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简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31:45
引言
西方哲学向来是以理性作为基础的,只是理性的表达方式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从西方哲学史的阶段来看,从公元前6世纪到罗马帝国灭亡,这一时期被称为古代哲学,或称作古希腊哲学;从公元2世纪教父哲学登上历史舞台到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这一时期被称作中古哲学,或称作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时期被称作是近代哲学。古代哲学的理性是一种关于宇宙的思辨,这一时期的哲学普遍探讨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中古哲学的理性则是转变为信仰的助手、论证上帝存在的根据,这一时期基督教发展壮大,理性成了连接哲学与宗教的工具;近代哲学的理性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水平迅猛发展这一社会背景的影响成为了一种科学精神,这一时期的哲学探究的是思维与存在的认识论的问题。
西方哲学发轫于古希腊,为以后的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只是这一时期的哲学毕竟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而显得朴素;中世纪的哲学则是成了“神学的婢女”,可以说在整个黑暗的中世纪,哲学是被紧紧的钳在基督教的笼子中而畸形发展的;从20世纪到现在,哲学步入了现代阶段,虽然哲学的发展呈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但并没有树立起任何一座高峰,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哲学家的研究大多基于以往哲学家的理论,在体系上并无多少新的创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与它相临的近代哲学因为锋芒太盛而显得现代哲学略有些平淡。近代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高潮,不仅前无古人能超越而且至今也后无来者可以打破这种局面。近代哲学冲破宗教的束缚,一方面全面地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很多古代、中古哲学留下的问题。最为重要的,近代哲学为我们构造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一种新的研究角度,是之后的哲学家无出其右沿用至今。
按照哲学形态的不同特征,近代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经验论与唯理论时期、法国哲学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以及黑格尔后哲学,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近代哲学的特征。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是上具有超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如果说近代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高峰,那么德国古典哲学则是高峰中的高峰,它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一方面与德国民族追求综合统一的气质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哲学史研究积累的结果。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有两个人最为重要,一个是黑格尔。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其价值在于一种严密的整体性,这就使在他之后的哲学家无论同意他的观点与否都要先理解他的观点,在此限定内才能继续研究。还有一个人,如果说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那么这个人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黑格尔哲学提起的建立也莫不是收到了他的启发和影响,他对于哲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哲学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维度,这个人便是康德。
一.    思想背景
康德哲学之前,正是近代哲学陷入困境的时候。近代哲学研究的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即我们对于事物形成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如此形成的知识极其普遍必然性是如何保证的等问题。在古希腊时期,这些问题尚未被哲学家们所足够关注,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随着对于世界的认识大大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认识方式的重要性,于是开始重视认识论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时代精神内部的问题,一个是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的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近代哲学继承了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的思辨,也表现了前人所没有的实践精神,这种实践体现在自然科学的重视上。这就使得哲学科学理性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种机械决定论的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与社会都统一服从于因果规律。这样一来,人本身的价值就成了问题,从而使启蒙主义的两大支柱理性与自由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关于第二个问题,从十六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哲学家们围绕着真理的基础、真理的标准以及真理的方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而分成了唯理论与经验论两大阵营。唯理论代表主要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笛卡尔提出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确立了主体性原则,建立清楚明白的真理的内在标准。斯宾诺莎用心物平行论消解了笛卡尔的二元论,既说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区别又强调了两者的对应协调。莱布尼茨发展了笛卡尔的学说把所有观念均看作是天赋的,又接受了洛克的批评强调天赋能力的潜存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多元论思想,提出了单子论,认为实体是无限多的。