怎么做了吧.另外,无论我们怎么做,索罗撕们总能提前知道结局(至少我是这几天研究后才发现,比他晚,而且他能钱生钱,我只能在这里讲讲,呵呵)
作者:昭名 回复日期:2010-10-28 00:32:18
作者:大时代青年 发表日期:2010-10-27 15:55:00
10.18日开始的头部全部完成---迎接4年的衰退!
来得如此的快,去得也如风,他们不会给你们任何机会逃生,因为节后这波在市场认为大牛市开始的行情就是个逃生的行情,谁先逃出去,谁就在未来4年的中国经济衰退中活下来,所以他们不会把逃生机会让给你的.....
所以他们在有色,银行,保险等大盘上成功的解救出去年的仓位,并且还赚了些....那些筹马早就出货的地产,钢铁在这波所谓的牛市里,根本拉不起来,这也说明了拉得厉害的都是有仓位能进行对倒的....
我的那些文章正在逐渐的验证..我说过,很多事情在后面会有结果的,不过等你完全明白的那天,已经是断手断脚了...
这个头从10.18日就开始做了,先是2个双上影,再加上一组对去年下压线上轨的突破诱多,手法非常老道,8个交易日大主力成功完成了对节后跟风盘的包围...
其实节后许多人并不愿意进来,因为经济基本面明摆在那里,但是媒体又一次告诉大家,大牛市来了。于是地产先逃命的一些人才出虎口又入狼穴...许多人都是节后第2周进来的,这些人基本上被包了饺子...
为什么投资者总是一次次的上当?我说下现在的手法:
1.讲故事的手段越来越厉害:以前就是最多出公告配合,现在的主力是靠一次比一次疯狂拉升个股,让你们相信故事可能是真的。你们在想如果不是真的,怎么可能这样拉?这样拉,如果不是真的,他怎么出得的了,那肯定就是真的了...
2.培养市场追涨杀跌的习惯:这样的市场让大家觉得只有拿出胆追涨杀跌强式股才有得赚,可最后成功的还是少数,这其实跟博彩没有区别...
3.媒体仍然是充当诱多诱空的好手:每到顶部或底部,这些专家就出来发文章说现在大牛或大熊开始了,而许多次都证明他们恰恰完全看反..
4.基金水平越来越低下:如果说05年前基金的那些高手做5朵金花时代是他们的高峰,那些现在就完全是他们的低谷,当年那些人都成了私募,现在的这些经理太年轻,股票根本不懂..就算是王YA伟也不过是跟庄家配合才有今天...
这个头完成后,是不是迎来大C浪,现在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小板将迎来超级熊市,这也标志着中国未来几年,经济衰退的最大受害者将是民营企业,这也是国进民退的恶果.
中国经济将进入4年衰退期,民营企业将再次被红色掩没,左线将再次主导,地产和股市将一路阴跌,这几年地产赚的那些人,你们也将再次全部回吐...
大盘一旦破掉2950后,将开始暴跌,2800才有反弹..祝你们好运..
作者:昭名 回复日期:2010-10-28 00:49:25
作者:银汉星空 标签:财经2010-10-26 21:36 星期二 晴
2011 做空中国
1.中国经济体有巨大漏洞,存在系统风险,即将成为国外对冲基金进攻的对象。
2.关于做空的时间点,很难预测,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美元的技术形态分析出反转的大概月份。2010年10月23日,投机大鳄索罗斯携带90亿美金来到香港办公室,可以感觉到做空的发令枪 子弹上膛,日期临近。
下面分析为什么中国经济存在系统风险(或者说:为什么对冲基金盯上了中国)。
秃鹫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或嗅到腐烂动物的尸体,
国外对冲基金就像是秃鹫一样,一国经济体是否健康,是否良性运转,在这些对冲基金眼里很容易辨认出来,中国的经济体在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显现不良征兆。(2010年1月开始,国外对冲基金就分析指出这种风险,查诺斯、鲍尔森是两位著名的做空大师,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均大幅获利,这次他们再次唱衰中国经济、高盛、摩根史坦利等投资机构也发布了唱衰中国的报告,这些可以在网上搜索到)。
中国近些年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出口、外贸拉动的,内部则主要是靠房地产拉动,
即将到来的2011年,这两个增长引擎都将熄火,这也是中国经济系统风险所在。国外对冲基金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正在筹划进攻。
下面我分析一下原因,
1 出口方面: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一方面,他们迫使中国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再加上,这两个地区身陷金融危机,消费一蹶不振。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靠出口拉动的增长,逐渐减缓衰退。
2 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银行、政府、地产商三者共赢是近些年中国地产持续升温的利益铁三角,然而,这是建立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极低的利率、流动性泛滥的条件下实现的。
2010年10月20日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虽然不多,才0.25个点,但是已经拉开加息序幕,通胀形势严峻,银行被迫加息,这标志着央行(或者政府)态度的转变,在“保增长、防通胀”这样的政策指导下,“加息还是不加息”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通胀影响社会稳定(08年政府投入4万亿、地方政府11万亿的信贷规模,通胀效应即将显现,再不出重手收紧流动性,通胀上天,社会危机)。
2011年中央主要的政策目标就是“维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稳,不惜把房地产价格打压下来,也要维稳,可以说,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是政府被迫作出的无奈选择。
