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滑稽档案【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59:03
老上海滑稽档案
★★★還舊樓主2010年10月30日搜集整理★★★ 


“独脚戏”艺术鼻祖的“老牌滑稽”,上海滑稽三大家之一王无能(1892-1933)
王无能(1892-1933年) 独脚戏、滑稽戏演员。本名念祖,小名阿魁;幼年时辫子奇细,故绰号为"小辫子阿魁"。苏州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随父来沪,在文明书局编辑所附设之文明小学就读,后因家贫辍学学艺,在笑舞台唱文明戏,工丑角,擅演书僮、篾片、小贩等穿马甲的小人物,故称"马甲滑稽"。表演上洒脱自然,口齿清楚,语言流畅,善说各地方言,即兴发挥甚多。其时大型滑稽戏尚未形成,在文明戏启幕前常加演被称为"趣剧"的滑稽小戏。其参与主演的剧目有《孟姜女过关》;《约法三章》、《谁先死》、《贱骨头》、《代理丈夫》、《王小二过年》等,诙谐百出,滑稽突梯,成为保留之精品,至今仍常被一些现代滑稽戏作为"套子"借鉴。后受小热昏、隔壁戏、双簧、苏滩、相声之影响,开辟新曲种,在"堂会"上兼演以学方言、唱戏曲、说笑话、讲故事为主的独脚戏。民国16年(1927),正式打出独脚戏牌子。其代表作有《哭妙根笃爷》、《各地堂倌》等。

“老牌滑稽”王无能钱无量

上海滑稽三大家之一江笑笑 (1900-1947)
与王无能、刘春山上海滑稽戏开山鼻祖之一。早年在饭店学厨师,后拜双簧演员黄杏珊为师习艺。初时,江与黄合演出戏迷双簧,江充下手,演“阳面”。
1924年改与赵希希搭档,1926年起长期与鲍乐乐合作,江当上手。1927年,江、鲍到上海后不久,改演独脚戏,演出于天韵楼、大世界等游乐场。始借独戏之谐音,自称所演为“踱觉戏”,意为在踱方步之际思索编戏,针砭时弊,颂扬好事,引人觉醒。后亦用独脚戏之名,但标榜“社会滑稽”,影响遂日益扩大,为独脚戏的名牌,世人称他与鲍乐乐为“鲍”,后人称他与王无能、刘春山为“滑稽三大家”。1929年参加“五福团”演出,1942年3月20日,江与鲍乐乐成第一个专演滑稽戏的笑笑剧团。该团网罗了当时大部分著名独戏演员,对独脚戏向滑稽戏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江之表演,以面部表情“傻”、“憨”取胜,俗称“呆派”,扮演乡间土财主、老色鬼、吝啬鬼形态逼真,入木三分。方言极佳,特别是杭州、绍兴、宁波“乡谈”十分地道。以“说”见长,每每在段子最后迸发一个大“噱头”,以出人意料而使观众笑声四溢,回味无穷。



鲍乐乐(1902-1963年)
滑稽戏、独脚戏演员。原名鲍冰魂。浙江杭州人。10岁丧父,母亲系中学教师。鲍原为杭州甲种工业专科学校学生,经常参加学生演剧活动。中途辍学"下海"。初演文明戏,工小生, 兼演旦角;后演独脚戏,与江笑笑搭档,充下手。举止文雅,"托"功不凡,无论江笑笑"说"得走题或即兴发挥,都能"托''得恰到妙处。与江共同形成了以"说"为主的"说派滑稽"。会演奏多种乐器,如二胡、三弦、提琴等。为演唱流行歌曲伴奏,别开生面,开创了乐器搬上滑稽舞台的先例。《江鲍笑集》第一、二集由其执笔出版。还在笑笑剧团中负责剧团工作,与江笑笑合演了众多的滑稽戏。江笑笑去世后,先后与陆希希、金慧声拼档,改任上手。1950年,创立天声(滑稽)剧团,在大世界演出,任副团长.演出系列滑稽戏《日本宪兵队》达十几本之多,名噪一时。 鲍的表演,也有江之风貌,面部表情说呆不呆,似傻非傻,语言阴冷,动作缓慢。1958年与王一明合作,又将其与江合演过的《火烧豆腐店》、《王小毛》、《贪小失大》、《天竺馒头》、 《绍兴阿官乘火车》等剧(曲目)重新整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1962年,被市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员,1963年去世。鲍乐乐在解放前曾染上抽鸦片恶习,毒瘾发作时常常顾不上演出,这也成就了后来的著名艺人姚慕双、周柏春顶替其脱影而出。

上海滑稽三大家之一刘春山
刘春山(1902—1942),祖籍宝山县杨行,生于老城隍庙前傅家街。12岁在老城隍庙永生堂梨膏糖摊当学徒,边卖糖边自学文化。那时在城隍庙推销“梨膏糖”经常就地取材,根据身边的家长里短,随口编唱押韵小曲,敲竹板演唱。如:“说起来个希奇,啥个事体?上海个地方,大来个邪气。徐家汇朝南,龙华塔蛮有名气。昨日夜里,出仔里个事体,搿里个宝塔,拨贼骨头偷去。正巧拨拉,瞎子里个看见,哑子喊捉贼,拨聋子听见,拨风瘫人捉牢,算伊晦气,捉牢仔个小贼,呒啥客气,拿伊送到,邮政局里。”也许这些氛围为刘春山日后成为“潮流滑稽”打下了基础。

“潮流滑稽”刘春山、盛呆呆

滑稽大家陆希希
陆希希(1901——1952年)又名陆笑兰,江苏苏州人。与弟陆奇奇(又名陆幼兰)皆为先演文明戏后转为演独脚戏的演员。1929年参加“五福团”演出,其参加过的团体幼“笑笑”、“联合”、“五福”等。先后与江笑笑、杨笑峰、笑嘻嘻、王亚森、张幻尔、袁一灵、朱培声、姚幕双、周柏春、杨华生、张樵侬、包一飞、唐笑飞、吕笑峰等人合作。先后演过的大型滑稽戏有《百灵机征婚》、《钞票机器》、《艳福比赛》、《筱丹桂自杀记》、《火烧豆腐店》、《红姑娘》等。  拿手独脚戏有《新吃看》、《滑稽〈投军别窑〉》。