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培根在近代哲学中第一个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主张一切知识源于经验,同时也意识到了经验的局限主张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霍布斯一方面继承了培根的经验论原则,认为一切只是都是从感觉中获得,他对于感觉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洛克“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另一方面也受了笛卡尔唯理论的影响,很重视理性的作用,他认为经验感觉只是认识物体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根据便是推理。洛克是第一个将经验论构造成完整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他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把人的心灵比喻成一张白版,把知识归结于观念,把观念归结于经验,系统的阐释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巴克莱改造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把可感事物与事物本身看作是一回事,从观念的存在推及“存在就是被感知”,从而证明了精神实体的存在。休谟比洛克更加深入,认为哲学是研究“人性的学科”,其基础建立在经验观察之上,但是对于感觉的来源问题,休谟则成为了一个温和的怀疑论者,因为不可知论是经验主义的必然结果。
近代哲学的认识论问题发展到休谟这里可以说是走进了死胡同,休谟的怀疑论让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陷入僵局。而康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了哲学的舞台,他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并形成了自己先验哲学体系。
二.    哲学观点
㈠.哥白尼革命
康德对于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调和表现在他一方面赞成支持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又同意知识由于具有必然普遍性而必须是先天的。这样除非能证明我们可以先天的经验对象,否则这种观点便是自相矛盾的。康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置换了认识主体和对象的位置,就好像当初哥白尼地球和太阳在宇宙中的位置一样,康德的这种观点是西方哲学认识论问题上一次大胆的尝试,被人们称作“哥白尼式的革命”。
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实在论,即让知识符合对象,这样的知识才是真理。康德则是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让对象来符合知识,这里所说的知识也可以理解成认识主体即主体的认识形式。康德把主体的认识形式定义成先验的,这是一种先验观念论,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认识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都先天的拥有一支同样的相机——认识形式,能够被我们拍下来并在底片上呈现出来的——符合我我们的认识形式,便成了照片——真正的知识。正如拍照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把一个事物的所有方面(内在、外在、产生原因、本质等)都拍下来一样,认识亦不可能接触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因为按照康德理论,认识形式是一定的而事物是未知的,这就为事物并非完全能被我们认识提供一种可能。于是康德不得不把事物分成“现象”和“物自体”两部分。现象的部分能被我们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物自体的部分则超出了我们的认识形式之外而无法认识。“物自体”的提出使得我们的认识又受到了限制,也遭到了很多当时哲学家的批判,其中有一种质疑观点是,既然康德说物自体是不能为我们所认识的,那怎么又凭借什么说它是存在的呢?这样一来康德便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如果物自体存在,则与它自身的性质不符合,如果物自体不存在,则康德的整个理论就会产生缺陷。实际上,康德对于物自体仅仅做了两个断言,其一,物自体是存在的;其二,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并且对于这两个断言康德都是从侧面进行论证的。物自体存在的原因有两点,首先作为认识主体的“我”本身也是物自体。因为虽然我可以认识“我”的很多性质,但却不知道我是如何认识的,这就是“我”作为物自体而超出了认识能力之外的部分,也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一直在争论的问题。所以,如果否认物自体,那就必然会否认“我”的存在。其次,物自体虽然限制了我们的认识但却为我们的自由意志的存在创造了可能。在康德看来,被认为是自然界普遍法则的因果律只存在于物体现象的那一部分,而不能管辖物自体本身,这样人便有了自由,而承认人的自由是一切伦理学的基础。康德物自体的提出可以说从另一方面解决了启蒙主义理性与自由的矛盾。物自体不可认识的原因是,除非能证明我们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显然不能证明),否则就会存在有限的认识之外的部分,这个部分便是物自体。
当然,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也只是一种假说,要想成立,就必须要证明认识形式确实是先天存在的。
㈡先天综合判断
在证明认识形式是先天存在的之前,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加圆满,康德借鉴了莱布尼茨“两种真理”的观点和休谟对于知识的分类,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人用独立于外在对象的直观能力认识对象所获得的知识叫做对象先天知识,这种知识便是先天综合判断。
休谟把命题划分成两类: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分析命题是指主词包含谓词,不证自明,如“白布是白的”,分析命题是先天的必然的。综合命题是指主词与谓词的关系需要通过经验检验,不是分析命题的都是综合命题,如“明天会下雨”,综合命题是后天的偶然的。知识是分析命题而不是综合命题。这样一来就把传统的形而上学排除在知识的领域之外,因为传统形而上学中很多概念如“理念”“实体”是无法通过分析而自明的。但是在康德看来休谟的划分只是从逻辑的角度出发,并没涉及形式和内容,一些采取了综合判断的逻辑形式的判断在内容上也可以是先天的。
为了构建新的形而上学,为了使一种命题即是先天的有要对经验世界作出判断,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在内容上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当我们问赋予数学普遍必然性的直观是什么,自然界中概念之间普遍必然联系的来源是什么,纯粹的理性根源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问先天综合判断何以能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先验判断,所有的先验判断构成了康德的先验哲学(批判哲学),他的先验哲学分为两个部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又分为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和先验理性论三个部分,这便是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