笔者预计2011年央行将加息3-5次,至少加到5%以上才能遏制通胀。而这也将刺破地产泡沫,并刺破信贷泡沫。
经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在2011年将可能反转,进入衰退和下降通道,谁能想到:2008年发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三年后最终引发了中国的经济危机。并最终刺破了中国经济的泡沫。
从另一个角度看,每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可以长期持续做到这一点。回顾这次经济危机,美国,欧洲两大经济体都经过刮骨疗毒,解除了市场隐藏的炸弹——美国的次贷、和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市场恐慌期已过,而中国仍有许多炸弹随时会引爆:通胀、地产泡沫、信贷危机,随时引发市场恐慌。
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在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过程中,以上这些问题不断被媒体放大、炒作,加剧市场的恐慌心理, 如同希腊、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发生时一样,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欧元大幅下跌,超乎预期。
怎样做空中国,
一般来说,对冲基金是这样布局做空中国的:
1.做空香港恒生指数,
2.做空商品期货,比如黄金、石油,
3.做空澳元,欧元,日元等跟中国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货币,此外还有期权等一系列的手段来获利。
中国经济被攻击时,表象是大规模外资撤离,资产价格暴跌,楼市价格暴跌,实质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以政府主导的投资错配了资源。
顺便说一下,从技术上看,目前,美元兑欧元即将展开第五浪,这一波是上升浪,第五浪往往是迅速而猛烈的,明年1月份,也许美国停止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许美元加息。这有可能是压垮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当美元加息时,意味着所有非美元货币开始贬值,人民币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贬值空间,2010年下半年,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仅仅是因为贸易逆差的原因,而实际上,就购买力而言,人民币的购买力已经很低,未来,外资大规模撤离时,人民币会跟多数非美元货币一道,开始大幅贬值,并显现它的真实价值。
大潮退去,只有中国在裸泳。
资本市场的国际流动
资本市场的国际流动就像非洲大草原的旱季和雨季,每当雨季来临时,水草丰美,生机勃勃,旱季来临时,草木枯死,动物迁徙,羚牛追随着雨季而去。
纵观近二十年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这样的特点:从非美国流向美国,又从美国流向非美国的走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版图巨变,国际政治形式的变化导致资本流向更加安全的美国,这一时期,美元坚挺,美国经济繁荣,97年亚洲经济危机,再次迫使资本流向美国,催生了98年美国股市大牛市,催生了纳斯达克股市泡沫(格林斯潘称之为:非理性繁荣)。
2001年,911恐怖袭击,美国本土变得不安全,再加上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破灭,资本大量流出美国,注入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催生了2006-07年的股市超级大牛市,也催生了中国房地产大牛市。
2008年7月油价达到147美元时,发生了金融危机,油价产生了大规模回调,这也说明:世界经济在这样高油价下是不可持续的,同样,世界经济也不可能允许中国经济持续高速运转,因为全球市场容量有限,笔者预计:随着2011年中国地产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将长期持续走低,中国“内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这一过程将是痛苦的,长期的。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衰退,国际资本将再次回流美国,美元将在下一个十年,再次坚挺。
以上分析可能还不足够充分得出中国长期衰退的结论,笔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经济离不开政治,政治体制上看,中国的发展不被会国际社会容纳,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封堵在将来可能演变成一场冲突,南海争端、朝鲜问题,都会引发一场局部冲突。
历史的经验表明,每一个十年都会有一些腐朽的政权轰然倒塌,上世纪90年代,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上一个十年,有阿富汗、伊拉克政权的倒塌,这些政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集权,独裁、专制,这些都是违背人性,与历史潮流背到而驰的政权,这些政权被历史淘汰掉是迟早的事。所以笔者预计,北朝鲜将在下一个十年倒塌
当然,即便朝鲜不倒,他和南海争端一样,会成为下一个十年亚洲局势动荡的策源地。亚洲仍会不安全,资本回流到安全的美国是下一个十年大势所趋。
作者:saving_pot2010 回复日期:2010-10-26 23:55:24
大家可否多把很多事情放在一起综合的看看?