滑稽名家赵希希
赵希希(1903——1959)原名赵云亭,祖籍河北,迁居浙江杭州。早年在杭州一银楼当学徒,因酷爱戏剧,遂弃商从艺。初在杭州大世界演文明戏,1924年与江笑笑合演双簧。1927年到上海,分别与丁怪怪、鲍乐乐、范哈哈等人搭档演独脚戏,演出于天韵楼、先施乐园、大新等游乐场。其中与丁怪怪合作时间最长。1929年参加“五福团”演出。曲目有化装表演的《投军别窑》、《霸王别姬》、《探阴山》等滑稽京戏,反映当时社会风情的《大战拆白党》,宣传抗日的《包公阴审白川》等。这些段子曾由百代公司灌制唱片。赵还参加刘春山、盛呆呆等的滑稽无声影片《鸡鸭夫妻》的拍摄。赵收徒不多,但能精心培育,知名者有袁一灵等。长女赵玲,初习京戏,后改演滑稽戏,曾为江苏省南京市滑稽剧团主要演员。长子赵麟童,习京剧,为浙江省京剧团主要演员。

滑稽名家程笑亭、管无灵
程笑亭(1908——1961),原名程文新,上海市人。1928年后随好友刘春山,韩兰根演独脚戏,后与管无灵合作,演出于上海大世界、天韵楼等,自称所演独脚戏为“零头戏”,因其节目符合时尚,故有“摩登滑稽”之称。1942年后与裴扬华合作,以演大型滑稽戏为主。他灌过唱片的剧目有《滑稽活捉张三郎》、《老枪别窑》、《各地小贩》、《印度牧虎关》等。
管无灵生于1911年,1922年开始与徐小英到宁波合作表演双簧,后又到上海小世界,与费嘻嘻、周笑笑、唐秀珍一起演过“四簧”。1930年(20岁)时拜王无能为师,并与程笑亭合作表演独脚戏,号称“零头戏”、“摩登滑稽”。代表作《滑稽“活捉张三郎”》;表演独脚戏新颖新潮,引入“踢踏舞”等时尚元素。管、程两人合作10多年后于1942年分手:程笑亭与裴扬华组建华亭剧团,管无灵以表演独脚戏为生。管无灵、程笑亭曾灌制过11张滑稽唱片。除《滑稽“活捉张三郎”》外,还有《滑稽黄陆戏》(高亭)、《山东老乡打黄盖》(高亭)、《印度“牧虎关”》(蓓开)、《老枪别窑》(蓓开)、《各方什语》(高亭)、《各地小贩》(高亭)、《各种小贩》(蓓开)、《借红纱》(蓓开)、《滑稽“活捉张三郎”》(蓓开)、《滑稽“珠帘寨”》(蓓开)、《路遥知马力》(高亭)等。管无灵一生活跃在滑稽舞台,20世纪末他80多岁高龄时,还推出独脚戏《滑稽“拉网小调”》,衷气十足,噱头连连。

滑稽名家何双呆
何双呆(1911——1975)原名何梅生,上海市人。由票友“下海”。初与朱翔飞搭档,充下手;后改与沈笑亭合作,为上手,技艺得以发挥。先后常演的节目有《浦东说书》、《乘电车》、《外国莲花落》、《一对情侣》、《开火车》、《姨娘讲东家》、《新老法结婚》、《僵尸鬼出现》、《笨家主婆》、《结婚前后》、《坏习惯》等,1958年后,何双呆不再演出活动。何双呆有学生李小呆、陆再双、钮再双、姚慕双等。

滑稽名家范哈哈
范哈哈(1907-1987)滑稽戏演员,原名范良益,浙江杭州人;自幼酷爱艺术,经常旷课去听杜宝林的"小热昏",被学校开除,后结识赵云亭(即赵希希)、江阿伟(即江笑笑),在杭州大世界客串演出文明戏,1923年拜文明戏演员顾云洲为师;后进入上海大众滑稽剧团,在大众滑稽剧团曾任艺委会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务,1952年起兼任编剧工作,1957年编演了著名滑稽戏《三毛学生意》晋京汇报演出时, 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观看,并与他握手交谈,合影留念。

滑稽名家刘侠声
刘侠声(1915-1978)滑稽戏演员,原名刘孝华,生于江苏江都,13岁随父来沪,因家境困难,辍学后拜文明戏演员王一士为师,进先施乐园戏班学艺, 1952年进入上海大众滑稽剧团,在《三毛学生意》中扮演剃头师傅一角,动作洒脱,表情丰富,语言幽默,节奏得当,以此成名,与文彬彬同步走红。《三毛学生意》电影放映后,受到电影导演谢晋的青睐,邀请他担任喜剧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的第一主角;1978年因历史事件,情绪过于激动,严重脑溢血去世。

滑稽名家文彬彬
文彬彬(1919-1972年),滑稽戏演员。满族,江苏南京人。因身材矮小,习丑行,曾在安徽省安庆市一带参加黄梅戏班和京剧团客串演出。后又在江苏地区演过锡剧和沪剧,亦以扮演丑角为主。抗日战争时期,拜罗慧因为师,学演文明戏。不久,又在上海大世界演出滑稽京戏。
1949-1951年先后参加"飞马"、"人艺"等滑稽剧团。
1955年后,在滑稽戏表演上日趋成熟。
1957年在《三毛学生意》中塑造了一个好心、聪慧、勤劳并有反抗精神的三毛,名声大震。他把高度夸张的形体动作和人物的内心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揭露了旧上海的肮脏和畸形,获得了国内外一些著名戏剧家的高度评价。
同年8月,《三毛学生意》晋京,周恩来总理两次观看了演出,接见演职员时对文彬彬诸多鼓励。
1958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将《三毛学生意》拍成影片,由黄佐临执导,三毛仍由文彬彬扮演。此后,文彬彬又在《马戏团的小丑》中扮演了小丑陆阿喜,在《滑稽年代》中扮演了滑稽艺人天晓得等角色。
这些人物大都动作灵巧,稚气而善良,对旧社会有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文彬彬把自己扮演的这类人物称为"小字号人物";而观众则把他发挥自身优势,在"小字号人物"表演上形成的特点称作"文派"。1972年,文彬彬因在长期的"隔离审查中受到残酷迫害,呕血身亡。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得到平反。