㈢理论理性
康德把人的认识过程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感性是通过对象作用的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能力;知性是把经验材料进行统一综合构成知识的能力;理性是调整知识使其成为体系的能力。要证明人的认识形式何以是先天的,就分别要证明感性、知性、理性的形式的先天性。
对于感性,康德认为它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并把关于这一判断的论证称作形而上的说明。空间是先天的原因在于:1.感觉是无意空间为前提2.事物存在以空间为前提3.空间是唯一的4.空间是无限的。前两个原因说明空间具有先天性而非经验,后两个原因说明空间具有直观性而非概念。关于时间先天性的论证和空间相似,还有一点便是:时间的单向性是我们考虑事件的前提。这是时间和空间是感性形式的原因,关于它们何以先天,康德又做了先验的说明,即认为即认为几何学研究的是空间,代数学研究的是时间,只有将时间空间看作是先天的,数学所反映的直观才能成为可能。这也就解决了数学先天何以能的问题。
对于知性,康德认为它的形式是范畴,即思维所遵循的规则。同样地,康德对于范畴也做了形而上的演绎和先验的演绎,之所以叫演绎,是因为论证更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康德认为判断的形式与知性形式有一一对应关系,从判断形式堆到出知性形式,就是范畴的形而上演绎。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康德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主观演绎是通过形成知识的主观条件进一步揭示知识的先天条件;客观演绎是通过自我先验的同一性出发,通过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关系来说明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这也就解决了自然科学先天何以能的问题。
对于理性,康德认为它的形式是理念。在先验理性论中,康德并没有像对感性和知性那样作理性形式“是什么”和“何以是”的论证,而从理性形式的性质出发,指出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种种谬误。理性的作用是把知识统一成体系,统一的工具是理念,然而这只代表理念具有统一知识的要求,这种统一是理想的,有别于现实,因为毕竟在现实中我们要受到经验的限制。康德认为传统形而上学便是混淆了理想的统一性和现实的统一性,并把这种错误称作“先验幻象”。康德把传统逻辑推理的三种形式直言、选言、假言分别推之际端,便得到三个先验理念:自身不再是宾词的主词——灵魂、不在意任何事物为条件的前提——世界、自身不再是部分的整体——上帝。并指出传统形而上学根据这三个先验理念分别形成了“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理性神学”相对应,并把这三者所犯的关于“先验幻象”的错误分别称作“谬误推理”、“二律背反”、“理想”。康德指出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是为了开创一种新的形而上学,让形而上学重新回到知识领域,从而证明形而上学何以能。
康德对于理论理性的批判是因为他看到了近代以来以科学自居的哲学的弊端以及其可能毁灭理性的危险。当然,康德不仅仅是批判,他也为哲学找到了一条出路,这便是它的实践理性。
㈣实践理性
尽管康德所说的实践仅限于伦理学的范畴,康德仍然是近代当之无愧的把实践引入哲学的第一人。康德伦理学是一种动机论,认为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的标准不在于行为的结果而在于行为的动机。康德把行为区分为符合责任的和不符合责任的,不符合责任的行为不是道德的行为,并又把符合责任的行为分为出于责任符合和出于利益符合,出于利益符合责任的行为也不是道德的,只要出于责任符合责任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
但是动机论的伦理学会出现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个行为的动机是善是恶呢?这就涉及到理性世界与感觉世界的关系,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道德公设。康德认为人类在理性驱动下都会向往一个绝对的“至善”,而道德公设就是“至善”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道德公设有三个,第一个是意志自由。因为如果没有自由,无论是“善”还是“至善”我们都无法去实践的,康德在提出“物自体”概念的时候就充分说明了意志自由的重要性。第二个是灵魂不朽。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如果不假设灵魂不朽,那么人则无法完成“至善“的实践。第三个是上帝存在,上帝的存在会是求善的行为受到奖励、求恶的行为受到惩罚,这样人们的道德实践才会变得有意义。
道德公设保证了康德伦理学动机论的成立,为了保证人们在道德实践中追求“至善”,康德又提出了道德实践的法则。康德认为,人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然后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作为自然的存在,人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自然法则是必然的法则,是一种事实上的判断,体现为以“是”为系词的叙述式。作为理性的存在,人受道德法则的约束,道德法则虽然不是必然的,但是一种“定言命令”,即一种应该无条件遵循的要求,道德法则是一种价值上的判断,是以“应该”联结起来的命令式。康德有一句名言: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由道德公设的统领和道德法则的约束,人们的道德实践便有了保障。也就为自由提供了可能。康德所说的自由指的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所谓纯粹的理性是指以自身的形式作为自己的法则而不受外界约束。于是,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自律即自由”,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康德实践理性的概括。
三.    结语
以前的哲学家把理性看做的哲学思考的自明的前提,到了康德这里,才开始有了对于理性先验的分析。康德对于哲学前提的研究使他成为了进入哲学王国的桥梁和关隘。康德的哲学集中的体现了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锋,更是这个西方哲学史中不朽的伟大人物。
参考书目
张志伟主编 《西方哲学史》  2002年6月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素       《西方哲学史》  1976年6月第一版     商务印书馆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2001年1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裕生     《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  2002年10月第一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朱高正     《朱高正讲康德》 2005年19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易杰雄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     2001年2月第一版      安徽人民出版社