高盛放话了,伯老头说话了,甚至要4万亿美元了,美元跌破76了吗?或者我孤陋寡闻了。我坚持76的底,错了就在这里认错!!!
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这话可从来不错。看看我们国家周边发生的事情,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危险。危机啊!
最近的财长会议,纯粹是没有结果!说什么不打货币战,都他妈的废话。什么国内媒体提到的盖特纳被冷落。没人支持他的建议什么的,都他妈的胡扯!!!
我只关注一条:中国获得了什么??或者什么都没获得,或者桌子下面被别人获得!如果真在贬值升值上有任何有利于P民的,早就主流媒体唱赞歌了!关键是:唱了吗?
所以,最好的猜测是中国什么都没有获得。。。。。。
看吧,希望不要被别人获得了。
作者:saving_pot2010 回复日期:2010-10-27 00:44:26
如果谁看不住美国需要温和的通胀这样的目的的话,就需要多看看伯老头的书了。。。中国和美国,表象上都是违背经典经济学的怪物:
中国----加息加出了通胀,减息减出了通缩。
美国----撒钱撒除了通缩,收钱收出了通胀。(流动性泛滥导致通缩,流动性收缩导致通胀)
超级奇怪:
下一次的中国的加息,将代表着短期严重通胀的结束,跑步进入严重的通缩。
下一次的美国加息, 将代表着2年的温和通缩的结束,通货膨胀已经开始。
不信?我们走着敲,放着,等大家鞭尸
作者:昭名 回复日期:2010-10-28 01:24:48
2011年大家将享受到3块/斤的大米、8块/斤的红富士(2010-10-27 20:28:30)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财经
核心提示: 涨价是必然的是市场经济导致的结果,基本生活资料都大幅度的涨价,现在所有农业产品都猛力向上冲,工业品涨价幅度有限。
2011年将是一个普通人难过的一年物价飞涨已经启动,这波飞涨相信也是政府没有掌控的,前期绿豆、大蒜、生姜、糯米等毕竟是小宗商品的交易影响不了整体物价结构,但毛主席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当的有道理。最近暴涨的:棉花、2010新稻谷、苹果、白糖、油、面粉。几乎所有涉农产品都大幅度的涨价而且供不应求。
涨价是必然的是市场经济导致的结果,基本生活资料都大幅度的涨价,现在所有农业产品都猛力向上冲,工业品涨价幅度有限。目前政府不通过行政指令是难以驾驭不断上涨的农业产品价格,如果通过行政指令,市场经济国家的称号将永不会被西方国家承认,新闻联播年年播报东北丰收、夏粮丰收。国家粮食连续七年丰收超历史记录,实事上全球天气变化恶劣,极大的影响了农业产品的产量,全球都在减产,比如小麦、大豆、玉米、棉花,唯独你中国丰收,你想现实吗?国内农民种地的动力匮乏,农业发展30岁以下的人群应该占全体农民的5%以内,农业总体效率低下,原始靠劳力种植在广大农村大幅度存在。中国耕地大部分集中在农村的小规模种植上,本届政府是为农村做了不少实事,农民的待遇改观了不少,说日子难过的基本上是城市居民,因为以前城市居民享受着农村生产的廉价的农业产品,农村忍受着城市昂贵的工业产品价格。城市居民有相当的优越感较农村居民来讲。现在这种优越感逐步变淡,实际上这和政府的利益分配有关系,不是说共同富裕吗?城市居民都富裕多少年了,也该让广大农民也暂时的富裕一下吧!在未来的几个月大家会享受着 3块一斤的大米、 15块钱一斤的肉,50块一桶的油,3块的公交车费、100块一天的普遍的工人工资。15块一份有大排的盒饭,政府最少要经过3度加息才能稳住市场价格。这次加息实际上是给市场打了个鸡血。提起各方对资金的关注以及对市场的预期是说我们通是胀的,实际上那点贷款利息,远远低于农业产品的涨价幅度对预期,也就是说你拿多少银行贷款投入到农产品收购中都是赚的,所以近期暴涨的棉花、苹果、就是实例、新水稻是几天一个价格,大家有资金有实力有渠道的可以投入中还能赚一笔。央行再加次息都没用,等再加两次息都明年了,农产品收购都结束了,高昂的收购价格只有等待全体市民的买单,实惠多的是农民但也是短暂的实惠,相信本届政府在年末还会有加息行动,过了11月农产品基本收购结束,来年农产品价格已经确认,10块的大蒜头,8块的姜大家不是吃的好好的吗。3块/斤的大米、15块/斤的猪肉、8块/斤的红富士也是可以接受的。
控制短期风险(2010-10-27 14:18:30)转载标签: 财经中国中央银行欧洲股市疲态杂谈
下星期三是美国中央银行的利率会议。现在市场预期可能是5000亿美元的再购买计划。然而,市场许多品种都出现了严重疲态。我太太在10月25日的微博中说,我在棉花涨停板平仓多单了,现在看了还是错误的。但是,黄金、农产品都可能是太疲态了。中国中央银行现在是高度警惕通货膨胀,现在,把市场中日本股市、欧洲股市结合来看,市场多头风险可能已经非常高了。控制风险是15天内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刘军洛 2010年27日
物价、房价为什么连年暴涨?——浅议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物价、房价也快速增长,一直持续到现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大家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
笔者试从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推动了物价的上涨
1998年中国经济因内需不足,陷入衰退,中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此,财政部发行了大约9600亿(该数据为记忆数据)的国债,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成效显著。但是,因当时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国有银行存在大量的死账坏账,尽管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银行为了规避金融风险,一直惜贷,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直到2003年,中国经济慢慢走出了低谷,全球经济也开始复苏。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一直持续到2008年中期。在此期间,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推动了物价、房价的上涨。如果抛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的原因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物价的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中央银行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尽管可以通过降息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方式发行货币,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毕竟是有限的。真正推动物价、房价连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在于人民币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导致物价、房价暴涨的根本原因。