滑稽名家张幻尔
张幻尔(1912—1964)字超,艺名惠尔、小影、天尔。江苏苏州人,出生于文明戏世家(其父张幻影、张幻梦都是文明戏前辈),著名的滑稽戏表演艺术家;苏式滑稽戏奠基人。曾任江苏省文联委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苏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等职。
三、四十年代张在上海永安公司、神仙世界、新新公司等处组合、搭班演出,任编导、剧务等职,后组成璇宫剧团,任团长,与朱翔飞、唐笑飞、包一飞、袁一灵等合作,创演了《钱笃笤求雨》、《真假将军》、《银行小姐》、《轰天炮》、《陆九皋》等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50年代起,组建星艺通俗滑话团,后改为苏州市滑稽剧团。创演了《满意勿满意》、《想想好笑》、《勿是生意经》、《苏州两公差》、《伪巡长》等剧目,其创演的各类滑稽戏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培养了一批“尔”字辈滑稽戏演员(如小幻尔、李效尔、陈继尔等)。

滑稽名家朱翔飞
朱翔飞(1911——1974)原名朱杏林,上海市人。1931年“下海”与何双呆搭档,任上手;后相继与任咪咪、张利利合作。  朱翔飞演出独脚戏自称“幽默滑稽”,表演时表情极少,常是“板者面孔说笑话”。不擅方言和各种唱腔,全凭巧嘴妙语连珠,故同行有“唱勿过麻皮,说勿过翔飞”之说。擅演曲目有《水淹七军》、《浦东说书》和《全体会》等。还编讲过名为《七十二家房客》的笑话,许多同行据此扩大情节、添加笑料,编为独脚戏。

滑稽名家唐笑飞
唐笑飞(1913——1961前后)原名唐天仙,浙江嘉兴人。抗日战争爆发初期,以用洋泾浜英语编演《外国莲花落》而出名,其有“精神滑稽”之誉,又有“滑稽博士”为号召。其代表作品有《包公打东洋》、《走麦城》、《捉放曹》、《糖麻球》、《暴落难》、《哭东北》、《天河配》等。

滑稽名家程笑飞
程笑飞(1918~1971年) 原名陈炳章,少年时曾拜文明戏演员王啸天为师,在大干世界游乐场学艺。
民国26年(1937)加入包一飞剧团任演员兼乐师,擅奏胡琴。以后以自拉自唱独树一帜;在游艺场、电台等处演独脚戏,1943年,在大世界组建笑飞剧团,独挑大梁,演出《小栈房》等数十部滑稽戏。1944年后,"跳"出大世界,此后几年中在金国、国际、红宝等戏院领衔主演了《当我洋盘》、《三轮车小姐》等剧。
1949年与姚慕双、周柏春合演上海解放后的第一部大型滑稽戏《天亮了》。
1950年与杨华生等组建合作滑稽剧团,为 《活菩萨》的主要演员之一。1952年与小刘春山、俞祥明、范哈哈、文彬彬、张冶儿等组建大众滑稽剧团,任团长。其表擅"唱",重视伴奏和唱词写作,善于在"唱"中组织包袱、产生噱头。代表剧目有《老娘舅》、《游码头》;《跑街先生》等。

杨华生,原名杨宝康,上海著名滑稽戏泰斗,为女滑稽艺术家绿杨的胞兄。1918年生,浙江绍兴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上海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师承鲍乐乐。
1931年参加上海大世界华光新剧社,1937年与张樵侬搭档,唱独脚戏,参加了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抗敌演剧第五队,辗转在东战场从事抗日宣传演出。1947年重返上海,1950年任合作滑稽剧团团长,在滑稽戏《活菩萨》中扮演主角鲁道夫。1951年后,组建大公滑稽剧团,在《七十二家房客》中演369,刻划了一个刁诈、凶狠的反动警察形象;在《苏州两公差》中饰张超,塑造了一个侠骨柔肠、足智多谋的公差。1979年参加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任副团长、名誉团长。在《假夫假妻》中扮演朱守财,以夸张的表演展现吝啬鬼的贪婪性格。独脚戏表演说、学、做、唱皆全,在电视剧《三毛流浪记》中扮演的土匪阿四的头子,非常的凶悍,代表作为《戏曲杂唱》、《普通话与方言》、《宁波空城计》等。曾出席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还先后登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高等学府作过“滑稽讲座”。著作有《杨华生滑稽生涯60年》等。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

“头寸滑稽”——杨笑峰
杨笑峰(1918-1994),滑稽戏演员。江苏常州人。因其兼营饭店、戏馆、民间电台等商业,每每为资本筹划,沪语为"别头寸",故绰号称作"头寸滑稽"。师承鲍乐乐。先后参加过 "笑笑"、"五福"、"联合"、"艺锋"等滑稽剧团。且是艺锋滑稽剧团的创办人之一, 任团长。嗓子沙哑,并不擅唱,但以方言著称,常州、无锡、宁波、苏北、山东等"乡谈"说得十分流畅;扮演各类角色非常投入,正角反角均能演得入木三分。 演过的大型滑稽戏有《和尚尼姑做夫妻》、《钞票机器》、《叫栈房》、《抱牌位做亲》、《百灵机征婚》等;最受观众欢迎的是《红灯花轿》,久演不衰,连 满多年。 杨笑峰还擅于为滑稽戏作词,笔名英子。系"电台滑稽"起家,曾与笑嘻嘻、黄笑飞、孟晋、袁一灵等合作过。尤以与袁搭档时间最长,任上手。当袁 "翻场"唱《金铃塔》时,杨为袁操琴。独脚戏拿手曲目有《常州人乘火车》、 《滑稽广东戏》、《捉垃圾》等。

滑稽名家张樵侬
张樵侬(1910-1998)原名张保恩。1910年生,上海南汇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幼年时读到小学五年级即失学。13岁时在上海万生昌烟纸店当学徒,14岁时拜文明戏演员俞樵翁为师,在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先施乐园、杭州大世界和江浙两省演戏。民国25年(1936)改唱独脚戏,先与徐笑林搭档,后与杨华生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总政治部抗敌演剧队,后又另组战音杂剧团。1947年与杨华生到上海唱独脚戏,称为“重庆滑稽”。后沈一乐、笑嘻嘻相继加盟,成为“杨、张、笑、沈”的“四个档”。1950年春节,与杨、笑、沈及程笑飞、小刘春山、俞祥明共建合作滑稽剧团,演出大型滑稽戏《活菩萨》,反串潘老太一角,滑稽突梯,众口交誉。1951年,张等4人另建大公滑稽剧团,张在《七十二家房客》中成功地塑造了正直、机智的卖梨膏糖小贩福林一角;1979年参加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在《孝顺伲子》中把一位才气横溢、慈眉善目的老画家演得非常成功。其在杭州时曾随著名小热昏杜宝林演出过几次,从杜身上得益非浅,故所演的独脚戏大都以“说”为主。不论演大戏或曲艺,表演风格均朴实无华,稳健大方、中气充沛、嗓音刚亮。

“滑稽神童”——笑嘻嘻
笑嘻嘻(1919—2006),原名阙殿辉 ,著名滑稽艺术家,生于1919年11月17日,江苏吴县人。师从滑稽鼻祖三大家之一的刘春山。1927年,9岁就与妹妹笑奇奇在大世界登台演出独脚戏,一炮打响,被誉为“滑稽神童”。1942年笑嘻嘻参加“笑笑剧团”与滑稽大师姚慕双、周柏春合作表演独脚戏,红极一时。1950年与杨华生、张樵侬等组建合作滑稽剧团,演出大型滑稽戏《活菩萨》产生很大影响;1952年笑嘻嘻与杨华生、张樵侬、沈一乐组建大公滑稽剧团任副团长;1958年-1966年任剧团团长、艺委会主任;他参与创作的大型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糊涂爹娘》等已成为滑稽戏的经典剧目;1979年任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副团长,1988年后担任名誉团长。“笑嘻嘻”这个艺名,却亏了他家隔壁的裁缝师傅,原来笑嘻嘻叫阙殿辉,后改张文元,但两个名字都叫不响,最后隔壁裁缝师傅脱口而出:“就叫笑嘻嘻吧!”从此,他就用上了笑嘻嘻的艺名。
笑嘻嘻塑造了《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流氓“炳根”、《糊涂爹娘》里的工人“福根”、《苏州两公差》里的公差“李达”等艺术形象。他的台风大方、表演细腻到位。
除了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外,笑嘻嘻还一直坚持创作,多年来笔耕不辍,许多脍炙人口的滑稽曲艺作品都出自他的笔下,他和杨华生、张樵侬、沈一乐一起创作的《七十二家房客》,与绿杨、叶一青一起创作的大型滑稽戏《糊涂爹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他担任编导演的大型滑稽戏《孝顺儿子》曾被许多剧种移植。另外笑嘻嘻还整理创作了一大批独脚戏段子。晚年的笑嘻嘻依然笔耕不辍。
阙殿辉因病于2006年3月22日夜8点24分在上海仁济医院逝世,享年88岁。

快口滑稽——袁一灵
袁一灵(1917一1992年),滑稽戏一级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原名袁国良,祖籍江苏,生于上海。少时曾在制作戏曲刀枪道具的作坊学过手艺。民国24年(1935)参加文明戏团体"癸酉社"学艺。民国25年(1936)师从滑稽艺人赵希希,先后与沈一呆、杨笑峰搭档唱独脚戏。擅唱,有"唱派滑稽"之称。"说"、
"做"亦佳。其以唱为主的代表作有《金铃塔》、《春到人间》、《浦东说书》等。尤其是《金铃塔》, 在唱念中融合了"快口"、"绕口"技巧,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舌如鼓簧,语似连珠,快而不喘,一气呵成,被同行誉为"绝活",流传至今不衰。
民国31年(1942)参加笑笑剧团。1951年与杨笑峰等人共同组建艺锋滑稽剧团,演过《前说后忘记》、《钱笃笤求雨》等数十部大戏,为该团"六块头牌"之 一。1959年后,先后参加蜜蜂滑稽剧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上海滑稽剧团。
表演上袁一灵属"马甲滑稽",擅于刻划"小人物",如他在《小山东到上海》中扮演的小山东,在《王小毛》中扮演的王小毛,在《梁上君子》中扮演的惯偷包三,在《阿大阿二》中扮演的阿大、阿二,在《笑着向昨天告别》中扮演的小贩阿王等都很有光彩。1980年后,开始与荧屏结缘,他主演的喜剧电视片《颠倒主仆》获法国巴黎第一届华语影视"雄狮奖"三等奖。美国著名喜剧专家鲍勃·霍甫非常欣赏他的表演才华,特邀合拍喜剧片《通向中国之路》。  生前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滑稽泰斗——姚慕双
姚慕双(1918-2004),姚锡祺职业:滑稽戏、独脚戏演员。祖籍浙江宁波。 1918年生于上海。一级演员,民盟盟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师承何双呆,民国28年(1939)在电台演播独脚戏(时称"自由谈唱")。初时搭档为巧运道,两个月后分手,此后50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与胞弟周柏春搭档,是滑稽界搭档时间最长的享有盛誉的兄弟响档。其独脚戏代表作有《宁波音乐家》、《英文翻译》、《各地堂倌》、《啥人嫁拨 伊》等。在独脚戏向滑稽戏过渡的进程中,姚、周亦是第一批开拓者,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参加过最早的滑稽戏团体"笑笑剧团"、"华亭剧团",参演过最早的滑稽戏《瞎子借雨伞》、《小山东到上海》等。
1950年,姚、周共同组建了蜜蜂滑稽剧团,主演的《小儿科》、《老帐房》、《不夜的村庄》等现代剧目,受到当时的好评和鼓励。1960年"蜜蜂"纳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在《满园春色》中扮演的饭店4号服务员,在《笑着向昨天告别》中扮演的祖传中医华祖康,均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上海曲艺剧团建立后,在《出色的答案》中扮演的大炉工老方,语言硬朗,形体动作棱角峥嵘,刻划出一个卑视邪恶、正直无私的老工人形象,是滑稽戏舞台上典型程度较高的艺术形象。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
其弟子甚众,仅"双字辈"就有近30人。
2004年9月20日因病逝世, 被滑稽界誉为滑稽泰斗。