1994年1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实施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5.73左右贬值到8.73,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2.2%,最后,稳定在8.27。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义上是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是固定汇率制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民币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度导致了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标价的价格竞争力明显增强,同时,出口退税也进一步降低了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廉价的劳动力导致了中国的出口商品成本低廉,这一切造就了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在这三个因素中,人民币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体还比较小,尽管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规模很小,对世界经济影响有限。不过,1994年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国家经济尽管已经经历了快速增长,但是,产业升级缓慢,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步丧失。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开始显现出颓势,贸易逆差凸显,国际收支不平衡。在中国进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明显增强,这对东南亚国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于是,东南亚国家的本币面临强大的贬值压力。金融大额索罗斯正是看到了这一切,才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引爆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必须以发行本币的方式无条件收购外汇。如果中央银行不履行无条件收购外汇的承诺,就会形成由外汇市场调节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币值就会提高,固定汇率制就会名存实亡。所以,固定汇率制必须以中央银行无条件收购外汇为条件。收购的方式就是以发行人民币的方式兑换外汇。在货币银行学上,用收购外汇发行的人民币叫外汇占款。于是,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就丧失了独立性,必然要受到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
在浮动汇率制下,人民币兑外币的汇率由市场调节,外汇需求者可以通过外汇市场购进外汇,外汇出售者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出售外汇,中央银行不用发行人民币来收购外汇,不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1994年,因为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导致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同时也导致外汇占款快速增长,从而导致了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1.7%,为1949年以来,历史最高。
在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期,中央银行以收购外汇的方式发行的人民币基础货币还是有限的,因为中国的出口规模并不大。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同时,因为贸易顺差的扩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下,国际游资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从而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1989年的12年间,除1989年为56亿美元外,其余各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均未超过50亿美元。1996年11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5年后,这一数字才翻了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2006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国,2006年10月突破了1万亿美元,2007年为1.53万亿美元,2008年为1.95万亿美元。现在,外汇储备是2.64万亿美元。
同时,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27元升值到6.65元。在这一过程中,因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中央银行发行的人民币达到了20万亿左右。中央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是基础货币,高能货币,要在市场上多次周转,从而形成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就形成广义货币,从而导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截止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70万亿元左右,货币供应量/GDP的比值为180%,为世界最高。而美国的这一比值为85%。