滑稽泰斗——周柏春
周柏春(1922-2008.3.25),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原名姚振民,祖籍浙江宁波。1922年12月22日出生于上海。一级演员。民盟会员。中共党员。建国后,历任蜜蜂滑稽剧团团长,上海滑稽剧团艺委会主任、顾问,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上海曲协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表演上博采众长,善于“软逗”、“阴噱”。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三届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周柏春和胞兄姚幕双一起进入了当时著名的教会学校——上海育才中学读书。1939年,还在育才中学念高中的周柏春,第一次去电台讲了一段滑稽独角戏,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60多年的滑稽戏生涯。也正是在育才中学学习英语的经历,促使周柏春创作了自己最经典的滑稽戏段子——《学英语》。民国28年(1939)与胞兄姚慕双搭档,长期在电台播演独脚戏,开始了滑稽艺术生涯,自此成为滑稽界搭档时间最长并享有盛誉的兄弟响档。其独脚戏代表作有《宁波音乐家》、《英文翻译》、《各地堂倌》、《啥人嫁拨伊》等。1942年,与姚慕双加入笑笑剧团,开始演滑稽戏。很快,“姚周档”在滑稽界声名大震,被誉为“超级黄金双档”。
1950年与姚慕双共同组建蜜蜂滑稽剧团(后改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任团长。同年代表滑稽界出席全国戏剧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曾先后担任过上海市滑稽戏剧改进会主席、传统剧目整理委员会滑话分会主任委员等职。1977年加入上海曲艺剧团。
在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及上海曲艺剧团期间,主演过十数部大型滑稽戏,塑造出不少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形象。如《满园春色》中的先进工作者2号服务员,《出色的答案》中的"四人帮"爪牙马家骏,《路灯下的宝贝》中的小业主蒋阿桂等。其表演动作和语言柔软娇曲,富有弹性,铺垫从容,波谲云诡,具有"冷面滑稽"特点。其创作演出的独脚戏获奖的有《解放千字文》、《啥人嫁拨伊》等。
姚慕双、周柏春的滑稽戏以洋派、书卷气为特色,他们的段子中常带英文,姚、周都毕业于上海育才中学,英文基础不错。他们最有代表性的滑稽戏段子就是《学英语》,其中,有周柏春很著名的倒背26个字母,笑料主要集中在学英文的语音不准和中国式英文。《学英语》由美国ABC广播公司录像后在美国播放。1985年和姚慕双去香港演出,颇为轰动,当地报纸誉为"大陆超级滑稽双档"。

1949年姚慕双、周柏春在电台播音

滑稽新三大家之一——小刘春山
小刘春山(1926年——)原名刘治平,上海人。其父系“滑稽三大家”之一的刘春山。其嗓子好,曲调新,颇受听众赞赏。1943年与程笑飞、俞祥明合作表演独脚戏,演出的大型滑稽戏有《开无线电》、《三轮车上的小姐》、《电话听筒》、《活菩萨》、《三个新郎》、《戏迷家庭》等,退休后曾为电台唱宣教词曲以及《一百零八将》,成为电台保留节目。

滑稽名家——徐双飞

1930年生,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著名滑稽戏老艺术家。13岁(1943年)即拜程笑飞为师,并登台演出。学艺期间,擅唱京剧、淮剧,并在不少剧目中担任稍有份量的童子角色,1949年后,参加了华东戏曲研究班的学习,参加合作滑稽剧团《活菩萨》的演出,饰演小和尚,受到好评。1952年~1971年,参加大众滑稽剧团,1952年由市、区文化局主持“拜师迎徒”活动,拜范哈哈为师。1963年以《三毛学生意》片断参加市青年文艺会演,获得好评。后还参加滑稽戏电影《三毛学生意》拍摄,饰演伪警察角色,获得黄佐临与黄祖模好评,还多次在《三毛学生意》中饰理发师一角。主演的滑稽戏有《珠配》、《我爱这一行》及《三个星期天》等;并参加《我爱这一行》与《三个星期天》的编剧。1979年参加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担任多个主要角色,在《七十二家房客》中饰小热昏、《糊涂爷娘》中饰蒋福根、《苏州二公差》中饰张超、《敲一记》中饰梁新民等。从事滑稽表演艺术几十年,凡有一人操作五样打击乐器的绝招,跳起老式交谊舞更是风趣绝妙。表演独脚戏不温不火,稳重老到,上下手都擅长。与周庆阳合作表演《幕后戏》参加了中国首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得上海首届文学艺术奖。

滑稽名家——龚一飞
龚一飞(1929-2003),著名滑稽演员,师承程笑飞。龚一飞长期从事滑稽演艺事业,曾担任玫瑰滑稽剧团团长,创作并参加了多部滑稽戏的演出,是一名颇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的滑稽演员。他的“长吃进”包袱炉火纯青,享有盛誉。特别是80年代,他与常州滑稽剧团合作创作演出了《土裁缝与洋小姐》、《多情小和尚》等多部滑稽戏。并与上海青年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合作演出了《哎哟,妈妈》、《阿Q正传》,还参加了大型滑稽戏《海上第一家》,海派系列小品《老娘舅系列》的演出,也是著名滑稽演员龚仁龙的父亲。
龚一飞因患病,不幸于2003年4月10日去世,享年74岁。

滑稽名家——李九松
江苏海门人,1934年月11月生,江南地区家喻户晓的“老娘舅”。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代表。
李九松出身戏曲世家,其父乃文明戏前辈艺人李明扬,从小耳濡目染深受艺术熏陶,先后拜名师文轩、文彬彬学艺,他6岁即登台表演,口齿伶俐,语言幽默,动作感鲜明,大智若愚,在捧哏方面不温不火, 憨态可掬,赢得观众一口称赞,是滑稽界难得的奇才。
青年时代即显示出他不凡的滑稽才能,多次在文艺汇演中获奖,特别擅塑造各种小人物的喜剧艺术形象。在滑稽戏《苏州两公差》中扮演小公差,《孝顺伲子》中扮演老年痴呆症患者,各类角色均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他与人合作独脚戏《头头是道》获江南滑稽汇演"优秀表演奖"、独脚戏《补婚》入选首届上海曲艺节,小品《沐浴》获上海话剧小品二等奖、独脚戏《征婚》获全国喜剧小品一等奖,其领衔主演的电视系列小品《老娘舅》收视率名列前茅,成为东方电视台的名牌节目。
丁怪怪(1883-1933)
原名丁仲一,又名丁楚鹤,祖籍湖南,生于上海。曾为钱庄账房,后弃商从艺,演文明戏,工丑角;有时也扮女角,以扮演老妪见长。曾参加新颖剧团,在笑舞台演出时与王无能同事,见王改唱独脚戏成绩卓著,便在1927年起而效仿。初与杨吗吗搭档,曲目有《跳草裙舞》等。不久改与赵希希搭档,成为“五福团”响档之一。擅演节目有自编的滑稽京剧《宣统皇帝大劫关》、《投军别窑》等,在《投军别窑》中他让鸦片鬼薛平贵念出“头戴烟灯一点红,两个烟泡挂在胸……”的定场诗。也曾与其四女儿丁玲玲搭档,合演载歌载舞的《渔翁捉蚌》。唱段方面,则有仿“五更调”劝嫖的《宁波节节高》,以及《鸦片毛延寿》等近十个曲目,灌有唱片。丁生性慷慨,乐于助人。曾兼营商业,后因债台高筑,神经失常,悬梁自尽,身后萧条,有子女五人,除丁玲玲外,长女丁凤英、幼子丁小怪(后改名小丁怪怪)都继承父业。
沈笑亭(1913-1963)原名沈庆魁。上海市人。少年时与程笑亭、韩兰根等在南市一带“玩票”,后拜程笑亭为师,“下海”唱独脚戏。抗日战争时期,与何双呆搭档,任下手;系“电台滑稽”响档,挂牌“自由谈唱”,一时红遍申江。沈嗓音甜润,擅用“小嗓”,能唱女腔,故常扮演女角,与何合演西洋人跳舞之类的《一对情侣》,亦会踢踏舞,穿插于载歌载舞的独脚戏之中。独脚戏代表作有《广东上海话》、《娘姨讲东家》、《外婆阿奶》等。经常播演的唱段有《金铃塔》、《三乐》、《三鲜汤》、《捏鼻头做梦》等。演唱口齿清楚,字正腔圆,底气充沛。还善操各种中西乐器,可自拉自唱。抗日战争胜利后,与钮再呆、杨柳村、范笑卿等先后合作,仍以电台为据点,并独自播送《聊斋》故事。1953年,与龚一飞等共建玫瑰滑稽剧团,以演滑稽戏为主。收过多名弟子,仅戈志亭从事滑稽生涯多年。为人谦和,同行称之“好好先生”。子女继承父业着为沈少亭(曾用名小沈笑亭)。
易方朔(1891~1960年)
文明戏“趣剧”演员。本名易祥云,因慕汉代名士东方朔而改名。浙江绍兴人。 少时,在杭州某布庄当学徒,渐对戏剧产生兴趣,先拜文明戏演员张利声为师, 后又投郑正秋门下。因办“小京班”,再向京剧名家赵如泉学艺。擅演书童、仆从、 小贩等“小人物”。 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常以独角戏的招笑手法,给人以幽默、诙谐之感。他的 “趣剧”代表作有《山东马永贞》、《天下第一桥》等。 这些原属文明戏的剧目,经过他的滑稽化处理,为滑稽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有京剧基础,故也常演滑稽京戏。所率方朔精神团,每到一地,男演员均反穿皮袍坐在黄包车上,列队绕街一圈,以招徕观众。 该团成员以其家人和徒弟为主。因广收门徒,同行称之为“老夫子”。
吕笑峰(1904-1982)
上海市人。曾当过印刷工人。1928年在上海各游乐场演独脚戏,后拜易方朔为师。曾与唐笑飞搭档,任上手(后改任下手),称为”麒派滑稽”,常演曲目有《捉放曹》、《卖西洋景》、《包公打东洋》等。后与包一飞搭档,常演《倒马桶大补缸》等胡闹曲目。不久,与范哈哈、高步云、俞祥明拼成四个档,演“大独脚戏”,常演《五花洞》、《黄鹤楼》、《逍遥津》等经简易化装的滑稽京剧,在大新公司等游乐场和堂会上演出。一年半后,改与俞祥明拼双档,在大新游乐场演出数年,以身穿彩衣的《斩经堂》、接口令的《千字文》和斥骂米蛀虫的《宁波挖花牌》为主要曲目。1942年后,吕与唐笑飞再度合作,由唐改唱上手。1949年后,吕随唐组成飞峰滑稽剧团,以演大型滑稽戏为主。吕笑峰虽未大红大紫,但因出道早,带过诸如唐笑飞、包一飞、俞祥明等不少知名演员,因而有一定声誉。学生有孙春呆、张呆儿等。
张利音(1914-2001)