在2006年,因货币供应量的告诉增长,导致流动性泛滥,在国内各种资金和国际游资的推动下,中国的股市和房价开始快速增长,股市从1000点涨到了6100点,省会以上的城市房价也在快速增长。同时,物价也在快速增长。2007年,为了控制物价,中央银行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停地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因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而发行的人民币。
与此同时,经济危机的阴云也慢慢笼罩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中国经济已经减速,开始衰退。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引爆了全球的经济危机。
截止2008年底,中国的GDP结构是:投资占55%,消费占35%,出口占40%,进口占30%,净出口10%。有很多人认为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10%,他们是以出口减进口来计算的。其实,这样分析是不正确的。因为,进口并不是仅仅与出口对应,也与投资和消费对应,很多进口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所以,分析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应该按照投资、消费、出口各自占三者之和的比例来计算。三者之和为GDP+进口。这样计算出来的需求结构为:投资占42.31%,消费占26.96%,出口占30.73%。这样的需求结构是历史上罕见的。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需求结构,是由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中国经济因为政府占有资源过多,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导致有效需求一直不足。但是,各级政府都以GD高速增长为衡量其政绩的标准,于是,就不遗余力地进行大规模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但是,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投资的增长速度。大规模投资形成的大量产能不能被消化,只能通过扩张国际市场来维持经济的增长。于是,就必须用人民币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来维持。
人民币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本质上是对出口进行的一种补贴,对进口征收了一种关税。假定1美元兑人民币的市场汇率是5,而固定汇率为8,假定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为1美元,进口商品的价格也为1美元。如果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那么每出口一单位出口商品,出口商得到的收益为5元人民币,每进口一单位进口商品,进口商支付的人民币为5人民币。如果按照固定汇率制,出口商的收益为8元人民币,价格差异为3元人民币,这3元就是中央银行给出口商的补贴,进口商每进口一单位进口商品,进口商就必须支付8元人民币,价格差异也是3元人民币,这3元人民币就是中央银行征收的关税。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必然会抑制进口,刺激出口。这种汇率制度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贸易顺差的扩大。贸易顺差的扩大必然转化为外汇储备的增加和人民币的过量发行。有多少外汇储备就有多少人民币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用印刷的纸币换取了出口商的外汇,实际上也是用发行货币的铸币税换取的外汇。基础货币再市场上流通以后,导致流动性泛滥,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率高速增长。同时,大量过剩的资金没有投资渠道,只有从实体经济力退出来,投入到楼市、股市,从而导致楼市、股市的井喷式上涨。
2008年底,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的政策,同时,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降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督促商业银行向企业大规模贷款。于是,已经被收回去的流动性又回到了市场,流通的货币量更大了,于是,2009年至今,房价又进一步快速增长,物价也随之增长。
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呢?
实质上是中央银行用铸币税来换取外汇,铸币税转化为通货膨胀税,因为中央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是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在市场上要呈数倍放大,这就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率的高速增长。这样的结果是,原本已经非常低的工人工资,因通货膨胀而进一步下降,同时,居民所拥有的财富大幅缩水,缩水部分用来换取出口商手中的外汇。在这个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的货币发行也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是,更多的财富被资本所有者获得了,被政府获得了,出口商获得的只是少数。
从整体上看,我们是把大量的货物送给了外国,把大量的人民币留给了自己,中央银行仅仅拥有外国的货币,物价、房价不涨可能吗?
同时,中央银行还必须维持着这种汇率制度,尽管外汇储备还在高速增长,过量的外汇储备对中央银行没有任何价值,反而成了负担。
如果中央银行放弃这种外汇制度,那些靠外汇补贴来养活而不是靠自身的竞争力来生存的企业就会大规模倒闭,而这些靠外汇补贴来养活的企业何其多也!
于是,人民币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结果是:在国外,因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导致国外的很多企业倒闭,于是,各国纷纷声讨,逼人民币升值。在国内,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必须守住币值低估的固定汇率制度,呈现出来的必然是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和物价房价的井喷式增长!