浙江宁波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30年演文明戏,拜张利声为师,在上海永安公司、大世界等游乐场演出。1942年参加华亭剧团,演出剧目有《筱丹桂自杀记》、《胜利万岁》、《小宁波到上海》、《天亮了》、《三飞闹天宫》。1947年加入红宝剧团,演出剧目有《终生有靠》等。1951年加入大公滑稽剧团,演出剧目有《活菩萨》、《七十二家房客》、《苏州两公差》、《阿Q正传》、《拉郎配》、《糊涂爷娘》、《孝顺儿子》、《真假爱情》等。还演出独脚戏《电影迷》、《打棍出箱》、《剃头》、《关亡》、《对戏》、《张飞闯帐》等。1978年参加人民滑稽剧团。1981年退休。张利音曾与汪秀英、顾今财一起演出沪剧《弹棉花》、《大劈棺》。张利音表演夸张,有“滑稽丑角”之称。
张冶儿(1894-1962年)
滑稽戏演员、原名张景华,祖籍安徽,生于苏州。民国2年(1913)加入任天知领导的文明戏表演团体进化团,演童子生。后又加入春柳社、菊风社、民兴社等著名文明戏团体。富有喜剧才能,擅演文明戏中的中小型"趣剧";民国13年 (1924)在笑舞台主演之"趣剧"《大教歌》颇受好评。民国15年(1926)与易方朔合组精神团,所演剧目多为文明戏中之"趣剧",或在"趣剧"中加强各种方言噱头和歌唱等因素,而称之为"什锦戏"。代表剧目有《代理丈夫》、《谁先死》和根据京戏《鸿鸾禧》改编的《喜临门》等。长期在新新、大世界等游乐场演出,影响很大,是滑稽戏诞生的前奏。上海解放以后曾组建过"星艺"、"奋斗"等滑稽剧团,并在《三毛学生意》中扮演过角色。1958年离团还乡。在病榻上追忆、口述早年所演之"趣剧"30出,经人整理成文,由苏州市戏曲研究所编印成《滑稽小戏集》。其表演夸张有度,寓巧于拙,人称"呆派滑稽"。
筱快乐(1917-1982)原名朱良,江苏苏州人。先拜仲心笑为师,因仲正与刘快乐搭档,遂取艺名筱快乐。后感到仲名望不大,便改投刘春山门下,又称张冶儿为师。1946年,组成筱快乐剧团,任班主,在电台播音。电台播音时他仅报广告,说唱则由时笑芳、小刘春山、张醉地、田丽丽、杨柳村、筱乐弟等人担任。1947年,他在上海一些电台播唱“社会怪现象”,因针砭时弊而取得市民共鸣;大骂米蛀虫,遭到不法商人殴打,市民纷纷捐款支援,筱快乐顿时声誉鹊起。上海解放前夕,他追随国民党市党部,威逼各剧种一些演员上电台“慰劳国军”。解放后,曾被上海市军管会逮捕,1950年去香港演出,后转道至台湾经商。筱快乐演唱水平不高,但长袖善舞,从而在当时滑稽界取得较高地位。他曾编印好几期《筱快乐特刊》。学生有沈一乐等。
俞祥明(1907-1994)祖籍安徽。初,演文明戏,师承张冶儿。后,改演独脚戏,曾与吕笑峰、范哈哈、唐笑飞等拼搭档,同时兼演滑稽戏。1948年,俞祥明与程笑飞、小刘春山合作,号称“阵(程)、头(刘)、雨(俞)”成为民间电台的“三大响档”之一。俞方言不多,演技精湛,面部表情丰富,在堂会中或舞台上程笑飞演唱类似名派越剧的《绍兴小姐》时,俞与之以“双簧”的形式出现,在程身前当“阳面”。生动细腻,配合得体。在滑稽戏中,俞工“滑稽老生”,始终为“硬里子”;在“本份”上尽力发挥。如在《活菩萨》中饰潘老爷,一脸的封建、愚昧、蛮横、专制,塑造出一个颟顸透顶的糊涂虫。在《三毛学生意》中扮演的流氓老大,在《阎瑞生》中扮演的无赖吴春芳等角色,也刻划得颇具个性。演过的滑稽戏还有《游码头》、《天亮了》、《大闹洞房》、《独出一张嘴》、《老店新开》等,尤以《老店新开》最为突出,俞扮演相面先生,王自迷扮演卖大饼的小贩,创作了一个穷极无聊的相面先生骗吃大饼的一节戏。后被抽出,独立成篇,作为独脚戏演出,定名为《骗大饼》,为不少同行搬用,成为保留段子。俞祥明参加过笑笑剧团、合作剧团、联谊剧团等。1951年与程、刘合建了大众滑稽剧团。“文化大革命”后,长期卧病在床,未曾复出。
裴扬华(1904~1970年)
滑稽戏演员。祖籍湖南,生于江苏。少年时当过消防队员,继而演文明戏, 后改唱独脚戏。第一个搭档为丁怪怪,先任下手.后易上手。第二个搭档为范哈哈,仍任上手。曾参加过王无能、江笑笑、张冶儿等所拍摄的滑稽电影《到上海去》。民国31年(1942)与程笑亭搭档唱独脚戏。同时成立了专演大型滑稽戏的华亭剧团,裴挂牌的头衔称作"滑稽泰斗",上演了叫《小山东到上海》,扮演主角小山东刘德才,成功地塑造出这一外乡卖艺人憨厚老实、仗义助人的人物形象, 成为其代表作。后与程分手,另组剧团,先后与江笑笑、范哈哈、文彬彬、朱培声、夏萍、唐茜娜等合作。演出过的大型滑稽戏有《卫生原子弹》、《港瘪流浪记》、《男女小飞机》等。其表演稳重大方,谈吐诙谐幽默,"乡谈"以山东、湖北、苏州方言最为流畅,且能反串女角。在演出大戏之余,于深夜在民间电台讲故事,有根据《聊斋》改编的鬼故事,有根据张恨水的小说《春风回梦记》、 《红杏出墙记》播讲的言情故事,还把还珠楼主所著小说《蜀山剑侠传》编成武侠故事开讲。1950年12月去香港演出,定居未归,在百乐门舞厅、月园游乐场唱独脚戏,也在"丽的呼声"电台与女儿裴蓓一起播音。一度参加歌舞团去新加坡演出相声,有时也单独演些滑稽戏片断。
包一飞(1911-1991)
浙江绍兴人。19岁时曾在上海吴兴昌西服店当店员,受王无能、刘春山影响,系独脚戏“票友”。民国21年(1932)正式“下海”演独脚戏,与好运道搭档。常演曲目有《十三个人搓麻将》等。还常演半似独脚戏半似小戏的“什锦歌剧”,讲各地方言,唱南腔北调,饰诸类人物,在电台和常会上演唱。还组织过一飞剧团,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剧目有《包公捉拿落帽风》、《方卿见姑娘》等。所演滑稽戏常以方言塑造各种不同人物而取胜,观众誉之为“方言滑稽”。还曾编演大戏《方言大王》,并曾多次参加别人组织的剧团演出。在笑笑剧团演出过大型滑稽戏《大闹明伦堂》,在华亭剧团演出过《小山东到上海》,还和唐笑飞、朱翔飞合作在天宫剧场演出过大型滑稽戏《三飞闹天宫》。1951年后,与唐笑飞、杨笑峰、袁一灵、任咪咪、管无灵以“六块头牌”为号召,组建艺锋滑稽剧团。主演之大型滑稽戏有《老江湖》、《抱牌位做亲》、《痴心梦想》、《步步高》、《闹家务》、《隔壁气》等,尤以《老江湖》口碑最佳,包在剧中饰演卖梨膏糖的老江湖,刻划了一个在社会底层为生活挣扎,敢于在嘻笑怒骂中与反动警察、地痞流氓作不屈不挠斗争的老艺人形象。由于嗓子好,擅唱,在剧中不仅穿插了传统滑稽唱段《宁波〈打严嵩〉》,而且仿照《金铃塔》式样在最后一场连唱五段,快而不乱,一气呵成,显示了他的唱功。
唐笑飞(1913一1961年前后)
滑稽戏演员。原名唐天仙,浙江嘉兴人。抗战初期,编演之独脚戏《外国莲花落》蜚声上海。有吸毒恶习,一度潦倒沦为街头卖艺。后应黄金荣之聘,在大世界大业电台播音。戒毒后艺事大进,因其神完气足,往往以丹田之声博取"彩头",故被誉为"精神滑稽"。独挑大梁,演出大戏《海上迷宫》、《楼外楼》等。
抗战胜利后,与朱翔飞、包一飞合作,在天宫剧场上演《三飞闹天宫》,名噪一时,乃至京剧上演《天仙配》时邀去戏中串戏,在牛郎织女相会时演唱"堂会";现代京剧《阎瑞生》中之包打听一角,亦邀其扮演,以此号召观众。由唐笑飞领衔主演的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大型滑稽戏《天字第一号》,因卖座甚佳,遂跳出电影框架,接排二本、三本;借用当时扑克"打罗宋"中赌博名称"六对半"而编成的大型滑稽戏《六对半》、根据电影《小女婿》改编的《红双喜》、与程笑飞合作演出的"时代新戏"《哭筱丹桂》,在当时均有一定影响。1950年,与吕笑峰组建了飞峰滑稽剧团,上演了大型滑稽戏《日本宪兵队》,共6本,唐笑飞扮演日本宪兵队大队长,运用了"自食其果"的招笑技巧,并施展谐音手法,一口叽叽咕咕的日本话,不懂者难辨真伪,其实是在说沪语,如"滑得过去滑,滑勿过去勿要滑"等噱头。1951年后与包一飞、杨笑峰、袁一灵、任咪咪、管无灵共建艺锋滑稽剧团。1959年后离开舞台
杨天笑(1913-1971)
江苏省江阴市人。本名徐长福。曾在书局当过排字工。1933年,在上海拜王啸天为师,1935年,与包一飞、赵宝山等在上海合演独脚戏。曾与筱快乐、杨柳村、丁童声、筱春山(即顾春山)、袁一灵、筱咪咪、筱翔飞、徐笑亭、小无能五档独脚戏青年演员组成“小金刚五福团”,活跃在电台、堂会、酒楼与游戏场。以说唱见长,会自拉自唱,代表作为《一百零八将》,唱得快而不乱、一气呵成。常演的曲目还有《三鲜汤》、《草裙舞》、《拉黄包车》、《关亡》、《各地方言》、《清和桥》、《剃头》、《老枪投军别窑》、《宁绍空城计》等。1937年,与赵宝山合建天宝剧团,1941年后以文明戏改编的《一碗饭》在江苏、浙江一带演出。1950年,杨在沪再上电台兼唱独脚戏,新作有《影迷》等。弟子极多,知名者有小杨天笑、盛洪庄、徐天麟等;其女杨梅继承父业,为常州市滑稽剧团主要演员。
仲心笑(1909-1963)
本名仲荷生,祖籍浙江省湖州。师从江笑笑,1931年开始演独脚戏,在新世界、大世界、大千世界等游乐场和堂会上献艺。1931年初,先与黄世璜搭档,未几分手,之后,与其合作者有刘快乐、俞祥明、范哈哈等;其中与刘搭档时间最长。仲心笑少年时曾在美国花旗总会西餐厅当过仆欧,初识英语。所演独脚戏有《外国空城计》等,被誉为“外国滑稽”,每每以中文杂以洋泾浜英语而招笑;常演曲目还有《话把戏》、《广东上海话》、《宁波挖花牌》等。表演朴实无华,精神饱满,说表清晰,多演上手。系裴扬华、程笑亭领导的华亭剧团老人马,还参加过江笑笑、鲍乐乐的笑笑剧团和龚一飞的玫瑰剧团等。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