于是,就有了世界历史上难得一见的GDP 结构。
分析:与世界脱钩加剧 中国经济与政策日趋独树一帜
2010年 10月 27日 星期三 16:04 BJT
* 中国经济和政策均通过了脱钩测试
* 中国本就不高的出口依赖度有所下降
* 人民币或进一步与美元脱钩,追求独立性
* 但开放资本账户将导致更多耦合
记者 欧阳德;编译 石冠兰
路透北京10月26日电---此弱彼强,此跌彼涨,此松彼紧--近期所有欧美经济体的经济特征几乎都能在中国找到完全相反的对照.
上周公布的数据和政策动向告诉我们,中国日趋独树一帜.
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成长,通胀开始抬头,政府上周升息,为近三年来次,明显加速了货币收紧进程.
距全球金融危机已两年时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明显.在美国和欧洲,经济成长迟滞,陷入全面通缩成为切实的风险,各国央行都在寻求进一步放松政策.
因此真相就是:中国已脱钩,虽仍受其他主要经济体影响,但根本上是独立的.
"这次危机就是一场测试,而中国经受住了考验.与三年前在假设层面上的讨论相比,现在脱钩已成为更有依据的论点,"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称.
欲浏览中国与欧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对比情况,请点选:(link.reuters.com/wec32q)
欲浏览中国与欧美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比情况,请点选:(link.reuters.com/xec32q)
欲浏览中国政策独立性情况,请点选:(link.reuters.com/zec32q)
欲浏览20国集团国家GDP对比情况,请点选:(link.reuters.com/men39p)
过去对脱钩观点的异议之一是,由于中国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中国无法制定独立的货币政策.
上周之前人们普遍预测中国人民银行要等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美联储)升息後才会随之而动,在低息货币流入还是通过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来打破关联之间被迫做出选择.
王庆称,"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了这样的信息.他们的确拥有独立货币政策.他们不必完全依赖汇率作为政策工具."
**出口依赖程度**
中国通常被称作出口依赖型经济,人们认为中国与外部需求休戚相关也是有情可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看看附加值层面吧,出口只占中国经济成长的17%左右,Daiwa Capital Markets驻香港经济学家Kevin Lai称.
尽管并非微不足道,但这一比例也远低于韩国和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
"对于整个亚洲来说,脱钩尚未发生,"Lai称,他指出亚洲仅消化了本地区出口的22%."但不论亚洲是否脱钩,中国都不算特别依赖出口."
而且自金融危机以来,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今年出口对中国经济成长的贡献将很小,贸易顺差将稳定在2,000亿美元之下.
但并非所有人都信奉脱钩观点.里昂证券驻上海的中国宏观策略师Andy Rothman则认为这种观点不得要领.
他认为,过去两年中国表现突出的根源不在于与世界相脱离,而在于一系列配套政策.
中国房地产市场杠杆率要低得多,刺激方案得到有力执行,政府财政状况要更为健康,且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有助于人们减少预防性存款.
Rothman指出,"他们一直在做着大量美国表示希望去做,但似乎无力真正去做的事情."
**人民币关联性**
上周的升息也许是中国的自主行动,但实际上人民币与美元亦步亦趋仍限制其政策的脱钩.
美元近期暴跌意味着中国在关键性大宗商品进口上花费了更多,引发了通胀风险,不利于贸易条件.
过去两个月中国加速人民币升值并非偶然巧合.
Lai认为,"人民币加快升值并非是对华府压力的反馈,而是对弱势美元的反应.道理就是这样,他们必须保护自身购买力."
兴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董先安预计,中国政府今年稍後可能进一步放开人民币与美元的相关性,允许人民币比目前0.5%的日限更大幅度的波动.
他称,"这将有助于使得货币政策更加灵活,更具独立性."
然而,另一层面上,中国也在更为紧密地与发达经济体相融合.中国政府严格的资本控制扮演制动装置的作用,防止全球金融风暴冲击本国海岸.
现在,中国逐渐推进人民币在海外的运用,通过资本账户赋予投资者更多渠道,比如决定允许外国人民币持有人购买本国债券.
王庆称,"如果说一个国家完全免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波动走势,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孤立于世界."
"如果中国更为开放,就将受到更多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